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方案【篇1】
湖北省机械工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按照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进行建设。基地除了作为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实施的硬件支撑外,还成为技能培训与鉴定,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基地,技术服务基地和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基地,即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为集“生产、教学、科研、培训、服务”五位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基地的管理和运行模式上,按照企业生产模式组织和实施一切实训活动,把企业真实的职业素质、质量要求和安全生产融入到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在基地环境布置上,按照生产车间的建构模式,将企业文化和环境植入校内实训基地中。
校内实训基地通过引入企业产品生产,在生产组织、生产计划、工艺制订、产品质量控制、生产流程等方面与企业合作共同实施企业产品制造,从而成为校企合作的坚实纽带。
校内实训基地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目标就是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施提供硬件支持。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依据就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内容的具体需求。
数控实训基地,数控工艺与加工实训室的设备配置应该根据企业主流设备的配置情况来进行采购。校内实训基地的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等主干设备都以市场主流系统GSK、FANUC和HNC为主。
采用校、教研室两级管理的体制,设校、教研室两级专门领导机构,加强对实训基地运行与建设的直接领导。校级层面负责研究制定实训基地建设总体规划、运行办法和管理办法,指导、监督和推进实训基地建设与改革,检查和评估实训基地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筹措实训基地建设经费并监督其使用情况和效果;解决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教研室级层面负责实训基地运行与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项目方案的具体实施,实训基地管理制度的制定。
校内实训基地由数控实训室、机加工实训室、钳工实训室、 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室等组成。
以市场主流系统FANUC和SIEMENS为主的数控车床11台、数控铣床6台、加工中心3台、三坐标测量机1台并配备各种不同型号的刀具一批,可拆装车床裸机4台、铣床4台,主轴部件8套,刀架装置4套,电加工机床4台,慢走丝机床3台以及数控加工过程计算机模拟仿真软件CAXA建造师、Powermill、VERICUT 7.0等。
数控加工实训室承担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数控加工技术专业等专业的数控编程与加工、数控加工工艺等课程实训任务,用于培养学生数控编程和数控机床实际操作技能。本实训室目前开设的实训项目有:《数控车、铣床编程技术》、《数控车、铣床操作实训》、《数控车、铣工技能鉴定》等。学生经过数控车、数控铣的基本技能训练、再经过强化实训能够掌握数控车床、铣床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技术,从而使我校学生可更好、更快体验企业生产过程与生产环节。
金工实训中心拥有普通车床(CDS6136)22台套、卧轴矩台平面磨床(M7130H)1台套、万能升降台铣床(X6132)3台套、牛头刨床(B665)1台套、金属带锯床(G4028)1台套、回转头立式铣床(X5221)1台套、立式铣床(X5036)1台套、型材切割机(J3GY-HX-400A)1台套。
金工实训室每年接纳学生近八百多人次,是学生步入社会之前首次体验机械工业生产过程重要手段和主要实践环节。目前该室开设的实训项目有《车床的调整》、《车刀和工件安装》、《车削加工基本操作》、《正确使用常用量具》等实训。通过对产品生产过程的认识、了解和实践,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金工工艺综合实训加工工艺过程、熟悉普通机床基本操作步骤和方法、掌握常用工量具的使用方法,同时将几何量的误差、形位公差标准应用及测量方法密切地联系起来,使得学生能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自身的综合能力。
台式钻床(ZT512-W)16台套、砂轮机4台、钳工桌(1600*1200*800)80张、划线平板4台、台虎钳192台。
钳工实训室主要是为所有专业学生提供机械基础加工操作实训和技能训练的重要场所。通过钳工实习使学生掌握一定钳工操作技能,进一步熟悉机械零件加工工艺流程及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进行传统机械加工、现代机械加工技术的能力,提高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设备的应用水平,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室拥有高科注射成型机、强力粉碎机、冲压成型设备若干台;可供学生进行模具拆装实训不同种类模具50多套。
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室可开展塑料制件注塑成型和金属制件冲压成型实践、塑料模具和冲压模具拆装实训、复杂制件反求设计实践,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材料成型工艺过程;明确模具设计所具备的知识环节、模具的工作原理以及模具的安装过程、模具的结构组成。
三、结束语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是学校机械类相关专业重要的职业技能课程教学综合实训基地,拥有较为先进的实训仪器设备。主要承担着全校机电类专业学生的钳工、普车、普铣、数车等综合实训教学任务,同时支持院级的数车、普车、钳工等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可面向社会提供相关职业(工种)的技能培训与鉴定服务。
参考文献:
柳峰,徐冬梅,刘琼琼,丛后罗.高职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
梁燕.我国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河北科技师范学院,,(1)
作者简介:
明方胜(1965―),男,湖北黄石人,讲师,主要从事机械加工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专业建设方案【篇2】
2、调查研究。通过座谈会、教师问卷和教师档案了解教师现有专业素质水平和专业发展需要。
