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特别推荐
春节是几月几日 | 春节放假安排 | 春节高速免费 | 春节活动 | 春节资料 | 春节晚会
在经历某件事情后,撰写心得体会是提升自我的好方法,有助于我们不断反思和进步。那么,如何有效地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欢度春节的场面描述,简短而富有情感,希望能为大家提供灵感和帮助。
◆ 欢度春节的场面30字 ◆
春节是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到那一天全家都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大年夜,我和爸爸、妈妈回到老家泰兴过年。一到家,爷爷、奶奶已经开始装饰房子了。窗户上贴着窗花,大门上贴着对联,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到处是新年的“味道”。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其中的很多小品、相声都逗得我哈哈大笑。过了许久,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了,我在心里默默地念着:“五、四、三、二、一。”我正当数到“一”时窗外响起了一阵鞭炮声。我知道这是为了迎接新的一年,便大声说道:“新的一年到来了!要过年喽!”外面的烟花也很漂亮。有时像一朵花一样,有时像流星洒落,有时又像五颜六色的布拼在一起。大家都看着外面美丽的烟花,开怀不已地谈论着新的一年有什么打算。
大年初一到了,我一看到爷爷和奶奶便对他们说:“新年快乐,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奶奶听了亲切地对我说:“龚克,祝你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学习天天向上考到一个好中学!”接着奶奶把红包给了我。在家里我们都互相拜年。在新年的.第一天里我们要吃青菜炒豆腐,这寓意着做人要清清白白的。吃完饭我们就到亲戚家去拜年。
新年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这不仅让我为他人送去了祝福,还给我带来了压岁钱和最真诚的祝福。
除夕之夜,8点来了,春节联欢晚会也开始了。看着一个个搞笑的小品,听着一首首动听的歌曲,我们全家八口人,一边拍手,一边笑。啊!我多么希望我们家天天都这样!我好期盼过年,我好期盼过春节呀!
过春节了,我长大一岁,我觉得今年长大一岁后,我应该更加努力学习,更加孝敬父母。我一定会做到的,我一定会做到的!我不会让父母失望。
最后,祝大家天天快乐,天天如意。
◆ 欢度春节的场面30字 ◆
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对于每一个小学生来说,它意味着一个欢乐的时刻。记得去年的春节,我们度过了一个难忘而愉快的假期。下面我将分享我春节前的心得体会。
首先,春节给我带来了轻松和快乐。春节是我们忙碌一整年后的欢庆时刻。由于学习的压力,我常常感到疲倦和紧张。然而,一到春节,整个家庭都沉浸在喜庆的气氛中。我可以远离繁重的课业,享受与家人一起欢聚的时刻。我们一起包饺子、贴对联、放鞭炮。大人们也会给我们压岁钱,让我感受到了成长和被爱的温暖。这种轻松和快乐的气氛让我感到愉悦和幸福。
其次,春节让我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春节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春节期间,我感受到了传统习俗的精髓。比如,吃年夜饭时全家团聚,象征着团圆和幸福;贴春联可以祈福,希望新的一年平平安安。我还喜欢逛庙会,看花灯和舞龙舞狮表演。通过这些文化活动,我了解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魅力,让我更加自豪和热爱我的国家。
再次,春节让我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在春节期间,我有很多时间来充实自己。我利用假期的时间,多读一些好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我还参加了烹饪班,学会了烧一些简单的菜肴;我还利用假期做了一些手工艺品,提升了自己的动手能力。通过这些努力,我不仅感到充实和快乐,而且我也培养了自己的兴趣和才艺。
最后,春节让我感受到了爱和关怀。在春节期间,父母会用心做好每一顿饭,为我们准备好年货,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亲戚们会相聚在一起,互相问候祝福,并分享彼此的快乐和烦恼。这种亲情和关怀让我觉得幸福和安心,也让我懂得了要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总的来说,春节前的心得体会让我收获颇多。通过春节,我感受到了轻松和快乐,体验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感受到了爱和关怀。这些宝贵的体验将伴随我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我相信,在未来的春节里,我会用更成熟的心态去体会和感受春节的美好。
◆ 欢度春节的场面30字 ◆
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对于每一个小学生来说,它意味着假期的开始和新学期的到来。新的一年,仿佛给了我们新的希望和机会。我们迎来了父母不用上班的日子,亲人们团聚在一起,我们也就感受到了浓厚的年味儿。和家人们一起奔向新的一年,我们小学生的内心充满着无限的期待和憧憬。
