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实施方案13篇

2023-06-24 17:28:12 旅游实施方案

旅游实施方案(篇1)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中医药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做大做强我县“养生太谷”旅游品牌,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突出特色、市场主导、多元发展、管理规范”的总体要求,集聚我县中医药产业优势,传承我县悠久的中医药文化,推进旅游与中医药的融合发展,开创我县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模式,打造“养生太谷”旅游目的地。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扶持,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朝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各企业主体要积极挖掘潜力,在生产经营的同时瞄准旅游市场,延伸企业经营链条。县政府要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在土地、资金等方面要加大扶持力度,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不断增加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供给,培育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

  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项目的特色化、品牌化。各企业要围绕“养生太谷”旅游品牌,做好中医药传统文化,开发具有企业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项目,加大中医药健康旅游宣传推广和市场开拓,扩大我县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做大做强“养生太谷”旅游品牌。

  加强管理,规范发展,提升我县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旅游和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加强市场管理和监督,加大执法力度,建立我县中医药健康旅游标准化体系,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标准化和专业化。

   三、发展目标

  到20xx年,中医药健康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初步构建起我县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体系。到20xx年,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数达到旅游总人数的3%,中医药健康旅游收入达3亿元;在全县建成以广誉远国药、国新晋药、黄河中药、孟母文化养生园、美宝养生园为主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体,成为全国知名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目的地。

   四、重点任务

  (一)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

  发挥中医药优势,使旅游资源与中医药资源有效结合,形成体验性强、参与度广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体系。针对不同游客的需求,大力开发中医药观光旅游、中医药文化体验旅游、中医药养生体验旅游、中医药特色医疗旅游、中医药疗养康复旅游、中医药美容保健旅游、中医药会展节庆旅游、中医药购物旅游、传统医疗体育旅游及中医药科普教育等旅游产品。大力开发以提供高端中医医疗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医疗旅游产品。鼓励旅行社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及推出中医药健康旅游主题线路。

  (二)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

  发挥中医药健康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各级医疗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养生保健产品生产企业等资源,引入社会力量,打造一批以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为核心,融中药材种植、中医医疗服务、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为一体的健康旅游综合体。发掘我县传统中医药文化内涵,举办全国性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展览、会议、论坛和节庆活动,增强宣传效果,全力打造“养生太谷”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

  (三)壮大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

  壮大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养生保健产品生产企业的发展,鼓励中药材种植基地、药用植物园建设,修复广誉远老字号名店以及名胜古迹、博物馆等,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体。加快中医药健康餐饮开发,促进住宿与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的结合,加快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研发、制造和应用,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水平。

  (四)开拓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

  加强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宣传推广,旅游部门发挥市场推广优势,将我县中医药健康旅游特色产品纳入国内外旅游项目推广计划,提高中医药健康旅游吸引力。加强旅行社与医药企业的联系,积极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增加客源,共同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

  (五)培养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队伍

  旅游部门要加强对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从业人员的外语、旅游、中医药基础知识及相关技能的培训,加强中医药健康旅游企业和实用人才培训,联合开展导游和讲解员培训,培养涉外经验丰富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管理、营销、策划、创意人才,培育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队伍。

  (六)完善中医药健康旅游公共服务

  加快中医药健康旅游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信息化发展,建立包括档案信息、医疗保险、旅游保险、多语种咨询解答、预约管理等功能在内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把所有资源单位、旅行社纳入统一管理,加强对游客的后续跟踪服务,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满足游客需求。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政府由分管旅游和医药卫生的副县长具体负责实施,旅游部门与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加强合作,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推进旅游与中医药的融合发展。要紧盯项目,跟踪指导,帮扶企业发展,要及时分析研判发展中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加强协调服务,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大政策扶持

  制定中医药健康旅游引导政策,出台有利于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财政、金融、投融资、税收、土地等政策。逐步增加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扶持企业、社会资本等多元投资。

  (三)规范行业管理

  旅游部门与中医药管理部门研究制定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的行业标准,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标准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对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秩序的监管,维护消费者利益,引导市场公平竞争。

旅游实施方案(篇2)

  为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生态消费、生态旅游等理念,弘扬生态文化,培育低碳、健康、适度、安全的消费方式,助推国际性旅游休闲岛建设,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海霞旅游·生态消费”为主题的消费教育活动。现结合我县“六城联创”建设目标,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时间的消费指导、消费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引导活动,力争实现“三化”,即生态文明消费教育日常化,生态文明消费理念科学化,生态文明消费方式自觉化,使生态文化日益繁荣,生态消费产品形成特色,生态消费模式基本形成。

  (二)具体目标

  实现“四个一”。即设立1个“海霞旅游·生态消费”日(确定6月20日为县“海霞旅游·生态消费”日)并开展主题日活动;建立1个系统生态消费教育阵地,使10万人受到各种形式的生态消费教育;培育一批企业(商家)进“县低碳消费与服务联盟”;培育一批生态(旅游)消费品,并进行分步骤重点宣传。

  二、活动载体

  (一)建立生态消费教育阵地,拓展生态消费教育面

  1.建立生态消费教育学校。由县工商局、教育局、消保委联合在各工商所所在地建立1家生态消费教育学校,主要任务是对在校学生进行生态消费教育,通过小手牵大手带动家长的生态消费意识,发挥其在生态消费教育工作中的主流作用。

  2.建立海霞旅游、生态消费景区。推进海霞旅游与生态消费文化的深度结合,大力丰富海霞文化内涵,把海霞品牌贯穿到生态旅游消费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旅游发展全过程,创造特色生态旅游消费精品,塑造海霞生态旅游景区形象。

  3.建立生态消费体验基地。由县工商局、消保委联合在全县选择1-2家企业,建立生态消费体验基地,主要任务是以实物来宣传感受生态消费的好处,帮助消费者了解生态消费模式,获知生态消费商品信息,引导消费者自主选择生态消费方式。

  4.建立特色生态消费教育学校。要在社区、乡镇(街道)、老年大学、企业等,建立消费教育学校或消费教育课堂,发挥其在生态消费教育工作中的主流作用。

  (二)成立“县低碳消费服务联盟”

  分期分批发展联盟成员单位,成为各行各业助推生态消费的排头兵。同时,利用县中小企业信息网、土特产交易网,有计划地宣传、引导“县低碳消费与服务联盟”成员单位和其他企业,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注重生态文化建设,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打造生态人居实验园区,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生态消费纳入中小学生教育课程

  遵循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把生态消费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完善学校的生态教育格式,对学生进行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知识传播。

  (四)组建生态消费宣传义务宣传队

  生态消费宣传队由各社区中的海霞妈妈组成,通过组建生态志愿者队伍来提供多元化、常规化、规范化的宣传服务,大力实施“生态旅游”、“生态消费”、“生态生活”等生态文明公众参与行动,把生态消费宣传融合到学校、家庭、企业、酒店、景区等过程中,融合到3.15国际权益日、环境日、地球日等各类主题活动中,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五)开展海霞生态旅游宣传活动

  结合海岛特色,利用陆岛相连优势和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指导旅行社和导游选择具备生态旅游条件的目的地,避开脆弱、敏感的生态地域,组织各种有助于自然生态保护的公益活动;在景区里倡导绿色旅游、生态消费行为,对游客进行事前教育指导,提高游客对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弘扬生态旅游文化。

  (六)创新生态消费宣传教育载体

  举办主题论坛、开设电视专栏(如县电视台蓝色风栏目)、生态消费公益广告亮丽一条街,同时突出电视、广播、网站等新闻媒体的受众面广、互动灵活、宣传力度大的优势,多角度、深层次地开展生态宣传教育,并突出“生态消费”的引导。

  三、教育重点、形式及责任分工

  (一)教育重点

  1.对消费者和学生。开展生态消费教育文化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景区等活动,倡导生态、绿色、低碳消费方式,积极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环保产品,养成节能、节水、节材的良好习惯,自觉抵制高能耗、高排放产品和过度包装商品,逐步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在景区内倡导绿色旅游等。

  2.对生产经营者。教育引导企业倡导崇尚自然、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社会新风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的发展和服务措施。充分发挥企业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创新开发生态产品,自觉控制污染,推行清洁生产,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追求绿色效益。

  3.对机关干部职工。加强生态消费教育,宣传生态伦理道德,实施节能、节水、节材行动,树好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

  (二)教育形式及责任分工

  1.充分发挥报纸、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主力军作用,围绕绿色旅游,生态消费等内容,开设专栏或专题节目,从消费观、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等多层面进行探讨和引导,在全社会形成共话生态消费的热潮。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工商局、消保委、新闻媒体。

  2.开展海霞旅游·生态消费引导活动,通过消费调查、消费体验和比较试验活动等方式,提示一批有悖于生态消费的行为,积极引导消费者认同并接受生态旅游、生态消费方式。责任单位:县工商局、旅游局、消保委。

  3.着力培育一批生态生产(经营)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推介展示活动,培育企业作为消费第一责任人的生态文明意识,实现在全社会示范引领。责任单位:县经贸局、环保局、工商局、旅游局、个民协。

  4.开展生态消费教育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知识竞赛等活动。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工商局、消保委。

  5.建设一支“海霞妈妈”生态消费宣传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生态消费理念和生态消费方式的宣传。责任单位:县工商局、消保委、各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

  6.开展生态消费宣传教育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进景区等活动。责任单位:县工商局、旅游局、教育局、消保委、各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

  四、保障措施和要求

  (一)成立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海霞旅游·生态消费教育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工商局,负责生态消费教育工作的日常指导和督查。

  (二)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积极主动开展生态消费相关工作,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推扩生态消费科普知识,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忧患意识和参与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建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广大企业要积极参与,不断开发社会所需的生态产品,努力推进生态经济发展。

  (三)各街道、乡镇要按照本方案的统一部署,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和具体举措,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生态消费教育工作扎实推进。

旅游实施方案(篇3)

  为充分发挥我市独特的气候、良好的生态、丰富的物种、多元的文化、特殊的区位等综合优势,抢抓国家和省加快推进养生、医药、医疗、养老、运动、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重大机遇,积极推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全面建设六盘水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旅游强省、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的决策部署,坚守发展和生态底线,创新“旅游+”发展模式,深入推进旅游业与一产、二产、三产的融合发展,着力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旅游“四个价值”最大化,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生态文明建设新驱动,将六盘水建设成为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户外运动中心、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和综合健康养生基地,努力探索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有别于西部其他市州的山地大健康旅游产业后发赶超、跨越发展道路。

  (二)基本内涵

  六盘水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基本内涵是:产业上清洁生产、节能低碳、生态环保、循环高效;业态上运动休闲、避暑度假、健康养生、文化体验;设施上功能完善、人本智慧、方便快捷、安全规范;服务上热情周到、真诚礼貌、文明卫生、诚实守信;环境上大地常绿、空气常新、碧水常流、土壤常净。

  (三)发展布局

  全市山地大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布局为“一轴两路三城四带五组团”。“一轴”即以北盘江为轴,从毛口延伸至乌蒙大草原。“两路”即六安城际铁路和水盘城际铁路。“三城”即市中心城区、盘县县城和六枝特区县城。“四带”即沿主要公路干线,打造都香高速(落别至梅花山)、水黄公路(郎岱至野玉海)、水盘兴高速(玉舍至新民)、沪昆高速(英武至胜境关)4条山地大健康旅游产业带。“五组团”:即牂牁江组团(牂牁江、廻龙溪、月亮河、梭戛生态博物馆等),乌蒙大草原组团(乌蒙大草原、娘娘山、哒啦仙谷、妥乐古银杏、丹霞山等),野玉海组团(野鸡坪、玉舍森林公园、海坪旅游小镇等),梅花山组团(梅花山、明湖湿地公园、三池三湖等),韭菜坪组团(韭菜坪、大河农旅景区、月照养生谷等)。