3、比较研究。通过比较研究,寻找中小学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要求、不同特点和不同规律,了解国内与国外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不同经验和做法。
4、行动研究。立足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找准教师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寻找有效对策,不断改进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让中小学教师随着课题研究的推进而得到真正的专业发展。以解决实践问题为行动目标,教师既作为行动者又作为研究者。研究人员要和中小学教师结合起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通过研究实际工作者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课题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完成课题。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所理解、掌握和实施,在研究中反思提高,解决实际问题,改进教育教学行为。
5、案例研究。选取教师专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包括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考察他的成长历程,研究他的成功经验的不足之处,从中发现教师专业发展某些规律。
(十一)课题研究的原则
1、理论研究与行动研究相结合原则。(1)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指导教育科研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教育理论。教育科研人员还应从整体上通晓现代科学的基础,学习和了解现代心理学、哲学、社会学以及等学科的理论原理和观点。(2)研究课题来自实际工作者的需要,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完成,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行动为目的。行动研究是适合一线教师的研究方式,以解决实践问题为行动目标,教师既作为行动者又作为研究者,研究对象是教师自身的“行动”,所以,行动研究是以行动为重要特征的研究途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要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行动研究为教师提高“专业能力”搭建了平台。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更新学科知识,提高相关领域的知识素养(专业知识);
——从经验型走向科研型,注重反思与实践(专业能力);
——从关注“教”走向关注学生“学”,以学定教(专业能力与专业品质);
——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中心,民主与平等(专业品质)。
2、方向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这一原则就是在研究活动中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又要使正确的服务方向与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相结合。贯彻实施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在教育科研活动中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大理论问题与重大实际问题。(2)要坚持科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正确方向。(3)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教育科研中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真理的科学精神。尊重客观事实,深入实际调查,掌握大量有事实根据的材料,总结分析研究而发现规律、验证规律。
3、客观性与全面性相结合原则。即教育科研必须采取严格的客观态度,全面系统地占有材料,最大限度地保证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应全面地搜集材料,充分掌握研究问题的足够的事实。全面、系统地搜集各种事实材料,首先要考虑需要搜集哪些材料,怎样去搜集才能达到全面性要求,作出计划,并按计划进行;其次,坚持系统的工作程序,不从主观愿望出发,以科学、公正、客观的态度对全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找到事实的来龙去脉。第三,在分析研究中,如发现尚缺什么材料,应认真去寻找和补充,不应主观臆想,采取主观主义的态度。(2)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客观求实态度。科研工作者对观察或实验中搜集的事实材料与数据,绝对要如实记录,要按照严格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处理材料,概括结论,即使自己的研究结果跟自己的愿望相违背,也必须绝对忠于研究的结果,绝不应以个人的利害得失而违反实事求是的原则。(3)要保证科研过程及科研成果有最大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此,首先必须有端正的、严谨的科学态度。既实事求是,又不畏艰辛,才能获得可靠而又准确的结果;二是就合理地选择研究方法;三是所搜集得来的材料,必须是真实的、全面的、准确的、典型的,对现象的观察和事实的记录必须是全面的、准确的;四是材料必须得到正确的、科学的处理,分析讨论必须实事求是,推论时必须严格遵守规则;五是对研究结果的表述应力求达到高度的准确性。
4、继承与创造相结合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教育科研应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既要对历史上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批判继承,又要根据新的实践要求不断发展创新,使批判继承与发展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教育科研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探索创造,才能使认识深化,使理论完善和发展。勇于探索,首先要解放思想,不迷信本本,不迷信权威,敢干冲破守旧势力和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在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上开拓前进。其次,要不断锻炼自己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克服习惯性思维的障碍,变思考方式的封闭性、单一性、随意性为开放性、多维性和批判性。此外,在科研中善于对待失败,善于在挫折和失败中总结经验与教训,树立百折不回的恒心。
