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中秋节的由来

2025-10-27 08:31:00 8月15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资料 中秋节来历 中秋节由来 中秋节习俗 中秋节诗句 中秋节传说 中秋节对联
中秋节英文 中秋节小报 中秋节图片 中秋节作文 中秋节手抄报 中秋节黑板报 中秋节祝福语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位列春节之后的第二大节日。想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节由来作文,欢迎参考!

8月15中秋节的由来

❂ 8月15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有许多习俗,比如吃月饼,但是你知道中秋节的由来吗?

  传说以前后羿到山里去寻友访道,看见西王母路过此地,就向西王母求到一包不死药。回到家后,后羿舍不得撒下妻子嫦娥,就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但这正好被徒弟逄蒙看到了,逄蒙就起了坏心眼。

  有一次后羿带着徒弟去打猎,逄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后羿一走,逄蒙就拿着宝刀闯进房间里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没有办法,突然她灵机一动,把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因为嫦娥心里牵挂着丈夫,所以嫦娥飞到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来后,发现嫦娥在天上对他说:“今天晚上月亮会变圆,你晚上做一块面团在屋子东北角,等到午夜时我们夫妻二人就团圆了。”后羿按照嫦娥说的.做,到了午夜,夫妻二人终于团圆了。两人离别时嫦娥对后羿说:“每年的8月15这天,你都要做好面团,等到午夜时分我回来了之后再走。”每年都做好面团,等着嫦娥回来。后来,这个习俗被大家继承下来,发展成为现在的中秋节,中秋节吃月饼也就成了习俗。

  我非常喜欢这个神话,也非常喜爱中秋节。

❂ 8月15中秋节的由来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仲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节”。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给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骚人墨客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 8月15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因为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古时称为仲秋,又因处于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但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

  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现在,已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

  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如《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所以,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

  与中秋有关的传说有很多。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事,以示惩罚。故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

❂ 8月15中秋节的由来

  在中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中秋节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家庭氛围,成为了人们心中不可或缺的节日之一。它不仅仅是一个庆祝丰收、赏月团圆的时刻,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民间传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寻中秋节的由来。

  月圆人团圆——中秋节的自然寓意

  中秋节的起源,首先与自然界的变化紧密相连。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正值秋季的中期,此时天空晴朗,月光皎洁,是一年中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古人观察到这一自然现象,便将其视为吉祥、团圆的象征,于是逐渐形成了在这一天庆祝的习俗。在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会设宴赏月,祈求家人平安、团圆美满,这就是“中秋”二字最直接的含义——“中秋之夜,月圆人团圆”。

  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

  除了自然寓意外,中秋节还流传着许多动人的神话故事,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便是“嫦娥奔月”。相传在远古时期,天上有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干裂,民不聊生。英雄后羿挺身而出,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苍生。西王母为表彰他的英勇,赐给他一粒长生不老药。然而,后羿不愿独自长生,便将药交给妻子嫦娥保管。不料,此事被小人逄蒙得知,趁后羿外出时,他威逼嫦娥交出仙药。嫦娥为保仙药不落入恶人之手,情急之下吞下仙药,身体瞬间变得轻盈,飘离地面,直奔月宫而去。后羿归来后,悲痛欲绝,便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之夜,摆上香案,放上嫦娥最爱吃的果品,遥祭月宫中的妻子。这一习俗逐渐流传开来,形成了中秋节赏月、祭月的风俗。

  民间习俗的丰富多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秋节逐渐融入了更多的民间习俗和文化元素。除了赏月、祭月外,吃月饼也成为了中秋节不可或缺的传统。月饼象征着团圆和美满,其形状为圆形,寓意着家人团聚、事事圆满。此外,中秋节还有提灯笼、玩花灯、猜灯谜等习俗,这些活动不仅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结语

  综上所述,中秋节的`由来既有自然现象的寓意,又有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的庆祝,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感受那份来自远古的温馨与浪漫,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每一刻时光。

❂ 8月15中秋节的由来

    主要涉及领域:

  语言

    活动目标:

