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于教学设计题模板精选

2023-06-06 14:14:54 教学设计

  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教案有助于教师适应传统教学方式的缺点,你是否在寻找相关的教案吗?关于教学设计题模板是小编花时间整理的内容,在阅读本文以后,相信您会有所收获!

关于教学设计题模板 篇1

  一、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探究实验。(2)过模拟实验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难点是“由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本节设计了一个材料分析过程和一个模拟探究过程,这两个过程有助于学生对“生物进化原因”的获得。因此,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这一部分。课程进行的方式可以通过活动、讨论、谈话的方式完成。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简述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蠖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事例。

  2.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能力目标

  1.通过对事例的分析,提高运用生物知识分析生活中现象的能力。

  2.通过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的活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生物进化事例的分析,形成环保意识,以及环保的重要意义。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简述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蠖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事例。

  2.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难点:

  由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媒体

  有关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蠖颜色变化的图片及资料的多媒体课件;有关保护色的多媒体课件;彩色布料或彩纸(单色);彩色小纸片(大量)。

  六、教学策略

  对于生物进化的原因的分析,首先让学生阅读英国蔓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蠖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真实事例,让学生分析:

  1.在1850年,为何浅色桦尺蠖的数量多?这于环境有何关系?

  2.在1950年,深色的桦尺蠖为何占多数?这时环境有何特点?与环境有什么关系?

  然后结合科学家的实验,通过学生讨论,加深对生物进化的认识。

  组织学生开展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探究活动,进行探究活动时:

  1.组织同学严肃认真、相互配合,统一听从组长的指挥。

  2.彩色布料最好采用单一的布料,有利于结果的分析。

  3.彩色小纸片的选择应该多样化,其中之一最好与彩色布料的颜色一致或相近。

  4.实验时要把自己当成捕食者,选取彩色的小纸片时,一定不要特意寻找某一种颜色的小纸片。

  并保证实验活动的成功,通过探究,从感性上认识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

  七、案例

  [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对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我们有了简单的了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复习上节课的有关内容。

  注:教师打开投影片

  投影片:

  根据动植物进化的大致过程,试总结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

  (学生回答)

  学生1: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的。在漫长的进化教程中,既有新的生物种类产生,也有一些生物种类绝灭。各种生物在进化教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注:对学生的回答未完整的,教师可让其他同学完善、补充。最后对全体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鼓励性、赞赏性的评价。

  [讲授新课]

  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物种的产生和老物种的灭绝。这是为什么呢?

  注: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并板书。

  多媒体课件:(有关内容)

  先播放对照图片,图下为相关资料及讨论题。

  (资料内容)

  18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山清水秀,绿树成荫,那里的森林及农田生活着一种桦尺蠖(huà),其成虫是一种飞蛾,其名为椒花蛾。它们夜间活动,白天休止,通常栖息在有地衣覆盖的树干和石块上。到1848年,有关椒花蛾的报道都是浅色的。直到1850年在英国工业中心曼彻斯特才第一次报道有黑色型突变。随着英国工业化的日益扩大,烟尘和废气开始污染工业城市和近郊,使地衣不能生长而树皮裸露,椒花蛾栖息的背景由浅色地衣变为深色树干,于是黑色椒花蛾逐渐增加,在曼彻斯特达到90%以上,而在未受污染的农业区主要仍是浅色型。科学家们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先数量相等的浅色的桦尺蠖和深色的桦尺蠖同时放到树干上,然后用望远镜观察到树干上所发生的情况。一群爱吃桦尺蠖的鸟儿飞过之后,他们发现,浅色桦尺蠖所剩无几,而大部分深色桦尺蠖却逃过了这场灾难。

关于教学设计题模板 篇2

  一、教材分析:

  《ieueer》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第11课。本课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以情景图激发兴趣,引入本课所要学的两个复韵母和一个特殊韵母以及两个整体认读音节及其四声;第二部分是声母与ue的拼读练习;第三部分是看图拼读音节;第四部分是看图认字读句子,句子表达了图意,同时启发了学生开展有意义的课外活动,第五部分是一首儿歌,配有图画。儿歌中有要认识的字。

  二、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ieüe、特殊韵母er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复韵母ieüe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

