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的心得体会集合

2023-06-24 10:42:48 医学生心得体会

医学生的心得体会(篇1)

  杜甫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而,在今天,这句话似乎成了天方夜谭。从小学到高中,我们都是啃着书本,在题海里“游”过来的,素质教育似乎离我们很远。到了大学这个微型社会,我们才发现,原来,实践能力是这么的重要,“实践岀真知”,相信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敢否认的。

  为了培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抛弃象牙塔的光环,虚心向社会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为了增强探索创新的精神,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保持真诚奉献社会的情怀,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为了甩脱书呆子气,确保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自身的锻炼,磨砺塌实肯干、艰苦奋斗的品质,我校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

  作为一名临床专业的医学生,这是我的第一次社会实践。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去医院里面提前感受见习的氛围,真正到医学领域去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为以后的学习增添动力!于是我选择了XX中医院,在征得院方的同意后,进行了为期XX周的见习实践工作。由于仅仅是大一学生,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我主要是在一旁观看学习,但短短XX天对我来说,仍然受益匪浅。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我所实践的单位。XX医院是家乡仅有的两所公立医院之一,始建于XX年。在这个边疆小镇上,XX医院的各期医护人员紧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全市市民的生命健康默默奉献着。

  在这所医院里,虽然屋舍老旧,设备简陋,但每一个成员却从不抱怨,也几乎没有医疗纠纷发生。在我成为这所医院的一份子之后,我所做的工作,就是观察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以及同医生一起查房。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却处处都蕴藏着学问。

  在XX周的见习过程中,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见到了很多病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了解了患者的心理状态,认识到深入的手法必须靠在临床上的实践才能不断进步,熟悉了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人员的分工及工作职责。实践的时间虽然短暂,却着实令我开阔了眼界。

  下面我将从制度、技术、思想和个人方面阐述我的心得体会。

  制度严格。医院所有的医护人员都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交接班,并在XX点正式上班前提前XX分钟上岗。交班完毕,各负责人员即随主任或上级医师查房,了解病人情况,聆听病人主诉,对病人进行必要检查。在言语方面,必须亲和友善,不能命令不能冷淡,要与病人及其家属如亲人一般耐心询问。查房完毕,各个医师根据自己病人的当天情况写病历和医治方案。

  在这期间,我发现医护人员真的很辛苦,每天都要微笑面对每一个病人及家属,给予他们温暖和信心。至于红包送礼的问题,也由于制度严格,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严谨,这种一切为了病人的心,真的让人感动。我所追求的,不正是如此么?

  技术方面。在几天的观察中,对于医护方面的常识我了解了不少。掌握了测量血压的要领;输液换液的基本要领;抽血的要领;病历的写法等。下面简述血压测量方法:患者坐位或者卧位,血压计零点、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气囊绑在患者上臂中部,松紧以塞进一指为宜,听诊器应放在肱动脉处,缓慢充气。放气后出现第一音时为收缩压(高压),继续放气至声音消失(或变调)时为舒张压(低压)。

  医德方面。医务工作者承担着的“救死扶伤、解除病痛、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使命。唐代“医圣”孙思邈在所著《千金方》论大医精诚有这样的论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寒灵之苦。”因此,医生必然要掌握先进医疗技术,同时更要具有爱岗敬业、廉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格。从这几天的实践观察中,每位医护人员的真诚笑容,对病人和家属的亲切问候,都深深地打动着我。医生治病救人的初衷一直都存在。要做一个好的医生,首先要有好的品德。我一定会牢记于心的。

  个人方面。虽然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见习生,但是我有着真心求学的态度。在七天与医院的亲密接触中,我明白了,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作为见习或实习生,要做到:

  1、待人真诚,学会微笑;

  2、对工作对学习有热情有信心;

  3、善于沟通,对病人要细致耐心,对老师要勤学好问;

  4、主动出击,不要等问题出现才想解决方案;

  5、踏踏实实,不要骄傲自负,真正在实践中锻炼能力。这次的经历也为我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石。

  一个人初次出身社会,我们要主动适应环境,熟悉周围的人和物,而不是环境来适应我们。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在社会这样复杂的环境里,不比我们在家里,在学校,没有什么烦恼挫折,有时年少轻狂,有时肆意妄为,一切都是那么顺利,脱离了学校和家,在社会就不是那么好了,我们应该放下学校里的那种轻狂,家里的那种娇宠,不要期望太高,要一步一步地去完成,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乐观地去面对社会里遇到的不如意和挫折,正确的估计自己,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

  以上就是我XX周的医院实地学习实践的体会。实践,是一种磨练,是对自己感受医院环境,了解医院事务的一种巩固理论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对自己医疗梦想的期前准备。

  虽然在医院见习很辛苦,但历历在目的忙碌日子,让我过的很充实。通过实践,我更加坚定了学医的信念,同时认识到医生是一个很平凡的职业,他的责任就是救死扶伤,挽救病人的生命。而且,医生也同样应该具备一定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和科学素质,要有一定的责任心,把病人的生命看作是自己的生命。除此之外,医生要有创新和探索的能力,积极为医学的未来作出贡献。

  这次社会实践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大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现实和理想是有很大差距的,要改变生活,就要努力学习,不断地学习,从书本中,也从实践中。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医学生的心得体会(篇2)

  我是医学院护理系xx护专xx班的xx,这是我在大学生涯中的第一个暑假。在放假前我已经打算好要利用假期时间充实一下自己。而恰好学校又为我们想的很周到,给每人发了一张学校的介绍信,不至于让我们在陌生的社会里寸步难行。事实上,我也是凭借着那张介绍信让人家单位相信了我学生的身份。

  一、实践心得及过程

  说实在的,当我拿着那张学校的介绍信和学生证走入一家医院的时候,心里是忐忑不安的,毕竟曾经根本就没有这样的经历。甚至,我都不知道进去之后该找谁。但是我仍是鼓足了勇气,进门问了人家医院一个挂号处的护士,我告诉她我是一个实习生,想要到她们医院实习看看应该找谁。她告诉我,让我去楼上找护理部或人事部。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敲开了护理部的门,我告诉她我的目的还让她看我的资料,但我最终还是被拒绝了!理由是,她们医院的实习生已经满了,没有人再照顾我了!我说了声打扰了,并微微的向她弯了下腰,就走了。但是我并没有失望,因为最起码我知道我有那种尝试的勇气!!

  在往回走的路上我忽然想到大医院现在应该都被实习生占满了,毕竟我们学校的实习生都是在这个时候进医院的,所以我就把目标转移到小医院身上了。

  二、小医院

  我们村有两个私人医院,我选了其中一家,照着以前的经验(当然像这种小医院是不会有护理部的)我成功的推销了我自己。所以我就成了一个快乐的小实习生!