  1.在观察、表达图片内容的过程中,理解、学习诗歌。

  2.感受诗歌的情境,尝试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3.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供老师操作,图片内容有月亮(各种表情、可移动)、云朵、电视机、小朋友(可移动)、小床等。

    活动过程:

  1.倾听教师朗诵诗歌,引起兴趣。

  (1)欣赏教师操作教具、朗诵诗歌,感受诗歌内容。

  (2)根据幼儿的问题进行讨论。

  2.在图片的提示下,学念诗歌。

  (1)再次欣赏教师朗诵并轻声跟念。

  (2)尝试在图片的提示下朗诵诗歌。

  3.分角色朗诵诗歌。

    教学反思:

  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更让幼儿学会了分享,提高了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 8月15中秋节的由来

    活动背景

  在幼儿读书时间发现幼儿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很感兴趣,总是问这问那,因此,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美,能用多种形式抒发自己的感情感受共同学习的快乐。

  2、通过讲述和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3、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用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课件、录音机、画纸、画笔、手工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引趣

  1、幼儿随音乐进入教室。

  2、出示电脑课件引起幼儿兴趣,运用谈话的形式导入课题

  二、讲解、示范

  1、丰富幼儿词汇。感受月亮的美丽,说出描述月亮的词汇有哪些?

  2、欣赏故事《嫦娥奔月》

  通过教师讲解,让幼儿知道月亮上没有人,《嫦娥奔月》是一个美丽的传

  说故事。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3、幼儿讲述。引导幼儿想象,讨论月亮上会有什么样的故事?

  通过让幼儿讲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口语表达能力。要求幼

  儿能用连贯的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教师要及时鼓励和表扬幼儿,建立幼儿的自信心。

  三、幼儿作业

  1、幼儿动手操作活动《月亮上的故事》。

  通过小组活动,让幼儿运用不同形式感知月亮的美丽。

  教师要参与幼儿的活动同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体验共同学习的快乐。

  2、评价幼儿作品。

  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 8月15中秋节的由来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并知道9月10日是老师的节日。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感受幼儿园的温暖,老师的亲切。

  3、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有关“双节”的场景布置; 幼儿自备月饼;相关诗歌、故事、卡片制作材料等。

    活动形式:

  班级集体活动。

    活动时间:

  20XX年9月7日(星期三)

    活动内容:

  1、各班老师根据本班情况搜集有关教师节、中秋节的资料,引导幼儿了解中秋节

  及教师节的来历及意义。

  2、家长在八月十五传统节日期间,带领孩子看望老人与亲人团聚,晚上与家人

  一起赏月。

  3、品月饼,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4、手工制作根据各班情况进行:

  (1)孩子、家长制作感恩卡,共同感受老师的伟大与辛劳,引导幼儿懂得感恩 。

  (2)绘画:提供水果图片,供孩子绘画之用。

  (3)泥工:橡皮泥,家长指导孩子做月饼。

  (4)美工:提供各色彩纸、胶水、绘画笔,供装饰节日的灯笼。

  5、欣赏儿歌如:《爷爷为我打月饼》、《老师亲、妈妈亲》等,体会节日的喜悦!

❂ 8月15中秋节的由来

  岁月匆匆,花开花落,转眼间,又是一年中秋节,又是一年月圆时。俗话说“十五月亮十六圆”,中秋节之际,必不可少的节目便是赏月。

  我们一家,早早地便准备好,来到阳台上,或是席地而坐,或是仰卧着,凉爽的风儿轻轻地拂过我们的面孔,我们的心好像敞开在了这无边无际的夜幕之下。此时的月亮,正挂在东方的天空上,如一位害羞的少女,躲在了云儿后头,不好意思出来见人。在云儿遮挡下的月亮若隐若现,倒多出了一份神秘的美感。月亮那耀眼的亮光愣是把旁边的.天空映得光彩十足。

  不知过了多久,月亮渐渐升上了天空正中。这时的月亮大胆起来,褪出了云儿遮影之中,露出了玉盘似的身姿,向大地洒下了一片银光。顿时,大树上、屋顶上、还有我们的身上,都被镀上了一层柔和的月光,美不胜收。注视着这美丽的月亮,朦朦胧胧,我好似看到了住在月亮之上的婀娜多姿的嫦娥姑娘与她那可爱活泼的玉兔,情不自禁地问一句:嫦娥姑娘,你还好吗?

