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复习,小编特整理出来执业药师《中药综》2022年复习考点:望诊,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下面是留学群整理的文章,本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2022年执业药师《中药综》高频考点:望诊
望诊—望面色
望诊—望齿龈、咽喉
望诊 | 临床表现 | 临床意义 |
望齿 | 牙齿干燥 | 胃热炽盛、津液大伤 |
干燥如枯骨 | 肾精枯竭 | |
牙齿松动稀疏、齿根外露者 | 肾虚、虚火上炎 | |
睡中咬牙或啮齿 | 胃中有热、虫积 | |
望龈 | 龈色淡白者 |
执业药师复习,小编特整理出来执业药师《中药综》2022年复习考点:望诊,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下面是留学群整理的文章,本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望诊—望面色
望诊—望齿龈、咽喉
望诊 | 临床表现 | 临床意义 |
望齿 | 牙齿干燥 | 胃热炽盛、津液大伤 |
干燥如枯骨 | 肾精枯竭 | |
牙齿松动稀疏、齿根外露者 | 肾虚、虚火上炎 | |
睡中咬牙或啮齿 | 胃中有热、虫积 | |
望龈 | 龈色淡白者 |
2016年执业药师考试即将到来,学习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想要在执业药师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多做题是必不可少的。留学群执业药师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执业中药师综合知识考点:遴选原则”,希望对考生们能有所帮助。
中药(中成药)非处方药遴选原则
1.丸剂
丸剂可分为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微丸等。
(1)蜜丸:蜜丸是最不易保存的一种剂型。应防潮、防霉变、虫蛀,密闭,注意包装完好。
(2)水丸:因颗粒比较疏松,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造成霉变、虫蛀、松碎等。宜置于干燥密封处。
(3)糊丸:因赋形剂是米糊或面糊,所以此类药亦不易保存。
2.散剂
散剂的吸湿性与风化性较显著,故须充分干燥,包装防潮性能要好。散剂一般应密闭贮存。
3.片剂
片剂因含药材粉末或浸膏量较多,因此极易吸潮、松片、裂片以致粘结、霉变等。片剂应密封贮藏,宜置于室内凉爽、通风、干燥、避光处保存。
4.膏剂
(1)煎膏剂(膏滋):煎膏剂如枇把膏、益母草膏等若保管不当,可出现结皮、霉变、发酵、变酸、糖晶析出等现象,而不宜药用。煎膏剂应密封,置于室内阴凉干燥处保存。
(2)膏药:贮于密闭容器内,置于阴凉处贮存。
(3)软膏(油膏):应在遮光容器中密闭贮存,置于阴凉、干燥处。
5.合剂
置于阴凉处保存。在贮存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
6.颗粒剂
应密封贮存于室内阴凉、干燥处。
7.胶囊剂
胶囊容易吸收水分,轻者可膨胀,胶囊表面浑浊,严重时可长霉、粘连,甚至软化、破裂。胶囊遇热易软化、粘连,故贮存温度不宜超过30℃;过于干燥又易脆裂。故应密封贮存于室内阴凉干燥处。
8.糖浆剂
由于糖浆剂中含有蔗糖,其水溶液易被霉菌、酵母菌等所污染,使糖浆被分解而酸败、混浊。除另有规定外,糖浆剂含蔗糖量最好为60%(g/l),近于饱和溶液。盛装容器为棕色瓶,灌装后密封。贮于室内阴凉处。
9.注射剂(针剂)
注射剂易受到光、热影响,因此应密封于中性硬质玻璃安瓿中,遮光,防冻结,防高热等。注射剂除应遮光贮藏外,并应按规定的条件贮藏。
10.胶剂
胶剂宜密闭贮藏,置于室内阴凉干燥处防止受潮。
11.酒剂
酒剂应密封,置阴凉处贮存。在贮藏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
12.露剂
因此露剂应密封,置阴凉处保存。
13.栓剂
现如今执业药师备考已经进入最后阶段了,为了帮助考生能够在冲刺阶段中更好的提分,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复习考点汇总【六】”,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中药的正确熬制方法
一、 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严禁用铁器。
