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能够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需要写一份报告,到底如何才能写好报告?为了让您更加满意我们编辑了“商务市场报告”,此文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如需决策请自行斟酌!
商务市场报告 篇1
众所周知,目前的手机市场是炙手可热的,手机相关开发学习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在国际上也有着一定的地位。手机的种类有很多,而商务手机更是受到了商务人员广泛的关注。下面为大家推荐商务手机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
报告导读:2015年全球商务手机出货量约为4.52亿部,商务手机出货量猛增54%,尤其第四季度出货量更是创纪录地达到1.55亿部。2016年第二季度全球终端用户手机销量达到4.19亿部,与2015年第二季度相比下滑了2.3%,而商务手机的销量却同比增长42.7%,占到全部手机销量的36.7%。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手机的总体销量在下滑,但商务手机的销量却持续增长。预计2016年有望增至6.14亿部。随着商务手机全球市场的急速扩大,预计2016年末将增至37亿4600万部,人口普及率为49%。此外,预测2016年度的商务手机销量将达到12亿部。
2016年,在商务手机应用环境趋好、用户规模化增长以及“千元商务机”热销的带动下,我国商务手机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全年销量达到7344.4万部,实现129.4%的增长。2016年二季度中国市场商务手机出货量占全球出货量的27%,高居榜首,而中国本土品牌的出货量增长惊人。2016年二季度中国商务手机市场出货量前三分别为三星、中兴、联想,苹果滑落至第五位。虽然三星仍旧在中国商务手机市场上占据整体的领导地位,但与第一季度相比,市场份额有所下滑,而中兴等本土品牌厂商的出货量增长迅猛。海外手机厂商出货量为1670万部,同比增长率为67%,相比之下,中国本土商务手机品牌的.总出货量为2560万部,同比增长率达518%,占中国商务手机市场整体出货量的60%。
从数字背后的市场看,商务手机市场竞争将会进一步升级。巨大的市场增量意味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未来需求增长的趋势将会进一步增强。对于手机厂商,商务手机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意味机遇和挑战,新一轮的市场洗牌已经开始。手机厂商纷纷通过硬件的“军备竞赛”、价格战以及多元化营销手段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强化自身品牌在用户端的认知;对于互联网厂商,商务手机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意味着不断增长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群,因此互联网厂商开始纷纷涉足手机市场,通过把控终端来抢占用户接入通道。
预测未来3年商务手机市场依旧会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这主要是因为整体手机市场的重心逐渐向商务手机迁移,价格不断降低,用户对于商务手机的购机需求将会规模增长,换机比例将会进一步扩大。
商务市场报告 篇2
一、实践目的:
今年暑假在燕源矿物纤维销售有限公司进行了阶段性的实习。涞源县燕源矿物纤维销售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石棉、海泡石、玻璃纤维等矿物纤维加工和销售的工作,其中包括货物管理、定价、营销策划、售后服务等。公司员工100余人,主要工作是加工、出售矿物纤维原料和制品。公司设有总经理室、财务部、人力资源部、销售部、加工车间和仓库。该公司是一家比较正规的民营企业,企业虽然不大,但是有很好的团队精神,工作环境良好,员工不会有太大的压迫感,也没有那么紧张的工作氛围,我感觉在这个公司的人们每天都很开心。
这次实习就是在这个公司。“第二校园”社会实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我们首次迈出校园,在真正的公司里面学习、工作,旨在让我们能够提前接触到社会的点点滴滴,让我们在真实的社会工作中实践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把知识融入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今年的暑假实习,让我们真正的了解到一个营销职工的点滴辛苦,一个公司整体运行的规律,也让我们感受到现实的残酷,工作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实践就是一面镜子,用来照清我们的知识欠缺,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我们与社会的融合程度,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实践就是让我们更好的看清自己。
二、实践内容:
在公司里,我被分配到销售部进行业务实习。在销售部,我师父指导我完成各种工作。在工作中,主要是先让我们观察工作的完成方法,让我们先从中学习经验,然后再实际操作。
按照这个原则,我在销售部的七周时间里,首先,进入了仓库,熟悉了产品的规格、性能、用途等。比如石棉种类中按等级划分,分为三级、四级、五级,每一级又有不同的规格,比如5-65、5-70等。不同种产品有细小的差别,用在不同的方面,性能也是不一样的。同种产品,根据商家的不同要求,又有很多不同的规格,规格不同包装自然不一样,通过包装上面的标识就能够比较清晰的分辨出来产品的种类和规格。熟悉公司的产品是每个业务员的基础。