  (四)工作目标

  到20xx年,力争全市山地大健康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00亿元以上,实现游客接待1800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170亿元以上。

   二、加快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七大”产业发展

  (一)山地大健康养生产业

  充分发挥六盘水紫外辐射适中、负氧离子含量高、农产品有机质含量高、温泉资源丰富、天然大空调、大氧吧等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山地生态观光、休闲度假、避暑疗养等健康养生旅游新业态。加快推进妥乐古银杏、月照养生谷、青山红豆杉养生园、罗咪期铭镓养生园、胜境温泉、廻龙溪温泉、落别龙井温泉、娘娘山温泉、百车河温泉、野钟温泉、新民温泉、5大国家森林和湿地公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山地养生主题乡村酒店(客栈)、农庄、百草园、体验园、生态产品保健基地及国家、省级旅游度假区。依托农业“3155工程”,大力发展红心猕猴桃、茶叶、刺梨、银杏、红豆杉、核桃、魔芋、小黄姜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有机保健食品、保健品和旅游商品。到20xx年,力争全市健康养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0亿元以上,建设2个以上省级健康养生产业示范基地,10个以上市级养生项目示范基地。(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生态旅游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农委、市林业局等相关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二)山地大健康医药产业

  充分发挥六盘水适宜生物生长的气候优势、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优势、药物有效成分含量高等优势,积极推进医药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山地医药、保健、养生等健康旅游新业态。加快推进黄精、红豆杉、丹参等地道特色优势大宗药材和天麻、三七、石斛等名贵中药材发展,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及药浴、按摩保健、针灸推拿、中医康复等健康服务业;大力开发刺梨、红心猕猴桃、苦荞、姜茶等健康保健品,研发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滋补养生药膳、药酒、药茶等药食产品;大力培育六枝宜枝魔芋、盘县天刺力、红豆制药、水城姜业等一批养生健康产业龙头企业,培育宏奇、三特、金大元等龙头医药企业;加快推进梅花山、沙淤、妥乐、月照等滋补养生基地、中医药文化主题园区、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园区、中医药名村镇建设,打造一批医药特色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积极创建中医药健康旅游试点城市。到20xx年,力争全市医药产业总产值达30亿元,培育5亿元医药企业1个以上,1亿元医药企业2个以上;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0万亩、中药材种植业产值达15亿元以上。(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卫生计生委、市扶贫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农委、市生态旅游委、市林业局等相关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三)山地大健康医疗产业

  充分发挥三级综合医院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基本医疗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医疗旅游服务新业态。加快推进凉都医院、市中医院、市儿童医院等重点卫生项目建设,着力提升“中国凉都”旅游目的地就医条件;积极发展集基本医疗与养老、健康服务、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医院、临终关怀医院等特色医疗机构;建立完善商业保险与医疗产业合作机制,积极开发医疗健康商业保险,做大旅游健康服务产业。到20xx年,力争全市医疗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5、77张、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2、17人、每千人注册护士数2、65人以上。(牵头单位:市卫生计生委;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市政府金融办等相关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四)山地大健康养老产业

  充分发挥六盘水夏季气候凉爽、冬季低海拔河谷地带温暖的立体气候优势,良好的生态植被优势、功能完善的现代都市环境等优势,积极推进养老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山地避暑避寒、休闲度假型“候鸟”养老旅游新业态。加快推进六盘水休闲旅游避暑生态养生苑、梅花山养老中心、青山红豆杉生态养生园、月照养生谷、红桥高端养老中心、廻龙溪温泉度假区养老公寓等一批集休闲旅游、度假养生、康体养老于一体的综合养老项目建设,积极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精神慰藉、法律援助、商业保险等服务。到20xx年,力争全市养老床位数达2万张、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达40张以上,初步构建特征明显的养老旅游服务体系。(牵头单位:市民政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旅游委、市卫生计生委、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等相关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五)山地大健康运动产业

  充分发挥六盘水夏季气候凉爽舒适、滋润清新、亚高原山地户外运动条件优越等优势,积极推进体育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山地康体运动旅游产业。加快推进玉舍、梅花山、坡上草原等冰雪运动旅游项目建设,积极打造中国南方冰雪基地;加快推进老王山国家聚合式生态型多梯度运动训练示范基地、野玉海国际山地运动基地、乌蒙山山地康体运动基地、韭菜坪山地户外运动基地、娘娘山山地户外运动基地、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库区山地运动基地、黄果树瀑布源国家级森林公园山地运动基地、牂牁江户外运动基地等康体运动基地建设;继续举办好夏季马拉松赛、山地自行车赛、滑翔伞邀请赛,积极策划举办汽车拉力赛、单绳攀爬(SRT)赛、摩托车场地越野赛、攀岩挑战赛、龙舟赛、野钓大赛、露营大会等特色户外旅游赛事活动。力争到20xx年,运动旅游项目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冰雪旅游接待游客达50万人次以上。(牵头单位: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旅游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旅游文化投资公司等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六)山地大健康旅游产业

  充分发挥六盘水丰富的自然观光、休闲度假、山地运动、乡野体验、民族民间文化等旅游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山地旅游新兴业态,着力构建现代都市、特色乡镇、美丽乡村、旅游综合体“四位一体”的山地旅游产品体系。加快推进梅花山国际生态休闲度假区、野玉海国际山地旅游度假区、牂牁江湖滨旅游度假区、百车河生态旅游度假区、乌蒙大草原景区、妥乐古银杏景区、韭菜坪景区、野钟景区(含野钟大峡谷、红岩温泉、花嘎天坑)、营盘景区(含九归大峡谷、乌蒙大地缝、牛棚梁子、哈青峰林)、火铺杜鹃景区、新民景区(新民温泉、梯田、羊圈化石群)、哒啦仙谷农旅景区、娘娘山农旅景区、郎岱农旅景区、大用农旅景区、落别农旅景区、大河农旅景区、米箩农旅景区、水城古镇(含贵州三线博物馆)、三池三湖、仡佬镇等重点旅游综合体建设,着力完善景区的道路、电力、通讯、给排水、厕所、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综合服务设施。打造推出特色一批传统村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创客基地、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国家公园和生态旅游景区,加快推进盘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到20xx年,力争全市打造5个4A级旅游景区、10个农旅景区、30个特色旅游乡镇、80个美丽乡村和900户农家乐(乡村旅舍、精品客栈)。(牵头单位:市生态旅游委;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农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林业局、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旅游文化投资公司等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七)山地大健康研学产业

  充分发挥六盘水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和大型公共设施、高等院校、工矿企业、科研机构等优势,积极推进科研教育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研学旅游新业态;积极策划举办国内国际重大山地旅游、健康养生、运动休闲、文化体验等学术研讨、节会活动。加快推进野玉海、梅花山、韭菜坪、娘娘山、乌蒙大草原、哒啦仙谷等夏令营、冬令营基地建设,加快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盘县会议会址“九间楼”、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凉都国学馆、矿山公园、地质公园等爱国主义和科普教育旅游景区规划建设,加快市科技馆、市文化馆、市美术馆、植物园、农耕院、重点企业(园区)科研基地、民族(苗、彝、布依、白)文化园、盘县丹霞山、盘县大洞、羊圈鱼龙化石、梭嘎民俗生态博物馆等研修旅行基地建设,大力开发具有六盘水特色的研修旅游线路和旅游商品。(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生态旅游委、市农委、市教育局、市科协、市商务粮食局、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旅游文化投资公司等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三、着力构建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七大”支撑体系

  (一)山地大健康旅游线路体系。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思路,着力构建现代都市、特色乡镇、美丽乡村、旅游综合体“四位一体”有机统一的山地大健康旅游线路体系。

  北盘江水域:重点打造牂牁、野钟、龙场、营盘、普古等特色乡镇;重点推进木城、鲁嘎、扁朝、格支、天门、龙场、舍烹、中兴、新场、牛场、龙河等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开发牂牁江、北盘江野钟景区、营盘景区、娘娘山农旅景区等旅游综合体。

  都香高速(六盘水境内段):重点打造落别、大用、岩脚、梭嘎、陡箐、月照、大河、大湾等特色乡镇;重点推进牛角、抵耳、水塘、木贡、高兴、土发、猴儿关、双洞、大箐、高炉、海嘎等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开发洒耳景区、大用农旅景区、廻龙溪景区、梭嘎景区、月照养生谷、大河农旅景区、梅花山国际休闲度假区、韭菜坪景区等旅游综合体。

  水黄公路:重点打造月亮河、郎岱、牂牁、猴场、蟠龙、米萝、玉舍等特色乡镇;重点推进补雨、阿乐、木城、鲁番、扁朝、补那、法那、裸么、俄嘎、海坪等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开发月亮河景区、郎岱农旅景区、牂牁江景区、百车河景区、米萝农旅景区、野玉海山地度假区等旅游综合体。

  水盘兴高速:重点打造玉舍、发耳、营盘、乌蒙、坪地、机场坪、双凤、丹霞、竹海、大山、普田、新民等特色乡镇;重点推进转山、双井、高峰、坡上、小树林、岩脚、鄢官、水塘、黑土坡、乐民、羊圈等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开发营盘景区、乌蒙大草原、哒啦仙谷、丹霞山、老厂竹海、新民景区等旅游综合体。

  沪昆高速(盘县境内段):重点打造英武、刘官、淤泥、石桥、胜境等特色乡镇;重点推进麻郎垤、岩博、妥乐、沙淤等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开发胜境(刘官)温泉、盘州古城、妥乐古银杏、沙淤农旅景区等旅游综合体。

  机场高速:重点打造月照等特色乡镇;重点推进金竹林、尖山坡、小屯、沙包、大坝等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开发月照养生谷等旅游综合体。

  六安城际铁路:重点打造大用、新窑、关寨、陡箐等特色乡镇;重点推进斗篷、岱港、黑晒、茶山、补林、上云盘、土发、猴儿关等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开发大用农旅景区、陡箐土发“音画食尚·东关E寨”等旅游综合体。

  水盘城际铁路:重点打造坪寨、都格、乌蒙、鸡场坪等特色乡镇;重点推进沿线可视范围的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开发野玉海、乌蒙大草原、哒啦仙谷等旅游综合体。

  (牵头单位:市生态旅游委;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农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林业局等相关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

  (二)山地大健康旅游交通服务体系。按照“十三五”交通规划布局,加快“快旅慢游”交通服务体系建设。到20xx年,力争重点交通项目完成投资210亿元,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80公里,建成旅游公路250公里,“快旅慢游”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航空:重点加快推进盘县机场和乌蒙大草原、野玉海、梅花山、韭菜坪、牂牁江等景区的直升机停机坪建设。

  铁路:重点加快推进沪昆客专境内段、安顺至六盘水城际铁路、六盘水至盘县城际铁路等快速铁路建设。

  公路:重点加快推进盘兴(高速)、六(盘水)威(宁)高速、纳(雍)六(枝)晴(隆)等高速公路建设;推进毛口至坪地、岩脚至梭嘎等一批旅游公路建设;推进主干道至特色乡镇、美丽乡村、旅游综合体的旅游公路建设。

