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习作教学反思精选

2023-02-28 15:40:54 习作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高度的热爱,教师书写教案的时候要依据课本,避免出现知识上的错误,您是否在想该如何写教案呢?出于您的需要,编辑为您提供习作教学反思,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习作教学反思【篇1】

  《童年趣事》是六年级第二次习作,教学以后,我感觉很有些想法,现对这节课中的一些情况进行反思,以求以后教学中有所提高。

  教学中点滴收获:

  一、教学中重点了本次习作教学中重点,在指导上较为细致。

  本次教学中我能够紧紧围绕习作教学的重点,突出一个“趣”字,让一个“趣”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感悟趣——明晰趣——抒发趣。

  二、教学环节清晰明了,有评有异。

  从明白习作要求入手——选材题材——评议指导——学生草稿——誊写习作。

  三、讲解充分,写的精彩。

  教学过程中,我针对例文,引导学生仔细的分析,把握本次习作要点,明白本次习作要求,引得详尽,学生作得才精彩。

  四、指导过程中,注重片段指导。

  片断的指导在小学生习作教学中,是一个重点,而在什么时候进行片段指导,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在本次教学中,把片段指导放在学生自有讲述之后,在片段指导中进行写作技巧的指导,而且针对不同的学生,指导学生掌握不同难易程度的写作方法。

  学生的感受:

  一、学生在课堂中乐于表达自己的知识,尤其是一些自己的趣事儿,真实、有趣。

  二、学生表达的层次不是很清晰,重点不是很明确,很多学生没有重点突出趣,过多的注重了语言的叙述。

  三、个别的同学不知道具体去写什么?有“茶壶煮饺子——肚里有货说不出”的感觉。

  课后反思遗憾:

  一、自己课堂教学中没有真正的走进孩子们的心里世界,只是一些表面的描述,课堂教学虽然进行了交流,但缺乏师生的共融性。

  二、评价环节中,我评价的都比较多,学生参与的评价的比较少,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评改同伴作文的积极性。

  三、师生的评价语言比较单一,尤其是我的评价过多的注重于写作技巧的指导,过于片面,不能给学生正确的引导与积极的鼓励。

  四、及时评价欠缺,不能学生共性的东西进行归类指导。

  教学改进措施:

  一、每一次习作指导课前,我们教师都要充分的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做好充分的课堂预设。

  二、在每一节的习作指导课堂上,要真针对学生习作的问题与困惑,归类解决,或者有目的、有重点的去解决。

  三、针对教师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进行自我提高,多读书、多反思,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

习作教学反思【篇2】

  习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败。然而说到作文老师怕教,学生怕写,身为一名语文老师的我也不例外。曾经我也试图寻找好的方法来突破这个瓶颈,但徒劳无功。究其原因是没有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这本书,没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这次的作文课我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很熟悉的动物,以此来激起学生写作的欲望。

  开课前我先和学生聊他们的属相,然后把学生引入到动物这个话题上,并欣赏一些动物的图片,接着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谜语的形式,让学生明白:哪些是动物的外形,以及动物的外形是有特点的。然后我以自己的属相,引入了小白兔的图片并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他们所看到的,意在引导学生在明白在描写动物外形时,要对所描写的动物进行仔细观察。接着我顺势引入了描写小白兔外形的优秀片段,引导学生知道:要把动物外形描写得生动具体,可以用上恰当的修辞手法,另外还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描写。呈现完写法后我把自己平时积累的描写动物的好词展示给学生,接着出示学生们生活中很常见的大公鸡的图片,让学生用所学的方法描写大公鸡的外形。然后展评了一名同学的习作。

  整堂课上下来,我觉得自己很失败,学生的积极性根本就没有调动起来,由于自己布置任务时的指令不清,很多同学不是写片段而是在写成篇的作文,所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自己静静的反思后觉得自己实在是有太多太多不足了:

  1、课前预热没有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对所写内容的兴趣。

  2、没能及时关注课堂生成,有针对性的引导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

  3、专业素养太差,对语文知识的相关概念没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最突出的就是混淆了比喻和拟人的概念,以至于误导了学生。

  4、语言功底薄弱,口语表达不流畅。

  5、对学生的评价语单一,没有激励性。

  6、缺乏教学机智,当学生不积极举手参与课堂时,只顾自己心慌,而没有积极想办法引导。

  在语文教学中,我还是一只雏鸟,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磨练,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实践,以此来丰满自己的羽毛,锻炼自己的翅膀,才能经得起风吹雨打,最后能自由自在地翱翔在语文教学这广阔的蓝天里。