然后,我在销售部做了咨询业务。主要是通过接打电话,来向有意向的公司来解答产品的问题,报价的问题,还有就是收集公司的信息,这个工作是在基础工作上展开的。工作要做好一点之后,才能继续做下一个工作。
最后,我和我师父一起外出跑业务,也是照顾我师父,业务员外出跑业务是家常便饭,一连出差好几天都不见面。跑业务的工作主要有发展新客户、巩固老客户和做自己的渠道。公司里的业务员最看重的就是做自己的渠道,渠道的利润要比直接的客户的利润来的要多。以前知道,巩固一个老客户的成本要比发展一个新客户的成本要低得多,所以销售人员先要巩固自己的老客户。但是,每个公司的策略不同,所产生的结果也不同,这个公司的业务员更看重自己所做的渠道,因为渠道里面的销售工作是分环节进行的,下面的代理人员会主动处理客户关系,甚至有的和客户有很紧密的多重关系,使得老客户可以很巩固,当然大多利润也是从这些老客户中来的,公司业务员主要负责货物的配给,回款和监督检查渠道工作,能够比较轻松的完成工作。渠道的作用真的很强大。
三、实践结果:
这次短暂的企业实习,让我们在学校之外,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的运用自己的知识,在真正的岗位上观察各种事情,看待各种情况。正如所说的实习就是一面镜子,能够让我们真正的审视自己,让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自己的能力。这次实习圆满的划上了一个句号。
我师父和办公室的同事们对我的工作也都真诚的给出了建议,他们都认为我挺年轻,潜力很大,头脑机灵,待人亲和力强,这一点适合做销售人员,销售人员总是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自身表现出来的亲和力能够较快的拉近人与人的距离,能够更快的接近,能够更高效的沟通,对工作的完成也有很大的帮助。销售能力是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同事们都告诫我,要在不落下学习的情况下,多参加企业社会活动,试着用自己的思维,解答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做好销售,才能积累经验。
在实习中,我主要是协助我师父和同事们完成各项工作,在这段实习当中,我感觉工作环境可以变得很好,工作可以变得既认真又有乐趣,我的实习让我看清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给了我有一个目标,让我可以更加完善自己,这就是实践给我的最大的收获。
四、实践总结和体会:
“第二校园”暑期实习,让我们能够真正的走到企业中去,让我们从想象走到现实,真切的体会工作的繁重和复杂,也让我们重新认知了价值观和努力的方向,这次实习给我的体会很大。
第一,理论是基础,实践是能力。我们上大学所学的知识大部分都是工作中切实需要的,我们没有这样的理论就不能理解工作中的原因,就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就不能高效的处理问题,理论是我们工作中的基础支撑,没有他们就没法往前走,它就相当于走路中的鞋。但是,单单有鞋是不行的,只有理论也是纸上谈兵。能够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真正的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是我们从实践中的到的能力,能力才是我们在以后的就业、工作中真正需要,真正重要的东西。我们的能力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能够得到不同的知识,相互补充,达到完整。做销售更是这样。销售中的变数特别大,所以要有灵活的头脑,和理智的分析,在真正的工作中应变自如。在学校的学习中,要多多参加这样的活动,逐渐走出校门,在实践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第二,思维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当我们在校园中的时候,我们的一些想法,一些看法,一些谈论的东西让人听起来是很天真的,年轻的我们总是把问题想象的很简单,我们能够通过自己的一些努力就能够得到同等的回报,然后我们毕业后的生活可以如何红红火火,自己的工作能够如何蒸蒸日上,等等。但是,当我亲身接触到这些在奋斗的人们的时候,我才发现,事情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的思维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我的心理年龄是很年轻的,我们不知道世界的纷繁复杂,我们不懂的人情世故,我们不能猜透人心,我们的思维也在和经历一同成长,当我们经历了以后,才发现事情原来是这样的,社会原来是这样的,世界原来并不平静,天空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经历之后,我们重新认识了世界,重新调整自己,让我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能够很好的进行下去。
商务市场报告 篇3
供销社是为“三农”服务的重要经济组织,根在农村,是农村市场最有生命力的市场主体,只有服务好“三农”,才会得到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供销社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平台。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支持供销社开放办社,联合办社,多建网点,健全完善农村流通网络,提高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省政府20xx年27号文件赋予了供销社建设以四大网络为主体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的职责。供销社要成为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力量,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骨干力量,就要不断创新,自身才能发展壮大,才能更好服务“三农”。
