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和男士握手礼仪(2篇)

2025-11-04 17:08:08 女士和男士握手礼仪

一、女性与男性的握手礼节

  握手被视为一种社交礼仪,而在个人、群体乃至国家间的往来中,这一举动被赋予了深远的意义。通常而言,握手常代表友善,作为一种交流方式,它能打通原本疏离的情感,增进相互的理解与信任,亦可传达尊重、钦佩、祝贺或鼓励之情,同时也能流露某些人的冷淡、应付、讨好、虚伪或傲慢。团体领袖或国家元首间的握手,则多象征协作、和解与和平。握手的次数或许难以计数,但令人难忘的往往只有寥寥几次:初识时的兴奋、分别时的不舍、重逢的喜悦,以及误解消解、怨恨化解后的释怀等。

  从握手这一社会现象中选取一二,人们可分享自身经历,就现实发表见解,展开联想以抒发感悟,或从抽象角度倾诉情感,表达方式可依具体情境灵活调整。握手起源于人类“刀耕火种”的远古时代。那时,在狩猎或征战过程中,人们常手持石块或棍棒等武器。当遇到陌生人时,若双方均无恶意,便会放下手中物品,摊开手掌让对方案摸掌心,以示未藏匿武器。这一习俗逐渐演变为今日的“握手”礼节。

  握手是在见面、告别、祝贺或致谢时互相表达情谊与问候的一种礼仪,双方通常先口头致意,再通过握手传达心意。

  一、握手的顺序

  主人、年长者、上级或女性应主动伸手,客人、年轻者、下属或男性则随后回应握手。

  二、握手的方法

  1、必须使用右手进行握手。

  2、应紧握对方的手,持续时间以1至3秒为佳。当然,过于用力的握手,或仅以指尖随意接触对方手掌,均属失礼行为。

  3、被介绍后,不宜立刻主动伸手。年轻者或职位较低者被引见给年长者或职位较高者时,应依据后者的反应行动;若年长者或职位较高者以点头代替握手,年轻者或职位较低者也应随之点头致意。与年轻女性或外国女性握手时,男性通常不应先伸手。男性握手时需脱帽,且切勿戴手套。

  4、握手时目光应注视对方,面带微笑问候或致意,多人同时握手需按顺序进行,避免交叉握手。

  5、在任何情况下,拒绝对方主动提出的握手请求均为不礼貌之举,但若手部潮湿或不洁,应婉拒握手并解释原因及道歉。

  6、握手时首要关注伸手顺序。与女性握手时,男性应等待女性先伸手后再握;若女性未伸手或无握手意向,男性可点头鞠躬示意,而不应主动去握女性之手。与年长者握手时,年轻者一般需等待年长者先伸手;与上级握手时,下级应等待上级先伸手再上前相握。此外,接待来访客人时,主人有义务先伸手以示欢迎;送别客人时,主人也应主动握手表示期待再次光临。

  7、握手务必使用右手,这是公认的礼貌规范。在部分东南亚国家,如印度、印尼等地,人们避免用左手接触他人,因他们认为左手用于清洁个人卫生。若行双手握手,应在双方右手相握后,再将左手轻搭于对方右手上,这也是常见的握手礼仪,以示更亲切与尊重。

