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留学 留学、生活、打工的经历
我对日本人印象挺好的,日本人的国民素质整体比较高,大部分都彬彬有礼,遵守秩序和社会行为规范。日本人性格偏内敛,互相之间都会很客气,但是要做成知心朋友不容易。日本人大分都是爱好和平的,在对中国的看法上,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中国的影响力和存在感在增强,日本的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也日渐增多。但是在食品安全,知识产权等方面,日本人不少对中国存在着负面看法。对于中国的军事崛起,日本不少上层人士持有警戒感,加上日本各种媒体的报道,中国的军事一有风吹草动日本方面就格外紧张和关注。中日之间的这种关系,一个是来源于遗留的历史问题,一个是各自国家价值观和社会理念的不同,还有一个不为人注意的原因,我觉得是中日两国的心态的变化。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和日本刚刚建交的时候,中日关系曾经有过一段蜜月期,对华ODA援助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那时候的日本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鼎盛时期,国民生活普遍富裕,心态也比较宽容,所以对中国表现的比较友好。但是自从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日本经济经历了长期的停滞不前,国民生活水平下降,相反之下中国的经济却高速发展蒸蒸日上,这种形势使日本国民中的宽容心态消失,这也是中日矛盾产生的一个重要根源吧。
中日之间的很多问题与矛盾,有很多是来自于双方的互相误解,来到日本以后,与日本各阶层的人士讨论这个问题,更加深了我这种感受。比如说,在对待战争道歉的问题上,有很多中国人认为日本始终不肯承认战争责任和进行道歉。但是实际上,日本政府在不少场合已经进行过反省与道歉了。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时的联合声明中,有"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的表述。日本的历任首相,在一些场合也有过类似的表述。最为重要的是,战后基于对战争的反省,日本在宪法第九条中已经明确表示日本放弃作为国家发动战争的权利。
关于日本的右翼势力,在媒体的各种报道下,不少中国人认为日本右翼已经成为日本的政治主流了。而实际上,虽然日本近年首相更换频繁,但是政治主流却一直相当稳定,右翼势力不可能成为掌控国家政治的主导力量,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保守力量虽然一直想修改宪法第九条却没有成功的原因吧。
日本人同样对中国人存在着不少误解,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个例子,比如说一说到中国的反日游行,日本人就以为全中国都是在反日的样子,有些日本学生因为这个还不怎么敢来中国旅游了。造成这个现象,日本媒体也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媒体对反日游行铺天盖地的报道造成了国民的这种普遍印象。此外,日本人都知道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但是很多人都以为所有人都是独生子女了,这可以说是一种先入为主的主观意识吧,如果双方国民能够互相走动来往的话,很多这种误解都可以消除。
虽然在国家层面,中日之间或许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在民间和国民层面,在我知道的范围内,中日之间的交流活动挺多的,并没有日本人排斥中国人的说法。特别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日本留学,这种普通国民之间的交流,必将为以后的中日关系创造良好的基础。
在日本,学校的生活还是比较丰富多彩的,有各种讲座,交流会,有时候上完课后经常跟老师去饮酒会。日本的饮酒会非常之多,很多名目。经常可以跟老师们一起去居酒屋,纵谈中日之间的各种问题,增强相互了解,消除了不少互相之间的偏见。我所在的是国际传媒学院,经常会有日本读卖新闻等各报社的记者和高级编辑来给我们上课,通过与他们进行讨论,使我更加清楚地认识了日本人是如何看待中国的。虽然在这边远在他乡,文化会有差异,但是开心的事情还是不少的,比如说过年的时候留学生一起去中国领事馆庆祝春节,参加各种交流活动跟日本友人交流。
除了上课之外的空余时间,一个是打工,一个是参加各种交流活动,与其他留学生以及日本人交流。我曾经在滑雪场以及酒店做过给中国游客引导的工作,现在在一家高尔夫球场的餐厅里打工。这些工作都是一个学长介绍的。我现在一个星期工作三天,18个小时左右。工作的地方氛围很好,不会很严厉。上司以及同事都非常友善,对我们也很关照。因为是很简单的工作, 所以我们不需要上岗培训。日本人更加重视过程而不是结果,所以只要努力认真地做,就可以得到认可。
在日本做兼职跟在国内很大的一点不同就是,他们都会签订一个很规范的劳动合同,而且有带薪休假,每天上下班都要打卡,留学生大部分都是在餐厅等饮食业打工,工作内容比较简单但是有时候非常忙。虽然有时候工作很累,再加上学习的紧迫,我会累到一看到床就想睡觉,但是一想到这是在为自己的人生奋斗就会有干劲,支持自己走下去。
日本的大学,跟中国相比,一个是选课非常自由,弹性很大。像我所在的大学院,两年时间修够30个学分就可以了,你可以在第一年,也可以在第二年修。选什么课都是很自由的,如果第一年都修完了学分,那第二年就不需要上课。第二个是有各种讨论课和讲座,日本的大学有时候也会请一些其他学校的教授或者企业的人来给我们讲课。日本大学更注重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有不少实践环节。另外,日本的大学院实行少人数教育,一个老师平均只带3-4个学生,期末不是考试而是交报告。教学模式上,上课时更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和讨论,而不是老师一直在说。日本大学的科研实力比较强,特别是国立大学,政府的提供的研究经费很多,经常召开各种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大学跟企业的联系也很紧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成果的效率比较高。这应该是国内各所大学应该借鉴的经验,研究科学是为了应用于生活,方便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而不仅仅是一堆复杂的数字或者方程式。
我的指导老师高井洁司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是东京外国语大学中文专业毕业,在日本最大的报社读卖新闻做过20多年的记者,在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之后,他就被作为读卖新闻的特派员被派到北京与上海。曾经出任读卖新闻北京分局的局长。他对中国非常了解和友好,始终致力于消除中日之间的各种误解。他对中国和中国学生非常友好,经常带我们出去游玩,在生活及学习上对我们十分关心照顾。这让我感觉到日本人的友善。而且他不惧于流言蜚语,一直致力于推动中日友好事业,这让我很感动。在学术上,他要求精确严谨,不能有一丝马虎。这让我受益匪浅。而且我也相信只有以这样一种姿态做出来的学术才是最有说服力的,最能让人信服的。
虽然与祖国相隔很远,但是我却时时刻刻能感受到祖国的温暖和关怀。特别是今年311日本大地震之后,我以前所在的母校湛江师范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十分关切我们这些在日本学子的安全,第一时间发来了问候的信息。湛江晚报和湛江电视台也先后对我进行了采访,详细报道了地震后我们在日本的生活和安全状况,使我们倍感温暖。虽然与祖国相隔千里,但是却感觉感觉近在呎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