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都需要写一份报告,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你知道怎么撰写一篇标准的报告吗?留学群的编辑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质量监督年度工作报告”,感谢您的关注希望您能收藏我们的网站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质量监督年度工作报告(篇1)
一.工作职责履行及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1.业务工作顺利
截止到当前,我所共完成业务收入近0000000万元,共完成对260批次样品的检验工作,其中定期检验54批次,委托检验172批次。
2.完成上级定期监督检验任务
今年我所认真完成上级下达的定期监督检验任务,完成率达100%。按照市局的定检任务,我所分别对瓦楞纸箱,编织袋和溶剂油等生产企业6种产品开展了定期检验,抽检包装类生产企业30家35个产品,出具35份检验报告,抽检油田助剂生产企业12家19个产品,出具报告19份检验报告。
3.对食品等企业全面开展了委托检验
我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把握强化源头产品质量检验这条主线,创新思路,完善机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源头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新路子,突出工作重点,有力地推动了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今年我们先后60多家食品企业签订了全年委托检验服务协议,全年共接受委托检验达172批次。
4.发展创新拓展业务
在新形势下,我们转变观念和工作方式,积极走出去。今年我所与锅检所合作,开展了热传导油的检验业务,共对23家企业34个样品进行了抽检,为企业锅炉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保证。县内许多私营企业技术力量薄弱,产品质量检验水平低。6月份,市质量技术监督培训中,食品科和我所联合开展了食品企业检验人员培训班,我所积极配合,提供实验室和仪器设备,保障了培训班成功开办,获得企业的好评。
二.抓机构建设,提高综合实力
1.坚持不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我们把检验工作和日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真正做到了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牢固树立中心意识,自律意识和服务意识,以促进服务意识的提高和服务质量的提升,积极当好企业的服务员和领路人。
2.苦练内功,提升服务经济的能力和手段。
我所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业务学习、外出培训等方式全面提高检验检测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针对市局计财处和认评处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所及时进行整改。于此同时我们着手修订《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系列的质量管理文件,并且在具体工作中按照新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保证体系进行试运行,通过运行不断修订和完善,现在,新的质保和安全体系已基本成熟。在局领导的指示精神下,我所积极筹备和购买必备的检验设备。我所购买的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已投入使用,进一步提高了我所的检验能力。
总结08年,我所在一年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局党组的要求还存有一定的差距。20xx年转眼即到,我所将围绕存在的问题,继续加强队伍建设,完善质量体系的内部管理,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全力以赴,使我们的检测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检测项目不断拓宽,扎实工作,再创佳绩。充分利用检测资源,做好企业服务的大文章。
质量监督年度工作报告(篇2)
20XX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七届九次、十次、十一次全会和全省质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全力打好“六场战”,持续深化“三大升级行动”,不断强化“两大安全”监管,自觉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做到服务保障G20守底线,推进“三强一制造”促发展,主动提升能力优服务,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20XX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围绕中心促发展。扎实推进“三大升级行动”、生态文明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浙江制造”品牌培育等工作,打好“三强一制造”组合拳,精准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圆满完成“三大升级行动”三年目标任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先进方法导入率、采标率、品牌经济贡献率分别达到86%、63%和50%。长兴县、安吉县申报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长兴动力蓄电池、南浔古镇申报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全市21家企业申报市政府质量奖,54个产品申报浙江名牌,86个产品申报湖州名牌,42家企业认定为“三强”企业。扎实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培育,在全省率先实现“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试点县(区)全覆盖,建立50家企业的“浙江制造”培育库,对起草“浙江制造”标准企业、通过“浙江制造”认证企业分别给予10至30万元不等的奖励,深化“政府购买服务”、“一企一导师”帮带等服务措施,大力加强人员培训和舆论宣传,组织全市企业牵头制定“浙江制造”标准10个。持续加快生态文明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生态文明标准化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县(区)政府综合考核,我市首部地方法规《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条例》对生态文明标准化工作作出明确规定。