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招式一 高度概括材料主旨命题模式
概括主旨题目主要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这是从事公务员职业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因此,每年的申论题目中都会出一到两道概括主旨的题目。或是概括阅读材料中的一个特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或者是把一些看似毫不相关的资料罗列在一起,组成一个大材料,让考生对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和揣摩,高度概括出其所反映的问题。题目或难或易,下面是历年试题例:
2000年申论第一题:请用不超过150宇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说明:报考中央、国家机关(含海关总署机关、国家行政学院,公安、安全、海关直属院校、中办电子科技学院)的此题20分;报考海关、公安边检系统的此题40分。
2001年申论第一题:有条理地概括这些材料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200字。(20分)
2002年申论第一题:给定资料反映了网络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用不超过200字对这些影响进行概括。要求:全面,有条理,有层次。(20分)
2004年申论第一题:认真阅读给定资料,概述"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满分50分).要求:1)分析恰当,条理清楚,语言通畅。 2)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上的一律无效),3)字数不多于1000字。
2005年申论第二题:根据给定资料,概述我国近来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概述文字要简明扼要,不超过200字。(25分).1、给定资料罗列了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多种意见。其中反映了两种不同思路,请对这两种思路分别加以简述。简述文字要简明扼要,不超过150字。(20分).2、请以"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为题,写一篇800-1000字的文章。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35分)
2006年申论第一题:假设你是一位新录用的公务员,请用不超过500字的篇幅,概述D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以供领导审批。要求:概括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流畅。(30分)
2007年申论第一题:根据"给定材料1、2"的内容,整理一份供有关负责同志参阅的材料。(30分)要求:概述全面,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500字。
2008年申论第一题:在怒江开发水电资源问题上有重大争议。请根据给定资料1--8,指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并对主张怒江水电开发和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分别加以概述(20分)要求:指明"焦点",概述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500字。
2009年申论第一题: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巨大的成绩,也面临许多的问题,请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当前我国经济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求:全面紧扣资料,全面、有条理,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300字。
从上述试题,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命题招式又主要有五种类型:
(1)概括主要问题。2000年试题属于此种类型,题目要求应试者概括出所给资料反映的关于污染带来的主要问题。
(2)概括主要内容。2001年试题属于此种类型,题目要求应试者概括出所给资料关于PPA风波的主要内容。
(3)概括主要后果。2002年试题属于这种类型,题目要求应试者概括出所给资料反映的网络发展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也就是后果,包括正反两方面的后果。
(4)综合性概括。2003年、2004年试题均是两道题,没有专门的概括题,概括的内容可在其他文体中体现。其内涵包括了对主要内容、主要问题、主要后果的综合性概括。
(5)概括简述。2005年申论考试出现的新题型,要求考生从罗列的意见中概括两种不同思路并简述。此题实际上是概括与论述题型的结合,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 上述五种情况是有区别的:"概括内容"相对而言较为简单,相当于写论文时的小结或内容提要,较为中性;"概括问题"是在归纳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提炼出资料反映的主要问题,它涵盖的可以是问题的局部的而不是全部的内容,因此,概括的问题是有倾向性的,而且大多是负面性问题;"概括后果"一般是指对资料反映的情况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或对资料所反映的事实中存在矛盾的正反两方面的归纳;"综合性概括",是综合了上述三个方面,既概括内容和问题,也概括后果;"概括简述"则不仅是概括而且还要加以简述,将概括内容和进行论证两个环节进行了结合。
上述五种情况对应试者的要求不同:概括内容,要求的是全面、客观;概括问题,要求的是准确、突出;概括后果,要求的是辩证、一分为二;综合概括,则要根据所概括文体和文章内容的要求而定,一般情况应包含上述各方面;概括简述,要求能从繁多的材料中归纳出主要思路并简述,考查应试者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从十年真题可以看出,概括(述)给定材料的主旨或所反映的问题的题目几乎是每年必考的,而且基本上是申论的第一题。因此,考生在平时的备考过程中,要格外重视自己的归纳能力的提高
申论真题 | 申论答案 |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申论答题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