  第一天上班心里很紧张很激动,我告诉医院的护士我是新来的实习生,请她们照顾,她们的态度都很好,我心里自然也就很高兴。虽然已经学过一年的专业知识了,但是我发现那些在医院里好多都不怎么用得上,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医院小吧,很多事都省了!但一天下来我发现这个医院虽不比大医院,但病号可着实不少,一天竟有100个左右,这还是只光算输水的!第一天我纯粹在看,因为我实在是帮不上什么忙,甚至连医用胶带都撕不掉,那叫一个懊恼啊!!下午,病号很少,我手里一直拿着胶带在练习,可最后手都疼死了还是不顺利!一个姐姐教给我(我管医院里护士都叫姐)怎么省劲,我照做了之后好了点。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三、实习

  第二天再去的时候心里就有底的多了,我开始帮着换药瓶,起针。这都不是什么技术活,只要细心点不弄错瓶就行。但是问题随之就来了,在我帮一个病号换瓶的时候,他叫的太晚了,输液器(俗称皮条)里都快滴空了,一下子存了好多空气。于是我就学着别的护士那样向外排空气,可是,无论我怎么努力空气就是排不出去,急的我一身是汗。还是一姐姐从我旁边过,看到我这的情况,三两下解决了!当时我心里那个羡慕啊,同时又觉得很羞愧!回到注射室,我赶紧向那个姐姐请教,她告诉我该怎样排空气,我很受教。其实这一天还是挺高兴的,最起码我能够帮上忙了,虽然我能干的不多。

  在帮别人换瓶的时候,我注意了一下瓶身,每一个瓶身上都写有姓名、性别、年龄、共几瓶药,若是特殊的药,瓶身上也会注明。在给每一个病人换药的时候都要进行三对照,即对姓名、对性别、对年龄。针对那些特殊的药我还专门问过一个姐姐,由此我知道了在静脉滴注的时候红霉素、酚妥拉明、阿奇霉素不能滴快,其中,阿奇成人每分钟15滴,儿童每分钟8滴,否则易引起儿童呕吐,哭闹不止等现象。甘露醇在进行静脉滴注的时候要放开开关使其快速滴注。这些都要在给病人换瓶的时候给病人及其家属解释清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结果。

  我特别注意了一下处方,但是,那上面写的实在是太专业了,我跟本就看不懂,经询问,我已经能够看懂上面写的一些基本情况,如需不需要做皮试,打的什么针等等。我特喜欢给人家做皮试,还喜欢用蒸馏水把药粉给化开,感觉上挺好玩的。

  四、试手

  到医院还没几天,那些姐姐们就老忽悠我,让我打针。还记得第一次打小针(肌肉注射),心里那叫一个激动,一姐姐在旁边看着,我走到那个病号的旁边让他做好准备,找好要注射的部位,当时我就在苦苦的想,这到底往哪扎啊?最后再确定一下,然后一针扎上去了。之后,我一个劲的傻笑,高兴的呗!最搞笑的是第二次给别人肌肉注射,那是一个21岁的男生,和我年龄相仿,他一看是我给他打针,就有点不好意思,我也是。压下心中的紧张之意,找准部位,一针扎了上去!但是,意外的是我只扎进去一个针尖,可能是他太紧张了,造成肌肉太硬,也可能是我扎的时候手劲太小了。当时我就一愣,不知道该怎么办,又没人可问,索性拔了出来。同时还对那个男生说了一声“不好意思”,然后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一针又扎他肉上了。他走后我趴在桌上狂笑,为我自己的言行!姐姐们告诉我,其实遇见这种情况是不用拔出来的,只要再用力一推针就能进去了。我点头表示知道了。

  大概是到医院实习的第七天吧,我第一次给人家进行静脉输液,当时那个紧张啊,但又不敢表示出来,我怕病人知道我是实习生后不让我扎啊。做好准备,把病人叫到注射室,找好血管,一针扎进去了!但是,遗憾的是,一阵没见血!第一次试手以失败告终!从那天起我就专找那些看起来年轻力壮的年轻人来扎,尤其是男的,因为我总觉得男性应该会比女性耐扎!也不知从哪天我开始扎老人的,总觉得老年人血管不好扎,老是跑。如果你手绷不紧很容易扎不进去的。有一次,我刚从外边换药回到注射室,有一姐就塞我手里一个药瓶说,把它扎上!然后就忙别的去了,当时我那叫一个茫然啊,因为那个病人是个89岁的老太太!我心里有点害怕,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去扎针了。我在那个老太太手上揉了老半天,在快要放弃的时候看见了一能扎的血管,最后,结果很出我的意外,我竟然一针扎上了!!心里那个高兴劲就甭提了!!

医学生的心得体会(篇3)

  作为医学生的第一个暑假学校便布置了社会实践,由于我学的是临床,所以就近找了一个熟人开的诊所去实习。虽然学什么不一定非要实践于那一行,即使少了些丰富多彩的经历,可这样可以学以致用也值了。大二学得粗浅,专业课虽学了几门呢,但还只是略懂皮毛,而这次实习却让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诊所里工作人员只有一个女医生。医生就是妈妈的朋友,按辈分称呼她李婶。她开了十几年的诊所,最擅长的是给小孩打针。虽然我也很想学到她的这门“手艺”,但是难度系数也太大了,实在不敢恭维呀。听诊器应放在肘动脉处,再放气后出现第一音时为收缩压(高压),继续放气至声音消失(或变调)时为舒张压(低压)。

  静脉注射,进针后见回血即松开止血带,缓慢注入药液。在注射过程中,要试抽回血,以检查针头是否仍在静脉内。要注意注射药液速度应按药性分别处理。而且需长期反复作静脉注射的患者,应注意保护静脉,不要总在一处。静脉注射方法是:病人垂腕,由于重力血管容易充盈,只要左手稍用力握住病人手掌下二分之一的五指关节,既可以顺着血管走行方向绷紧皮肤,血管这样显得更直,更明显,充盈度更好,穿刺成功率增高。

  虽然我写的头头是道,但是也只给几个病人注射过,他们的血管都是很直的,难度系数最低,难度系数高了我可不敢上。

  我还学了一下发热处理。最常用的方法是服用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0.3-0.6克l次,一天3次,饭后半小时服。除了药物降温外,还可用物理方法降温,常用的方法有:

  ①酒精擦浴,以30%-50%酒精,轻擦患者颈项,胸、腋下、上肢、手心手背,腹股沟处、下肢、脚心脚背。每次15-30分钟。酒精擦浴的优点是温和,不像药物降温那样难控制、有副作用,而且可以随时进行;

  ②冷敷:常用冷毛巾或冰帽置于患者头部,也可将冰袋置于腋窝或腹股沟处。

  虽然在诊所实习很辛苦,但是我还是非常喜欢那些实习的日子。

  通过这次实习,我充分体会到了医务工作者承担着的“救死扶伤、解除病痛、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使命。唐代“医圣”孙思邈在所著《千金方》论大医精诚有这样的论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寒灵之苦。”因此,医学生掌握先进医疗技术的同时,还要具有爱岗敬业,廉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格,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才能更好的为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作贡献。

医学生的心得体会(篇4)

  7月17号,上午依旧跟着老师查房,然后向超哥学习了正确的测血压的方法。

  18号第一次听到有病人称呼我为医生,这是我最开心的。晚上加班,收了一个脑出血的病人,到病房的时候已经昏迷了。和老师一起忙绿着,那一晚我觉得医生这个职业我没有选错,让我有一种成就感。就像心术里说的一样:人这一生有三样东西是最不能缺少的,那就是信、望、爱,在那晚我看到了。看到那个病人的家人泣不成声,我哭了。

  19号,早上查了房过后,便和老师去做了胃镜,了解了做胃镜的全过程,自己还亲自尝试了。我想说,师父人真的很好,躺在病床上她看出我很害怕,一直在旁边鼓励我。下午我自己到了病房查房,第一次向病人问病史,其中还有一个阿姨夸我很细心,让我乐呵了半天。

  20号,看到一个腹水的病人,接着看另一个老师做了腹腔穿刺。

  21号老师让我尝试自己给病人腹腔穿刺,她在旁边看着。做了常规消毒后,拿着针我的手有点抖,毕竟是第一次在真人身上扎针。老师手握着我的手交我应该从哪个方向进针,什么时候转换角度。学会了腹腔穿刺,这是我当天的收获!一周的学习,让我深刻的感觉到,当我穿着白大褂在病房与办公室出入的时候是那么的神气!我会继续努力的!