全市梳理相关标准4858个,创建首批市级示范点23个,3个国家级、1个省级试点示范项目通过验收并获优秀项目,《湖州市生态文明标准体系指南》等标准规范研制工作扎实开展,成立首个市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二)科学监管保安全。牢牢守住“不出事”底线,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G20杭州峰会保障工作突出贡献集体。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地毯式”特种设备大普查,共清查使用单位16724家,新纳入库外未登记设备584台,更正和清理企业信息1239家,注销僵尸设备3200余台,办理停用设备715台,查找出特种设备一般安全隐患487项,重大安全隐患39项,整改完成率100%。全面推进电梯使用安全管理地方立法,获批筹建市电梯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在全省率先提出并开展民用液化气瓶“一瓶一码”数字化监管工作,积极探索第三方责任保险在特种设备安全领域的推广应用。严格落实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措施,实施定期抽检58种产品851批次,检出39批次不合格,批次不合格率4.6%;深化质量比对和“我检你选”、“我检你点”等工作;持续加强区域性重点产品监管,吴兴电线电缆、长兴即热式电热水器整治规范工作成效明显,南浔区木地板质量提升示范区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开展“蓝剑”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8132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3585家,立案查处违法案件234起。没有发生被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案件,实现“湖州市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先进单位”六连冠。
(三)突出重点强保障。充分发挥技术服务保障职能优势,突出技术能力建设、制度机制建设、基层基础建设重点,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增强全市质监工作合力。强化技术服务保障,加快物流装备制造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省木检中心积极筹建国家竹木家居质量检验中心。抢抓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机遇,主动贴近、精准服务特色小镇建设。深入开展服务企业助力“众创”活动,作为全省5个综合优秀市局之一,得到省局肯定。“实验室开放”活动持续深化,为企业节省检验检测、研发等成本680余万元。强化制度机制保障,完善政府质量工作考核评价体系,质量工作合力得到持续增强;严格落实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行业主管部门、县(区)政府等各方责任得到更好落实;建立自我声明公开企业产品标准监督抽查机制,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对自我声明公开的企业产品标准实施市级监督抽查。强化基层基础保障,调整完善对县(区)局的考核,通过“捆绑式”考核,做到市、县(区)责任共担、成果共享,每季向县(区)政府通报重点工作进展和工作特色亮点,全面展示质监工作成果,争取县(区)政府重视和支持。
二、20XX年工作思路
20XX年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推进质量强市、标准强市、品牌强市和“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全力打造“三大升级行动”升级版,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标准化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依法科学高效监管,坚守质量安全底线,努力为加快湖州赶超发展、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聚力质量供给,持续深化质量标准品牌再升级。一是深化“三个强市”建设。将质量元素有机融入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各领域、各环节,不断增强质量工作合力,指导推动长兴、安吉等县(区)开展“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大力实施“标准化+”行动,建立健全具有湖州特色的“标准化+”推进体系和工作机制。深化“三名”工程推进,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重点,建立良好的品牌建设长效机制,推动长兴动力蓄电池、安吉椅业、南浔古镇等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二是强化“三强”企业培育。深化“政府购买服务”举措,实施分类指导,因缺补缺,推动企业质量标准品牌再提升。力争20XX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先进方法导入率达到87%以上,采标率达到63%以上,品牌经济贡献率达到52%以上,新增“三强”达标企业20家以上。三是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建设。推动吴兴、德清、长兴、安吉等第二批“浙江制造”培育试点县(区)出台扶持政策,落实培育举措,全面完成试点任务。围绕我市“4+3+N”产业体系,筛选和推荐一批重点培育扶持企业和产品,纳入“浙江制造”品牌培育目录。支持行业协会和培育企业参与“浙江制造”产品标准研制,力争牵头制定“浙江制造”产品标准6项以上。引导培育企业开展“浙江制造”产品对标、达标、采标活动,积极申请“浙江制造”品牌产品认证。
