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计划小编精心推荐
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 | 初中班主任工作计划 | 高中班主任工作计划 | 大学班主任工作计划
沟通是人际和群体之间思想与情感的交流与反馈过程,其目的是实现思想的共识和情感的顺畅流通。以下是精选的班主任工作计划内容,帮助您更好地进行规划与实施。
◆ 教资班主任工作计划怎么写 ◆
先做好3个心理准备
1、无论你多爱你的学生,你都比不过学生父母对他的爱。有时候,父母的责难出发点是爱孩子。
2、班上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庭的教育理念可能都会不同,家长和老师的想法有冲突在所难免。
3、无论你做得多努力、多用心,总会有配合你的家长,也总会有让你头疼的家长。
14个窍门记起来
1、在和女性家长沟通时要多进行情感沟通,让其知道自己对学生家长和孩子的关心,之后再沟通学生的优缺点就会顺畅很多。
2、在和男性家长沟通时,只要实事求是、简洁明了就好,过多的啰嗦和寒暄反而会消磨男性家长的耐心产生反效果。
3、对于溺爱孩子的家长,情感共鸣是法宝。如果是已经做了父母的老师可以以一个普通父亲或母亲的身份跟家长聊孩子的教养经验和困惑,如果是新入职的年轻老师,可以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与家长沟通孩子真正需要的成长环境。
4、对于难搞的家长要先积累证据。一件小事不足以让家长认识到自己孩子的问题。可以将这些小问题做详细记录,在一定的时间跨度里持续的问题更有可能引起家长的反思。
5、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长可能会强势、自信,沟通时先求同后存异。
6、受教育程度低的家长可能会教育观念落后,打骂孩子或是不管不顾是多数,沟通时要唤醒家长的重视同时适当指导。
7、家长会不一定非要在教室里,咖啡厅、公园、茶馆……或许换一个场所会产生更奇妙的效应。
8、家长上放学送孩子时简短的沟通也是与家长增进感情的好机会。
9、当孩子在学校受伤时,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告知情况。要做好家长对你各种冷暴力或更加严重的言语暴力的心理准备。
10、无论和哪种家长沟通有一种方法是普适的:尽量大声地说优点,婉转地说缺点。
11、家长也有工作,尽量不在上班时间或是深夜电话沟通(紧急情况除外)。
12、学生成绩及优缺点不要在家长微信群里评价,可以短信或微信私聊。
13、指责家长的话一定不要说。
14、小问题小毛病尽量少请家长来学校,电话、微信沟通即可(屡教不改者除外)。
遇到溺爱孩子型家长怎么办
情感共鸣是关键
大扫除,班上盆不够用,学生纷纷从家带盆来。我发现小华拿了一个很小的'盆,根本就洗不开抹布,和她一组的同学都埋怨她,嫌她抢着拿盆结果却拿了个不能用的。
当天晚上,小华妈妈打电话给我,满是埋怨地说:“孩子从小体弱,我哪里敢让她拿大盆啊?走路不安全,拿去盛水多了她也拿不动。可是孩子回家不高兴地说同学埋怨她拿的盆小,拖了小组后腿。老师,孩子毕竟拿盆了,你为什么不阻止其他学生,让他们别说小华啊?她回家就斗气,我怎么也哄不好她。她最听你的话,你帮我哄哄她吧。”
听了家长的话,我又好笑又好气:都上初中的孩子了,拿个大盆家长都如此不放心,孩子不高兴了家长就慌得求老师哄孩子……但是转而一想,如果不是十分无奈,家长也不会打电话求救,再说这也是与家长沟通的良机啊。
于是,我以一个普通母亲的身份和家长聊起了教养孩子的一些经验与困惑。由于角度一致,很快就与家长产生了共鸣,并且自然地将一些正确的教子方法跟家长做了交流。从那以后,小华妈妈经常给我打电话,主动与我探讨教育孩子的一些方法,小华也很快融入了班级大家庭中。
遇到放任不管型家长则么办
要给家长留面子
班上的小成同学活泼聪明但自律能力较差,在一次单元检测中,小成的成绩非常好,当晚我打电话给他的家长。电话接通后,小成爸爸有些不耐烦地说:“老师,我现在正忙,有事能否改天再说?”我立即说:“我找您没有别的事情,只是想告诉您,今天小成的测试成绩非常优秀,凡是优秀的学生我都打电话通报给家长。”
电话那边传来小成爸爸喜出望外的声音:“谢谢您啊,老师。没想到这孩子还真给我露脸,我都没管他,他居然学得不错。”电话也不着急挂上了。
