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乡工作总结系列

2023-09-23 19:54:50 科技乡工作总结

  小编精心推荐

  工作总结ppt | 工作总结怎么写 | 工作总结开头 | 工作总结结尾 | 工作总结报告

  想知道“科技乡工作总结”的一些信息留学群的编辑为您整理了。提高文档处理速度有助于优化工作流程,范文在大众中的认可度不断提升,注意范文的开头结尾以及转折可以学会更好地布局文章。可以考虑一下哦或许会有创新的点子!

科技乡工作总结 篇1

  市科协20xx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按照市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以“精准扶贫文化科技惠民”为总体要求,结合科协工作实际,积极动员农技协、市级学(协)会、农村乡土人才、科普讲师团等科协组织深入农村、社区、学校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深入开展科普宣传

  在今年的“三下乡”工作中,市科协不断改进宣传方式,更新宣传内容,把“三下乡”宣传活动、培训活动与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结合起来,与巩固全国科普示范市工作结合起来,与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结合起来,与培养青少年的科普意识结合起来,带领市级学(协)会科技工作者广泛开展科普之冬,科普之春、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月)等集中活动,散发宣传资料3万余份,接受群众科技咨询9千余人,科普大篷车进学校、社区、农村16次,受益青少年、市区居民、农村人群达5万余人。

  二、扎实开展科技培训

  充分发挥土专家、田秀才、农民拔尖人才、科普讲师团等科技人员的作用,对全市农民、社区居民进行培训,讲授防病治病、视频安全、健康与营养、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各级科协组织深入到农户家中、田间地头热情真诚地向农民群众传授农业信息、科技知识,细致耐心地为农民解难释疑。

  三、进一步加强科普惠农“四个一”建设

  一是完善“站、栏、员”建设,全市124个行政村已全部建立科普宣传栏。二是做好科普宣传栏更新与维护工作,全市今年有所有科普宣传栏进行定期更换挂图6期,制作科普画廊展板13米科普长廊以及打造白果社区科普活动室共花费近3万元。三是对全市45个科普宣传员进行培训,使其成为科普组织的中坚力量。四是积极推进科技活动中心以及科普e站建设。今年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接待全市青少年和广大市民达1。2万余人,建设5个科普e站。

科技乡工作总结 篇2

  作为一名基层农技推广项目科技指导员,一年来能够深入基地,努力工作,认真履行农业科技指导员职责,通过对负责的10户小辣椒示范户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保证了各项技术的落实,小辣椒产量、种植效益和示范户种植技术均有提高,在当地起到了示范作用。现把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20xx年我负责华镇三里营村十户辣椒科技示范户,总面积为15亩,平均亩产362斤,亩产值1500元。扣除亩成本1200元,亩纯收入300元,是种植玉米纯收入2倍。该村示范户张进杰20xx年度被确定为小辣椒示范户,该户在本年度种植辣椒10亩,亩收小辣椒410公斤,成为辣椒高产典型之一。

  1、推广杂交品种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小辣椒杂交种具有产量高,色素和辣味素含量高,抗性好等特点,比益都红增产30—100%,并且,适于干鲜两用。随着小辣椒加工企业的引入,对红鲜椒的需求量将逐渐增加。因此,大力发展小辣椒杂交种是实现小辣椒提质增益的关键措施。根据几年来我市小辣椒生产实践,10户示范户选择了宛椒(206)为种植品种。

  小辣椒属于育苗移栽作物,而椒苗质量与小辣椒产量质量密切相关。为培育优质健壮椒苗,应规范播种时间、播种技术、营养土的配比、种子和土壤消毒、水肥管理和温度管理等技术,实现标准化育苗。为小辣椒优质、高产、稳产、高效、环保奠定基础。

  年降雨量小,干旱是农业生产的第一限制因素,发展抗旱节水栽培技术,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推广小辣椒地膜复盖栽培,一方面可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使有限的水分得到充分利用,弥补气候干旱的弱点,提高自然降水和灌溉水利用率,减少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实现节本节水;另一方面可有效提高前期地温和土壤肥力,有利促进小辣椒早期生长发育,实现早封垄,早结果,延长有效结果期,提高优质椒率,实现增产、提质、增效。

