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语文备考:《口技》同步试题11

2012-08-31 10:22:28 中考语文

  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基础巩固题

  1.给加点字注音。

  嗣( ) 呓语( ) 间( ) 曳( ) 许许声( ) 少顷( ) 犬吠( ) 叱( )

  2.给下列多音字加拼音并组词。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

  少 会 许 屏 几 觉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

  3.写出下列形近字的读音并组词。

  倾( )______ 嗽( )______ 技( )______ 瘴( )_______ 颈( )_______

  顷( )______ 漱( )______ 枝( )______ 障( )_______ 项( )_______

  嶂( )_______

  4. 文学常识填空.

  《口技》的作者是____朝的____,节选自清朝____编的____小说《_____》。总观全文,集中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精湛的一个词是_______.

  5.下面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①老师接连问了三个问题

  ②重要的问题在于领导是否重视

  ③这个问题连爸爸也答不出

  ④那台机器出了问题

  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6.张晓和王玲是同班同学,读初三。星期天上午,张晓约王玲去打羽毛球。王玲的奶奶说:“不比你,成绩好,我们玲玲耽搁不起呀!”如果你是张晓,你该怎么说

  强化提高题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鼾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7.解释画线的词语。

  ①虽人有百手_________________

  ②不能名其一处也_____________

  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___________

  ④当是时_____________________

  8.解释画线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众妙毕备__________ 京中有善口技者________

  妙 善

  以为妙备__________ 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

  9.翻译: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10.找出文中可以统帅全文的词语。

  11.文章多次描写观众反应,划出相关语句,说说有什么作用。

  12.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交代了道具,说说它们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课外延伸题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回答问题。

  口技

  蒲松龄

  村中来一女子,年二十有四五,携一药囊,售(施展)其医。有问病者,女不能自为方(自己开药方),俟暮夜问诸神。晚洁斗室(极小的屋子),闭置其中。众绕门窗,倾耳寂听。但窃窃语,莫敢咳。内外动息俱冥(m,ng昏暗不清),至半更许(半个来时辰),忽闻帘声。女在内日:“九姑来耶 ”一女子答云:“来矣。”又曰:“腊梅从九姑来耶 ”似一婢答云:“来矣。”三人絮语间夹,剌剌(形容多言)不休。俄闻帘钩复动,女曰: “六姑至矣,”乱言曰:“梅亦抱小郎子来耶 ”一女子日:“拗(nil=J固执)哥子!呜之不睡,定要从娘子来。身如百钧重,负累煞人!”旋闻女子殷勤声,九姑问讯声,六姑寒喧声,二婢慰劳声,小儿喜笑声,一齐嘈杂。即闻女子笑曰:“小郎君亦大好耍,远迢迢抱猫儿来。”既而声渐疏。帘又响,满室俱哗,日: “四姑来何迟也 ”有一小女子细声日:“路有千里且溢(有余),与阿姑走尔许时(这么多时间)始至;阿姑行且缓。”遂各各道温凉(问寒问暖),并移座声,唤添座声,参差并作,喧繁满室,食顷(吃一顿饭的工夫)始定。即闻女子问病。九姑以为宜得参,六姑以为宜得花,四姑以为宜得术(苍术,药名)。参酌移时(互相商议约有一个时辰),即闻九姑唤笔砚。无何(不久),折纸戢(jí)戢然(折纸的声音),拔笔掷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既而投笔触几,震震作响,便闻撮药包裹苏苏然。顷之,女子推帘,呼病者授药开方,反身室。即闻三姑作别,三婢作别,小儿哑哑,猫儿唔唔,又一时并起。九姑之声清以越(声音清畅高扬),六姑之声缓以苍,四姑之声娇以婉,以及三婢之声,各有态响(声音当中能显示出入的神态、音色),听之了了可辨,群讶以为真神。试其方,亦不甚效(也不十分见效)。此即所谓口技,特借之以售其术耳。然亦奇矣!