(二)立足全国领先,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制定出台《20XX年国家生态文明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进计划》,按照“建设一批项目,制定一批标准,树立一批示范点”的总体要求,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推进。一是推进项目建设。重点推进生态文明标准体系、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指南、生态文明标准化服务平台、生态文明标准化推广应用、生态文明标准化宣传教育培训等项目建设,总结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经验,提出湖州市生态文明标准化示范区创建评价指标体系。二是推进标准研制。重点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水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绿色出行系统建设、生态农业基地建设、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建设、乡村旅游发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绿色生态城建设、竹林碳汇试验区建设等十大工程推进标准研制工作,力争完成市级以上标准制修订16项以上,突出抓好电磁线、丝绸、蓄电池等绿色产品团体标准的研制。三是推进示范创建。重点围绕空间布局、城乡融合、产业发展、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生态文化、机制建设等领域开展标准化试点,力争在绿色制造、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城乡一体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求得突破。
(三)着眼科学监管,合力共筑质量安全底线。一是强化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出台《湖州市电梯安全条例》,加快建成电梯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并投入运行,全面建立电梯应急救援三级快速响应机制。健全完善联席会议、定期会商、联合执法、督查通报等工作机制,全面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和县(区)、乡镇(街道)属地管理责任。严格执行年度监督检查计划,普及信息化监管手段,多渠道、多途径推进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强化行业自律,积极推广第三方责任保险,有效促进特种设备安全多元化保障。二是强化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动态管理重点监管产品目录,严格落实各项监管措施。启动AB分类发证模式,改进“先证后核”工作,严把生产许可关口。采取“三随机五公开”方式,引进机构参与抽样检验,必要时由行政部门组织参与抽样,增强监督抽查有效性。通过风险提示函、约谈和挂牌督办,督促县(区)政府对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对照“一库二查三报四到位”要求,推动乡镇(街道)履行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加强监督抽查信息发布,定期推出“产品质量红黑榜”,引导行业协会增强自我监督意识,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推动南浔区加快国家级木地板产品质量提升示范项目建设,鼓励其它县(区)积极争创示范项目。三是推进计量规范监督管理。加强对计量检定机构、计量校准机构的监管,定期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和计量比对工作,依法严厉查处出具虚假数据报告等行为,切实规范量值传递体系,维护计量检定校准市场秩序。以民生计量、环境监测计量和安全计量为重点,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计量行为。四是严惩质量安全违法行为。以特种设备、涉及人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产品为重点,深化“蓝剑”系列专项执法行动。继续推行“三告知”、“四审评”、“五公开”、“六说理”执法办案机制,狠抓说理式执法、首查整改告知等制度落实,加强执法队伍自身建设,提升执法办案水平。推行“查办分离”机制,加强协作办案,合力查大案、办要案,形成对质量安全违法行为的有效威慑。
(四)狠抓基础保障,着力强化部门自身建设。一是持续深化职能转变。围绕“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的持续推进,根据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更好地规范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动态调整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规范行权平台的应用与权力运行的实时监察。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强化工作督查检查,保证基层行政审批工作规范高效开展,真正做到“放权不减质、放权不卸责”。二是不断提升技术服务保障能力。围绕产业经济发展需求,合理布局检验检测机构发展规划。高质量建成物流装备制造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平台,鼓励各平台积极申报省级中心、国家中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严惩检验检测违法行为,促进行业良性、可持续发展。做足做好服务特色小镇建设文章,持续推进服务企业助力“众创”系列帮扶活动。三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扎实开展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党支部政治学习日、“党员图书角”等学习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完善“三会一课”制度,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化“五型”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开展“结对共建”、“结对帮扶”、“微心愿认领”、“党员先锋岗”等活动,持续推进支部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四是筑牢思想道德防线。突出抓好《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党内监督条例》等的学习贯彻落实。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层层传导压力,全面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网格化”管理,推动廉政风险防范措施落地生根,全面建立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原则,进一步推动机关作风和行风转变。
质量监督年度工作报告(篇3)
本中心质量体系建立运行__个月以来,按照质量手册中有关质量监督员的职责,质量监督员对中心的五个检测部门进行了监督,现将质量监督方面的工作如下小结并上报管理评审:
1.理化检测室监督情况
理化检测室质量监督员分别对水分、灰分、蛋白质、脲酶、脂肪、总黄酮等监测项目进行全程监督,并按照要求填写“质量监督记录表”,监督总体情况为:检测人员对检测工作程序比较熟悉,互相配合好,操作过程顺利,分析人员均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均经过检定,工作环境符合要求,样品准备符合规范要求,监测方法正确,监测记录基本规范,符合有关标准、方法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2.仪器检测室监督情况