  市场上销售的地膜有白色和黑色两种,因白膜透光性好,膜内水分和温度适宜,杂草生长迅速,必须用除草剂控制,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污染了环境,有时还对椒苗产生药害。在苗孔封闭不严或田间作业踩踏下除草济药膜被破坏后,杂草滋生现象时有发生。利用绿色植物叶绿素形成需要光照的原理,使用黑膜复盖,膜内杂草的叶绿素合成困难,除草效果显著,而抗旱保水和增产效果与白膜相当,每亩可节约用药用工成本12元,又避免了环境污染和药害发生,实现节本、增效、优质、环保。

  根据耕地条件、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养分状况及小辣椒生长发育需肥规律,确定合理施肥品种和数量,基肥和追肥分配比例,最佳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改变原有传统经验施肥,提高施肥效率。遵循增钾、控氮、补镁钙、忌氯和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原则。具体氮磷钾施肥比例是N:P2O5:K2O为1:0。2:1。4;镁钙肥可作基肥,亦可叶面喷施效果更好;因辣椒为忌氯植物,应忌用含氯肥料。

  宛椒(206)不同于其它小辣椒杂交种,因其株高矮,搞倒伏,栽培密度应适当高于其它杂交种,亩密度45005000株。

  走访各科技示范户,与示范户座谈和交流,了解生产情况,听取示范户的意见和建议,分析各示范户辣椒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制定分户指导方案。计走访15次。

  在辣椒育苗前、育苗播种、苗期管理、整地施肥、定植、追肥、中后期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等关键时期,深入到田间和每个示范户指导和现场培训,提高了示范户种植管理技术,实现了关键技术落实到位。

  对科技示范户的补贴,做到了及时发放,并做了使用说明指导,使之发挥最大实效。

  为了让科技示范户掌握好科技管理技术,并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与乡农业推广站、示范村领导,共同组织示范户和辣椒种植户,于收获前开展了一次品种现场观摩,参观品种优势,交流种植经验。为明年该小辣椒品种推广做准备。

  1、农业技术推广的对象是农户,而我国现阶段耕地是以农户为单位的分散经营制度,农业技术推广指导培训受经营制度的限制,多数情况下是对单户或几户的小范围内的指导培训,部分农户因耕地面积有限,不以农为主,对技术指导重视不够,加之受交通工具的影响,技术指导员指导效率低,有效工作时间短。因此,国家和地方应通过多种措施、形式支持土地流转,鼓励耕地集中经营,提高技术指导效率和新优技术推广效率。

  2、为充分发挥示范补贴作用,应严格规范示范补贴种类范围,确保补贴应用到位发挥作用。以小辣椒为例,可直接发放适量小辣椒杂交种子,使示范户既用上优良品种,又减少了购种成本,进而提高了产量和种植效益。

科技乡工作总结 篇3

  导语:2010年,我乡科协在县科协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科普工作主力军作用,在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总结经验,以利再战,现将2010年科协工作总结如下:

  

  2010年,我乡科协在县科协的带领下,富裕阐扬科普工作主力军效用,在履行科教兴县计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总结经验,以利再战,现将2010年科协工作总结以下:

  1、帮忙哀鸿规复出产,重建故里

  后,我乡蒙遭到了紧张的吃亏,部分房屋倒塌,极大部分房屋受损紧张,感化了我乡农户的出产糊口生涯,为此,我乡构造科协成员对全乡的房屋进行核实挂号,房屋受损95%以上,没法栖身,必要重建的就有500余户,根据灾情环境,乡科协帮忙重建办当真科学筹划选址、科学重建、科学计划,在购买材料上由各村、社统计运输,钢筋、水泥由重建办在场镇设点,保质保量,随时供货,现我乡重建户均已搬入新房,过着立足立命的糊口生涯。

