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篇1
一、复习旧知,引出意义。
1.让学生看图和实物回答问题。
①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到这个苹果的多少?
②把一张纸平均分给四位同学,每人分得这张纸的多少?
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阴影部分。
(附图{图})
3.在下面图中,用阴影表示分数。
(附图{图})
4.7分米=()/()米
3厘米=()/()米
通过复习,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亲自实践,认识意义。
1.了解分数的产生。
让学生看问题:
①两个小朋友分一块糕点,平均每人分得多少?
②用1米长的尺子去量黑板的边沿,如果量得3米多一点,怎样用数量表示?
③让学生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用折纸的方法,分别折成表示1/2,2/3,1/4,3/4的图形。
通过以上实践,小结:
把一件东西平均分成2,3,4份,分数是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看课本第52页第一段课文后,再小结:
人们在等分物体或在测量和计算中往往不能得到整数,为了正确地反映数量关系,常把1个单位(或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再用它的1份或几份来表示,这就产生了新的数分数。
2.理解分数意义。
①突出平均分。
回顾前面的复习旧知与教例,指出平均分这一前提,增强学生的均分意识。
②明确单位1。
1)让学生看课本第52页与第53页列举的6个图,讨论各表示什么意义?
板书:每份是几分之几:1/2,1/3,1/5;
阴影或括号部分表示几分之几:2/3,3/4,5/8。
2)教师指出:从6个图形中可以看到,一块糕、一个圆、一条线段、一个长方形在没有等分前,都是一个完整的单位,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或整体1。
3)出示课本第53页的苹果图,提问:
这图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
一个苹果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4)出示红旗图,提问:
这幅图是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
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
2面红旗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5)教师小结:单位1具有以下三性:
A.概括性。它不仅可以表示一件东西、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表示一个整体。如一堆苹果、一盒乒乓球、一个班的学生等,所以单位1应加上引号。
B.可分性。即可以根据需要,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
C.相对性。即每个分数表示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相对而言的。如把半块饼看成1/2,它的单位1就是一块饼。如把4块饼看成一个整体(单位1),那么一块饼就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1/4)了。必须注意,单位1要根据对象范围来确定。
③认识分数意义。
1)引导学生重看课本第52页与第53页的6个图,从第52页3个图中可看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后(指着图解释若干的意思),只表示其中的一份的分数是(指着上述板书的第一排数)1/2,1/3,1/5;从第53页3个图中可看到,把单位1平均分若干份后,表示其中的几份,得到的分数是(指着板书的第二排数)2/3,3/4,5/8。
2)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三、设计练习,巩固意义。
在完成书本上练习的基础上,教师设计下列几组练习,以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1.下面各图用分数表示的阴影部分对不对,为什么?
(附图{图})
2.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①把15支钢笔平均分成5份,每份占钢笔总数的1/3,是把钢笔总数看作整体1。
②把全班人数分成5个小组,4个小组是这个班的4/5,是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
3.说说下列题中把什么作为单位1,题中的分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①1分米是1米的1/10。
②一堆煤有30吨,已运走了2/3。
③五年级甲班女同学人数占全班的3/5。
④玲玲看了一本书的1/5。
四、小结归纳,强化意义。
1.演示:教师在一个纸盒内放上6支粉笔,让学生分别从盒内拿出这些粉笔的1/2,1/3。接着,使纸盒中增加到12支粉笔,又让学生从盒内分别拿出总数的1/2,1/4,1/3,2/3,3/4。在此过程中,归纳出:首先要确定把多少支粉笔作为单位1,再平均分后取出所需的支数。
2.讨论:前面我们分了些什么?还可以分哪些东西和物体?
归纳出单一个东西(一个水果,一块糕)
位1一个计量单位(1米,1吨)
一个整体(一所学校,一项工程)
3.引导总结:把表示单位1的量都是怎样分的?(平均分)平均分成了多少份?(若干份)分数是表示这样的多少份的数?(1份或几份)然后总结什么叫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初步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2.使学生进步知道1可以写成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从而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同分母分数减法的算理.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投影出示.
2.填空.
是9个()是()个()
是3个()是()个()
3.口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演示课件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1)出示例3,一块布长米,用去米,还剩多少米?
(2)出示投影片
(3)引导学生观察图,说一说题意.
(4)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使学生明确:
米就是9个米,米就是6个米.
从9个米减去6个米,剩下3个米,就是米.
(米)答:还剩米.
(5)练习.
①做一做
()-()=()
②=(口述算理)
2.教学例4.
(1)出示例4计算1-.
(2)演示动画分数减法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使学生明确:
1可以分成8个,就是从8个减去3个,剩5个,就是.
