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汗国是蒙古统治者逐次在西征胜利中扩张领土的结果。四大汗国的出现,是蒙古族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成吉思汗在西征胜利后,把所征服的土地分给他的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这些分地后来发展为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1258年(蒙哥汗八年)旭烈兀破黑衣大食,1264年(至元元年)受忽必烈册封为伊儿汗,遂以帖必力思(大不里士)为中心建立伊儿汗国。这些封地当时还是大汗统一政权管辖下的一部分,后由于各自包括有语言、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各不相同的民族,和大汗统一政权没有共同经济基础,更因为诸后王引兵自重,有的还与元朝为敌,遂由对大汗的松散隶属关系发展成为独立的汗国。
钦察汗国
初为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领有今额尔齐斯河以西,咸海、里海以北的地区。1235年(窝阔台汗七年)术赤次子拔都统诸王长子西征,辖地扩大,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起高加索山,北括斡罗思。 1243年还师后,拔都留驻封地,在伏尔加河下游建都萨莱城。将咸海东北之地分给其兄斡鲁朵,称白帐汗;将咸海以北之地分给其弟昔班,称蓝帐汗,总领于拔都,拔都为金帐汗。
元朝时期,钦察汗国承认元朝皇帝的地位,接受皇帝的册封和岁赐,处于宗藩地位。有驿路直达元大都,成为沟通中西文化经济联系的要路。在拔都弟别儿哥汗在位时期(1257-1265),又在伏尔加河支流阿赫图巴河建新萨莱城,后发展成新都。十四世纪末,由于内讧不断、人民反抗及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顿斯科伊( 1350-1389)和帖木儿帝国创建者帖木儿(1336-1405)的打击,势力渐衰。十五世纪分裂为克里木、喀山、阿斯特拉罕、西伯利亚等汗国。1480年为莫斯科公国击溃,灭亡。
察合台汗国
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初领有西辽旧地,包括天山南北路及今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地区。初建都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县水定镇西北)。察合台系后王笃哇与窝阔台系后王海都联合,屡与元朝皇帝军队争战,终世祖一朝未断。至1303年(大德七年)始与海都子罕八儿归服。1306年,笃哇败察八儿,尽收海都生前所占察合台封地。1310年(至大三年)笃哇子怯伯再破察八儿,兼并窝阔台封地。后分裂为东西两部,东部复分裂为若干小国,汗权旁落。十四世纪中叶,秃鲁帖木儿即位后,削夺藩镇权柄,汗权一度有所恢复。1362年(至正二十二年)合不勒沙即位后,诸藩王日益跋扈,汗空有其名。1370年(明洪武三年),为帖木儿帝国所灭。东部察合台后王的统治维持到十六世纪。
窝阔台汗国
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的封地。领有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潮以东地区。建都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1229年窝阔台继帝位后,将封地赐给其子贵由。1251年蒙哥汗即位后,以窝阔台系诸后王屡与作难,将封地分割,分授诸王,以去其势。窝阔台子合丹领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灭里领额尔齐斯河之地,窝阔台孙脱脱领叶密立,海都领海押立(今伊犁西)。1260年忽必烈称帝后,海都自以太宗嫡孙不得立,先后联合阿里不哥、乃颜、笃哇争夺帝位。1301年(大德五年)兵败走死,汗国势衰。1310年(至大三年),海都子察八儿为察合台系后王怯伯所败,封地并入察合台汗国。
伊儿汗国
成吉思汗孙、拖雷子旭烈兀的封地。1264年(至元元年)被忽必烈汗正式册封为伊儿汗。其疆城东起今阿姆河,西至地中海,北自高加索,南抵印度洋。是沟通亚欧两洲经济文化的重要枢纽之一。其子阿八哈汗时(1265-1282)相继败西利亚(今叙利亚),战埃及王,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其孙合赞汗时(1295-1304),进行一系列改革,清除积弊,制定税率,整治驿站,鼓励农桑,统一货币及度量衡,加强法制,提倡文治,是汗国最盛时期,农牧商业均得到发展,岁入增加。1317年,年仅十二岁的不赛因即位后,由于权臣出班专政,二丞相不合,内乱迭起,并遭到钦察汗月即别的进攻,国势渐衰。1334年(元统二年,一说1335年)不赛因死后,诸王争立,汗位屡相更迭,在四、五年中,换六汗,汗或被杀,或被废黜,汗国陷于分裂,国势益衰。1388年为帖木儿帝国所灭。
中考政策 | 中考状元 | 中考饮食 | 中考备考辅导 | 中考复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