  交通服务设施:重点加快推进三个主城区(各1个)智慧性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推进特色乡镇、美丽乡村、旅游综合体的游客中心、停车场、换乘站点建设(三类设施四县区均不少于10个);推进自驾车营地和房车营地建设;推进三个主城区旅游交通标识、公路旅游交通标识和景区旅游交通标识的建设完善;依托公路加油站站点完善旅游综合服务配套功能。

  交通运输服务:重点加快推进旅游汽车租赁服务公司建设;开通三个主城区至特色乡镇、美丽乡村、旅游综合体的旅游客运专线;开通或加密六盘水至北京、上海、广州、海南、昆明、重庆、武汉、长沙等主要客源城市航线。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市公安局、月照机场公司等相关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三)山地大健康旅游食宿服务体系。按照体系化、特色化、规范化、体验化的要求,加快现代都市、特色乡镇、美丽乡村、旅游综合体“四个层次”的餐饮住宿设施建设。到20xx年,力争新增旅游床位数4万张以上。

  主城区:结合旅游开发实际,重点规划建设、改造提升一批旅游星级饭店、精品连锁酒店、产权酒店、第二居所等旅游住宿设施,规划建设一批集住宿餐饮美食等为一体的综合街区、社区、别院等休闲旅游地产。

  特色乡镇:重点规划建设一批经济型酒店、精品客栈、青年旅舍、分时度假酒店、养老公寓和特色美食店。

  美丽乡村:重点规划建设农家乐、乡村旅舍和精品客栈。开发地方特色餐饮,重点开发黔菜系列、风味小吃和保健食品,开展特色经营,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快餐配送和连锁餐馆。

  旅游综合体:重点规划建设一批如牂牁江游轮及水上居所、梅花山冰雪、韭菜坪石林、乌蒙大草原帐篷、野玉海房车、娘娘山树屋、妥乐银杏舍屋、廻龙溪温泉、野钟悬崖、月照洞穴等度假酒店、主题酒店、企业庄园和餐饮综合体、生态餐厅、养生主题餐馆。

  (牵头单位:市商务粮食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旅游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规划局、市旅游文化投资公司等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四)山地大健康旅游娱乐服务体系。充分挖掘六盘水夜郎文化、三线文化、民族文化、健康文化、农耕文化、城市文化等文化资源,加快山地大健康旅游文化娱乐服务设施建设。

  主城区:积极利用建成的体育场馆、文化馆、影剧院、城市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推进主城区大型游乐场建设,开发荷城古城、水城河景观带类型多样的娱乐消费项目。

  特色乡镇、美丽乡村、旅游综合体:结合实际开发具有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农耕文化、健康文化等特色的娱乐项目、演艺项目、体验项目,加快娱乐场地设施建设。

  (牵头单位: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旅游委、市民宗委、市规划局、市旅游文化投资公司等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五)山地大健康旅游商品购物体系。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结合旅游开发布局,切实加快山地大健康旅游商品开发及专业卖场建设。到20xx年,力争旅游商品生产总值达25亿元,旅游商品的收入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15%左右。

  旅游商品:突出地域特色,重点开发农民画、剪纸、刺绣编织、民族服饰、民族乐器等旅游工艺品,推进旅游工艺品规模化和产业化,鼓励发展旅游商品专业村和专业户;突出山地特色,重点开发盘县火腿、天刺力、红心猕猴桃、蓝莓、核桃、茶叶、生姜、苦荞、酒业、玄武岩矿泉水等旅游特色食(饮)品。

  旅游商品卖场:三个主城区重点加快旅游购物街区、旅游商品超市、旅游商品电商平台的规划建设;特色乡镇、美丽乡村、旅游综合体要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旅游商品购物街区、超市、商铺及电商平台。

  (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商务粮食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旅游委、市农委、市旅游文化投资公司等相关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六)山地大健康旅游市场主体培育体系。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大力培育旅游投资开发、经营管理、服务等主体,切实壮大旅游企业数量和规模。

  投资开发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市县两级旅文投公司,组建一批景区开发经营管理建设子公司,积极参与全市旅游开发和重要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按照“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加快推进野玉海、牂牁江、乌蒙大草原、妥乐古银杏、韭菜坪、百车河等国有及国有控股旅游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完善景区公司治理结构,做活、做实、做大景区开发经营主体。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一批上市公司、集团公司、连锁企业、品牌加盟商等客商参与我市景区开发、食宿设施建设和经营管理,提升旅游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服务主体:加快引进一批“全国百强社”到六盘水设立分社;鼓励市内旅行社兼并重组和联合经营,组建旅游联盟、旅行社超市、旅行社电商等新型旅游服务组织;加快重点景区、宾馆、车站、商场等场所的旅行咨询服务分支机构建设;加快重点客源市场旅游咨询宣传服务机构的规划建设,积极发展壮大以旅行社为重点的旅游中间服务组织。

  (牵头单位:市生态旅游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责任单位:市政府金融办、市投资促进局、市旅游文化投资公司等相关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七)山地大健康旅游生态环境体系。围绕“大地常绿、空气常新、碧水常流、土壤常净”目标,加快构建山地大健康旅游生态环境体系。深入实施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绿色贵州”三年行动计划,加大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发展低碳技术和节能环保产业;加强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加大重点旅游景区核心区禁(限)区划定;强化主要公路、铁路、城镇、园区、景区周边的植被景观建设和“整脏治乱”专项整治,积极开展文明诚信单位(村镇、街道、社区、景区、酒店、旅行社、交通等)示范创建,努力打造“三乡·五园”八张国家级生态名片,建设绿色凉都。(牵头单位:市环境保护局、市林业局、市文明办;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旅游委、市农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城管局等相关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的作用,定期召开全体会议或专题工作会议,对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协调和处理。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要加强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情况的跟踪、督促和调度,定期将调度情况报市旅游发展委员会领导。(牵头单位:市生态旅游委;责任单位: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成员单位)

  (二)政策保障。优先推进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七大产业”的工商、税务、组织机构代码“三证合一”及联审办理,推进简政放权,规范和下放审批权限,全面清理收费项目,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关于养生、医药、医疗、养老、农业、文化、旅游等行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为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七大产业”和“七大体系”提供用地指标、招商引资、贷款融资、人事待遇等方面的强有力政策保障。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山地大健康旅游产业的投入,建立市县两级财政直接投入增长机制。(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市政府法制办、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成员单位)

  (三)统计保障。建立以“七大产业”、“七大体系”主管牵头部门为主体,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覆盖市、县的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统计网络;完善“七大产业”、“七大体系”的统计指标体系和报送制度。(牵头单位:市生态旅游委、市统计局;责任单位: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成员单位)

  (四)人才保障。实施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把“七大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市人才培养和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完善六盘水市师范学院及六盘水职院等职业院校旅游专业设置,引进一批高素质的山地大健康旅游产业专业人才,有计划地选派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特色乡镇、美丽乡村、旅游综合体、旅游饭店、旅行社等管理服务人员到发达国家和地区学习培训、挂职锻炼,建设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的人才队伍。(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生态旅游委、市教育局等相关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五)宣传保障。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和山地大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的知晓率、认同感、参与度;加大山地大健康旅游产业对外营销力度,市、县(特区、区)每年均组织不少于4次赴主要客源地开展旅游推介、招商引资活动,通过各种渠道、媒介全方位、大力度宣传“中国凉都”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品牌,扩大六盘水山地大健康旅游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牵头单位:市生态旅游委;责任单位: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成员单位)

  (六)监督保障。各县(特区、区)、钟山经济开发区和市直责任部门要尽快组建工作专班,认真制定落实工作方案或计划,明确工作责任和完成时限;市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城市建设,尤其是“七大产业”、“七大体系”发展工作的检查指导,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要牵头组织开展联合督查,督查情况纳入目标管理负面清单管理内容之一。(牵头单位: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生态旅游委;责任单位: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成员单位)

旅游实施方案(篇4)

  旅游景区改革创新在行动活动实施方案范文

  为了使旅游景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行动”第二阶段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有检查、有总结,稳步推进,取得实效,依据《泰山景区党工委关于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行动”活动实施方案》,特制定第二阶段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市委统一部署,认真落实泰山景区党工委确立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在客观总结第一阶段活动的基础上,采取有效形式,认真查摆问题,全面分析检查,确实把问题查全、查准,把原因找深、找透,把目标定准、定实,把措施制细、制好,着力破解发展难题,科学制定整改方案,集中解决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

  二、方法步骤

  (一)研究部署(4月21日至4月30日)

  1、工作内容

  (1)召开党委(总支、党支部)会议,对第一阶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阶段小结,讨论确定本党委(总支、支部)第二阶段活动实施方案,研究强化活动开展的方法措施。

  (2)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总结第一阶段工作,部署第二阶段工作任务。

  2、有关要求

  第一阶段工作要形成书面总结报告;第二阶段部署会到会率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数的80,缺会人员要及时补课。

  (二)继续深入调查研究。(5月1日至5月15日)

  1、工作内容

  (1)党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企业党组织负责人要紧密结合实际需要和改革创新目标要求,在原来调研的基础上,做好跟踪调查,完善调研报告;

  (2)各单位、各部门要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相关方对本部门、本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3)广泛开展谈心交心活动。面向系统内人员和驻山单位、面向游客、面向社会公众,进一步征求基层、群众、游客及驻山单位对领导班子及成员的意见建议,完善调研材料。

  2、有关要求

  (1)调研报告要继续按照“六个一”的要求撰写,“六个一”即:确立一个调研主题、明确一个调研联系点、开好一次调研研讨会、完成一篇调研报告、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形成一项现实成果;

  (2)征求意见建议要立足“四个面向”,即:面向系统内人员,主要征求干部职工对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的意见建议;面向驻山单位,主要征求经营管理方面的意见建议;面向游客,主要征求风景区建设、管理和服务方面的意见建议;面向社会公众,主要征求改进和加强风景区全面建设的意见建议;

  (3)谈心交心活动,要按照“三个层次”、“三个贴近”、“三个目的”的要求进行。“三个层次”即:主要负责人与班子成员和主要科室负责人必谈,分管领导与分管人员必谈,科室负责人与下属人员必谈;“三个贴近”即:要贴近干部职工的现实思想,贴近干部职工的日常生活,贴近单位建设和岗位特点的实际;“三个目的”即:达到化解矛盾、增进团结,消除隔阂、建立友谊,博采众长、集中智慧的目的。

  (4)要通过一定形式,汇总梳理意见建议,对于合理化意见建议能整改落实的要立即整改落实。对于景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意见建议要及时报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深刻剖析,认真查摆问题。(5月16日至5月20日)

  1、工作内容

  (1)党委(党总支、党支部)领导班子、党员干部职工充分运用学习、调研、“回头看”、征求意见等成果,撰写书面剖析材料。

  (2)召开党小组(班组)会、党组织专题民主生活会、干部职工大会,由下而上地组织干部职工进行思想汇报和交流,引导党员干部职工认真分析查找自身差距和不足,完善剖析材料。

  (3)开展“剖析材料大家评”活动,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

  见。重点是组织好“一评五议两公开”:“一评”,就是本单位内互相评;“五议”就是议对“在行动”的认识深不深、议查找的问题准不准、议原因分析得透不透、议发展思路清不清、议工作措施可行不可行;“两公开”,就是领导班子、个人的剖析材料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2、有关要求

