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
2、教材简析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进位加法”和“10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今后学习万以内的进位加法和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教材提供的情景是由学生身边的活动实例引出计算问题,并呈现了两种计算方法,设计有摆小棒和交流计算方法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的学习活动,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算法的多样化,增加了学生思维的含量,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计算能力较强。
3、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计算能力较强。本节课学生将利用这些知识自主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算法,作为教师要积极鼓励。
4、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的实际,根据学段目标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理解进位的原理,能比较熟练的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知识迁移的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二、教法学法
1、说教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情景教学法操作实验法发现法成为了我本节课的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2、说学法
一年级的孩子在数学学习中,他们更喜欢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形象具体的直观操作,丰富多彩的游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激起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孩子们在这节课中将通过操作实践,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时教学过程我分四大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铺垫,导入新课:我先出示一组口算题,请学生回答,并说说24+5的计算过程,这是我就说:前面我们已经学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
通过复习,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记忆,为促进知识的迁移,学习新知作铺垫。第二环节,创设情境,探索新知:这里将分三个层次来组织学生探索新知.
1、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材创设了三个孩子玩画片的情境,他们分别有24张、6张、9张画片。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加法问题,并列出算式。把这些算式根据已有认知基础进行了分类板书,9+6,24+6,24+9,24+6+9.计算9+6时请生谈谈自己的算法。24+6+9可以留待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后再解决。这里通过多媒体创造出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提取例题,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特征,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容易为学生所感知,所接受。从学生列举出的4个等式中筛选出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为学生认识新知提供了背景。
2、教学24+6:
提问:24+6等于多少呢?有困难可以请小棒来帮忙。学生先独立操作、思考,再交流。交流时可请学生上台边操作边讲解、述:先算4+6=10,即将4根和6根小棒捆成一捆,再算10+20=30,即1捆和2捆合起来一共3捆。最后再请学生复述一下计算过程。
这里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算法,再讨论交流,进行算法整合,确认算法,并通过动手操作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3、教学24+9:
提问:你能算出24+9的和吗?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先摆小棒,再讨论算法,接着请学生边演示边讲述计算过程。这里有不同的算法,既可以先算24+6=30,再算30+3=33;也可以先算4+9=13,再算20+13=33。教师将这两种算法都予以肯定。这里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过程,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4、对比总结:
观察24+6和24+9这两题与复习中的“24+5”一题作比较计算时有什么不同?得出:今天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需要向十位上进一,这种加法是进位加法,并揭示课题。接着请学生解决24+6+9这一题。
这一环节孩子们通过摆小棒自主探究解决了遇到的新问题,建构了数学知识的意义,接着又让他们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共享学习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枯燥的计算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形象直观了。
第三环节,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 、先圈一圈,再计算:
让孩子圈了以后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圈?然后根据圈的过程算出每题的得数.让孩子明白两位数与一位数相加的算理,并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再通过计算练习来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让学生把由不同圈法表现出不同的计算思路向全组交流,在交流中体会不同算法的不同特点。
2、出示三组题,每组都以一道20以内的进位加法带出3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学生先独立计算,再把每组4题进行比较,通过对比,沟通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创设购物情境,拓展应用:
在大屏幕上用多媒体显示玩具商店一些玩具及价格:玩具熊9元,玩具娃娃16元,小汽车25元,皮球4元,积木38元。三个孩子分别购买了不同的物品,请学生帮助他们计算各自应付的价钱。这样安排不但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热情,也进一步巩固了本课所学知识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计算的题目和以前计算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题目有什么不同?(个位相加满十了)这样的加法叫什么?(进位加法)
师:进位加法的得数有什么特点?(原来十位上的数增加了1)为什么?(个位相加满十了,送给十位1个十,所以十位上的数就多了1个)让学生自己说说。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没有把计算方法简单教给孩子,而是力求在生动的情景中让每个孩子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加以建构,亲身探索了算法的过程,理解了“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孩子们在这节课中将通过操作实践,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轻松愉快的学习新知。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 篇2
教科书第67页例1、例2和课堂活动第1,3题以及练习十二第1题。
1.学会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学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分析、概括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
自制帖图。
一、导入新课谈话:
在中秋节的时候,我们都习惯要吃什么?(月饼)
(1)如果有8个月饼,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多少个?学生口答后,追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8÷4=2(个)]
(2)如果现在有80个月饼,平均分给4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得多少个?同时黑板上出示例1情境图。
[点评:以学生已有的认知为起点,自然过渡到新课内容。让学生产生疑惑,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欲望。]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1
1.提问你是怎样列算式的?
