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河南省法院、检察院公务员招考对于广大致力于成为法检系统公务员的报考者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机会来临是一定要把握的,否则谁知道下次机会在哪里呢?很可能一时懈怠,就抱憾终身了。备考是应试的前提,同时也是应试成败的关键。作为一名准备参加此次法检系统的应试者,在熟悉招考公告各项内容、要求之后,就应该以招考公告和招考简章的有关内容为指导,选用科学的备考方法,认真、刻苦、扎实地开展备考工作。
《申论》考试的重要性不再赘述。下面姚汉诚老师针对此次河南法检系统公务员招考,就《申论》考试备考方向上予以指导,希望对报考者有所帮助。
一、深入了解《申论》的性质和考试规律
《申论》主要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报考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并不是单纯的“作文”。与传统作文相比,《申论》的写作的技巧性更强、难度更大,且在行文思路上与传统作文存在巨大的差异。故考生必须深刻了解《申论》的性质和考试规律,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不犯方向性错误。
二、关注社会热点
出题规律显示:《申论》材料,全部为近一段时期内的社会热点问题,来源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多元化、多角度、争议性、普遍性、具有现实意义等特点,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反思,继而可以从中总结出对今后行为的理性指导,改造社会生活,推动社会进步。
所以,报考者必须多关注从2007年到现在的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法检系统的热点、河南省地方热点、民生热点。——从这两年的《申论》出题来看,无论是材料还是作答要求,针对性越来越强,越来越侧重于结合报考职位、结合省情、结合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三、注意三个关键问题
第一,很多考生不知道材料和要求之间有什么联系。无法从材料里概括出符合要求的内容,也提炼不出对策,也无法进行论证,两者之间是脱节的,无法根据《申论》的要求去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第二,即使找到了,表述也成问题。很多考生在自己应答《申论》时,首先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楚。《申论》考试是一个虚拟的行政行为,这时,模拟行政机关里的工作人员,也就是公务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态度、措施。很多考生站在一个大学生的角度、站在一个自由撰稿人的角度、站在一个批评家的角度应答《申论》,这样就和《申论》本身所要测查的能力背道而驰,偏离了《申论》考试的目的。因此无法考得好。
很多考生在考试的过程中,缺乏一种宏观的把握,也缺乏一种微观的、落实的能力。缺乏一种大局观,就是对这么一个庞杂的材料,他无法进行加工。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搞清楚,《申论》考试既然只要求你在两个半小小时做好,它就不可能是考你一个细节,它需要考你宏观的把握,然后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述出来。你可以想象一下,几千字的材料要把读清楚,只可以是框架性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要素性的东西、核心的东西、轮廓性的东西,只有把这个东西抓住了,我们才能够把它做好。
把基本信息读懂后,我们要再进一步思考它。在进一步思考的时候,特别是和这件事有关系的部门的管理对象、管理措施(已经采取的措施或者将要采取的措施)、管理的预期目标等等,考生要在短时间内都要想出来。因此我想考生这时应该对国家的相应职能有所把握。我们在应答时,才可以用相关的语言把它拿出来。
第三,对于这种表述,大家一定要了解机关公务文书的语言特点,就是简洁、平实、规范。行政公文有很多明显的特点,比如说规范的机关的语言通常的句式结构是主、谓、宾这样的词,词汇是双音节词,两个词两个词这样排列的,比如大力加强、大力提高、全面实施、高度重视等这样一种双音节词。很少有虚词,比如“的”、“得”、“了”、过”这显示一个国家在管理的时候追求的是一种效率。这和我们当前建立一种高效政府是一致的,这从我们平时关于公共文书的写作或者公共报道中可以看得出来,也可以从《申论》的考生要求里看得出来。事实上我们经常会看到《申论》考试有一个问题叫“语言流畅”,如果我们没有这样一种相应的东西,我们就很难达到流畅。有时还需要引用对比、排比、对偶,这都可以给大家增加更多的分数。
四、多研究历年真题
《申论》真题是出题专家按照严格的出题规则设计出来的,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指导性。报考者要多找真题、多做真题、多总结真题,就容易从中总结出更有效的出题、解题规律,从而真正提高对于《申论》阅读、写作的把握能力。
五、加强模拟考试练习
必须提前感受考试的气氛,学会在仿真的考场环境里自如发挥,游刃有余。建议报考者每天完整地按照考场要求做一篇真题。
祝报考者征服《申论》考试,顺利通过笔试,并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申论真题 | 申论答案 |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申论答题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