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法理学笔记栏目,提供与法理学笔记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7司法考试法理学笔记: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司法考试法理学笔记 司法考试法理学知识点 司法考试法理学重点

  想报考2017年司法考试的朋友们,来看看各科的考点吧,留学群司法考试栏目为大家整理“2017司法考试法理学笔记: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对立:①一个表征利益,一个表征负担;②一个是主动,一个是受动。

  权利和义务是法这一现象两个分离的、相反的成分和因素,是两个相互排斥的对立面。

  2、统一:相互依存:权利和义务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和发展,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相互贯通:权利和义务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数量上的等值关系

  1、一个社会的权利总量和义务总量是相等的。

  2、在具体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相互包含。

  三、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1、权利直接体现法律的价值目标,义务保障价值目标和权利的实现。

  2、权利提供不确定指引,义务提供确定指引。

  3、义务的约束机制有助于建立秩序,权利的导向和激励机制有助于实现自由。

  四、价值意义上的主次关系:现阶段,应以权利为本位。

  注:权利本位的法律特征: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权利义务关系范围内,权利是目的,义务是手段,法律设定义务的目的在于实现权利;权利是第一性因素,义务是第二性因素,权利是义务存在的依据和意义。

  3)在法律没有明文禁止和强制的情况下,可作出权利推定,即推定有权利(自由)去作为或不作为……

  4)权利主体在行使权利时,只受法律规定的限制,限制的目的在于遵照和保障他****利。

  5)人们在享有权利、成为权利主体前提下,应承担相应义务,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实践中实现权利义务的一致性。

  司法考试栏目推荐:

  2017年司法考试题库

  2017年司法考试备考辅导

  

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时间及内容

  2017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内容

  

与法理学笔记相关的司法考试一卷

司法考试2017年法理学笔记:法律责任

司法考试法理学笔记 司法考试法理学知识点

  想报考2017年司法考试的朋友们,来看看各科的考点吧,留学群司法考试栏目为大家整理“司法考试2017年法理学笔记:法律责任”,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法律责任的学说:

  否定评价说、不利后果说、特殊义务说法律责任: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补偿、强制履行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亦即因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

  二、法律责任的本质的学说:

  道义责任说、社会责任说、规范责任说法律责任的本质属性:

  1、法律责任是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或社会集团依据法律标准对行为给予的否定性评价。

  2、法律责任是自由意志支配下的行为引起的合乎逻辑的不利法律后果。

  3、法律责任是社会为维护自身生存条件而强制性地分配给某些社会成员的负担。

  三、法律责任(与道义责任或其他社会责任相比),法律责任有两个特点:

  1、承担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是法律; 2、法律责任具有国家强制性。

  四、法律责任的构成概念:认定法律责任时必须考虑的条件和因素。

  1、责任主体:因违反法律、违约或法律规定的事由而承担法律责任的人。

  2、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法律责任的核心构成要素,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3、损害结果: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侵犯他人或社会的权利和利益所造成的损失和伤害。

  4、主观过错: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故意与过失)

  注:某些法律责任的构成仅要求这四个方面中的若干要素而非全部。

  三、法律责任的种类

  ①承担责任的主体:自然人责任、法人责任、国家责任

  ②责任程度呢内容:财产责任、非财产

  ③责任的承担程度:有限责任、无限

  ④责任实现形式: 惩罚性责任、补偿性

  ⑤引起责任的法律事实与责任人的关系:直接责任、连带责任、替代责任四、最基本的法律责任分类1、民事法律责任

  2、刑事法律责任

  3、行政法律责任

  4、违宪责任

  司法考试栏目推荐:

  2017年司法考试题库

  2017年司法考试备考辅导

  

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时间及内容

  

与法理学笔记相关的司法考试一卷

2017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笔记:法律演进及发展

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笔记 司法考试法理学知识点

  想报考2017年司法考试的朋友们,来看看各科的考点吧,留学群司法考试栏目为大家整理“2017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笔记:法律演进及发展”,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法律演进及发展

