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教育学 知识点栏目,提供与教育学 知识点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考试教育学知识点内容分析(教育学关键人物)

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学部分的知识点内容往往都是笔试考试的重点,教育学观念,教育学人物和法律法规都是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考试教育学知识点内容分析中的教育学关键人物的知识点,快来看看吧!

  (一)孔子:《论语》

  1.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束脩:十条肉干,有教无类)

  2. 教育作用:社会→庶、富、教 个体→性相近,习相远

  3. 教育内容:《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4. 学习和思考:学思并重

  5. 教学原则

  1)启发诱导,世界最早→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因材施教

  3)巩固性

  (二)苏柏亚昆(古希腊)

  1.苏格拉底:西方最早启发诱导。产婆术(问答法)。

  2.柏拉图:《理想国》,寓学习于游戏

  3.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哲学家

  4.昆体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

  【真题】“子日: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焉。”《论语》中这句话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

  A.启发诱导

  B.因材施教

  C.有教无类

  D.诲人不倦

  答案:C

  解析:只要是主动给我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物的,我从没有不给予教诲的。体现有教无类。

  (三)近现代西方教育家

  1.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划分出来

  2.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

  《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倡导教育遵循自然原则,最早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泛智教育(普及教育思想),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一切青年男女都应该进学校”。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等教学原则。【口诀】极致,夸大,自白,独立。

  3.康德:最早在大学讲授教育学

  4.裴斯泰洛奇:最早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5.卢梭:著作《爱弥儿》,提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被称为第一次“发现儿童”的人。

  6.洛克:著作《教育漫话》,白板说,教育目的:绅士教育论。

  7.斯宾塞:著作《教育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科学知识。教育预备生活说:“教育为未来的完满生活作准备。”

  8.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著作《普通教育学》(1806年)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规范的学科,也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教育性教学原则。教育学理论基础:伦理学、心理学。传统(旧)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学四阶段论:明了、联...

与教育学 知识点相关的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知识点:教师的社会地位

教师资格教育学考点知识 教师资格教育学知识点 教师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知识点:教师的社会地位”一文由留学群教师资格考试栏目整理,希望可以帮到广大考生,欢迎广大考生前来阅读!

  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一)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是与人类共始终的社会实践活动,但在原始社会还没有专门的学校教育和教师职业。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后,出现了文字和学校,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也有了发展。在奴隶社会初期,掌管文化的主要是国家官吏和巫师,他们从事专门的文化整理、研究和教学,也在政府担任一定的官职。在封建社会,随着学校结构的复杂和规模的扩大,教师职业开始向专门化方向发展。

  在资本主义社会,随着近代科技和工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不但需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劳动者,而且需要培养大批有创新能力的科学技术专家。这时不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而且中等和高等教育都有了迅速发展。随着教育结构更趋复杂和教育规模更趋扩大,专门培养教师的初等师范、中等师范和高等师范教育应运而生,教师职业更趋专门化和专业化。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技术产业将成为经济部门的主导产业,传统产业也将高技术化。科技创新是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基础,培养高质量的有创新能力的科学技术专家,就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这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和提高教师素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因此,人类将进入学习化社会,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将不断发展。这就必将造成教师职业的进一步扩大,教师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教师的社会地位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古往今来,有不少思想家、科学家都从事过教师职业。他们一方面从事文化研究和传播,一方面培养人才,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古往今来,也有不少思想家、教育家对教师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主张给教师以崇高社会地位,倡导社会应尊重教师。中外历史上处于上升或进步阶段的统治阶级或有作为的政治家,一般都很尊重教师。

  徐特立(1877—1968)我国近代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曾创办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长沙女子师范学校等学校,并担任校长。大革命时期担任湖南省农民协会教育科长、农****动讲习所主任。从1930年起,一直是我党教育部门的主要领导人,先后任中央苏区教育部代部长、部长、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主管教育)兼教育研究室主任等。同时还担任中央苏区列宁师范学校校长、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苏维埃大学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中央农业学校校长、陕甘宁边区新教育协会会长、新教育学会理事长、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等职务。他一生十分重视师范教育和教师工作,主张“经师和人师合一”“教师要做园丁,不要做樵夫”。他还经常以自己的经历鼓励师范生献身教育事业。作为一代师表,他毕生从事教育工作,桃李满天下。毛泽东称他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周恩来称他是“人民之光,我党之荣”,朱德称他是“当今一圣人”。有《徐特立文存》《徐特立教育论语》等传世。