1、供销社组织产权制度的创新
供销社必须按照集体合作经济性质的要求,按照自愿互利、民主、平等的合作制原则,扩大吸收农民和职工社员个人入股,尤其要保证农民出资入股在供销社财产权中占有较高比重,这样,才能真正使供销社在经济利益上与农民紧密联系。供销社要实行政社分开,保持其集体合作经济产权上的独立性,使其独立法人财产权力不受任何侵害,并不断做到资产增值保值,给农民带来收益。
供销社除了自身产权创新外,还应主动帮助农民建立新的市场主体,如各类专业合作社、农业产品专业协会、农民经纪人组织等,在帮助农民建立新的市场主体中供销社既可以控股,也可以参股,对不参股不控股的也应该提供各种帮助和支持。
2、供销社在空间布点的创新
供销社在过去多按行政区划形成和发展,实际上使农村流通组织的资源配置人为地限制于一定行政区划空间内,很显然这与市场经济要求开放性配置贸易资源是相违背的,因此,农村基层供销社组织模式必须创新,要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的限制,按照贸易资源在空间的优化配置,形成以重点城镇或农村集镇市场中心所在地为依托发展供销社,并提供适度的集中网点,提高供销社组织化程度和规模经营水平,要冲破地缘的约束,通过控股、参股、兼并、联合,发展跨地域的新型供销合作组织,以便更好地引导农民提高商品生产的社会化水平、商品率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和产业升级。
3、供销社在经营范围上的创新
供销社要突破传统单一的购销经营,在流通环节扩大和完善购销合作的基础上,发展与农民在第一、二、三产业等方面的合作,如生产合作、加工合作、运输合作、储存合作、消费合作、信用合作、住宅合作等。并不断开拓供销社经营范围,在组织产销方面,为了进一步缓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供销社在通过产权纽带与农民结成稳定利益关系的同时,可在购销项目上创新,即通过联营制、代理制、合同制、利润返还制和“公司+农户”的方式与更多的农户和农业生产者或企业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供销社作为一种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合作组织,应在服务项目、服务功能上创新。要适应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尤其要为“科技兴农”服务,突出发展与农村专业大户、乡镇企业的联合,在提供科技信息、科技咨询、科技培训、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供销社的作用,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农村产业的升级。还要为促进农村小城镇建设服务,要适应农村人口沿公路线集镇集中的新趋势和农村居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转化,扩大供销社的经营服务范围,扩大生活资料,建筑装饰材料等的经营,并增加经营层次,更好地保障农村市场的供应,更好地为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服务,为发展农村小城镇服务。
4、供销社在组织管理上的创新
供销社作为一种集体所有的经济组织,无疑应实行民主管理,除了完善“三会一制”,还应在管理机制上大胆创新,由供销社出资者大胆择优选举和招聘其负责人,引入竞争机制,对应聘或选举的基层社主任实行资本经营负责制,实行出资者终产权与法人资本经营权的分离,主任、经理成为资本经营家,对出资者负责,将全部财产按资本经营原则营运起来,确保社有资产的增值与保值。
5、供销社在经营业态上的创新
供销社要加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建设,重点加快以农资、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购销、再生资源回收为主的网络建设,加快业态结构的调整和创新,包括通过引进外资和内资或联合经营,积极在农村市场发展连锁经营网点,建立和扩大综合性和专业性的连锁店和超市,包括发展特许连锁、加盟连锁,使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日用工业品经营、食品经营和某些为农民的服务项目经营中不断增加新型业态的比重,并在农村市场及在农产品流通中积极扩大现代物流配送,对有的农村集贸市场实行“农改超”和“农加超”改造,从整体上优化流通业态结构。
商务市场报告 篇4
按照市委书记王锐同志指示要求,11月21日―24日,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张明泰,副主席逯克宗和秘书长王小林带领部分市政协委员和市商务局、市工信委、市电商协会的负责同志,深入到秦州、麦积、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六个县区及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部分电商企业,对全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期间赴陇南市成县、礼县学习考察了电子商务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电子商务在我市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应用程度不断提升,经营业态日益丰富,配套支撑逐步完善,产业化经营逐年提高。截止10月底,全市共有各类电子商务企业530多户,网店6450多个,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29.6亿多元,约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10%,其中农产品销售额4.2亿多元,跨境电商交易额120万元;建立县级电商中心7个,乡镇电商服务站113个,村级电商服务点1795个占行政村总数的72.6%,其中贫困村服务点782个占贫困村总数的75.6%。