  (1)查摆方式,要由上而下地逐一进行。

  (2)领导班子和个人的剖析材料须经过一定的有效渠道(印发材料、张贴上墙、会议发言)进行交流,以广泛征求干部职工的意见。

  (3)剖析材料着重在思想境界、改革创新、工作效能、服务素质、廉洁自律等方面,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形成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确定整改目标、具体措施,并承诺整改时限。

  (4)要把评议作为发扬民主,集中才智、交流看法、增进了解、促进团结,取得共识的过程。评议结束后,完善整改方案,并及时上报景区活动领导小组。

  (5)各级班子剖析材料要突出检查分析问题、查找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理清工作发展思路、明确改进措施这些重点,避免写成工作报告。

  基本式样可按以下6部分来写:①本单位贯彻落实“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行动”的实际情况;②取得的成效;③存在的问题;④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方面原因;⑤广大党员干部在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行动”为指导,保持泰山景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上形成的共识;⑥进一步做好工作的努力方向、总体思路和主要举措。

  (四)抓好整改落实。(5月21日至5月27日)

  1、工作内容

  (1)依照查摆和剖析出的问题,党员干部群众制定整改措施;单位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并结合实际,将整改落实方案项目或内容进行层层分解,量化细分,责任到人。

  (2)针对部门或单位实际,采取党小组会、支部扩大会、党员干部职工大会等形式,交流个人整改措施。

  (3)召开党委(总支、支部)会议,讨论研究本单位本部门的整改落实方案。为确保整改落实方案的有效实施,建立必要的操作规程、规章制度、考核办法等。

  2、有关要求

  (1)部门或单位的整改落实方案,要以剖析材料为依据,紧紧围绕破解难题、克服薄弱环节、致力长远发展、突出重点问题等方面,按照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认真制定。其内容要做到“四明确一公开”:明确整改落实的项目,明确整改落实目标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明确相关领导、部门的责任,采取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作出公开承诺。

  (2)修定后的整改落实方案要及时报送景区“在行动”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3)对于具备整改条件的要立即整改,难度较大、需要较长时间解决的问题,要积极创造条件加以解决。对于容易“反复”和“反弹”的.问题要搞好“回头看”,拿出长远的措施或办法。

  (4)进一步完善调研报告,利用调研报告成果推动工作上台阶。

  (5)各单位要通过一定形式对需整改的重点内容作出公开承诺;机关党委负责机关各局室对外服务承诺内容的收集与公示。

  (五)阶段总结及转段准备(5月28日至5月31日)

  1、主要内容

  ()总结阶段工作。开好党委(总支、支部)会议,回顾总结阶段工作成绩、存在问题和经验做法,明确工作方向,形成总结报告;

  ()提出转段申请。各部门各单位在搞好自我验收的基础上,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次,对本单位第二阶段作出客观评价,并逐级报送转入下一阶段的申请;

  (3)组织检查验收。

  2、有关要求

  ()各部门各单位的阶段总结报告和转段申请要以书面形式于5月28日前报委领导小组办公室;

  ()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撰写阶段总结报告,以便在第三阶段的全体干部职工动员大会上报告工作。

  (3)委组织第二阶段验收前,各单位要提前准备有关资料,主要负责人要参加检查验收。

  三、措施要求

  1、以“在行动”为抓手,加强党建工作。一要夯实党建基础工作,健全各级党组织和党小组,规范和创新党员活动内容和方式,有条件的要建好党员活动室、学习室或阅览室;二要初步推树典型,总结提高。将“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履职责”活动融入“见行动”活动之中,认真总结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于本阶段结束前,初步推出一批典型,同时布置安排创先争优、争做泰山先锋活动,大力开展“泰山先锋基层党组织”、“泰山先锋党务工作者”、“泰山先锋共产党员”的评选和推荐工作,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党建考核,活动中的先进典型景区党工委将予表彰;三要把创建文明服务窗口与“在行动”活动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2、注重创新活动方式,将“在行动”推向深入。一要搞好机关(单位)大讲堂活动。景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将带头讲课辅导,各单位党组织负责同志也要带头授课;二要搞好典型教育活动。活动领导小组拟组织部分先进典型到基层作报告,各单位也要适时用身边的典型开展教育,营造学先进、赶先进的氛围;三要注重适时将演讲比赛、书画比赛、歌咏比赛、体育比赛等穿插于“在行动”活动之中,从形式和内容上丰富和扩大“在行动”的成效。

  3、坚持“六个贯彻始终”,务求取得实效。一要通过创新活动方式,把学习培训贯穿始终,全面提高党员干部职工的能力素质;二要扩大征求意见建议的渠道,把调查研究贯穿始终,切实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报告;三要着眼社会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解决问题贯穿始终,逐步实现人民期待;四要着眼激发党员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工作动力,把完善体制机制贯穿始终,保证管理体系高效、有序运转;五要注重实践性和群众性,把领导带头贯穿始终,不断将“在行动”活动推向深入;六要强调实效性和针对性,把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贯穿始终,不断提升全面发展的水平。

旅游实施方案(篇5)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xx〕11号),结合宣城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定位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为指导,以建设健康城市为统揽,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抢抓国家、省健康产业发展政策机遇,依托我市优良的自然生态资源、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和配套的产业支持,打造“健康宣城、养生福地”城市名片,大力发展中医医疗服务、健康养老、中医药养生、健康旅游等健康服务产业。到20xx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产业总规模达到300亿元左右,建成“长三角”以至华东地区知名的健康休闲养生养老目的地、全国中医药健康养生产业孵化和集聚发展城市、打造全国中医药健康养生服务综合改革实验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

   二、发展重点

  (一)建设中医药健康养生产业孵化和集聚发展城市。发挥中医药在医疗、保健、康复、调理、养生等方面的优势,培育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机构、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着力建设中医药健康养生产业孵化和集聚发展城市。

  大力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市、县、乡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扎实推进宣城市中医医院、郎溪县中医医院、广德县中医医院、宁国市中医医院、旌德县中医医院新建工程。推动宣城市中医院创建为三级中医医院,泾县中医医院创建为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全国示范中医医院。推动综合医院中医科建设。全市所有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建设有“中医堂”,鼓励零售药店提供中医坐堂诊疗服务。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2个,建成国家级重点专科2个以上、省级重点专科8个以上和市级重点专科30个以上。(市卫生局、各县市区政府等负责。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利用资源优势,支持开发中医诊疗、康复理疗、养生保健等医疗器械和设备。(市食药监局、市卫生局、市发改委、市招商局、市商务局等负责)积极引进省外优势品牌,优化中药产品结构,扶持中药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鼓励单位和个人通过合资、合作、独资等多种形成,参与中医药健康产业开发,促进中药产业优化升级,催生现代中药产业集群,使宣城成为省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中药制造产业基地。(市发改委、市食药监局、市卫生局、市招商局、市商务局等负责)扩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种植基地规模,提升中药材加工能力。按照基地化布局、标准化建设、道地化种植的原则,重点打造宣木瓜、宁钱胡、太子参、灵芝等道地药材的基地化种植。(市农委、市食药监局、市发改委、市招商局、市商务局等负责)积极争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中医药管理局、省食药监局和省农委支持,培育1-2个产值超3亿元的规模型、带动型、引领型中成药加工龙头产业集群,打造2-3个销售超亿元的知名产品。广泛招商引资,催生和扶持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中成药和保健食品加工龙头企业,使之在健康产业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市食药监局、市卫生局、市发改委、市招商局、市商务局、市农委、市规划局、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负责)

  打造“一园一街一基地”工程。大力发挥我市新安医学和地方中药材特色优势,在宣城城区规划建设“一园一街一基地”工程。到20xx年,依托国家级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整合药械健康产业园和精方骨科用药产业园,争取同仁堂等知名企业落户发展,加大中成药开发利用和中药材电子商务等健康养生产业培育孵化,建设“中医药健康养生产业产融园”;(市发改委、市食药监局、市卫生局、市商务局、市招商局、市规划局、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负责。)鼓励名老中医开设国医堂、国药堂、艾灸堂和养生堂等,规划并建成以传统中医、药膳、药浴、艾灸、火罐、中药养颜美容等中医药传统技术为特色的“中医药健康养生体验一条街”;(市规划局、市卫生局、市食药监局等负责)通过建设新安医学展示馆、中医药文化广场和中药植物园等项目,创建成“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市卫生局、市食药监局、市规划局、市建委等负责)

  (二)打造全国中医药健康养生服务综合改革实验区。以中医药健康养生为主线,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养生系统工程和提高健康养生养老专业化发展水平,创建全国中医药健康养生服务示范区。

  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养生工程。积极推广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发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和中医康复疗法。全市中医医院均设置“治未病”中心,为群众提供养生保健、体质辨识、中药调护、保健品消费指导等多样化服务。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医保和新农合支付范围,促进针灸、推拿等特色中医医疗康复保健服务业健康发展。(市卫生局、市食药监局等负责)

  提高健康养生养老专业化发展水平。贯彻执行《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宣政秘[20xx]314号),制定发展健康养生养老规划,以健康养老、休闲养生为重点,在中心城区及周边区域积极打造特色健康养生养老休闲区,带动全市县域健康养生养老事业发展。发展中医养生、保健、药膳,积极打造养生养老基地。到20xx年,全市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不少于45张;融入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符合标准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8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市民政局、市发改委、市卫生局等负责)

  (三)建设华东地区重要的健康旅游目的地。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宣城优越的生态优势,加快实施文化旅游产业八大工程,依据《宣城市美好乡村休闲养生旅游概念性规划》,积极发展以健康为主题的旅游产业,促进健康服务产业与旅游良性互动、深度融合,把我市建成华东地区重要的健康旅游目的地。将健康养生与文房四宝、诗词文化等体育文化旅游特色相结合,充分依托中国文房四宝旅游文化节,举办健康养生旅游文化节。重点依托夏渡森林公园、中国鳄鱼湖景区等景区,打造城南近郊生态养生旅游度假区;依托桃花潭风景名胜区、查济古建筑群景区、太平湖景区等自然山水条件,结合皖南文房四宝文化资源和新四军军部红色旅游资源,建立大桃花潭生态养生度假旅游示范园区。促进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推出以“体育旅游,快乐健康”为主题的体育健身和体育休闲旅游,打造一批包括漂流、探险、攀岩、自行车、水上运动等各具特色的精品休闲体育旅游项目。(市旅游局、市文广新局、市教体局、市发改委等负责)

  (四)加快发展多样化健康服务。按照专业化、规范化、差异化的方向,大力发展医学整形美容、康复护理、健康咨询、心理辅导、体育健身、人才培训等健康服务。

  大力发展医学整形美容。依托宛陵湖优越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在周边规划建设以医学整形、医学美容为主的医学整形美容园区,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医学整形美容医院,中外合资投资新建一所二级以上美容整形医院,把医学整形美容园区打造成华东地区设备最先进、技术最领先、项目最齐全的高端医学整形美容中心。(市卫生局、市规划局、市人社局等负责)

  加强康复护理医疗服务。统筹规划、合理利用各种康复医疗资源,逐步建立分层次、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医疗服务、残疾预防、康复健康教育等职能,支持综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1—2所二级以上康复护理医院。建立康复医疗机构与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分工合作机制,提升康复服务专业化水平。(市卫生局、市规划局、市人社局等负责)

  发展健康体检、咨询等健康服务。鼓励医疗机构开展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和健康管理服务。引导体检机构提高服务水平,开发多层次、个性化的服务项目,开展疾病预防、检后跟踪干预等服务,开展连锁经营。加快发展心理健康服务,培育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咨询、辅导机构。培育2-3所提供心理咨询、母婴照料等服务的大型专业服务机构(市卫生局、市人社局等负责)