仪器检测室质量监督员分别对仪器准确度、损坏情况、仪器使用情况等监测项目进行全程监督,并按照要求填写“质量监督记录表”,监督总体情况为:检测人员对检测工作程序比较熟悉,互相配合好,操作过程顺利,分析人员均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均经过自校验,工作环境符合要求,样品准备符合规范要求,监测方法正确,监测记录基本规范,符合有关标准、方法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3.微生物检测室监督情况
微生物检测室质量监督员对微生物检测中菌落总数、霉菌及酵母计数、致病菌等项目进行了监督,并按照要求填写“质量监督记录表”,监督总体情况为:检测人员对检测工作程序比较熟悉,互相配合好,操作过程顺利,分析人员均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均经过检定,工作环境符合要求,监测方法正确,监测记录基本规范,符合有关标准、方法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4.现场监测室监督情况
现场监测室质量监督员分别对废水采集、区域环境噪声、烟气监测等监测项目进行全程监督,并按照要求填写“质量监督记录表”,监督总体情况为:检测人员对检测工作程序比较熟悉,互相配合好,操作过程顺利,分析人员均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均经过检定,工作环境符合要求,样品准备符合规范要求,监测方法正确,监测记录较完整,符合有关规范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5.办公室监督情况
办公室质量监督员主要对试验用水制备过程、制备质量和办公环境进行监督,并按照要求填写“质量监督记录表”,监督总体情况为:检测人员对检测工作程序比较熟悉,互相配合好,操作过程顺利,分析人员持证上岗,仪器设备经过检定,工作环境符合要求,样品准备符合规范要求,监测方法正确,监测记录较完整,符合有关规范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以上为质量监督员在质量体系运行以来,参与的监督活动和履行的职责。
质量监督年度工作报告(篇4)
走过2020,总结过去,才能更好迎接未来。以下这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年终工作总结,不容错过!
(一)2020年度工作总结:
3、发出《质量监督意见通知书》248份,质量问题处理合格率100%。
4、1月份,开展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专项检查以及汇报工作。
5、2月份,全面启动省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工作程序。
6、4月份,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启动“安全年”活动。
7、5月份,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
8、6月份,开展抗震排查和建筑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信息统计和报送工作。
9、8月份,派员参与省厅组织的全省建筑工程节能检查工作。
10、9月份,积极做好安全工作。
11、11月份,做好迎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督查工作。
12、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创建国家卫生城,全面加大“创卫”检查工作力度。
13、全市进一步开展对起重机械和模板支撑系统进行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15、完成了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二)、继续坚持桩基工程、钢结构工程、幕墙工程专项验收制度,室内环境检测工作已经全面开展,加强了对装修工程的监督管理,全年有15项二次装修工程委托了质量监督。
(三)、节能工作监管开展情况
上半年,省厅出台了《__省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工作程序》,我站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编制了《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督方案》,有力地推动了建筑节能工作的实施。
(四)、积极开展质量监督站自身建设,加强内部监督管理
1、不断提高站内人员自身素质及业务水平,不仅在政治思想教育方面是长抓不懈,在业务上,一方面定期组织站内人员集中学习各种规范和条文,另一方面积极参加省、部、委组织的各项培训和交流会,以此来提高监督员的业务素质;
2、为了迎接省监督局对我站的监督机构考核,我站认真学习了“省监督局考核办法”,明确考核内容,具体工作落实到人,通过积极认真的准备工作,我站顺利地通过了考核。
(五)、进一步开展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与政务公开工作
(六)、存在的问题
虽然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有些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地巩固和深化。以下是存在的问题:
1、施工单位存在转包、违法分包、挂靠、手续不全擅自施工等问题。
2、少数建设单位缺乏工程建设法规意识,扰乱市场秩序,在不办施工许可证和质量监督手续的情况下,纵容施工企业盲目施工,影响工程质量及监督管。
3、监理单位存在管理不严,制度不全,素质偏低,现场监理人员不到位,不按规定进行监理等问题。部分监理单位承接监理任务后,监理人员不足,不按规定实行旁站监理,总监极少到施工现场,现场监理人员业务能力低,不能及时发现质量问题。
质量监督年度工作报告(篇5)
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科领导的带领下认真学习、积极工作较好的完成了本年度的各项工作任务。在这一年里,能够坚持参加局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等活动,通过学习能够认清形势,紧跟领导思路、积极贯彻执行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本年度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参加了对民用四表的监督检查,对小区热能表安装情况进行调查,与天衢花园、江南水郡等多个小区进行摸底并与物业沟通,落实检定情况。
二、受理12345市民热线及12365涉及计量的投诉50余起,均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了解现场情况并积极与投诉者进行沟通,并形成文字上报处理情况得到消费者好评。