5、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均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在教育科研中,对所研究的对象不仅应有定性的分析,而且应有数量的统计。定性常常是定量的前提,定量则是定性的精确化。教育科研中,贯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就是指在研究中不仅注意事物的质量,也要注意事物的数量,并要善于运用数量的统计反映事物的质量,使科学研究规范化,使研究结果精确化。贯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1)要深入实际,细微观察,掌握事物的真象。(2)要在了解事物的质量时,注意事物的数量。任何客观事物,其数量和质量都是具有内在的联系的,没有质量的数量是不存在的,没有数量的质量也是不存在的。(3)要正确运用统计和测量的手段。
6、系统性与整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指用整体的、系统的观点指导科研活动。科学研究必须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要有整体系统的观点。要考虑教育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分析家庭环境、系统环境的影响。还要重视总体的系统研究,全面地探讨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7、群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原则。人不能离群独居,教师也是一样。一个现实的人,总是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依从于经济和政治地位、种族或民族、社区、年龄、性别、职业、血缘、兴趣、信仰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总要与别的人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参加一定的群体生活。而且,一个人通常不只属于一个群体,一般都同时是若干群体的成员,社会群体生活是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1)应当研究学校中现实教师群体,而不是去研究我们头脑中的教师群体。(2)应当在农村教育的背景上去分析教师群体问题,而不能孤立进行研究。(3)要从行动原则出发分析教师群体问题,如教师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观察教师专业发展情况。(4)要从发展的角度分析教师群体,把老师发展划分为不同的发展水平和阶段。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人而具体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前者如对一个或少数几个教师进行个案分析,后者如对某教研组或学校教师进行个案研究。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也就是所谓“解剖麻雀”的方法。同时个案研究不仅停留在对个案的研究和认识的水平上,而且需要认识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一些积极的教育对策,以便因材施教。一般来说,作为个案研究对象的个别应该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第一,在某方面是否有显著的行为表现,第二,与这方面有关的某些测量评价指标是否与众不同,第三,教师、家长等主要关系人是否都有类似的印象和评价。
(十二)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准备阶段:课题资料汇编、现状调查报告、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研究的资料和内容汇编、研究过程中的经验总结、部分研究论文,教师博客(包括研究人员的博客)。
3、总结阶段:子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的结题报告,编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一书。
4、最终成果形式:《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结题报告。
(十三)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1、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1)研究人员已经具备一定的学识水平。
(2)研究人员的教育科研水平较强。
(3)研究人员有很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课题组由进修学校教研员为组成,这是本课题能够顺利实施的最强有力的实践保障。
2、课题组织机构与管理
(1)课题组组长:于庆利。
(2)课题组成员:进修学校各部室负责人。
(3)课题组成员分工:
课题总负责人于庆利,负责课题方案、研究报告的撰写,指导课题组成员完成相关研究任务,侧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研究。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的具体工作,侧重于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框架和实施方案。
子课题由负责人具体落实研究工作,带领研究人员进行课题研究。
师德教育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研究:干训部。
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研究:师训部。
校本教研促进教师学科教学水平发展研究:中小学教研部。
开发校本教材促进艺体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艺体部。
现代教育技术支持教师开展网络研修研究:信息技术办公室。
课题组各成员具体进行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层面研究和指导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负责承担的子课题的研究和推广工作。负责课题研究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研究工作的安排、活动记录、资料积累和整理等。
3、研究经费预算
根据课题研究的时间长、研究人员多、研究范围广、行动研究涉及的事务多、研究技术手段复杂、研究成果有指导作用等特点,拟提出需要研究经费46000元。本着节约、高效、合理使用经费的原则,研究经费使用情况如下:
(1)开题论证费:1000元;(2)行动研究人员差旅费:10000元;(3)调查、研究、指导、小型会议费:10000元;(4)资料(包括统计、抄录、复印等)费:XX元;(5)结题会议费:3000元;(6)网络平台管理、维护费:10000元;(7)专家咨询费:3000元;(8)文集编印费:5000元;(9)其他:XX元
合计人民币:46000元
主要参考文献:略
专业建设方案【篇3】