  A.法律演进:某一个国家或社会之中的法律制度,在整体上从落后状态向先进状态的不间断的却是长期而缓慢发展或者进步过程。

  B.法律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相适应、相协调的,包括了法律制度的变迁、法律精神的转换、法律体系的重构等在内的法律进步过程与趋势。

  二、法律演进与法律发展特点

  1、模式——进化论、建构论 2、道路——本土化、国际化 3、动力来源——内源型、外源型

  

三、法律演进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1、动力——社会发展引导和促进法律演进与发展,是最终决定力量。

  2、综合——根本动力是社会内部需求的增长,同时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推动;既有社会自然进化成分,又有社会理性建构成分;既有本土化内容,又有国际化影响。

  3、技术——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适用程序和技术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精细、从感性到理性、从含混杂乱到明确和体系化、从单纯注重法律实体内容到特别注重法律程序对于法律实体内容的优先性、从单纯追求实体正义到特别追求程序正义。

  4、内容——从“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5、姿态——从独立法律体系的自我确证封闭式发展到互有差异多法律体系的彼此交流与融合的开放式发展。

  6、途径——对于历时性的本国历史形成的法律传统自觉不自觉的继承;对于共时性的其他国家和社会的现存法律借鉴或移植;立足本国或本社会的现实需求的法律制度的创新或改革。

  司法考试栏目推荐:

  2016司法考试证书领取

  2016法律职业资格申请及证书颁发要求

  2017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内容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汇总

  历年司法考试成绩查询时间及合格分数线(2006-2016)

...

与法理学笔记相关的司法考试一卷

司法考试2017年法理学笔记:法的要素

司法考试法理学笔记 司法考试法理学知识点

  想报考2017年司法考试的朋友们,来看看各科的考点吧,留学群司法考试栏目为大家整理“司法考试2017年法理学笔记:法的要素”,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法律规则(即法的规则)

  1.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组成。

  所谓假定条件,指法律规则中有关适用该规则的条件和情况的部分,即法律规则在什么时间、空间、对什么人适用以及在什么情境下法律规则对人的行为有约束力的问题。它包含两个方面:(1)法律规则的适用条件;(2)行为主体的行为条件。

  所谓行为模式,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之方式或范型的部分。它是从人们大量的实际行为中概括出来的法律行为要求。分为三种:(1)可为模式;(2)应为模式;(3)勿为模式。处于核心地位。

  所谓法律后果,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在做出符合或不符合行为模式的要求时应承担相应的结果的部分,是法律规则对人们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的态度。法律后果又分为两种:(1)合法后果,又称肯定式的法律后果,是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按照行为模式的要求行为而在法律上予以肯定的后果,它表现为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保护、许可或奖励。(2)违法后果,又称否定式的法律后果,是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不按照行为模式的要求行为而在法律上予以否定的后果,它表现为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制裁、不予保护、撤消、停止,或要求恢复、补偿等。

  2.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关系:法律条文是表现法律规则的形式;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所要表现的内容。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关系一般是对应的。

  3.法律规则的分类:

  授权性法律规则和义务性法律规则;按照规则的内容规定不同

  所谓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做一定行为或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即规定人们的“可为模式”的规则。有的规则既是权利性规则又是义务性规则,如教育权。

  所谓义务性规则,是指在内容上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即有关人们应当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规则。它也分为两种:(1)命令性规则(婚姻法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需征得现役军人的同意);(2)禁止性规则。

  我国刑法规定: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该条款的内容属于哪种规范?

  A.授权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命令性规范;D.禁止性规范。☆A

  确定性法律规则、委任性法律规则和准用性法律规则;按照规则的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

  所谓确定性规则,是指内容本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则。在法律条文中规定的绝大多数法律规则属于此种规则。

  所谓委任性规则,是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如由……依本法另行规定。

  所谓准用性规则,是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如适用……规定。

  授权性法律规则主要针对公民、自然人的,委任性法律规则主要针对国家机关、机构的;

  授权性规则规定公民可以享受,可以不享受权利,有选择性,委任性规则是委托某个机关去做,没有选择性,必需...