(一)电商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市、县区相继成立电商工作领导机构,组建电商协会,实行“市上总指导,县区总负责,乡村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明确任务分工,加强协调配合,推动工作落实。其次,市、县区制定了鼓励、指导、支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市上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关于精准扶贫电商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等六个文件,通过政府引导、资源整合、协会助推、市场运作、上下联动等方式培养、扶持电商,服务电商,促进有实力、有潜力、有能力的电商健康、快速发展。近三年来,省、市投资8500多万元,用于电子商务示范县区建设工作。
(二)电商平台建设不断加快。一是以天水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天水商城”、省级电商示范基地、示范县区、示范企业为主体,以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知名电商平台为基干,以天水在线、天水生活网、农昕花牛、森美易购等本土电商平台为补充,推动电子商务与工业、农业、交通、商贸流通、金融、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与发展。二是作为电商孵化园的天水电子商务产业园,入住电商孵化企业36户,天水66号文化创意空间入驻文化虚拟创客24家。三是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在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次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渗透、融合,利用自己的网站和内部区域网,开展线上线下的商务活动和在线信息服务,增强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四是县区建立电商中心,乡镇建立电商工作站,行政村建立电商网店,农户建立微博、微信直销点,初步形成了覆盖市、县区、乡镇、村组、农户的电子商务网络,催生了“烟铺模式”、“清水模式”,开启了助农增收的新渠道。
(三)电商支撑体系不断完善。一是网络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全市已实现光纤网络和4G网络城区、乡镇、行政村全覆盖,比原计划提前三年完成了《关于加快全市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支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意见》提出的奋斗目标。二是物流快递覆盖率不断提升。全市24个快递品牌取得经营许可网点187个,辐射全部城区和113个乡镇中的91个,覆盖率80.5%,一至十月快递投送量2425.57万件。保税物流、专业物流、产业物流、城乡配送物流、航空物流等不断涌现和发展。三是电子支付体系建设不断改良。全市实现了空白乡镇网点全覆盖和2941个村级行政村智能支付终端全覆盖,各银行及金融机构通过建设改造ATM/POS网络,大力开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以及第三方支付等新型电子银行业务,打通了电子商务线上和线下的支付渠道,为更多行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提供保障。
(四)产品品牌培育不断推进。一是积极实施商标战略。全市目前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6件,地区标志证明商标8件,甘肃省著名商标116件,天水市知名商标80件,国际注册商标2件。二是按照“统一标准生产、统一商标注册、统一品牌经营”的要求,积极开展农产品知名品牌建设活动,全市累计创建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农产品116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0个、产地33个,绿色食品69个,有机食品2个。秦安县先后推出注册了“桃跑计划”、“秦妃蜜桃”等自主市场品牌,推动电商与农产品培育融合发展。
(五)培训宣传工作不断深入。一是人员培训持续开展。加强与天水师范学院、甘肃省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淘宝大学等高校的合作,成立天水市电子商务学院,构建由政府部门、社会团体、高等院校、电商龙头企业为主体的电商培训体系,面向全市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电商人员培训;各县区积极采取苏宁模式、电商示范、电商夜校等形式,对各电商服务中心及站、点工作人员、企业法人、大学生村官、复转军人、电商创业青年、网店店主、电商运营人员等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培训。2017年,全市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83期,培训1.5万余人次。二是宣传推广持续发力。天水日报、天水在线开设专栏,及时报道全市电商发展情况;拍摄《丰收在网》微电影,宣传电商精准扶贫;开展秦州大樱桃、秦安蜜桃、花牛苹果等视频行动;邀请天水籍名人潘石屹、郭霁虹、袁丫丫分别代言天水花牛苹果、秦州大樱桃、清水青皮核桃;央视财经频道联合国内著名的30家网络直播平台同步直播清水电商扶贫?果真厉害专场,县委书记代言为果农卖苹果,引发了央视、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的持续关注,清水苹果成了“明星果”。通过大范围、宽领域的宣传推介,政府重视、企业主导、个人参与、社会支持的电商发展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二、存在问题
