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课件【篇1】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分子和原子》,这次优质课竞赛我是迎难而上,我有选择的机会,但我选择了较难上的一课,以前上过这一课,由于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效果不甚理想,我就想借这样一个机会,逼自己深钻一下,来一次自我超越,因为可以得到学校各位同事的帮助,现场各位专家的指点,让我豁然开朗。
一、教材分析
1、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题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首次了解,也是今后学习化学不可缺乏的理念基础。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从微观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后面继续学习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结构等内容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并且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2、本课题为什么放在《水的组成》这个单元中?
第三单元是讲水的组成,只讲宏观,不讲水的微观构成是不全面的,让学生明白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这样也分散、降低了第四单元的难度。我们分析整节课的内容,不难发现,水是本节课的主角,以水的蒸发导入,品红地在水中扩散证明分子的存在,一滴水中的分子个数介绍分子的小,水的蒸发说明分子的运动,水与酒精的混合说明分子间的间隔。
3、本课题的主线是什么?(知识结构)
课题的题目是《分子和原子》我认为以分子为主线,本课介绍了分子的真实存在,分子的性质,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顺便介绍了一下原子,因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生活实例,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通过实验,认识分子的三大特点并能够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
(2)充分发挥想像力,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
(2)初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三、教学重点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
2.分子的三大特点
四、教学难点
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表象,初步体会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2.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努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和勤于动手,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下获得新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主要采用分组合作,师生互动,动手演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采用了创设问题情景法、演示实验法、讲授法、启发教学法、活动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六、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既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又提倡合作与创新来共同探索和研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习过程,在快乐的学习中,实现学习目标。
探究式式方法的指导。
快乐学习法。
七、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我曾设计了加热水,品红扩散,闻香水或氨水的气味、四组生活情景等导入方式,但最终我选择了用水、洒精、氨水的鉴别导入。利用学生面前的三种无色液体,先让学生自学它们的物理性质,再利用所学性质进行鉴别。即简便又效果明显,还能体现化学的学科特点。比出示单纯的语言、图片情景要深刻的多。这种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必然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
2、由为什么能闻到气味自然过渡到物质的构成,即分子等微粒的真实存在的探究验证。我选择了经典实验《品红在水中的扩散》,因为它有颜色变化,对学生有视觉真实感。而且有一个逐渐变小的过程,反应了物质的可分性,让学生建立物质由很小很小的微粒构成的观念。再让学生观察苯分子、硅原子图,这样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证明了分子的真实存在,可以说是物证、人证具在,由不得他不想念。
3、由微粒图自然过渡到分子的第一特点----小。在学生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介绍一滴水的分子个数,重点设计了一个数分子时间的猜想,意外的答案必然有深刻的记忆。
4、通过拟人想像导入到分子的运动特点。(分子是性格活泼好动,还是文文静静)本环节还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氨分子扩散实验我把实验仪器做了一些改进,因为我校没有二十个能罩住两个小烧杯的大烧杯,所以我把装氨水的烧杯换成了小试管,蒸馏水换成自来水,这不影响实验效果。我先让学生预习实验,问学生现有的仪器能完成该实验吗,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引导他们克服困难,改变实验装置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学生完成实验以后再分析实验现象,特别是什么使酚酞变红?是氨水?还是氨分子?这个提问可以为下节课学习分子的定义做铺垫。最后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再设计其它方案证明分子的运动。
5、再通过拟人想像导入到分子间有间隔的特点(它们坐在教室里是亲密无间,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通过前两个探究实验的引导,现在放手让学生根据所给仪器和药品(注射器、量筒、气球、水等)自由设计实验证明。我这节课的质量如何就看学生的表现了,这是本节课的高潮部分。
6、练习(灵活安排)课件展示分子运动动画,问学生能得出什么信息?来复习本节课的内容,这是一道信息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处理加工能力。
7、学生自我参照评价(也可放在课外进行)
化学课程标准的第一条建议中就是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对学习活动的促进作用,第二点是对过活动表现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该评价表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目标评价:教学目标不是教师的专利,应变换评价的内容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对照目标进行评价,让他们关注知识以外的学习内容,加强今后学习的目的性,变无目的的学习为有意识有学习。
②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以前我们的评价教师有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权威,我们要把评价的最高权利交还给学生,以落实“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这一最基本的教学原则,即评价的主体也是学生,教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同学的评价,都只是学生自我评价的一个参考条件,处于从属的、次要的地位。评价的“终审权”是学生的,关键是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我们常讲的“学生要从学会转变为会学”,就应包括学生学会评价。学生只有学会了评价,才能自觉矫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偏差,达到会学一理想的学习境界。这是我的评价理与其它评价的第一个重要区别。
③参照性评价:第二重要区别是评价标准以自我为参照,我们的很多学科进行了多年的分层次教学,得到了教师的认可,他们把学生人为的分为ABC等几个层次分别评价。一个班有60个学生就应该有60个层次的评价标准,这样才是准确的评价。制定60个标准不可能,所以教师先要引导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与方法,再让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对照评价内容进行参照性评价,重点是发现自己的收获,肯定自己的进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标准。