  3、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eyue。

  4、认识8个生字,正确朗读句字、儿歌。

  三、教学重点:ieüeer的发音,声母与üe组成音节的拼读以及认字

  四、教学难点:er的发音

  五、课时安排: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将本课安排为2课时。第一课时安排学会复韵母ieüe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让学生掌握ieüe和其他声母相拼的规律,初步练习拼读音节。第二课时继续训练音节的拼读,学习文中的句子、儿歌,感情朗读,并学会文中的8个生字;指导三个复韵母的书写。

  课前准备:与教案相关的课件;写有声调的ieüeeryeyue的卡片;文中老爷爷图的音节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复韵母ie、üe,学会特殊韵母er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

  2.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e、yue。

  3.初步进行ieue的拼读练习。

  教学重点:

  1.学会复韵母ie、üe和特殊韵母er的音形,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区别韵母ie、üe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的用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丁丁。(课件显示)

  国庆节放假的时候,丁丁准备跟爸爸、妈妈到海南岛爷爷家里去玩,拼音宝宝也吵着要去,瞧,他们出来了!(课件显示:uiouaieiaoiu)

  2.来,让我们跟他们打个招呼吧!(生齐读)

  3.丁丁说:“别吵,别吵!乖乖地排好队,我就带你们走!”

  谁来帮拼音宝宝排排队?(指名生回答)

  我们把这一队拼音宝宝叫做——(复韵母)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今天,我们就跟着丁丁一边游海南,一边学拼音,好不好?让我们带上拼音宝宝出发吧!飞机“嗖”一下就飞到了海南。哇!海边的风景真美啊!丁丁一边看(课件显示椰子图),一边听(课件显示耳朵图),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晚上(显示月亮图)。小朋友,你们仔细看,看到什么了?(指名回答)

  2.是啊!丁丁身边的拼音宝宝也跳出来了:“这里藏着我的复韵母兄弟呢!你们发现了吗?”(课件出示三个复韵母:ieueer)

  3.大家仔细看看图,想一想,这三个复韵母该怎么读?(学生自由试读)

  4.全班反馈交流

  你会读哪个复韵母?能教大家读一读吗?

  *ie: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i和e在一起,就变成了ie,这个ie就是椰子树的椰,)

  *ue:ie和ue中的e发音是一样的,可以迁移,前面是i就是ie,前面是u就是ue。

  (ie和ue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比较简单,重点还是ie和ue的区别,发音上没有什么难点,可采用优等生带读,老师范读,指名个别读,开火车读等形式让学生巩固。)

  *er:这个复韵母可有意思了!你们看,里面藏着一个声母呢!这里的r可不读原来的音了,老师教你们一个口诀:“er中看到r,舌头卷一卷。”er这个韵母不同于其它韵母,我们知道每一个韵母都可以和声母做朋友组成音节,可是,er是个小淘气,它和谁也不团结,只能自己独立成音节了。(er的发音在拼音中是个难点,诀窍就是r的卷舌,给学生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教师要引导正确的发音方法,多指名孩子练读,随时纠正。)

  5.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eyue

  (1)、ie和üe是声母,不能独立成音节,要想给汉字注音,怎么办呢?教师板书:ye、yu

  (2)、比较韵母ie、üe与整体认读音节ye、yue在字形上有什么变化?

  (韵母ie的左侧是i,整体认读ye的左边是y)

  (3)、音节yue中的小点为什么没有了呢?引导学生复习两点省略规则:提醒学生小ü有礼貌,见了大y就摘帽。

  6.小小组合作自主学习ieueeryeyue的四声

  (1)、这些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声调该标在哪儿呢?课件出示,自由练读——齐读

  (2)、小小组组长拿出卡片,跟小伙伴一起读

  (3)、学了这么多拼音,丁丁也去睡觉了。第二天,丁丁起了个大早,爷爷带着他去游公园。公园里有好多气球,气球上写着拼音,读对了,就能得到这个漂亮的大气球,谁来帮帮丁丁?

