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 诗句 | 诗词鉴赏 | 诗词 | 散文诗 | 现代诗 | 打油诗 |
中秋诗歌朗诵会能够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中秋节文化,激发人们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诗歌朗诵会方案(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秋诗歌朗诵会方案(篇1)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家庭团圆、亲情友谊的象征。为了丰富中秋节的庆祝活动,我们计划举办一场中秋朗诵活动,以传统诗词和故事为主题,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活动目的:
1.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2.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3.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二、活动时间:
中秋节前一至两天的晚上,为了让学生能够参与活动,活动时间不宜过长,约为1-2小时。
三、活动地点:
学校礼堂或室外场地,根据天气情况确定。
四、活动流程:
1.开场致辞:由学校领导或班主任代表致辞,介绍活动目的和意义。
2.中秋诗词朗诵:学生自愿报名,准备一首中秋相关的诗词进行朗诵。可以是古诗、现代诗或自己创作的诗歌。每位学生的朗诵时间控制在1-2分钟。
3.中秋故事演讲:学生自愿报名,准备一个中秋故事进行演讲。可以是传统的中秋故事,也可以是自己创作的故事。演讲时间控制在3-5分钟。
4.合唱表演:学生自愿参与,准备一首中秋相关的歌曲进行合唱表演。可以是传统的中秋歌曲,也可以是现代的中秋主题歌曲。
5.舞蹈表演:学生自愿参与,准备一支中秋舞蹈进行表演。可以是传统的中秋舞蹈,也可以是现代的中秋主题舞蹈。
6.评选和颁奖:由评委对参与朗诵和演讲的学生进行评选,评选出优秀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并颁发奖品和证书。
7.闭幕致辞:由学校领导或班主任代表致辞,总结活动并表达对学生的鼓励和期望。
五、活动准备:
1.宣传:通过学校广播、班级通知等途径宣传活动的目的和流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报名:设立报名表,鼓励学生自愿报名参与朗诵、演讲、合唱和舞蹈表演等环节。
3.排练:安排时间进行朗诵、演讲、合唱和舞蹈的排练,确保表演的质量和效果。
4.道具和服装:根据演出内容准备相应的道具和服装,营造中秋节的氛围。
5.评委和奖品:邀请具有艺术背景或经验的老师或专业人士担任评委,准备奖品和证书。
六、注意事项:
1.活动要求自愿参与,不强制要求学生参加。
2.尊重学生个人选择,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创造力。
3.活动过程中要保持秩序和安全,确保学生的参与和观看体验。
4.活动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和家长一起品尝月饼、赏月,加强亲情交流。
中秋诗歌朗诵会方案(篇2)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局文件精神,我校计划在中秋节围绕 “我们的节日”这一主题开展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认知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发扬爱国XXX教育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具体计划:
一、活动目的:
以XXX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为契机,以“我们的节日·中秋”为主题,让学生知道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人的传统佳节;为什么叫中秋节;中秋节民间的传说、民间庆祝方式;了解民族的风俗。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在校园内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使“我们的节日”深入人心,推进学校创建文明学校、文明城市的工作,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二、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上旬
三、活动内容
(一)加强宣传
1、周一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以“我们的节日·中秋”为主题进行讲话,宣传。
2、利用主题班队会、校园网开设专栏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和讲述与中秋有关的民间故事。
(二)分阶段活动:
第一阶段:中秋吟月——经典诵读
1、活动内容:
(1)搜集与中秋节相关的知识,并在班内交流,让同学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含义,并从中解读传统节日在生活中的韵味。
(2)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各班开展有关的诵读。
第二阶段:佳节赏月——实践活动
活动一:每逢佳节倍思亲————家庭欢度中秋节
活动二:共看明月皆如此———以“美好传统节日,多彩民俗风情”为主题制作手抄报
活动三:开展文明礼仪我示范宣传活动,学习文明常识,践行文明礼仪规范。
活动四: “快乐体验”活动。少先队员向社区的孤寡老人和贫困者送米和油,送温暖。
第三阶段:佳节忆月——交流展示、反思评价
活动内容:学校将活动中搜集到的诗歌,故事等资料,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照片等经过精心设计,做成活动展板;各班通过班队会的形式,以及经典朗诵会,灯谜的形式开展活动成果交流会。
中秋诗歌朗诵会方案(篇3)
一、活动背景: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是家人团聚、亲情交流的时刻。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我们计划举办一场中秋朗诵活动。
二、活动目的:
1.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2. 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加强家庭的凝聚力。