(一)电商政策服务不够完善。一是各县区缺乏电商产业发展规划,政府相关部门联络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电商发展仍然停留在企业自由发展的阶段。二是电商统计工作基础薄弱,相关部门、行业自成体系,缺乏统一的统计制度。三是市、县区均未设立电商发展基金,发展电商的工作经费、培训经费未纳入财政预算。四是电商商户数量多、规模小,固定资产较少,缺乏银行要求的抵押物,不能取得有效担保,难以取得信贷支持。五是县区商务部门属挂牌单位,没有专门的电子商务工作管理机构,也未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引领、指导、服务电子商务发展的职能缺乏支撑。
(二)电商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一是大多数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电商活动仅限于收集行业信息、发布企业产品信息,获取定单、完成线上交易的能力较弱。二是传统特色产业电商运用层次不高,基本处于“小打小闹阶段”;家电、家俱、五金、机电、建材等传统批零市场的电商化和电商平台化发展步伐缓慢,独立网店较少。三是大型电商企业、本土龙头型电商企业和电商服务型企业欠缺,电商企业的实力和影响力较弱,电子商务对商品销售的带动能力不强。四是农村电商尚处于起步阶段,档次低、规模小、竞争力弱,配套设施较差,物流配送成本较高;部分乡镇电商服务站、行政村电商网店利用率不高。五是跨境电商对税务、海关、结算等环节的对接要求较高,由于缺乏专业企业和专业人员运作,发展迟缓。全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总体上处于初级阶段。
(三)电商专业人才比较紧缺。从政府电商管理部门到电商企业,从市、县区电商中心到乡、村电商服务站、点,电商应用型人才普遍缺乏。一些经营主体虽然开办了网店,但由于专业水平低,网店运营效果不佳;农村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由于经济实力有限,难以招聘电商专业人才;县区电商中心缺乏指导电子商务整体运营、图片制作、包装策划、创业技能、营销理念等技术要求的专业人员;市、县区主管部门缺乏与电商管理工作要求相适应的复合人才。人才的匮乏,直接影响着电子商务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电商物流体系不够健全。一是物流配送止步于乡镇。农产品生产者大多分散在广大农村,交通不便,处于乡镇以下的农产品市场主体从事网络销售,物流配送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二是物流配送成本较高。因保险、防破损的需要,土特产品包装费用较大,加之物流服务费用偏高,达到网络零售价值的25%―40%,导致农产品物流成本据高不下,制约农村电商的良性发展。三是物流冷链仓储设施设备不足。农产品网络交易多为现货销售,产品鲜活,而物流过程中缺乏冷链设施设备,容易导致买卖双方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引起交易纠纷。四是保障“双十一”等购销旺季的物流基础条件有待加强。
(五)农产品组织化程度较低。一是农产品生产经营分散。普遍存在种类单一、数量少、规模小,没有经过分选、加工、包装、策划营销等环节,缺乏精深加工,基本都是初级产品,附加值不高。二是标准体系不健全。农产品的品种类别较多,大部分没有统一生产的标准,如五谷杂粮、蔬菜、土鸡蛋、土蜂蜜、中药材、民间手工艺品等产品缺乏专业、统一的质量标准,不同批次产品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客户褒贬不一,信用度不高,竞争力不强,也不便于网络上打造天水自己的农产品品牌。三是缺乏统筹运作。天水有自己的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如花牛苹果、秦州大樱桃、核桃、花椒、特色小吃等,但缺乏统一的标识设计、包装策划等,没有形成集群效益。
三、工作建议
(一)加强组织协调工作。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电子商务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适时召开全市电子商务工作大会,审议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重大决策,协调解决全市电子商务发展的重大问题。二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工作调度、工作报告和工作考核制度,定期召开协调会或分析会,及时掌握情况,了解需求,听取意见,解决问题。三是建议利用天水商贸城现有可用设施,研究、论证、建立天水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并将其打造成国家级电商示范基地。四是积极参与和推进电子商务行业标准化建设,规范电子商务秩序,保障各类主体合法权益。五是设立电子商务发展专项基金,重点向电子商务模式创新、产学研成果转化,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中小电子商务企业融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提供支持。六是在电子商务管理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方面予以落实。