三、积极配合省计量院对全市大型计量医疗设备的检定工作,通过积极与企业沟通协调,使检定工作顺利进行。
四、深入山东华鲁恒升、德州实华化工等23家企业,帮助企业完善测量管理体系。今年以来,新增省级计量保证确认8家,完成市级计量合格确认换证15家。
五、对全市中石化、中石油近百个加油站的加油机等计量器具的检定情况和配备情况进行了备案。对全市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建立的计量标准检定人员、实验室面积、设备情况进行了核实和统计。
六、下一步的打算
加强创新意识,拓宽思路,对上级安排的工作要落实到位,在具体工作中进一步做到精益求精,在与企业的服务与交流中,要始终保持和树立质监部门的良好形象,在为企业服务质量上要有突破并积极帮助我们的计量检定机构在管理上进一步上水平,在检定上做好理顺工作。
质量监督年度工作报告(篇6)
2020年,我站在市建设局的直接领导下,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落实“三法三条例”为主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思路,围绕工作目标,坚持以“监、帮、促”为理念,进一步加强巡查力度,完善“差别化管理”,稳步推进建筑节能、结构抗震、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工作及住宅工程竣工分户验收工作,突出安全文明生产薄弱环节、重大危险源隐患的专项整治,确保全年工程质量安全工作有明显好转,工程质量总体受控,安全态势平稳,取得较好的成效。
一、工作基本情况
(一)受理质量监督工程项,其中房建工程项,建筑面积万m,工程造价约亿元,市政工程项,工程造价约亿元;工程竣工备案幢(项);受监工程未发生重大质量事故。
(二)受理安全监督项;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起,死亡人;共办理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的台、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台;共个工程项目申报创市级文明工地,有个工程项目通过市级文明工地的初评审。在全市安全监督岗位技能竞赛获得较好成绩。
二、质量安全监督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保障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有力开展,提高监管效能。结合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及我2站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项目“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走前列新突破”,深化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共制定6项工作制度,逐步建立、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长效机制。
(二)强化“两场联动”及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制度,规范进一步各方责任主体行为。对在建工程项共开展质量安全专项检次,检查施工单位个,监理单位个,机械设备台,共发出整改意见书份,督察处理重大工程质量问题起,处理完毕起;督察处理重大工程安全问题起,处理完毕起。
(三)深入开展程建设主体行为综合整治行动,切实规范各方主体履职。根据省建设厅、市建设局《关于开展全省工程建设主体行为综合整治行动的通知》要求,分阶段、分步骤开展我站监督工程建设主体行为综合整治行动,并结合“工程建设主体行为三项建设”和“三项行动”,组织召开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专题会议,加大监督检查与执法力度,抓好隐患排查与治理,督促企业抓好特种作业人员、“三类人员”等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四)突出重点,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1、深化建筑节能工程的监管,对建筑节能工程实行样板先行,有效地督促工程参建各方认真落实节能措施,切实推进建筑节能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建筑节能全面有效实施。
2、加大政府投资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住宅工程的监管力度,切实保障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有效提升工程质量品质。
3、制定《关于加强建筑抗震措施施工管理的通知》,规范
框架节点加密箍筋、砌体拉结筋、框架节点区质量监督要求,加大结构抗震施工的监管力度,确保主体结构工程质量。
4、制定《受监工程监督检测工作规范要求》,规范主体结构工程砼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楼板厚度以及建筑材料抽样检测制度,提高检测监督管理水平。
5、按照文明工地标准及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和各项要求,强化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管理,开展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专项整治工作,突出薄弱环节及重大安全隐患的专项整治。
(五)加强队伍作风建设。按照年初制定的《全市建设工程质安监督系统开展“监督队伍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方案》,确立作风建设的目标要求,要求全站干部职工树立“六种良好作风”,避免“六种不良现象”,并认真查找自身在作风建设、效能建设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以整改,将作风建设贯穿全年,扎实推进监督队伍健康稳定发展。
三、2021年工作安排
1、继续完善和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和措施。
2、结合市建设局各项要求,深入开展工程建设主体行为综合整治行动及质量安全动态管理制度,加大监督检查与执法力度,抓好质量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与治理。
3、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对不认真落实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隐患或问题,未按期改正的,根据相应工作制度采取约谈通报措施或挂牌警示措施;对情节恶劣的,依法依规进行立案调查取证,报市建设局进行相应的处罚。
4、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监督管理,突出薄弱环节及重大安全隐患(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基坑支护、建筑起重机械等)的专项整治,加强对施工现场火灾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治理。
