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专业致力于培养掌握公关与文秘基础理论与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毕业生应熟悉现代文书学与秘书学原理,具备扎实的写作能力,能胜任文书处理与秘书事务,并可从事文章撰写、文学编辑与新闻写作等工作。同时,该专业强调公共关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从事信息宣传、文秘服务、日常办公管理及公共关系等相关工作。
一、现代文秘专业学什么
1. 公文如何分类?
各类机关根据其职能与业务范围,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公文。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
- 按作用划分:法规性文件、计划性文件、指导性文件、陈述性文件、请示答复性文件、沟通情况性文件、宣传教育性文件、商洽性文件等;
- 按行文关系划分:上行文件、下行文件、平行文件;
- 按制发机关性质划分:行政公文、党务公文、法规公文、外交公文、司法文书、计划文书、军事文书等;
- 按来源与使用范围划分:通用公文、专用文件、普发文件、单发文件、收入文件、发出文件、公布文件、内部文件;
- 按机密性质划分:绝密文件、机密文件、秘密文件;
- 按载体形态划分:纸质公文、光介质公文、磁介质公文。
2. 什么是公文稿本?
公文稿本指同一公文在撰写、审核、印制过程中形成的不同形式、内容和作用的文稿和文本。主要包括:
- 草稿:原始稿件,供修改和审批使用,不具备正式效力;
- 定稿:内容已确定并完成法定程序,作为正本印制依据,具备法定效用;
- 正本:根据定稿制作,具有标准格式和签署,具法定效用;
- 副本:正本的复制本,供参阅和备查;
- 试行本:法规性文件在成熟前先行发布的试用文本;
- 暂行本:暂时性文本,在限定期间内有效;
- 修订本:对已发布公文进行修正后重新发布的文本;
- 各种文字本:包括少数民族文字文本和外文文本。
二、写作的艺术与技巧
1. 求真: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与升华。作者应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从中汲取真实的情感和素材。文字应建立在真知灼见之上,避免华而不实。真实是文学作品的基础,也间接体现了作者的人品。陶行知所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应成为写作者的追求。
2. 立意:意在笔先,意成笔后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应具有外在美与内在美。外在美体现为情感共鸣,内在美则体现时代高度与社会深度。立意高远的主题能给人以震撼与启迪,如《沁园春·雪》以“雪”为意象,批判封建主义,展现宏伟胸怀。文章主题如房屋脊梁,决定其高度与深度,写作前需准确定位。
3. 选材:大浪淘沙,历练精华
写作需从纷繁现实中挑选精华材料,材料应契合主题并承载信息。作者应具备责任感与思想性,站在民生立场,客观反映现实。选材如伯乐相马,需敏锐眼光与严密思维,才能去伪存真,提炼价值。思想性来自对现实的把握与哲学思考,是文章布局的基础。
4. 语言:行云流水,气贯长虹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应追求简练、传神与韵味。简洁的语言能一字点睛,传神的表达可塑造形象,蕴味的文字令人回味无穷。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生动而富有意境。语言的气韵如人之气质,青年作者应胸怀壮志,以昂扬志气谱写事业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