清明节的来历和风俗(经典11篇)

2025-11-24 12:36:32 清明节的来历和风俗

  小编特别推荐

  清明节放假安排 | 清明节高速免费 | 清明节活动 | 清明节来历 | 清明节是哪天

  随着社会的发展,报告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撰写时需确保内容的完整性。以下是有关清明节的来历和风俗的简要整理,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帮助。

❖ 清明节的来历和风俗 ❖

   

  调查背景

  “洋节”的盛行,让中国传统节日面临危机,“中国节”的模式化,让年轻一代开始对传统文化产生误导。一提清明节,人们往往只想到上坟、祭祖,其实清明文化内涵很丰富,今年将利用国家调整法定节假日的契机,在清明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综合实践活动,扭转学生的认识,同时让更多的青少年爱上中国传统文化。”

  调查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习俗及文化内涵,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提倡“绿色祭奠、科技祭奠、真情祭奠”,过文明简约而有意义的'清明节。

  调查内容

  一、清明节由来

  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二、清明节农事谚语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朦朦胧胧,清明播种。

  麦怕清明霜,谷怕老来雨。

  清明前后雨纷纷,麦子一定好收成。

  春分后,清明前,满山杏花开不完。

  清明喂个饱,瘦苗能转好。清明不上粪,越长越带劲。

  清明种瓜,立夏开花。清明种瓜,船装车拉。

  清明后,谷雨前,又种高粱又种棉。

  三、清明节对联

  1、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2、山清水秀风光好;月明星稀祭扫多。

  3、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

  4、流水夕阳千古恨;春风落日万人思。

  四、24节气

  24节气名称: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以上依次顺数,逢单的为节气,简称「节」;逢双的为中气,简称为「气」,合起来就叫「节气」。人们为了便于记忆二十四节气的顺序,把二十四节气中顺序每节气各取一个字编成了下列的歌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成了古人甚至现代人农事及日常活动的重要依据。

  五、诗词欣赏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长相思——清明》

  清明节,失明节,献君泪和血,天地黯然泪不绝!

  思难却,恨难却,三月新坟谁敢掘,捍君一腔血!清明节的民谣。

  三月里来三月三,家家户户上南山。上坟祭祖去扫墓,要在坟头把土添。

  哎哟,哎哟,坟头把土添。

  为啥坟头把土添,先人祖宗创业艰。后辈儿孙好好干,前辈心里才安然。

  哎哟,哎哟,心里才安然。

  六、清明节习俗介绍

  放风筝,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蹴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扫墓祭祖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

  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七、当代清明节动向

  第一,提倡“绿色祭奠”。每次上坟扫墓时,在墓旁种一棵松柏,以表祭奠之心。要统一规划埋葬地点,不允许私建小坟头。将祭奠的清明棍、清明吊等用具改为小雏菊、长寿菊等花卉。

  第二,提倡“科技祭奠”。可在网上建立一个专门的网站,供人们祭奠亡人,这样既可以节省土地,又能反映出新时代的气息。

  第三,提倡“真情祭奠”。将焚烧纸、送灯等行为改为祭奠诗文的形式。或在先人的墓前,放一段亲人生前喜爱的音乐,献上一束束或洁白或金黄的菊花等。传递先人的是追忆和思念,留给我们晚辈的是文明与简约。

  调查总结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要通过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网上祭祀”等方式倡导“绿色祭奠”、“科技祭奠”、“真情祭奠”的理念;通过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真正领略的清明节的文化符号。”

❖ 清明节的来历和风俗 ❖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清明节的研究报告

  二、调查方法

  (一)上网浏览,了解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的习俗

  (二)通过多种渠道,知道清明节是否是固定日期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上网浏览

  节气清明 清明也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书籍、报刊 清明节是哪天? 20xx年清明节是4月4号。 清明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气,是根据每年的春分点来计算的,春分点每过15天会有一个节气,所以清明在阳历4月4日至6日之间,5日居多。不是固定在阳历4月5日,也不是以农历来决定的。

  清明由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四、研究结论

  (一)清明节不是固定在哪一天,根据春分点的变化而变化。

  (二)节气清明与清明节不同。

  (三)原来清明节起源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为忠臣和孝子——介子推。

  (四)在清明节人们纪念先人,同时也要多多植树。

  五、结尾

  现在的中国科技日新月异,我们不能再迷信了。不能在清明节用火,要多多植树,在文明社会里,我们要迈向小康社会,让文明、卫生、科技伴我们成长!