8、板书设计:第一个学习内容是分子的真实存在?是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要证明分子的存在,必然要用到分子的后两个性质,会使教学内容重复,所以我选择了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因为它能构成物质,所以真实存在着。
分子课件【篇2】
教材简析:
《分橘子》是三册语文中的一篇课文。本文通过记叙刘少奇小时候在私塾读书,因为不乱摘橘子受到老师奖励,刘少奇又把奖给他的橘子分给同学的故事,赞颂了革命领袖刘少奇的优秀品质。通过领袖的榜样,教育学生应从小养成不随便拿别人东西,有快乐与人同享的思想品质。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文章,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课文采用叙述语气,语句浅显易懂。但学生对课文叙述的内容不太熟悉,在进行教学时,必须补充介绍刘少奇的生平、功绩,以激发学生的感情。通过课文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懂得不乱拿别人东西,关心别人、有快乐与人同享是孩子必须养成的重要品质,而且要使学生逐步养成这些好品质。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是通过课文学习要求逐步达到的一个思想情感目标。
学生情况:
《分橘子》这篇课文通过记叙刘少奇小时候分橘子的故事,教育学生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有了快乐应与他人同享。课文采用叙述语气,语句浅显易懂,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地理解课文的字面意思。但学生对课文叙述的内容不太熟悉,在进行教学时,必须补充介绍刘少奇的生平、功绩,以激发学生的感情。领袖的榜样行为,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模仿欲望,对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养成有很大作用。但是在物质生活资料丰富的今天,学生虽然能理解课文的字面意思,却不太理解为什么刘少奇从来不摘一个橘子,还要把橘子分给同学是一件十分值得称赞的事。而我们学习课文不仅要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更要理解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内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循序渐进,通过几个步骤让学生逐渐理解刘少奇的行为是一种值得学习的好品质。
设计思路:
首先,初读课文,了解课文时代背景。
利用听课文录音、自由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大体上的理解。在学习第1小节时,通过对刘少奇的生平介绍、私塾这个概念的初步认识,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
其次,抓住重点句,品词读句,理解课文。
在学习第2小节时,主要抓住其中描写橘子的话:秋天,黄澄澄的橘子挂在枝头,像一盏盏小灯笼,真惹人爱,通过分析掌握这个重点句,来理解课文内容。在分析这句重点句时,我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品味词句,寻找句子中最能体现出橘子可爱的部分。并结合多媒体课件,看图思考比较,分析讨论,逐步理解黄澄澄、挂在枝头、像一盏盏小灯笼、真惹人爱等词语的含义,体会橘子的可爱。由此,来理解刘少奇不摘橘子是一种值得称赞的好品质。
最后,练习设计,创设情境,进一步体会主人公的好品质。
在课的最后,我又安排了一个说话练习,要求学生把朱老师夸奖刘少奇的话说具体,并且积极创设当时的情境,让学生试着模仿朱老师说话时的语气,从而更进一步地理解刘少奇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一种优秀的思想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学生学习,并激起学生学习的强烈动机。
在本课的教学中,还要求学生养成不乱拿别人东西的好品质。对于低年级学生,往往是知先于行,要做到知行结合本身就是个难点。因此,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长期目标。有的学生虽然能理解不乱拿别人东西是一种好品质,但对刘少奇优秀品质的学习往往只停留在思想上,在行动中未必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通过课内外的长期训练,结合生活实践不断地指导提高才能达到。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刘少奇小时候分橘子的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火字旁,读准多音字少(sho),理解橘子、枝头、灯笼等词语的意思。
3、学习课文第1、2、4段,知道刘少奇小时候是个懂规矩,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好孩子。初步培养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思想品质。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按提示分析句子,知道朱老师为什么说刘少奇是个好孩子。
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思想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j
1、出示词语:橘子。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你喜欢橘子吗?为什么?
2、橘子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水果,人人都喜欢吃。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出示课题《分橘子》,齐读。
课题中有一个生字,出示分,说说这个生字怎么记?
3、再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谁分橘子?把橘子分给谁?怎么分?)
二、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听听课文录音。
听后说说,课文中讲谁分橘子?分给谁?
sho
出示:刘少奇。读准生字刘,多音字少。
看刘少奇照片,简介刘少奇生平:刘少奇爷爷是一个伟大的人,他和毛主席一起为建设新中国,立下了很大功劳,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尊敬。这篇课文是讲他小时候的故事。
三、自学课文。
1、轻声读课文,要求:(1)边读边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读准字音,记记字形。(2)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2、指名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惹。
齐读生字。
3、说说课文有几个小节。
四、学习课文第1、4小节。
1、指名读第1小节,思考:读了这一段后,你知道了什么?
(这一小节告诉我们故事发生时刘少奇的年龄,刘少奇读书的地方。原来孩子们不是到学校读书,而是到老师家里去读书的。)
2、小朋友们都学得很好。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请回答这些问题。
出示:(1)刘少奇在哪里读书?
(2)刘少奇什么时候,在哪里读书?
指名回答。
3、朱老师是怎么评价刘少奇的?从课文的哪一节看出来?(第4小节)
出示:少奇真是个好孩子。
齐读。
五、学习课文第2段。
1、朱老师夸奖刘少奇是个好孩子,那刘少奇好在哪里呢?我们来学学课文的第2小节。
自由读该段,同桌讨论,划出有关句子。
2、交流,从哪里看出刘少奇是个好孩子。
出示句子:刘少奇从来没摘过一个橘子。
从来可以换成哪些词?
3、看看橘子生长的地方(朱老师的房前)橘子就长在朱老师的房前,刘少奇却从来不摘。是橘子不可爱吗?(不是)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出示:秋天,黄澄澄的橘子挂在枝头,像一盏盏小灯笼,真惹人爱。
读句子,你从哪里体会出橘子是很可爱的?(讨论,交流)
(1)黄澄澄。这是橘子的颜色。(看图,黄澄澄的橘子)这黄澄澄的橘子成熟的时间是--秋天。看图体会橘子的可爱。
(2)像一盏盏小灯笼,挂在枝头。
为什么说橘子像一盏盏小灯笼?(看图,挂满橘子的橘子树)体会像一盏盏小灯笼,并理解挂在枝头。
(3)从这些地方,我们看出橘子是可爱的,用句子中的词说,就是--真惹人爱。
这么可爱的橘子,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谁能换种说法?句式练习:
秋天,橘子真惹人爱,()。
4、橘子这么惹人爱,刘少奇却从来没摘过一个,是他不爱吃橘子吗?那是为什么?
从中可以看出刘少奇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不随便拿别人东西)
5、学到这里,你知道朱老师为什么称赞刘少奇了吗?指名用不同的句式说说。
谁能把朱老师的话说得具体些?
