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家已经结束,其中《申论》科目依然遵循考试大纲中的规定,根据省部级以上和地市级以下两类不同的岗位设置了两套试卷,旨在考察不同考生是否满足不同岗位的需要,是否具备与岗位相匹配的能力与素质。这显示了国考申论的出题更趋于稳定,更加专业化、科学化。研究最新的申论真题对于广大考生把握国考申论的命题趋势,有效地积极备考申论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今年的国考申论真题体现了三个新的特点:
一、题型设置稳定但题目难度增加
2012年的国考申论真题无论是省部级以上的试题还是地市级以下的试题,依然为四道大题、五个小题。其中,省部级申论题型依次为:概括题、准公文题、分析题、对策题以及论述题;地市级申论题型依次为:分析题、概括题、准公文题、对策题以及论述题。可以看出,国考申论的题型设置较为均衡,基本全部覆盖了申论考试的五大类题型。但在具体题目的考察上国考申论却出现了一些创新,如省部级申论的第二大题:“给定材料5”中提到,某网站曾组织网民进行了一场讨论。请你根据“给定材料”,反驳“网民A”的观点。尽管国考申论以往曾多次出现分析材料中某种观点,但这种要求考生直接对材料中观点进行反驳的题目较少。实际上对考生的分析论证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如省部级申论的第一大题第二小题要求考生写一则“编者按”,考生对编者按这种应用文接触较少,对其包括的具体内容较为陌生,也增加了题目的考察难度。
二、材料字数稳定但热点事件较多
今年国考申论的材料字数与往年一样,基本保持在6000多字左右,这也表明国考申论经过多年的实践,出题人已经把握了较为稳定科学的材料字数范围。当材料维持在6000多字左右时,既保证了考生花费一定的阅读时间,又为考生答题提供了基本的材料信息。2012年国考申论两套试卷的具体材料都包含了最近几年民众较为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如省部级申论的材料中就提到了瘦肉精事件、徐悲鸿临摹假画、网络推手、志愿者服务以及“最美妈妈”等社会热点,而地市级申论的材料也涉及到汶川大地震、上海“11 15”特大火灾事故、地铁事故、电梯事故、城市突发公共事故等最近几年接连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回顾往年国考,2011年省部级申论考察的黄河治理和黄河精神,地市级申论考察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失根”危机;2010年国考申论考察的海洋的开发与保护等,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较为陌生,属于“偏冷性热点”。今年的申论材料所涉及的内容基本回归到对当前社会最新最热事件的关注,考生对这些最新发生的热点事件应该说耳熟能详,有助于帮助考生理解材料内容和材料主题。
三、话题有所重复但切入点较为创新
食品安全问题、志愿精神、个人奉献等话题在以往的地方公务员考试中都曾多次出现。2012年的国考省部级申论试卷讲述了食品安全诸多事件以及社会上涌现的一些普通人感人事迹等,但材料选择的考察点却是从社会道德危机入手,强调要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形成良好文明风尚。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我国的精神文明发展却远远滞后于物质文明发展,社会道德水平出现一定滑坡。省部级申论关注这一主旨符合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实际。而突发自然灾害、城市重大公共事故在以往的省级、市级中也多次出现。2012年的国考地市级申论也涉及了当前发生的多起城市突发灾害事故,但材料选择的切入点不是突发事故应急机制而是公共安全教育,强调普通民众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没有忧患意识就不能积极理性应对灾害。随着城市突发灾难事故的增多,如何有效应对这些灾难事故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但当前我们更多的重于事后救灾,而较为忽视事前的预防,事实上事前预防往往更能从根本上减少灾难造成的破坏和损失。今年地市级申论聚焦普通民众的生命安全意识,反映了应对灾难更须从思想意识层面进行反思。
实际上,从2008年的怒江水电开发、2009年的工农业转型升级、2010年的海洋开发与保护到2011年的弘扬黄河精神、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失根”危机,2012年的社会道德危机、民众的生命安全意识,都表明国考申论渐渐从考察经济发展领域转移到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层面,包括文化、道德、信仰等较为务虚的精神领域。这一国考命题趋势值得考生们在今后的申论复习中密切关注。
申论真题 | 申论答案 |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申论答题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