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课件

2023-06-22 18:25:26 三字经课件

三字经课件 篇1

  教学要求:

  1、熟读《三字经》中的8句话,理解并背诵,积累 运用 三。

  2、阅读短文,理解文中的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3、让学生当众发言,引导学生发言时,声音洪亮,中心明确。

  4、围绕写人进行习作训练。

  教学重、难点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当众繁衍,作到中心明确,习作训练。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读背的部分。

  1、导语:中华五千年历史,流传着许多文化精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三字经》,就是古人推崇倍至的。

  2、自由读句子,仔细体会句子的意思。

  3、小组讨论,理解意思。

  4、全班汇报交流。

  5、比一比,谁背得快。

  6、指名背诵。

  二、进行阅读短文训练,

  1、学生自由阅读短文和课后题,明白要求。

  2、指名说说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出示句子: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1)读句子:为什么说选择是艰难的?

  4、出示句子“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读句子,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你在身处绝境的时候,要把生死置之度外,只有不把生死名利太防在心上,才能重新看到希望,得到幸福。)

  5、从短文中你受到什么样的启发?

  第二课时

  一、导语。

  同学们,《金色的脚印》一课,老师有很多收获,想跟大家说说。

  板书:读书。

  读了《金色的脚印》一课,老师有很多收获,想跟大家说说。板书:读书收获。

  二、教师示范。

  1、从哪几个方面来谈呢?同学们帮我出个主意。

  2、师生交流讨论,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积累 运用 三》。

  (1)文章的题目与内容。

  (2)体会和感想。

  A文章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或者事情。

  B你学到的知识或懂得的道理,受到的启发。

  C你学到的写作文的方法。

  D读完文章你还留有哪些问题?

  3、老师以《金色的脚印》为例,谈自己的读书收获。

  三、学生交流。

  1、你也谈谈你印象深刻的一篇文章及收获。

  2、小组互说,互相评议,推荐准备发言。

  3、指名在全班发言。

  选出最好的几位同学,评为读书能手。

  4、总结:今天同学们都畅所欲言,谈自己读书后的收获。读书就要像这样,读过之后,仔细想想,你从中有哪些体会和感想,才会有成效。假如你能把体会与感想写下来,就是读书笔记。

  希望同学们能坚持作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第三课时

  一、明确习作要求。

  1、指名读作文题目,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这次作文有什么要求?

  2、请同学自由发言,教师引导从以下几点去理解。

  A要向别人介绍你的好朋友。

  B可以介绍他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也可以通过你们之间发生的事,来表现好朋友的特点。

  C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

  二、交流习作素材,拓展学生思路。

  1、分成小组交流自己的习作素材。

  2、全班交流,说说你写谁?他的性格特点怎样?

  3、讨论定作文题目。

  三、读写联系,启发构思。

  1、出示两篇优秀习作。引导学生阅读比较,边读边想,这两篇习作中,主人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些地方听出来的?

  2、根据自己的素材,学生列写作提纲。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视,作个别指导。

  五、评讲;修改作文。

  六、作业,誊写作文。

三字经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六组经文。逐步了解《三字经》的语言特点。

  2、通过搜集资料、诵读经文积累相关历史典故,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诵读《三字经》原文,积累相关历史典故,并了解其语言特点。

  2、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1、课前将《三字经》部分原文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读经文,并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三字经》视频资料、歌曲。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播放歌曲《三字经》,会唱的可以跟着唱。通过跟唱也对前六组经文进行了复习。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三字经》了,还记得咱们学习经典的口号吗?(读中华经典,做谦谦少年)

   二、学习经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1、学生自由读,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读,一人读一行,纠正字音。

  3、练习读,把金文读熟。同桌对读,小组赛读,开火车读等形式。

  4、指出节奏韵律。拍手诵读,争取会背。

  5、思考:通过这六组经文,你知道了什么?多媒体相机出示:《黄香温席》、《孔融让梨》两个故事,学生认真听,再谈想法。

  6、边读边品再读经文。

   三、拓展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经文对你的指导,如:怎样孝敬父母、兄弟友爱。

  2、学习儿歌《谦让歌》

  《谦让歌》

  好儿童,要谦让,

  好处、方便,我不抢,

  要学孔融把梨让,

  先别人,后自己,

  人人夸我“你真棒”!