  2、成长经济,推行新技巧

  根据上级经济成长筹划、调整农村财产布局,我乡在2010年调整财产用于莳植海椒,在科协的倡导下建立了海椒协会,当真全乡的海椒莳植办理、销售一条龙办事,改过去死板栽植为单株移栽,履行高箱深沟薄膜覆盖技巧,现我乡海椒苗长势精良,可望有好的成果。

  3、建立科普树范基地,展开“科技活动周”宣扬活动

  在5月20日召开了科普联席集会,环绕科技活动周的目标 ,要求以科技办事民生为重点,当真展开科技办事三农为重点,进步全民科学本质。各村还专门召开了广播集会,乡带领还专门在有线广播德律风公告讲话,利用逢场天在街上宣扬科技政策标准。张贴科协挂历,广泛宣扬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四川省科技进步条例》。竭力进步了人民大众对科技政策的自动性,自动性。

  总之,半年来做了大量工作,但还需连续展开科技下乡,进步大家科学技巧本质,加快农村适用技巧推行,阐扬科协科技对三农的巨高文用。繁华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益。

科技乡工作总结 篇4

  一、领导重视,制定了计划

  我局接通知后,庚即成立了以副局长胡晓玲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科教科为牵头单位,负责组织安排我局的科技“三下乡”活动,机关各中心、执法队和片站为协同配合。我局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及时制定了郫县20xx年农业科技“三大行动”实施方案(郫府办〔20xx〕49号)和郫县农村发展局20xx年科技“三下乡”活动计划。

  二、具体做法

  1、利用科技活动周和安全宣传周活动,将相关农业科技资料和安全知识传授给农户,开展活动3次。5月15日,我局组织科教科、农技中心、农质中心等的科技人员在郫筒镇老百姓花园参加了郫县20xx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暨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活动中,科技人员通过发放农业法规和技术资料,现场讲解、技术咨询等,引导群众学科学、用科学,做依靠科学致富的技术型新型农民。这次活动中,群众索取资料的积极性很高,我局科技人员对群众咨询的问题都进行了一一解答,共计散发各类农业法律法规宣传资料和农业科技资料3000余份,活动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6月2日,我农质中心参加了县政府在郫筒镇老百姓花园举办的集中宣传活动,现场受理群众举报3起,接受咨询5起,发放成都市实行蔬菜水果食用菌市场准入的知识问答220份、成都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成都市实行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通知220份。

  2、充分利用赶场日、农民朝会日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各镇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5次,分别到花园镇、新民场镇、友爱镇和唐元镇等镇开展活动。

  3、按需培训,有的放矢。根据各镇农民的需求安排相关专家与农民进行面对面交流,接受农户的现场咨询,咨询人数达3000余人,有力地帮助群众解决了生产、生活过程中的遇到的疑难问题。

  4、根据我县农业生产现状及技术推广趋势编印了相应的技术资料并适时给农户。半年共组织农业科技人员70余人开展宣传咨询服务,发放宣传资料17000余份。内容涉及食品安全法、成都市蔬菜水果食用菌实施市场准入、三类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的相关知识;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规程;韭黄生产技术、生姜生产技术、食用菌生产技术、常见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畜禽养殖技术;拖拉机驾驶操作技术、马铃薯、油菜和小麦联合收获技术、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农机田间作业安全规范和作业质量技术要求;农药经营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肥料的科学使用技术和农村户用沼气池日常维护与安全使用等等。

  三、活动形式

  为增加农民参与科技下乡的积极性,使农民较为直观、系统地掌握相关技术知识,我局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宣传:

  一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影象设施,编制印发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资料,应用多媒体到各镇、村播放技术光碟,精心选派农业专业和科技技术人员为农户现场答疑。