与法理学笔记相关的司法考试一卷

2016年司法考试法理学重难点:法的价值

法理学笔记 司法考试法理学讲义 法理学重点

  还在复习2016年司法法理学的朋友们,你知道会考些什么考点吗?来看看本文“2016年司法考试法理学重难点:法的价值”由留学群司法考试网整理而出,祝考友们顺利通过司法考试!

一、法的价值的含义法的价值是指,法这样一种社会规范有哪些为人这样的主体,所重视和珍视的性状、属性和作用。所谓价值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1)同价值的概念一样,法的价值也体现了一种主客体之间的关系;(2)法的价值表明了法律对于人们而言所拥有的正面意义,它体现其属性中为人们所重视、珍惜的部分;(3)法的价值既包括对实然法的认识,更包括对应然法的追求。二、法的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法的价值判断是指对某一个特定的主体有无价值、有什么价值有多大价值进行的判断;事实判断是指对客观存在的法律规则、法律制度进行的客观分析和判断。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的不同在于:取向,维度,方法,真伪(1)判断的取向不同:价值判断的取向是主体,而事实判断的取向是法律规则、法律制度;(2)判断的维度不同:价值判断与主体的情绪、理念有关,因此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而事实判断尽可能做到中立、客观;(3)判断的方法不同:价值判断的方法是规范性的判断,而事实判断是一种描述性的判断;(4)判断的真伪不同。价值判断主要是看主体与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契合程度,而事实判断的真伪主要在于其与客体的真实情况是否符合。三、法的价值种类价值的种类主要有三种:自由、秩序、正义。自由是指法通过制度的保障,使主体的行为任意化。有法律才有自由。秩序被认为是工具性的价值,这里强调的是秩序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和前提。正义强调的是社会生活中主体的平等和公正。正义是法的基本标准。四、法的价值冲突由于社会生活的多元化,价值形式之间会发生冲突和矛盾。如,自由和秩序的冲突。将学校隔离起来,以避免学生大范围的感染SARS,就是通过限制自由来保证社会的秩序。再如:公平的效益。法的价值冲突是客观存在的。冲突的解决需要一种利益衡量和价值衡量。如何衡量呢?要注意以下三个原则:(1)价值位阶(价值排序原则);(2)个案平衡原则;(3)比例原则。

  司法考试一卷栏目为您推荐:

  2016年司法考试备考技巧

  2016年司法考试命题规律

  2016司法考试改革亮点解读

  

与法理学笔记相关的司法考试一卷

2016年司法考试法理学讲义:法律解释的方法

法理学笔记 司法考试法理学讲义 法理学重点

  相信考生们2016年司考法理学都复习得差不多了吧,快来查漏补缺吧,详情请看本文“2016年司法考试法理学讲义:法律解释的方法”由留学群司法考试网整理而出,祝您顺利通过司法考试!

1.文义解释,也叫做语法解释、文法解释、文理解释,指按照日常的、一般的或法律的语言使用方式清晰地描述制定法的某个条款的内容,这种方法要求解释者必须对语言使用方式或规则的有效性进行证成。文义解释的特点是将解释的焦点集中在语言上,而不顾及根据语言解释出的结果是否公正、合理。

 

2.立法者的目的解释,又称为主观目的解释,是指根据参与立法的人的意志或立法资料揭示某个法律规定的含义,或者说将对某个法律规定的解释建立在参与立法的人的意志或立法资料的基础之上。这种解释方法要求解释者对立法的目的或意图进行证成,而要完成这个任务,解释者必须以一定的立法资料如会议记录、委员会的报告等为依据。

 

3.历史解释,指依据正在讨论的法律问题的历史事实对某个法律规定进行解释。它的具体内容是:第一,正在讨论的法律问题的特定解决方案在过去曾被实施过;第二,该方案导致了一个后果F;第三,F是不合乎社会道德标准的;第四,过去与现在的情形不同不能充分地排除F在目前的情形下不会出现,因此,第五,该解决方案在目前也许不被称赞。这种方法要求解释者要对历史事实及其与现实情形的差异进行证成,而且要对"F是不是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命题进行证成。