  同学们,老师告诉过大家要“学以致用”,学习知识就是要用的,所以今天我们说到就要做到。要到什么呀?(学生答:孝顺,友爱,谦让等)对,从现在开始就让我们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吧!

  同学们,“雅言传承中华文明,经典浸润精彩人生”,让我们抓紧时间学习《三字经》吧,因为我们要“读中华经典,做谦谦少年”。

三字经课件 篇3

  设计理念:

  将厚重的中华文化融入儿童的阅读理解过程之中,给儿童以浸润,给儿童以重染。

  学情分析:

  《三字经》体现了文化的浸润,这是纯样的民族文化的浸润,不仅是对具体文字的感受,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感知,对中华民族气节的启蒙教育。其中的道理就在孩子们身边,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就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与成长,发展过程中。

  教学内容:

  《三字经》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两句。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激发学生阅读中华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感悟经典内容的能力。

  2、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的知识根底,长大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训练为主,做到参与面广;加强诵读,说勤学成才的故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明白勤学好问、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

  教学准备: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字经》吗?

  《三字经》是学习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它源于南宋,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三字一句的韵文非常容易记忆,内容包括传统教育,历史、地理、天文,伦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在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它是我国古代对孩子进行论理道德教育的书籍,现在被世界儿童运用,你们自豪不?其实上学期要求我们学习的读读背背里就有一篇关于论理道德教育的内容,你们还记得吗?(一起背)(羊跪乳,鸦反哺……德有伤,贻亲羞)谁能说说讲的是什么意思?

  你们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吗?这段故事就来源于三字经里的“昔孟母,择邻处”意思是从前的孟母为了儿子有个能有出息,选择合适环境的事。其实你们的父母为了你们能够成才,给你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受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我们作为儿女,应该感谢父母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条件,更加发奋读书。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感恩,爱亲人、孝敬父母。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段关于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有帮助的《三字经》。

  二、新授感悟

  1、出示《三字经》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两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两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学生自主识字,“允、籍”

  3、老师配乐朗读《三字经》。

  4、指名读。同桌读、小组读、男女生接读、全班齐读。

  5、师生共同解释这两句三字经的含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小时候不想念书,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像苏洵上了年纪,才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而我们年纪轻轻,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发奋读书,才不至于将来后悔。)

  6、教师读故事:苏老泉发愤读书

  7、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讨论、交流:

  (1)为什么苏老泉到了27岁还要用功读书?

  (2)要想将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小时候就要怎么样?

  8、请学生思考问题:

  (1)苏老泉27岁才用功读书,你觉得他做得对还是不对?

  (2)试着想一想:年岁大的人还要不要学习新知识?(苏老泉到了二十七岁才省悟到读书的重要性。我们年纪轻轻,现在开始用功是绝对来得及的。要认识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3)从中你得到什么启发?(教育对于人的成长有很重要的作用,后天教育及时,方法得当,也可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才)

  9、配乐集体齐读

  10、指导学生背诵

  三、扩展活动:

  《三字经》里还有好多关于指导教育学习的内容,老师让你们自己搜集,你们找了没有?谁能把你喜欢的《三字经》内容和大家交流一下。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绘画,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或者讲其中故事也可以。

  教学反思 :

  此堂课中,我教学的内容是一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材中的《三字经》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这一部分。课前我积极准备,查阅了一些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相关知识,以应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各种疑问,并力争课堂教学上有一定的突破。在教学中,首先,我从什么是《三字经》引入,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探究欲望,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其次,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品德教育,从“孟母三迁”的故事,启发学生:每个父母为了儿女能够成才,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受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作为儿女,应该感谢父母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条件,更加发奋读书。第三,在课堂上使用配乐朗读不仅活跃了气氛,更使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国古典音乐和古典文化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轻松地背下所学内容,得到教育。总之,在课堂上,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气氛活跃,他们能很快地掌握所学的内容,大部分学生都会初步背诵,教学目的达到,课堂效果良好,但还出现一些问题,因为现在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许多的知识,课堂上随时会提出各种问题,出现各种情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具有灵活的课堂教育机智,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

三字经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教学重点:

  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教具准备:三字经有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二、诵读新句子:

  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

  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

  2、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3、教之道,贵以专。“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一。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4、讲解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2)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四、复习:

  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

  五、总结

  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善还是恶,我们都有完全一样的开始。后天的生活环境,每个人受到的教育,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专心程度,使我们渐渐差别越来越大。有人经过努力成为了自己理想中的人,也有人编成了大家都不喜欢的人。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应该从现在开始,专心学习,和善良的好的人交朋友,听父母的话。

  教学目标:

  1、介绍三字经。

  2、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

  3、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教学重点:

  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

  教学难点:

  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 回顾三字经前四句内容,提问的方式。

  1) 上节课大家印象最深的人物?