习作教学反思【篇3】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习作中写出真情实感。

  本次习作中,我注重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活动体验,让学生蒙着眼睛倒水,有的学生把水倒得太满,溢出了杯子;有的学生把水倒偏了,弄湿了自己的裤子。通过活动体验,学生深刻体会到盲人生活中的不容易,进而学会了理解残疾人,帮助残疾人。在活动体验中,我还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交流自己参加过的体验活动,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丰富了习作的素材。

  在指导习作中,利用例文,较好的帮助学生抓住了习作的思路和习作重点,为学生顺利完成习作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一次体验习作完成了,但我们不能只将目光停留在完成了一项教学任务上,要让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增强储备习作素材的意识,丰富自己的见闻。我们一定要抓住、用好这一个动笔的时机,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习作能力,让动笔写作真正成为开展饶有兴趣活动的一种需要、一种必然。

习作教学反思【篇4】

  五上第一单元习作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角度,其中角度一“写自己在读书经历中的故事”与单元专题“我爱阅读”很贴近,大多数学生也非常感兴趣,于是就决定以此内容习作。

  学生习作时,可参考第一单元的《窃读记》和《我的“长生果”》,但是近百年前的林海音因买不起书而偷偷躲到书店里读书,对于今天物质条件优越的孩子们来说是不可能的,更不会有滋味复杂的窃读感受;著名作家叶文玲成年时情真意切回忆自己少年时代读书、作文的经历,更是不接今天孩子们生活的地气。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习作时有话可写呢?我觉得开启学生们的思路是第一要务。口语交际课上,首先交流分享自己读书经历中的故事,可是大家你望我我望你,没人举手,我只好抛出话题:我是一个小书迷。一次,在图书馆读书竟忘了吃饭,害得妈妈着急地四处寻找……孩子们受到启发,思路大开,一生说:我没买到梦寐以求的书,懊恼地回到了家,以为再也买不到了,整天耷拉着脑袋,没想到第二天妈妈竟买回来了,我心情大喜,急忙捧起心爱的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一生说:一次,一个故事没看完,可是睡觉时间到了,于是我悄悄躲进被窝里打起手电筒看,没想到读到高兴处开心大笑,被妈妈发现……另一生说:悄悄地将妈妈给的坐公交车的钱存起来,每天上学、放学都步行,终于订到了自己喜欢的科普读物……就这样,互相启发,大家争先恐后急着分享自己的读书故事,第一步水到渠成,接下来就是写法的指导了。

  首先,让学生回顾第一单元课文作者热爱阅读的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总结得出:同一个主题,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大家给自己的习作命题不一定非得是我和书的故事,可以用概括事件的一个短语、贯穿文章的一个线索或是比喻命题等吸引大家眼球的均可。

  文章要言之有物,可以描写当时的环境,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等。写故事还要言之有序,就按记叙文六要素来写,事情的经过部分要浓墨重彩来叙述。最后就是动笔习作了,看着孩子们急切的样子,我好似畅游在他们热爱阅读的故事中,和他们一起品尝着阅读的快乐,收获着阅读后的满足。

习作教学反思【篇5】

  写人的看似简单,然实属不易,看完学生的作文发现问题不少:

  1.没有内容可以写。大多数学生想不到与老师之间发生的事。(询问才知:老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体贴才是事情,那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想不到内容可写了。)

  2.不知道用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来刻画人物,让人物鲜活起来,而是把自己知道的一股脑儿地说完。

  3.对于细节描写还比较的陌生。许多同学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都不是典型事例,惊天动地的事才能体现老师的品质,这也是造成学生没有内容可写,空洞的主要原因。

  4.学生的词语匮乏。学生原先的词语、句子的积累少,也造成学生写不出好;学生平时的阅读量少,“肚子”中没有东西,又怎么能好?