出示:朱老师高兴地说:刘少奇(),真是个好孩子。(注意语气)
六、复习巩固。
1、因为刘少奇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所以朱老师要夸奖他。可是朱老师夸奖他还有别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2、读读这几小节中出现过的生字,说说怎么记。
重点:惹:上中下结构,下面是心。生在作业本上写一个,注意每一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完成课后第3题,按课文内容填空。
朱老师的()有棵橘子树。秋天,黄澄澄的橘子()在枝头,像一盏盏(),真()爱。
填写,校对。
分子课件【篇3】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学法、教法,说过程四个角度向大家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本课的地位、作用:
《分子和原子》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子、原子概念,是在学习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及混合物、纯净物的基础上,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也是今后学习化学不可缺乏的理念基础。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从微观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后面继续学习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结构等内容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并且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目标确立为:
●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说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会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了解分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特点;认识分子与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观察身边物质、实验现象等方法获取信息,从而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信息;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对有疑惑或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实验中注意观察与思考结合,对实验的结果和分析能用文字、图形及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假说与模型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重、难点确立为:
教学重点:分子的基本特征;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的变化;对自然、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表达、总结等能力。
教学难点: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的变化。
二、说学情
1、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小学科学和初中物理也学习了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及联系,以及物质的三态变化、热胀冷缩等相关知识,这为学习新知识做了知识的铺垫。
2、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探索物质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学生学习的困难主要在于:已有的宏观表象,可能对微观想象的发展有阻碍。在学生眼里,微观世界仿佛只是缩小了的宏观世界,难以理解微观粒子的一些特殊性质。比如:通过课前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到学生头脑中有关物质粒子性方面的问题主要有:粒子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受热粒子会变大;粒子的数量是可以变化的,受热后会增加;把气体从1L的容器转移到2L的容器内,气体所占体积仍是1L等。
三、说学法、教法
1、说学法
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既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又提倡合作与创新来共同探索和研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习过程,在快乐的学习中,实现学习目标。主要采用的学习方法为:
(1)实验探究法:
(2)合作学习法
(3)对比归纳法
2、说教法
在教学中,努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和勤于动手,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下获得新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主要采用分组合作,师生互动,动手演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采用了创设问题情景法、演示实验法、讲授法、启发教学法、活动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四、说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我曾设计了加热水、闻香水或氨水的气味、四组生活情景等导入方式,但最终我选择了用水和酒精、陈醋和酱油的鉴别导入。让学生利用它们的物理性质进行最简便的鉴别。学生会不约而同的选择闻气味。
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只能闻到气味,却看不见,也摸不到它呢?
生:引发思考,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欲。
这种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体现化学的学科特点和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二)演示实验、认识分子的存在
师:演示品红在水中扩散。
实验改进:用温水代替冷水,会加快品红的扩散,缩短实验时间。品红用量要少。
(三)科学手段、证实存在
[投影]苯分子、硅原子的照片。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的设置由为什么能闻到气味自然过渡到物质的构成,即分子等微粒的真实存在的探究验证。经典实验《品红在水中的扩散》,因为它有颜色变化,对学生有视觉真实感。而且有一个逐渐变小的过程, 反应了物质的可分性,让学生建立物质由很小很小的微粒构成的观念。再让学生观察苯分子、硅原子图,这样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证明了分子的真实存在,为学生呈现探究的一般规律。
(四)思考交流、引出特征
[投影]想一想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为什么水能看得见而水分子看不见呢?
[投影]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 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1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
总结出分子的第一个特征: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五)演示实验、引导探究
[投影] 课本第49页探究内容,《分子运动现象》
方案一知识铺垫:观察酚酞溶液在蒸馏水中的颜色;观察酚酞溶液遇浓氨水变色的实验。
演示探究实验:提出问题-为什么两种试剂分开放置时,酚酞溶液仍然变红呢?
方案二 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酚酞溶液变红的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方案二教学效果较好,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高要求,所需课时多。)
总结出分子的第二个特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投影]议一议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和通风处比在阴凉、背风处易于晾干?
总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六)实验探究、合作学习
[投影]活动与探究
A组实验 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观察液体体积变化情况。
B组实验一定体积水中加入糖块,观察糖块溶解前后液体体积变化情况。
C组实验取一支注射器吸入20mL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D组实验取一支注射器吸入20mL水,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学生分组相互合作进行探究、认真观察、记录讨论。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讨论、交流。
总结出分子的第三点特征: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投影]固体、液体、气体物质分子间隔微观示意图
总结:一般情况下,气体分子间间隔>液体分子间间隔>固体分子间间隔。
(七)学以致用、联系实际
[投影]想一想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物质的三态变化。
2、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3、糖块放在水中,会逐渐消失,水有了甜味。
(八)应用模型,认识微观世界
活动准备:每组下发分子结构模型,由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根据内附说明书认识不同颜色小球代表的原子种类。
活动一组间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用原子构成老师指定的分子模型,如:O2、N2、CO2等。
问题:1、分子和原子的联系是什么?