  来消化内科已经两周了,对这里也慢慢的熟悉了。现在的我可以说一口重庆话向病人询问病史,自己记录。我发现我喜欢上了这里。喜欢这里的人、这里的事。每天早上来到科室,医生们都会闲聊几句,聊八卦,聊琐事。总之,笑声不断~

  25号,又是一个难忘的晚上。那晚,我和师傅值夜班。8点多的时候,老师说急诊科来了一个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叫我一起去会诊。到急诊后,首先看到的便是地上一大滩血,那是我第一次见。随后便转到了我们科。推入病房的时候,他已经休克了。师傅让我们去血库取血,我们风风火火的跑来跑去,都很着急。我深刻的体会到,在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候,即使那个人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作为一个医生也一定会尽全力抢救~一个多小时过后,那个人还是走了。谁都没有想到,他起初任何症状都没有,在短短的一个下午便因为失血过多休克死亡了。他54岁,他的妻子22岁,这让她以后该怎么过?那晚,我在病床边亲眼看着他闭上了双眼。

医学生的心得体会(篇5)

  医联体

  医联体

  什么是医联体?所谓区域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由一所三级医院,联合若干所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目的是引导患者分层次就医,而非一味涌向三级甲等医院。[1]1月28日,上海首个“区域医疗联合体”在卢湾区签约启动,这项上海医改的重要举措能否起到应有效果,首次的探路至关重要。

  首个签约成立的医联体位于卢湾区,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领衔,带动、整合区域内的6个一二级医疗机构,共同为医联体内的居民服务。

  卢湾区医疗联合体共由7家医疗机构组成:三级医院为瑞金医院,二级医院2家为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卢湾区中心医院)、卢湾区东南医院,一级医院4家为五里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淮海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瑞金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建立医联体后,社区居民可以签约在医联体内就医,也依然可以持医保卡在全市各医院就医。但是,医联体内就医的便捷性更为突出,如有完整的健康档案,可以优先享受门诊、住院的转诊通道,可在社区预约专家门诊等。

  原标题[本市今年将推广“医联体”]

  在昨天平谷团的讨论会上,副市长丁向阳给代表们算起了账:去年北京有5家医院试点医药分开,平均每人次患者省下了大约100元的花费,其中医保基金省下70元,个人省下30元。

  首批参加医药分开试点的朝阳医院,在取消以药补医的同时,还建立了与区域内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分工合作的区域医疗联合体,即北京朝阳医院集团,集团内的几家医院之间实现了检查结果互认,双向转诊畅通,床位资源统筹使用,以缓解大医院住院难的现况。同时,友谊医院、世纪坛医院也正在试点“医联体”。丁向阳表示,这种模式今年将会继续在北京各大医院推广。

  此前,市人力社保局曾透露,目前本市正在进行调研,计划完善大病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大病的补充医疗办法,解决重大疾病参保人员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内医疗费用负担重的问题。对此,丁向阳表示,这种补充医疗保险将引入商业保险模式,以纳入病种为前提,再根据费用不同,制定相应的报销比例。患有相应病种的参保人员可以先通过基本医疗保险进行一次报销,再通过商业险进行二次报销,这样可以大大减轻重大疾病患者的医疗负担。

  本报曾经发起的“让出生命通道”的大讨论也再次成为会上代表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丁向阳表示,北京的急救效率必须提高,目前北京120、999均已配备了急救摩托车,但普及意识还不够,今后还要加强急救员的培训,让急救车辆的驾驶员也具备急救技能,甚至可以使用电动自行车,灵活快速地赶往目标地点。同时还要在社区培养家庭急救员,在急救车辆没有到达现场的时候,社区居民可以呼叫社区服务站,派出邻近的家庭急救员进行临时处置,等待急救车的到来。

  医联体 分解“看病难”“看病贵”(附照片)

     字号

  欢迎发表评论2012年09月19日07:27来源:文汇报 纠错|收藏|订阅将本文转发至:

  本报记者 唐闻佳

  2011年3月,瑞金-卢湾医疗联合体正式成立。所谓医疗联合,简单地说,即包括瑞金医院、2家二级医院(东南医院、卢湾区中心医院)、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内的7家医院,今后将依照医联体的运行机制,将区域内各级医院的医疗功能调整得更合理,把医疗分层服务运行得更到位。

  9月13日,瑞金-卢湾医联体协调会在黄浦区政府举行,除了区内相关办公室、区卫生局,到会的还有原卢湾所辖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瑞金医院门诊、对外合作等部门负责人。

  这是一次低调、小规模的内部协调会,也是医联体正式与居民签约前的最后一次多部门协调会。经过一年试点签约,这个沪上首个区域医联体将在9月下旬与居民正式签约。记者日前走访瑞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探究竟,看看医联体是如何回应“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的。

  社区医检,三级医院专家“审定”

  记者在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见到龚晓勇医师时,他正在放射间的电脑上“读片”。这个被称为“DR”的系统,很快将与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原卢湾区中心医院)的放射科连通。今后,龚晓勇这里拍摄的片子,会立刻传送到卢湾分院的放射科,待专家“复核审定”,将结果回复龚晓勇。这一切通过电子信息网络实现,平均30分钟可以得到回复结果。

  2011年3月,瑞金-卢湾医疗联合体正式成立。所谓医疗联合,简单地说,包括瑞金医院、2家二级医院(东南医院、卢湾区中心医院)、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内的7家医院,今后将依照医联体的运行机制,将区域内各级医院的医疗功能调整得更合理,把医疗分层服务运行得更到位。

  但医联体到底是做什么的?龚晓勇的工作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窥见医联体的一些作为与实惠。

  龚晓勇工作中有一道“远程发片”程序,基于的正是瑞金-卢湾医联体内统一建立的“放射诊断中心”。该中心将设在瑞金医院卢湾分院,预计到今年年底,医联体内的所有医学检查都将汇总到这个平台“复核审定”才出结果。龚晓勇说,为了达成摄片质量、摄片要求等方面的统一,他还专门去卢湾分院接受了两个月的培训。