3. 提供一个展示才艺的平台,让家庭成员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
时间:中秋节前天晚上。
地点:家庭成员共同商议决定,可以是家里的客厅、院子等。
四、活动内容:
1. 中秋节主题朗诵:每个家庭成员准备一首与中秋节相关的诗词或歌曲,进行朗诵或演唱。可以选择经典的中秋诗词,也可以创作自己的作品。
2. 亲情故事分享:每个家庭成员分享一个与亲情相关的故事,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是其他人的真实故事。通过分享故事,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了解和感情。
3. 亲子互动环节:父母和子女之间进行互动,可以是父母给孩子讲故事,或者一起演唱儿童歌曲,共同度过一个愉快的中秋夜。
4. 中秋传统活动:在朗诵和分享环节之间,可以进行一些传统的中秋活动,如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五、活动准备:
1. 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通知家庭成员提前准备。
2. 准备中秋节相关的道具,如月亮、星星、月饼等,营造节日氛围。
3. 安排活动流程,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4. 邀请家庭成员提前准备朗诵或演唱的内容,鼓励他们发挥创意。
5. 准备一些小礼品,作为活动的奖品或纪念品。
六、活动宣传:
1. 制作活动海报,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内容等信息,并在家庭群里进行宣传。
2. 邀请家庭成员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活动的宣传信息,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七、活动评选:
1. 设立评委团,由家庭成员共同选出评委。
2. 评选最佳朗诵奖、最佳分享奖、最佳互动奖等,以鼓励家庭成员的参与和表现。
八、活动总结:
1. 活动结束后,组织家庭成员进行总结和反馈,了解活动的效果和改进的地方。
2. 留下活动的纪念照片和视频,记录下家庭成员共度中秋的美好时刻。
中秋诗歌朗诵会方案(篇4)
一、活动时间
XX月XX日——XX月XX日
二、活动流程
1、初赛。各校在本校自行举行比赛初赛,选拔出2——3个优秀节目,进入复赛,XX月XX日前将进入复赛节目上报到XXX学校XXX。
2、复赛。年XX月XX号在XXX学校举行比赛复赛,选拔出优秀节目。
三、诵读内容
推荐的1——6年级诗文读本,内容为《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唐诗三百首》、《百家姓》、《增广贤文》、《滕王阁序》等。
四、实施原则
1、每日吟诵、确保时间。学校把诵读课写进课表,每日20分钟诵读,每位教师要要充分认识经典古诗文诵读的意义,高度重视诵读课程,坚持常抓不懈。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诵读,与学生一起真心感受经典古诗文的魅力,真切感受诵读带来的生命的律动与成长。
2、熟读成诵、不求甚解。小学阶段是儿童记忆的黄金季节,对于经典古诗文,教师不必过多讲解,重在让学生熟读成诵。
3、读写、读演、唱结合。加强学生对诗文诵读产生浓厚兴趣,成立诗文读、写、唱、演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让学生浸润在诗文意境中,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五、具体要求
1、“晨诵”:利用晨读课时间,大声诵读20分钟,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诵读。
2、“午读”:利用午饭后时间安排学生诵读,指导组成员督查。
3、“暮省”:每天下午两节课后,师生共写经典诗文20分钟交送评比。
4、每节课上课前诵读古诗一首(两遍),课任老师负责。
5、每天中午午间时间播放经典古诗文的朗读或者是经典古诗文音乐,创设诵读环境。
6、家校互动。引导、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倡导家庭开设“亲子诵读时间”,让孩子放学后、睡觉前,诵读经典,引导孩子进入国学的殿堂。
中秋诗歌朗诵会方案(篇5)
一、活动指导思想:
1、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2、培养学生的传统观念,通过诵读古诗,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对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有更深刻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传统观念和意识,重视友情、亲情,理解“团聚团圆”在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意义,从而更加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幸福生活。
2、通过诵读古诗,让学生从中深刻体会中秋节的意蕴,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三、活动过程:
1、中队辅导员致辞: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这个普天同庆,中国华民族共庆团圆的日子里,让我向在坐的同学们道一声,“中秋节快乐!”
2、中队辅导员简单介绍: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自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这特殊的节日里,我们沉浸在浓浓情意中,诵读中华经典,祈祷家国平安。
中秋节是欢庆丰收的节日,也是合家团聚、把酒邀月的喜庆之时,更有“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将中秋月夜点缀得浪漫迷人。值此中秋佳节,我祝愿大家合家欢乐,幸福美满。
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同学们能够真正认识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的深刻内涵,能够在国学经典的浸润里进一步成为一个真正的少年君子!
3、讲述中秋的由来、食俗。引入诵读。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也称为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