  课件出示做游戏巩固拼音四声。

  三、学习拼读音节

  过渡:在你们的帮助下,丁丁拿走了好多气球,心里可高兴呢!他拿着气球,继续往前走,走着走着,被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过不去,怎么办呢?这时候,几条小船驶了过来,他们对丁丁说:“只要你读对了,我们就帮你过河。”

  1.出示音节:nueluejuequexue自由拼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拼着这些音节,你又有什么发现?

  (ü碰到jqx,头上的两点帽子就没有了。)

  复习儿歌:小ü见到j、q、x,擦掉眼泪笑嘻嘻。

  4.交流后,全班齐读

  过渡:带着丁丁玩了一天,可把爷爷累坏了!你看,他这会儿正在树下干什么呢?

  四、学习音节词

  1.仔细看图,你都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图意,讲到该音节词时相机出现音节,指名拼读,指导正音。

  2.小小组组长拿出音节卡片,检查组内同学的拼读情况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自主合作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一定要注意平时的训练,逐步让学生规范地操作。)

  3.全班汇报交流

  教师拿卡片,指名读。

  4.看图用音节词说话训练

  你能用这些音节词说话吗?用一个也行,两个也行,能用三个、四个就更棒了!

  五、总结延伸

  今天,跟着丁丁去了一趟海南,小朋友,你们学到了什么?

  让我们当个发现小能手,到生活中去找一找,你们的周围哪些东西里藏着ieueer,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好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继续练习拼读与ieue组成的音节。正确朗读句子,儿歌。学会8个生字。

  教学重点:音节的拼读,学会8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课间休息的时候会做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到另一所学校看看那里的小朋友课后都做些什么?

  二.读句子,识生字。

  1.观察图画,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生字卡片“飞机”,齐读

  3.课件出示句子。

  (1).学生自由拼读——同桌互读——全班交流(用红色标出带有ieue的音节,加强拼读。)

  (2).学习四个生字。“家”先反复读,再让学生组词。“有”认读后连成词句读。

  4.再读句子,体会“有趣极了。”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读儿歌,识生字

  1.这些活动多有趣啊!别急,有趣的可多了。有位小朋友很喜欢观察,他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课件出示图片,同时播放儿歌录音。)

  2.认读儿歌。

  (1)、指名读红色拼音。

  (2)、同桌互读——教师指导读(提醒学生注意:“儿”在词语的前面读第二声,在词语或句子的末尾读轻声。)

  (3)、自由读儿歌,圈出生字。

  3.指导识字。

  (1)学生自己认读,说说认识了哪些字,怎样认识的?

  (2)师生共同交流。

  4.再次朗读,鼓励背诵。

  四.指导书写ie、üe、er

  1.说说ie、üe、er3个复韵母的组成。

  2.它们在书写时应占什么格?

  3.学生自己试着在四线三格中进行书写,教师巡视,纠正书写姿势、执笔方法。教师提醒学生两个字母要写紧凑。

  4.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说说哪儿写得好,哪写得不太好,全班进行评改。

  5.修改自己书写的字母,同桌同学互查是否书写正确规范。

  五.小结

  今天我们与韵母ie、üe、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交上了好朋友。还学会了那么多生字,写得也很认真,真了不起!要继续努力呀!

关于教学设计题模板 篇3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板书

  第四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境,经历比较小数大小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

  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

  3、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新学期开始了,同学们都需要买一些文具,今天老师就给你们介绍三家文具店——“奇奇文具店”、“丁丁文具店”、“豆豆文具店”。现在我们就请三家文具店的售货员分别给我们介绍商品的价钱,请同学们注意听,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

  (由三个同学扮演售货员,分别介绍商品的价钱。)

  师:听完售货员的介绍,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三家商店都有卖橡皮的,但价钱不一样。

  生2:我发现到“丁丁文具店”卖的书包会便宜一些。

  生3:我发现同样的铅笔盒在“奇奇文具店”与“丁丁文具店”卖的价钱不一样。

  师:由这些发现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1: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商店卖的价钱可能不一样,我们买东西时要进行比较后再买。

  生2:我们应该到价钱比较低的商店买东西。

  师:在生活中,我们喜欢到物品价钱比较低的商店去买东西,我们的这种做法可以用一个词来描述——“货比三家”。 师出示课题:货比三家。

  二、学习新知。

  1、探索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师:大家都知道买东西应该“货比三家”。如果我要买铅笔盒到哪家文具店买便宜呢?