(板书:)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包括直线、线段、射线和角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线段、角和直角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几何形体知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认识三角形等图形的知识以及进一步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时,已会直观描述它们的特点。本课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有限到无限,引导学生认识直线和射线,掌握角的概念。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小数教材第七册P109-110线段、射线、直线和角。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认识射线;知道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认识角和角的符号,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比较角的大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综合、记忆及动手协作能力。
3、情感目标:教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事物,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射线,知道射线与直线、线段的区别和联系;在射线概念的基础上说明角的概念,渗透运动的观点。
2、难点:角的形成。
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两根吸管、一个图钉、一副三角尺。
四、教学过程:
(一)线段、射线与直线的认识:
1、出示一条线段:
问:a.这是什么?(板书:线段)
b.你觉得线段有什么特点?(有两个端点)板书,又问:有两个端点的线就是线段?(画曲线)引导:直的(板书)
c.你也画一条线段吧?(用一句话向大家介绍)(用尺量)谁来重新认识老师的线段?和老师的比比看?(小结:能量出长度----数学专用语-有限长)
d、你周围有线段吗?找一找。
2、画一画:
你能画出一条与线段不同的线吗?
自由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启发)
3、反馈汇报。(根据学生的反馈选择直线或射线的教学)
(1)投影展示直线
a.问:你画的这条线和线段有什么不同?(没有端点)
b.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的线叫直线。(板书:直线)
c.你会画直线吗?介绍一下你的直线。和老师的直线比比看,你发现什么?(无限长)
(2)投影展示射线
a.这条线与线段有什么不同之处?(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b.说明射线的概念。
c.你会画射线吗?(自由画,一生板演),介绍射线。
反馈:讲评画法。先定点然后引出一条线。(再画一条巩固)
(3)你在生活中看到过这样的线吗?(自由说一说)
(4)小结:大家说的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射线。
4、线段、射线与直线的比较
出示三线合一,问:你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吗?(学生讨论)
(1)其中一段射线下移。(说明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
(2)(说明线段也是直线的一部分)
5、练习一
(1)P117/1(判断各图是线段、射线还是直线)
(2)过一点画射线。
如果给你一点,你能画出多少条射线?
a.先定点,(30秒画射线比赛)
b.汇报。如果给你时间你还能画吗?
c.电脑演示无数条。
d.公共端点的认识。
(二)角的认识:
1、观察有公共端点的许多条射线,你发现了什么图形?
自由说(如果学生回答不出,逐步减少射线的条数。)板书:角
2、探索角的秘密。
关于角,你已知道了什么?(找角、试画角等)书本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们再来深入探究角的秘密吧!
3、看书110页自学。
(1)自学,可以说一说、画一画、比一比。
(2)小组探讨,确定交流内容。
4、集体交流。(视学生交流情况,老师及时引导)
(1)学生概括得出角的概念。角是由什么组成的吗?(出示没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你也来画几个角。
画角(先自由画,再一生实物投影演示)说说你是这么画的?(定点,引出两条射线)
(2)角的各部分名称。
老师引导
用你刚才画的角,同桌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3)角的符号介绍,书写并与小于号比较。你画的角怎么表示?
5、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
说说为什么(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概念去判断)
6、角的大小
学生先找到规律,则边玩边验证。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篇4
1、计算
1、口算(6分)
032261=57+1357+13=15030=31099=
25(6+2)=321616=5454=1001005=
5134=90005=240+190=37037=
2、脱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12分)
102421499+1426515842+35
1245+169138787+087+8711253225
3、求未知数(8分)
12=12376=4728=3640+=2860
2、填空(26分)
1、261500000是____位数,2、它的最高位是____,3、计数单位是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_,4、改成以万5、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6、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得的近似数是________。
7、计算100(32+54018)时先算____法,8、再算____法,9、最后算____法,10、结果是_______。如果要先算减法,11、在算除法,12、最后算加法,13、原式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
14、125178=(1258)17应用了____________律和____________律。
15、363连续减去____个11,16、差等于0。
17、根据630270=360,18、1802=90,19、36090=4列成综合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
20、一袋面粉重25千克,21、_____袋面粉重1吨。
22、甲数乙数=307,23、乙数最小为____,24、此时甲数为________。
25、两数相乘的积为48,26、一个因数扩大6倍27、,28、另一个因数缩小6倍29、,30、则积为________。
31、5吨3千克=________千克4时15分=________分
32000公顷=________平方千米32分米=___米____厘米
32、比较大小
540720000○95340000230平方分米○2平方米3平方分米
3、判断(5分)
1、1千克铁和1千克棉花同样重。()
2、两数相乘,积一定大于其中每一个因数。()
3、1500700=21()
4、0除任何非0的数都得0。()
5、一个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6万,这个数最大是59999。()
四、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6分)
1、下面的算式中不是整除关系的是()
A、08B、1212C、243D、192
2、我国的国土面积为960万()
A、万平方公里B、公顷C、平方千米D、平方米
3、下列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是()
A、300400B、30404C、9084004D、9804400
5、两数相减,被减数增加6,减数减少6,则差()
A、不变B、减少12C、增加12D、增加36
6、小明今年10岁了,才过了2个生日,他出生在()
A、1992年2月29日B、1991年2月28日
C、1992年2月28日D、1991年2月29日
五、列式计算(9分)
1、一个数乘36得720,2、这个数是多少?