2、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氧气和氮气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认识到分子由原子构成;不同物质由不同的分子构成。
活动二 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化学变化
用分子模型表示出简单的化学变化:木炭燃烧、硫燃烧、水电解,小组成果展示。
活动三 演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过程。思考: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变成其他分子,在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它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九)总结评价、形成体系
[投影]说一说学完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十)练习巩固、提高能力
[投影]做一做
分子课件【篇4】
一、走进分子世界
主备人:朱佩佩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分子模型的主要内容,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单元,对分子大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知道显微镜在拓展人们的视觉范围、探测微观粒子方面的重要作用。
3.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第1、2两个基本观点,能从微观分子的角度定性地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4.了解科学家是如何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初步体会科学家在探究微观物质结构时采用模型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
1.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模型猜想,收集证据证实提出的猜想。
2.“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和“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两个基本观点的建立和理解。
教学难点:
分子概念的理解;扩散现象中物质分子运动行为的想象。
教学资源:
粉笔、放大镜、水、高锰酸钾、酒精、玻璃管、铅块、钩码、烧杯、实物投影仪、各种不同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片、模拟分子间作用力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第七章的学习。请同学们将书翻到23页,请一位同学将导语朗读一遍。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与微观粒子和宏观宇宙有关的一些现象、理论和方法。这节课我们首先来探究微观的世界,学习“
一、走进分子世界”。
二、学习探究微观世界的方法,了解分子模型的主要内容
1.介绍模型法。
师:从很多现象我们可以判断出物质都是由很小的微粒组成的,但是物体内部的微小结构肉眼无法直接看到,我们应该怎样进行研究呢?科学家们找到了一个方法:观察现象——建立模型、假说(相当于猜想)——收集证据或进行实验进行验证检验——确认或建立新的模型(假说)。
2.下面我们也借用科学家的方法一起来认识物质的结构。(1)观察现象。
观察1:用素描炭笔在纸上画一条线,直接展示,问:细线是连续的还是断开的?(连续的)
再用放大镜观察,通过摄像头投影,问:细线是连续的还是断开的?说明了什么?(断开的,甚至可以观察到细小的颗粒。说明细线是有很小的颗粒组成的。)
观察2:展示一杯染成红色的水,问:水时连续还是断开的?(连续的)再用吸管吸取少量的水,一滴滴的挤出,问:水滴是连续还是断开的?(断开的,水能够被细分,说明水
1是由很小的颗粒组成的。)
观察3:打开酒精桶的盖子,扇一扇,待学生闻到气味后问:每位同学都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酒精气体是否可以被细分?(能够被细分)再问:进入你鼻腔的酒精气体的微粒是很大还是很小?
(闻见酒精的味道,说明酒精气体已经进入了人的鼻腔,每一位同学都闻到了,并且肉眼看不见,说明酒精气体是由很小的微粒组成的。)
(2)建立模型。
师:刚才我们分别观察了固态的素描笔留下的细线、液态的水和气态的酒精气体,发现它们可以被无限细分,由此我们提出一个猜想、假说(模型):物质是由很小的微粒组成的。
师:在把物质无限细分的过程中,物质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即没有变成新的物质,也就是说物质的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在科学中,像这种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做分子。有了分子的概念后,刚才的猜想、假说(模型)可以修改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关于对“保持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的理解,我们还可以再打一个比方:我们学校可分为三个年级,每个年级由十个班构成,每个班级由50个学生组成,到这里我们再划分下去对学校的构成就没有意义了,因此学生个体是构成学校组织的最小单位。同样,物质划分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再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这种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称为分子。一杯水分下去是小水滴,小水滴分下去是小水珠,一直分到水分子,如果再继续分下去,就不具备水的性质了。
(3)检验和验证。
师:“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这一观点我们如何来验证呢?必须借助于工具。科学家不断改进观察物质的手段和设施,发明了光学显微镜,可以看见微小的细胞;但最多可以观察到0.2μm的尺度,后来发明了电子显微镜,能够使人观察到10nm的物质结构,可以拍到一些较大分子的照片,例如图7-3;再后来人们又发现了扫描隧道显微镜,将观察精度提高到0.1nm,使人们观察到较小的分子和更小的原子,发现较大分子的内部结构,甚至能操纵较小的原子组成新的图案。
(4)确认假说(模型、猜想)。
师:①通过观察手段的不断改进,现在大家都确信: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②采用“观察——提出假说——验证——确认或否定”这种模型法,对于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来说是很有用的一种方法。
3.讨论分子的大小。
(1)请同学们用刻度尺测量一下课本图7-3中一个碳化硅分子的直径(即相邻两个黑点之间的距离)。(约4mm)
图下的说明告诉我们,这个显微镜可以放大1500万倍。那么,同学们估算一下,一个碳化硅分子大约有多大?(2.7×10-7mm=2.7×10-10m)
(2)课文中还告诉我们水分子的直径、氢气分子的直径,请同学们找一找,是多少?(水分子直径4×10-10m,氢气分子直径2.3×10-10m)
科学研究发现,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m。想象一下,如果让2500万个人手拉手站成一行,那么这个长度将绕地球赤道一圈,而如果让2500万个水分子一个挨一个排成一行,那么这个长度就只有1厘米。
(3)由于分子很小,所以宏观物体中包含的分子的数量非常庞大。例如,1标准大气压下,1cm3(比划一下,一个食指端的大小)的任何气体中约含有2.7×1019个气体分子,让这些气体分子从容器中跑出,如果1秒钟跑出1亿个,你们猜需要多长时间?(约需9000年才能跑完)
三、探究分子间是否有间隙。
1.提出问题:现在我们已经确信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有人提出一个问题:这些分子是一个挨着一个排列的然后组成宏观的连续的物体呢?还是每两个分子之间都有间隙,然后再组成一个空心的物体呢?
2.猜想、提出模型、建立假说: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隙(或没有间隙)。3.验证、确认或否定假说。
A.实验1: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将会看到什么现象? ①实验器材:一包高锰酸钾颗粒和一个盛水的烧杯。
②实验要求:烧杯就放在桌子上既不要拿起,也不要晃动。高锰酸钾颗粒倒入水中的瞬间,立即开始观察。分工观察,一部分同学从烧杯的上方向下观察,另一部分同学从侧面开始观察。
③动手操作,观察现象。④交流讨论:
一问:实验中所看到的现象是什么?(水慢慢变成紫色。)
再问:水怎么变成紫色的呢?能不能具体描述一下水变成紫色的过程。(高锰酸钾颗粒沉入杯底,把一部分水染成紫红色,然后这紫红色慢慢向四周扩散开来。)
三问:再过段时间,烧杯中的水会怎样?(整杯水都变成紫色。)
四问:这个现象支持了上述哪个猜想?(微粒之间是有空隙的。)
五问:现在大家认为分子之间是有间隙的,你能结合现象解释一下吗?(构成水的微粒之间是有空隙的,构成高锰酸钾的颗粒进入水的空隙,使水慢慢变成紫色。)
六问:这个现象还说明什么问题?(高锰酸钾是由微粒即分子组成的;高锰酸钾的分子可以运动;水是由微粒即水分子组成的。)
B.实验2:等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了。
教师演示: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然后再注入酒精,并在液面最高处做一记号。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位置。
实验现象: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4.分析讨论:这个现象能够说明哪些问题?