七是借鉴陇南市在电子商务发展方面总结归纳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协会引领、市场推进、金融支持、媒体助力”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二)拓展电商平台建设。一是继续完善和加快市、县区电子商务孵化园和乡村站、点建设,鼓励龙头企业,能人大户参与电商应用、服务平台建设。二是积极发挥市、县区电子商务中心和电商协会作用,帮助电商企业做好配套服务和孵化壮大,为名特优新尖农产品、工贸产品、文化旅游等产品加大网上推广,拓展销售渠道,降低流通成本提供支撑。三是推进建立县区、乡镇、行政村微商服务平台;探索建立线上店、线下店、微店融合打通,打造三店合一模式。四是鼓励支持商贸流通、工业、旅游、文化、农业等传统行业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实现传统型向电商型转型,推进电子商务与贸易流通、工业生产、金融服务等相关领域联动发展,推动网络化制造和网络化管理等新业态成长。五是充分利用“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重点鼓励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在天水设立分支机构,带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六是积极培育产品展示、信息发布、交易支付于一体的综合电子商务企业和集大宗商品信息发布、价格指导于一体的网上专业交易平台企业,推动电子商务应用示范工程。七是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进商场、企业、市场、农村、社区、景区“六进”工程。八是鼓励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大力培育和引进跨境电商企业和人才,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展“海外仓”,增强对外贸易的实力和水平。
(三)加快构建物流网络。一是加强对物流企业的培育、扶持、引导,科学规划建设天水国际陆港等物流园区。二是加强交通运输、农业、商务、供销等部门与物流企业、电商企业在物流网络建设上的共享衔接。三是鼓励物流企业加强协作、抱团发展、互利共赢,在乡镇、行政村联合设立配送站点,构建以县城为中转、乡镇为基点、村户为终端的城乡一体化综合配送体系,有效解决电商物流配送到村“最后一公里”问题。四是结合全市果、菜、畜产业发展需要和农副产品季节性、易腐性特点,加快生鲜冷链物流建设,提高冷链物流供给能力。
(四)积极培育电商品牌。一是按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支持农产品“地标保护”、“绿色”、“有机”、“无公害”等资质申报认证;围绕畜产品、种植产品、旅游工艺品等土特产品,挖掘深层次产品文化内涵,统一策划、包装、设计,提升产品档次品味和知名度,实现产品地域化、特色化和唯一性;围绕果品、蔬菜、畜牧、马铃薯、中药材等优势产业,积极开展标准修订和标准园创建工作,把产业技术标准明确到每个个体、每个田块,确保网销农产品质量安全;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共享平台。二是积极培育医疗保健、文化旅游、电子电器、雕漆玉器、机械制造等强势产品品牌,发展壮大优质知名品牌,实现生产、加工和销售产品的特色化和品牌化,促进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实现后发赶超。三是继续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鼓励企业注册和使用自主商标,争创“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甘肃名牌”、“甘肃著名商标”;支持“中华老字号”、“甘肃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
(五)加强统计体系建设。一是加强与统计、工商、物流、工信等部门及相关行业的沟通和协作,多渠道、多层次收集电商统计数据。二是规范统计口径、范围,建立政府统计和行业统计互为补充的统计方式,形成互相支持、信息共享机制。三是深入研究探索统计渠道建设的有效方式,坚持点面结合、科学确定代表性样本,兼顾其他数据来源渠道,形成各方数据互补、统计工作与电商行业管理工作互促共进的良好格局。
(六)加强人才培养和舆论引导。一是积极开展电商招才引智工作。充分利用天水师院等院校、相关部门培训中心等资源,建设电子商务人才实训基地,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管理和实训操作培训,为电商产业发展和电商扶贫提供人才支持;引导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商从业人员返乡创业,扶持农村青年、未就业大学生、农村致富头人和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企业开办网点,培育发展网店、网商、供应商;定期开展电商知识下乡活动,为村民提供免费、实用的电商培训,帮助广大群众逐步树立电商思维,掌握网商技能;主动与知名电商企业、大型电商平台、专业院校对接,有针对性地引进具有电子商务管理和研发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鼓励聘请专家顾问,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对产业大户、龙头企业、网店店主等开展针对性培训,培养一批网上销售人才。二是积极开展宣传引导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多途径、多形式加大对电子商务的宣传,强化社会各界对电子商务的应用意识、信用意识、信息安全意识,广泛开展电子商务知识的普及和应用,促进全企入网、全民触网;研究制定宣传策划,呼吁在外工作和学习的群体,宣传家乡的特色产品,邀请知名人士担任产品代言人,扩大宣传效应;举办、参与各类电商论坛、研讨会、展示会、展销会,推进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