 

4.比较解释,根据外国的立法例和判例学说对某个法律规定进行解释。如果说历史解释是利用历史已经发生的法律状况证成某个解释结果,那么比较解释是利用另一个社会或国家的状况证成某个解释结果。无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国家的法院,都有利用外国立法情况及判例学说解释本国法律的例子。对于中国这样大规模地移植其他国家法律制度及法学的国家的法制实践来说,比较解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5.体系解释,也叫做逻辑解释或系统解释。指将被解释的法律条文放在整部法律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中,联系此法条与其它法条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它的具体形式是某个法律规定的解释结果R1与已被承认的有效的其他法律规定的含义R2相矛盾,那么R1必须被承认是无效的,也就是说,它是利用逻辑中的矛盾律来支持或反对某个解释结果,因此也被称为逻辑解释。

 

6.客观目的解释:这种学说认为法律解释的目标不是在于探求历史上立法者事实上的意思,法律从被颁布之日起,就有它自身的目的。法律解释的目标就是探求这一个内在于法律的目标。用来决定法律目标的时间点是裁判时。

 

 

  

司法考试一卷栏目为您推荐:

  2016年司法考试备考技巧

  2016年...

与法理学笔记相关的司法考试一卷

2016年司法考试法理学讲义:法与政治

法理学笔记 司法考试法理学讲义 法理学重点

  2016年司法考试迫在眉睫,那么法理学中有哪些重点知识你都记住了吗?详情请看本文“2016年司法考试法理学讲义:法与政治”由留学群司法考试网整理而出,祝您顺利通过司法考试!

一.法与政治的一般关系

 

1.政治影响法的产生发展和变化。

 

政治和法都属于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但政治在上层建筑中居于主导地位,从总体而言,法要服务于一定的政治,其产生、发展和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受政治的影响。

 

2.法对政治影响

 

(1)在现代民主法治国家,政治体制的架构和国家权力的配置和行使均要依法进行。

 

(2)法贯穿于国家政治关系的形成过程,并将政治关系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之具有形式上的合法性。

 

(3)为政治活动的参加者制定了规范。

 

(4)政治运行的规范化、民主化等均须法的配合与保障。

 

二.法与政策的关系

 

1.联系:经济基础相同、阶级本质相同、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目标相同,执政党为法的制定、实施和发展提供政治支持和保障。

 

2.区别:

 

 

三.法与国家的一般关系

 

1.法与国家权力相互依存、相互支撑:

 

首先,法表述和确认国家权力,以赋予国家权力合法性的形式强化和维护国家权力;

 

其次,法如此对待国家权力因为其不可缺少:

 

(1)国家义务实现需要权力;

 

(2)个体权利保护需要权力;

 

(3)社会整合需要权力;

 

(4)法的创设和实施需要权力。

 

2.法与国家权力之间也存在着紧张或冲突关系:

 

法要对权力进行约束和限制。近代法治的实质和精义在于控制权力,法律对权力的制约是一种权限、程序和责任的制约。但权力凌驾于法之上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因为权力制约机制的运用也是有限的,主要表现在于:

 

(1)所谓权力制约,是在权力存在之必要的前提下操作的,因此权力制约从根本上不能妨碍权力的效能为限;

 

(2)法的至上性只意味着法相对于任何一个被具体化的国家权力有至上地位,并不意味着法在总体上高于或脱离国家权力而存在;

 

(3)法自身存在局限,且权力因情势而动的本性使其经常处于一种扩张或裁量的可能状态。

 

 

  司法考试一卷栏目

为您推荐:

  2016年司法考试备考技巧

  2016年司法考试命题规律

...

与法理学笔记相关的司法考试一卷

2016年司法考试法理学笔记:法与经济

法理学考点 法理学知识点 法理学重点

  相信考生们2016年司考法理学都复习得差不多了吧,快来查漏补缺吧,详情请看本文“2016年司法考试法理学笔记:法与经济”由留学群司法考试网整理而出,祝您顺利通过司法考试!

