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资料
(1)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基于对便利的需要,人们越发割舍不开对一次性消费品的“依赖”。环顾四周,不仅一次性的筷子、杯子、饭盒司空见惯,甚至一次性的衣物、相机、手机也不断推陈出新。一次性消费品正成“新潮逐浪高”之势。然而一次性消费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消耗了巨大的资源,制造出大量的垃圾,造成了环境污染。一次性消费究竟是福音还是祸水?
“方便是方便,但其实挺浪费的。有时候心里挺矛盾,但没有办法。”在济南市直属机关工作的李先生下班后习惯了买盒饭吃,每天都至少要用掉两个塑料饭盒、两双一次性木筷和两个塑料袋。对此,他显得很无奈。
(2)山东省环保局污染控制处副处长范立良说,在一些情况下使用一次性消费品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吃快餐用的饭盒、待客用的纸杯等。但人们容易忽略,一次性消费品的大量使用同时带来了两大危害:一是消耗巨大的资源,二是制造大量的垃圾,造成环境污染。
有关部门做过统计,仅北京市,每年扔掉的塑料袋约23亿个,达1.87万吨,一次性塑料餐具2.2亿个,达1320吨。去年11月初,山东经济学院的学生环保小组曾对大学校园中的“白色污染”进行调查,他们发现,现在一个大学生平均每天要用4至8个塑料袋,全校一天要用掉5万多个。于是他们向全校发出倡议,使用食堂的消毒餐具或自己的餐具,不要拎着食物回宿舍。
(3)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小明介绍说,虽然木制品是可降解的,但对于资源是一个相当大的浪费。对于塑料等不可自然降解材料制成的一次性消费品,虽然可加工再利用,但由于回收处理存在困难,造成垃圾成灾和环境污染。目前,我国垃圾堆放量已接近65亿吨,人均年产废旧物资达400公斤,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一次性制品造成的。目前,全国三分之二的城市被垃圾包围。
专家认为,一次性消费是现代社会中的一柄“双刃剑”,既是物质富足、方便快捷的象征,也充当着把资源变成垃圾的“加速器”。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他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一次性筷子却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专家说,对于人均资源稀缺的中国,一次性消费品的大量使用,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人们使用一次性消费品的初衷是为了方便和卫生,但在实际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却出现“变形”,许多一次性消费品存在严重的卫生隐患。
济雨币世界购物超市旁边有一个小吃市场,记者在这里注意到,小吃摊用的都是一次性的“卫生筷”,大多是完全“赤裸”在外面,只有个别的用纸包着筷子头。他们用的碗、碟套着一次性塑料袋,用完后随即更换,省去了清洗的工序。专家指出,这样的木质筷由于生产工艺简单,卫生指标往往不能达标,不利于身体健康。
然而,由于成本低廉、使用方便,这种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使用却非常广泛。记者近日走访了山东临沂市小商品批发市场,在一位张姓老板的店铺里,堆放着两种一次性木筷。一端用纸包着的,900双一捆,批发价是12元,平均每双价格是0.013元。套有塑料袋的,70双一包,售价l元,平均每双价格是0.014元。
在一家专门提供宾馆酒店一次性用品的店铺里,记者了解到,牙刷每支O.3元,梳子每把O.1元,拖鞋每双0.25元,小香皂每块0.15元。
在一个批发塑料袋的摊位前,刘姓店老板告诉记者,摊位上摆着的一次性塑料袋都是按规定不能装食品的,但许多小吃摊老板都买这种去装食物。他这里也有可以装食品的袋子,但因为价格稍高一点,很少有人要,没摆出来卖。
济南市质监局质量监督处处长张秀川介绍,现在地摊小贩和一些小的饭店宾馆使用的一次性用品,大多来自郊外的小作坊,不仅感官和理化指标达不到,即使最基本的细菌含量等卫生指标也很难达到,存在很大的卫生隐患。消费者对于通常使用的一次性筷子、杯盘和餐盒,不能只凭肉眼判断卫生与否,只有通过实验室化验才能检查出来。很多的一次性用品,单纯从它的“廉价”就可推测出质量好坏。
(5)前不久被济南工商部门查处的一李姓不法商贩自曝了其中的内幕。李某交待,洗发液和洗浴液最容易偷工减料、掺杂使假。他销售的洗发液实际都是小贩用水、香炉钿化工原料勾兑的,他买来后再罐装到不同的小瓶里,就成了各种一次性“名牌,,洗发扯,销往宾馆。因为价格便宜,他的产品很受“欢迎”。
山东省环保局污染控制处副处长范立良说,一次性消费品大多与人体直接接触,如果卫生指标达不到要求,很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另外,长时间使用一次性消费品,还可能引发一些短期发觉不了的慢性疾病。
1
行测真题 | 行测答案 | 申论真题 | 申论答案 | 面试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