  生:到“奇奇文具”店买便宜。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奇奇文具店”的铅笔盒是4.9元,“丁丁文具店”的铅笔盒是5.1元,只要比较4.9元与5.1元的大小就知道了。

  师:怎样比较4.9元与5.1元的大小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个小组的同学想出的办法最多。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策略一:

  4.9元=4元9角 5.1元=5元1角 5元1角大于4元9角

  策略二:

  5.1元比5元多,4.9元比5元少。

  策略三:

  先比较小数点前面的数,小数点前面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小数点前面的数相同就比较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上的数,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师小结: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关于比较小数大小的办法,真棒。

  2、提出关于比较小数大小的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有关比较小数的大小的问题,你们能根据情境图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吗?下面请同学们轮流在小组里提出问题,请小组的同学来回答。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全班交流。

  师: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来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请一个同学来回答。

  生1:我要买一个书包到哪一个文具店买便宜呢?

  生2:到哪家买橡皮便宜?

  (解决这个问题涉及三个小数的大小比较,要让学生来说一说怎样比较这三个小数的大小。)

  生3:“奇奇文具店”的什么东西最贵?

  生4::“丁丁文具店”的什么东西最便宜?

  ……

  三、拓展运用。

  1、游戏——抓珠子。

  (1)介绍游戏规则:

  师:下面我们要进行一个很在意思的活动——抓珠子游戏,这盒子里有红珠子和蓝珠子和绿珠子,一个红珠子代表1元钱,一个蓝珠子代表1角钱,一个绿珠子代表1分钱。你们任意从里面抓出一把珠子,看看可能会得到多少钱?

  (2)老师示范。

  (3)小组活动。

  师:每个小组都有一个这样的盒子,小组同学轮流从里面抓一把珠子,并填写在统计表中。

  填完统计表之后,在小组里比一比谁抓出的钱多。

  红珠子几个蓝珠子几个绿珠子几个共几元几角用小数表示(几元)

  3元2角1分3.21元

  (4)师:请各小组抓出的钱最多的同学向大家汇报自己抓了多少钱,我们最后来比一比全班的冠军是谁?

  (5)小结:想一想,抓到多少钱跟什么有关?

  2、完成书上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互相说一说比较的方法和过程。

  四、回顾总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真好,上完这节课之后,你有什么收获、你最喜欢哪一个活动呢?

关于教学设计题模板 篇4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一)内容

  概念: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以及能在数轴上表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

  (二)内容解析

  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等关系,也存在大量的不等关系.本节课从生活实际出发导入常见行程问题的不等关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不等式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再通过对实例的进一步深入分析与探索,引出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以及解不等式几个概念.前面学过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概念.通过类比教学、不等式、不等式的解、解不等式几个概念不难理解.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又进行数形结合,用数轴来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这样直观形象的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对理解不等式的解集有很大的帮助.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理解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地表示在数轴上.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不等式的概念

  2.理解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3.了解解不等式的概念

  4.用数轴来表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

  (二)目标解析

  1.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能正确区别不等式、等式以及代数式.

  2.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能理解不等式的解是解集中的某一个元素,而解集是所有解组成的一个集合.

  3.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理解解不等式是求不等式解集的一个过程.

  4、达成目标4的标志是: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数形结合的又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学习不等式的一种重要工具.操作时,要掌握好“两定”:一是定界点,一般在数轴上只标出原点和界点即可,边界点含于解集中用实心圆点,或者用空心圆点;二是定方向,小于向左,大于向右.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课实质是一节概念课,对于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以及解不等式可通过类比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类比教学,学生不难理解,但是对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以及在数轴上正确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课前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动画演示情景激趣

  多媒体演示:两个体重相同的孩子正在跷跷板上做游戏,现在换了一个大人上去,跷跷板发生了倾斜,游戏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创设情境,从“等”过渡到“不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立足实际引出新知

  问题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1︰20距离A地50km,要在12︰00之前驶过A地,车速应满足什么条件?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然后小组反馈交流结果. 最后,老师将小组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学生没有讨论出来的思路老师进行补充)

  1.从时间方面虑:2.从行程方面: < >50

  3.从速度方面考虑:x>50÷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习惯,使他们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对问题解决方法的梳理与补充,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紧扣问题概念辨析

  1.不等式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

  设问2:能否举例说明? 由学生自学,老师可作适当补充.比如:是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的解?

