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特别推荐
清明节放假安排 | 清明节高速免费 | 清明节活动 | 清明节来历 | 清明节是哪天
一)每年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随着清明的到来,寒冷的冬季逐渐远去,我们迎来了风和日丽、生机盎然的春天。在清明节期间,我们组织幼儿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旨在通过向革命烈士默哀、扫墓等形式,缅怀先烈的高尚品格,鼓励幼儿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立志长大后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同时,通过绘彩蛋、玩鸡蛋、春游、荡秋千、放风筝等传统活动,帮助幼儿了解民间风俗,增强体质,尽情享受春天的美好。
活动目标
1. 认识清明节的由来与习俗,知道其具体日期,愿意积极参与清明节相关活动;
2. 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清明节的文化意义,感受其与其他节日不同的氛围;
3. 借助历史人物与事件,教育幼儿学习古人无私奉献、不图名利的精神;
4. 帮助幼儿理解扫墓的含义,通过聆听英雄事迹,培养对先烈的崇敬之情,激发幼儿爱国情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活动准备:请幼儿在家中观察并记录家人如何度过清明节。
三、活动过程:
1. 请幼儿分享家中清明节的相关习俗,例如是否有长辈前来一同扫墓、是否探望已故亲人等;
2. 讲述介之推的故事——清明节的起源;
3. 集体讨论:
(1)你是怎样过清明节的?(有没有吃鸡蛋?是否和父母一起去烈士陵园,做了哪些事情?在电视上看过祭扫活动吗?……)
4. 教师讲解:清明节通常在每年的4月4日、5日或6日,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的扫墓祭祖日。人们在这一天祭奠革命先烈和逝去的亲人。教师可配合图片介绍清明节习俗。
教师进一步讲解:为什么选择清明扫墓?
其一,此时天气转暖,雨水增多,草木生长,整理墓地较为适宜;
其二,清明时节春光明媚,适合踏青郊游;
其三,为纪念介之推,如今更成为缅怀革命先烈的重要日子。
我们还有幸邀请到一位革命军人,为孩子们讲述真实的战斗经历。
5. 请革命军人分享战斗故事;
6. 幼儿分享听后感,通过理解今日幸福生活由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培养对先烈的尊敬和对祖国的热爱;
7. 教师通过图片进一步介绍清明节的传统习俗:
荡秋千:我国古代清明习俗,原称“千秋”,后改称“秋千”。既可锻炼身体,也培养孩子的勇气;
踏青:古称探春、寻春。清明时节春意正浓,是郊游的好时机;
植树:因气候适宜,清明前后植树成活率高,历来有此时植树的传统;
放风筝:人们白天夜晚都放风筝,有时挂上小灯笼称为“神灯”。传说放走风筝能带来好运、祛除疾病;
扫墓:祭扫祖先坟墓,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与敬意;
插柳:为纪念神农氏,也有人借柳条预报天气,如“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
清明节既有肃穆的祭扫,也有欢快的游玩,是一个情感丰富、具有文化特色的节日。
二)每年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活动准备:准备多种类型的风筝。
活动过程:
1. 通过风筝谜语引入主题(如:“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不怕大风吹,就怕细雨飘。”——风筝);
2. 教师提问:①你放过风筝吗?你的风筝是什么样?②你还见过哪些风筝?(如老鹰、燕子、金鱼、五星等);
3. 展示不同类别的风筝供幼儿欣赏,如鸟形、虫形、水族、人物、器物风筝等;
①引导幼儿观察风筝的色彩与结构,提升审美能力;
②介绍风筝的制作材料(如纸、竹)与方法(扎、糊、绘),鼓励幼儿动手制作;
4. 绘制风筝:发放燕子风筝轮廓图,请幼儿自由创作并展示作品;
5. 组织“放风筝”游戏,让孩子体验放飞乐趣,锻炼奔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