3、5400与200的差是520与13的商的几倍4、?
5、用182除以13的商,6、去乘28与14的差,7、积是多少?
六、应用题(28分)
1、一个筑路队修一条公路,已经修了630米,是余下的公路的3倍,余下多少米?(列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解答)
2、一天中,气象员在9时、11时、13时、和15时分别测得气温为
18℃、20℃、23℃、19℃,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多少?
3、小明和小强两人集邮,小明集邮245张,小强比小明集邮的张数的5倍少20张,两人共集邮多少张?
4、28行播种机的宽度是4米,用拖拉机牵引每小时行5千米,每小时可以播种多少公顷土地?
5、一个汽车队开展节约用油比赛,平均每辆汽车1个月节约汽油60千克,照这样计算,15辆汽车一年可以节约汽油多少千克?
6、课桌的单价是60元,椅子的单价是45元,学校购买100套课桌椅,共需多少元钱?(用两种方法解)
7、下图是某校三个兴趣小组人数的条形统计图:
(单位:人)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在学生掌握角的分类和度量的基础上,掌握角的画法,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
2.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按指定度数画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
按指定度数正确画角.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予做准备.
1.把下面各角填入适当的括号内.
40 135 180 91 360 90 127 4
锐角( ) 钝角( )
直角( ) 平角( ) 周角( )
2.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师:我们已经学过画角的方法,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数,怎样画出这个角呢?
二、尝试体验,探究新知.
1.教师明确研究任务:画一个65的角.
2.利用活动角,渗透角的画法.
学生活动:(1)利用活动角和量角器,想办法摆一个65的角.
(2)同学之间互相利用量角器检验.
(3)请摆的比较准确的同学介绍摆角的方法.
(4)尝试摆不同的有(按老师要求)
3.尝试画角.
教师要求:利用直尺和量角器画一个65的角,画完之后再用量角器量一量(检验)
学生活动:
(1)尝试并体验画一个65的角.
(2)学生质疑(提出自己画角时遇到的问题?)
(3)请学生介绍准确画角的技巧.
4.自学书中角的画法
(1)自学教材第125页角的画法.
(2)画一个65的角.
(3)学生讨论:画角的步骤(①重合②找点③连线)
三、归纳小结,质疑问难.
1.引导学生小结角的画法.
(1)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所画角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3)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2.让学生质疑问难.
师:有什么问题需要请教大家或要提醒别人要注意的问题?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用量角器画出30的角.(集体订正.)
提问:如果不用量角器,你能准确地画出30角吗?(利用三角板的30角)
2.用量角器画出20、70、95、135和165的角.同桌同学互相检验.
3.用一副三角板画出15、150和165角.
(1)动手尝试 (2)集体订正 (3)合作交流
提问:你还有不同的画法吗?
五、发挥想象,培养创新.
1.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下面度数的角.
45 135 75
学生演示折角的方法
2.利用手里的学具画135的角,看谁的画法最多?
(90+45,180-45,60+30+45 用半圆仪 用三角板)
六、布置作业.
1.完成第127页第13题.
看下图,已知1=60,求2、3和4的度数.
2.完成第127页第12题.
用一副三角板拼成下面度数的角.
180 120 135 75 105
3.完成第127页第16题.
下图中1=90,2是多少度?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用三角板画角
活动目的
通过用三角板画不同度数的角,熟练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活动设计
利用一副三角板,看你能画出多少个0~180的角.(不包括0和180)
参考答案
因为15角可以通过三角板上的45角和30角画出,所以0~180之间凡是15的倍数的角都可以画出来,有15、36、45、60、75、90、105、120、135、150、165.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法中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能根据三者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通过比一比、看一看、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探索并掌握新知。
3、体会学习速度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认识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请了三个小伙伴,小牛,小象和小羊,他们时常为谁跑得快的问题而争论不休,有一天他们又碰在一起,各自炫耀起成绩来:
PPT:小牛:4分钟跑280米
小象:4分钟跑240米
小熊:3分钟跑240米
师:你们收集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读题一遍
师:那么哪个数据是我们学过的时间?哪个数据是路程?
生:时间是4分钟,路程是280米。
时间是4分钟,路程是240米。
时间是3分钟,路程是240米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从身边生活中发现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认识速度及速度单位:
1、全班交流:
师:、如果他们两个人一组进行赛跑,例如小牛和小象一组,谁跑得快?为什么?
