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因式分解求值
湖北省黄石市下陆中学 周国强
因式分解用处多多。其中,某些求值问题亦可借助因式分解来解决,现举几例,以求抛砖引玉。
一、.求算式的值
例1 计算:1003-501×2006
简析:因为2006=1003 ×2,501×2=1002,所以运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可简化运算。
。
解:原式=1003-501×2×1003=1003×(1003-1002)=1003。
例2 计算:101-202-9998
简析:因为首项是101,第二项中的202=2×101,第三项中的9998=9999-1,
所以考虑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可简化运算。
解:原式=101-2×101-(9999-1)=(101-1)
-9999=100
-9999=1。
二、求代数式的值
例3 当m=-5时,求m-34m
+225的值
简析:直接代入计算较麻烦,可先考虑用十字相乘法将所求的式子因式分解,再代入
计算。
解:∵m-34m



-5),
∴当m=-5时,原式= 0。
例4 已知a+a +1=0,求a



简析:显然,解出a的值后,再代入计算是不可取的。若先把所求式子进行因式分解,
然后整体代入求值,则事半功倍。
解:∵a+2a






∴当a+a = - 1时,原式=-1×(-1+4)=-3。
三、求待定系数的值
例5 二次多项式x+2mx-3 m
能被x-1整除,求 m的值。
简析:二次多项式x+2mx-3 m
能被x-1整除,即x


x-1。若x+2mx-3 m
能分解为两个关于x的一次式的积,则问题迎刃而解。
解:∵x


又x+2mx-3 m
能被x-1整除,
∴x+3m=x-1或x-m= x-1,
∴m=-

例6. k为何值时,方程(k-1)x-(2k+3)x+(k+4)=0(k≠1)的两根平方差为15?
简析:先将方程左边进行因式分解,进而求出两根,依题意可构造关于k的方程来解。
解:将原方程左边因式分解,变形为
[(k-1)x-(k+4)](x-1)= 0
∴=
,
。
∵=±15,
∴3 k-8 k=0或3 k
-4 k+6=0(无解)
由3 k-8 k=0得k=0或k=
。故当k=0或k=
时,方程两根的平方差为15.
四、求函数的最值:
例7. 已知x为实数,求函数y=-(x-4)(x
-1 0 x+21)-100的最值。
简析:同学们会求二次函数的最值,而本题中的函数不是二次函数,能否求出它的最值呢?由于本题中的函数较特殊,我们不妨用因式分解法试试。
解:∵-(x


=-(x+2)(x-2)(x-3)(x-7)-100
=-(x-5x-14)(x
-5x+6)-100
=-(x-5x)


=-(x-5x+4)
≤0
∴无论x取何值,函数y总有最大值0。
例8.已知:关于x的方程x-2 x+ k=0有实数根,且y=




简析:借助因式分解不难求出y关于k的函数,再看此函数有无最值。
解:∵









又+
=2,
=k
∴+x

依题意,有△=2-4k≥0,
∴k≤1,
即y=8-6k
这是y关于k的一次函数,故由一次函数的性质知,当k=1时,y有最小值2.
从以上几例可以看出,看似较难的求值问题,有时可以借助因式分解来解决,而且方便简捷。
中考政策 | 中考状元 | 中考饮食 | 中考备考辅导 | 中考复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