二、 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三、 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时间可略短。
四、 煎药量:儿童每剂50-100毫升。成人每剂150-200毫升。
五、 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1. “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2. “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
3. “溶化药”: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 “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5. 其它特殊药物按医嘱煎煮。
中药的服法:
1. 每天煎一剂,每剂煎二汁,早、晚各服一汁,一般在饭后服为宜。
2. 丸药一般每天服二次,服时zui好将药烊开服用,便于吸收增强疗效。
3. 未煎药需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变质。
造成中药不良反应的16原因
1. 有些中药含有有毒成分,如附子中含有乌头碱,小剂量使用具有治疗作用,剂量过大或使用不当就会引起中毒;
2. 有些中药不含有毒成分,但过量服用也会引起中毒,如过量服用肉桂就会引起血尿;
3. 辨证用药不当,如给肝阳上亢病人服用细辛、肉桂等,等于火上加油;
4. 中药来源品种不当,如桑寄生本无毒,但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桑寄生就会含有相应的有毒成分;
5. 有些药材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当,如经过炮制后的法半夏没有什么毒性,但生半夏却是有毒的;
6. 中药煎煮不当,一般认为煎煮时间不足可能引起毒性反应;
7. 误服误用中药十分危险,如把香加皮当作五加皮使用,就会发生洋地黄样中毒;
8. 受到污染或变质的中药;
9. 用药途径不当,如作为肌肉注射用的中药注射液被用于静脉注射;
10. 用药时间过长,如黄花夹竹桃含有强心苷,长期使用会发生洋地黄样蓄积中毒反应;
11. 有些中药相互间可产生化学反应,如果配伍不当将引起不良反应,如藜芦就不宜与人参等补益类药同时使用;
12. 中西药之间也有配伍禁忌,如山楂、五味子、乌梅等与磺胺同时使用就会...
执业药师考试时间已经逐渐接近了,为了帮助考生在最后的备考阶段更好记忆知识点,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复习考点汇总【四】”,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气的分类和功能
气的功能
推动作用 | 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血液的循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 |
温煦作用 | 气的运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维持人体体温的恒定 |
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经络等,正常的生理活动 | |
维持血和津液的正常运行,“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 | |
防御作用 | 护卫肌表,防止外邪侵入 |
与侵入体内的各种邪气进行斗争 | |
固摄作用 | 防止精、血、津液等物质无故流失 |
执业药师考试时间已经逐渐接近了,为了帮助考生在最后的备考阶段更好记忆知识点,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复习考点汇总【一】”,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不容易记忆的别名
千金子---续随子
茺蔚子---益母草子、坤草子
益母草---坤草、茺蔚、益明
重楼---七叶一枝花、蚤休、草河车
山豆根---南豆根
马钱子---番木鳖、马前子
槟榔---海南子、大腹子
大黄---锦纹、将军
首乌藤---夜交藤
牵牛子---黑白丑
香附---莎草根
淫羊藿---仙灵脾
前胡---岩风
茜草---血见愁
海螵蛸---乌贼骨
藜芦---山葱、鹿葱