生:小牛和小象比赛,小牛快,因为都是4分钟内,小牛跑得路程比小象跑的远
师:也就是在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应该比较路程,路程越远,跑得越快。
师:那要是小象和小羊一组,谁跑得快?为什么?
生:小象和小熊比赛,小熊跑的快,因为小象和小熊跑相同的路程,小熊用的时间短,所以跑得快。
师:所以在路程相同的条件下,应该比较时间时间越短速度越,跑得越快。
(引导学生思考:相同时间比路程远近,相同路程比时间长短,来确定快慢。)
2) 比较小牛和小熊
师:比较小牛和小熊时,路程不同、时间也不同,怎样比它们的快慢呢?有什么办法?
(引导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比较单位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
方法一:在相同时间内(1分钟)比较谁跑得远
280÷4=70(米/分)(板书不要写,此时还没学时间速度了)
240÷3=80(米/分)(板书不要写,此时还没学时间速度了)
70
师:谁能解释一下70米和80米表示什么?
生:表示每分钟行70米和80米。
师:像这样表示每分行70米,每分行80米称为速度,我们可以通过线段图上表示,更清楚地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出示线段图
师小结:观察线段图比较速度,其实就是比较相同时间内的路程,也就是一分钟的路程。这一分钟就是我们所说的单位时间。
方法二:在相同时间内(3分钟)比较谁跑得远
280÷4=70(米/分)(板书不要写,此时还没学时间速度了)
70╳3=210(米)210
方法三:在相同时间内(4分钟)比较谁跑得远
240÷3=80(米/分)(板书不要写,此时还没学时间速度了)
80╳4=320(米)280
师:仔细观察这三种解法,你觉得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1:相同点是:这几种方法比较的都是相同时间里的路程。
生2:不同点是:第一种方法比较的是他们一分钟跑的路程;第二种方法比较的是他们三分钟跑的路程;第三种方法比较的是他们四分钟跑的路程。
师:因为这样的相同时间是很多的,所以为了便于比较,我们把每分钟小牛和小熊行的路程叫它们各自的速度。
师:他们的速度和什么有关?
生:时间和路程。
2、认识速度及速度单位:
师:速度怎么算,你会求速度吗?咱们试一试
呈现两个问题,请学生口答。
出示题目
1、“神七”飞船在太空5秒飞行了约40千米,“神七”飞船的速度约是( )
2、小青骑自行车,2小时骑了16千米,小青骑自行车的速度是( )
学生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列式:40÷5=8(千米),16÷2=8(千米)
师(看着黑板表示疑惑):“神七”飞船的速度和骑自行车的速度都是8千米,看来他们的速度一样喽?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生:是不一样的,“神七”飞船的速度是每秒8千米,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时8千米。
师:但黑板上写的都是8千米,这样写能区分清楚吗?有什么办法区分开呢?
生:写上时间。
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分别写成8千米/秒,8千米/时。
师:1小时、1分钟这些都是单位时间。那么单位时间还包括1秒、1年、1月等等。所以速度应该是单位时间内所行使的路程。
师:读作8千米每秒,表示什么?
生:表示神七每秒飞行8千米。
师:速度单位与原来的一些单位不同,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两部分复合而成的。请同学们将刚才走路速度单位也改一下。
师:其实速度不仅在我们课堂中有,在咱们的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的,咱们一起到生活中感受一下速度好吗?
3、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刘翔110米栏的速度约为8千米/秒
声音传播的速度约为340米/秒
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0万千米/秒
师:谁能说说这些速度表示什么?
生答
师:刘翔的速度大约是8千米/秒,有多快?
师:从讲台到教室后面大约是8米多,我们一眨眼,刘翔就从这跑到教室后面了。快不快?
生呼应
师:在雷雨天,我们经常能看到电闪雷鸣的场景,你知道是先看见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为什么咱们总是先看到闪电那?
生答
师小结:因为光的传播速度要远远快于声音传播的速度,同学们能用刚才的知识解释了自然现象,真是太厉害了。
(拓展学生对速度的认识,引导学生了解单位时间即为:1时、1分、1秒等,在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叫速度。通过实例给学生充分探索空间理解速度的.意义,建立单位时间的表象。结合情境,帮助学生较为准确的理解速度的意义。)
师:观察上述几个速度,你对速度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你能说说速度表示什么吗?
教师先请学生间说一说,在组织交流。
生:平均时间内行的路程,如每秒多少米,每分多少米,每时多少米。
师:速度就是每秒、每分、每时等单位时间内行的路程。
师:速度怎么计算?
生:路程÷时间=速度(教师板书)
(二)、探索分享,寻找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
师:既然我们知道求速度的公式了,谁能求出小象的速度?
生 按照前面对速度的理解求出小象的速度 240÷4=60(米/分)
师:也就是速度=路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