我顺着他的话说:“是啊,这孩子真聪明,要是您管一管他的话,就更好了。”“对,对,对,以后我一定好好管管他。谢谢您……”记不清他一口气说了几个“对”,也记不清他说了多少次“谢谢”。从那以后,他开始主动给老师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了。
遇到蛮不讲理型家长怎么办
根据软肋提前准备
有位家长特别溺爱自己的孩子。孩子要金,他不敢给银,总之,孩子要什么,他都会无条件满足。如果哪位老师要管束他的孩子,他一定会找你说事。孩子在我的班上,多次违反纪律,作为班主任不管是不可能的,就因为我管了他的孩子,所以他特别不高兴。
有一天,他趁着酒兴来学校找我说事。一说到我,就恶狠狠地说,你凭什么管我的孩子?我那可是罚款生的孩子,我重话都不敢说的,到了你这里,你管得那么严,当真不是你生的,你不心疼啊?骂骂咧咧不解恨,还要做出要打的样子,并且扬言说要到教育局告我。校长与他理论,他不听,主任与他理论,他不睬,趁着酒兴在学校越闹越凶。我没和他正面冲突,而是让班委干部找来他的孩子。那孩子气冲冲地走到父亲面前说,你这样如果让我的同学看见,以后在班级我还怎么抬得起头?
父亲没想到儿子会出来,顿时傻眼,解释着说,我听说老师把你管严了,怕你受罪嘛,所以来帮你。儿子说,我就喜欢老师管我严,我没意见,你快回去。借酒装疯的父亲讪讪而退。
除了明理讲理的家长,我会把重心放在不讲理的家长身上,了解他们怕什么顾忌什么。比如:有的家长怕领导出面;有的家长怕给孩子丢脸;有的家长怕孩子的犯错事实;有的家长看老师比他强硬就会软下去,只有做好充分的研究准备、知此知彼才能合理化解冲突。
遇到强势自信型家长怎么办
从小建议入手
一个女生的成绩下降非常多,但是观察她的课堂和作业表现,却没有发现明显的问题。家长会后,家长冷言冷语地说孩子过去非常优秀,并暗示我的班级管理有问题,应对孩子的退步负主要责任。显然,这是一位强势的家长。
这个女生爱读书,文笔很好;喜欢音乐,经常参加学校的文艺汇演;写字认真,作业几乎让人挑不出毛病。但是我发现,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她虽然表现欲很强,但是思维并不深,而且在很多方面还保持着小学的学习习惯,没有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可她仍像小学那样仅凭聪明学习,另外,她向家长述说的内容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增加了家长对班级管理的误会。
问题找到了,我觉得应该和家长相互配合,从改变孩子的意识入手,重点做好初中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但是,当我与家长沟通时,家长竟认为我对问题的分析是对他孩子能力的贬低,是对孩子成绩下降责任的推脱。
我请家长第二天进课堂听课,希望家长能观察到孩子在思维方面和笔记方面的缺点。然而,听完课后,家长却认为是孩子的座位有点儿靠后,影响了听课效率。
我忽然明白我和家长为何沟通不畅了:家长过于相信孩子的优秀和家庭教育的正确,思想上不自觉地回避了问题的关键,并将所有问题的责任盲目地推向了班主任的管理。
虽然主要问题找到了,但面对这样的家长我却不好明说,只好先从孩子作业的具体问题入手,委婉地提出我的看法和建议,并在学校给孩子以特别关注,具体指导她一些学习方法。一段时间后,孩子把精力从获得表扬逐渐转向了知识的掌握方面,学习态度变得认真起来。在期末检测中,这个孩子的成绩进步很大。家长也发来了感谢信,并对之前的“不愉快”表示歉意。
◆ 教资班主任工作计划怎么写 ◆
一、是采用家校联系簿进行交流。对一些缺乏自觉性、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经常会出现一些过失的学生,教师可每天或每星期在联系簿上写一下该生的主要表现等,家长也可将孩子在家时的表现记入联系簿,这样教师和家长都能及时把握该生的基本情况,督促他们完成各项作业,及时改正缺点,引导他们积极进步。
二、是采用电话联系,教师有时去家访,往往会碰不到家长,这时教师可用电话与家长保持联系,当然作为家长更应主动及时与教师沟通,同时不要只为孩子的事打电话,节假日也应该打个电话问候一下,以表示对老师辛勤工作的感谢。
