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精心推荐
手抄报图片 | 手抄报花边 | 手抄报边框 | 电子手抄报 | 手抄报版面设计图
⍟ 手抄报花边简单又漂亮、古风 ⍟
如今,我们虽享有前所未有的富足生活,却也面临着愈加严峻的挑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持续损耗与破裂、大量水资源被污染和浪费等等。因此,我们必须从身边小事做起,以勤俭节约的美德,共同改善浪费现象。
曾在食堂值勤的经历让我深有感触。餐桌上杯盘狼藉,剩饭剩菜随处可见:吃了一半的面里,荷包蛋只咬了几口,黄瓜和番茄丝毫未动;还有只尝了一两口的荷包饭,肉块还未入口就被丢弃;各种零食更是五花八门,薯片、鸡块、里脊肉、羊肉串、可乐、雪碧……这些本就不该多买的零食,若已购买,也应恪守“吃多少、买多少”的原则。这些都是基本素养。目睹这些,我不禁开始反省自己:我做到了吗?
于是第二天起,我走进食堂时不再随意。我开始认真思考如何搭配一顿既营养又节约的午餐,该选什么、怎么吃,才能既不浪费又吃得健康。从那以后,我坚持按需取餐、餐餐光盘,不仅吃饱了肚子,更为自己能勤俭节约、珍惜粮食而感到自豪。
勤俭节约不仅体现在饮食上,更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珍惜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减少开车,多选择公共交通或步行;积极参与植树护绿,减少塑料制品使用,实行垃圾分类……这些都是绿色低碳生活的具体行动。
⍟ 手抄报花边简单又漂亮、古风 ⍟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在中华文明的传统中,经典古籍承载着民族奋斗的历史与基本精神,尤其以伦理文化为核心,其精华被誉为“中华美德”。它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整合群体价值观、协调社会秩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传统美德体系丰富而完整:如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个人与他人之间的“与人为善”“诚信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个人修养方面的“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更将个人、家庭、国家融为一体,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伦理体系在世界文化中独具特色,构筑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
在当今社会,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其一,现代化进程引发价值观冲突,能否坚守传统美德关乎民族未来。新的生产关系需新的价值观念,而新价值观也需从传统中汲取精华。继承与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将其与现代化相结合,才能建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其二,国际交往带来多元文化冲击,我们应在吸收西方科学、民主、进取等优秀精神的同时,坚决抵制腐朽落后的价值观。弘扬传统美德,有助于培育健康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其三,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仍存在空泛化、形式化等问题,亟需通过中华美德教育夯实基础,让他们明白何为传统美德、如何践行美德,从而成长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
传统美德教育须从儿童抓起,让其从小践行、形成习惯。古代《三字经》《千字文》等读本将道德准则融于识字教育,今天我们仍需推陈出新,编纂符合时代要求的经典读本,精选代表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引导青少年诵读与实践。童年记忆中的经典句子,往往随着阅历增长焕发更深意义,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至今仍是我的座右铭。因此,让青少年在记忆黄金期接触经典,对人格塑造大有裨益——当然,这不是简单复古读经,而是萃取精华、弃其糟粕,继承其中关乎修身与公共道德的智慧。
古人之训,今日依然铿锵。因为美德需要代代相传,因为它扎根于我们每个中华儿女心中。让我们携手同心,传承文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让中华之美德如绚烂之花,开遍世界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