  “社区医生接触的病种是有限的,让三级医院专家审核读片结果,无疑能提高医疗质量。而更重要的意义是,今后医联体内将实现"检查互认",这不仅避免了重复检查,也节约了医疗资源,是老百姓、医院都愿意看到的结果。”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徐虹霞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医联体内还在就“检验检查中心”进行最后的调研与实验室认证。这两大医学检查中心的建成,意味着瑞金-卢湾医联体内医疗机构的检查质量将确保一致。

  光缆连通,打破医院“信息孤岛”

  这一切的实现,离不开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

  大约在两年前,瑞金医院地下光缆铺设工作悄然铺开。要搭建医联体,就要打破医院间原本的“信息孤岛”状态,而信息化建设是实现连通的基础。

  在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今年上半年已完成LIS系统(实验室-检验科信息系统)、PACS系统(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HIS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等信息化系统的全部接入。这是瑞金-卢湾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的“标准配置”,意味着各级医院已实现电子病历、电子检查报告、电子处方等病人医疗信息电子化,实现医疗机构共享。

  一个可预见的就医场景是:病人去瑞金医院就诊,医生可以调阅他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内建立的健康档案、慢性病病史、就诊记录等;反之,居民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医生可以调阅他在其他二三级医院做过的检查报告,等等。

  信息化建设推进,为未来实现更多层次的医疗资源共享提供可能。“这好比建设统一的高速公路,未来只要建设不同匝道,接上接口就能打通支路,实现新应用。”瑞金医院副院长、瑞金-卢湾医联体副总监胡翊群教授告诉记者。

  社区医生,去瑞金医院脱产轮转

  医联体为何而建,“分级医疗”是绕不开的目标。在医学界、社会保障部门等看来,分级医疗的益处已经毋庸置疑,表面上它有望改进各大医院人满为患的顽疾,更深层来说,它将最大程度地节约医疗资源、医疗费用等。听来“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推行却并不容易。

  徐虹霞向记者介绍,在全新的医联体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位更明确:以家庭医生为抓手,实现对居民的全程健康维护,从出生到死亡,包括孕产妇时期新生儿、产后访视、入学体检、成人后疾病筛查、老年期康复与护理、临终关怀等。这对社区家庭医生要求很高,也意味着医联体内对家庭医生有巨大的缺口。

  几乎与医联体启动同时,瑞金医院索性开始了对医联体内社区医生的统一培训。“走进家庭的医生,就叫家庭医生么?真正的家庭医生要接受规范化的全科医生培训,这样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健康守门人,才不至于病人患"小病"也跑到三级医院。”尽管身处三级医院,胡翊群深悉,家庭医生的质量关系医联体全局。“要真正实现分级医疗,前提是组建一支高质量的社区全科医生,或者说家庭医生队伍。”

  这是一次不亚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计划,社区医生进入瑞金医院各科轮转,两年全脱产。“与应届生不同,这些医生更会带着社区的需求去学习,他们明白社区老百姓的感受、社区的病种特点。”徐虹霞认为“守门人”的角色定位在赋予社区重责的同时,也为社区医疗机构设置了更为明晰的发展方向,提升社区医疗工作者的工作热情。

  签约居民,医联体内优先就诊

  9月下旬,医联体与居民的签约仪式将在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启动。记者从医联体内部获悉,首轮放出的签约数量有限,并不追求签约数量。“不要草草签约,要做到签约一个,做实一个。”一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医联体内部的考量是,不要让签约数量悬浮在半空中,这样医联体目标难以落地。

  谨慎、务实的态度基于对现实困难的认识。“无序就医”、“小病大治”等医疗现状,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排队长、医疗资源紧张、医疗资源浪费等情况。但,若要老百姓做到“小病在社区、重病急病去瑞金”,也并非朝夕间能达成。

  与医联体签约秉承“软签约”的特点,居民可以去医联体指定医院看病,也可以自由选择医联体外本市其他医院就医。“我们不能做减法,只能做加法,增加惠民措施,让老百姓尝到有序就医的甜头。”相关负责人透露,具体的“甜头”包括

  每天瑞金医院的每个专家给每个社区预留一个专家号。以400名瑞金医院专家计,按一个专家半天放20个号计算,每天有4个号分别预留给医联体内的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瑞金医院专家定期下社区会诊和强化培训,社区会将疑难杂症搜集起来让专家集中会诊,社区医生参与学习,遇到重症患者,可以及时转诊到瑞金医院和卢湾分院。

  如需大型检查,签约居民可以优先去瑞金医院或卢湾分院接受检查。

  病人在瑞金医院和卢湾分院接受手术后,如有必要可以转到医联体内二级康复医院或社区卫生中心进行康复治疗,社区会优先安排床位„„

  在医联体内,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是大方向。记者从医联体内部获悉,在此次签约运行一段时间后,再讨论第二批签约规模。“这要看医院的接受程度。尤其是瑞金医院,除了签约病人,还有大部分医联体外的老百姓,甚至外地病人,能拿出那么多优惠资源给社区,并不容易,需要勇气;而其他医疗机构配合,比如转型为康复医院,意味着医院要整体转型,相关科室的归并取消后,人员要流动到医联体内的其他医院。”

  分析人士说,医联体的实现,各家医院必然都将有所牺牲,但大家依然愿意走到一起,是基于一个共同目标有序医疗,分级就诊,这是政府、医院、医务工作者、病人都将受益的“多赢”。据悉,瑞金-卢湾医联体有个5年目标:

  1、实现分级医疗、分层就诊;

  2、实现医联体内部各学科整合;

  3、实现人员、财务、物资有序统筹。

  医联体缘何不叫座

  《中国社会保障》2011年第9期 作者:蔡江南

  近期有不少关于上海医联体的报道,社会热议也很多。这项旨在通过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之间资源整合、分工协作、分级就诊等创新机制,引导市民分层就医,优化就医秩序的措施,并没有引来市民赞同。有统计表明,近七成市民不赞成医联体,其中有近五成市民认为医联体会使自己失去选择医院的自由,两成担心会延误病情。上海医联体政策出台的初衷为何会与实施现实产生这么大的差异?它的症结究竟在什么地方?医联体这种模式,能达到医改的目标吗?若要医联体取得成功,关键因素在哪?