学生回答后板书:80÷4.讨论探索算法怎样计算?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想法。
2.学生汇报后整理:
①看图分一分,就能得出20个。
②80就是8个十,用8个十除以4等于2个十,就是20。
③因为20×4=80所以80÷4=20。
3.计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后,把例1补充完整。
板书:80÷4=20(个)
答:每个小组分20个。
4.及时练习
60÷3=50÷5=80÷2=90÷9=
5.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口算。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订正。提问:观察比较每一个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回答后得出:都是整十数除以一位数。
(2)考考你的同桌,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每人出一道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算式,然后再同桌交换计算。学生完成后,师进行评价。
(二)教学例2
1.分析题意黑板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提问: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回答后得出:有36个月饼,平均分给3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得多少个月饼?
2.怎样列算式学生回答后板书:36÷3。
3.探索算法提问:试试看,你能计算出36÷3的得数是多少吗?
(1)小组讨论,探索计算方法。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讨论结果:
①看图分一分。先分整盒的月饼,每组1盒(10个),再分单个的`月饼,每组2个。两次合起来每组一共分得12个。
②竖式计算。抽生板书:结合黑板演示分月饼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先分3盒月饼,就用被除数十位上的3(30)去除以3商是10(1个10),就在商的十位上写“1”(表示1个10)。30减30得0,这里不需要写出来。再分剩下的6个月饼,把被除数个位上的6移下来,去除以3商2,写在商的个位上(表示2个1)。6减6得0,表示全部分完。
[点评:教师结合演示,引导学生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4.阅读例2,完成例2的填空同时抽生补充板书:得数、单位和答语。
5.及时巩固练习竖式计算(出示)24÷2=48÷4=69÷3=86÷2=独立完成并指明黑板展示,进行集体订正。提问:观察每题中的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提问: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要注意些什么?
三、提高练习完成课堂活动第3题。
要求:先独立计算,再小组讨论。提问:比较每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四、课堂小结
(1)你在这节课里,有哪些收获?
(2)在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3)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点评:学生在及时巩固的练习后,教师用两个巧妙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概括,这样既揭示了课题,又整理了知识要点,充分培养了学生整理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 篇3
1.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笔算方法的过程,能够正确地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验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除法笔算
理解首位有余数的除法笔算算理
师生准备52根小棒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复习旧知
新学期开学了,三年级一班分了有48个人,平均分成4组,每组有多少人?
指生列算式。
指生说计算过程。(引出首位能整除)
2.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算十位再算个位,十位除得的商写在十位上,个位除得的商写在个位上。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没有其他情况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出示例5示例图
⑴学生独立看图审题,
师问: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分条件和问题来回答.
师问:要求“每班能分到多少个”该怎样列式?
⑵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横式。
2.操作探究
这类题该怎样解决呢?
52个羽毛球平均分成2份,怎样分呢?每份得多少?请大家先自己独立分一分,然后小组讨论解决。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不同分法)
三、反馈展示,质疑释疑
1.展示小棒分。(学生边操作演示边叙述分的过程)。
2.展示笔算。
展示时适当问52÷2的笔算该怎样写呢?应先算哪一位?十位上余下的1表示什么?接下来怎样除?
(指名板演,校对)
四、精讲提升,拓展延伸
1.验算。
2.想想做做1。
11.png12.png
3.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8÷484÷3
比较一下,上面两题有什么不一样?
4.比较小结:
以上题为例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当十位除完有余数时该怎么办?
今天这节课上,我们通过摆摆、说说、算算学会了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达标检测,反馈巩固
1.做想想做做第4题。
先要求学生估算出这些提的商是几十多,并说出理由。再用竖式计算。
2.做想想做做第5题。
让同桌相互说一说,再计算
3.做想想做做第6题。
(1)示图,提问:你能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能提几个?