二、喜庆的装扮
春节期间,我们小学生都要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我看到很多人都穿着象征吉祥的“红红火火”,还有穿着漂亮的旗袍、长袍等等。和气的氛围环绕着我们,在彩灯的映衬下,我们小学生都眉飞色舞,开心得不得了。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姑姑舅舅们,都披上灿烂的红衣,给我们小学生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三、与亲人团聚
春节是让人思乡的时刻,对于我们的父母而言,他们平时因为工作忙,很少有时间陪伴我们,而春节就是他们宝贵的假期,他们会抽空回到家乡,陪伴我们度过一个愉快的春节假期。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美食,边聊天边开心地大笑,心灵和心灵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无论是爸爸妈妈亲手做的年夜饭,还是亲戚朋友带来的美味佳肴,我们都品尝到了快乐与幸福的滋味。
四、吃饺子迎新年
春节的饺子有着丰富的含义,也是一道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在我们的家乡,过年的时候,人们都会做饺子。据说,吃饺子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永远在一起。我们小学生也参与其中,我们亲手包饺子,把好吃的馅料放进去,再将皮子包裹起来,虽然包的不太漂亮,但我们都很开心。等到最后,香喷喷的饺子端上桌,我们都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味道真是美味无比。这其中的甜蜜,只有过了春节的小学生才能体会得到。
五、感悟新的一年
春节不仅是欢乐的,还是一个让我们明白许多道理的时刻。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我们小学生也要将过去一年的经历总结出来,为自己设立新的目标和计划。在春节期间,我们会放松心情,享受快乐的时光,但也会思考,只有思考才能进步嘛!我们会总结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不足,为新的一年设立计划和目标,提高我们自己,让自己更加优秀,更加出色。
总之,春节就像是一个美好的梦,我们在梦中遇见亲人,品尝美食,欢笑与泪水交织。它不仅是我们小时候最热爱的'节日,也是我们日后回忆时最为珍贵的时刻。春节给了我们无尽的欢乐和快乐,也让我们明白了亲情的可贵。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和家人共同度过,为我们以后的发展和成长铺下了坚实的基础。感激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给予我们的所有美好,我们小学生可能还不明白其中的深刻意义,但是我们会把这份幸福和快乐带在心里,汲取成长的能量,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 欢度春节的场面30字 ◆
在春节劳动周,我们可以参与到许多不同的劳动中去,如家务劳动、花卉养护、书法练习等。这让我们不仅能更好地了解每种劳动的内容和方法,还能感受到劳动的乐趣。比如簪花环境,不仅能让我们锻炼动手能力,还能欣赏到绚丽多彩的花卉,让我们更加爱护自然和生命。因此,小学生春节劳动周可以让我们在愉悦中享受劳动的快乐。
在春节劳动周中,我们可以亲身参与到各种劳动中去,这对我们的动手能力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比如在亲自擦拭桌椅、玻璃等家居用品中,我们锻炼了手指的灵活度和手部肌肉的协调性;在剪纸、簪花环境、编织等手工活动中,我们更是培养了认真、耐心和细致的品质。正是这样的一种锻炼机会让我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
春节劳动周不仅是我们在劳动中获得收获的过程,也是我们学会合作的过程。在劳动中,我们需要相互协作,在团队中携手劳作。通过互相帮助,分享经验,使得我们的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当一个环节没有完成时,彼此的努力才会使得整个劳动更加完美。因此,春节劳动周使我们体会到了互助互爱的重要性。
春节劳动周让我们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增长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相信这次经历对我们的成长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更应该珍惜劳动带给我们的一切,用心去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成为更好的人。
◆ 欢度春节的场面30字 ◆
今天是大年初一,每个人都要早起,可是昨天我看春节联欢晚会看的太入迷,所以很晚才睡觉,别说,这春节联欢晚会有小品,有唱歌,还有跳舞等,非常好看。行,不说联欢晚会,说说拜年的事吧!今天我是最晚一个吃饭的,吃完饭,我们就去拜年。
去的第一家是住在旁边的邻居家,进门我就对他们家的`爷爷奶奶说:“过年好”,爷爷奶奶也笑盈盈地向我们拜年,还给我抓一大把糖,我一看都是我爱吃的金丝猴奶糖,真棒!