(①水是有分子组成的;②酒精是由分子组成的;③水分子之间有间隙;④酒精分子之间有间隙;⑤水分子和酒精分子都能够运动。)
四、探究分子的运动规律
1.提出问题。
从刚才的两个实验中,我们发现高锰酸钾的分子可以运动,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也可运动。那么分子的运动是普遍现象吗?是部分物体的分子在运动,还是所有物体的分子都在运动?分子是自发的主动的要运动,还是被动的从动的在运动?分子是做有规律的运动,还是在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的运动是短暂的,还是长久的永不停息的?
2.观察现象。
师:请同学们观察课本p.25图7-
4、7-
5、7-6所示的三个现象,你发现了什么?(红墨水的分子是运动的;香味分子是运动的,醋和酒精的分子是运动的。)
3.提出假说。
所有物体的分子都在自发的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4.收集证据,验证假说的真伪。
(1)课件展示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的扩散现象。
强调:二氧化氮气体密度大,受重力作用应下沉,但事实上二氧化氮分子会向上运动;空气密度小,受重力作用应上浮,但事实上空气分子会向下运动。说明气体分子在自发的、无规则的运动。
(2)课件展示水和硫酸铜液体的扩散现象。
强调:硫酸铜液体密度大,受重力作用应下沉,但事实上会向上运动。水密度小,受重力作用应上浮,但事实上会向下运动。说明液体分子在自发的、无规则的运动。
(3)课件展示煤炭和墙角的扩散现象。
强调:时间越长。互相渗入越多,说明固体分子在自发的、无规则的运动,且永不停息。
(4)课件展示布朗运动。
强调:从花粉颗粒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我们可以间接推知水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5.得出结论: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6.应用: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其他的能够证明分子不停运动的事例。
水蒸发——潮湿的底面、衣服变干了,冰升华、樟脑丸升华,花香袭人等等。
五、小结:
(1)面对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微观世界,我们是利用什么方法探究的?(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模型作为猜想,再搜集证据验证。)(2)利用这种探究方法我们了解到物质的微观构成是怎样的?(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
(3)分子如何运动?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4)有哪些证据能够说明分子在运动?(扩散现象、布朗运动。)
五、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演示实验:把二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在一起
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如果我继续用劲往里压,能不能把铅块压
短? 这说明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面对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微观世界,我们是利用: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模型作为猜想,再搜集证据进行验证。利用这种探究方法我们了解到物质的微观构成是怎样的?
六、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
知识梳理
1、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2、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分子课件【篇5】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分子和原子》,由于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上课效果不甚理想,我就想借这样一个机会,请专家帮助指点一下。
一、教材分析
1、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题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首次了解,也是今后学习化学不可缺乏的理念基础。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从微观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后面继续学习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结构等内容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并且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2 、本课题知识结构
我认为本课题以分子为主线,本课介绍了分子的真实存在,分子的性质,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再介绍了一下原子,因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生活实例,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通过实验,认识分子的三大特点并能够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2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
(2)充分发挥想像力,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信息进行加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
(2)初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三、教学重点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
2.分子的三大特点
四、教学难点
.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初步体会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五、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努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和勤于动手,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下获得新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主要采用分组合作,师生互动,动手演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采用了创设问题情景法、演示实验法、讲授法、启发教学法、活动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六、学法指导
注重学习过程,在快乐的学习中,实现学习目标。
探究式方法的指导。
七、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我选择了用水、洒精、氨水的鉴别导入。利用学生面前的三种无色液体,先让学生自学它们的物理性质,再利用所学性质进行鉴别。即简便又效果明显,还能体现化学的学科特点。比出示单纯的语言、图片情景要深刻的多,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由为什么能闻到气味自然过渡到物质的构成,即分子等微粒的真实存在的探究验证。实验—品红在水中的扩散,因为有颜色变化,对学生有视觉真实感。而且有一个逐渐扩散的过程,反应了物质的可分性,让学生建立物质由很小很小的微粒构成的观念。再让学生观察苯分子、硅原子图,这样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证明了分子的真实存在。
3、由粒子图自然过渡到分子的第一特点—微小。在学生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介绍一滴水的分子个数,重点设计了一个数分子时间的猜想,意外的答案必然有深刻的记忆。
4、通过拟人想像导入到分子的运动特点。(分子是性格活泼好动,还是文文静静)本环节还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氨分子扩散实验我先让学生预习实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引导他们克服困难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学生完成实验以后再分析实验现象,特别是什么使酚酞变红?是氨水?还是氨分子?这个提问可以为下节课学习分子的定义做铺垫。最后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再设计其它方案证明分子的运动。
5、再通过拟人想像导入到分子间有间隔的特点(它们坐在教室里是亲密无间,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通过前两个探究实验的引导,现在放手让学生根据所给仪器和药品(注射器、量筒、气球、水等)自由设计实验证明。
6、练习(灵活安排)课件展示分子运动动画,问学生能得出什么信息?来复习本节课的内容,这是一道信息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处理加工能力。
7、学生自我评价(也可放在课外进行)
化学课程标准的第一条建议中就是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对学习活动的促进作用,第二点是对过活动表现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该评价表体现了以下二个方面的内容。
①目标评价:教学目标不是教师的专利,应变换评价的内容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对照目标进行评价,让他们关注知识以外的学习内容,加强今后学习的目的性,变无目的的学习为有意识有学习。
②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以前我们的评价教师有绝对的权威,我们要把评价利交还给学生,以落实“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这一最基本的教学原则,即评价的主体也是学生,教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同学的评价,都只是学生自我评价的一个参考条件,关键是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我们常讲的“学生要从学会转变为会学”,就应包括学生学会评价。学生只有学会了评价,才能自觉矫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偏差,达到会学的境界。
8 、板书设计:第一个学习内容是分子的真实存在?是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要证明分子的存在,必然要用到分子的后两个性质,会使教学内容重复,所以我选择了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因为它能构成物质,所以真实存在着。
一、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很小;
2、分子在不断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三、分子、原子的概念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课件【篇6】
走进分子世界
教学目标:知到科学家探究微观世界的方法;让学在脑海中能形成物质的结构模型;了解分子的相关知识;懂得分子的热运动;通过学习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关系,懂得固液气不同性质的原因。
教学过程:
引入:让我们通过一组图片来走进分子世界。
一、建立物质结构模型
1、活动:观察老师的实验(往一块海绵和一块玻璃砖上加水); 让学生分析海绵能吸住水的原因?