当然教师与家长联系并不在于一定的形式目的`是加强沟通,增进理解,使学校与家庭形成一股共同的教育合力,也就是说,教师与家长之间应当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认同一致,协作共事,努力减少一些互相抵消的无谓的消耗因素。
◆ 教资班主任工作计划怎么写 ◆
首先,老师要准备好与家长沟通的问题。
老师要想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了解哪个孩子的情况,准备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哪方面的情况,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比如:新入园的孩子,主要向家长反映孩子的生活情况,了解孩子在家的生活自理情况,因为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饮食饮水及大小便等情况。经过孩子一段时间的集体生活后,老师向家长反映的情况就是孩子的语言发展,比如:与同伴的交流和交往了。需要家长配合的就是请家长回家多问问孩子在园与小伙伴玩了什么游戏,听老师讲的什么故事,谁是你的好朋友等,多让孩子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讲究交流的技巧。
老师在向家长反映孩子的在园表现时,要讲究技巧,注意讲话的策略性和艺术性,不要讲得太直白,直来直去,还要注意讲话的'语气。首先,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在园表现与发展情况,应肯定孩子好的表现,然后,宛转地告诉家长哪些方面需要注意,请求家长的配合,二是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教师谈话的态度要平和、谦虚,取得家长的信任,尽快拉近与家长的距离,以真诚的态度向家长介绍好的家教经验和方法,提出自己的教育方法,取得家长的信任与理解。比如:对孩子应多鼓励,少批评,不急躁。三是不要向家长隐瞒孩子在园的表现,要告诉家长孩子的真实表现,孩子有不良的表现时,要请求家长的配合,共同寻找问题的原因,帮助孩子纠正错误,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 教资班主任工作计划怎么写 ◆
一提到职校生,人们总是自然而然地把他们和“桀骜不驯”“放荡不羁”这些词连在一起。确实,对职中学生的思想教育也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难点,我们也曾为他们的目中无人、不服管教而大伤脑筋,究竟怎样才能从思想上真正地改变他们呢?为此我也进行了很多的思考和尝试,职高学生在初中阶段,大部分是学业成绩处于中下层面的学生,在经历了层层筛选和数重淘汰以后,他们的心态难免会失衡,性格难免会有偏激,与整个社会的力量,包括学校的教育,都会产生不协调甚至抵触的情绪。如果我们教育管理者都能从人格上尊重他们,生活上关怀他们,学习上关注他们,身体上关心他们,使这些弱势群体也能生活在充满爱的浓浓氛围之中,他们还会这样让我们失望吗?为此我结合实际工作进行了四个转变的探索:
首先,把提高教师威信变为提高教师亲和力。多年来在我们的教育中,对教师的威信大家一直看得比较重,对遇到有学生顶撞老师,对老师出言不逊,或者是不完成好老师布置的任务等等,往往都会被认为是对老师威信的挑战,有的老师为此还会找领导,叫家长,一直要把挑战自己威信的同学压下去。但是我认为要想教育有效果,还是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在学生中提高自己的亲和力。我这一次接手的学生比较特殊,自他们进校以来经历了两次分班,成分复杂。