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有感(篇1)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中华上下五千年》,我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从中知道了我们中国许多具有优秀美德的故事。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孔融在六岁那年,他妈妈买回来一些大大的甜滋滋、水灵灵的梨,洗的干干净净后让孔融分给他的哥哥和姐妹们,而孔融却留下一个最小的梨给自己,妈妈十分不明,“孔融,你为什么留下一个最小的梨给自己呢?”孔融笑了笑说:“夫子说过,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所以大的就留给他们吃吧!”妈妈听了之后,连忙点了点头,说:“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妈妈真为你感到骄傲。”
孔融小小年纪就知道关心别人,令我万分敬佩。现在有不少孩子被父母当做心肝宝贝,十分的宠爱,所以孩子根本不知道关心父母,关心他人,什么只想到自己,以自己为中心。其实我也犯过这样的错。
有一次,我放学回家,看见冰箱里有一大瓶果汁,我一打开,“咕噜,咕噜”地把果汁全喝完了。爸爸妈妈下班回来,打开冰箱看见果汁没有了就问我,我说“全喝完了!”爸爸妈妈没说什么,但是我感到十分愧疚!
我从孔融身上学到了关心别人的优秀品质,我也认识到自己以前犯了好多的错误,我一定要改正这些错误,
我真的很希望所用像我一样犯过这种错误的同学,都能像我一样,知错就改,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孔融让梨有感(篇2)
今天,我想大家介绍一个中国美德的故事,叫《孔融让梨》。孔融,东汉时生于山东曲阜,是孔子的第20个孙子。他是孔子的次子,泰山都尉。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思维敏捷,说话机智。大家都称赞他是个奇怪的孩子。
4岁时,他能背诵许多诗词,懂得礼仪。他的父母非常爱他。孔融七岁的时候,某年某月,正好是他祖父六十大寿,来客很多。长寿台上放着一盘梭罗。妈妈叫孔融把它分了。
于是孔融就按长幼次序来分,每个人都分到了自己就得的一份,唯独给自已的那一个是最小的。我父亲奇怪地问他:其他人都有大梨子,但你有小梨子。为什么?
孔融从容答道:树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老人敬得长辈,是做人的道理!父亲很是高兴。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思维敏捷,说话机智。大家都称赞他是个奇怪的孩子。4岁时,他能背诵许多诗词,懂得礼仪。他的父母非常爱他。
这是孔融放梨的故事。读完这个故事,我感触良多。孔融知道,大的要拿大的,小的要学会谦虚。这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故事。
一天,妈妈给我和弟弟买了两块烤芋头。一个大的,一个小的;妈妈让我们自己选择,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一个大的。弟弟见了也要与我抢,我也不甘示弱和他抢了起来。
于是声音越来越大,我摔断了哥哥的手。妈妈见后,没有批评我。而是不声不响的把那个大的给了弟弟。
我见后很是不开心,于是伤心地跑走了。心想:妈妈怎么那么坏,明明知道大的弟弟吃不完还把它给弟弟,我吃不就正好吃完了吗?
直到我读到孔融让的故事,我才知道我原来的行为是错误的。与孔融相比,我根本不是一个好妹妹。从那以后,我什么事情都会谦让着弟弟,妈妈买了什么,我会让弟弟先挑,所以就再也没有发生什么争吵事件了。
孔融的这种美德是谦虚。像这样的故事有很多,但我没有一一介绍。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德,也不缺少具有美德的人,只是我们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信任别人的心灵。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有许多许多,现在就要靠我们来发扬光大。
中国的美德传统是什么?它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优秀道德遗产,具有影响力,可以继承,有益于子孙后代。“忠、孝、诚、信、礼、义、耻、廉”这八个字是中华美德的浓缩精华,我们要格守这八个字,做一个有美德的少年。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炎黄子孙,应当弘扬中华美德,传承民族文化,胸中怀着一颗真挚的爱国心。今天,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努力;明天,我们将为中国创造辉煌的未来贡献力量。
孔融让梨有感(篇3)
【第1篇】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讲了孔融为家人让梨,自己吃小的,给人家吃大的。孔融让梨的故事让我知道,我们应该团结友爱,尊敬长辈。
我的同桌王泽亮有个双胞胎
哥哥叫王泽阳,他们在和父母吃早饭时,早饭不多,最后还剩一个生煎,父母要他们两兄弟吃,他们互相推辞后,最后给了父母。这样的家庭氛围令人感动。这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孔融两兄弟吗?他们尊敬长辈,因为他们的父母必须去工作。他们筋疲力尽,容易挨饿。
我很喜欢看寓言故事,最近看了一个故事:有两只小羊,过独木桥,谁也不让谁,还互相斗殴,最终谁也没有好果子吃,纷纷落入水中。这个故事与《孔融让梨》形成了对比,孔融为家人让梨的孝心让后人们一直流传至今,广为流颂,而这两只小羊过独木桥的故事,虽也被人们流传,但是却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反面教材,人们经常用这个故事来讽刺那些不懂谦让的人。
在生活中,其实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父母每次把好吃的东西留给我,小时候我将这些含“爱”的食物囫囵吞枣的吃进肚里,不会有一丝一毫的犹豫。现在,有时,我仍然认为我的父母应该给我。
可是,读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我实在是太羞愧难当了。从此之后,父母得我的食物,我也会让给父母。而且还感到,互相谦让,还能增加生活气氛,增强亲密感,其乐融融。
我们都应该让长辈与亲人得到快乐,自己随后。“百善孝为先”是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人人都应该明白。
父母给我们生命。他们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我们从一点点做起,感谢父母,感谢长辈!