  13.给加点字注音。

  ①参差并作,喧繁满室。( )

  ②九姑以为宜得参。( )

  ③参酌移时,即闻九姑唤笔砚。( )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俟暮夜问诸神--_________

  ②倾耳寂听,但窃窃语__________

  ③内外动息俱冥___________

  ④一女子答云_____________

  ⑤俄闻帘钩复动____________

  ⑥旋闻女子殷勤声____________

  ⑦遂各各道温凉____________

  15.找出本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16.文段末的“九姑之声清以越,六姑之声缓以苍,四姑之声娇以婉”,这三句话的顺序能否颠倒 为什么

  17.本文与课文都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请你也用这一写法写一段文字,与同学们交流。

  15.略

  16.不能。因为这三句照应了上文三人的出场顺序。

  17.略

  中考模拟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①我有一把小茶壶,宜兴出品的朱砂小壶。壶底刻着“明月水中来”五个行书,署名孟臣,书法古朴,笔势灵劲锋利,似是用竹刀刻割而成的。壶把后面钤有“昌记”的小印。

  ②我不想去考证这小茶壶是什么时代的“孟臣”。孟臣姓惠,明朝天启时代的人,是一位制造小茶壶的名家,他已经死去好几百年了!但是现在新制出来的宜兴砂壶,还有钤着“孟臣”二字的。孟臣壶在潮州是最普遍,也最为人赏识的小茶壶。

  ③至于我这把小茶壶,无论是精品还是赝品,我对它很是珍惜。因为这小茶壶现在是属于我的,而数十年前是属于我祖父的。

  ④小时在故乡,我每天都见到祖父用这把小茶壶,冲出比小壶更小的四杯浓浓的茶来。有客人到来,他同客人喝着,没有客人他就自己独自一个人喝。有时祖父也要我喝茶,我也照喝了。茶是浓浓苦苦的,我闭着眼睛一饮而尽,皱着眉头,张个苦脸跑开了。祖父摇摇头,笑着说:“这孩子就是不会喝茶!”

  ⑤祖父去世后,不久我离开了家乡,不知当时我是怎样想的,便将这把小茶壶带在身旁,跟着我辗转过很多地方。

  ⑥在那段时间,我有时也曾经用这把小茶壶,冲几杯潮州功夫茶喝,不过这是很少有的事。这把小茶壶大部分时间都是寂寞的呆在小木箱里。

  ⑦30多年前我到泰国来,这把小茶壶又被我带着同来。这里喝潮州茶的人很多,就同故乡一样的普遍,我也开始喝起茶来。这把小茶壶十多年的寂寞被解除了。

  ⑧浓浓的茶从壶嘴流出,盈在洁白的小杯里,吸进了我的口中,香滑滑的,没有半点儿苦涩的味道。“这个不会喝茶的孩子”现在也学会喝茶了。我一面喝茶,一面看着挂在壁上的祖父遗像,默默的这样想着。

  ⑨我尚未结婚,就习惯喝潮州功夫茶。现在我的大儿子已十多岁了,我的茶瘾似乎越来越大,我这把心爱的小茶壶也跟着越来越忙碌起来。有时我也要我的儿子喝喝茶,可是他只喝了小半杯,就把杯子放下,“哎呀!这样热,这样苦!我不要啦!”做个鬼脸跑开了。

  ⑩我有一个感觉:这把小茶壶,算是传了三代的小茶壶,将来又要寂寞了!当我死去之后,它可能会永远的寂寞下去。我的儿子是不会喝茶的!这小茶壶将来的“命运”如何 被打碎哪 还是被冷藏起来 唉,我倒后悔把它带到泰国来了。

  有一天,那是一个假日,我出外访友回来,当我踏进客厅里时,我大大地吃了一惊,我那个十多岁的儿子,他坐在我经常坐在那儿喝茶的地方,用他那生硬的手法,拿着这把小茶壶,正在冲他的功夫茶喝。