到目前,银川能源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较少,从办园性质方面来分析现有实习基地情况:现有基地中,民办幼儿园占绝大部分,多年来合作过的公办幼儿园只有银川市第五幼儿园及宁夏大学幼儿园两所,学生的实践场所相对较少[1-2]。这主要是由于公办园教师基本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零时缺少教师的情况很少,所以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顶岗实习的学生,所以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较少,结构不合理。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很多的基本问题,例如公办园不提供实习生的住宿与吃饭,学生实习中最基本的吃住问题无法解决,这些原因共同造成了学院与公办幼儿园合作较少的现状。这些问题均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所以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尤为重要[3-4]。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通过创建完整的实训条件,构建实训基地网;构建以考察学生专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训考核评价体系等方式进行改善和创新,从而有效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当前专业学生实习期满后能够继续留在实习基地工作的学生人数很少,大多数学生选择离开,重新寻找新的幼儿园工作,也有部分学生选择不到幼儿园工作,直接改行。这主要是由于实习基地的教育理念、管理方法等学生接受不了,幼儿园提供给学生的环境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幼儿教师工作辛苦、压力过大、工资待遇低等方面原因造成[5-6]。针对这些问题,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可以通过创建完整的实训条件,构建实训基地网等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学院可以积极与幼儿园、早教机构等建立一定的合作关系,构建一直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同时可以加强对校内实训条件的建设,整合各类现有的资源,优化管理模式,对舞蹈实训室、钢琴实训室以及微格实训室等等进行重点建设,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更好的满足当前学前教育机构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评价体系的建设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以及职业素养的提升十分重要。学院需要建设完整、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落实各项教育目标和教育原则,从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价值和意义。学院可以结合幼儿教师所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以及能力结构,对学生进行实训考核,通过基础课程考核、各项技能大赛以及作品展览、艺术展演等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综合能力,将校园内的学习生活与学生校园外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弹、唱、舞、美等多项综合技能的评价,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和就业创建良好的条件,从而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表现,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能够有效改善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以及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中主要存在着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较少,结构不合理,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基本问题无法解决等方面的问题,抑制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通过创建完整的实训条件,构建实训基地网;构建以考察学生专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训考核评价体系等方式进行改善和创新,从而有效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专业建设方案【篇4】
记者从河南省政府获悉,xxxx年,河南将实施高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把提高办学质量放在重要位置,并将建立机制,吸收行业、企业的专家参与高校课程开发与专业建设。
按照河南省教育厅提出的改革方案,省财政将设立专项经费,重点奖励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重点学科建设和特色专业建设。未来几年内,河南将重点培育8个国家重点学科,重点支持150个左右省级重点学科;构建一批与中原经济区建设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密切相关、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的特色学科群。
在专业建设上,重点建设150个左右国家级特色专业点;着力建设600个左右省级特色专业点;构建一批特色专业群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专业点。大力发展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加强专业的交叉渗透,强化新兴交叉专业建设,加快发展短缺专业;稳步发展基础专业和农林、地矿等艰苦行业类专业。逐步建立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相适应的专业体系,提升高等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
河南省将通过专业评估,推进高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对改革力度大、办学水平高、社会声誉和就业形势好的专业给予政策倾斜与重点扶持;对办学条件差、社会声誉和就业状况欠佳的专业,给予“黄牌”警告,直至撤销,促使高校更加重视专业内涵建设,确保办学质量。
记者从3月16日召开的xxxx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和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xxxx年,河南省将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建立中小学布局调整数据库,有40个以上的县(市、区)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的基本均衡。