2、活动一:观察高锰酸钾放入水中后的现象;
结合这两个实验让学生提出关于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是如何排列的猜想。
3、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4、活动二: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先加入一半的水,再换用酒精慢慢地将其加满,封闭关口将玻璃管翻转几次,观察水和酒精的总体积有何变化?
5、分析实验,得出结论: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之间有间隙。
6、以上是我们探究物质结构模型的方法,那么,科学家们在研究看不见的微观世界时,用什么方法呢?
7、练习,选出正确的物物质结构模型。
引入: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没有间隙,我们直接用肉眼看看不就知道了吗,还为什么要这么麻烦的做实验呢?那么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们的肉眼可以看得见呢?
二、分子动理论 物质的组成
1、介绍电子显微镜及其拍摄的图片。
2、自学关于分子的相关知识。
3、问:当老师擦黑板时,坐在前排的你透过阳光看见空气中飘满了粉笔的粉尘,你是否曾觉得你看到了构成粉笔的分子了呢?你能想象的出需要有多少个分子构成的微粒才能被你看的到吗?
4、举例介绍分子数量级有多小。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受,创设情境:一个1立方厘米的小盒子,开一个小孔,让里面的气体分子以每秒1亿个的速度出去,需要多久小盒子里的气体分子可以全部放出来?让学生猜测。
5、由此引导学生总结出,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结论。
分子运动
1、活动三:观察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现象。
问:你看到红墨水分子运动了吗?那我们是怎样得到分子在运动的呢?(运用了推理的方法)
2、应用:鉴别酱油和醋。(推理)
3、练习(学案)
创设情境:若分子想怎么运动就怎么运动,那么还会存在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吗?
当分子远离运动时,总有一种力将它吸引过来,由此推理,分子之间可能存在吸引力。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1、活动四:肥皂膜实验。观察一侧泡沫破裂后细线的移动方向。
2、如果分子之间只存在吸引力,那么,分子间还会有间隙吗?由此推理分子间还可能存在排斥力。介绍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关系。
3、总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有时引力起主导作用,表现出吸引;有时斥力起主导作用,表现出排斥。
4、练习(学案)
三、知识的总结与迁移运用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不同性质。
四、巩固练习
1、由于肉眼无法观察到物质的内部结构,这给人们探究物质结构带来了困难,科学家们解决的方法是()A.凭自己的想像来定义物质的内部结构 B.把物质不断地分割,直到肉眼看不见为止 C.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结构模型的猜想,再收集证据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D.利用数学公式和物理理论来推理得出
2、关于分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是组成物体的最小颗粒 B.分子是物体中不能再分割的最小颗粒 C.分子是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
D.分子是人们为了描述物质内部结构而想像出的模型,实际是不存在的
3、如图所示,将两块表面干净光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结合在一起,并能在下面吊起一个较重的物体,这一现象说明了()A.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物体的分子间有引力作用 C.物体的分子间有斥力作用 D.物体的分子间有间隙
4、下列事例中能够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将泥沙放入水中,水变的浑浊 B.打开香水瓶盖子后,满屋都能闻到香味 C.公路上汽车开过时一片尘土飞扬 D.下雪天雪花在天空中翩翩起舞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流动形成风,说明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B.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C.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物质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扫地时,我们看到尘土飞扬,说明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6、课后探究:为什么炒菜时放一点盐,菜很快就变咸了,但腌菜时,放了盐,要过好几天才能变咸?(为此,你能提出一个关于分子运动的探究问题,并通过实验得出你的结论吗?)
分子课件【篇7】
①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②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
③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通过对学生熟悉的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
①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从宏观现象想象微观粒子的运动,逐步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 难点: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1、准备品红和氨的扩散实验的仪器和药品。
2、准备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
3、准备多媒体课件。
①为什么从讲台经过会闻到花露水的香味呢?(打开装有花露水瓶的瓶塞) ②为什么湿衣服在室外会慢慢变干?
从以上事实让我们感知到什么?(小组合作选代表回答,教师评价)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8页内容,并思考
这些微小的粒子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它们真实的存在吗?
多媒体投影:科学事实图片(苯分子图像和硅原子摆成的“中国”二字),要求学生仔细察,并想一想从上述图片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抢答,应该含有分子性质的相关内容) 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分子的基本性质。
多媒体投影: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 kg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 个水分子;(如果一滴水里的水分子个数由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大概要用3万年才能数完。)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小组合作,并指定学生回答)
多媒体投影:图片“墙内开花墙外香”引入分子扩散实验。 合作探究一:分子扩散实验。
教师做演示实验并投影,学生仔细观察并完成下列相关的问题: ①实验现象 ②猜想:是什么物质使A中的酚酞变红? ③分析:A烧杯和B烧杯周围各有什么物质? ④思考:B烧杯的作用是什么?
合作探究二:①酒精与水混合实验,②学生操作,并描述现象。
小组合作,选派代表回答酒精与水混合实验得出什么结论?(伙伴评价) 多媒体投影:①温度越高,间隔 (热胀冷缩) ②压强增大,间隔
③思考:气体、固体、液体中,哪种状态分子间的间隔最大?