  中国古代儒家把教师的地位看得很高,常常把教师与君王相提并论。《尚书?泰誓》中说:“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将君师视为一体或将君师并列于同等地位。荀况进一步把师纳入“天、地、君、亲”的序列。他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礼论》)。自汉唐...

与教育学 知识点相关的教育学

2017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知识点:学校管理

教师资格教育学知识点 教师资格教育学考点知识 教师资格考试

  本文“2017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知识点:学校管理”由留学群教师资格考试网整理而出,希望能帮到你!

  一、学校管理概述

  学校管理是学校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学校管理是以学校作为管理对象的活动,其指导思想、组织机构、活动内容以及方式都要受它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以及学校本身所具有的功能的影响,学校管理者必须根据学校所处社会的需要以及本身功能上的特点去管理学校。因此学校管理会有时代、民族和国家的区别,同时也会和其他领域的管理有区别。

  学校管理同其他领域的管理一样,也是由管理者、管理手段和管理对象三个基本因素组成的。学校的管理者主要是指学校的正副校长以及各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员。学校的教职员工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看成是学校的管理者,他们在校长的领导下,共同参与管理学校。学校的管理手段主要包括学校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学校的组织机构是根据组织原理和工作需要建立起来的,中小学校的管理机构一般设有教导处、总务处、办公室等,教育、教学组织设教研室、年级组、教育科学研究室等。规章制度是学校管理保持内部和谐、稳定和步调一致所必需的行为规范、规定。学校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是学校决策、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创新的必要保证。学校的管理对象是指学校的人、财、物、事(工作)、信息、时间和空间等,他们是学校管理活动的客体或被管理者。

  二、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

  (一)沟通的内涵

  沟通是信息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交换的过程。在一所学校中,各种事务的决策、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创新要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沟通是必不可少的途径。

  可以这样认为,学校目标的实现、学校气氛的营建、职权职责的明晰以及学校效能的发挥等几乎都取决于组织的沟通,因此,沟通在管理活动中应占有中心地位。一个完整的沟通过程应当是这样的:当发送者产生传递信息的需要时,他必须首先确定信息的内容,即确定自己的思想;然后对思想进行编码,即根据所选择的传递媒介要求,把思想转换成言语、文字或其他信号;经过编码的信息进入传递通道,由信息载体(声频、视频、光电信号、公文信函、人员等等)将其发送到接收者;接收者感知到信息的到达,并对之进行解码和领会;最后,接收者对信息的理解又反传给发送者,亦即发送者得到了对他所传递的信息的反应,这就是反馈。只有当接收者得到并理解了信息的内容时,沟通才算实现。只要在沟通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上遇到干扰,使信息传递受阻或造成差错,就算不上沟通。

  (二)沟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1.信息传递

  这是沟通的最直接的目的,所有其他目的都是通过达到这一目的才得以实现的。沟通把信息载向学校系统的上下左右,使学校成为一个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权责明确,运行有序的系统。

  2.控制

  学校对其下属的机构以及全体师生实施统一的指挥和协调,离不开沟通渠道。学校的机构系统实际上就是正式的沟通渠道,上级的指令通过它层层下达,下级的情况通过它层层上报,学校通过这一机构系统可以达到有效的控制。

  3.激励

  在学校中,沟通是一种激励的工具。及...