然后,我们又到其他人家去拜年,我门走一家又一家,大家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嘴里都说着同一句话:过年好!今天是过年的第一天就这么有趣,这么好玩!我想明天、后天一定会更有趣的。
◆ 欢度春节的场面30字 ◆
今天是新年初一,天还没有亮,我就起床了,我穿上了新衣服、新鞋子、新袜子。我的太姥姥在我们家,我们家的客人真多啊!有大舅老爷一家子、二舅老爷一家子、小舅老爷一家子、二姨老爷一家子、小姨老爷一家子、我数了数,一共22人,我奶奶和小舅老爷做了两大桌子菜,又好吃有好看。大人们一边吃菜一边喝酒;一边有说有笑。还有昨天晚上吃饺子,饺子里面包上钱,我为了吃更多的`钱,多吃了好几个饺子,所以我吃的钱最多,直到今天,大人们还都来笑我,可热闹了。
过年真好!有好多、好多好吃的饭、菜……,穿好衣服,好多的大人、小孩都在一起吃饭,一起玩,说说笑笑真快乐,我还没过够。
◆ 欢度春节的场面30字 ◆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早上,老妈就带我去买新衣服、年货。但这衣服不能随便买,必须得挑好看的`。再接着,就是洗衣服、刷地板、擦窗户、擦桌子、整理房间了。
因为我家有两个客厅,所以就有两个走廊周廊。我用了差不多半个小时的时间才刷好一边。另一边是我和我老妈刷的。
在节前,家家户户都要贴上春联。春联有横贴和竖贴。
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 欢度春节的场面30字 ◆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春节刚过,就庆祝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第一个月。古人称夜为“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元朝复辟之夜,人们在春归时庆祝,也是庆祝新年的延续。元宵节也叫“上元节”。在元宵节,人们会出去赏月,点灯,玩猜灯谜,一起吃元宵,家人团聚,庆祝节日,玩得开心。
今年元宵节,我跟妈妈学了包饺子。
我先准备了食材:糯米粉,一杯温水,芝麻馅。首先,我选了六分之一的糯米粉,用水揉面。揉捏后,应该感觉不那么干了。用手分开就可以包饺子了。先把面团揉成团,然后用双手慢慢推进小碗里,加入芝麻馅,用手拧紧孔,最后揉成一个完整的饺子。我努力学习,小心翼翼的包着,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我包的饺子一次比一次好看。终于学会包饺子了。
自己吃饺子的`时候,感觉自己长大了。
新的一年,我也明显长高了!
◆ 欢度春节的场面30字 ◆
元宵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在这天,大家都会煮热滚滚的汤圆,还有的也会猜猜灯谜,逛逛灯会。
年年闹元宵,今宵最欢笑,财神福星到,幸福常萦绕!短信祝福巧,幸福快乐每一秒!恭祝月圆汤圆缘梦圆!人圆情圆事事圆!圆宵节摇出你的笑脸!
甜甜的甜甜的鲜灵的汤圆,圆圆的圆圆的月亮的脸,满满的满满的盛给你一碗,装上我美美的美美的'元宵祝愿!衷心祝愿朋友元宵佳节合家团圆!元宵节祝福语
送你一碗汤圆,你将圆出一场事业的美梦,圆出温暖如春的爱情,圆得家人幸福的团聚,圆来龙年精彩的运程。
元宵祝福:千万个思念,在空气中凝固。扬起风吹向你,带着我的祝福,寂寞我不在乎,你快乐我就满足,想你是我的幸福!
在这快乐分享的时刻,思念好友的时刻,美梦成真的时刻,祝你--元宵快乐,团圆美满!
元宵节短信:远方的你是否无恙?在这个思念的季节里,改变的是我的容颜,不变的是永远牵挂你的心!真心愿你佳节快乐!
带着盈盈相思,带着温馨祈愿,祝福你元宵节快乐。
月到十五分外圆/把你疼爱把你怜/常常把你挂心间/今夜的汤圆甚是粘/我们何时能团圆/
人海茫茫,你我相识是一种缘,认识了你,我不后悔,好久没你的消息了,不知你过得如何,
今天的月亮像一个大元宵,我吃了一半,余下一半给你,巧克力馅的,喜欢吗?
元宵佳节到,请你吃元宵,香甜满心间,新春人更俏。
一声声锣鼓一阵阵沸腾一幕幕烟火一盏盏彩灯和着二月丝丝缕缕的微风踱进你心窝,串串企盼祝愿你:元宵快乐!