  发展全民体育健身。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馆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开展形式多样的运动健身培训,普及运动健身科学知识。加快市体育中心建设步伐,每个县市均建有1个室内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到20xx年,建成中心城市“10-15分钟健身圈”,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体育公共服务基本实现均等化,群众体育锻炼意识明显增强、身体素质不断提高。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馆建设和运营管理。(市教体局、市发改委等负责)

  建设健康养生人才培训基地。依托宣城职业技术学院,设立健康养生管理学院,开设养生保健、中医健康管理、医养旅游、养老护理、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亚健康调理等专业,填补国内健康养生相关专业空白;(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宣州区政府、市教体局、市发改委等负责)积极同中国中医科学院等中医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通过设立分院、开展科研成果技术转化等形式,建设中医药健康养生人才培训基地。(市卫生局、市教体局、市发改委等负责)同时,支持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健康服务相关专业,鼓励社会资本举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规范并加快培养护理员、心理咨询师、康复治疗师、健康管理师、健康旅游引导员等从业人员。(市教体局、市发改委等负责)落实医师多点执业政策。(市卫生局、市人社局等负责)

  培育专业化第三方机构。支持社会资本投资设立医学检验中心、影像中心和医学独立实验室,发展第三方医疗服务评价、健康管理服务评价以及健康市场调查和咨询服务。建立第三方机构与医疗机构的检验检测结果互认和信息共享机制,开展医学检验、药学研究、临床试验等服务外包。完善医药科技中介体系,大力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的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加强第三方服务质量认证和监管。(市卫生局、市科技局、市食药监局等负责)

   三、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健康服务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健康服务业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政策制定和重大问题协调。按照“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套措施、一个精品”的要求,加强对各责任单位的绩效考评。建立“联席会议”、“定时通报”、“限时办结”、“台账管理”等制度,以畅通高效的制度机制推进健康服务业产业加速发展。

  (二)争取政策支持。编制我市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充分运用国家、省新兴产业、科技、人才等专项资金,在重大项目立项等方面积极争取国家、省促进健康服务业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和扶持政策。积极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沟通和合作,批准并指导我市建设中医药健康养生产业孵化和集聚发展城市。

  (三)推动项目建设。加大健康服务业产业领域开放力度,着眼宣城健康服务业产业市场需求,采取培内与引外相结合的方式,引进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和专业健康管理公司,建设高端健康服务业产业项目。建立宣城市健康服务业产业重点项目认定制度,完善市重点服务业产业项目库,每年筛选一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健康服务业产业项目重点培育。加强重点项目推进,简化审批程序,营造良好建设环境,为促进健康服务业产业提速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四)加强规划布局和用地保障。加强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的有效衔接,统筹保障医疗等健康服务业产业发展用地需求。将健康服务业产业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统筹考虑健康服务业产业发展需要,科学合理安排健康服务业产业项目用地空间,优先保障非营利性机构用地。

  (五)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及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深入宣传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和促进健康的社会风气。各地、各部门要把发展健康服务业产业放在重要位置,加强沟通协调,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市直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和职责分工,抓紧制定配套文件。各县区政府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抓好贯彻落实。

旅游实施方案(篇6)

  最近,县委、县政府发出了“挑战自我、真抓实干”的号召,要求全县要进一步拓宽思路,用长远的眼光来发展旅游产业,促进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为了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快速发展我县旅游产业,使人们更好地了解**、感知**,中共**县委宣传部、共青团**县委、**县旅游局、**县广播电视

  局联合举办**第*届旅游形象大使电视选拔大赛。本次大赛旨在推出身心健康、品质优秀、能代表**旅游形象的杰出青年,通过他们对外推介**的人文历史、旅游景点和招商引资政策等,同时,让**的'对外形象更趋人文气息。为了使本次大赛能办成具有**文化内涵、富有浓郁**文化艺术气息、富有地方特色和高品味审美情趣的文化盛事,更好地促进我县旅游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大赛名称

  200*“阳光步行街”**第*届旅游形象大使选拔大赛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本次大赛的组织协调工作,特成立大赛组委会,具体名单如下:

  名誉主任:**

  主任:**

  副主任:**

  成员:****

  组委会下设大赛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电视台。

   三、报名条件:

  1、男女不限,年龄在16岁—35岁;

  2、高中(或同等学历)以上,有知识,有修养,身体健康,具备一定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3、身高:女1.55米以上,男1.70米以上;

  4、**籍人士或与**关系密切的任何中外人士;

  5、有爱心,热爱**,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

  6、无任何不良个人记录。

   四、报名须知:

  1、参赛选手报名需完整填写报名表格一份(),随表格附上2寸彩色免冠照两张(照片背后请用黑色水笔写明“姓名及身份证号”);身份证复印件一份,学历复印件一份。所有个人资料恕不退回,由主办方统一保存。

  2、进入总决赛的选手,其形象包装、赛前培训、外景形象片摄制、食宿等费用由大赛组委会承担。

  3、选手需交100元报名费。

  4、报名时间:200*.10.21—11.18

  5、报名地点:**电视台广告部(县广电局大门外)

  6、联系人:**(电话:**)**(电话:**)

   五、比赛项目及赛制说明:

  比赛项目:大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进行。

  初赛阶段(200*年11月16日至11月26日):自我介绍、特长展示(演唱和舞蹈实行无伴奏展示、乐器自备)、知识问答(以目测为准)。**电视台进行录播。

  复赛阶段(200*年12月1日至12月15日):完整的特长展示(伴奏和乐器自备)和现场提问,选手须自行着妆参赛。**电视台进行录播。

  决赛阶段(200*年12月29日):个人形象展示、景点解说、才艺展示。**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

  初赛、复赛采用淘汰制评选,通过初赛选拔出30名选手进入复赛,通过复赛选拔12名选手进入决赛。

   六、奖项设置:大赛设个人奖和团体奖。

  (1)、个人奖:金奖一名(奖品价值不低于1.2万元)、银奖一名(来源:)(奖品价值不低于0.8万元)、铜奖一名(奖品价值不低于0.4万元),另设网络人气奖、最佳表演奖、最具活力奖、最佳风采奖和优秀奖等奖项(奖品价值不低于0.2万元/项)。

  (2)、团体奖:最佳组织奖(以组织人数及大赛组织工作为考核指标)

旅游实施方案(篇7)

  为大力发展健康旅游,振兴发展新经济,满足群众对身心健康的需要,提升全市人民幸福指数,提高我市综合竞争力和服务业发展水平,根据省卫健委等九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促进健康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我市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有关重大决策部署,依托我市健康服务资源和旅游资源,充分激发和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打造和延伸产业链,开发健康旅游产品,大力促进健康资源与旅游深度融合,为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注入新动力。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市场配置。强化政府在健康旅游体制建设、标准规范制定、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职责,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激发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探索健康和旅游纵深融合,营造良好的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的公平竞争环境。

  2、立足本地、创新发展。立足我市实际,充分发挥现有健康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开发特色化健康旅游服务,创新发展方式,扩大辐射范围,提升联接能力,构建具有吉安地域特色的健康旅游发展机制和经营模式。

  3、交流合作、开放共赢。积极融入省内外区域合作,借鉴省内外优秀经验,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动我市健康旅游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提升我市健康旅游机构在省内外的综合竞争力。

  4、统筹推进、分步实施。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合理布局,选择我市条件具备的地区开展健康旅游试点,积极探索健康服务和旅游融合发展形式及路径,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推动健康旅游有序发展。

  (三)总体目标

  到20xx年,逐步开展健康旅游示范项目、示范基地和示范区的申报和建设工作,配合省里做好“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区)”建设,开发一批蕴含吉安特色的健康旅游产品,加快吉安健康旅游特色品牌建设,夯实我市健康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健康服务业发展,促进健康服务与旅游紧密结合。

  到20xx年,全市健康旅游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健康旅游产业布局合理,健康旅游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多层次、多业态的健康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健康旅游市场运行和保障机制基本健全,吸引更多省内外游客将吉安作为健康旅游目的地,产业发展水平有较大提升。

   二、提升健康旅游产品供给能力

  (四)发展和丰富健康旅游产品

  依托我市现有医疗健康和旅游资源,重点突出各地具有吉安特色的系列产品,打造吉安健康旅游产业链。

  1、突出中医药资源优势,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发挥吉安生态、文化资源富集的资源优势和名山秀水的品牌优势,利用中医药特色资源,推动中医药与旅游休闲有机融合,大力开发具有吉安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优先在景点景区设立热敏灸体验馆,建设热敏灸小镇,打造以中医药文化传播和体验为主题,融中医疗养、康复、养生、文化传播等与旅游休闲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在井冈山、武功山、青原山、玉笥山等地打造一批生态文化休闲度假及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基地,力争建设1-2个全国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区)。(市卫健委、市文广新旅局,排名第一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2、突出特色医疗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医疗型健康旅游服务。融合各项资源,选择区位理想、医疗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康养条件齐全、生态环境好的县(市、区),打造涵盖医疗保健、中医药、康体运动、绿色生态、古文化、红色基因、医养结合等于一体的全链条、多功能的综合型健康旅游目的地。(市卫健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文广新旅局、市工信局、市教体局)

  鼓励社会资本提供以健康体检和疾病治疗为主的综合医疗服务,打造集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为一体的实体型现代化健康服务园区。加强“高、精、尖”卫生人才的引进,组建高端医疗团队、特色诊疗服务团队,努力建设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医疗旅游机构。(市卫健委)

  3、突出医养结合资源优势,发展医养结合型健康旅游服务。整合闲置医疗资源向医养结合型老年康复护理院建设发展服务转型。依托我市医疗资源特色和比较优势,以医疗、养老为主题,开发集医疗、康复、保健、养老等功能为一体的健康旅游产品。丰富智能健康养老服务产品供给,推进智能健康养老应用,推进我市医养结合型健康旅游服务业发展。(市卫健委、市工信局)

  4、突出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生态型健康旅游服务。依托我市生态资源特色优势,强化生态资源的医疗、保健、康养价值,挖掘负氧离子、矿物质等健康功能,开发森林氧吧、矿泉浴、高山瑜伽、森林雾浴和农耕体验等众多健康项目,提供慢性病疗养、老年病疗养等特色服务。(市文广新旅局、市卫健委)

  5、突出温泉资源优势,发展温泉疗养型健康旅游服务。发挥我市丰富的温泉资源优势,根据各地温泉水质、功能及环境差异,结合中草药资源功效,以理疗、保健、美容等功能为核心,打造一批具有不同疗养功能的温泉疗养型健康旅游产品。(市文广新旅局、市卫健委)

  6、突出健康食材资源优势,发展食疗养生型健康旅游服务。以健康群体、亚健康群体、病症患者为旅游目标市场,将健康饮食与旅游融合,打造吉安特色食疗养生型健康旅游产品。大力开发我市地方特色养生食品、特殊药膳食品等,将健康饮食与我市红色旅游相融合,为旅游者提供人性化的健康饮食服务。(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

  7、突出我市运动休闲资源优势,发展康体运动型健康旅游服务。以全省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为引导,开发攀岩、登山、山地越野、龙舟等健康旅游项目。积极参与或组织开展省内和全市知名赛事,实现赛事旅游与全民健身相融相促。(市教体局)

  8、融合各项资源,发展综合型健康旅游目的地。选择区位理想、医疗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康养条件比较齐全、生态环境好的地区,打造涵盖医疗保健、中医药、康体运动、绿色生态、古文化、红色基因、温泉、食疗、医养结合于一体的全链条、多功能的综合型健康旅游目的地。(市卫健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文广新旅局、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教体局)