(2)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提出问题,并说出算式
(4)分组计算所得到的算式
(5)校对,订正。
六、作业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笔算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提升运算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利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分发运动会器材,52个(5个10只筒装和2个单只)羽毛球,平均分给2个班,每班分得多少个?
学生列式:522。
复习提问:应用最近所学的什么知识?能否解决?
分析算式522,引导学生发现和之前遇到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区别,即出现了余数。
顺势引出课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讲解新知
根据问题特点,师生借鉴之前学习经验提出利用小棒探究或解释计算过程。教师明确:1筒羽毛球为1捆小棒,1只羽毛球为1根小棒。
组织小组活动,尝试表示将52只羽毛球平均分成2份。
小组代表反馈,教师引导辅以学生阐释,展示将剩余1捆拆开与2根合为12根再平均分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剩余1捆、2根、12根、平均分等在除法算式中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并让学生独立完成除法竖式计算。
学生展示结果,教师追问:与之前遇到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何不同?
师生共同总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时,将余数与个位加在一起再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乘法进行验算。
(三)课堂练习
想想做做:(1)783 (2)705
(四)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注意要点及验算方法。
课后作业:想想做做剩余题目,尝试先估算,再计算。
四、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 篇5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利用学生熟悉和喜爱的生活事例和事物设计情境,通过观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结合操作、讨论交流,来探索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初步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使用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计算方法计算不进位加法。
(二)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计算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态度。
(三)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算理。
【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本节课我结合《课标》中的教育理念,透析教材,利用多煤体及摆小棒的直观演示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说学法:课堂上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探索等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棒,从中探索出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初步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说教学过程】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划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三)实践应用,巩固知识;(四)自我评价,分享快乐。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整十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这环节主要是通过“开火车”的形式复习整十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再比较以下两组式题的不同点,突出整十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计算方法的区别,激活与本课相关的已有知识,促进学习迁移。
(1) 40+2 50+3 20+5 60+1 50+4 40+3
(2)40+20 50+30 20+50 60+10 50+40 40+30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传统的计算教学比较枯燥,为改变这种状况,新课开始我以新学期第一天发生的事“发新书”的情景图引入,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首先,通过观察,让学生自已找出图中的相关数学信息和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根据本节课教学需要,从学生提的众多问题中选取与本课有关的具代表性的两个问题:(1)数学书一共有多少本?(2)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一共有多少本?作为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来引入课堂教学。此时学生很快就能列出式子,通过观察比较两个算式,让学生指出35+3是一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式子,35+30则是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式子,从而点出课题,让学生读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再通过小组合作摆小棒,来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例如计算35+3时,在小组活动中先引导学生一个同学出35,另一个同学摆出3,通过讨论如何把两人的小棒合起来,讨论交流得出先把5根小棒加上3根合起来,再和3捆小棒合起来操作过程,这样学生就能从算式里发现先把个位上的5和3算出来。计算35+30时,用相同的方法,通过摆小棒理解计算方法,再让学生从算式里发现是先把十位上的30和30合起来。最后总结出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再让学生读一读,加深记忆和理解,为下面的实践应用打基础。
(三)实践应用,巩固知识
检测是实施课堂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我紧扣教材,挑选了教材中相关练习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我设计了四道针对性的练习题,以达到“巩固知识—提速计算—拓展思维—实际应用”的作用。
(1)例题后的“做一做”,尝试完成让学生说说算理,目的让学生对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巩固。
(2)我利用低年级小学生的好胜心理,分组比赛,让学生完成练习十一第1、2题,目的让学生知道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好处,使自己计算速度得到提高。
(3)我设计了一题判断题。这题是知识的拓展延伸,通过掌握的计算方法来判一判对错,从分析原因来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
(4)我让学生完成练习十一的第3题,把数学的计算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自我评价,分享快乐
让学生对这节课的所学习知识作归纳和总结,让学生会简单自我评价学习的成果,并懂得与他人分享学习的快乐。
【说教学评价】
这节课从实践应用检测中,前两题重抓基础知识的落实,后两题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在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比较、评价,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策略评价意识。本节课我充分利用了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开展小组合作比赛形式进行检测,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 篇6
1、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除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和估算能力。
3、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1课时
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除法的算理和算法。
首位除时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一)导入新课
口算热身。(3分钟左右)
30÷3=80÷4=18÷3=
16÷4=48÷6=24÷6=
81÷9=18÷9=20÷6=
选择其中1—2题请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二)讲授新课
把4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两个班,每班能分到多少个?谁能分一分。找同学出来分一分,其他同学看一看。
(先分给每班2筒,是20个,余下2个,每班再分得1个。每班共分到21个。)
学生在练习本独立列式计算。
同桌的小朋友交流如下问题:
你在计算的时候碰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样解决困难的?