  针对这些问题,我加强了对“用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来刻画人物,让人物鲜活起来”“用小事刻画人物”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用细节描写去刻画人物,用小事刻画人物,让自己笔下的人物活起来,掌握最基本的写人方法,这样,学生才头脑清楚,有话可写,才能写出自己与老师真正发生过的事,而不是胡编乱造或随意抄袭。我这节课总体来说目标明确,学生习得写法,教学任务顺利晚完成。但是听了陈阿莉老师的课以后,我觉得自己对习作的习作设计还过于呆板,不够多元化的实施这节习作教学,只是按照教材教教材,不能从教材中跳出来,改教教材为用教材,经过这样的指导,学生才能写出新颖富有个性化的习作,真正达到“我手写我心”的初衷。

习作教学反思【篇6】

  今天我执教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单元作文《童年趣事》的习作讲评。 以前一提到习作讲评课,我总会觉得很陌生,朦胧意识下只知道一节作文讲评课大致要经历欣赏、挑剔、训练这样三个基本的大环节。但是至于每个环节该怎么做,具体掌握到什么程度,我还是把握不准。于是我想到了课标,翻阅课标之后,我才知道原来我们所青睐的字词标点等都是对本阶段最基本的要求了,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们在小组内自己修改,教师只需要关注孩子们用的好的标点以及一些有特点的表达、描写方法就可以了。那么上课到底上什么呢?后来,我们学校的耿校长又推荐我阅读作文教学专家管建刚老师的资料。看了两节管老师的作文讲评课教学视频,又阅读了大量管老师关于作文讲评课教学的一些文章,我的教学思路有了。

  接下来我就仔细翻阅学生的每一篇作文,按照作文讲评课的基本环节搜集我需要的宝贝。首先,我细心发现他们作文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并且分类整理。其次我又找到他们作文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反复琢磨,这节课我要给他们什么样的提升。然后,我安排了一些环节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当堂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最后,在孩子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作文修改方法之后,我就让他们马上实践,当堂修改自己的作文以备课堂展示。按照上面的思路,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第一部分欣赏导入,里面包含了好题目欣赏和好句子点播两个大部分。在好句子点播中,我又将同学们的好句子分成了现代感特别强、修辞手法特别好、说得特别棒三个环节。意在让孩子们欣赏同学好句子的同时,在以后的作文中也尝试运用。

  第二部分挑剔进步专场,我集中给学生介绍了他们普遍存在的两种病,即:重复病和关联病。虽然到了五年级,但是孩子们的作文仍然存在说话啰嗦,一句话一个词重复使用的毛病,作文口语化,关联词语滥用,设计这样一个简单环节意在提醒孩子们,作文修改时一定不能手下留情,该删则删。

  第三部分我重点训练学生修改一种病,就是我想病。和我说病一样,孩子们在作文中经常是我说你说他说,我想我心想的,根本不会变换提示语去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本环节首先挑选了几句有代表性的句子,让孩子们认识我想病;然后我又列举了本次作文中心理描写方式很好的几句话,通过引导提醒,意在让他们知道,原来这样的好句子并不很难写,只要用心就行了。最后我选择了两句有些难度的句子让孩子们发挥小组的力量修改,学以致用。

  最后我安排的环节就是让孩子们沉下心来安安静静的修改自己的文章,择优班内展示。

  从总体来看,孩子们的表现还是不错的。除了学习之外,我认为孩子们更需要锻炼的是他们的心理素质,一种任何时候不怯场的心理素质,本节课孩子们的紧张显而易见,以至于课前充分准备的我也变的惊慌失措。反思自己,还是我驾驭课堂的能力有限,以后我一定更加努力,争取让自己变得完美一些。最后我想说,习作讲评教学我还处在学习阶段,在教学过程中难免捉襟见肘,以后在这方面我一定继续努力,争取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作文讲评课教学新模式。

习作教学反思【篇7】

  1、把教材中的写作训练当作“课”来教。

  作文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语文教师要重视作文教学。可现在语文中的作文教学却不容乐观,或敷衍了事,或临阵磨枪。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升学压力,现在的中考、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质的考试,分数仍是主要的,而语文试卷中的作文分数,占的比重很大,一般在50-60分之间。可实际情况又是作文分数相差不大,拉不开档次。客观现状导致的结果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语文教师都认为把主要精力放到作文教学上得不偿失,所以就把主要精力放到阅读教学上了。我过去教学也是这么做的。但是通过这次教学尝试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不要把教材中的写作训练当作作业或任务去布置,要切切实实地把它当作“课”来上。

  2、要把课文和写作结合起来。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中学作文一般都是以课文为范例,学生依此为样,联系实际写出文章来,如此反复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文教学中,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写作,结合具体的篇,在遣词、造句、立意、布局、谋篇等方面,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相关的语文知识,进行语文能力训练,为学生作文提供依据和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吸取有关的语文知识和艺术营养,学会借鉴和模仿,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我上的这节作文课,围绕着写游记进行训练,联系例文《龟山汉墓》,从分析学过的文章中的线索、重点、抒情、表现手法等方面来进行教学,这就比那种弃课文而不顾的死板方法的作文课效果好得多。实践证明,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脱节两败俱伤。