法律和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法律的最基本的内容是生产关系,即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制度化。其次,法律根据生产关系的要求,构建经济体制,为生产资料的生产、交换和分配提供制度框架。再次,法律还通过权利、义务、责任、制裁等调整手段,规制经济行为,维护经济秩序。 一、法律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法律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它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一方面,法律只能在它的经济基础所蕴含的可能性范围内选择,而不能任意地选择;它的性质、内容和发展趋势等,都主要是由其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的状况和要求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法律虽然根源于经济基础,但作为一种超经济的力量,它又超越于经济基础,对经济基础既具有依赖性,又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和相对独立性。 (一)经济基础对法律的决定作用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法律的性质。 其次,经济基础决定法律的基本内容。 再次,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法律的发展变化。 (二)法律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首先,法律对经济基础具有选择和确认作用。 其次,法律对经济基础具有加速或延缓其发展的作用。 再次,法律对经济基础具有保障和促进作用。 最后,法律对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具有否定、阻碍或限制作用。 二、法律与生产力 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而与生产力发生联系的,而生产力则是通过制约生产关系而制约法律的。生产关系是联系法律与生产力的中介。 (一)社会生产力通过制约生产关系的变化,决定法律的产生、发展和消亡 (二)法律通过调整生产关系而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是不可避免的,而法律正是缓和、消除这一矛盾的主要手段。判断良法、恶法的根本标准,就是社会生产力。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凡是良法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凡是恶法都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法律影响生产力的途径主要有:法律通过调整人与法人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生产力要素之一的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法律通过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劳动者对劳动对象的利用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法律通过保护知识产权,确立科学的经济管理规则,使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司法考试网为您精心推荐:

  2016年司法考试备考技巧

  2016年司法考试命题规律

  

与法理学笔记相关的司法考试一卷

2016年司法考试《法理学》讲义:法的作用

法理学笔记 司法考试法理学讲义 法理学重点

  在2016年司考法理学中有许多重要考点,那么这些考点一定要背熟!本文“2016年司法考试《法理学》讲义:法的作用”由留学群司法考试网整理而出,祝您顺利通过司法考试!

  1.法的作用的概念。

  法的作用是指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法的作用体现在法与社会的交互影响中,直接表现为国家权力的行使,本质上是社会自身力量的表现。

  2.法的规范作用。

  法的作用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规范作用是手段,社会作用是目的。

  法的规范作用包括:

  (1)对本人行为的指引作用。

  法对本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法律对人的行为的指引通常采用两种方式:确定的指引(通过设置法律义务,要求人们做出或抑制一定行为,使社会成员明确自己必须从事或不得从事的行为界限)和不确定的指引(选择的指引,指通过宣告法律权利,给人们一定的选择范围)。

  (2)对他人行为的评价作用。

  法律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的评判作用。

  (3)对一般人行为的教育作用。

  通过法的实施使法律对一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示警作用和示范作用。

  (4)对当事人行为之间的预测作用。凭借法律的存在,可以预先估计到人们相互之间会如何行为。

  (5)对违法行为人的强制作用。

  法可以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来强制人们遵守法律。

  3.法的社会作用。

  法的社会作用是指,法的本质、目的表现为社会性。法的社会作用表现为法具有政治职能(通常说的阶级统治职能)和社会职能(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

  4.法的作用的局限性。

  强调法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表现为:(1)法律的调整对象、调整范围是有限的;(2)法表现为一种稳定性、普遍性、抽象性、概念性;(3)法律受人的因素影响;(4)社会其他因素对法的影响。

  例题1:村民于晓玲想到山上砍一棵树,父亲劝阻她说,砍树要经有关部门批准,否则违反《森林法》,于晓玲听从父亲的劝告没法律||教育网有砍树。此案例中反映出法具有哪些功能。