  许久,月亮又跑进了云层中,与我们玩起了捉迷藏。反反复复,别是一般滋味。我拿起一块月饼,品尝起来,真甜啊!

  看着这轮明月,心里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风儿轻轻吹过我的脸庞,不禁感慨:又是一年月圆时!

❂ 8月15中秋节的由来

  今天是八月十五,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舅舅一起去外面吃晚饭。

  在饭桌上,大家一起说说笑笑。爷爷还告诉了我中秋的由来。我觉得那一刻,一大家子聚在一起非常幸福。

  吃完晚餐,我们就回到家了。往窗外一望,那圆圆的月亮,向大地撒下皎洁的光辉。我连忙叫上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到桥上赏月。

  圆圆的月亮挂在空中,似乎还有那嫦娥的影子,令人沉醉其中。而中秋最不能忘的就数吃月饼了。赏完月,我们回到家中,妈妈拿出大大的月饼切了给我们吃。一起吃着美味的月饼,我们相视而笑,这时,窗外的月亮格外圆。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期待已久的中秋节已到。

  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个月圆之夜,我们一家人吃完团圆饭,妈妈就到院子里把桌子摆好,各种文具、水果都跑到了桌子上。我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要把这些东西摆到桌子上呢?”妈妈笑眯眯地回答我:“拜这些东西才能让你更聪明,学习进步!”我恍然大悟。

  我们在月亮下面喝茶、赏月、放爆竹,这时候,妈妈拿出了中秋节我最喜欢吃的`东西——月饼,月饼有各种各样的味道,有黑豆沙,有绿豆,有红豆,我的口水已经流到了桌子上。我最喜欢的就是黑豆沙的,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黑豆沙又香又甜,可好吃了!

  中秋节总是让人感到高兴,我非常喜欢中秋节!

❂ 8月15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当天,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家人兴高采烈地去超市买月饼。

  我们来到雅斯超市,里面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转了好大一会儿才来到了卖月饼区域,月饼有各式各样的,有豆沙味的;有草莓味;有橙子味的。真是应有尽有,看得人眼花了乱。我们最终选了豆沙和绿豆口味的月饼,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回了家。

  回到家,我就迫不急待用香皂洗手,然后拿上一个月饼,左手持刀,右手拿叉,三两下就把月饼五马分尸了,丝毫不顾忌吃相四否优雅,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只一会功夫,一个月饼就被我消灭掉了。

  下午时,我心里默想,爸爸妈妈都回家了,这次我们一家人终于可以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了。

  时间过得很快,晚饭时间到了,我先把长辈们请上座后,然后自己也无比兴奋得上了桌。“哇!今天的菜可真丰富”我情不自禁的大喊起来。有鲜红鲜红的猪血、嫩绿嫩绿的白菜、红白相间的肉丝、鲜美多汁的牛排。看的我早已垂涎三尺,拿起筷子就大快朵颐起来。

  晚饭后我们一家人来到阳台赏月,今天的月亮格外圆,它就像一个金莹剔透的大白玉盘悬挂在天空,煞是好看,让我不禁吟咏起李白的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这个中秋节,我们一家人过得很愉快,让我时时记忆犹新!