  设问2:不等式的解是唯一的吗?

  由学生自学再讨论.

  老师点拨:由x>50÷得x>75

  说明x任意取一个大于75的数都是不等式3.不等式的解集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的解集? <,>50的解. <,>50, x>50÷都

  设问2:不等式的解集与不等式的解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由学生自学后再小组合作交流.

  老师点拨:不等式的解是不等式解集中的一个元素,而不等式的解集是不等式所有解组成的一个集合.

  4.解不等式

  设问1:什么是解不等式?

  由学生回答.

  老师强调:解不等式是一个过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意识、有计划、有条理地设计一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新知识.老师再适当点拨,加深理解.

  (四)数形结合,深化认识

  问题1:由上可知,x>75既是不等式的解集.那么在数轴上如何表示x>75呢?

  问题2:如果在数轴上表示 x≤ 75,又如何表示呢?

  由老师讲解,注意规范性,准确性.

  老师适当补充:“≥” 与“≤”的意义,并强调用“≥”或“≤”连接的式子也是不等式.比如x≤ 75 就是不等式.

  设计意图:通过数轴的直观让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进一步加深理解,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五)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1、什么是不等式?

  <的解集,也是不等式>50

  2、什么是不等式的解?

  3、什么是不等式的解集,它与不等式的解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4、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要注意哪些方面?

  设计意图: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交流心得,不断积累学习经验.

  (六)布置作业,课外反馈

  教科书第119页第1题,第120页第2,3题.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作业,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教学进度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

  六、目标检测设计

  1.填空

  下列式子中属于不等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x +7>

  ②②x≥ y + 2 = 0④ 5x + 7

  设计意图:让学生正确区分不等式、等式与代数式,进一步巩固不等式的概念.

  2.用不等式表示

  ① a与5的和小于7

  ② a的与b的3倍 的和是非负数

  ③ 正方形的边长为xcm,它的周长不超过160cm,求x满足的条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既要正确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大于(小于)、非负数(正数或负数)、不超过(不低于)”等等,正确选择不等号,又要注意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实际意义.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一)内容

  概念: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以及能在数轴上表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

  (二)内容解析

  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等关系,也存在大量的不等关系.本节课从生活实际出发导入常见行程问题的不等关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不等式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再通过对实例的进一步深入分析与探索,引出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以及解不等式几个概念.前面学过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概念.通过类比教学、不等式、不等式的解、解不等式几个概念不难理解.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又进行数形结合,用数轴来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这样直观形象的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对理解不等式的解集有很大的帮助.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理解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地表示在数轴上.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不等式的概念

  2.理解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3.了解解不等式的概念

  4.用数轴来表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

  (二)目标解析

  1.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能正确区别不等式、等式以及代数式.

  2.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能理解不等式的解是解集中的某一个元素,而解集是所有解组成的一个集合.

  3.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理解解不等式是求不等式解集的一个过程.

  4、达成目标4的标志是: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数形结合的又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学习不等式的一种重要工具.操作时,要掌握好“两定”:一是定界点,一般在数轴上只标出原点和界点即可,边界点含于解集中用实心圆点,或者用空心圆点;二是定方向,小于向左,大于向右.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课实质是一节概念课,对于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以及解不等式可通过类比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类比教学,学生不难理解,但是对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以及在数轴上正确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课前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动画演示情景激趣

  多媒体演示:两个体重相同的孩子正在跷跷板上做游戏,现在换了一个大人上去,跷跷板发生了倾斜,游戏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创设情境,从“等”过渡到“不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立足实际引出新知

  问题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1︰20距离A地50km,要在12︰00之前驶过A地,车速应满足什么条件?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然后小组反馈交流结果. 最后,老师将小组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学生没有讨论出来的思路老师进行补充)

  1.从时间方面虑:2.从行程方面: < >50

  3.从速度方面考虑:x>50÷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习惯,使他们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对问题解决方法的梳理与补充,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紧扣问题概念辨析

  1.不等式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

  设问2:能否举例说明? 由学生自学,老师可作适当补充.比如:是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的解?