指名一人板演。
指名学生说说笔算过程。
教师边说边演示:如果再添一筒羽毛球,也就是5筒羽毛球和两个羽毛球。
出示:教材例5情境图。
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有5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2个班,每班分得多少个?
(三)重难点精讲
列式:52÷2=()
尝试列竖式计算:
让学生观察、试除,并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全班交流。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将注意的重点集中到首位不能整除上。5除以2不能正好除完,还有余数,怎么办?
引导:这类题该怎样解决呢?谁能分一分?
结合学生回答,借助小棒演示算理。学生分的时候,先分每份2个十,剩下的1个十没法分怎么办?重点说清要把余下的1捆拆开,和2根合起来再分。即:每份先分得2个十,余下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再分,每份6个。
根据刚才分小棒的.过程,52÷2的笔算该怎么写呢?谁来说一说,按照刚才摆的过程,先算哪一位?(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十位上的板书。)
追问:十位上余下来的1表示什么意思?接下去怎么除?(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完成剩下的板书,其余学生完成书上第56页的填空。写成除法算式如下:
用彩笔把竖式中的关键标出。追问:十位上剩下1以后是怎样除的?
检验:这题计算是不是正确呢?可以怎样检查?
怎样用乘法进行验算?
比一比52÷2和复习题42÷2,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试一试:55÷3=找学生板演
其余学生独立解答后集体交流。
重点追问:十位除后余2表示什么意思?十位上剩下2以后是怎样除的?(用彩笔把竖式中的关键标出)。
有余数的除法怎样用乘法进行验算?
分析黑板上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点评。针对学生的错例,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当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时,该怎样处理?
(四)归纳小结: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当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时,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五)随堂检测:
1、想想做做第1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96÷860÷474÷266÷5
3、想想做做第3题
48÷4=64÷2=
48÷3=64÷4=
75÷3=96÷6=
77÷3=99÷6=
4、想想做做第4题。先估计商是几十多,再用竖式计算。
64÷585÷395÷491÷2
5、想想做做第5题
6、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
54÷2=78÷5=68÷4=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和每次余下的数要与下一位商的数合并造继续除的道理。
2、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分钱币的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除到某一位时有余数,要把余数和后一位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的计算过程,从而明白算理。
教学难点:
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口算
2408=答案
3603=答案
1505=答案
363=答案
333=答案
633=答案
2、竖式计算
693=答案
783=答案
955=答案
723=答案
783=答案
582=答案
二、新授
1、出示例2 猜想每班种多少棵树?
2、问:你用什么方法猜得如此正确?如果学生猜得不正确: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准确计算出每班种多少棵树?
3、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然后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讲解竖式计算过程。
4、课本第20页做一做第2题。
展示学生作业。如果发现错误,请学生判断,并说明原因。
5、小结:你觉得计算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
第21页第4题。
教学反思:
整节课教学环节比较清楚,每个环节还是能很自然的连贯起来,大多数学生掌握的情况比较好。但在其中还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复习中安排的听算题数多了,花费了许多时间使后面学生练习的时间少了,而且复习中可以重点复习口算除法的方法,更好的做好新课的铺垫。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 篇8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4的例3、85页的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以及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在数学学习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4、培养学生作业书写格式规范、字迹工整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五、教具:口算卡片,课件。学具:小棒,计数器。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示卡片口算。
4+6=()
20+10=()
24+5=()
20+13=()
5+7=()30+40=()6+43=()17+60=()
2、用竖式计算,指名学生板演。
44+32= 26+53= 74-24= 57-51=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创设情境,设疑引入
我们班有没有小朋友收集邮票?收集邮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增长知识,可以培养办事认真的习惯和毅力。你们看,有两位小朋友都是集邮爱好者,他们正在数自己的邮票张数呢。(出示情境图)
2、根据现实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小朋友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能列式解答吗?