穿山甲---鲮鲤
三七---田七、滇七、金不换
山茱萸---山萸肉、枣皮
杜仲---木棉
辛夷---木笔花
青果---橄榄
佩兰---省头草、醒头草
甘草---皮草、国老
木蝴蝶:云故纸、白故纸 白云木
补骨脂:破故纸
蒺藜:刺蒺藜、白蒺藜
沙苑子:沙苑蒺藜、潼蒺藜
西红花:藏红花、番红花
红花:草红花、红蓝花
瓜蒌:药瓜
天花粉:瓜蒌根
常见病辨证论治——治标与治本的运用
1、急则治其标
急则治其标的治则,一般适用于病情严重,在疾病过程中又出现某些急重症状的情况。这时标本取舍原则是标病急重,则当先治或急治。此时病证过程中的危重症状已成为疾病矛盾的主要方面时,若不及时解决就要危及生命,或影响本病的治疗,故必须要采取紧急措施先治其标。如病因明确的剧痛,频繁呕吐,二便不通等,可分别采用缓急止痛、降逆止呕、通利二便等治标之法,缓解危机再图其本。又如水臌病人,就原发病与继发病而言,臌胀多是在肝病基础上形成,则肝血瘀阻为本,腹水为标,如腹水不重,则宜化瘀为主,兼以利水;但若腹水严重、腹部胀满、呼吸急促、二便不利时,则为标急,此时当先治标病之腹水,待腹水减退,病情稳定后,再治其肝病。又如大出血病人,由于大出血会危及生命,故不论何种原因的出血,均应采用“急则治其标”紧急止血,待血止,病情缓和后再治其本。
急则治标,只是在应急情况下的权宜之计,为治本创造有利条件。一旦标病得以缓解,仍当治疗其本,以获得长远之疗效。
另外,在先病为本而后病为标的关系中,有时标病虽不危急,但若不先治将影响本病整个治疗方案的实施时,也当先治其标病。如心病的治疗过程中,病人得了轻微感冒,也当先将后病感冒治好,方可使先...
考试成功在于考生对于知识点重点掌握程度,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复习考点汇总【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造成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
1. 有些中药含有有毒成分,如附子中含有乌头碱,小剂量使用具有治疗作用,剂量过大或使用不当就会引起中毒;
2. 有些中药不含有毒成分,但过量服用也会引起中毒,如过量服用肉桂就会引起血尿;
3. 辨证用药不当,如给肝阳上亢病人服用细辛、肉桂等,等于火上加油;
4. 中药来源品种不当,如桑寄生本无毒,但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桑寄生就会含有相应的有毒成分;
5. 有些药材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当,如经过炮制后的法半夏没有什么毒性,但生半夏却是有毒的;
6. 中药煎煮不当,一般认为煎煮时间不足可能引起毒性反应;
7. 误服误用中药十分危险,如把香加皮当作五加皮使用,就会发生洋地黄样中毒;
8. 受到污染或变质的中药;
9. 用药途径不当,如作为肌肉注射用的中药注射液被用于静脉注射;
10. 用药时间过长,如黄花夹竹桃含有强心苷,长期使用会发生洋地黄样蓄积中毒反应;
11. 有些中药相互间可产生化学反应,如果配伍不当将引起不良反应,如藜芦就不宜与人参等补益类药同时使用;
12. 中西药之间也有配伍禁忌,如山楂、五味子、乌梅等与磺胺同时使用就会引起血尿;
13. 年龄、性别与体质差异,如妇女哺乳期就对许多药物反应敏感;
14. 中药注射剂质量不好,当中含有有害物质、杂质、植物蛋白;
15. 外用制剂辅料,如白酒、酒精、醋等使用不当;
16. 中药假冒伪劣品种可直接导致不良反应。
中药的正确熬制方法
一、 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严禁用铁器。
二、 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三、 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时间可略短。
四、 煎药量:儿童每剂50-100毫升。成人每剂150-200毫升。
五、 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1. “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2. “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
3. “溶化药”: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 “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5. 其它特殊药物按医嘱煎煮...