与教育学 知识点相关的教育学

2017教师资格教育学知识点:法律救济制度

教师资格教育学考点知识 教师资格教育学知识点 教师资格考点

  本文“2017教师资格教育学知识点:法律救济制度”,跟着留学群教师资格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一)法律救济概说

  “有权利就必须有救济”“没有救济的权利不是真正的权利”。法律救济对于保障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对于监督政府依法治教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何谓法律救济?法律救济是指依据法律对权利冲突的解决。也就是说,当公民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从法律上获得自行解决,或请求司法机关及其他机关给予解决,使其受损害的权益得到补救。

  法律救济具有三个特征。首先,权利受到损害是法律救济存在的前提,如果权利未受损害,就无所谓救济。其次,法律救济具有弥补性,它是对受损害的权利的弥补。再次,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合法权益并保证法定义务履行。

  (二)法律救济的主要制度

  法律救济的途径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我国主要有行政救济和民事救济两种。行政救济主要包括行政复议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民事救济主要指民事诉讼制度。在教育领域内,还有两类特殊的法律救济制度,它们分别是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我们在这里只介绍这教育法规定的两类特殊法律救济制度。

  1.教师申诉制度

  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及有关政府部门做出的处理不服,或对侵犯其权益的行为,依照《教师法》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专为教师制定的与教师教育教学等权利有关的法律救济制度。它具有如下特点。首先,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正式的法律救济制度。其次,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专门性的申诉制度。再次,教师申诉制度是一种行政性的申诉制度。

  我国教师申诉制度是依据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而确立的。其具体内容为《教师法》第39条的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作出处理”。

  同时,为了保障教师申诉权的行使,《教师法》第36条规定:“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国家工作人员对教师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以上规定确立了教师申诉制度的法律地位,使其成为一项专门保护教师权益的法律制度。

  2.学生申诉制度

  学生申诉制度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或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而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重新作出处理的制度。它在性质上也具有法定性、专门性以及行政性的特点。

  学生申诉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是1995年《教育法》第42条有关学生申诉权的规定。该条第4项规定:“学生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有权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根据这项规定,学生申诉的范围十分广泛,一般涉及学生的受教育权、公正评价权、隐私权、名誉权以及其他人身权及财产权受到学校或教师侵犯的行为。

与教育学 知识点相关的教育学

2017教师资格教育学知识点:少先队活动及辅导

教师资格教育学知识点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考点知识

  留学群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为您整理“2017教师资格教育学知识点:少先队活动及辅导”,希望考生们能顺利报考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

  少先队团结教育少年儿童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是开展丰富多采、生动活泼的少先队活动。少先队的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少先队的性质、宗旨、功能都要通过少先队活动来体现和实现。没有丰富多采的少先队活动,少先队组织便成为一个空壳,也就失去了对少年儿童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同样,有了学校还要有少先队,正是因为少先队开展的有声有色的自主性教育活动,焕发出少先队特有的生机和活力。少先队员在自己当家作主的活动中扩大知识、丰富情感、锻炼意志、增长才干。

  (一)少先队活动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1.少先队活动的基本内容

  (1)基础的共产主义教育

  是指以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共产主义启蒙教育。包括:①以爱国主义为起点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②以学英雄为主要内容的革命传统教育;③以集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道德品质教育。

  (2)劳动教育

  组织少年儿童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思想品质。

  (3)科学教育

  旨在培养队员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能力。

  (4)体育和美育活动

  培养队员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促进少年儿童个性健康和谐发展。实践证明,少先队活动对培养和发现各类优秀人才幼苗有着特殊的意义。

  2.少先队活动的基本形式

  (1)队会

  队会是少先队集体活动的重要形式,分为大队会、中队会和小队会。大队会一般在重大节日、纪念日举行,通常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大队的中心工作或是向队员集中进行某种教育而开展;大队会应针对儿童的不同年龄和水平,次数不宜过多,要开得隆重热烈,给队员以深刻的印象。中队会一般是为了落实大队计划而举行的,也可根据队员普遍存在的问题单独举行,分为主题队会和“即兴式”队会两种形式。主题队会一般是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或主题)所开展的活动,如“勤俭节俭是个宝”“雏鹰跨世纪”等;“即兴式”队会是根据实际情况当场选定主题,在规定的时间内由队员自己设计,自己组织召开和总结。小队会是由小队长直接组织的全小队队员参加的活动,可按中队会布置的计划和任务开展,也可根据本小队实际独立开展。队会成败的关键是会前准备是否充分、得当。