  (五)创建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区、项目)

  开展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区、项目)申报工作,推进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区、项目)建设。参与制定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区)建设申报标准,推进健康资源与旅游资源融合发展,打造系列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品牌。(市卫健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文广新旅局)

  (六)提升健康旅游服务品质

  加强健康旅游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升级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于安全措施。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优化和完善“全域旅游信息服务系统”,提升健康旅游智能化导航水平,积极参与“互联网+健康旅游”试点工作。推进智慧健康旅游产品研发及其服务技术的创新,激发健康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市卫健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文广新旅局)

   三、培育健康旅游消费市场

  (七)加大健康旅游推介力度。充分利用有关推介平台、传统媒体、网络、自媒体、博览会等多种方式,强化健康旅游目的地营销,积极推广推介我市健康旅游产业和产品。在文化和旅游官方网站开设健康旅游专栏及健康旅游信息交流区。(市文广新旅局)

  (八)推进健康旅游服务信息化。按照国家和省里统一部署,参与健康旅游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的搭建。加强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健康旅游智能化导航水平。(市卫健委、市文广新旅局)

  (九)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丰富商业健康保险产品,鼓励和支持辖区内相关商业保险公司加强与医疗、体检、护理等机构的合作,提供与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相结合的健康管理服务,按规定落实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市卫健委、市发改委)

   四、优化健康旅游发展环境

  (十)科学规划,推进健康旅游持续发展。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按照省统一部署开展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区)建设工作。适时组织开展吉安健康旅游发展研究,探索健康旅游发展理论、模式和路径,指导吉安健康旅游可持续发展。(市卫健委、市文广新旅局)

  (十一)推进市场准入和行业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降低准入门槛,优化审批条件,精简审批材料,规范审批权限,提高审批效率,改革审批方式,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覆盖健康旅游产业全链条、全过程的包容、审慎、有效的监管机制,明确监管责任,推行属地化管理,依法规范健康旅游服务机构及个人从业行为。强化健康旅游产品质量重点监管和市场日常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探索建立适应新生事物特点的科学监管模式,打造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秩序,促进健康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市卫健委、市文广新旅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

  (十二)完善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加大对健康旅游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健康旅游产业土地供给的综合协调,科学规划健康旅游建设项目用地,依法依规强化用地监管,严禁擅自改变用途。支持健康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制定投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医疗保健业、旅游业等相关机构开展健康旅游业务。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健康旅游产业,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合健康旅游服务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疗机构在人才、管理、服务、技术、品牌等建立协议合作关系,允许公立医院根据规划和需求,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新的非营性医疗机构。(市卫健委、市财政局、市文广新旅局、市发改委)

  (十三)健全人力资源保障机制。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支持我市相关高校开设健康旅游相关专业,鼓励社会资本创办健康旅游职业院校,规范并加快培养护士、护理员、康复治疗师、健康管理师、医学英语、营销运营等从业人员。加快推进医师多点执业,鼓励地方探索建立区域性医疗卫生技术及服务人才有序流动的机制。加大健康旅游研究领域的科研投入,深入研究健康旅游发展的市场运行机制及健康旅游管理等领域。(市卫健委、市文广新旅局)

  (十四)推进行业诚信自律建设。鼓励成立健康旅游行业协会,强化行业管理和社会监督,提升行业自我管理能力。积极参与“互联网+信用+健康旅游”,提升社会获得感和满意度。推进行业自律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形成健康旅游行业自律机制,促进健康旅游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市卫健委、市文广新旅局、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

   五、保障措施

  (十五)强化部门协同。建立健康旅游部门联动机制,形成“多规合一、部门联动、产业融合”的一体化实施机制,统筹协调健康旅游发展涉及的医疗健康、旅游等方面的政策,推动健康服务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十六)推进试点示范。各部门根据职能牵头实施,推进试点示范建设和申报。选择一批具备良好资源条件、具有前期工作基础、符合政策支持方向、地方积极性较高的健康旅游项目,建设各具特色的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并做好相关申报工作,形成稳定的健康旅游市场。

  (十七)加强交流合作。加强与健康旅游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发展经验,积极开拓我市健康旅游市场。加强与省内外相关组织和机构的合作,积极参与相关标准制定,提升我市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大力引进优秀专业人才、管理技术和经营模式,提高我市健康旅游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旅游实施方案(篇8)

  申报国家5A级景区流程

  旅游区(点)申报质量等级(国家A级景区)评定程序

  一、受理程序

  (一)受理对象:市区旅游景区、点及区、旗、县旅游管理部门申请评定的所辖的景区、点。

  (二)提交材料:

  1、申请评定报告。

  2、准备《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申请评定报告书》(五份)供现场复核时使用。

  二、评定程序

  (一)自收到申请评定报告书七日内与自治区旅游局评定机构约定现场复核检查日期。

  (二)市旅游局评定机构按约定日期到现场依据评定标准进行评定检查。

  (三)通过现场复核评定检查的,报自治区旅游局审核后报国家旅游局,对未通过现场复核评定的做出暂缓通过通知,受评单位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向市旅游局报送整改报告。

  (四)工作时限:从约定评定日期起20个工作日。

  三、告知程序

  (一)申报A级、AA级、AAA级的旅游区(点)由市旅游局报自治区旅游局备案,并告知申请单位。

  (二)申报AAAA级旅游景区,由自治区旅游局报国家旅游局,并告知申报单位。国家旅游局评定机构的将对申报单位进行现场评定检查。

  (三)未通过或暂缓通过市旅游局复核评定检查的,告知申报单位撤消申报或进行整改。

  (四)工作时限:15个工作日(不含自治区旅游局、国家旅游局现场评定时间)

  四、受理单位:包头市旅游局规划发展科

  五、备注

  (一)旅游区(点)申报质量等级评定须向市旅游局的评定机构履行申报手续,并由市旅游局进行初评,初评后由市旅游局履行向自治区旅游局进行申报。

  (二)3A级(含)以下旅游区(点)通过市、自治区旅游局评定并备案后,由自治区旅游局发布公告并颁发证书及标志牌。

  (三)4A级旅游区(点)通过国家旅游局评定机构评定检查后,由国家旅游局发布公告并颁发证书和标志牌。

  (四)未通过评定机构评定检查的,须向市、自治区旅游局递交整改报告并接受自治区、国家旅游局的再次检查。

  (五)国家旅游局收取标志牌成本费。

旅游实施方案(篇9)

  一、总体要求

  由国家旅游局和省政府共同举办的第五届海峡旅游博览会(以下简称“旅博会”),是有力推动两岸旅游的双向对接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利用旅博会平台,展示、推介**旅游,加强龙台旅游合作,做大**旅游经济,努力把**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

  二、组织机构

  成立**市参加第五届海峡旅游博览会筹备工作委员会

  主任:张斯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副主任:王国章**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刘先裘**市旅游局局长

  秘书长:刘先裘**市旅游局局长(兼)

  成员:方庆林**市旅游局纪检组长

  罗初辉新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王启勇永定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

  梁八生上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赵山凤武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张俊铭长汀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卢彬连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陈学良漳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三、活动时间、地点

  1、时间:9月6日~11日

  2、地点:厦门市

  四、参加对象

  1、市政府分管领导;

  2、市旅游局负责人;

  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分管领导、旅游局负责人;

  4、部分旅游企业负责人;

  5、闽西日报社、**电视台记者。

  五、活动安排

  (一)参加第五届海峡旅游博览会开幕式暨欢迎晚宴

  1、时间:9月6日18:00

  2、地点: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3、参加人员:市领导、市旅游局局长

  (二)参展单位旅游推介会

  1、时间:9月7日9:00—12:00

  2、地点:厦门翔鹭国际大酒店

  3、参加对象:旅游业者

  (三)海峡旅游“1+1”洽谈会(旅行商对接)

  1、时间:9月7日14:30—17:30

  2、地点:厦门翔鹭国际大酒店

  3、参加对象:旅游业者

  4、主要内容:旅游线路对接,组接团签约

  (四)旅游精品会展

  1、时间:9月8日—11日

  2、地点:厦门国际会展中心2号馆l展厅

  3、主要内容:旅游资源展示、旅游产品展销、旅游新业态展示、旅游项目招商等。

  (五)第七届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

  1、时间:9月9日—11日

  2、地点:**闽西宾馆、中元大酒店

  3、对象:省旅游局、市政府邀请专家

  4、内容:见第七届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总体方案

  六、工作安排

  1、**市参加旅博会活动由市旅游局牵头负责。各县(市、区)要重视参加旅博会活动,组织工作班子,开展筹备工作,编印旅游宣传资料,广泛联络旅行商,开展旅游产品推介,推介洽谈旅游项目,争取收到更好成效。各县(市、区)分管领导、旅游局长要参会,同时要组织旅游企业负责人参会。各县(市、区)参会人员名单于8月11前报市旅游局。

  2、各县(市、区)要广泛开展旅游投资项目的推介、洽谈、签约工作,促成一批旅游投资项目在旅博会上洽谈、签约。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可望签约的旅游项目情况请于8月11日前报市旅游局。联系人:吴文琴,联系电话:231708613959095335,传真:2332647,e-mail:lylyxx888@。

  3、落实旅博会旅游风光展位。我市参展的6个风光展位已(!)分配到相关部门、企业,请抓紧做好布展工作。

  4、精心筹备第七届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我市举办的第七届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已列入旅博会内容,各县(市、区)、市直有关单位要认真落实欢乐节总体方案,有条不紊地做好筹备工作。

旅游实施方案(篇10)

  根据市旅游局《关于印发全市旅游行业推进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制定以下建设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xx年,监督全县旅行社,督促指导A级景区、星级饭店建立完善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管理制度。20xx年年底前,初步构建形成严格规范的惩治违法违规行为制度体系;构建形成完善的旅游安全准入制度,涉旅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升。

   二、工作任务

  (一)构建双重预防机制。20xx年底,全县旅行社、A级景区、星级饭店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基本建成;20xx年,全县旅游行业形成较为完善的双重预防体系管理制度。

  1、落实防控标准。各旅行社、A级景区、星级饭店按照《全县旅游行业安全生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管理措施》,落实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辨识、评估、分级标准。

  2、确定管控重点。旅行社要摸清出游安全提示,订购合格产品和服务,旅游包车安全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A级景区要摸清自然灾害防范、景区内道路交通、消防安全、高风险旅游项目安全、防止拥挤踩踏、反恐怖防范、各类游乐设施、特种设备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星级饭店要摸清消防安全管理、特种设备安全、治安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反恐怖防范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

  3、实施分级管控。对旅行社、A级景区、星级饭店辨识出的安全风险,按照红、橙、黄、蓝四个等级(重大、较大、一般、较低)进行分级管理,绘制安全风险、重大事故隐患分布四色图,建立安全风险和隐患数据库。

  4、建立管控责任清单。各旅行社、A级景区、星级饭店针对排查出的风险点,确定风险等级,建立管控责任清单,将每个风险点按照风险等级,落实经营部门、岗位,进行分级管理。制定管控措施清单,对每个风险点都要制定和采取具体严密的安全管控措施。严格实施安全风险公告、岗位安全风险确认和岗位责任卡制度。所有安全风险点逐一登记,建立安全管控档案。

  5、深化隐患排查整治。对所有风险点,要实现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报告、监控、治理、销账的全过程记录和闭环管理。