❂ 8月15中秋节的由来

  国庆节放假期间,我和爸爸等四人去了北京,游玩了五天,这短暂又难忘的五天里,我留下了快乐,留下了不舍,留下了向往。

  我们早就安排了行程,去八达岭爬长城,去参观故宫,去天安门看升国旗,参观圆明园……即使安排得很好,但每个景点的游客也真是出乎意料的多,这也导致了我们观赏与游览的心情受到影响。爬长城就如同挤长城般,放眼望去,都是人群,偶尔站高些,才可看到连绵起伏的山峰,雾霭朦胧的山一排排延向远方,可身旁人群的嘈杂声使得原本秀丽静谧的景色变得不是那样沁人心脾。去故宫,去看升旗,参观圆明园等,我的感受也是如此,不免对这次的旅行有些失望。

  不过我很喜欢热闹人多的晚上,有一天夜晚,我们去了住处附近的街市,那里人多却并不拥挤,那里没有雄伟的景观却独有一番热闹的风采。我们走在盈满月光的路上,享受静谧夜晚中的热闹。那里有好多礼品店,小吃店,服装店,在夜晚中灯火通明,在我眼中,每一家店,每一个人都是一道风景,而我陶醉在这美丽的风景中,扑朔迷离,月光下,映照着我痴迷的心。

  第二天我们去参观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可惜人太多,而没能进去,但我看到这么多人只为了参观清华与北大排很久的队,才知道这比我所想的还要著名,此时我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向往,以后要在这里大学。

  又一天,我们去了世贸中心,那是我第一次在北京体会到真正宁静的地方,没有人群,没有汽车的鸣笛声,而且也不用再去跋山涉水地走了。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无尽的自在与安宁。这里还有很多商场,里面也是安静又广阔,就这样我们从上午一直逛到了晚上。

  到了晚上,人也开始多了,广场上的.灯也亮了起来,好一番热闹景象。我透过那也缤纷耀眼的灯光,看到了圆圆的月亮,仿佛冲着人们微笑。今天,原来已经是中秋节了啊!虽然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却无法团聚,但我很喜欢这里,很喜欢这个热闹又宁静的大都市,即使明天就要回家一家人团聚了,我还是希望再晚一点,再在这里多待几天,再体验一下这大都市的生活,只因为,我喜欢这里。

  这是次难忘的旅行,度过了难忘的中秋。即使我在这里有太多的留恋与不舍,但我还是要说一声:“北京,再见!”

❂ 8月15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是中国人重要的节日,在外的父母都能够回来和家里人团聚。许多人都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能够和自己的家人团聚,一起吃月饼赏月。一家人团团圆圆、开开心心。

  因为我家开超市爸爸妈妈不出去工作,但是这天的到来,爸爸妈妈就会忙的'不可开交。我则在观察爸爸妈妈这一天他们是不是开心。

  凌晨3点整爸爸就出去进货了,妈妈也没闲着在家里收拾着家里的一切,等爸爸进货回来。爸爸回来了,我们忙着卸货,忙了一会儿,货都卸下来了。妈妈在那儿放菜,今天早上爸爸妈妈忙的都没有吃早饭。不一会儿,就来了许多顾客来买东西。姐姐这天也回来帮忙了。忙碌到了中午,这才松了一口气。妈妈和姐姐去厨房做饭了,爸爸则在卖东西。过了好一会儿,妈妈和姐姐午饭终于做好了。我去把菜端到桌子上,今天中午的菜特别丰富,这就是我喜欢中秋节的一点。

  到了下午妈妈再那儿包糖饼,包糖饼是中华民族5000年留传下来的传统。美味香甜,我最喜欢妈妈包的糖饼了。我跟姐姐、弟弟都抢着吃。过了一会儿,妈妈包好了糖饼。爸爸说:“妈妈包的糖饼太好吃了”。妈妈特别高兴。

  到了晚上,我们把桌子搬到外面。桌子摆满了好多水果和月饼,爸爸妈妈一边吃着月饼和水果,一边赏月。我问爸爸:“你们今天开心吗?“爸爸笑着说:“很开心。”我又说:“为什么你们今天这么忙还很开心呢?”妈妈笑着说:“虽然我们今天十分的忙,但是我们一家人能够团团圆圆吃顿团圆饭这就足够了。”月亮好像害羞似的,一会儿躲进乌云里,一会儿又蹦出来。

  这一天爸爸妈妈虽然很忙碌,但是我们一家人很开心,我们长大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我们的爸爸妈妈。