  他一见到我,笑了一笑,就走开去。我也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笑了一笑。这时我心中的笑意比脸上的笑容还要强烈得多。

  这把小茶壶将不会寂寞,它又将有新的主人了。它前时是我祖父的,现在是我的,将来是我的儿子的。

  “明月水中来”这个明月,我看得分明:她是故乡的那轮明月。这明月我将留给我的儿子,以及他的儿子。

  18.第①②③段的内容能否缩减为“我有一把小茶壶,宜兴出品的朱砂小壶。我对它很是珍惜。”为什么

  19.作者在第③段中说对小茶壶十分珍惜,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珍惜小茶壶的原因。

  20.第⑦段中的“寂寞”和第⑩段中的“又要寂寞”的含义是什么

  21.细读 段,联系全文,分析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

  22.细读第⑩段,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在此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情绪。

  23.作者和儿子小时候喝功夫茶时的反应是相同的,但最终都爱上了喝功夫茶。想想作者这样写是想说明什么问题。

  1.sì yì jiàn yè hǔ qǐng fèi chì

  ǒ少

  屏

  许

  会

  2.   (shào)少年     (kuài)会计       (hǔ)许许声       (píng)屏障

  (shǎo)少顷     (huì)会议       (xǔ)许多        (bǐng)屏气

  觉

  几

  (jǐ)几个 (jué)觉醒

  (jī)茶几 (jiào)睡觉

  3. 瘅(zhàng)

  倾(qīng)倾向 嗽(sòu)咳嗽 技(jì)技术 障(zhàng) 颈(jǐng)伸颈

  顷(qǐng)少顷 漱(shù)漱口中 枝(zhī)树枝 嶂(zhàng) 项(xiàng)项目

  4.清 林嗣环 张潮 笔记 虞初新志 众妙毕备

  5.D

  6.略

  7.①即使

  ②说出

  ③夹杂

  ④这

  8.妙处奇妙擅长好处

  9.所有在座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了脖子,凝神听着,微笑着,暗暗地赞叹着,认为奇妙极了。

  10.善

  11.一至四段,每一段的最后一句。侧面烘托出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12.在内容上反衬了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在结构上首尾呼应。

  13.①cēn

  ②shēn

  ③cān

  14.①等,等到

  ②只是,只

  ③都

  ④说

  ⑤一会儿

  ⑥不久

  ⑦于是,就

  15.略

  16.不能。因为这三句照应了上文三人的出场顺序。

  17.略

  18.有两种不同的答案。答案一:能,这样一改,文字简洁,也不影响中心。答案二:不能,因为改后不能强调小茶壶的平凡和普通,突出不了珍爱小茶壶的原因,同时,也无法和结尾“明月水中来”相呼应,结构不严密。

  19.小茶壶是喝功夫茶的必要工具,是故乡喝功夫茶这一习俗象征,而且是祖父传下来的,能引起作者对故乡对亲人的无尽思念。

  20.小茶壶大部分时间呆在小木箱里,无人拿来使用,被闲置或丢弃。

  21.作者写作此文是要告诉人们,故乡的习俗会一定在海外游子中代代相传,海外游子思念故土之情永远不会泯灭。

  22.担心故乡的习俗被出生在海外的新一代炎黄子孙遗忘。

  23.故乡的习俗会永远在海外游子中发扬光大。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留学群中考频道......
 


语文试题 数学试题 英语试题 政治试题 物理试题 化学试题 历史试题
语文答案 数学答案 英语答案 物理答案 化学答案 历史答案 政治答案
分享

热门关注

八年级语文考试必考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必考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有哪些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现代文有哪些阅读技巧

初中语文现代文

2020中考语文:科目正确备考方法

中考语文备考方法

2020中考语文备考:重要阅读答题战术

中考语文备考方法

2020中考语文:备考的几项关键技巧

中考语文

2020中考备考:语文答题的整体技巧

中考语文备考

2020中考语文试题的解答策略

中考语文试题解答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