  (二)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各旅行社、A级景区、星级饭店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设置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机构,配备足够的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三)强化旅游安全管控。旅行社要向合法合格的供应商定购产品和服务;严格实施旅游产品和服务风险检测评估制度,依法履行旅游安全风险提示义务,发现有安全风险的产品和服务,要立即采取安全保障措施;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要严格落实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高风险旅游项目安全、特种设施设备安全、防止拥挤踩踏、反恐怖防范等安全管控工作,确保各项安全管控措施到位。

  (四)打牢安全生产基础。各旅行社,指导A级景区、星级饭店要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认真贯彻实施国家、行业安全生产标准、旅游质量标准,提升旅游安全管理水平。切实保障旅游安全各方面投入,确保达到安全生产要求。要认真贯彻实施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使各部门、各岗位、各环节、各场所、各功能、各流程始终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状态。

  (五)落实事故预防措施。各旅行社、A级景区、星级饭店要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职业危害防范制度,严格落实责任、资金、时限和整改措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要定期组织涉职业危害的检测和现状评价,严格执行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要结合实际编制规范、操作性强的应急救援预案,与有关部门、机构建立应急救援机制,配置和储备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确保发生涉旅突发事件后响应及时,处置妥当。

  (六)深入开展“打非治违”行动。县旅游局将针对旅游市场存在的违法违规经营问题,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黑社、黑导等违法经营行为;严厉查处旅行社出租、出借、转让经营许可证的行为,使用不合法、不合格的产品和服务,以不合理低价组织旅游活动、不与旅游者签订旅游合同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加强对A级景区、星级饭店安全生产指导检查力度,对安全生产不合法、不达标、存在安全隐患的,要督促其立即整改,并将有关情况向有关主管部门通报,向县政府报告。

  (七)建立健全隐患排查制度。各旅行社、A级景区、星级饭店要建立健全全员负责的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系统,实现安全隐患上报、核查、整改、验收、消号闭环管理,筑牢生产安全基础。要集中治理旅游交通安全、高风险旅游项目安全、防止拥挤踩踏、反恐怖防范、食品卫生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隐患,确保旅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落实到位。

  (八)做好日常安全检查。要认真履行旅游安全生产检查职责,开展经常性的旅游安全生产大检查,特别要加强旅游旺季、节假日、旅游节会活动、汛期、极端天气、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疫情等重要时段的旅游安全提示、检查。县旅游局要建立健全与各有关部门联合监督检查的协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旅游安全生产形势,联合开展旅游安全生产综合执法检查,提升旅游安全生产检查效能。

  (九)严格市场准入管理。县旅游局要严把旅行社设立许可审批关、旅行社分支机构备案登记审核关,凡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一律不予许可设立和发放备案登记证明;凡不符合法定条件、且有安全管理隐患的旅行社,一律不予申报出境游、赴台游、中外合资旅行社经营资质。要严把评定关、推荐关,凡安全生产不达标、不合格的,一律不予评定A级景区、星级饭店;在日常检查中,凡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责令整改,整改不力的,取消等级质量。

  (十)建立风险提示制度。要建立健全旅游安全提示制度,及时发布包括风险类别、提示级别、可能影响的区域、起始时间、应采取的措施等信息,提示旅游者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旅游活动安全。

  (十一)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要加大旅游安全管理人员、工作经费保障力度,保证旅游安全管理需求。严格落实旅行社投保责任保险,投保旅游意外伤害保险,A级景区、星级饭店投保相应的责任保险、游客意外伤害保险。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及雇员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

  (十二)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要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根据经营产品和服务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应急预案,强化现场救援演练,确保发生突发事件后,应急响应及时,应急处置妥当。

  (十三)严肃事故责任追究。县旅游局要加强对旅行社、A级景区、星级饭店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责任追究和问责。对于因工作失职、渎职,未按规定履行职责,旅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不健全,防范措施不完善,工作推进不力,安全隐患得不到治理的,要严肃追究单位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旅游单位要高度重视,全力抓好落实,制定双重预防制度,确保按照时限要求完成各阶段任务。具体由旅游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全县级旅游行业推进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行业股。

  (二)强化监管,严肃执法。县旅游局要在推进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置若罔闻、不按要求推进工作,管理混乱、隐患突出的旅行社,特别是“僵尸”旅行社,要依法取缔。A级景区和星级饭店有此类问题的,要依据评定办法给予相应的处理,并通报有关主管部门,维护旅游安全监管的严肃性。

  (三)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县旅游局要通过媒体、旅游网站等载体和旅行社服务网点、星级宾馆、A级景区等场所,大力宣传推进旅游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提高旅游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的思想认识,促进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落实见效。

旅游实施方案(篇11)

          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实施方案  ××是有着四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人文渊薮,名士奋兴,出生或生活于此的名人众多。同时又是全国少有的恐龙化石宝库,曾出土世界上最大的鸭嘴龙化石,有中国北方“恐龙之乡”的美誉。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为进一步提高旅游业总体水平,发挥旅游业对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促进作用。根据国家旅游局大力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的有关精神,按照市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的战略部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参与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为了深入开展好创建活动,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名称?  ××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二、指导思想?  以实现××旅游服务的“三优一满意”(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游客满意)为目标,以国家旅游局提出的“以创建为主,以软件为主”,“重在发动群众参与,旨在提高旅游产业素质”,“不做表面文章,注重实绩实效”的创城工作总要求为指导,全面改善××旅游发展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综合接待能力,树立旅游形象,使旅游业与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转变,进一步加快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伐,尽快跨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  三、主办单位?  ××市人民政府?  四、承办单位?  市委宣传部、文明办、旅游局、发展计划局、文化局、建设局、财政局、工商局、公安局、交通局、公路局、开发区、卫生局、安全局、外侨办、物价局、环保局、规划与国土资源局、团市委、外经贸局、贸易局、电信局、广播电视局、××日报社、林业局、矿管办、电力局、水利局、三产局、教育局、法制局、技术监督局、国税局、地税局、统计局。?  五、创建时间?  某年—今年?  六、主题口号?  (一)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促进××经济更快发展?  (二)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事业?  (三)恐龙之乡·人杰之都—××省××欢迎您。?  七、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基本要求?  (一)城市旅游经济发展较好;(二)城市旅游产业定位明确,旅游产业规模与同级城市相比居领先水平;(三)城市旅游业发展有投入和专项政策支持;(四)城市旅游业发展的主导机制完整;(五)城市旅游业的管理体系健全;(六)城市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良好;(七)城市的生态自然环境好;(八)城市的现代旅游功能配套齐全;(九)城市的旅游教育和培训好;(十)城市旅游交通配套齐全;(十一)城市旅游区(点)开发力度大,管理规范;(十二)城市的旅游促销效果好,旅游产品开发成效显著;(十三)城市的旅游住宿设施配套齐全;(十四)城市的旅行社管理正规;(十五)城市的旅游餐饮服务好;(十六)城市的旅游购物服务好,收入高;(十七)城市旅游文化娱乐丰富、健康;(十八)城市的旅游厕所管理好;(十九)城市的旅游市场秩序良好;(二十)城市的旅游安全与保险有保障。?  通过创建活动,达到国际化旅游城市的要求,即总体接待水平和服务质量较好;城市的对外开放度和国际化程度比较高;旅游业在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影响和功能。?  八、阶段划分和检查办法?  (一)年月份以前,为发动、准备阶段。成立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经市政府同意后报送国家旅游局创优办;学习创建活动标准要求,制定出我市创建工作目标和措施,召开全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动员大会,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发动,使创建活动深入人心。?  (二)去年,为创建、自查阶段。重点抓好环境优化,改善和加强软件服务和硬件建设,按照创优工作基本要求和《检查标准》,结合本市实际,分解目标,落实责任。去年下半年在有效开展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检查标准》进行一次全面的、细致的自查。?  (三)今年,为初审和提请检查验收阶段。根据去年自查结果,在进行整改后,写出自检报告上报省旅游局,提出初审申请,争取省旅游局上半年进行初审。针对省旅游局初审中提出的问题,认真整改。初审合格后迎接国家旅游局的检查验收。?  九、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一)完善旅游业政策保障机制,确立旅游产业地位?  ××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确定:我市旅游产业近期定位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新兴的重要产业;第三产业中重点发展的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根据这一定位,要切实把旅游工作摆到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及时解决旅游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出台专项政策支持,加大旅游投入,制定有关制度、规章,努力为全市旅游工作创造更加优越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  (二)突出重点,加快旅游资源开发?  充分发挥我市


        特色鲜明的恐龙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名人文化以及比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优势,以观光旅游产品启动和主打市场,同时大力开发休闲旅游产品,积极开发生态旅游产品以及挖掘名人文化资源、民俗旅游产品等,创出“恐龙之乡、人杰之都”的旅游城市品牌,形成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不同客源层的合理的旅游产品结构。近期要按照《××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重点开发建设“十大旅游工程”,即:龙骨涧恐龙化石地质公园建设项目,恐龙公园(白垩纪公园)深度开发项目,××市文化名人广场(或文化名人步行街)建设项目,超然台恢复工程,大舜花园建设及舜王庙恢复工程,障日山庄深度开发项目,马耳山景区建设项目,凤鸣坡刘墉栗园建设项目,桃源岭景区综合开发工程(含桃源公园、齐长城),大山景区开发项目等。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办法,坚持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允许对旅游景点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加快开发步伐,尽快形成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体系。?
  (三)大力开展宣传,搞好城市旅游促销?
  以树立城市旅游品牌为目标,以广泛吸引中外游客、增加旅游收入为根本出发点,采取多种手段增强宣传效果。首先,抓好宣传载体建设,策划制作旅游画册、邮册、电视片为主的'××风光系列宣传品;其次,加快具有本市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开发,鼓励纪念品开发企业研究、开发有价值的旅游纪念品;第三,策划、包装“一日游”“二日游”旅游线路,通过旅游推介会、洽谈会,发布旅游广告等多种形式进行推广;第四,办好旅游节庆活动,按照《××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认真筹划举办好恐龙文化旅游节、“中秋明月”诗词文化旅游节以及桃花旅游节、栗园民俗旅游节等节庆活动,以此迅速启动我市旅游市场,取得明显效益。?
  (四)全面加强旅游行业管理?
  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要自始至终对旅游业发展情况实行监管,首先确保旅游行业安全,及时排除各类安全隐患,树立×ד安全旅游目的地”形象。其次,按照《××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以市政府的名义出台《××市旅游资源开发管理规定》和《××市旅游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确保我市旅游业走上“依法治旅、依法兴旅”的良性轨道。再是整顿旅游市场秩序,由旅游管理委员会牵头,组织有关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各类侵犯旅游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及时处理游客投诉,确保实现旅游业“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目标。?
  (五)高标准、严要求,全面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以中国旅游服务质量等级标准为依据,综合运用现在管理手段和方法,通过对各类旅游企业、景区景点进行质量评价,督促全市的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单位全面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开展“三爱一德”教育和“青年文明号”活动,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促进我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深化旅游行业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加强旅游培训教育,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六)采取得力措施,维护好旅游景点秩序和环境卫生?
  创建期间定期组织综合性检查和治理行动,集中治理景区和市区的卫生死角,加大投入和治理力度,使城市的垃圾处理率、城市噪音平准值、城市空气污染指数、城市饮用水质符合创城要求。严格查处乱停、乱放、乱建等影响市区和旅游景点秩序的现象。对主要街道、景点内的饮食摊点、店铺、照相、个体商贩、流动货摊等进行认真清理,对有碍于景点观赏和危害游客利益的行为要严加查处。在景点景区内坚决杜绝打架斗殴、强行销售、敲诈游客、占卜乞讨等破坏景点秩序的行为。同时,要进一步扩大绿化、美化面积,以崭新的姿态搞好创建工作。?
  (七)加强城市国际化建设,加快与国际旅游接轨?
  配套完善通往旅游景点的道路,制定制度,确保修好管好。道路两边搞好绿化、美化,并增加景观。支持开通旅游专线车和“观光巴士”。加强出租车、三轮车管理,整顿秩序,坚决杜绝抢客、宰客现象。火车站、汽车站、城区及景点的停车场实行规范化管理。在市中心和车站建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在主要旅游景区建设旅游投诉点在车站、宾馆、饭店、商场、歌舞厅等公共场所,要按照国家标准设置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引导标志牌,并有规范的中英文说明,景区景点内也要设立中英文标志或介绍,主要道路以及通往景点、车站的道路要设立中英文指示路牌。主要接待单位的接待人员,要会日常外语会话,大型街道广告牌、霓虹灯、店面招牌要规范、整洁、美观;新设置广告牌,要设置有中英文说明。?
  (八)积极推进旅游体制改革?
  按照生产专业化、规模集团化、经营集约化、管理现代化的要求,形成一体化大旅游市场。突出规模效益,对旅游企业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充分发挥旅游企业集团的优势,加快旅游业集团化经营,优化产业结构和资产运行,提高旅游企业素质,加大深化旅游企业改革的力度,积极探索实行饭店连锁经营和旅行社网络经营的新路子。?
  十、加强领导、强化措施?
  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关联度高,各级各部门要积极配合,互相协调,齐抓共建,确保圆满完成任务。为加强对全市创建工作的统一组织领导,成立××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长任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旅游局。创建工作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实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根据统一分工,密切配合,各司其职,扎实工作,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完成。