❖ 清明节的来历和风俗 ❖

  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当我想起唐代大诗人的这句诗歌时就想到好像清明节快要到了,清明的脚步已经不远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由于,清明节是在学校过的不能在家里过。在家里,吃上那平时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肴啊!而且不能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去乡下扫墓(踏青),给死去的故人请安,给他们拜年,送上家中做出来的佳肴--清明果让他们保佑我的学习更好,学业成功。

  于是,星期六爸爸在优秀范文版权所有家很空,决定带我回乡下去给奶奶扫墓。我立即拿来自己家里做出来的清明果,拿来一个篮子在下面铺了一张干净的报纸,然后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铺在里面,以免发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后,我把篮子放在车子的后备箱中。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全家就坐上了车子。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车子不停的颠簸,这时我想起了后备箱中的佳肴非常担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开慢些特别是有坑的地方。我们就慢慢悠悠的坐车,就像老牛拖慢腿。

  经过,半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了奶奶的坟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个躬,拜了几拜。给奶奶请了安,向他问优秀所有好。对他行完了中华民族的礼仪以后,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响了起来。那声音震耳欲聋,就像天上打雷一样。把弟弟吓的呜呜大哭起来。后来我又默默的'在坟墓前许愿希望奶奶能保佑我学习快些进步,全家生活快乐,身体健康,学业有成。(上坟的经过不具体)

  不愧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节日啊,是那么的有意义,不平常好多了了,是那么的有趣不同寻常。又有活动,又有学问,还有佳肴。是一个与其他节日不同的节日。比西方节日有趣多,有深刻的意义。

    清明由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四、研究结论

  (一)清明节不是固定在哪一天,根据春分点的变化而变化。

  (二)节气清明与清明节不同。

  (三)原来清明节起源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为忠臣和孝子介子推。

  (四)在清明节人们纪念先人,同时也要多多植树。

  现在的中国科技日新月异,我们不能再迷信了。不能在清明节用火,要多多植树,在文明社会里,我们要迈向小康社会,让文明、卫生、科技伴我们成长!

❖ 清明节的来历和风俗 ❖

    一、指导思想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促进乡风文明、推动新农村建设为目标,把红色革命教育、创环境卫生、文明清明节结合起来,祭奠先烈、先人、先贤,对志愿者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通过活动提高广大市民讲文明、讲卫生的热情,为监利的环境卫生和社会的文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倡导过文明、简朴、平安的清明节。

    二、活动地点:

  周老嘴镇

    三、活动时间:

  4月2日上午9:30

    四、参加对象:

  实验高中师生、大学生村官及部分志愿者

    五、活动标语:

  1、倡导文明祭祀,保护生态环境

  2、一束鲜花三鞠躬,文明祭祀树新风

  3、绿色祭祀,文明节约;卫生城市,从我做起

  4、创建文明卫生城市,人人有责,人人受益

  5、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争当文明使者,美化监利家园

    六、活动内容和步骤

  1、开展宣传动员准备。召开活动前的专班会议,明确这次活动的意义。组织青少年到烈士陵园、革命遗址、先烈故居等处,开展志愿者吟诵中华经典诗文等活动,发扬革命传统,继承先烈遗志,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丰富清明期间的文化生活。要实现文明卫生创建的目的,感召身边的每个市民都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为创建文明城市尽职尽责,作出贡献。

  2、设立公益广告牌和挂标语。宣传文明祭祀,争创文明城市,树立和谐健康、文明时尚的社会新风。使广大祭扫群众自觉采取家族默哀思恋、网上祭祀、鲜花祭祀、心语祭祀、签名祭祀、植树祭祀、音乐祭祀等方式来进行文明缅怀,摒弃到处焚烧冥纸冥币、焚烧迷信祭品、抛洒纸钱、燃放鞭炮等封建陋习,避免造成大量的污染源,产生白色垃圾。健康的祭祀方式将引导人们用文明行为表达对逝者的思念,用文明的行为扮靓文明的城市,文明祭扫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健康、时尚、文明又环保。

  3、扫墓祭祀活动安排具体程序安排如下:

  (1)、全体志愿者向纪念碑敬献鲜花、默哀(播放哀乐)。

  (2)、志愿者重温入团誓词,宣誓加入创“两城”志愿者行列(胡寒松领誓)

  (3)、教师代表发言

  (4)、领导讲话

  (5)、参观博物馆

  4、宣传电视、报纸、网络记录活动全过程,做好以后的宣传工作,发布到相关网站。

    七、活动要求:

  参与人员必须佩戴团徽、带好团旗。有组织、有纪律地开展活动。

    八、活动意义

  通过这次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的文明意识、公德意识,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为目标,采取群众自愿报名、组织集体祭奠的方法,通过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祭奠方式,进一步破除丧葬活动中的`陋习,净化社会环境,推进丧俗改革,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和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借此次活动为契机,向全县广大群众发出号召,积极参与到我县创省级文明卫生县城的活动中来,争做讲文明、讲卫生的好市民,动员全县五十多万团员青年加入到创“两城”志愿者行列中来。

  清明节是我国人民缅怀先人、烈士的传统节日,为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我校开展了“探寻先辈之路,感悟幸福生活”祭扫烈士墓活动。这一活动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同学们热情讴歌英烈们忠于党的事业,不怕牺牲、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全面展现英烈们坚持真理、艰苦创业、公而忘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使同学们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的革命理想。

  结合自身“做一做”。要求学生把继承先烈的革命精神和今天的幸福生活结合起来,并在学习、生活中体现出来,把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革命传统的继承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了解了革命先烈的伟大,而且也让学生们明白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来得多么不易,他们表示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忘我精神,为今天和明天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 清明节的来历和风俗 ❖

  清明节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祭奠先人是中华民族悠久的优良传统。今年是新中国成立xx周年,在清明期间深入开展祭奠革命先烈活动,缅怀为实现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牺牲的革命先烈,对于引导全县人民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凝聚建设“五大石柱”的强大合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县委、县政府决定,举办石柱县清明祭奠革命先烈活动,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xx年4月x日(星期x)上午9:00

    二、活动地点

  县烈士陵园

    三、活动议程

  祭奠仪式由xxx主持。

  1、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xx、xx代表县委、县政府,2名机关干部代表全县干部,2名中学生代表各界群众,向烈士陵园烈士敬献花圈;

  3、默哀(1分钟);

  4、xx讲话(5分钟);

  5、向烈士墓三鞠躬;

  6、全体人员绕烈士墓一周(逆时针方向)后离场。

    四、参加人员(约380人)

  (一)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县人武部部长、政委同志,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公安局政委,约40人(请县委办组织);

  (二)县人武部、消防中队、武警中队官兵各10人(请县双拥办组织);

  (三)军烈属、复员退伍转业军人代表10人(请县民政局组织);

  (四)其他各界代表:机关干部100人、法院干警30人,检察院干警20人,公安干警50人、学生100人(分别由县直机关工委、县委政法委、县教委组织)。

  参加人员,有制服者必须统一着装,其余人员着正装。

  参加人员8:45前必须到场,按指定站位就位。

    五、活动组织

  (一)县直机关工委负责整个活动的`统筹,县级有关部门分别负责通知组织有关人员,并指定1名领导负责协调工作;

  (二)成立石柱县清明祭奠革命先烈活动领导小组,由xxx任组长。下设3个工作小组。

  1、会务秘书组。

  ①县直机关工委负责整个纪念活动方案拟定、活动统筹、指挥和现场引导工作;

  ②县委办公室负责盛娅农同志的讲话稿和xxx主持词的起草工作。

  2、场地组。

  ①县民政局负责活动场地布置,准备好音响、横幅标语,准备好3个花圈;

  ②县委办公室安排队伍站立位置。

  3、宣传组。请县委宣传部负责,安排好活动的新闻报道工作。

❖ 清明节的来历和风俗 ❖

    一、指导思想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教育学生不忘革命先烈,珍惜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树立远大的理想,磨练顽强的意志,练就过硬的本领,成人成才,报效祖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团结互助等行为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组织纪律观念。

    二、扫墓地点:卫辉市凤凰台烈士陵园

    三、扫墓时间:3月31日上午

    四、参加对象:全体师生

    五、活动安排:

  1、准备活动安排:

  (1)全体师生3月31日上午7时40分在学校旗台前集合,班主任清点人数。

  (2)7时50分学生步行前往卫辉市烈士陵园。

  (3)在烈士陵园广场内,学生按平时升旗队行面向烈士英雄纪念碑站立。

  2、祭扫烈士墓程序安排:

  (1)敬献花圈。

  (2)默哀1分钟。

  (3)少先队员代表发言。

  (4)重温入队誓词(少先队大队辅导员领誓)。

  (5)领导讲话。(李主任代表学校讲话)