面对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如何转变他们的思想,增强学生们的凝聚力,组建良好的班风,是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我利用分班的第一天通过与每位学生“拉家常”式的谈话与他们交流,谈学习,谈生活,谈理想,谈方法,谈自己的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谈的东西都很实际,都是平凡中的小事,语言很朴实,没有任何的大道理,学生听起来非常能接受,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面我还结合自己语文教学中很多的典故和同学们一起探讨怎么做人,怎么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这样的转变中同学们没有感受到我的严厉而是渐渐的感到我这个班主任“人情味”还行,他们消除一些抵触和防范的思想,渐渐产生想接近我的想法。当学生看见我不绕道走,而且还主动的和我打招呼,当学生们可以和我在一起为了一句笑话大家放声大笑的时候,当有的同学将自己的烦恼对我诉说寻求指点迷津的时候,当下课的时候看到学生们主动围上来探讨一些共同关心的话题的时候,我知道这就是亲和力的`提升,融入他们的生活也就有了引导他们的资本。所以,在教育行为中,教育管理学生,一定要以关心、爱护学生为前提。从一定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力学的关系,进一步说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按照牛顿力学原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性质相同的。我们做教师的给予我们学生的是关爱、是亲和,学生还会回报我们教师疏远与冷漠吗?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没有亲和力,你怎么能要求学生走近你、亲和你呢?
其次,把批评训话式教育变为鼓励表扬式教育。职高生中很多同学,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并不是很重视,很多人不在乎能不能学到真的知识和本领。在学习和平时的集体生活中自觉性不高,对集体荣誉不热心,自我要求不严,违规违纪的事情常有发生。但我感到作为教师仅仅是批评、训话、提要求对他们产生的效果并不好,他们从小到大受到的批评已经很多,他们缺少的往往就是表扬,在他们听到老师的表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认可,对他们在思想认识和行为上的改进往往十倍于批评训话。再差的学生在他们的身上都会找到优点,只要我们善于发现。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教育法真的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谁说白纸黑字的管理规定一定要板着面孔说出来?陶老之所以成为大家推崇的教育家,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他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让冰冷的制度鲜活起来,让“性本善”的学生更加行善,充分激发了人的本能活力。我现在每接手一个新班级,都会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努力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长处,挖掘他们的积极因素,使之树立信心,增添前进的勇气。如陈浩同学,因是留守学生,平日里得不到父母的爱和呵护,在初中时就染上了许多坏习惯,上网、打游戏机、不写作业,跟老师顶撞,于是我多次找他谈心,关心他的饮食起居,并适时地提醒他自身的不足,同时又点出他身上的亮点—乐于助人,集体观念强。想不到这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次数学检测他居然考了68分,这对他来说大为不易,我立马抓住这个契机,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因势利导。从这以后,陈浩同学各方面进步都很快,并且积极报名参加学校的技能大赛,并取得较好的名次。经过他的变化,我班好些后进生都得到了感召。强制的服从远不如发自内心的认同!因此,我们需要树立这样的理念:心中有制度,口袋装着四块糖!