旅游实施方案(篇12)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安监部门“安全生产月”文件精神,加强旅游安全教育,提高广大市民法治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开展这次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宣传旅游法规、文明旅游、紧急预案、投诉平台等旅游安全重点工作及安全知识,向全体市民朋友明确了旅游安全的.重要意义,提升公众安全素质,增强全民应急意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各类旅游安全事故发生,推动全县旅游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发展。

   二、举办时间:

  20xx年x月16日08:30—10:30

   三、举办地点:

  县人民广场

   四、牵头单位:

  县旅游局

   五、责任单位:

  蕲春县旅游协会、蕲春县导游协会、蕲艾产业协会。

   六:活动安排:

  总统筹:xxx、xxx

  总协调:xxx、xxx

  后勤:xxx、xxx、xxx、xxx

  秘书长:xxx、xxx、xxx

   七、工作措施

  1、宣传造势。x月13—15日为宣传发动阶段,通过开会或旅游微信平台向全社会发布消息,引导旅行社、酒店、景区和健康企业积极参与这项活动中,广泛发动群众参与这项活动,为安全旅游营造浓厚氛围。

  2、活动安排

  (1)14号。由海旅行社张锦锦牵头,统计参加此次宣传活动的旅游企业名单和人数。

  (2)15号。由五洲旅行社程发牵头,组织旅游企业勘探现场,提前准备宣传活动的座椅和帐篷、统一制作各旅游企业宣传横幅。

  (3)16号上午7:30。所有旅游企业提前进场,按照提前指定进入活动区间位置。

  (4)每个参与旅游企业最少选派一人参加活动。由两人指定发放县旅游局准备的宣传资料,各企业也可自行发放各自宣传产品。

  (5)10:30活动结束后,由红太阳吴润国牵头后勤清场事宜。

   八、有关要求:

  1、“安全第一,警钟长鸣”希望我们每一个旅游企业都能够参与进来,五洲为此次活动总集合点和联络处,华海和百事通为具体联络员。

  2、这次活动既是一次宣传旅游安全活动,也是一次展现蕲春旅游企业形象的大好机会,各旅游企业要提前做好充分地准备,对待游客要热情、周到,要提前准备热水和茶叶,建议由龙之行、巅峰、宝中、徐东具体接待。

  3、考虑到天气逐渐炎热,旅游企业可以定制一批矿泉水和扇子等礼品进行宣传发放。

  4、各企业制作的宣传展架要统一摆放,路程较远的企业提前一天把宣传品送至人民广场各旅行社和门市部寄放,由五洲旅行社程发统筹。

  5、宣传活动要体现蕲春旅游人的素质,建议由红太阳、普天行、悠悦、东方国旅负责搬运桌椅;散场后建议由海、康辉、易游天下、海外四家企业派人清扫现场。

旅游实施方案(篇13)

   五大任务

   (一)科学编制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各地要将乡村旅游扶贫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脱贫攻坚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易地扶贫搬迁规划、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交通建设等规划有效衔接。推动乡村旅游规划与村镇规划、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森林旅游发展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休闲农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合并编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分布比较集中的省市,应当编制区域旅游扶贫规划,打造沿山、沿河、沿路、沿湖、沿海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带(区),整村整镇、成带成片、全景全域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乡村旅游扶贫应充分体现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帮扶途径、支持措施和收益安排。

   (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各地要积极整合资源力量,加大投入力度,挖掘当地生态旅游、民俗文化等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景区,引导生活在周边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建档立卡易地扶贫搬迁对象适度集中居住并依托乡村旅游就业脱贫。集中精力解决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加快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加强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设施建设和危桥改造,对不能安全通客车的窄路基路面公路合理进行加宽改造,提高通行能力和安全水平。推进重点旅游景点景区到干线公路的连接线、旅游路建设,改善重点景点景区的交通条件。加快完善乡村宽带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向乡村延伸,开展“六小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有条件的贫困户开展乡村旅游服务,对从事乡村旅游经营的贫困户实施改厨、改厕、改房、整理院落为主要内容的“三改一整”工程,提升改善旅游接待条件。

   (三)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各地要突出乡村自然资源优势,挖掘文化内涵,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带动贫困户参与的乡村旅游产品。要发展一批以农家乐、渔家乐、牧家乐、休闲农庄、森林人家等为主题的乡村度假产品,建成一批依托自然风光、美丽乡村、传统民居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景区,策划一批采摘、垂钓、农事体验等参与型的旅游娱乐活动,大力开发徒步健身、乡村体育休闲运动,培育发展自驾车房车营地、帐篷营地、乡村民宿等新业态,打造丰富多彩的乡村特色文化演艺和节庆活动。

   (四)加强旅游宣传营销。各地要因地制宜,加大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宣传推介,通过电商平台、节庆推广、主题活动等一系列载体,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公益宣传。大力推广乡村度假生活理念,开展乡村旅游进社区、高校、企业单位等宣传,把乡村旅游点变成“单位的疗养院”、“学校的实践基地”、“社区的活动中心”。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平台推介民宿客栈等乡村旅游特色产品,引导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挖掘当地乡土文化、民俗风情,举办农事节庆游、山水美景游、民俗风景、农家乐厨艺大赛等系列节庆活动,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五)加强乡村旅游扶贫人才培训。各地要创新乡村旅游扶贫人才培养方式,积极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户、乡村旅游带头人、能工巧匠传承人、乡村旅游创客四类人才和乡村旅游导游、乡土文化讲解等各类实用人才培训,依靠人才支持和智力投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高贫困人口旅游服务能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培训种子工程”,培养一批乡村旅游扶贫培训师,深入基层一线、面对贫困群众进行技能辅导。

   八大行动

  1、乡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大力改善乡村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启动“六小工程”,确保每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好停车场、旅游厕所、垃圾集中收集站、医疗急救站、农副土特产品商店和旅游标识标牌。到2020年全国2.26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实现“六小工程”和“厕所革命”全覆盖,50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三改一整”工程。

  2、旅游规划扶贫公益专项行动。组织和支持300家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开展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围绕旅游产品建设和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为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编制旅游发展规划。每年促成不少于500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与规划设计单位结对,5年完成3000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规划编制。

  3、乡村旅游后备箱和旅游电商推进专项行动。依托乡村旅游发展带动农副土特产品销售,支持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在邻近的重点景区景点、高速公路服务区、主要交通干道旅客集散点等设立农副土特产品销售专区。开展旅游电商万村千店行动,优先支持有条件的重点村利用已有资源建设旅游扶贫电商平台,组织实施贫困地区“一村一店”、“旅游淘宝村”、“旅游扶贫村+特色馆”立体扶贫,依托村民中心、超市等营业场所建设电商服务站点,支持各大电商平台开展旅游电商扶贫行动,为贫困地区开设扶贫频道,开展在线宣传推广、特产销售、旅游线路营销。到2020年,全国建设1000家“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示范基地”,销售产值8000亿元,带动不低于50万户贫困户脱贫;建设1000个乡村旅游扶贫电商示范村,每年实现旅游商品销售100亿元。

  4、万企万村帮扶专项行动。组织动员全国1万家旅游企业、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旅游院校等单位,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进行帮扶脱贫。采取安置就业、项目开发、输送客源、定点采购、指导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发展旅游,通过5年时间解决100万左右贫困人口的脱贫。

  5、百万乡村旅游创客专项行动。组织和引导百万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专业艺术人才、青年创业团队等各类“创客”投身乡村旅游发展,通过一系列的创意研发、产品开发、宣传推广,推动乡村旅游实现转型提升、创新发展。到2020年,全国培育1000个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形成一批高水准文化艺术旅游创业示范乡村。

  6、金融支持旅游扶贫专项行动。加快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库建设,统筹资源支持国开行、农发行等银行创新金融服务,设计符合旅游扶贫项目特点、与旅游扶贫项目周期相匹配的支持产品。探索建立乡村旅游投融资主体、担保平台、风险准备金制度及信用评级体系,优先在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进行授信,为贫困户提供小额贷款,相关部门给予贷款贴息。积极探索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扶贫信贷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实现增收的情况,为景区、能人、企业(合作社)提供成本低、期限长的信贷支持。每年金融支持旅游扶贫项目不少于1000个,资金不少于3000亿元。

  7、扶贫模式创新推广专项行动。探索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类型的旅游扶贫新模式,按照景区扶贫加分政策,鼓励每个4A、5A级景区带动周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不少于3个,每个能人带动不少于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一个合作社带动不少于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招工、订单采购农产品、建设绿色食品基地、成立互助社等方式帮扶脱贫。加快扶贫创新模式推广,到2020年,全国建设旅游扶贫示范景区1000个、企业(合作社)+农户旅游扶贫示范基地1万家,培育旅游扶贫带头人5万个,带动80万户贫困户脱贫。

  8、旅游扶贫人才素质提升专项行动。设立乡村旅游扶贫东部、西部培训基地,组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专家库”,动员规划、管理、营销专业人才到扶贫开发重点县、易地扶贫搬迁小镇、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公益指导培训。到2020年前,各省要以市、县为基础,建立地方培训基地,实现对2.26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全覆盖,培养旅游扶贫带头人10万人。

分享

热门关注

运动会闭幕致辞范文精选

运动会闭幕致辞

自责文案

夏天的文案短句唯美

夏天文案

交通心得15篇

交通心得

资金的申请书怎么写10篇

资金申请书

旅游实施方案精品

旅游实施方案

旅游实施方案精选

旅游实施方案

如何写项目实施方案通用13篇

项目实施方案

论文实施方案7篇

论文实施方案

文化实施方案7篇

文化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