【第2篇】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讲了孔融为家人让梨,自己吃小的,给人家吃大的。孔融让梨的故事让我知道,我们应该团结友爱,尊敬长辈。
我的同桌王泽亮有个双胞胎哥哥叫王泽阳,他们在和父母吃早饭时,早饭不多,最后还剩一个生煎,父母要他们两兄弟吃,他们互相推辞后,最后给了父母。这样的家庭氛围令人感动。这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孔融两兄弟吗?他们尊敬长辈,因为他们的父母必须去工作。他们筋疲力尽,容易挨饿。
我很喜欢看寓言故事,最近看了一个故事:有两只小羊,过独木桥,谁也不让谁,还互相斗殴,最终谁也没有好果子吃,纷纷落入水中。这个故事与《孔融让梨》形成了对比,孔融为家人让梨的孝心让后人们一直流传至今,广为流颂,而这两只小羊过独木桥的故事,虽也被人们流传,但是却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反面教材,人们经常用这个故事来讽刺那些不懂谦让的人。
在生活中,其实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父母每次把好吃的东西留给我,小时候我将这些含“爱”的食物囫囵吞枣的吃进肚里,不会有一丝一毫的犹豫。现在,有时,我仍然认为我的父母应该给我。
可是,读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我实在是太羞愧难当了。从此之后,父母得我的食物,我也会让给父母。而且还感到,互相谦让,还能增加生活气氛,增强亲密感,其乐融融。
我们都应该让长辈与亲人得到快乐,自己随后。“百善孝为先”是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人人都应该明白。
父母给我们生命。他们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我们从一点点做起,感谢父母,感谢长辈!
孔融让梨有感(篇4)
中国曾有“君子不失色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孔融让梨》讲了,一天孔融的爸爸买来了一些梨子,孔融的妈妈就把梨子拿去洗了洗,然后放到篮子里端出来放在桌子上,孔融的哥哥姐姐们一拥而上,纷纷都抢大的梨子,而孔融却先让哥哥姐姐拿,然后才到篮子里面跳了一个最小的,父亲见了就问:“你不拿大的,偏偏拿了一个又小又廋的梨子呢?”孔融说:“我最小,所以应该拿小的,哥哥姐姐们比我大,理所应当拿大的了。而且他们是我的长辈,我应该要让着他们才是呀。”孔融的哥哥姐姐们听了孔融的回答,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在生活中,我也曾经像孔融的哥哥姐姐一样。就拿上个星期三来说吧,我的大伯来我家,他买了好多的橙子,叫我们吃,我就先拿了一个大大的,再拿了一个小的,大的我自己先拿着,小的给了妹妹,我说:“我比你大应该拿大的,你比我小应该拿小的。然后我就拿着橙子喜滋滋的走进厨房切橙子了。
读完《孔融让梨》的故事,我才羞愧地低下了头,我一定要向孔融学习,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
孔融让梨有感(篇5)
孔融4岁就让梨吃,比他大3倍、4倍的人都不让他吃。孔融很懂事,很可爱,很可爱。
孔融是一个非常有孝心的孩子,四岁那天孔融的爸爸从集市上买来了两个金黄色的鸭梨,爸爸看孔融比较小,就他给他一个大的,给他哥哥较小的一个梨,他的哥哥心里十分不服气,孔融毫不急待的把那个大的梨给他哥哥,他哥哥见此状况,心里懊悔不已,他见弟弟那么懂事,心里也十分的开心、欣慰。
渐渐的我长大了,也应该懂事了,可是在家的我时不时的顶撞爷爷,说爷爷偏心我小弟,可是换位思考一下,我弟弟中午吃的也不是很多,而我都在挑三拣四,其实吃什么不都一样啊,只要吃饱就行了。
奶奶那个年代,没饭吃时,就到饭店门口拾人家不吃的菜叶,回家煮吃,吃饭时都不放油,因为买不起。奶奶小时家里很穷,没有牛,推磨时,自己用手推着,奶奶从老家来这儿时是走来的,奶奶家离这很远,走时很累,你说谁走过用汽车都要行几小时的路,竟然给一个20多岁的女孩子走到这里了!
我在家的时候,总说我弟弟一来就炒肉,我在家就炖豆腐,我非常的生气感觉很不公平,为什么我的待遇和弟弟的不一样,唉一想到这就想起了孔融,让一个大梨给他哥哥我应该向孔融学习,学会让着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