月亮,元宵,映衬着你的欢笑,正月十五回荡着你的歌调,羊年新春充盈着你的热闹,此时我心久恋着你的美妙。
◆ 欢度春节的场面30字 ◆
元宵节的由来和传说
元宵节,也叫“元夕”、“元夜”、“上元节”、“灯节”,是春节过后的又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关于元宵节的由来和传说,说法很多。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一般认为,早在两千年前的汉代,元宵节就已经初具雏形。
相传汉文帝和元宵节有关。汉文帝是在开国老臣周勃、陈平等平定“诸吕之乱”之后,才被拥立为皇帝的,而周勃、陈平勘平叛乱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
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所以就把平定“诸吕之乱”的农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每逢此夜,便大赦天下,普天同庆。为什么叫元宵节呢?因为宵就是夜晚的意思,每年的第一个月就是元月,所以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这一夜叫做元宵。
汉代史官司马迁建议汉武帝修改历法,他在创建《太初历》的时候,把元宵节定为重大节日。
到东汉明帝永平年间,汉明帝提倡佛法,于是就下令,正月十五日夜在宫中和寺院点灯敬。从此以后,正月十五街头放灯的习俗就流传到民间,家家户户都会张灯结彩,庆贺元宵佳节。
汉代以后,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老百姓无暇参加娱乐活动,元宵节的活动也就淡下来了。
到了隋朝,国家开始走向统一,各种节日习俗的活动又开始盛行起来。但就在这个时候,却有人出于礼教和国力的考虑,上疏奏请禁止元宵活动,结果隋文帝“诏可其奏”(见《隋书》)。隋文帝不但同意了这条奏折,并且执行的还很严格,甚至有的官吏因为元宵夜禁不力,而弄丢了乌纱帽。
颇具喜剧色彩的`是,虽然隋文帝严禁元宵,但等他儿子隋炀帝继位后,却一改父亲的制度,不但放开元宵夜禁,还带头大肆铺张元宵节的各种节日习俗活动。据《隋书.音乐志》记载,每到正月,有很多小国来朝拜,一般都有留他们到正月十五,在端门和建国门之间,让他们观看绵延八里的戏场,场面十分壮观,参加歌舞的人多打数万,从晚上一直舞到清晨,非常热闹。
到了唐代,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快速发展,盛况空前,无论是皇宫里还是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高大的灯轮、灯楼、灯树。唐玄宗时期,宫中的巨型灯楼,甚至多达20间,高达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到中唐以后,元宵节已发展成全民性的狂欢节日,并且在正月十五前后各展一天,这三天都属于元宵节。
到了宋代,就更重视元宵节,不但赏灯等活动更加热闹,灯的样式更加丰富,并且又把元宵节延期为五天,又前后加上正月十三和十八,十三叫试灯,十八叫收灯。据王咏的《燕翼贻谋录》记载,这还是宋太宗赵匡胤定下的规矩,他在乾德五年(967)正月下诏说:
“上元张灯止三夜,今朝廷无事,区宇又安,方当年谷之丰登,宜纵士民之行乐。其令开封府更放十七、十八两夜灯。”
从此以后,元宵灯期延为五日,便成了惯例。
到了明朝,元宵灯期又增加到了十天,自正月初八到十七,官员们都可以放假十天,全民连续赏灯十天,可以算是中国最长的元宵灯节了。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里面不再举办灯会。但民间的灯火依然很壮观,规模宏大,盛况空前。并且还有烟花爆竹、舞龙舞狮、划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活动助兴,只是元宵节期缩短为三到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 欢度春节的场面30字 ◆
元宵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大年的最后一天,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而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时,只称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到唐初期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自宋以后也称灯夕而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
且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起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而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习俗也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至汉明帝永平年间,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后来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由一些资料与民俗传说来看,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南北朝时,元宵张灯渐成风气。梁武帝笃信佛教,其宫中正月十五大张灯火。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更为密切,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至唐起,元宵张灯已成为法定之事。
当然关于元宵节的演变及起源还有一些其他的传说,众说纷纭。有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只说也有明帝敬佛一说。
而随着时代的更迭,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也有了一些变化,但我觉得从大体上来看还是延续了之前的。只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
吃“元宵”在元宵节感觉是我国大部分地方都有的,寓意团团圆圆。还有闹花灯、猜灯谜、舞龙灯等等习俗。自贡的元宵灯会可以说是远近闻名的,每年都吸引了不少游客到自贡去欣赏。
佛山的“行通济”也是元宵节的极具特色游行祈福活动,这种习俗源于明朝,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元宵节当天或者正月十六,几十万人齐集佛山通济桥前,呼朋唤友,或者一家老小,每人手持一架小风车或者生菜,汇入拥挤的人潮,施施然迈过通济桥牌坊,口中默念“行通济,冇闭翳”,祈求时来运转。
但无论何种习俗,都是希望来年顺遂,再次祝大家节日快乐!今晚看圆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