  3、教给学生方法。

  长期以来,我们在作文课上,教师更多的是提出一些要求,而很少向学生提供符合要求又能够操作的方法和要领。就拿写游记来说,我们经常提到,学生也不陌生,但怎么写,有没有规律,要解决哪些问题?这些光靠提供概念是不够的,还必须提供一些能够实际操作的方法和要领。在这方面,我这节课做了有益的尝试。告诉学生写游记时要注意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实例来进行分析,并教给学生写游记的方法。

  4、张扬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这次教学还给我一个启示就是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把学生当成考试机器,当成接收器来进行教学,其实学生也有自己的思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能力。中学生在心理上已逐渐走向成熟,自我意识和创造欲望正在增强,而且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和文字表达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发挥才能的舞台,无论是背诵、回答问题、还是口头作文,都让他们在张扬个性的同时增强自信心。本案例中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合作精神展现的过程,是学生与教师对话的过程,是学生应用语言的过程,是一次人与自然对话的过程。

习作教学反思【篇8】

  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喻、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孩子们都喜欢看漫画,但是用“漫画”来描写自己的老师就有点无从下手了。

  鉴于此,本课我先从漫画的特点及方法入手给孩子们进行介绍。漫画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也有纯为娱乐的作品,有较强娱乐性,娱乐性质的作品往往存在搞笑型和人物创造型。直接或隐晦、含蓄地表达作者对纷纭世事的理解及态度,是含有讽刺或幽默的一种浪漫主义的绘画。它同其他绘画的主要区别在于独特的构思方法和表现手法。它具有讽刺与幽默的艺术特点以及认识、教育和审美等社会功能。

  做好了相关准备后,便是指导学生如何抓住老师的特点配上动人的情节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来。于是,我引导学生先思考自己最喜欢的老师是哪一位,他(她)具有什么特点。他(她)的特点可以是外貌特点,也可以是说话、行动的特点亦或是教学的特点。注意语句通顺,内容要具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作文只有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才真切感人。因此,本次习作要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例来表现自己最喜欢的老师的特点,如《将相和》一文是怎能把蔺相如的英勇无畏、顾全大局的性格特点和廉颇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介绍给他人又表达出自己对他们的敬重与赞扬的呢?首先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在“漫画”老师的习作时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自己的老师的特点,如:总是爱穿裙子,说话像连珠炮;整天笑眯眯,走路一阵风;教学中怪招迭出……

  这次习作指导教学给我带来不少的思考:学生只有细心观察,充分准备,作文才能出彩。因此,在今后的习作教学上,应引导学生多观察、多体验、多思考,激发学生“说真话,道真情”。

习作教学反思【篇9】

  写人的文章看似简单,然实属不易,看完学生的作文发现问题不少:

  1、没有内容可以写,

  大多数学生想不到与老师之间发生的事。(询问才知:老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体贴才是事情,那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想不到内容可写了。)

  2、不知道用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来刻画人物,让人物鲜活起来,而是把自己知道的一股脑儿地说完。

  3、对于细节描写还比较的陌生。许多同学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都不是典型事例,惊天动地的事才能体现老师的品质,这也是造成学生没有内容可写,文章空洞的主要原因。

  4、学生的词语匮乏。学生原先的词语、句子的积累少,也造成学生写不出好文章;学生平时的阅读量少,“肚子”中没有东西,又怎么能好文章?

  针对这些问题,我加强了对“用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来刻画人物,让人物鲜活起来”“用小事刻画人物”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用细节描写去刻画人物,用小事刻画人物,让自己笔下的人物活起来,掌握最基本的写人方法。另外:教学中教给学生编写提纲的方法,这也是写好作文的捷径。

习作教学反思【篇10】

  记得初次踏入教育的大门,首先熟悉的便是刚刚进入三年级的孩子。春去秋来,时光飞逝,如今,站在我眼前的孩子又换了新的面孔,相同的是,他们依旧可爱,同样刚刚结束两年的小学生涯,迈向更美好的未来,不同的是,这群孩子来自江苏的各个角落,随父母工作一次又一次地变换着学习的环境,让人心生怜惜。当我得知接手的这个班较为特殊时,心底的压力与日俱增。为了挣钱,孩子的父母背井离乡,居住生活朝不保夕,更遑论让孩子接受一份好的教育,有学上已倍感幸运。因此,我心底也明白,我的孩子们较三年级其他班的孩子一定是有所差距的。