二、女性与男性的握手礼节

  1、握手仅限右手,切勿出错。

  2、伸手时手掌应与地面垂直,指尖略微向下。

  3、握手时间不宜过短或过长,通常最佳时长在1至4秒之间。

  4、与对方握手时,应以手掌握住对方手掌,而非抓握手腕。

  5、男性与女性握手时,一般由女性先伸手;年轻者与年长者握手,通常由年长者先伸手;下级与上级握手,多由上级先伸手;学生与老师握手,一般由老师先伸手。

  6、一人与多人握手时,顺序应从尊到卑。严禁交叉握手。

  7、握手力度需适中,过轻会让对方觉得敷衍。

  8、握手时最好保持微笑,以传递真诚之感。

  注意:绝不可戴手套握手。

  女性正确握手礼仪

  1、掌握伸手次序

  在正式场合,握手时伸手的先后顺序主要依据职位与身份;在社交或休闲场合,则多取决于年龄、性别及婚姻状况。

  应尊重对方是否愿意握手的意愿,而非抢先伸手强求。你可表达握手或结识的愿望,但不可冒失伸手让对方为难。

  毕竟,部分女性不习惯与男性握手,某些地位较高者也不愿随意与人握手,若贸然伸手,极易导致尴尬——若对方不予回应,伸出的手将难以收回。

  (1)职位或身份高者与低者握手,应由高者先伸手。

  (2)女性与男性握手,应由女性先伸手。

  (3)已婚者与未婚者握手,应由已婚者先伸手。

  (4)年长者与年轻者握手,应由年长者先伸手。

  (5)长辈与晚辈握手,应由长辈先伸手。

  (6)社交场合中先到者与后到者握手,应由先到者先伸手。

  (7)主人应先伸手与来访客人相握。

  (8)客人告辞时,应先伸手与主人相握。

  提醒您,握手时最关键的是明确应由谁先伸手。

  2、把控握手力度

  部分女性握手时仅轻伸手指或浅握,甚至手掌僵直,自以为优雅,实则对对方不敬。某些男性握手过于用力,看似表达深情,却可能让对方疼痛难言。因此,力度过重或过轻均不妥,稳妥握住对方手部即可。

  3、保持得体姿势

  握手旨在传递惺惺相惜或愉快相见的感情,若身体僵硬直立,会显得傲慢轻视。一个得体恰当的握手礼,应身体稍向前倾,面带愉悦微笑,并伴以“很高兴见到您”等寒暄。行此礼时,切忌左顾右盼或心神不宁,否则易引发对方不快。

  握手时需脱去手套,女性除非身着晚装并佩戴装饰手套,否则不可隔手套握手。若有吸烟习惯,切勿换手持烟握手,而应放下烟具再伸手相握。

  4、把握握手时长

  无论相见多么欣喜或结识多么荣幸,均应控制握手时间,因长时间握手加之情绪激动易致手汗。若握手后立即擦汗,会引起误会;若不擦,湿黏手感又令人不适。故握手时间以3至5秒为宜,既能传达情感又不造成不便。

  5、注意事项

  除上述技巧外,还需留意其他细节:握手时,另一只手勿持报纸、公文包等物品不放,也不应插入口袋,而需自然下垂;

  女性在社交场合可戴薄纱手套握手,男性任何情况下均不可戴手套握手;除非眼疾或特殊原因,勿戴墨镜握手;无论男女,不应轻易拒绝他人握手请求;

  与基督徒握手时,避免四人交叉握手,任何类似十字架形状对他们均属不吉;握手时控制手部动作与时间,勿拉扯、推搪或紧抓不放;握手时不必过度谦卑、点头哈腰或唯唯诺诺,而应大方坦诚;

  勿轻浅傲慢地捏对方指尖,真诚握手应稳妥握住对方手指;尽量避免用脏手相握,可言语解释“抱歉,手部不洁,不便握手”,以免失礼,但需提前说明,而非待对方伸手后才言明;握手后不可立即擦拭己手。

  一次愉快的握手体验,应感觉坚定、干爽、触感舒适,持续三五秒钟,它能有效传达相见之欢,建立友谊与信任。若手心易汗,可事先不经意擦干并控制时间。

  握手可表达欢迎、感谢问候、告别、祝贺及慰问等情感。不敷衍、不造作、不扭捏、不莽撞,是行握手礼的重要原则。无人愿与虚伪无礼者为友,因此请牢记以上五点,以诚恳态度与朋友、同事及客户行握手礼,共创愉快会面回忆!

分享

热门关注

高尔夫礼仪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推荐五篇)

高尔夫礼仪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接待吃饭礼仪常识内容(13篇)

接待吃饭礼仪常识内容

古代丧葬礼仪文化常识(精选七篇)

古代丧葬礼仪文化常识

礼仪常识科普小知识(精华10篇)

礼仪常识科普小知识

古代丧葬礼仪文化常识7篇

古代丧葬礼仪文化常识

女士和男士握手礼仪10篇

女士和男士握手礼仪

女士和男士握手礼仪(八篇)

女士和男士握手礼仪

握手的礼仪常识和讲究(推荐13篇)

握手的礼仪常识和讲究

握手的礼仪常识和讲究领导(合集20篇)

握手的礼仪常识和讲究领导

2025礼仪小常识图片(热门2篇)

礼仪小常识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