  医联体与看病难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造成看病难的原因,然后才能知道采取什么样的解决办法。造成看病难的根本原因有两个:第一,符合质量的医生人数太少;第二,现有的体制阻碍了稀缺医生人才的流动,使得符合质量的医生无法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潜力。

  我国目前大约有两百万医生,每千人口大约有1.5个医生。在世界上的十个人口大国中,我国的医生与人口的比例位于中间位置。然而,具有大学本科教育水平的医生只占约三分之一,具有医学博士教育水平的医生还不到1%。如果采用其他国家的医学博士标准,那么我们的医生人口比只有印度的四十分之一。因此,符合质量医生人数的极端缺乏和供不应求,是造成我们看病难的根本原因。

  在其他国家,从事基层医疗的医生并不是低水平的医生,而是同样受过全面系统医学博士教育和训练的全科医生,所以他们完全能够承担疾病诊断和基础治疗的责任。而在我国,从事基层医疗的医生一般缺乏系统的教育和训练,往往无法承担诊断疾病的责任,所以使得病人需要去大医院首诊。当然,不排除存在病人盲目就医的情况,但是病人需要大医院中的医生进行首诊,这是客观存在的合理需要。如果我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任何其他办法都仅仅只能治表。不管采取医联体还是其他办法,病人还是不会愿意去基层医疗就医。

  在我国目前高质量医生资源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合理使用的话,还是有提高使用效率的余地。但是我们关于医生的一些制度规定和体制,严重阻碍了医生的合理流动。例如,规定医生必须定点执业,只能在一家医院里工作,医生只是某一家医院的雇员,难以进行个体行医。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医联体能够推动高质量医生在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之间流动,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生的利用效率。然而,我们目前不同级别的医疗单位隶属于不同的管理体制,不打破这种体制约束,即使在医联体内部,医生也无法自由流动。医生不流动的话,如何能够让病人流动起来?在许多国家,从事基层医疗的全科医生是个体或民营医疗机构工作者,自己本身是自己的雇主,享受充分的自主权和流动权。医生可以与任何医院签约,将病人自由转诊给其他专家和医院。医生与医院之间是一种流动组合的弹性关系。

  因此,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医生本身的流动是病人流动的前提条件。要使医联体能够在解决看病难问题上发挥作用的话,首先必须解决医生在医联体内部合理流动的问题。如果医联体是一个实体性组织的话,原来各个组成单位的原有体制必须打破,变成一个单一的体制,或形成一种新体制。如果医联体是一个虚体的话,各个组成单位本身必须享有充分的独立自主权,这样才能够将财务和治疗关系在医联体内部重新组合。当然,不要忘记,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医联体本身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题,这需要符合质量的医生人数极大增长。

  医联体与医疗质量、病人选择权

  无独有偶,目前美国也在推动发展医联体,称为“医疗责任组织”(Accountable Care Organization, ACO)。但是,美国推动医联体主要是力图达到两个目的:第一,系统管理和协调病人的治疗全过程,提高医疗质量;第二,通过提高医疗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检查治疗、避免医疗事故,节省和控制医疗费用。这是奥巴马医改方案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美国联邦政府的老人医疗保险计划正在积极推动试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控制医疗费用过度增长,也是许多国家医改的重要内容。这表明,除了有助于解决看病难问题之外,医联体可以在医改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医联体之所以称为“医疗责任组织”,这意味着医疗服务方不仅要对治疗某一个具体疾病负责,而且要对病人的整个治疗过程负责,对病人的健康负责。因此,医疗方的责任范围大大扩展,也更需要强调治疗的质量和效果。这不是某一个医生、某一家医疗机构所能够承担的责任,而需要在各个有关的治疗方之间进行协调,对病人进行系统了解、沟通和治疗的协调。这需要有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医疗联合体,将病人的治疗全过程都包含在内。特别是对于患有慢性病的病人来说,治疗过程需要涉及各种不同的医疗服务项目和内容,包括急性发病的治疗、慢性病的管理和护理、药品治疗等。

  医联体要能够承担起对病人治疗全过程和健康的责任,其前提是医联体与病人之间需要保持一种稳定和持续的联系。在特殊情况下,病人仍然可以在医联体之外接受治疗,但是医联体还需要了解病人的治疗情况。因此,病人与治疗方之间的相对稳定关系,以及医疗方对病人所有治疗情况的全面掌握,是保证医联体能够对病人治疗质量和健康负责的重要条件,也是医联体本身成功的重要条件。

  如何保持稳定的医患联系,这是医联体面临的巨大挑战。这在一个地理上相对比较偏僻、人口不多的地方,当只有一个医联体存在,没有其他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保持病人与医联体之间的稳定关系不是一个问题。然而在人口多的大城市中,存在好几个大医院,可以组成好几个医联体。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我们排除采取强制的行政手段来限制病人流动,如何让病人相对稳定在某一个医联体内,这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医联体吸引病人的关键条件是,其本身具有全面系统的医疗资源,包括高质量的医生。除非在特殊情况下,病人不需要离开医联体去寻求治疗。医疗服务质量也是吸引病人的重要条件,这里的质量还包括服务态度,对病人需要的及时反应,对病人的尊重等。这样,在各个医联体之间便存在一种对病人的竞争,这也会促使医疗服务方提高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

  除了医疗服务方需要具备各种条件外,医疗保险也应当发挥经济激励的作用。在医保费用支付上,可以采取各种激励办法来引导病人的流向。例如,对于选择参加医联体的人,医保缴费水平可以相对降低。当人们参加了医联体后,在需要使用医疗服务时,还是可以有选择治疗方的权利,仍然可以在医联体之外接受治疗。除了特殊需要外,如果选择在医联体内部接受治疗的话,可以让病人承担较低的共付金额。这些经济激励措施可以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促进病人与医联体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联系。

  医联体与控制医疗费用

  医疗费用的过度上涨与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之间有很重要的联系。传统上使用的按项目付费的方式,刺激医疗服务方使用更多的医疗服务数量,使用价格昂贵的医疗项目,来达到提高收入的目的。如果我们采用按人头付费的方式,医疗服务方便会失去增加服务数量和使用昂贵服务项目的动力。但是,按人头付费要求病人与医疗服务方之间存在稳定的关系,从而医疗方能够对病人的整个治疗过程负责,能够承担病人医疗费用的经济风险。因此,医联体的存在与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改革两者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当病人稳定在某个医联体内时,医疗费用付费方(医保)便可以与医联体签约,按照医联体承包的人数来支付人头费用。

  当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从按服务项目付费转化为捆绑式的付费方式时,意味着医疗服务方承担一定的费用风险,从而具有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动力。与此同时,我们便需要加强对医疗服务质量的监管,防止出现通过偷工减料、降低服务质量来获得经济收益的情况。因此,对于医疗服务质量的考核和监管需要与医疗支付方式的改革配套进行。医联体的存在也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了客观条件。在一个医联体内部的各个机构之间,可以通过统一的信息系统来管理病人,对于病人的治疗过程进行沟通协调。因此,我们还需要相应建立对整个医联体质量的考核体系和信息收集的系统。

  综上所述,仅仅依靠医联体本身并不能有效解决我们现有的看病难问题。医联体在医改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需要有其他的配套措施。事实上,建立医联体、推进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改革、建立医疗质量考核信息系统,这三方面的内容构成了一个统一的医改体系。这三者之间需要互相配合,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将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和有效利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同时有利于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从而有利于推动整个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从数量驱动型的医疗卫生体制转化为质量驱动型的医疗卫生体制。■

  作者为美国麻省卫生福利部高级研究员、

  中欧商学院和上海财大兼职教授

医学生的心得体会(篇6)

  作为一名医学生,这次疫情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考验和挑战。从疫情爆发开始,我们医学生就被紧急召集到了前线,成为了这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力量。在这个特殊的时间里,我有很多的心得和感悟。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老师和同学们,他们成为了我最坚实的后盾。医学生在这场疫情中承担了很大的压力和责任,但我们并不是无助的。在这场疫情中,我遇到了很多像我一样的医学生,我们齐心协力,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

  在这场疫情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医学生的使命和责任。我们所学的知识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我从小就梦想做一名医生,因为我想能够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群,这次疫情就是考验我们医学生的时候到了。