执业药师考试即将来临,在这个最后的备考时间中,对于一些重点知识点的记忆尤为重要,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复习考点汇总【三】”,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老年人合理使用中药的原则
(1)疮疡日久,大失血患者慎用解表药;表虚自汗、阴虚盗汗 禁用发汗力较强的解表药(麻黄);实热证、津亏血虚者忌用温里药(附子)。羚羊解毒片外感风寒会加重病情,川贝止咳糖浆应用于肺热咳嗽会加重病情。
(2) 熟悉药品,恰当选择应用:
①麝香保心丸与地高辛等强心类药物联用,相似功效的累加,出现不良反应;
②银杏叶片、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法莫替丁,形成螯合物,影响疗效,应分时应用,一般间隔 1 小时为宜;
③培元通脑胶囊、益心通脉胶囊、活血通脉片(人参、鹿茸、甘草)+降糖药(二甲双胍、消渴丸、阿卡波糖、胰岛素),产生拮抗作用, 不能联用,因甘草、人参、鹿茸具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可升高血糖;
④甘草、鹿茸+阿司匹林,损伤胃粘膜,不能联用。
(3) 选择合适的用药剂量:老年人用药一般应从最小剂量开始。
饮片斗谱安排
1.高层:质地较轻且用量较少的药物。如月季花、白梅花、佛手花;玫瑰花、代代花、厚朴花;地骨皮、千年健与五加皮;络石藤、青风藤与海风藤;密蒙花、谷精草、木贼草等。
2.中上层:常用药物,如黄芪、党参与甘草;山药、泽泻与牡丹皮;砂仁、豆蔻与木香等。
3.较下层:质地沉重的矿石、化石、贝壳类和易污染的药物,如炭药。
4.最底层:质地松泡且用量较大的药物。如芦根与茅根;茵陈与金钱草;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灯心草与通草;竹茹与丝瓜络;薄荷与桑叶;荷叶与荷梗等。
5.可同放于一个药斗:经常一起配伍、同一药物不同炮制品、性能相似、处方的药对。
6.不可同放一斗中:属配伍禁忌的药、形状类似但功能不同。如蒲黄与海金沙,紫苏子与菟丝子,山药与天花粉,杏仁与桃仁,厚朴与海桐皮,荆芥与紫苏叶,大蓟与小蓟,炙甘草与炙黄芪,当归与独活,制南星与象贝(浙贝),菟丝子与苏子,熟地与黄精,知母与玉竹,蛇床子与地肤子,玫瑰花与月季花,血余炭与干漆炭,韭菜子与葱子等。
7.药名相近,但性味功效不同的饮片不应排列在一起:如附子与白附子,藜芦与漏芦,天葵子与冬葵子等。
医疗用毒性中药
执业药师考试即将来临,在这个最后的备考时间中,对于一些重点知识点的记忆尤为重要,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复习考点汇总【五】”,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五行的特性
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直接 观察和朴素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性概念,是用以识别各种事物的五行属 性的基本依据。一般认为,《尚书。洪范》所说的“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 从革,土爰稼穑”是对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现分述如下:
1、 “木曰曲直”
曲,屈也;直,伸也。曲直,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能屈又能伸的特性,引申 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木。
2、 “火曰炎上”
炎,是焚烧、炎热、光明之义;上,是上升。炎上,指火具有炎热、上升、光明的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升腾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火。
3、 “土爱稼穑”
爰,通“曰”;稼,即种植谷物;穑,即收获谷物。稼穑,泛指人类种植和收获谷物的 农事活动。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土故有“土载 四行”、“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和“土为万物之母”说。
4、 “金曰从革”
从,顺也;革,即变革。从革,指金有刚柔相济之性:金之质地虽刚硬,可作兵器以杀 戮,但有随人意而更改的柔和之性。引申为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 现象,归属于金。
5、 “水曰润下”
润,即滋润、濡润;下,即向下、下行。润下,指水具有滋润、下行的特性。引申为凡 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水。 从上述五行的特性可以看出,五行学说中的木、火、土、金、水,已经不是这五种具体 物质本身,而是五种物质不同属性的概括。
五行的相生相克
1、 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生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 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
《难经》将此关系比喻为母子关系:“生 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因此,五行相生,实际上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子行的资 生、促进和助长。如以火为例,由于木生火,故“生我”者为木,木为火之“母”;由于火 生土,故“我生”者为土,土为火之“子”。
木与火是母子关系,火与土也是母子关系。
2、 五行相克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