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为基础,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以及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等多元文化与学术体系,形成了完整的文化知识体系。
⬮ 书法国学文化知识大全 ⬮
《隋书》唐·魏征等
现存最早的隋史专著,全书贯穿了以史为鉴的思想。
《南史》唐·李延寿
记载南朝历史,把南朝各史的纪传汇合起来。
《北史》唐·李延寿
汇合并删节记载北朝历史而编成的纪传体史书。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顾炎武称“《旧唐书》虽颇涉繁芜,然事迹明白,首尾该赡,亦自可观。”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等
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其旧”。
⬮ 书法国学文化知识大全 ⬮
《尔雅》
辞书之祖,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代汉语词汇,被认为是中国训诂的开山之作。
《论语》
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孟子》
四书之一,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属儒家经典著作。
《史记》汉·司马迁
中国历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汉书》汉·班固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 书法国学文化知识大全 ⬮
【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