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报告(篇1)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方法
当你上课正侃侃而谈时,却有学生大声说“老师,什么时候吃饭呀?”或者是有的在折飞机,有的在画画,还有的看到老师一脸的茫然,他不知道你在讲什么!更甚至是你需要不停的提醒“某某,坐好!”“某某,你怎么钻桌子下面去!”“某某,请认真听老师讲!”……这样语言在课堂上要出现很多遍,为了让学生听得更清楚,增加注意力,老师只好声嘶力竭的讲课,一堂课下来,就跟打仗一样,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不理想。究其原因就是他们的注意力难以集中。
为了更好的把握课堂,提高低学段儿童的注意力,找到确实有效的方法,我们对本校的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课堂观察。
二、观察方法
采用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对一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情况做了观察记录。为以后课堂教学打下基础,获取经验。
三、讨论结果
研究发现低段学生的注意力还在发展阶段,尤其是有意注意还刚刚起步,一年级孩子年龄小,自制力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10—15分钟,这还是在没有外在干扰情况下的统计。
四、总结
这次观察发现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还是持续时间不长,最多15分钟,然后就是做别的了。孩子自制力差,外在干扰一下,就很有可能分散注意力了,如果课上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这个模式,他们的兴趣马上就会荡然无存,注意力就分散了。所以针对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还是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上课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观察报告(篇2)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光辉历史不是只凭借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的,正如一个人撑不起一片天一样。从古至今,我们的国家曾无数次同别的国家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历史的天空有了群星点缀才会有内容。今天,我们全校师生集体去法华寺春游,在那一幕幕壮观的景象面前,我似乎从中找到了更深刻的含义。
古老的民俗纪念馆
走进法华寺的第一站,中国的历史就完全展现在眼前。那一个个充满古老气息的物件,每一件都历尽了岁月的风霜,走过了几个漫长的世纪,而它们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见证。可以想象,也许在几万年前,那时的人们是否就是用这个来生活的呢?还有法华寺那复古式的建筑在照应着,我们游览其中,仿佛已经走进了历史的长河。
宏伟的张保皋纪念馆
告别了古老的民俗纪念馆,我们又来到了张保皋纪念馆。张保皋是来自朝鲜半岛的新国人,并在荣成石岛修建了法华寺。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国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和外国有了来往,虽然后来又由市政府花巨资重新修建了一番,但游览在其中,还是会感到那古老而又宏伟的气息。据说,当年的张保皋被困石岛时,当地人也非常热情的接待了他们,所以可以看出,当时我们中国和朝鲜的关系真的很融洽。
庞大的赤山大佛
刚走进景区时,就看到一座巨型金佛伫立在山顶上,在阳光下显得更加耀眼了。我们爬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山路才终于气喘吁吁地到达赤山大佛的脚下。看来,想看看这金佛的庐山真面目还不容易呢!站在金佛的脚下,我们都变得好渺小。从顶部往下看,更是一番亮丽,石岛的整个面目差不多都一览无余了,可见,这赤山大佛究竟有多高。真想象不到,这样一座巨佛的雕像,究竟是怎样建成的,我也开始真正的佩服那些古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