  我们医学生在这次疫情中承担了很多的任务,例如病例的筛查、医疗物资的管理等等。这些工作看起来简单,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全力支持医疗工作,为病患尽我们所能的服务。

  除了工作以外,我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例如,每天早上我们都会集合听老师讲解相关的知识,这样我们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相关的疾病和治疗方法。而在平时,我们也会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在一起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

  在这场疫情中,我也深刻认识到了感恩。感恩这个社会给予我们的资源和支持,感恩医疗系统给予我们的培养和支持。我们医学生也应该铭记这个时期的经验和教训,不断进步,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次结束的时候,我想对所有参与这场疫情的人们说声“谢谢”。谢谢你们的勇气和坚持,谢谢你们的支持和理解。再次提醒自己,要坚守这份信念,全力以赴为病患服务,将所学的知识充分发挥出来,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医学生的心得体会(篇7)

  为了培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抛弃象牙塔的光环,虚心向社会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为了增强探索创新的精神,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保持真诚奉献社会的情怀,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为了甩脱书呆子气,确保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自身的锻炼,磨砺塌实肯干、艰苦奋斗的品质,我校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作为一名临床专业的医学生,这是我的第一次暑期社会实践。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去医院里面提前感受见习的氛围,真正到医学领域去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为以后的学习增添动力!于是我选择了乌苏市中医院,在征得院方的同意后,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见习实践工作。由于仅仅是大一学生,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我主要是在一旁观看学习,但短短十四天对我来说,仍然受益匪浅。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我所实习的单位。乌苏市xxx医院是家乡仅有的两所公立医院之一,始建于1981年。在这个边疆小镇上,乌苏市xxx医院的各期医护人员紧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全市市民的生命健康默默奉献着。在这所医院里,虽然屋舍老旧,设备简陋,但每一个成员却从不抱怨,也几乎没有医疗纠纷发生。在我成为这所医院的一份子之后,我所做的工作,就是观察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以及同医生一起查房。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却处处都蕴藏着学问。

  在两周的见习过程中,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见到了很多病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了解了患者的心理状态,认识到深入的手法必须靠在临床上的实践才能不断进步,熟悉了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人员的分工及工作职责。实践的时间虽然短暂,却着实令我开阔了眼界。

  制度严格。医院所有的医护人员都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10点正式上班前提前15分钟上岗。各负责人员即随主任或上级医师查房,了解病人情况,聆听病人主诉,对病人进行必要检查。在言语方面,必须亲和友善,不能命令不能冷淡,要与病人及其家属如亲人一般耐心询问。查房完毕,各个医师根据自己病人的当天情况写病历和医治方案。在这期间,我发现医护人员真的很辛苦,每天都要微笑面对每一个病人及家属,给予他们温暖和信心。至于红包送礼的问题,也由于制度严格,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严谨,这种一切为了病人的心,真的让人感动。我所追求的,不正是如此么?

  技术方面。在几天的观察中,对于医护方面的常识我了解了不少。掌握了测量血压的要领;输液换液的基本要领;抽血的要领;病历的写法等。下面简述血压测量方法:患者坐位或者卧位,血压计零点、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气囊绑在患者上臂中部,松紧以塞进一指为宜,听诊器应放在肱动脉处,缓慢充气。放气后出现第一音时为收缩压(高压),继续放气至声音消失(或变调)时为舒张压(低压)。

  医德方面。医务工作者承担着的“救死扶伤、解除病痛、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使命。唐代“医圣”孙思邈在所著《千金方》论大医精诚有这样的论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寒灵之苦。”因此,医生必然要掌握先进医疗技术,同时更要具有爱岗敬业、廉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格。从这几天的实践观察中,每位医护人员的真诚笑容,对病人和家属的亲切问候,都深深地打动着我。医生治病救人的初衷一直都存在。要做一个好的医生,首先要有好的品德。我一定会牢记于心的。

  个人方面。虽然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见习生,但是我有着真心求学的态度。在七天与医院的亲密接触中,我明白了,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作为见习或实习生,要做到:

  1、待人真诚,学会微笑;

  2、对工作对学习有热情有信心;

  3、善于沟通,对病人要细致耐心,对老师要勤学好问;

  4、主动出击,不要等问题出现才想解决方案;

  5、踏踏实实,不要骄傲自负,真正在实践中锻炼能力。这次的经历也为我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石。

  一个人初次出身社会,我们要主动适应环境,熟悉周围的人和物,而不是环境来适应我们。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在社会这样复杂的环境里,不比我们在家里,在学校,没有什么烦恼挫折,有时年少轻狂,有时肆意妄为,一切都是那么顺利,脱离了学校和家,在社会就不是那么好了,我们应该放下学校里的那种轻狂,家里的那种娇宠,不要期望太高,要一步一步地去完成,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乐观地去面对社会里遇到的不如意和挫折,正确的估计自己,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

  以上就是我两周的医院实地学习实践的体会。实践,是一种磨练,是对自己感受医院环境,了解医院事务的一种巩固理论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对自己医疗梦想的期前准备。虽然在医院见习很辛苦,但历历在目的忙碌日子,让我过的很充实。通过实践,我更加坚定了学医的信念,同时认识到医生是一个很平凡的职业,他的责任就是救死扶伤,挽救病人的生命。而且,医生也同样应该具备一定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和科学素质,要有一定的责任心,把病人的生命看作是自己的生命。除此之外,医生要有创新和探索的能力,积极为医学的未来作出贡献。

  这次社会实践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大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现实和理想是有很大差距的,要改变生活,就要努力学习,不断地学习,从书本中,也从实践中。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其实自己本次社会实践的地点是在家乡的一处小诊所给医生当助理而已,实际上判断病人一些常见的症状所运用到的手法也是要通过长时间的运用才能够掌握的,在暑假之中常见的病状一般来说都是空调造成的感冒以及冷饮造成的肠胃不适,一般来说无论是哪个年龄阶层的病人都能够看出他们对年轻医生的轻视,尤其是在听说自己不过是还没毕业的医学生以后更是不愿让我进行诊断,所以在前期的时候我都是跟在一旁观察并听取医生的讲解。

  在经历了两个月的暑假社会实践以后我觉得最为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与病人之间的信任渠道,也就是说第一步要让病人对医生有着信任并且不存在任何的防备,这样的话才能够让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医学水平。除此之外还要从病人比较模糊的描述之中准确的判断出病情才能够想出解决的办法,不过有些时候我发现部分病人竟然在描述病情的时候都存在撒谎现象,这让我一个还没毕业的医学生在不解之余还感到十分苦恼,这些判断依据都是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才能够得以验证的。

  在自己暑假实践过程中越是深入便越是了解自身诊疗水平上面的不足,医学生只有多实践才能够将自身所学融汇贯通这类话还是有着一定的道理的,至少现在的医学生相比于过去那般不成熟的系统理论已经好了很多,如果说这样都不能够有所成就的话只能够说明自己在这方面的确没有什么天分,不过随着社会实践的结束以及诊所医生的称赞可以看出自己的确是有着很大的收获,不过更多的问题还需要在开学以后再去和指导老师进行询问才能找到解决方法。