  二是通过专题培训,电视、新闻、广播、报纸宣传,现场会,科技赶场,电话咨询服务,发放技术资料等手段进一步扩大培训面,把农业科技及时传送到千家万户。

  四、活动成效

  半年来由于领导重视,农业专家和科技人员的辛勤努力,深入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进一步促进我县特色优势产业壮大发展。例如,唐元镇锦宁韭黄生产合作社成员经过多次参加专题培训和科技下乡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成员的韭黄种植技术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将理论知识积极应用于生产实践。合作社采取了五统一的措施,运用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手段确保韭黄生产的质量和品牌运用效果。唐元韭黄不但进入了省内家乐福、麦德龙、红旗连锁等大型超市,塑造了唐元韭黄新形象,还开辟了西安、兰州、武汉的省外市场。该基地已获得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将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是送科技下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促进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在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推广与应用。1-6月,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16个;推广新机具14台·套;推广新技术13项。其中,引进推广的新品种有:F优498、蓉优188、冈优198、准两优1102、德香4103、宜香305、一见钟情甘蓝、科莱白花菜、韩国探索萝卜、先花70、红掌、美人指、红叶石楠、金禾女贞、川金茹、平韭四号等;推广的新机具有:动力机械、畜牧生产机械和植保机械等;推广的新技术有:太阳能频振杀虫灯、性诱剂、水稻优化定抛、苦瓜堆式栽培、大棚漂浮水培育苗、容器苗栽培、高低喷灌、地布覆盖、木腐菌废料栽培姬松茸、黑色薄膜软化栽培技术、水稻机插秧、土豆机械化收获和生物发酵床养猪等。

科技乡工作总结 篇5

  为加快推进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三农,使种养农户增产增收。我乡坚持改革创新,以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为重点,以服务农民的成效检验为标准,培养农民科技指导员和农民科技示范户,构建“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种养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通过科技指导提高了本乡农民科学种养的素质,带动了经济的发展。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县乡联动、严格选拔、确保科技指导员质量东乐乡政府通过认真筛选,严格把关,把黄廷海、钱万福、龚世亮等7名实践能力强、服务态度好、受群众欢迎的“土专家”、“田秀才”推荐选拔为我乡的农民科技指导员。农民科技指导员的诞生,创新了农民培训形式,提高了科技传导能力,带动了所在区域农户,做到在关键环节、关键农时、突发事件及群众需求时,“手把手、面对面”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在全乡初步建立起“专家科技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培训推广网络,这种专家与科技指导员、科技指导员与农民之间的`“零距离”对接,大大提高了我乡科技培训的服务质量,让农户得到实实在在的科技大餐。

  二、紧紧围绕联系点的产业发展,制定培训指导计划,及时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

  (一)立足实际情况,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服务。自农民科技指导员上任以来,坚持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主线,按照特色化调结构、组织化联农户、标准化建基地、品牌化拓市场的总体要求,科技指导员依托各业务部门,以项目为载体,逐步建立了与农户、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之间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采取现场讲解、示范指导、入户面授、集中培训等形式,把科技知识和项目渗透到千家万户,培育了一大批种植大王、养殖能手和种养专业大户。黄廷海作为我乡西屯村优秀科技指导员,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今年他联系15户科技示范户为其进行生产指导,示范面积达到120多亩,收益近100万元,为我乡科技推广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同时他还帮助本村制定种植方案、确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掌握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并及时培训科技示范户和村民,为西屯村排忧解难,得到了示范户和村民的一致认可。

  在闲暇时间,他还积极学习《农业实用技术读本》、《农村实用技术教材》等多种技术资料,通过相互交流、现场研讨,听讲座,参加学习班等方式学习良种选用、配方施肥等知识,主动向专家请教设施葡萄、林果丰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精量播种、果树修剪、规模养殖等技术。20xx年至今,共参加各类培训10多次,今年2月在县农技中心参加了设施农业的专题培训,了解和掌握了玉米制种中遇到的干旱、低温、病虫害等突发性技术问题的解决措施,指导各村正确应用,确保了玉米制种的大丰收,也为他人做出了榜样和表率。