  学生回答:曹操、孟子等。

  2) 上节课大家学习到了什么?

  学生回到: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二、讲解课文内容。

  1、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2) 小结: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2、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这两句的故事很可能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如果是这样,就请一个同学上前面讲,其他人补充。[爱的鼓励]

  3、小结;深讲黄香和孔融两个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我们如何去感恩?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的人,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成为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这是因为“感恩”自古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使我们最先要做到的。

  三、总结

  教学目标:

  1、熟读三字经。

  2、了解三字经中的名人事迹。

  3、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熟读三字经。

  教学难点: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前面所学内容。

  二、学习新课

  1、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你知道,这些句子里都讲了写谁的故事吗?告诉你吧,古时候的圣人孔子不但勤奋好学,还能不耻下问,向神童项橐请教。我们现在的学生,要以古代圣贤为榜样,勉励自己勤学。汉代学者路温舒,曾经用蒲草编织成席,代替纸来抄写《尚书》;丞相公孙弘曾经用刀削去竹青,抄录《春秋》。他俩贫穷而无书,但好学不倦,终于功成名就。今天的读书人,书本易求易得,如果不好学,简直是贻误自己的前途。

  2、彼既仕 学且勤

  赵普在宋太祖时任中书令,他身居宰相高位,仍然勤奋读《论语》,我们这些还在念书的小学生,难道不该以此自勉吗?

  3、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晋代人车胤幼年好学,因家中贫困,夜读无油点灯,便捉许多萤火虫用纱囊包好,悬在桌前取光读书。孙康寒夜读书无油,便到庭前映雪光而读书。二人不因贫困而废学,终成大名。现在的学生多有父母资助读书,更应该刻苦勤奋。

  汉代人朱买臣家庭贫困,但他不忘读书,上山砍柴时,边走边背诵书本。隋代人李密少年好学,把未读完的《汉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牧边阅读。两人勤劳而苦学,最后终成为有用之材。

  三、总结

  4、师生

  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背诵课文。

  2、知道学生要尊敬老师。

  3、了解课文中的名人故事。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学生要尊敬老师。

  教具准备:幼学琼林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尊敬老师的?

  二、学习新课。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

  4、解释短文的意思。

  冰是由水生成,但是比水还要寒冷;青色出于靛蓝,但是比靛蓝的颜色还要深。学生称赞老师的教诲,可以比喻为如同坐在春风里沐浴一样;学生感谢老师的培育,可以比喻为如同仰面承受时雨的滋润一般。

  三、学生讨论:你们应该怎样尊敬老师吗?

  四、总结。

  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

  2、了解各种花的花语。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古诗文。

  教学难点:了解各种花的花语。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植物在供给人类氧气、食物的同时,还是我们精神世界里的朋友。让我们去了解生活中的花草吧!

  二、教学新课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

  4、解释短文的意思。

  莲花被称为花中君子,海棠被看作化中神仙,牡丹国色天香,雍容华贵;梅花冰肌玉骨,傲然清奇。兰花清香无比,菊花高雅不俗。竹子被誉为有气节的君子,松树被比作傲然不媚的大臣。萱草能使人忘记忧愁,屈轶草能分辨奸佞小人。

  三、总结

  让我们去认识花草,做他们的朋友吧!

  四、拓展

  你还知道那些花的名称?到课外书或网上查一查,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

三字经课件 篇5

  设计理念:

  将厚重的中华文化浓入儿童的阅读理解过程之中,给儿童以浸润,给儿童以重染。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2、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3、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训练为主,做到参与面广;加强诵读,说勤学成才的故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明白勤学好问、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

  学情分析:《三字经》一课,体现了文化的浸润,这是纯样的民族文化的浸润,不仅是对具体文字的感受,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感知,对中华民族气节的启蒙教育。其中的道理就在孩子们身边,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就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与成长,发展过程中。