  我非常清楚,三年级是孩子的转折点,特别是作文方面,开始由从前的写一段话转变为写一篇完整的文章。学习就像九连环,环环紧扣,要想完整地写好一篇文章,首先要乐于表达,并能较为通顺地将自己想要说的话写下来。于是,我在学初刚开始学课文的时候有机地渗透了简短的写话。这一系列的摸底让我极为忧心,班里大部分孩子的写话语句都不太通顺,甚至有些内容让我摸不着头脑。后来,给孩子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时又得知孩子们以前没有好好地读过一本课外书。自此,每次迈入班级,我的脚步都格外沉重,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真是千斤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看着孩子们懂事的言行、纯真笑脸,一颗浮躁的心渐渐沉静下来,我开始审视,审视自己,也审视我所面对的孩子们。我不再拿班里孩子的成绩与其他班相比,而是让孩子与过去的自己较劲,做更好的自己。我也宽慰自己,不能对孩子的要求太高,要从孩子的学情出发,否则,事与愿违。

  当我开始冷静地思考如何提高孩子习作水平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习作一的教学是一个好的开端与契机。我仔细地阅读了习作一的目标,它与自由、乐趣相关,随着孩子的思维而延展。它让我明白,习作伊始,兴趣最为重要,要让孩子乐于表达,乐于习作,不再为作文的内容犯愁,只要把身边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就是一篇文章,甚至刷牙、洗脸、吃饭……这些寻常生活中的琐事都可以成为最好的素材。

  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同时方便第一篇作文统一指导,我关注到了练习一出现的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蓝的天、绿的叶、清澈的河流、调皮的小鱼、孩子欢快地钓着鱼。多么美妙而富有童趣的画,何不借助孩子的手将它描绘得更为生动活泼呢?为了圆满地完成第一篇习作,我带着孩子们一起仔细地观察了这幅图画,让孩子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一说图中出现了哪些景物,进而引导孩子们明白写景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描绘。然后,给每个孩子发了一张学习单,让孩子们就文中出现的景物进行生动形象地扩写。由于担心孩子们回家会无从下手,我将干瘪的语言与带有比喻拟人句的语言进行对比,让孩子体会到可以借助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景物描写得惟妙惟肖。

  第二天上课,我随着孩子们一起对图中的景物进行口头描述,给予一些优美的词语,协助孩子们将图中的景物说得生动有趣。有了准备,孩子们发言的底气格外充足,在我不断的赞美声中,孩子们举起的小手如同雨后春笋般,令我激动万分。钓鱼这一环节可能孩子们不太熟悉,于是,我给孩子们提供了几个动词:拎起、套上、甩入、划过、提起……引导孩子们将钓鱼的过程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的成员在组长的带动下都能较有条理地将钓鱼的过程说清楚,整个课堂趣味横生,孩子们之间的互动会生成最意想不到的效果。解决了这些难以掌控的片段,将他们有序地组合起来就是一篇成功的文章啦。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开始写作,效果自然可观。考虑到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写整篇的文字,我采用填空式的方法扶着孩子们慢慢写、有序地写,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写作文其实并不难,掌握技巧并在平时多多积累语言素材,写出来的文字会更精彩。

  看着孩子自改、互改后的作文,我深感欣慰,同时也让自己变得更有信心去迎接孩子们更大的进步。好的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我相信只要安静地等候,静静地聆听,适时地灌溉,花开的时节也许正临水踏歌而来。

习作教学反思【篇11】

  本节作文指导课的成功之处有:

  1、绝大多数同学能围绕“趣”字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能够抓住人或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等细节把趣事写具体,且感情真实。

  2、成功地激发起了学生写作与交流的兴趣。

  3、学生在学习与交流的过程中重视写作材料的积累与写作方法的总结。

  紧凑的结构,流畅的过渡,积极的参与,让这节课表面看来感觉很好,可细细思量,却发现了诸多的不足之处,现反思如下:

  一、 指导没有到位,缺少关键点的支撑

  作文指导课关键在指导,而这需要老师课堂上的机智。在本节课上,我注重了多种形式的指导,如回忆往事、相互交流、个别指导、点评范文等,但对于每个关键点,却缺少了一种敏锐的发现。如学生谈到范文“动作写得不错”时,我仅仅是表扬了他会发现,而没有更进一步引导全班同学去读,去加深印象。类似的还有学生指出“中间描写太少”“麻雀醉酒的样子没介绍清楚”等时,我没有更进一步去引导学生思考,没有兴起在这个地方做做文章的念头。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想,一是备课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二是课堂上的应变能力缺乏以及教学的功力不足。