  不过在这次社会实践之中我体会最深的还是对未来的一些感慨,或许当自己从医学院毕业以后就能够正式成为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但是其中必定有着许多曲折的路线需要自己去进行开拓才能够有着美好的未来。

  生命的意义是由自己定义的,为了给自己医学知识充电,而实践的过程是所有课本不能给予的,短暂的寒假便来到xx市xx医院进行实习。

  对于我这个只有半年学医经历的来说,应该从医院中最基础的护理工作开始。来到医院,我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和畏惧。镜中的我,穿着干净的白大褂,戴着洁白的帽子和口罩,想想自己第一次穿着白大褂的那份自豪,心底的那份坚定与自信犹然而生!时至今天,实践结束了,原本迷茫与无知,现如今满载而归。

  临床的实践是对理论学习阶段的巩固与加强,也是对护理技能操作的培养和锻炼,同时也是我们就业岗前的训练。尽管这段时间很短,但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我倍感珍惜这段时间,珍惜每一天的锻炼和自我提高的机会,珍惜与老师们这段难得的师徒之情。

  实践之前,是科教科老师按照我们的需要和上岗要求安排统一培训,包括:了解医院概况简介。了解学生管理的有关规定。知道治安管理的一般常识。懂得医德医风教育明白医疗文书的书写。掌握有关护理知识。理解院内感染。了解手术室的有关知识。

  其间科教科的老师还穿插地组织我们到各病房看病历、观看关于医疗纠纷的专家讲座及急救处理方面的录像,让我们对实际的临床工作有了初步了解,为正式上岗工作打下了基础。

  尽管我是一名未来的麻醉师,可是刚刚进入医院的我由于对医学知识的匮乏,了解较少,所以老师要求我从基层的护理作起,培养我对医学的责任和义务,增长我对医生这个职业的了解与热爱。我欣然接受了老师的建议,开始了我工作的第一课。

  时光飞逝,走进医学殿堂已有两载,在这两年的学习中,我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然而理论终究局限于课本,真正走入社会,走进医院,更多的去了解医生的工作环境,更多的来到患者身边,践行一个医生的使命。

  作为一名临床专业的医学生,这是我的第一次社会实践。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今年暑期去医院里面提前感受见习的氛围,真正到医学领域去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为以后的学习增添动力!

  于是我来到了xx市人民医院,在征得院方的同意后,在该院泌尿外科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见习实践工作。由于还未涉及临床课程,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我的主要任务是在一旁观看学习,尽管时间不长,但对我来说,仍受益匪浅。

  从医教科老师那里接过白大褂的那一刻,我就正式成为了这所医院的一员。走入外科大楼,那种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而此刻的心情却与往常截然不同,身份的转换,让我格外兴奋。很期待,又有少许紧张。稍作调整,便来到了泌尿外科医生办公室。

  科室的各位老师,对我的到来都格外欢迎。老师们的热情让刚才那种紧张的情绪荡然无存。科室赵主任为我指定了李医生作为带教。我的实习生活也就此正式开始了。

  每天的工作,都是从早上的例会开始的,八点整,医护人员交班,首先由值班护士汇报当晚病区病人情况,接着是由当晚值班医生汇报晚上急诊情况,交接班结束是病案讨论,医生们将你难病人的病情、诊断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想法,提交全科成员共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上级医生也会给出指导性的建议。

  在这个环节中,科室里低年资的医生们能学到很多东西,从各位老师们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角度,更加全面的了解这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从而积累经验。

  紧接着,医生们开始进行每天的查房工作,以了解病人情况,聆听病人的病情叙述,对病人进行必要检查,在言语方面,须亲和友善,不能命令不能冷淡,要与病人及其家属如亲人一般耐心询问。查房完毕,各个医师根据自己病人当天的情况书写病历和签署医嘱。在这期间,我发现医护人员真的很辛苦,每天都要微笑面对每一个病人及家属,给予他们温暖和信心。

  这种严谨,这种一切为了病人的心,真的让人感动。每周二的主任大查房要求全科成员参加,由主管医生汇报情况,主任耐心的询问,还会时不时的针对当前病例提出问题,而这中的一些问题是书本上没有的,需要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分析判断,这对低年资的大夫来说绝对是学习的好机会。因为是在校学生,主任并没有专门向我提出问题。

  年轻大夫们在这么多人面前,回答不上来,反而会促进他们下来刻苦钻研业务,更加努力的工作。查房结束后就是每天正常的工作了。

  在医院的这些天中,带教李老师详细的向我介绍了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科室设置情况。从李老师那我学会了病历的基本写法,熟练掌握了心肺复苏的操作要领以及急诊病人的处理等医疗活动。

  虽然专业知识不足导致我并不能完全看懂手术,但看到医生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地手术,旁边的护士也十分专业地为医生递上他们需要的工具,真是让我有紧张又惊喜。在手术中,团队合作精神也是十分重要的,主刀,一助,二助,器械护士,麻醉师缺一不可。

  纵使医术再高,也需要和同伴默契的配合。一小时过去了,手术顺利结束,没有动手的我,已经站的脚跟发麻,腰有点酸,可以想到手术的医生们此时更是疲惫吧,而这只是一天工作的一部分,并没有结束,不禁感到医生的辛苦,而这样的辛苦可以换来病人身体的健康,我想对于每一个医生来说,在他们的价值观里,也是值得的。

  李老师常说,与病人谈话,看似简单实则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在医患关系复杂化的今天,医托,医闹,病人不再信任医生,而医生上班缺乏安全感,让本就互相猜疑的医患之间形成了巨大的鸿沟,而及时和患者及家属的交流和沟通是解决这些的办法。

  耐心细致的谈话,全面的分析病情的发生发展,耐心的解释各项检查的目的,以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风险情况及预防措施等,让病人享有知情权选择权。从而建立融洽和谐的医患关系,才能更好的进行各项医疗活动。

  在这些天的学习中,学到了许多课本中所没有的东西。医院所有的医护人员都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交接班并在8点正式上班前提前15分钟上岗。没有人迟到。医生这个职业需要这种严谨负责的态度。想想自己平时从宿舍到教室就3分钟的路程还常常迟到,和这些医生相比真是无地自容。

  在此期间,我曾多次感到发现自己已经融入这种紧张辛苦,却淡定从容的工作中,而醒悟之后才发现自己仍是一个专业知识不足,还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像我身边的医生们一样,为病人服务,让病人恢复健康。

  实践,是一种磨练,是对自己感受医院环境,了解医院事务、巩固理论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对自己医疗梦想的前期准备。

  一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除了深切体会到医生们紧张繁重的工作,更多的是一份收获和不舍。但我坚信,在未来的努力下,终有一天我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

医学生的心得体会(篇8)

  七月流火,酷暑难耐而又风雨交加。也正是在这样的盛夏时节,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我到了xx进行了十天的社会实践。

  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又是人生的大舞台,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学生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向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培养了我们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认识自我,有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每次跨入xx大门不禁使我想起了开学时的医学生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一种立志为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我通过看书、查资料、问医生、访患者等方式,使我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我经常听见病人家属这样叮嘱:“别怕,到医院了。”“别急,医生来了。”“好了好了,有救了,医生来了。”当病人奔向医院大门之时,他们把躯体把生命交给了医院,交给了医生。医生救死扶伤,是无比的神圣和崇高!