一、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50+50=?
分子课件【篇8】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
2.分子、原子的概念及主要区别。
3.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物质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实验器材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设问]世界是由形形色色的物质构成的, 但物质本身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演示]品红扩散实验
(提问)品红为什么消失?整杯水为什么变红了?
[播放动画] 品红分子在水中扩散的微观过程。
[结论] 宏观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活动探究、探求新知:
一、粒子的特征
[提问]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看不见,为什么水却能看见?
(讲解)其实分子是很小的粒子
[板书]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引入)从课堂开始的品红消失和闻到的香水味以及动画我们猜想分子是运动的。
[演示]取一支试管加20mL水,滴2滴酚酞试液,再滴加浓氨水。观察有什么现象?
[提问]若不直接滴加浓氨水,你有什么办法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吗?
[多媒体展示]播放氨分子运动
[ 提问]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
[追问]若改变温度对分子运动有什么影响?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板书]2、分子总在不断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率加快
[设疑]水温升高,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了,温度下降水蒸气凝成雪花或冰雹。水的三态变化可以用关于分子的观点来解释吗?
[演示实验](1)50ml水与50ml水混合 (2)50ml酒精与50ml酒精 (3)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
[提问]混合后的体积是两者之和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板书]3、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提问]由分组实验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容易被压缩,而液体、固体分子间间隔较小,不易被压缩。
[提问]1、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的情形与电解水时水“跑”走的情形是否一样?为什么?
[演示]flash动画模拟《水分解的微观变化》。 边演示边讲解
引导学生从分子的角度,理解水的蒸发与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小结]分子是保持化学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追问]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如何改变的呢?
[再次演示]flash动画模拟《水分解的微观变化》。
2、氧 汞分子分解过程(Flash动画)
[提问]你有何发现?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小结]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分子、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5、原子可以结合形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六、板书设计:
课题2 分子的原子
一、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很小 2、分子在不断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三、 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四、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变了,原子不变。
2、混合物和纯净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七、教后反思:
八、效果检测:
1.1994年印度博帕杰毒气泄漏,很多人中毒.它说明了( )
A.分子可再分 B. 分子在不停运动 C. 分子很小 D. 分子间有间隔
2.100 mL酒精和100 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 mL,说明了( )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 B.分子很小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氧分子 B.氧原子 C. 氧离子 D.氧气
4.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没有变化的粒子是( )
A.水分子 B. 水原子 C. 氢、氧两种原子 D.以上都不是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C.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由原子构成
D.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而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成分子
分子课件【篇9】
【问题情境】农历八月,金秋送爽,丹桂飘香。
【问题设疑】桂花为什么会“飘香”?猜想……
观看模拟动画和实物图像得出结论: 。
【问题思考】 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分子、原子,它们有哪些微粒特征(基本性质)呢?(提示:是否有质量和体积?能否运动?微粒间是否有间隔?)
从“水分子的自述”我知道了: 。
【探究活动一】 构成物质的分子会不会运动?
1. 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现象: 。
2. 如图1所示,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现象: 。
通过上述实验,我明白了: 。
3. 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2所示)。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4.得出结论: 。
5.讨论交流:烧杯A、B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这样设计起什么作用?
[迁移运用一]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说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探究活动二】 分子间的间隔可以改变吗?
1.观察演示实验: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体积 100mL。
猜想: 。
设计验证猜想的实验方案: 。
讨论交流各组设计的实验方案。
2.观察演示实验:等体积的石子和沙子混合后体积 。
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
[迁移运用二] 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100mL水,向其中放入一块糖,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过一会儿发现糖块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变甜了,液面比原来水平线下降了。这一现象用分子的知识如何解释?
[思考问题] 构成物质分子间的间隔是否可以改变呢?
分组实验:如图3所示,用两支医用注射器,一支吸水,一支吸空气,两者等体积,用手堵住末端注射孔,慢慢推压栓塞,观察现象。
发现: 。
结论: 。
[迁移运用三] 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说明分子间的间隔是可以改变的?
【思考问题】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了分子是一种 、 、
微小粒子。分子还能不能再分呢?
【观看模拟动画】 水 水蒸气 此变化属于 变化,分子本身 变化。
水 氢气+氧气 此变化属于 变化,分子本身 变化。
分子的定义: 。
【观看模拟动画】 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变化过程,理解发生变化的实质。
[归纳] 原子与分子相似,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都具 、 、
等基本性质。
原子的定义: 。
学完本课题我知道了: 1. 。
2. 。
3. 。
……
【激疑思辨】为什么在分子定义中只强调化学性质,而不提及物理性质?
1.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是否正确?
(1)流动的液体中分子是运动的,静止的液体中分子是静止的。
(2)分子可以分成原子,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2.用分子、原子知识解释下列有关问题。
(1)在距加油站一定距离的范围内为什么要严禁烟火?
(2)常见的混凝土水泥地板分成许多块,主要是为了美观吗?
【课外延伸】 列表比较分子和原子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分子课件【篇10】
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为进一步学习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奠定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1)知识目标: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了解其性质,理解其概念。
(2)能力目标: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以及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物质世界是运动的和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
分子、原子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并不完全是陌生的,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物理课中都接触到分子和原子。但是,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他们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学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原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采取情境激学,联想推理,实验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式教学。
人们常说:八月桂花遍地香,桂花飘香人团圆。现在正是农历八月,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桂花为什么会“飘香”?
这一问题与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有关。现在,我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
桂花花香粒子运动的微观过程。
物质都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苯分子图像,以及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最小的汉字图像“中国”。
进入情景,思考桂花“飘香”是什么原因?
边观看、边思考,感知分子和原子的真实存在,初步形成微观粒子的行为表象。
从与教学内容有内在关系的话题,提出富于思考性、激发想象力的化学问题,确立正确的学习导向。
从动画和实物图像中感知分子的存在。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水的组成,我们知道,水有“三态”的变化,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生氢气和氧气。那水有“三态”变化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呢?水在通电的条件下为什么可生成氢气和氧气呢?肉眼看不透的物质内部到底隐藏有哪些奥秘呢?
