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留学 什么样的留学生不能打工
2012-07-26 14:35:31 836478124
厨房永远是个忙碌的地方,满身难闻的油锅味,没人会给你时间把牡蛎解冻,把冰冻的牡蛎放到油锅里就像燃放烟花一样,不但可以看见形状各异的油点子乱飞,还能听到“噼啪”声。飞溅的滚烫油点子,经常顺便帮油锅手免费“文身”…… ——这里连载的是亨泰莱资深留学专家张引老师办理的一名赴澳大利亚留学生的故事,他试图用亲身经历表达这样的观点:绝大多数留学生普通而平常,既非才华盖世亦非留学“垃圾”,但他们的留学阅历是受用不尽的财富。
出国前,我看过一本关于留学的书——《留学与垃圾》。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有些特色,将“与”字细小和模糊化,猛一看就成了《留学垃圾》。相信大家多少都听说过留学生的打工生活,我想说,留学与打工是两个概念,中间的“与”字是万万不能忽略的,正如留学的不是只有“垃圾”。
什么人不能去打工
刚到澳大利亚不久,我就接触到了“打工”这个概念。留学生打工司空见惯,路过唐人街的餐厅,可以看见很多学生样貌的服务生。我的目光被这些身穿制服的帅哥靓妹吸引了,于是在心里说:我要打工!“出去了就只想吃中餐了,只有在国内才想吃西餐。”这是许多留学生出去后的感受。在外国想吃中餐,还是自己做饭是最经济实惠的。有些原料可以中国代购的,其实在各地的超市中一般都可以买到做中餐的原料,而且各地风味食品、零食、非常丰富。
让人沮丧的消息很快传来:申请打工的留学生必须年满16周岁,对上课出勤率及学习成绩也有严格的要求。我显然太年轻了,年方“二八”不到。情绪低落的我回到教室,脑子里残存着怀揣工钱去挥霍的画面。
在中国老板和澳大利亚老板开的店里打工,工钱是有很大区别的。当地的福利待遇那是相当好,而社会福利的来源是税收,交税自然成为一些商人最讨厌的事情之一。大部分中国餐厅的老板在招聘员工时都不签劳动合同,发工资时也就不需要交税。
不签署合同助长了“打黑工”。黑工可能潜藏在任何一家店内,只是鉴于需要“隐蔽”的特殊“工作性质”,餐厅的后厨成了黑工们的首选工种。平时自己有时也代购中国特产,调节一下自己的口味。虽然都在后厨,工作的内容却有很大差别。最辛苦的是洗碗工,工作职责是将盘子和碗刷干净,放入巨型洗碗机,最后再将滚烫的餐具放好,工资大约每小时6澳大利亚元(约合36元人民币)。洗碗工最悲哀之处莫过于待清洗的餐具数目庞大,堆积如山。此外,打破一个盘子罚款10澳大利亚元(约合60元人民币),烧伤烫伤自己负责。
洗碗工如果工作出色,可以晋级为“油锅”。油锅手是专门油炸食物的伙计,满身都是各种油锅的气味,工作内容很简单,但风险却高出很多,要随时准备应对扑面而来的油点子,还要面对着滚烫的火锅配制精确的原料。油锅手最大的挑战也许就是炸牡蛎了,厨房永远是个忙碌的地方,没人会给你时间把牡蛎解冻,把冰冻的牡蛎放到油锅里就像燃放烟花一样,不但可以看见形状各异的油点子乱飞,还能听到“噼啪”声。飞溅的滚烫油点子,经常顺便帮油锅手免费“文身”。其实有了这些手艺,中国代购些调料,自己做些喜欢吃的家常菜又好吃又便宜。
接下来的晋级就困难多了,毕竟属于餐厅“上流社会”的角逐,比如切菜手和配菜手。
合理打工有序生活
餐厅不同工种的工作时间大同小异,必须从营业开始直到关门。唐人街的大部分餐厅会在上午10点至下午两点间提供早茶,在下午5点至夜里12点间提供正餐。想吃火锅了,代购中国调料,开始DIY熟悉的家乡味道吧!也许有人会说:“吃点儿苦就可以赚到不少钱,何乐而不为呢?”对,大部分刚开始打工的留学生都是这样想的。那些因为打黑工或者超时打工而被遣返回国的留学生,明明吃苦了,为什么却以失败告终?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计算,来认识合理打工的重要性。假设一名留学生持有打工签证,并且不需要全天上课。为了遵守澳大利亚的法律,该同学每星期打工不超过20个小时,每小时的收入平均为10澳大利亚元,一周可以收获200澳元(约合1192元人民币),刚好可以开销一周的伙食费和住宿费,何况大多数餐厅还会负担打工者的伙食。
可惜,我身边的“反面教材”比较多。我对这些同学的印象其实很模糊,除了偶尔出现在学校里疲惫不堪的身影外,更多的是教室里的一个空位。根据澳大利亚教育部门的规定,每学期出勤率不足80%的留学生将面临签证被取消的危险。
有些国外物价高,吃的贵,这些在出国之前就应该想到了。我们来这里不是为了享受,但是也别太穷酸了。如果在国外的饮食习惯不太适应的话,宁愿花一些钱叫家里人从中国寄些爱吃的佐料过来,或者中国代购些国内家用调料、家乡特产之类食品,然后自己下厨又经济又实惠,也不要这样对待自己的身体,身体乃革命的本钱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