近年来,在大规模展开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进程中,有些地方也出现了过急过快、一刀切的倾向。对此,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李敏要求,河南省在布局结构调整工作中,各地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既要积极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又要稳妥推进,方便学生就近入学。
随着河南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迁入城镇及农民工子女到城镇就学,造成城镇“大班额”问题。“xxxx年,我们将着力解决城镇中小学教育资源不足和大班额问题。”李敏说,解决“大班额”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城镇中小学的.规划建设,落实好城镇住宅小区开发配套建设中小学的规定。
另外,xxxx年河南省政府也出台文件明确规定:城市新区开发或老城区改造时,各省辖市、县(市区)要严格按照中小学布局规划配套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并与居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河南公共财政的第一大支出就是教育。”记者日前从河南省财政厅了解到,xxxx年,该省财政教育支出将继续加大,比例将占到公共财政支出的17%,资金将重点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倾斜,通过投入缩小城乡、区域差别。xxxx年,河南省财政教育支出853.5亿元,增长超过了40%。
xxxx年,河南省筹措拨付111.8亿元保障义务教育经费。1336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和191万名城市中小学生,继续享受“两免一补”和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的阳光政策;328万人次的家庭困难学生受益于资助政策,领到了营养膳食补助。全省农村中小学年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分别提高到530元和730元,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小学1000元、初中1250元。
为适应城镇化和人口流动新形势,积极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xxxx年,河南省财政筹措下达1.28亿元资金,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解决较好的地市给予奖励,鼓励引导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
专业建设方案【篇5】
根据全国职教会议精神和我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根据国家教财司(2005)12号文件的要求,根据教财司函(2007)158号文件的要求,结合我省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结合我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的具体要求,从我校的实际出发,拟申请“家具与木制品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请报告如下:
伊春林业学校是国家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000年晋升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4教育部2004(1)号文件批准首批晋升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省级花园式单位,省教育厅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伊春市教育工作实绩考核先进标兵单位。2004年,伊春林业学校被伊春市政府授予“伊春市就业培训先进单位”称号。2005年黑龙江省森工系统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评估优秀单位。学校是国家CEAC认证考试定点单位。设有林业生产类技能鉴定站,是国家计算机水平与资格考试考点,伊春再就业教育培训中心。
学校坐落在风光秀美的小兴安岭红松故乡,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黑龙江省伊春市,始建于1958年8月,隶属于黑龙江省森工总局,由伊春林管局(市政府)进行管理,是我省森工系统目前仅有的唯一一所林业中等职业学校。建校近50年来,累计培养各类林业人才两万余名,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学校占地面积96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229平方米。学校教学设备齐全,功能完善,有各专业实验室40个:多媒体电教类5个、林业及多种经营类10个、工艺类10个、基础类10个、机电类5个;实习工厂5个;有信息网络中心、产品研发中心、新产品生产实验中心、产品展销中心、装备维护中心;有光明集团、侨艺公司、郎乡林业局、北药集团、北山植物园、迴龙湾旅游度假村等校内外实训基地14个,有400米标准跑道运动场一处,300平方米花卉温室一处、实习林场一处,林地2,583公顷、木材蓄积近10万立方米、耕地面积200亩,并建有我校的药材花卉基地,与同类职业院校相比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学校现有在校生2388人,教职工156人,专任教师120人,占教职工总数的76.92%,具有高级职称80人,占教师总数的51.28%(教授1人,高级讲师66人,高级实验师10人,高级工程师3人,讲师20人,中级实验师13人),双师型教师57人(高级实验师10人,注册会计师3人,会计师9人,经济师3人,律师4人,网络工程师3人,家具与木制工艺品设计与制做方面的高级技师8人,中级技师8人,高级营林工程师4人,园林规划设计师1人,高中级计算机程序员各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5名,省森工系统带头人7名,市级学科带头人4名,专任教师的学历结构:研究生5人(其中3人是经济类,1人是林学类,另有工程硕士园林方向1人在读)。本科学历117人,专科学历3人,教师队伍整体师德高尚、思想进步、业务过硬、技能熟练,在我省我市职业教育界享有盛名。学校党政班子成员9人,内设机构23个,中层干部32人。
学校现有13个专业。形成了适应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就业培训需要的,包括计算机及应用、电子商务、园林、数控技术、机电技术、财会、家具设计与制造、木制工艺品设计与制做、木工机械、工美装潢、森林资源与林政管理、森林生态旅游等专业为主体,重点突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专业体系。