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求和的问题:“两人一共有多少张?”并让学生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34+16”
(三)实践操作,探索算法。1.学生尝试计算34+16。
(1)“34+16=?请大家四人小组合作来讨论一下。同学们可以借助计数器、小棒这些学具,也可以尝试创新用别的方法,看哪个小组讨论的最好。”
(2)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教师巡视,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讲解算法。
反馈方法1:我们组用计数器,先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个位上拨4个珠子。要加16,十位上拨1个珠子、个位上拨6个珠子。个位上4个加6个是10个珠子。就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把个位上10个珠子拨去。得到50。
反馈方法2:我们组用小棒来摆的。先摆3捆4根,再摆1捆6根。4根加6根是10根,10根可以再捆成1捆。3捆加1捆再加1捆是5捆就是50根。
反馈方法3:列竖式,并引导学生讨论应该从哪一位算起?说说自己的理由。
十个
位位3 4 + 1 6
先算个位4加6得10,个位写0,向十位进1,再算3加1再加进上的1得5,34+16=、试一试6 5+28=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再请一个学生板演,集体评议、订正。
3、结合两道算式,请小组讨论在笔算进位加法时要注意什么?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四)巩固提高,练习实践
1.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分组练习,指名板演,并选择其中的几道题说说笔算的过程。2.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想想做做第3题指名学生读题,再独立列式解答,注意提醒学生写上单位名称。展示交流时,说一说从题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加法计算,你是怎样算的。
(五)总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6至78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
2、初步学会一位数乘几十的口算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3、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一位数乘几十的口算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
Q、3、2、6四张扑克牌、折叠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Q、3、2、6四张牌:把Q看作12,你能根据这4张扑克牌上的数算24点吗?
学生试算24点。
汇报算法,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
学生的算法可能有:
○112-2=10○22×6=12○32×3=6……
10×3=3012×3=366+6=12
30-6=2436-12=2412+12=24
引导学生找出上面各种算法中口算有“困难”的算式。(10×3=3012×3=36)
比较这些算式与以前学习的2×6=12、2×3=6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一位数(板书)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学习几十乘几
(1)提问:10×3应该怎么算呢?同桌之间说一说。
(2)学生汇报,可能会出现以下算法。
○110+10+10=30
○2一个十是十,三个十就是三十。
○31×3=3,再加一个0,所以10×3=30
(3)分析比较各种算法,在分析第三种算法时,教师在算式中用彩色粉笔画注:
(4)折叠式卡片依次出示下面三组口算题。
2×43×56×7
20×430×560×7
学生口算后,引导学生比一比,说一说有什么发现,试编一组类似的题目并口算。
(5)小结:我们口算几十乘几时,一般先想几乘几。
2、学习几十几乘几
(1)提问:你会口算12×3吗?
(2)学生讨论,汇报。可能会出现以下算法:
○112+12+12=36
○26×3=18、12×3就是2个18,18+18=36.
○31×3=3、2×3=6,合起来是36.
(3)引导学生分析各种算法,在分析第3种算法时,通过小棒图帮助学生理解重点:1×3表示1个十与3相乘,即10×3=30,再算2×3=6,30和6合起来是36。
结合对第3种算法的分析,板书:
(4)教师指出:12×3的计算过程,也可以写成竖式。
学生试用竖式计算,可能出现以下写法:
分析各种写法。请学生结合小棒图说说为什么这么算。
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掌握一般写法。
(5)完成“试一试”:用竖式计算21×3,并指导学生用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
三、总结提升
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今天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体会。
四、巩固提高
1、完成教科书第78页“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座练。
2、完成教科书第78页第4、5题。
交流:从图上你得到那些信息?