  (2)礼仪活动

  指少先队的礼节和仪式,如敬礼、集会时的列队,逐级报告人数、出旗、唱队歌、呼号等。礼仪活动一般用于集会、检阅、升国旗、迎宾、夏令营及新队员入队等活动。少先队礼仪教育能使队员感到组织的力量,更形象地认识到少先队的共同奋斗目标和组织纪律性。

  (3)阵地活动

  阵地活动是少先队大队或中队运用自己建设的专门阵地开展的经常性活动,通常称“小家务”。少先队的阵地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组织教育方面的,如队室、光荣簿、鼓号队等;二是宣传方面的,如队报、红领巾广播站、知识角、小画廊、英语角等;三是活动方面的,如小苗圃、养殖场、小花坛、气象哨、服务角、科技角、卫生角等。

  (4)参观、、旅行及各种社...

与教育学 知识点相关的教育学

2017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知识点复习:教育与教育学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考点知识 教师资格考试考点知识 教师资格考试

  本文“2017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知识点复习:教育与教育学”由留学群教师资格考试网整理而出,希望能帮到你!

  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而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的演变。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最终定型于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非制度化教育是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它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2)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3.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形态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

  系,形成了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4.20世纪以后的教育

  进入20世纪以后,教育在数量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职业教育发展受到普遍重视,政治道德教育普遍呈现出国家主义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即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5.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他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孑L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重视因材施教。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先秦时期以墨翟(约公元前468年至公元前376年)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使用技术的传习。

  道家主张“道法自然”的哲学。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

与教育学 知识点相关的教育学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知识点:德育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知识点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考点 教师资格考试

  留学群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为您整理“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知识点:德育 ”,希望考生们能顺利报考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

  一、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它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德育具有①社会性。②历史性。③继承性。

  (二)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条件和保证

  (三)德育目标

  1、德育目标的概念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2、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的总要求

  3、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

  (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

  (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养成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的品质,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等能力。

  4、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的要求

  (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

  (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

  (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养成坚毅勇敢、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品格。对不良影响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等能力。

  (四)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有:一、德育目标;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三、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同时还应考虑文化传统的作用。

  根据1988年,1994年和1996年中共中央颁布的有关决定,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教育;2、思想教育;

  3、道德教育

  德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塑造培养,包括有关道德知识学习、传统美德教育、审美及情操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以及道德思维能力、道德情感、信念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4、心理健康教育

  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

与教育学 知识点相关的教育学

2017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学知识点:幼儿教育概念

幼儿教育学知识点 幼儿教育学考点 幼儿教育学重点

  留学群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7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学知识点:幼儿教育概念”,希望考生能好好备考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学知识点:幼儿教育概念

  教育这个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指一切能增长人的知识、影响人的思想意识和品德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概念专指学校教育,即通过学校这种机构,对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概念与广义的教育概念相比,区别在哪里呢?

  首先,狭义的教育概念专指学校中发生的或由学校进行的教育,而广义的教育并不一定要发生在学校中,也不一定要由学校进行。

  其次,狭义的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即它是对受教育者施加的一种有目的的影响。

  第三,学校教育必须是具有计划性的活动,即它必须为了实现确定的目标制定教育计划。

  第四,学校教育是有组织的活动,即必须根据计划组织具体的活动,以通过这些活动使一种教育在实质上得到实施。

  幼儿教育的概念:广义的幼儿教育是指一切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影响幼儿的思想意识和品德的活动。狭义的幼儿教育就指托幼机构对幼儿身心施加影响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就是一门研究复杂社会活动中教育规律的科学。

  幼儿教育学的概念:幼儿教育学就是研究幼儿教育规律的科学。这里面的幼儿定义又有两种看法。有人认为幼儿就是3―6岁的儿童,有人认为幼儿是0―6岁的儿童,如果按0―6岁的儿童算,那幼儿教育的概念就和学前教育的概念等同了。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您推荐:

  2017教师资格证备考辅导

  2017上半年各省教师资格考试公告汇总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时间安排通知

  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

  

与教育学 知识点相关的教育学

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学知识点:幼儿教育机构

幼儿教育学知识点 幼儿教育学考点 幼儿教育学重点

  留学群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学知识点:幼儿教育机构”,希望考生能好好备考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学知识点:幼儿教育机构

  幼儿教育主要是在幼儿教育机构中进行的,所以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幼儿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1.幼儿园

  实施幼儿教育的专门机构被称为幼儿园。幼儿园的三项特点,包括:

  第一,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3到6(或7)岁的儿童。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第二,幼儿园是社会公共教育机构。幼儿教育机构一般都是面向公众开办的,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终身教育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幼儿园是社会公共教育机构,对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与价值。

  第三,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幼儿园的主要工作是对儿童进行保育和教育。保育主要就是照顾儿童的生活起居,保证其茁壮成长;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对儿童的身心施加影响。正因为幼儿园有这两项任务,所以幼儿园既具有教育的性质,也具有福利性质,既是教育事业的一部分,又是儿童福利事业的一部分。

  2.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的诞生

  世界上第一个幼儿教育机构产生于欧洲。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是在1840年由德国的福禄贝尔创立的,因此他也被誉为“幼儿教育之父”。

  社区教育:社区教育产生于北欧的丹麦。社区教育是一种以社区为中心,以广大民众为教育对象的教育。它突破了学校教育的局限,是一种广义的教育。一般认为,最早的社区教育是丹麦柯隆威等人于1844年在丹麦名叫罗亭(Rodding)的乡村成立的世界上第一所民众中学。

  3.我国幼教机构

  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创立于清末新政时期。在1902年,清政府实行“新政”,同时在管学大臣张百熙的支持下拟定了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统称为《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1903年,张百熙、张之洞和容庆依据日本学制,重新拟订了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统称为《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并于1904年(光绪二十九年)1月13日由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现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对蒙养院、小学堂、中学堂等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法的原则进行了规定,对中国学前教育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1988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量大增,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的学前教育需求,在该年的8月15日,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部、建设部、卫生部、物价局等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幼儿教育工作的意见》,立足于学前教育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实,强调政府要适当放权,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发展学前教育,多种渠道筹措学前教育经费,多种形式兴办幼儿教育,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10月17日,为了进一步规范社会量办学的问题,国家教委发布了《关于社会力量办学几个问题的通知》...

与教育学 知识点相关的教育学

2017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学知识点:幼儿教育意义

幼儿教育学知识点 幼儿教育学重点 幼儿教育学考点

  留学群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7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学知识点:幼儿教育意义”,希望考生能好好备考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学知识点:幼儿教育意义

  1. 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体)

  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差,所以要通过幼儿教育对幼儿的身体进行养护,促进其茁壮地成长。

  2. 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智)

  这一条说到底就是开发智力吗,体现了对幼儿的“智”方面的意义。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据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0~6岁幼儿的大脑具有巨大的智力潜能和可塑性,所以运用脑发育和脑活动规律对6岁前的幼儿进行智力开发是完全可能和十分必要的。因此,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它能够促进幼儿大脑潜力的开发,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3. 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德)

  我们可以将这一条看成是幼儿教育对幼儿“德”方面的发展的意义。当然这方面还不只是限于德,还包括养成幼儿良好的性格,防止不良性格,比如说自卑、孤僻、暴躁等性格的产生。

  4. 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美)

  我们可以将这一条看成是幼儿教育对幼儿“美”方面的发展的意义,培育美感吗。当然这方面还不只是限于培育美感,还包括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了记忆的方便,我们将幼儿教育的意义归为“体、智、美、德”四个方面,相信对学员将来答题会有所帮助。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您推荐:

  2017教师资格证备考辅导

  2017上半年各省教师资格考试公告汇总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时间安排通知

  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

  

与教育学 知识点相关的教育学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