  “苟不学”“易为人”“鸡司晨”这些词句,理解起来有难度,但只要读熟了,记住了,就为今后更好的理解、领悟、印证打下了基础。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上学的时候先学习什么呢?对,是汉语拼音。古时候的孩子们刚上学时首先要学习的却不是拼音,而是几本蒙书,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字经》的节选。

  板书课题:《三字经》

  二、学习课文

  1、通读,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们自由读,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2、交流整体感受: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

  品析赏读:

  你最喜欢那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先进行小组交流,再在全班分享各自的感受。

  总结体会,整合感悟:

  学生带着各自对文章的感受,再次通读本组文章。

  字形的记忆与书写指导: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把字写美观。

  1、在这组文章中,你又认识了哪些字?小组同学互相读一读,认一认。

  2、出示本课的六个生字,让学生分析字形,然后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非”:非字像个梯子,把梯子一分为二,再反过来拼装而成。

  (设计说明:不管学生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字形,都应该给予鼓励,因为不管是不是巧妙的方法,只要孩子去思考了,得出来的就一定是具有个性化的结论。)

  总结与延伸:

  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蒙学读本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我们今天只是读了其中的几个片段,同学们课下有时间的话,可以继续诵读。

三字经课件 篇6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1、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重点)

  2、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3句三字经。

  3、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诵读《三字经》吗?为什么喜欢?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肯定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引导不喜欢学习的学生了解《三字经》中所包含的丰富内容。适时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语句举例验证。)

  二、揭题、新授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孩子讲谦让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一)学文释义、学文晓理:

  1、【故事】东汉时,有个九岁的小孩——黄香。他非常的孝顺父亲,为了不让父亲太劳累,所有的家务事都是由自己动手做的。夏天时,他会用扇子把席子给扇凉了,再请父亲上床睡觉。天气变冷了,黄香总会在父亲睡觉前,把被窝躺暖之后,才让父亲入睡。黄香这种孝行,没有多久便传遍了整个县城,大家都夸黄香是个孝顺的孩子。这种孝顺的行为,的确很令人钦佩。

  和黄香同一个时代,有个叫孔融的.小孩。有一天,父亲的朋友送来一篓子的梨子,父亲要孔融拿一个去吃,孔融就在一堆梨子里挑了一个最小的,父亲很讶异地对他说:“孩子,你怎么不挑大的,反而挑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爹,我的年纪最小,应该吃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孔融这种友爱兄长的行为,的确很值得我们效法。

  【讲解】东汉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才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提问:

  ⑴图中谁是孔融?

  ⑵孔融最先拿梨,本来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却是怎么做的呢?

  ⑶他为什么要给自己选一个最小的?

  ⑷孔融把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这说明了什么?

  ⑸孔融吃梨时讲谦让,爸爸的表情怎样?爸爸会怎样夸奖孔融?⑺孔融这样做,他的哥哥会怎样想?弟弟呢?他们以后也会怎样做吗?

  2、小结: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在好处和方便面前不抢先,能让人,他不仅受到了全家人的称赞,也受到了世人的赞扬。孔融也成为了小朋友学习的好榜样。

  (二)诵读句子

  1、生借助拼音自读一遍。

  2、出示新授语句: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3、学生试读,教师引导学生正音。

  4、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5、指导学生朗读经文,背诵经文。

  三、总结

  (1)朗读今日所学。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对父母、对家里的长辈、对老师。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 向老师和同学们说说你的打算。

三字经课件 篇7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中这四句。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人类食用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稻子、高粱、豆子、麦子、黄米、谷子”(成为六谷)。

  学习准备:

  多媒体

  学习过程:

  一、复习朗诵学过的“三字经”内容。

  可用个别表演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齐读的方法

  二、新授感悟

  1、出示《三字经》中“稻梁菽 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两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学生自主识字,“菽黍稷”

  3、老师配乐朗读《三字经》。

  4、指名读。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5、师生共同解释这两句三字经的含义。稻子、高粱、豆子、麦子、黄米、谷子”称为六谷,它们是人类食用的主要粮食作物。

  6、教师讲故事:六谷的对话。

  7、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讨论、交流。

  (1)六谷在我们生活中重要吗?为什么?