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打造“四个一流”(建一流队伍、办一流学校、育一流人才、创一流业绩)为办学目标,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本,以服务经济为依托,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办学渠道和功能。办学方式上,坚持四个结合:1、全日制学历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技能鉴定相结合;2、短期技术培训快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3、企业委培与市场潜在用工培训相结合;4、实用技术培训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充分发挥了中职学校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功能,为地方建设培训了大批生力军。2005年,由我校牵头,由企业和同类院校参加,组建了区域性职教集团。发挥辐射作用,与光明集团、朗乡林业局等开展校企合作,与友好、铁力、伊春职高等开展校际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辐射办学,为培养一线急需短缺人才做出贡献。
一是突出职教特色。学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开发办学、突出职教特色和职业特点,采用订单式培养、定向培养、顶岗实习、强化技能训练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岗位工作能力,毕业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为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工作。有课时安排、有专职老师讲课、有成绩考核,并与职业生涯设计课紧密结合,把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训练相融合,建立学生就业教育体系。三是加强就业服务。学校建立了就业服务中心,有主管领导、专职人员、专项经费和就业信息网络,组织招骋洽谈会等,保证为每名学生提供两个以上就业岗位,近年学生当年就业率达到96%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达95%以上。
我校从1998年起进行以校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教师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学校各方面的管理科学、规范、务实、高效, 2003年以来,在我市8所大中专院校历年综合工作业绩评比中,均获得优秀级别的好成绩。2004年被晋升为国家级重点校,市教育系统文明单位。
(1)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校长乔巨文,研究生学历,2005年获全国百名杰出职教校长提名奖、全省十佳职教校长称号,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党委保证监督校长独立行使职责,并坚持教代会和校务公开制度,学校的重大事项须经校务会议、校长办公会议、党政联席会议或教代会讨论通过。副校长协助校长做好分管工作。
(2)学校实行全员聘任制。在定编、定岗、定责、定员的前提下,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实行科室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全员考核评价机制,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搞活分配机制,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实行评骋分开,人随岗定、薪随岗变,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极大的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学校的后勤实行了社会化改革,实习林场、校办公司、伙食科、浴池、托儿所实行了委托经营或租赁经营,学校负责监管,减轻了学校的经济负担。
专业建设方案【篇6】
一、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
通过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提高实训接纳能力和技术含量,建成集教学、技术服务、培训、技能鉴定、技能大赛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实现“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
二、仿真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
汽车专业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定位为更好地实施和推广校企合作项目,紧贴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将新技术工艺引入教育领域,将技能大赛融入到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人才,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具体来说,仿真实训基地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一)实习实训和技能训练的功能。汽车专业仿真实训基地是针对专业课程内容和汽车岗位群技能培养而设立的工作环境和场所,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让学生在贴近社会真实环境的条件下进行实训,使学生从“有所知”走向“有所为”,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
(二)“双师素质”的培养和服务社会的功能。汽车专业仿真实训基地建设不仅要满足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且要促进专业课教师向“双师素质”教师转变。同时,通过开展服务社会的汽车技术服务、技能培训和维修服务,提高经费、设备、场地的利用率,实现“校中厂,厂中校”等多种功能,有效地提升职业教育和汽车专业的品牌影响力。
(三)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的功能。汽车专业仿真实训基地除面向在校学生实施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之外,还可利用现有职业技能鉴定所的功能,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包括校企合作单位职工在岗提高培训以及社会其他人员培训等。
(四)促进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功能。通过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和就业基地,开展订单培养、工学结合和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技术和人员的交流,有针对性地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五)对接技能大赛的功能。
仿真实训基地还要满足举办技能大赛的需要,避免学校重复投资。
三、仿真实训基地的布局及主要设备
按照一类汽车维修企业的结构,并结合全国中等职业学校“雪佛兰杯”技能大赛的要求,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仿真实训基地总体布局分为整车维修区、发动机拆装区、汽车钣金区、汽车喷漆区和教学区。