“嗨!同学们,我是水分子,我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在每一滴水中我们水分子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我的。如果用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咧。我想请你们猜一猜:我们这么小,我们会运动吗?当我们分子聚集在一起构成水时,彼此之间是否会存在空隙呢?”
(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疑惑,边听、边思考,从具体的数字中感知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从猜一猜的问题中引发探求新知的欲望。
运用具体的数字和拟人化的手法,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提出分子会运动和分子之间有空隙的问题,从而顺利的过渡到下一部分内容的学习。
烧杯A与烧杯B哪些条件相同,什么条件不同?
氨分子运动扩散接触到酚酞,使酚酞溶液变红的过程。
(2)分子处于不断的运动中。
实验中为什么氨分子可以运动到酚酞溶液中,那酚酞溶液的分子为什么没有运动到氨水中呢?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物质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品红在不同温度的水中的扩散实验。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说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分组实验,讨论、分析实验条件,归纳、交流实验现象。
从微观角度认识分子运动的客观真实性。
疑惑,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产生探求欲望。
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讨论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
举例说明。采用逐步引导,抽丝剥蚕的方法将学习推向深入,使“分子不断运动”的抽象、枯燥知识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而易于理解。
用带刻度的长玻管做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的实验。
等体积的石子和沙子混合。
(3)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
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10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块糖,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过一会儿发现糖块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变甜了,液面比原来水平线降低了。这一现象能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吗?
构成物质分子间的间隔是否可以改变呢?
气体物质粒子间的间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粒子间的间隔比较小。
举例说明,利用分子间隔距离可以改变的这一性质,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哪些实际运用?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了分子是一种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不断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隔的微粒,那么分子还能不能再分呢?
氧化受热分解的变化过程。
原子与分子相似,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都具有质量小、体积小、不停的运动和原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等特征。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从沙子钻到石子空隙中的真实情境里获得启发,理解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思考,回答。
通过实验得出:液态物质,较难压缩,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小;气态物质,比较容易被压缩,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大。
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分析:
归纳分子的基本特征,给分子下定义。
观看动画,理解变化过程。
发现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进行了重新组合,从而建立原子的概念。
把所学知识迁移运用解释一些相关的现象和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与观察、思考与讨论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当学生形成分子微粒特征的认识后,教学的关键是:使学生的思维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互对比的角度深入到微观领域,从分子本身是否变化来认识、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不仅使学生对这两种变化的认识有所深化和发展,而且便于得出分子、原子的定义。
归纳小结,巩固提升 分子、原子的定义,分子的基本性质。
为什么在分子定义中只强调化学性质,而不提及物理性质?
在学生分析解释的基础上点津:如同一个人站不成任何队形一样,单个分子既无色、态、味可言,也无气、液、固之分,所以在分子的定义中自然不会提及物理性质。
1.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是否正确?
(1)流动的液体中分子是运动的,静止的液体中分子是静止的。
(2)分子可以分成原子,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2.用分子、原子知识解释下列有关问题。
(1)在距加油站一定距离的范围内为什么要严禁烟火?
(2)常见的混凝土水泥地板分成许多快,主要是为了美观吗?
列表比较分子和原子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在教师引导下,从颜色、味道、质量等方面分析出:能体现和测量出这些物理性质的必然是许许多多分子的聚集状态,肉眼看不见的单个分子是谈不上这些问题的。
从释疑解惑中加深对概念严密性、深刻性的理解。
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析实际问题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列表对比归纳、总结分子与与原子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自学能力。同时,为学习后续章节“原子的构成”做好准备。
鉴于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学生缺乏抽象思维理解的能力,在设计时,注重了两个体现、两个突出:
1.两个体现:
(1)体现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
(2)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2.两个突出:
(1)突出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展开联想,形成对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行为表象;
(2)突出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直观效果,使抽象知识和实际体验相结合,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问题情境】农历八月,金秋送爽,丹桂飘香。
【问题设疑】桂花为什么会“飘香”?猜想……
【问题思考】 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分子、原子,它们有哪些微粒特征(基本性质)呢?(提示:是否有质量和体积?能否运动?微粒间是否有间隔?)
【探究活动一】 构成物质的分子会不会运动?
1. 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2. 如图1所示,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3. 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2所示)。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5.讨论交流:烧杯A、B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这样设计起什么作用?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说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探究活动二】 分子间的间隔可以改变吗?
1.观察演示实验: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体积 100mL。
讨论交流各组设计的实验方案。
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100mL水,向其中放入一块糖,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过一会儿发现糖块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变甜了,液面比原来水平线下降了。这一现象用分子的知识如何解释?
构成物质分子间的间隔是否可以改变呢?
分组实验:如图3所示,用两支医用注射器,一支吸水,一支吸空气,两者等体积,用手堵住末端注射孔,慢慢推压栓塞,观察现象。
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说明分子间的间隔是可以改变的?
【思考问题】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了分子是一种 、 、
微小粒子。分子还能不能再分呢?
【观看模拟动画】 水 水蒸气 此变化属于 变化,分子本身 变化。
水 氢气+氧气 此变化属于 变化,分子本身 变化。
【观看模拟动画】 氧化受热分解的变化过程,理解发生变化的实质。
原子与分子相似,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都具 、 、
3. 。
……
【激疑思辨】为什么在分子定义中只强调化学性质,而不提及物理性质?
1.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是否正确?
(1)流动的液体中分子是运动的,静止的液体中分子是静止的。
(2)分子可以分成原子,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2.用分子、原子知识解释下列有关问题。
(1)在距加油站一定距离的范围内为什么要严禁烟火?
(2)常见的混凝土水泥地板分成许多块,主要是为了美观吗?
【课外延伸】 列表比较分子和原子的相似点和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