5、进一步加强市、县(市、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区域化”建设,实行质量安全监督“技术、力量、信息”等资源共享原则,协助县(市、区)站开展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提供县(市、区)里重大、重要工程和村镇工程的技术指导,促进市、县(市、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共同提高。
6、全面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业务水平高、政治素质过硬的质安监队伍。
质量监督年度工作报告(篇7)
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及来宾市质监局提出的工作目标,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强化监管服务,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取得较好的成绩。
(一)以质量管理为基础,促进质量协调提升。
一是全力推动质量兴县战略。认真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实施意见,积极主动向地方政府汇报,加强与相关部门联系沟通,制定质量兴县工作要点和计划,召开全县质量兴县成员单位联席会,部署绩效考核工作任务,落实责任。
二是广泛开展“质量兴企”活动。指导31家规模以上企业启动“质量兴企”活动,比例达到**%以上。
三是有效推进名牌战略。培育推荐**化工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2种产品申报广西名牌产品。
四是积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对辖区内5家蚕丝被生产企业进行执法检查,并对4家生产企业生产的蚕丝被进行抽样送检,共抽样4个,送检4个,合格4个,合格率100%。
(二)以产品质量安全为监督底线,突出“三大责任”。
1.扎实推进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一是对全县50家食品生产企业*个批次进行监督抽查,其中合格52个批次,不合格12个批次,**个批次待检,合格率**,对监督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均按规定调查处理、责令整改、复查检验进行后处理,督促企业按要求整改;二是对75家食品加工小作坊办理备案手续,对38家(次)食品加工小作坊开展巡查。三是配合县食安委妥善处理两起疑似食品中毒事件。
2.加强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察。
一是与全县50个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增强各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二是开展特种设备日常巡查,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15家次,检查设备391台(次),发现一般隐患**,责令完成整改295处(次),隐患整改率92.8%。三是向市局送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180多个,强化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生产持证上岗率。今年辖区内无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发生。
3.强化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一是完成对7家获证生产企业及1家非生产许可产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分类监管评价;二是对全县27家工业生产企业53个批次产品开展定检和监督抽查工作,44个批次合格,5个批次不合格,4个批次结果未出,合格率91.6%;三是对7家获证企业及1家非生产许可产品生产企业开展巡查、年审、生产许可证发证条件复查活动,对存在问题的企业,提出整改意见并对存在问题企业的整改情况进行回访,确保全部完成整改。
4.认真履行打假治劣职能。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组织开展了农资产品、食品、建材产品等专项打假活动,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坚决维护生产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5.积极开展“质监安康进千企”和“质监安农进千村”行动。
举办了一期全县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暨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会,对全县45家企业的负责人或质量管理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与企业签署了《食品安全责任书》、《质量安全承诺书》。
在去年建立2个“产品质量安全咨询质监服务站”的基础上,我局今年新增了4个“产品质量安全咨询服务站”。举办知识讲座1次,现场咨询服务2次,发放宣传资料20xx多份、科技光盘48份、播放光盘4次,群众咨询50多人次。
(三)以促进地方发展为己任,加强服务能力建设。
一是加强标准化基础工作。申报了国家生态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和象州杉木速生丰产标准化示范区,其中象州杉木速生丰产标准化示范区被列入第一批自治区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帮助广西东糖石龙公司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申报工作,并获批准;指导2家企业成功进行了商品条码的注册。
二是加强计量监管。全年共检定各类计量器具**台(次),其中民生计量器具719台,对城区集贸市场开展贸易用计量器具免费检定47台,六类民生计量器具强检率为91.8%;与中石化、古象温泉等18家加油站及餐饮企业签订了计量诚信承诺书;加强对辖区内四家重点耗能企业能源计量工作监管和帮扶,监督和帮扶覆盖率均为100%;对辖区内的部分民生计量器具开展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均无计量器具违法行为发生。
三是推进认证认可专项检查。开展了获证实验室资质认定、机动车安检机构专项监督检查活动,共检查辖区内2家机动车安检机构和4家资质认定获证的实验室,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企业整改,全面提高检测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