  二、点评过多,缺少写的锻炼

  在本节课上,我让很多学生都参与了点评,既包括对学生的故事,也包括对范文,还包括了对病文的评价。从学生的反应看,他们很是喜欢这样的方式。但喜欢不代表他们就有这样的能力写出文章来。从课后的习作情况来看,很多学生还是不知道该如何写,即使在课堂上已经给了不少例子。

  点评,其实有三四处即可了,不需要那样多的反复,需要的是练习,也只有实践才能让学生理解自己所点评的东西,才能理解什么叫“动作、语言、心理描写”。口头上的东西往往是不作数的,只有“白纸黑字”才能让人信服。

  如果在这节课上,让学生动手写关键的一段两段,然后针对此做点评,学拟题,那么课堂上的很多发言将有更好的着落点了。

  三、没有点出语言描写要有趣

  范文的语言描写非常有趣,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对范文中的语言进行学习。如果教师稍加点拨,指出除了选材有趣外,更重要的是语言的描写要有趣,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就会有意识的去注意起来。

  四、学生分析

  有的学生有写作的兴趣,却不愿与他人交流,分析原因有以下两点:(1)性格内向;(2)怕被人指出缺点,缺乏自信心。2.个别学生选择不恰当,“趣”字不能很好地突出出来。这与学生自己的体会有关,但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引导不够透彻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如果老师明确指出“我们通过人或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把内容写具体的目的就是表现出这件事的有趣”学生应该不会出现此类问题。

  有的学生作文内容仍不够具体,这与学生的语言积累、写作能力的形成都有关系,应在今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读、多写,以进一步提高其写作能力。

  只有精益求精,充分思考,把握好主体与主导间的关系,多研讨,多学习,才能让我的课堂越来越好,也学生受益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少犯错误,尽可能地避免失误。

习作教学反思【篇12】

  今天,我给同学们讲授了习作3《写读后感》。此节习作课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运用读后感这一读写结合的形式,激发学生读写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写好读后感呢?

  要写好读后感,关键在于把握好“读”与“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结合实际,写出真情实“感”。在教学中,我发现了学生写读后感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

  第一、“读”和“感”分离。有些同学写读后感,只写“读”而不写“感”,成了这本书或这篇文章的“内容简介”。也有同学写读后感,只写“感”而不写“读”,成为无根底的随意而发的感慨。

  第二、“读”和“感”在读后感之中两分天下,这也是不对的。前边的“读”实际上是写文章内容简介,后边发一通感慨。

  第三、不会结合实际,感想很空泛。

  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我做了如下的指导:

  一、精心细读课文。

  首先要指导学生用心地“读”,理解地“读”,有情感地“读”。没有这样的“读”,不可能有“感”。

  二、要选好“感点”。

  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的读后感,可“感”的点很多,要写好读后感,必须选好“感点”。感点是由书中某一个地方的内容引起的,引发我们体会的地方,它不是凭空产生的。一篇文章,给学生的感受是多方面的,或者说学生从中得到的体会不止一个。面对众多的感点,我们必须指导学生从众多的感点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最善于写的一个或几个感点,作为自己写读后感的切入点,不可面面俱到。

  三、联系实际谈感受。

  读了一篇文章,产生了对现实生活或自己思想上某些问题的思考,于是激发了“感”。首先,是联系个人实际。这个“实际”,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没有情感的读后感苍白无力,有情感的读后感才能感染人。用作品上的人物、事迹观点,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人物言行,这样的读后感才是有价值的读后感,这样的读后感才是真实感想。

  总之,写读后感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可以先叙述文章内容,后集中谈体会,这种写法适于只谈一点体会。还可以边叙边谈体会,“读”和“感”交叉写,这种写法可以谈几点体会。不离开文章的内容,要真切联系自己的实际抒发感想,联系实际一定要实事就是,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想。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教学反思 | 期中教学检查总结 | 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分享

热门关注

最新公司工资证明(模板8篇)

公司工资证明

低保的申请书(通用8篇)

低保申请书

[参考]安全督导检查情况汇报范文通用

安全督导检查情况汇报

清明节短句合集27句

清明节短句

职场正能量早安句子精选30句

正能量早安句子

习作指导教学反思精选

习作指导教学反思

灯光教学反思最新900字精选

灯光教学反思

最新《小数除法》教学反思(精选10篇)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最新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反思简短精选

威尼斯小艇教学反思

山雨教学反思精选

山雨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