学生独立完成。
3、游戏:接龙数青蛙。
游戏规则:从一只青蛙四条腿,一直数到十二只青蛙四十八条腿,接着从十二只数到一只,如此往复。比一比谁说得既准确又快。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 篇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在学生明确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算理,掌握算法的基础上,自主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算理,发现乘法和加法进位方法的相同之处,以此理解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笔算。
2、数学思考目标: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过程,亲历数学活动的发生,通过观察、推理、猜想、实践来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算法和算理,以及与加法算法、算理之间联系的深层次意义,体验知识结构之间的相通性,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迁移类推和探究能力。
3、问题解决目标:通过探究活动让孩子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4、情感态度目标:让每个孩子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性,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以此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直观、充分感受算理,寻找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便明确算法,初步构建完整的乘法计算知识结构。
教学难点:
理解和表述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算理和算法。
三、教学准备
课前任务单、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拆与合的秘密”
师: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或者想问什么?
生:拆是什么意思
师:谁能帮他解决
生:就是拆开的意思
师:你解释的很到位
生:合是什么意思
师:你来给他解释一下
生:合起来的意思
师:恩,对,谁还有
生:它们的秘密是什么
师:其实对于它的秘密咱们早就有所了解
生:嗯~(疑惑)
师:不信,咱一起看一下。(出示算式)用竖式解决一下这个算式。(观察学生的做题情况)
师:谁能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
生:先算个位3+4=7,再算十位5+3=8,再算百位3+1=4,最后结果就等于487。(学生边说,教师边PPT展示过程)
师:思路很清晰,掌声。
师:大家看一下,他的解题过程是不是将复杂的三位数加三位数拆成了一位数加一位数(教师指出怎么拆的),最终再合起来。
师:是按照什么进行拆与合的呢?
生:数位
师:厉害,能用拆与合的方法做一下这个题吗?
生:能
师:谁能说一下你的解题过程?
生:从个位开始算,个位3+8=11,写1进1,(学生说,教师展示过程,让学生明白进的是十位上的1)再算十位3+2+1=6,再算百位5+0=5(5直接落下来),最后结果就等于561。
师:思路清晰,表达准确,可以有掌声,看来你们已经理解并会运用拆与合了。
【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感兴趣的拆与合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探究“拆与合”的秘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使其理解拆与合的方法和标准,为梳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和算理做铺垫。】
(二)分享梳理,推理探究
师:加法里有拆与合,乘法里有没有拆与合呢?
生:有
师:有没有,找找看。谁能口算结果等于多少。
生:48
师:谁能说一下你的解题思路?
生:个位2乘4等于8,十位2乘2等于4,也就是48。
(学生说教师展示,为学生再次呈现解题过程)
师:这两个式子在解题时,你会选择哪一个。
生:第一个,因为第一个式子的写法更简单一些。
师:恩,咱们数学是讲究简洁美的,这样写会更快捷一些。
师:谁能口算解决这个题
生:48
师:数一说你的解题思路。
生:个位4加4等于8,十位2加2等于4,
师:恩很好,回看一下刚才咱解决的这个问题,这俩个题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结果相同
师:为什么结果相同
生:因为两个算式都代表2个24相加
师:那拆与合的方法一样吗
生:一样,都是按照数位拆与合
师:你们太善于发现总结了
师:谁能口算这个题
生:26
师:这两个式子有什么不一样?
生:结果不一样
师:为什么结果不一样
生:因为第一个式子代表的是24加2,而第二个式子代表的是24乘2
师:也就是说算式中的两个2代表的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第一个代表2个一,第二个2代表2个24。
师:对乘法和加法的意义了解得很透彻,那他们算起来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这一个个位、十位怎么算,
生:2+4,2+0
师:第二个个位、十位呢
生:2乘4,2乘2
师:对,虽然乘法的拆与合和加法的拆与合都是按照数位进行的,但一定要看好运算符号,根据加法和乘法的意义来确定算法。
师:乘法的拆与合会了吗?