  设问2:不等式的解是唯一的吗?

  由学生自学再讨论.

  老师点拨:由x>50÷得x>75

  说明x任意取一个大于75的数都是不等式3.不等式的解集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的解集? <,>50的解. <,>50, x>50÷都

  设问2:不等式的解集与不等式的解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由学生自学后再小组合作交流.

  老师点拨:不等式的解是不等式解集中的一个元素,而不等式的解集是不等式所有解组成的一个集合.

  4.解不等式

  设问1:什么是解不等式?

  由学生回答.

  老师强调:解不等式是一个过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意识、有计划、有条理地设计一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新知识.老师再适当点拨,加深理解.

  (四)数形结合,深化认识

  问题1:由上可知,x>75既是不等式的解集.那么在数轴上如何表示x>75呢?

  问题2:如果在数轴上表示 x≤ 75,又如何表示呢?

  由老师讲解,注意规范性,准确性.

  老师适当补充:“≥” 与“≤”的意义,并强调用“≥”或“≤”连接的式子也是不等式.比如x≤ 75 就是不等式.

  设计意图:通过数轴的直观让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进一步加深理解,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五)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1、什么是不等式?

  <的解集,也是不等式>50

  2、什么是不等式的解?

  3、什么是不等式的解集,它与不等式的解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4、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要注意哪些方面?

  设计意图: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交流心得,不断积累学习经验.

  (六)布置作业,课外反馈

  教科书第119页第1题,第120页第2,3题.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作业,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教学进度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

  六、目标检测设计

  1.填空

  下列式子中属于不等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x +7>

  ②②x≥ y + 2 = 0④ 5x + 7

  设计意图:让学生正确区分不等式、等式与代数式,进一步巩固不等式的概念.

  2.用不等式表示

  ① a与5的和小于7

  ② a的与b的3倍 的和是非负数

  ③ 正方形的边长为xcm,它的周长不超过160cm,求x满足的条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既要正确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大于(小于)、非负数(正数或负数)、不超过(不低于)”等等,正确选择不等号,又要注意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实际意义.

关于教学设计题模板 篇5

  教学要求:

  1、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结合阅读“译文”弄清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歌的意境。

  2、引导学生多诵读,体味诗的意蕴,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3、收集一些自己能读懂的古诗,增加语文积累。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简介《凉州词》。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剌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升庵诗话》)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从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理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己查找资料,自学古诗,并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2.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第二课时

  学习《出塞》

  1.读课文,解题。

  塞:关塞,边塞。你怎么理解题目?

  简介作者王昌龄,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少伯,很有才华,曾中进士,擅长“七绝”,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今天学的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诗。

  2.教师范读课文。

  3.交流自学体会。

  4.提出问题,教师归纳,集体解决。

  (l)秦时明月汉时关:(学生理解不了。教师提示讲解)这一句应用了一种古修辞方法(“互文”),应当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也就是说,明月照在关塞上的景象,自秦汉一来,一直如此。

  (2)万里长征人未还;表面意思是,万里远征的人还没有回来。实际上是说,战乱终年不止,远征的战士还没有返回家园。

  (3)教师简介“龙城”“飞将”“胡马”“阴山”等词语。以利于学生理解这两句诗。

  5.体会诗的意境。

  (l)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古代战乱不断发生,百姓苦不堪言;盼望能有飞将军重出,救百姓于水火;这首诗意境深远,言少意多。)

  (2)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渴望出现英勇善战,体恤士卒的将帅,巩固边防的心情。

  7、布置作业

分享

热门关注

婚礼司仪怎么致辞通用

婚礼司仪致辞

陈奕迅经典歌词文案18条

陈奕迅歌词文案

七夕浪漫语录

七夕浪漫语录

主任述职述责报告(精品8篇)

主任述职述责报告

教师培训协议书(汇总9篇)

教师培训协议书

关于三说教学设计模板精选

三说教学设计

关于散步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精选

散步优秀教学设计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精选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有关关于教学设计题地理模板

教学设计地理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精选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