  (6)为烈士墓敬献白花,清理烈士陵园内的垃圾。

    六、活动要求:

  1、各班主任在活动前做好学生安全教育、纪律教育、环境卫生教育、互帮互助教育。

  2、各班主任在活动前,需对“清明扫墓”的有关知识向同学们做好介绍。

  3、各班组织复习少先队入队誓词及宣誓动作。

  4。少先队员必须穿校服、佩带红领巾。

  5、各班主任和老师在活动中组织学生有纪律地活动。

  清明节扫墓活动方案3

  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和广泛性的重要传统节之一,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为充分调动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深情顷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佳绩,让同学们认识党的历史,教育学生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在,刻苦学习、全面发展、知大立志报效祖国。切实抓好主题活动,结合实际,特根据两校实情,拟定以下方案:

    一、活动目的:

  1、缅怀革命先烈,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2、欣赏自然风光,感受春的`气息,陶冶学生情操;

  3、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二、活动时间:

  20xx年4月1日上午

    三、活动地点:

  茅家岭烈士陵园

    四、活动人员:

  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茅家岭小学六年级学生

    五、活动要求:

  1、上午8:00集合,整队步行前往茅家岭烈士陵园;

  2、各班老师必须清点好各班人数,并强调活动纪律;

    六、清明扫墓议程

  1、整队集合,祭扫革命烈士活动现在开始。

  2、学生代表讲话。

  3、两校的大队辅导员带领学生呼号。

  3、向革命先烈默哀三分钟。

  4、绕烈士陵墓一周,敬献小白花。

  5、两校学生自由活动,表演节目联欢。

  6、11点集中返校。

  7、回校后,学生每人写出心得体会一篇。

    七、注意事项:

  1、请师生们注意安全。烈士墓庄严肃穆神圣,是革命英雄长眠的地方。到烈士陵园举行祭扫活动,首先穿着整洁,佩戴鲜艳的红领巾;活动中态度要庄严肃穆,不能在活动中嘻嘻哈哈,打打闹闹;要怀着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注意卫生,不能乱吃零食,乱丢垃圾;不能在陵园内乱跑,行走要按顺序,。

  2、在游玩时师生一定要注意安全。

❖ 清明节的来历和风俗 ❖

    一、活动目的及意义:

  清明节是国家法定节日,也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具人文历史的节日,人们在清明怀念逝者,祭祀祖先,缅怀烈士。为了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引导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苏集中学政教处、团总支特举办此次清明节祭祀活动,希望借扫墓之际回顾历史,重温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以此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二、活动时间:

  20xx年4月4日。

    三、活动地点:

  四九烈士陵园。

    四、活动对象:

  苏集中学学生会成员、国旗护卫队成员、各班团支部书记及委员、部分班干部代表、部分团员。

    五、活动主题:

  弘扬先烈遗志,增强爱国情感。

    六、活动前期准备:

  1、活动宣传:由学生会负责,通知各班负责人;

  2、学生会各个部门及各班负责人推选参加此次活动的人员,把名单交到团总支;

  3、活动当天上午8:00在校门口集合,学生会负责清点人数。

    七、活动议程:

  1、学生代表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

  2、向革命烈士默哀;

  3、团员代表讲话。

  4、宣誓;

  5、学生会代表发言;

  6、学校政教处李主任就本次活动作总结讲话;

  7、瞻仰革命烈士陵园、烈士墓;

  8、活动结束,集合返校。

  9、参加本次活动的.人员返校后各写一份活动总结,上交到团总支。

    八、注意事项:

  1、参加此次活动的人员由学生会各部门负责人及各班负人推选,人数控制在40人以内。

  2、由于学校距目的地较远,为了安全考虑,决定乘坐汽车去,坐车时注意乘车安全。

  3、参加此次活动的成员务必要服从组织安排,不得擅自行动,否则后果自负。

  4、若遇到紧急情况要及时向领队老师反映。

  5、因考虑到活动的特殊性,此次活动经费由团总支支出。

❖ 清明节的来历和风俗 ❖

❖ 清明节的来历和风俗 ❖

  为贯彻落实市教研室“关于举行江阴市幼儿教师讲故事比赛的通知”精神,经研究决定,我园于5月17日举行幼儿教师讲故事比赛。

  一、活动宗旨

  为了提高教师专业能力,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教学基本功的练习,因此我园举行“幼儿教师讲故事比赛”活动。旨在全面提高青年教师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和掌控能力,使青年教师较好地掌握“讲故事”技巧,提高语言感染力并使其能在教学中发挥语言能力和水平,为今后进行语言活动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参赛对象