生:会了
【环节设计意图:借助对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算理和算法的梳理,引导学生找到新知和旧知的有效“重叠区”,激活学生已经拥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轻车熟路的经验和解题技巧派上用场,为解决新知做铺垫。】
(三)解决问题突破难点
出示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算式
师:能学以致用,才是真的会。这个式子你能解决吗?
生:能
师:抓紧时间做一下
(教师巡视,收集正确的和典型错误)
师:谁能说一下你的解题思路(找正确的)?
生:先算个位3乘4等于12,写2进1,再算十位2乘3等于6再加进的1,最后合起来等于72。(教师板书解题过程)
师:我觉得此时应该有掌声,看一下这位同学的算式和我的算式,哪一个更简单一些。
生:学生的
师:看来,你们一直在追求简洁美,咱们再来看看这几位同学地解题思路。
师:你是怎么做的
生:我当时忘记进1了
师:根据进位法则
生:满十进一
生:我进1了,但是忘记加上了。
师:这是粗心,以后要注意
生:个位三四十二,向十位进一,十位2乘3等于6,6乘1等于6。
师:谁发现了他的问题
生:2乘3之后,要加1
师:为什么是加1不是乘1
生:因为这个1是个位满十进上去的,要加上
(如果学生还不明白,可以摆一摆小棒)
生:2乘3应该是十位上的,我放在了百位。
师:根据进位法则
生: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生:3乘4等于12,写2进1,2加1等于3
师:谁能帮他找出错误?
生:十位应该再去乘个位,不能和加法混淆
师:嗯你理解的很透彻,掌声
(根据学生出错的情况,进行分析,如果没有学生出现错误,教师就呈现错误算法)
师:错误点主要集中在乘法的进位上和意义上还是有点搞不清楚,想不想轻松掌握,让你看个算式你就明白了。口算一下。
生:72
师:解题思路
生:个位3乘4等于12,满十进一,十位2乘3等于6再加1等于7。
生:两个算式是一样的
师:那里一样
生:结果一样
生:都表示3个24相加
师:还有什么相同
生:都是满十进一
生:都是进到十位
师:如果要是满二十进几
生:进2
师:满三十呢
生:三
师:也就是满几十进几
师:要是十位满十向谁进
生:百位
师:也就是
生: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
师:给自己掌声,看来你们都会学以致用了。
【环节设计意图:乘法的笔算方法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计算加减法竖式的经验是不同的,计算加减法竖式时只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不同数位的数不能计算,这对孩子易产生负迁移,而且在更多的解题过程中,孩子们是无法通过直观的摆小棒来解决问题的,所以通过乘法的意义,建立乘法与加法的联系,由直观的小棒回归到抽象的数字上,让孩子发现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发现乘法的进位和加法的进位方法其实是一样的,以便更自然的理解进位和进位位置的问题,避免出现满十不进或者满十隔位进的错误,这样就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把新的数学经验融入前经验中,使新知在学生的前经验基础上根深蒂固地建构起来,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完善自己的知识系统。以此来培养孩子的数感,增强孩子的运算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自主整理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四)练习巩固总结提升
师:用你们学到的知识解决这两个题。(教师巡视)
师:哪位同学说一下你的解题思路。
生:个位4乘4等于16,写6进1,2乘4等于8,再加进的1等于9,也就是96
师:这一题呢
生:个位4乘5等于20,写0进2,十位上2乘5等于10,再加上2等于12,也就是120。
师:这种情况就是十位满十向
生:百位进
师:不知不觉中你们已经学会了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和连续进位乘法,你能总结一下进位乘法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生:满几十进几
生:进上了不要忘记加
生:进位方法和加法是一样的......
师:总结的很全,总结了就要学以致用,抓紧做一做这几道题,
教师巡视,查看学生完成情况,有时间就让学生表达解题过程,没有时间就不在表达。
师: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咱们已经掌握了加法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中拆与合的秘密,那三位数乘一位数中拆与合的秘密又是怎样的呢?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和你的小朋友一起探究一下。好,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环节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和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在脑海中建立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和算理,不断完善构建知识体系,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