  医生—生命的救星。

  医生—人类的安全带。

  在医院我主要是跟xxxx一起到病房接病人xxxxx,然后是到手术室跟医生学习,最后是和xxxx医生送病人到病人,有时我也独自去接送病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收获和感受可谓是不少,首先xxxxxxxx的这种接送制度充分体现了人性化,麻醉科医生亲自去接送病人,不仅可以增进医患的相互了解,降低了手术风险,而且还可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懂得了医学知识的重要性,增强了学习医学知识的愿望。通过深入医院,了解患者,跟医生学习,懂得医生熟练操作的背后是渊博的学识和辛勤的操练。从此,为祖国腾飞而奋发读书的理想更加明确,增强了建设祖国、为社会做贡献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正所谓“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抛弃到荒漠里不可能生存一样。”叔本华也曾说过:“单个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宾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这充分说明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医生在手术台上为患者做手术,他们中有人掌刀,有人吸引,有人递线,有人缝伤口,有人剪线……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共同合作,默契配合,有序而不乱。

医学生的心得体会(篇9)

  通过1个多月的口腔修复科的实习,期间始终保持谦逊与不耻下问的态度,在习惯了医院的繁忙,紧凑的工作氛围的同时,更多的是口腔临床工作给予我的满足感和兴趣感,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领悟和学习着。实习期间,在带教老师的耐心指导和鼓励下,经过自己一段时间的观摩和摸索,能较为熟练的运用所学完成口腔修复体的设计和修复后出现问题的处理,能较为准确的对常见的牙颌畸形作出诊断和正畸复诊的熟练操作,工作日渐理清头绪,逐日步入了正轨。更懂得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道理,不断成长,不断进步,理论和技术更为完善。

  (一)感触医生的高超技艺

  这次见习让我深刻感受到用“心灵手巧”这几个字形容口腔医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我去的是牙体牙髓科。这个科室常见的病例是根管治疗和补牙。医生们操作的平台不过是面积不到一平方厘米的牙齿里面的一个小洞。而他们用的器械大部分也是很小的很精密的,必须要手很巧才能完成这样的操作。一个根管直径不过一二毫米,却要填充进去很多牙胶尖和其他材料。而老师们的操作很娴熟,就可以在细细的根管里活动自如,灵活地填补和取出各种东西。他们的技艺不禁让我有些叹为观止了。还有一次看到一个老师补牙。用跟牙齿颜色非常接近的材料代替缺损的牙齿,把材料充填到相应的地方,再用工具按照牙齿本来的形态,多次修饰、从各个角度查看调磨。最后做出来的牙齿真的是可以以假乱真。大概只有口腔医生自己才能看的出来是一颗假牙齿。我觉得他们治疗一个病人,就像是完成一件艺术品一样,精雕细琢,过程有可能很漫长很耗费时间和心思,但是最后看着做出来的成品,自己心里却体会到了最大的喜悦。

  (二)感触护士的周到服务

  这次见习接触的护士姐姐们也很让我佩服。以前想当然地认为对人和蔼是一点都不困难。但是真的到了医院却发现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第一天我热情高涨,对每个病人真的是尽自己最大努力服务周到。但是随着一天天工作的劳累,就开始变得烦闷起来。每天回答的问题几乎都有固定的答案,时间久了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复读机。于是见到病人说话能简短就简短;能不说就不说。而且开始见到病人都是微笑服务,但是后来我觉得掩盖在口罩下面的表情即使微笑也不会让人看到,自己的微笑也得不到回应。于是有了口罩的掩盖,我的表情一度很冷淡。但是护士姐姐们很让我佩服。她们天天跟病人打交道,跟病人交流时的用语也是只有固定的那么几句话。但是她们不因为自己的厌倦而改变态度,始终热心对待病人。而且她们跟医生配合十分之默契,医生很少说要什么东西,因为护士们都会提前准备好。这样看病的效率就非常之高。

  (三)感触求学的学无止境

  这次见习还让我体会到了一个词“学无止境”。开始我跟的是教学号,也就是一个老师带一些研究生或博士生。看着这些师兄师姐们的操作,我觉得他们已经很厉害了。但是接下来几天又见到几名“老”专家们的治疗,他们真的是更技高一筹。他们的操作更娴熟,观察更仔细,定位更准确;而且,他们对待病人的态度更好,让人有如沐春风的感觉。从而我觉得医学这个科目真是一个让人可以,而且必须终身学习的科目。经过进入大学校门之前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和进入大学以后七年或者更长的漫长求学之路,等到毕业的那时候我们可能觉得自己已经很了不起了,在别人眼里经过这么多年学习的医生也已经很厉害了。但是其实我们刚毕业的那个水平和这些高水平的专家们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在这之后的人生路上我们还要不断学习,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四)感触病人需要呵护。

  几天的经历让我看到了病人的“弱者”形象。来医院的病人,不管工作岗位、社会地位、个人收入、生活环境如何,在这里似乎都是同一个形象。他们都很尊敬地对待医生,脸上总写着一脸焦急,医生要求陈述病情的时候总是尽力地多说一点,直到医生说好几次“晓得了”才会停下。在一个病人的工作岗位和生活圈子里,他也许是一个很优雅的人,也许是一个很张扬的人,也许是一个很沉默的人,但是在医院里,所有这些性格特点似乎都看不出来。在面对自己的身体时,人往往是最本质的,最真实的。在医院里,来看病的人,不管是谁,他们面对的是自己的缺陷,自己的身体发肤。这时候他们是弱者。是柔弱的。而能够补救他们缺陷的,就是医生。这个想法每每让我反思自己对病人的态度,让我想起希波克拉底誓言那庄严的誓词。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面对此时的“弱者”我们医生担负这很艰巨也很神圣的任务。这次是我第一次时间较长的呆在医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初步了解了口腔医学的分科情况以及牙体牙髓这个科室的常用材料和器械。对治疗过程也有了一个很粗略的了解。虽然这些知识都很浅薄,但是我相信在以后学习专业知识时我会回想起这次导医的经历,而且这次导医让我接触到的东西可以对以后的学习有所帮助。其次经过这次见习我认识到动手的重要性。我觉得自己的动手能力很差,以后要注意锻炼动手能力,一定要自己找机会多练手。另外还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这些对于一个医生来讲也是至关重要的。

  小编精心推荐

  心得体会范文 | 心得体会怎么写 | 心得体会格式

分享

热门关注

读曾国藩心得体会分享9篇

曾国藩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的作文(收藏7篇)

心得体会的作文

爱与责任心得体会(集合11篇)

爱与责任心得体会

珍爱生命心得体会(必备9篇)

珍爱生命心得体会

旅游后的心得体会

旅游心得体会

医学生的心得体会

医学生心得体会

医学生顶岗实习心得体会集锦(8篇)

医学生心得体会

医学生医院学习心得体会

医院学习心得

[荐]医学生心得体会通用

医学生心得体会

医学生心得体会1000字系列

医学生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