  (二)规范培训范围与形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以“生产需要和群众需求”为依据,分行业,分类别、分层次确定培训对象,广泛宣传发动,精心组织落实,做到符合乡镇、村社劳动力发展现状,符合不同类别需求。以农民群众喜欢为标准,提高技术技能,推动和促进生产为目的,由农民按需点菜,科技指导人员手把手、面对面的现场技术操作示范培训,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爱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增强了培训的吸引力。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速度和质量也明显提高。科技指导员与示范大户、“龙头”企业积极缔结“利益共同体”,发挥了特长,提升了自身价值,创造了社会效益,也增加了经济收入,提高了培训实效。

  (三)扎扎实实搞好技术培训,提高群众科学种养水平。每个农民科技指导员都联系至少10户科技示范户,就种养过程遇到棘手的问题和建立科技示范的重要性进行沟通和宣传,并填写好示范户手册和指导员手册,所有内容填写清楚,特别是指导员的电话号码、技术指导方案。对示范户,要将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以及当前种养信息写入指导方案,便于有重点的指导。对示范户可进行随时的电话沟通或者现场指导,缩短距离,手把手教,增加感情,当场就可以将问题解决,如有当场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以请教专家来帮助解决。

  我乡培训办还根据农时请一些专家、学者、老师来授课,有针对性的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科技指导员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及对科技指导员进行新知识新技能的提高性培训。止目前,科技指导员已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20多场(次),发放技术资料1000多份,实用技术光盘60多套,与农户结成技术服务对子80多个,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开展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着眼于发挥农民科技指导员技术、信息优势和传帮带等作用,通过担任培训教师、现场示范指导、组织观摩等方式,组织开展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东乐乡农民科技指导员黄廷海引进孜然、板兰根、茴香、黄参等种植项目6个,通过自己试验示范,现以成功推广4个,适时组织种植大户示范推广立体种植模式。

  全乡以农民科技指导员为主,示范推广各类种植、养殖新品种、先进实用新技术等,在群众学技术、增收入方面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他们既开展技术承包和基层创业,做给农民看,又手把手地现场示范,带着农民干,通过建立科技示范点和结队帮扶,普及推广了一大批农业高新技术,辐射带动了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推广特色化种植、林果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玉米制种、青贮饲草料、羔羊育肥等先进实用新技术、农作物新品种10多个

  四、示范带动,架通培训桥梁。通过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工作的深入开展,广大群众争当“科技示范户”和“农民科技指导员”的良好竞争意识蔚然成风,我乡已有10名农村劳动力通过参加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和“巧工匠”的嬗变,成为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生产示范标兵和致富带头人。科技指导员钱万福,东乐乡山羊堡村二社人,60年代出生的他积极响应乡党委、政府移民山羊堡滩的号召,举家迁入山羊堡村发展农业生产。他积极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经济收入越来越高,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20多亩地,全部种上了制种玉米、孜然、茴香等高收益的经济作物,亩均收入在20xx多元左右,年纯收入可达4万元以上。20xx年,在他的带动下山羊堡村建起益民肉牛养殖小区,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止目前,有肉牛40头。今年,他又建成养鸡场一处,饲养蛋鸡1000只。年均可创收入达10万余元,是山羊堡村养殖业中的佼佼者。他曾多次参加市、县以及乡政府举办的实用技术培训班,在养殖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是村里养殖户的主心骨。在他的带动下,山羊堡村搞起了“小规模,大群体”的畜牧业养殖模式。村民梁保安、王宏德、曹德、也建起了高标准养殖暖棚,梁保安有肉牛18头,羔羊50只,王天才有羔羊120多只,周吉祥养猪100多头。每户年均可创收入30多万元,使许多村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分享

热门关注

体校工作总结

体校工作总结

驾驶员工作总结(集合10篇)

驾驶员工作总结

青少年活动工作总结精选5篇

青少年活动工作总结

煤矿工作工作总结系列11篇

煤矿工作工作总结

每周工作总结经典

周工作总结

三下乡工作总结系列

三下乡工作总结

科技工作总结系列

科技工作总结

乡团委工作总结

团委工作总结

医师乡工作总结5篇

医师乡工作总结

科技特派员工作总结模板系列

科技特派员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