  (2)以后我们该怎样做?教育学生爱护粮食。

  9、配乐集体齐读

  10、指导学生背诵

  三、扩展活动:

  《三字经》里还有好多关于指导教育学习的内容,老师让你们自己搜集,你们找了没有?谁能把你喜欢的

  《三字经》内容和大家交流一下。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绘画,可以用完整的话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或者讲其中故事也可以。

三字经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4、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这4句三字经。

  教学准备:

  小黑板、图片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觉得读书有没有年龄的限制呀?

  (引出不论老少,都可以努力求学的道理。)

  二、新授感悟

  1、自读《三字经》中从“人之初??贵以专”4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4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教师讲解解释这4句三字经的含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

  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三、小结:学了本课后,你有什么想法,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绘画,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教学内容: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教学准备

  《三字经》故事,原文释义。

  教学模式

  三个版块:(一)故事激趣(二)诵读感悟(三)小结。

  教学流程

  一、故事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吗?

  2、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呢?(教师讲故事)

  3、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二、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启示〗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三、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2)跟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3)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教师范读《三字经》)

  (2)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 (3)拍手打节奏,齐声诵读。

  四、小结

  可见,好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利啊!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五、作业:回家以拍手歌的方式给父母诵读今天学的内容。

  教学内容: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三字经课件 篇9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义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2、 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三字经》,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学难点:学生会判断《三字经》中的精髓内容。

  教学过程:

  一、 课前演讲与名言推荐。

  1、 课前演讲《我最喜欢的一首歌》

  2、 演讲评分

  3、 名言推荐。

  二、 导入,师:“常回家看看”不仅道出了作者的心声,而且还唱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那就是对家的重视。《三字经》里也有这样一句话:“夏传子家天下”。今天,让我们再次学习《三字经》,再次去领略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三、 要求学生背诵《三字经》

  1、 提出要求: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背诵,并简要阐述喜欢的理由。

  2、背诵《三字经》片段并简要陈述理由。

  四、要求学生谈谈学习《三字经》后的收获。

  1、提出要求:请学生结合《三字经》的内容,谈谈学习后的收获。

  2、 学生谈收获。学生1:九峰人的座右铭是“先成人再成材”,这句话说出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三字经》中“黄香温席”“孔融让梨”和“孙康映雪”等典故教育我们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多交良师益友,努力学习。学了《三字经》,我还知道: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连动物也不如。

  学生2:《三字经》中有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这句话就是:“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 宜勉力”。这句话告诉我们:勤劳就有功效,嬉戏是没有益处的,应该警惕自己,时时勤勉用功。读了这句话,我懂得了凡是勤恳学习的人,一定会有进步。如果怠惰嬉戏,不但没有益处,而且还会有损害,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学生3:“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这句话给我很深的启示。如果一个人不学礼,就无法立足于社会,因为不懂礼的话,就会容易说错话,如果懂得礼节,大家便乐意和你为友,并且尊敬你。我们现在求学,常常与老师亲近,要学老师良好的言行,功课上有疑问要请教老师,不要和老师疏远。对于和你志同道合的同学,要与他们和乐相初。

  五、拓展阅读,并让学生尝试写《三字经》。

  1、 与《新三字经》作比较,请学生找出《三字经》的创作手法。

  归纳:①巧用典故 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③注意内容结构的层次感

  2、 要求学生模仿所学内容,根据九峰校训“勤诚勇爱”,写《校训三字经》

  1) 学生独立完成。

  2) 四人一小组交流,并推荐一名学生把所写的内容写在大黑板上。

  3) 全班交流、评析。

  4) 集体朗读《校训三字经》

  六、巩固识字,指导写字,课后第三题,可读读要写的字。

  3. 先写4个独体字,注意要写得匀称。

  4. 再写左右结构的字。 “孙”是左右同宽的字。

  5. 接着写上下结构的字。“华”字 “一”要稳,“炎”字上小下大。

  6. “远”是半包围结构的字,“辶”的捺要写平。

  七、教师小结。

  课后反思《三字经》是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

分享

热门关注

2023维修部述职报告8篇

维修部述职报告

英语高中介绍信热门

英语高中介绍信

公司如何定规章制度

公司规章制度

高中学生学期评语简短8篇

高中学生评语

表达心情感慨的句子精选69句

表达心情感慨句子

三字经正规原文和翻译

三字经原文和翻译

网名女生简单气质两字三字(80个)

网名女生两字80个

[参考]三只白鹤教案课件1500字精选

三只白鹤教案课件

三峡课件(精选15篇)

三峡课件

高三课件经典

高三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