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提供公务员公共基础法律知识: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一起来看看吧!请大家及时查漏补缺!
公务员公共基础法律知识: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一、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知识点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包括:①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原则;②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③法院调解原则;④辩论原则;⑤处分原则等。
二、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相关练习题
关于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具体体现,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当事人有权决定是否委托代理人代为进行诉讼,是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体现
B.当事人均有权委托代理人代为进行诉讼,是处分原则的体现
C.原告与被告在诉讼中有一些不同但相对等的权利,是同等原则的体现
D.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不仅要自愿,内容也不得违法,是法院调解自愿和合法原则的体现
【解析】D
公务员公共基础法律知识:管辖之级别管辖
一、民事诉讼法-管辖之级别管辖知识点
民事诉讼管辖,指确定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和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我国民事诉讼法结合我国审判实践,规定了下列几种管辖:级别管辖、地域管辖、指定管辖和移送管辖。
(一)级别管辖
级别管辖,人民法院系统内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级别管辖的规定如下:
(1)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民事诉讼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2)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案件:重大涉外案件;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3)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4)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有两类:第一,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第二,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
二、民事诉讼法-管辖之级别管辖相关练习题
在级别管辖中,高级人民法院管辖 ( )
A涉外案件
B海事案件
C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D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解析】D
公务员公共基础法律知识:管辖之地域管辖
一、民事诉讼法-管辖之地域管辖知识点
地域管辖,确定同级而不同区域的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地域管辖,包括一般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协议管辖、专属管辖、共同管辖与选择管辖。
1.一般地域管辖
一般地域管辖是指按照当事人所在地与人民法院辖区的隶属关系所确定的管辖。该类管辖遵循“原告就被告”的原则,即原告起诉应到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出。
2.特殊地域管辖
特殊地域管辖是指以诉讼标的中所涉及的法律事实的所在地、争执的标的物所在地、被告住所地与法院辖区之间的关系所确定的管辖。
3.协议管辖
协议管辖是指根据双方当事人的约定确定的管辖,又称合意管辖或约定管辖。
4.专属管辖
专属管辖是指法律规定某些诉讼标的特殊的案件由特定的人民法院管辖。
适用于专属管辖的案件包括:①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②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③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5.共同管辖
共同管辖是指对同一诉讼依照法律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6.选择管辖
选择管辖则是在共同管辖的情况下,当事人当依据一定的规则,确定其中的一个人民法院对案件行使管辖权。
二、民事诉讼法-管辖之地域管辖相关练习题
关于一般地域管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我国民事诉讼法是以被告所在地管辖为原则,原告所在地为例外来确定一般地域管辖
B.民事案件一般地域管辖适用的原则是“被告就原告”
C.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三年以上的地方
D.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E.被告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其住所地是指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或主要营业地
【解析】ADE
推荐阅读:
公务员报考指南 | 公务员报考条件 | 公务员报名入口 | 行测专题 | 申论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