第三,把集中教育改变为大集中小分散教育。由于每一个同学有每一个同学的特点,有些共性的问题或者是专题性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集体教育的模式,利用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正确性的引导,发挥大家的作用,用学生自己的语言教育自己,这就如同流行病爆发期间的防疫工作。但要是针对已经“生病”的同学怎么办?那就要针对“病因”一人一方。所以在工作中我更注重分散教育,地点、时间可以灵活安排,这是对集体教育的有力补充。在有些时候,“严厉”不一定管用,他们甚至还会破罐子破摔,效果反而适得其反。我曾经就在一次跟学生的正面交锋中搞得焦头烂额,骑虎难下。所以现在对这类学生,我采用的方法就是与他聊天,聊什么都行,只要能让他畅所欲言就行——在一吐为快的过程中,他面对老师的压力就释放了。他讲对了,我就点头;讲错了,我不摇头,等他说够了,我再拐弯抹角地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让他感觉这个问题还可以有更好的处理方法。这样,他就更乐意接受我的观点。批评就像人人都需要的盐,但是,一颗颗大盐粒,让人生生吞下去,谁爱吃?要是把它放在菜里、汤里,那吃起来就很舒服。在这样融洽和谐的师生情感中,学生自然会把班主任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班主任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自觉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一个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集体也就会逐渐形成。同时我还以“身教”促“言教”去影响学生,每天总是尽可能早地走进教室,整理教室,拾捡短小粉笔,以自我垂范帮后进生改掉不良习惯和缺点。
最后,把教师单一教育变为全班集体教育。教师是教育的引路人,是教育的探索者和执行者,但在我们千百年的说教式教育模式下,在家长制的教育思想下,在严师出高徒的要求下,我们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并不是很多。职高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成绩不好,没有考上普通高中。他们分数不高但不代表智商不高,他们中很多人的聪明才智只是没有放到学习上去,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被其他的东西所吸引。所以在引导这部分同学的行为规范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就是教师一个人发挥作用,而是要调动大家的力量来搞好教育,让每个人都成为教育中的一份子,既要教育别人又要接受别人的教育。在我们班上,很多时候由老师或者班委组织,就一些现象和问题开展“一事一议”,“热点问题大家谈”等活动,同学们在畅所欲言的过程中,可以知道和自己同龄、同班、同生活的其他人所思所想,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形成一个个正确的行为导向。就拿我们班的班规来说,所列之制度皆是源于他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之必须注意的规定,很多的规定都是大家在探讨时候的所说所悟,再通过大家的一致讨论、表决,最终形成了学生们心服口服乐于接受且在后期管理卓有成效的班级管理制度。学生的成长固然需要老师的引领,但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在成长,我们永远无法替代他们的成长,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走近他们内心的深处,赏识信任学生;从小事入手,用最平凡的事件来影响教育学生,引导他们正确地走好自己的路。
“当一个孩子感受到来自成年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时候,也就是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开始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智自觉开启的时候,这样的成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成长。”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责任让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在职教这片热土上,我挥洒着汗水,也播撒过泪水,但收获的喜悦也只有我能品尝,当教师节那天收到的贺卡上学生称呼我为“老师妈妈”时,我真正体会到了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快乐与满足……
◆ 教资班主任工作计划怎么写 ◆
随着学期的结束,班上的管理也其一段落,对一学期的工作回顾更得有以下几点感受。
1、关于班级的定位
虽然47班是高一年级的普通班,但由于学生基础普遍较好,并且部份学生实力素质都较强已完全有能力和第一层次的同学竞争,所以在这学期的工作中都以这点出发,特别规定了早晚读使学生把大部份时间真正花在了学习之上,并多次强调了班级的发展方向,以学习为主,成为分班时向高一层次输送优质学生的基地,使得班上中上游学生的积极性,得以调动,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力争上游的学习氛围。
2、关于德育教育
对于普通班的管理应以德育教育为核心,事实上,对于普通班的学生来说,智力因素并不是造成与其他学生差距的根本原因,而是因为一直以来养成的一些品质方面的毛病限制了进一步发展,有句话就很直接地说出了这种差距:“思想修养的层次决定事业的发展”,而在班上就一直以树共进,严格抨击坏现象,严肃处理违纪学生首先明确指出什么是倡导的,什么是严肃抨击的,这样,只要纠正了这些毛病养成好的习惯,形成好的品质,必将在今后取得真正的`进步。
3、关于体育活动
对体育活动的认识绝不能仅停留在增强体质的层面上,事实上,体育活动已起到了增强集体凝聚力,培养团结协作,竞争拼搏品质的作用。故在本学期班上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排球赛外,还组织了三人篮球赛,通过这些活动并在班上形成一种团结及互助与竞争的氛围。
总之,随之工作的深入与其他老师的指导下,我有信心完成学校与家长交付的重托,把本班建成一个团结向上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