  这篇记叙文叙述了作者和爸爸妈妈一起吃月饼赏月的事,为月亮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气氛。月是故乡明,在每个人的心中,家乡的那轮月才是最明亮最有召唤力的。此文结尾处深化了中心。

❂ 8月15中秋节的由来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又逢中秋之夜,随着时间的流逝,我长大了,我的中秋夜也随着时间发生了变化。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在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还是八月的中旬,所以被称为“中秋”,在这一天晚上,我们要饮宴赏月。

  这年秋夜我站在阳台上仰望天空,望着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明月,这年的圆月恰似一位害羞的小姑娘。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如雾,弥漫在月光中突然,一阵秋风吹来,寒气尚浅,让我沉醉在秋的殿堂中,不禁忆起往日的中秋。

  苏轼曾经说过:“此生此月不长好,明月明日何处看。”现在我的记忆依旧很清晰我想起了之前在家乡的中秋。每到中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总会把一个大桌子放在门外,上面放上各种东西,有梨,苹果,月饼等。等到了一定的时间,他们就会放鞭炮。“三,二,一,要放鞭炮了!”爸爸说道。我吓得赶忙跑回房间,用手捂住耳朵。鞭炮声一直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等结束了,我才出来,看看嫦娥到底长什么样。月亮像一个大圆盘,它把那皎洁温柔的月光撒在我的身上。赏完月,妈妈说:“开始吃月饼喽”我从沙发上跳下来,开心的像一个三岁的小孩子。屋里屋外飘扬着月饼的芬香,然后我们家看了中秋节的节目,玩耍了一天,我累的睁不开眼睛,之后,我伴随着月饼的芬香,渐渐进入了睡梦中。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光还是和以前一样,明亮,澄澈,唯独月光下的人变了,变了不一样。现在我和爸妈来到了新城市,很少有时回家过中秋,我把对亲人的思念寄托在月光中。

❂ 8月15中秋节的由来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可世上的事总不会那么圆满,我的爸爸还远在他乡。

  中秋节是我国特有的一个节日,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有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的。大家都听说过后羿射日的故事吧!传说后羿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叫嫦娥,后羿从王母娘娘那里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后羿有许多徒弟,其中必然有图谋不轨的,有坏人想把不死药据为己有。有一天,那个徒弟假装有病,当后羿带领其他徒弟外出狩猎之时,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打不过他,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后羿思念妻子,在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盼望着何时才能夫妻团圆。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此时,我也非常想念我的爸爸。家里的鸡鸭鱼肉都已摆上了餐桌,可是少了爸爸,我的心里还是有些酸酸的。我在心里默默的想:“爸爸,如果您能在家里,那该多好啊!不知道中秋节您在外地过得怎么样,饭菜丰富吗?是不是也在想念我们呢?”后羿射日的故事,还是小的时候过中秋节时,爸爸讲给我听的。可是那时候小,根本不懂得一家团圆的意义,今天,我才真正体会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的'含义。

  吃过晚饭,我和妈妈在路上散步,不知怎的,路灯没有亮。我抬起头,圆圆的月亮高高地挂在天空中,皎洁的月光今晚分外明亮。我看见月亮里隐隐约约有人影在晃动,难道真的有嫦娥吗?她是不是也在思念丈夫后羿,只恨自己不能回到人间夫妻团圆呢?爸爸啊,今晚四川的月亮也一定像家里的一样圆,一样亮吧?我突然想起了一句诗:明月何时照“父”还呀?

分享

热门关注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小学(10篇)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小学

中秋节的手抄报怎么画简单又好看12篇

中秋节的手抄报怎么画简单又好看

中秋节用英语怎么说(6篇)

中秋节用英语怎么说

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来历故事(四篇)

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来历故事

上一个中秋节是什么时候(分享二十一篇)

上一个中秋节是什么时候

中秋节的由来简介30字初三8篇

中秋节的由来简介初三

中秋节的来历与由来20篇

中秋节的来历与由来

中秋节由来和节日风俗18篇

中秋节由来和节日风俗

中秋节由来简短30字(摘录八篇)

中秋节由来简短

什么时候中秋节放假15篇

什么时候中秋节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