  35周岁以下(1975年7月1日后出生)、2年教龄以上(20xx年9月1日前参加工作)的.幼儿园青年教师。

  三、比赛规则和要求

  1、参赛作品可从本方案附件三“备选故事”中选取,也可由参赛教师自选。自选故事应是思想健康、内容生动、富有童趣和美感的作品。为提升讲述效果,建议参赛教师对作品文本进行适当的改编。

  2、要求参赛教师语言表达清晰、流畅、具有感染力,现场表现形象、生动、具有吸引力,所采用的讲述方式有助于幼儿对故事的感受和理解。

  3、故事讲述时间统一规定为每人3分钟。

  四、参赛形式

  1、以抽签形式决定比赛顺序。

  2、比赛设一、二、三等奖,校园网公布,并颁发获奖证书,予以表彰。

  3、根据比赛成绩推选一名参加片级比赛。

  五、比赛时间、地点

  20xx年5月17日下午12:30 ;本园多功能厅

  六、评委及评分原则

  1、要求评委本着“公平、公开、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给各位教师打分。

  2、评委组成人员:周敏华、尤雅、顾恩华、吴红、张晓、朱元珍、高清华。

❖ 清明节的来历和风俗 ❖

    一、指导思想:

  《纲要》在语言领域也强调"发展幼儿语言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讲故事,能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口语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锻炼、丰富幼儿的词汇、句子,有利于幼儿综合素质的健全与发展,更重要的.是锻炼幼儿的胆量,培养幼儿自信与勇气。为此,大班年级组各班举行讲故事比赛,为幼儿营造一个学说话、敢说话、会说话、勇于表达的语言氛围,为幼儿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二、参加对象:

  大班小朋友

    三、活动时间:

  10月22日—10月26日

    四、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

    五、比赛形式:

  讲故事表演。(每个故事2-4分钟)

    六、活动说明:

  1、儿歌、故事内容应积极向上、健康活泼、富有儿童情趣,格调清新、明朗,充分体现积极进取的风貌。

  2、讲述生动、形象、自然、流畅,语言准确。

  3、讲故事的时间不超过4分钟。

  4、各班在活动结束后,应将图片资料上传网站。

❖ 清明节的来历和风俗 ❖

  活动目标:

  1、理解图片内容,能大胆而恰当地讲述,尝试创编内容。

  2、发展观察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大图片2幅、操作小图片4份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心愿

  二、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

  1、观察图片1。

  师:请小朋友看看图片中都有些什么?

  幼儿:小鸟、鱼、树、草......

  师:那小朋友猜猜这究竟是讲谁的心愿呢?

  (各种能看到的物体回答中都有体现)

  师:如果是小鸟的心愿,你们觉得小鸟想干什么事情呢?

  昊瞳:小鸟想吃虫子。

  柏伸:它想去河里面游泳。

  师:那小鱼呢?或者其它的,它们又有什么心愿?

  乐希:那棵树想自己拔起来,那条鱼想爬上来。

  秋帆:我觉得那条小鱼想和小鸟玩,想爬到树上。

  2、观察图片2。

  师:这幅图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幼儿:兔子、小鱼、两棵树。

  师:那你们说说为什么有两棵树呢?

  柏伸:上面那棵是真的`,下面那棵不是真的,它是假的。

  师:那这幅图能体现是谁的心愿没有?

  幼儿:小鱼。

  师:你们从哪里看得出来呢?

  沁瑶:因为那条小鱼想飞到树上和小鸟一起玩,但是它离开了水就会死掉,它在那个影子中好象在树上了。

  三、小结

分享

热门关注

清明节的手抄报教程(经典七篇)

清明节的手抄报教程

2025年清明节调休日历表(优选十一篇)

{year}年清明节调休日历表

清明节绘画好看又简单A4纸

清明节绘画好看又简单A4纸

手抄报清明节手抄报简单又好看(10篇)

手抄报清明节手抄报简单又好看

清明节通知家人怎么写(优质二十篇)

清明节通知家人怎么写

清明节的由来和风俗简介

清明节的由来和风俗简介

清明节的由来和风俗简介(2篇)

清明节的由来和风俗简介

清明节的传统节日和风俗(十四篇)

清明节的传统节日和风俗

清明节的传统节日和风俗20篇

清明节的传统节日和风俗

清明节的由来和风俗简介(分享20篇)

清明节的由来和风俗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