  A.指引功能 B.评价功能 C.教育功能 D.强制功能。

  答案:A、C

  本案例中有三个行为,于晓玲想要砍树的表达行为、其父亲的劝诫行为、于晓玲听从父亲劝诫放弃砍树的行为。表达行为不受法律调整,劝诫行为具有教育作用,于晓玲放弃砍树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指引和教育作用。

  例题2:学者们认为,法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是有限的。其理由在于:1.法律重视程序,不讲效率;2.法律调整外在行为,不干预人的思想观念;3.法律强调稳定性,避免灵活性;4.法律反映客观规律,不体现人的意志。下列哪些理由是正确的:

  A.1.3.4 B.1.2.4 C.2 D.3

  答案:CD

  司法考试网为您精心推荐:

  

与法理学笔记相关的司法考试一卷

2016年司法考试法理学笔记:法的价值

法理学笔记 司法考试法理学讲义 法理学重点

  在2016年司考法理学中有许多重要考点,那么这些考点一定要背熟!本文“2016年司法考试法理学笔记:法的价值”由留学群司法考试网整理而出,祝您顺利通过司法考试!

一、法的价值的概念 法的价值是作为主体的人对作为客体的法的需要和主体对客体的判断标准,是法律作为客体对于主体——人的意义,是法律作为客体对于人的需要的满足。 二、法的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法的价值判断是人们对客观价值现象,即一定主客体间价值关系的反映,它表达的是人们关于价值的意识、思想或观念等;事实判断是一种描述性判断,是以客体为取向的,目的是要达到对事物、事件及其过程的客观化的认识,所关心的是世界的本来面目。因此,法的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在判断取向、中立性、主要功能、判定真假的依据等方面都存在不同。 三、法的价值的种类一般认为法的价值有秩序、自由、正义、效率、利益等。 (一)秩序。从社会角度,秩序表示在社会中存在着一定社会的组织制度、结构体系和社会关系的稳定性、有规则性和连续性。秩序侧重于社会制度与法律制度的形式结构。秩序由于满足人类生活和活动的有规则性、连续性和稳定性的需要而成为基本的法律价值。作为法律价值,秩序是低层次的法律价值,为诸如安全、自由、平等、正义等法律价值的存在和实现提供条件。 (二)自由。自由是法律所追求的理想目标,自由是法律的基本价值之一,法律应当是“自由的法律”。将自由作为法律价值之一是对法律的改良,通过权利的确认在法律上实现自由,同时法律也是对自由的合理束缚。(三)正义。法律的正义将正义解释为法治或合法性。凯尔森指出正义乃是“通过忠实地适用实在秩序以保持其存在”,即一条一般规则的根据,不考虑法的内容——其内容在应当得到适用的所有场合中都予以严格的适用。 (四)效率。在当代,法律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无所不在,这使得法律的效率价值日益显得重要。因为,在法律全面渗透的情况下,资源使用和配置方式很大程度上是由法律决定的。这使得法律对权利义务的分配直接关系到资源利用的效益。 (五)利益。法与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益是法律的基础。法律的产生、发展和变化与人们的利益要求、社会的利益关系有着内在的联系;法律确认利益主体,规定利益范围;法律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促进人们利益需要的不断满足。 四、法的价值的冲突 由于利益的多样性,因而法律价值之间会发生一定的冲突。法律价值的冲突表明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人们通过法律进行社会关系的调整,并不意味着所有情况下法律价值都是同样的,在优先法律价值方面实际上是存在差异的。处理法的价值冲突,通常有以下主要原则:价值位阶原则、个案平衡原则、比例原则。在价值位阶原则上,一般地讲,基本价值优于其他价值,如基本价值中,自由最先,正义次之,秩序再后。就个案平衡原则来说,公共利益并不一定高于个人利益。从比例原则来看,在因某种价值牺牲另外一种价值时,应将损害的程度降至最低。 例解 在现代法律实践中,当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通常采取哪些原则? A.价值排序原则B.秩序优先原则 C.个案平衡原则 D.比例原则[答案及解析]ACD.法的价值冲突。

  司法考试网为您精心推...

与法理学笔记相关的司法考试一卷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