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资深导游,撰写导游词时要注重口语化、简洁和突出重点。这里有两篇新疆概况的经典导游词,供大家参考学习。欢迎阅读!
◈ 新疆伊犁导游词
各位游客: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这句话说得特别贴切!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这句赞美传遍了全国。它道出了所有来新疆朋友的心声,也展现了新疆各族人民,尤其是伊犁人的自豪。
伊犁真的非常美,美得独特而迷人。就连伊犁河都是向西流淌的,很神奇吧?伊犁就像中亚腹地的一片绿色宝岛,是塞外江南,有蓝天碧野、高山良田。在这里,你能看到雪山、河流和落日映衬着田园风光,现代城镇与草原牧场和谐共存。
伊犁的美,首先美在地方大。伊犁位于西北边陲,素有“塞外江南”之称。它面积5.6万平方公里,人口209万,首府是“花都”伊宁市。这里被天山环绕,地理环境独特,自然景观多样。作为古丝绸之路要道,东西文化交融,民族风情浓郁,是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
这里雨水充足,气候舒适,风景优美,资源丰富。伊犁北接博尔塔拉,东北连乌苏,东南邻和静,南接拜城和温宿,西边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边境线长421公里。
伊犁的美,还美在民族风情浓。这里有40多个民族,包括汉、哈萨克、维吾尔、蒙古、锡伯等13个主要民族。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构成了一幅多彩的画卷。你可以欣赏哈萨克的叼羊、赛马和姑娘追,体验维吾尔族的“麦西来甫”歌舞,聆听回族的“花儿”民歌,还能看到锡伯族的神箭手。去哈萨克毡房做客,参加维吾尔族的婚礼,尝尝香喷喷的抓饭、抓肉和烤全羊,绝对让你流连忘返。
伊犁的美,更美在历史悠长。这里是“西极天马”(伊犁马)的故乡,古乌孙国所在地。汉朝张骞曾率团到此,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远嫁乌孙,促进了民族融合。伊犁还是中国早期的“军垦”地,成吉思汗西征时在此集结。林则徐、邓廷桢等历史名人都曾在此停留,现代作家王蒙也在这里生活过。据说,伊犁河谷还是母系社会“西王母之都”的遗址。
伊犁的美,最美在景点多。赛里木湖是第一站,湖水湛蓝,雪山环绕,白云悠悠。果子沟山路蜿蜒,层林瀑布,一步一景。伊犁河大桥横跨西去河水,岸边有白杨林和度假村,景色宜人。
别忘了去唐布拉、那拉提和喀什河次生林,看看草原石人、高山岩画,秋天还能欣赏恰西的红叶美景。霍尔果斯国门、林则徐纪念馆、吐虎鲁克陵寝和特克斯八卦城也值得一游。去昭苏看乾隆题字的格登碑,到夏塔体验牧场风光。如果感兴趣,还可以去可克达拉的葡萄庄园,感受《草原之夜》的意境,坐坐当地的“马的”蓝马车。
伊犁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美景无数,故事丰富。据统计,中国68种旅游资源中,伊犁就有53种。伊犁以它的美丽欢迎每一位游客!
好了,希望大家在伊犁玩得开心、收获满满,谢谢!
◈ 新疆吐鲁番火焰山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都知道,全国最热的地方是吐鲁番,而吐鲁番最热的当属火焰山。这座山荒芜秃岭,寸草不生,夏天温度能到47.8℃以上。盛夏时节,烈日当空,地气蒸腾,云烟缭绕,景象非常壮观。
火焰山名字的由来和特色
大家看,前面那座红色山体就是火焰山,它像一条火龙横卧在吐鲁番盆地中央。火焰山得名于它的外观:山石赤褐,阳光下闪闪发光,热气滚滚,就像万道火焰在燃烧。古书叫它赤石山,维吾尔语叫克孜勒塔格,意思是红山。唐代诗人岑参写过“火山五月火云厚”的诗句,明代旅行家陈诚也形容它“一片青烟一片红,炎炎气焰欲烧空”,非常形象。
火焰山东西走向,长98公里,宽9公里,高约500米,最高峰831.7米。别看它外表光秃秃的,山沟里却藏着许多绿洲峡谷,比如葡萄沟、吐峪沟、桃儿沟等,那里溪流潺潺,瓜果飘香,景色迷人,是火洲中的世外桃源。
火焰山的形成和最佳观赏点
火焰山是怎么形成的呢?它已有1.4亿年历史,源于地质运动,经过侏罗纪、白垩纪等年代,加上特殊气候,才变成今天的样子。
现在我们去胜金口,那里是看火焰山结构的最佳位置。胜金口离吐鲁番市30公里,312国道经过这里。它山势险要,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原来当地人叫它“渗尽口”,因为木头沟河水到这里就渗干了,后来改名叫胜金口,图个吉利。
火焰山不仅外观奇特,神话故事也给它增添了神秘色彩。《西游记》里唐僧师徒过火焰山、孙悟空借芭蕉扇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书中说火焰山“八百里火焰,寸草不生”,虽然夸张,但热和荒凉的特点很真实。
维吾尔传说中,天山恶龙吃童男童女,勇士哈拉和卓为民除害,劈伤恶龙,鲜血染红了山,所以叫红山。这些故事寓意善良战胜邪恶,让人回味。
火焰山的奇景和传说讲不完。接下来我们去高昌故城、千佛洞等地,还能从不同角度欣赏火焰山的风采。希望这次旅行给你们留下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