(一)整车维修区。整车维修区包括汽车整车维护与保养实训室、四轮定位实训室和汽车整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室,可开展汽车二级维护、汽车四轮定位、汽车空调维修及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等技能大赛项目及日常教学的实训实习项目。
主要设备:雪佛兰轿车(2013款科鲁兹1.6SL AT天地版)、四轮定位仪(百斯巴特)、尾气分析仪(BEA060)、综合诊断分析仪(KT600)和汽车空调检测设备(SPX)等。
(二)发动机拆装区。发动机拆装区包括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室,可完成曲轴拆装、曲轴主轴颈测量、曲轴主轴承3宽度测量、曲轴主轴承轴瓦厚度测量和配气机构(含气缸盖)拆装、测量等,从而保证技能大赛项目和实习实训教学的开展。
主要设备:发动机拆装运行实训台(科鲁兹1.6L发动机)和发动机实验台架(丰田1ZR)等。
(三)汽车钣金区。汽车钣金区包括汽车车身修复实训室,可进行车身电子测量与校正、板件更换及受损门板修复等技能大赛项目和其他教学任务。
主要设备:电子式车身测量系统(Bantam-Shark3)、多功能电阻点焊机(Bantam-FAN I)、气体保护焊设备(Bantam-FAN V1500)和车身(新赛欧三厢(无天窗))等。
(四)汽车喷漆区。汽车喷漆区包括汽车车身涂装实训室,可进行车辆损伤部位的羽状边打磨、原子灰刮涂、原子灰研磨及喷涂中涂前的贴护等技能大赛项目和其他教学任务。
主要设备:喷烤漆房(ZD-SL600AE)、调漆设备(Nexa Autocolor,配以必须的色母和足够浆盖)、发电泵(康明斯100kW/50Hz)、面漆喷枪(SATA jet 3000 1.3RP Digital)和底漆喷枪(SATA jet 100 BF 1.8RP Demostar)等。
(五)教学区。配备黑板、多媒体设备及桌椅板凳,可满足40名学生同时上课的需要。
四、仿真实训基地建设资金预算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室约为7万元;汽车整车维护与保养实训室约为42万元;四轮定位实训室约为30万元;汽车整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室约为35万元;汽车车身修复实训室约为53万元;汽车车身涂装实训室约为33万元。合计约为200万元。
五、建设仿真实训基地的作用
(一)提升师资队伍的水平。通过汽车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求每位教师不仅能胜任理论教学,而且能正确、熟练地指导实践教学。
(二)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汽车仿真实训基地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实物教学手段,构建理论、实践相融合的教学课堂,使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知识与技能的同步养成。
(三)提高专业的辐射能力。汽车仿真实训基地满足了技能大赛的要求,以技能大赛为载体,可以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推动汽车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专业的示范、辐射作用。
(四)保障学生的就业质量。汽车仿真实训基地贴近企业生产实际,能为教学提供逼真的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在到企业实习之前就能掌握岗位的技能要求,保障学生的就业质量。
(五)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汽车仿真实训基地可以让学生一边进行技能操作,一边学习理论知识,并且教学内容全部来自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
(六)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汽车仿真实训基地在环境和总体设计上具有社会开放性,不仅可以为校内学生提供基本技能实训场所,而且能承担培训、技能鉴定与技术服务等功能,扩大了学校的对外交流窗口,提升了其社会服务能力。
六、仿真实训基地的管理措施
建立能够保证实训基地运行通畅的管理体系,加强实训基地管理组织建设、管理制度建设。
(一)汽车仿真实训基地采用校、系两级管理的体制,设有校、系两级专门的领导机构,以加强对基地建设的直接领导。
(二)完善基地建设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按照学校实训基地管理条例,修改和制定实验实训的设备管理、安全实习、考核验收、资料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三)检查与评估。对汽车基地实行学期检查、评估制度。从实习实训教学、仪器设备管理、教学管理、实践教学队伍建设等方面制定完善的、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评估标准。
[参考文献]
[1]张家寰,郭扬.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重点项目分析[J].职教论坛,2007(23).
[2]傅永强,吴文山.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模式研究[J].教书育人,2010(3).
[3]秦虹,沈钦文.提升高职院校产教结合执行力的途径[J].管理观察,2009(2).
[4]孙宝文.高职汽车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23).
[5]钟彬杉.“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专业建设方案【篇7】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由于会计行业的特殊性,学生实训实习往往接触不到实际工作的单证,难以涉足会计工作。鉴于此,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根据专业特点,充分挖掘校内实训资源,通过与校内财务、审计等职能部门合作,建设系处联动、“校内模拟+真账实操”实训基地,引入记账公司工作实际案例,搭建校内会计专业实际操作平台,让学生掌握真实的会计业务技能,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要想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以及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职业素养,就需要通过模拟实践、虚拟仿真实践、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来实现。校内实训基地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物质基础,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要条件,是搞好专业建设的前提和第一要务。近年来,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根据专业特点,充分挖掘校内实训资源,通过与财务、审计等职能部门合作,建设“校内模拟+真账实操”实训基地,搭建实际会计操作平台,让学生足不出校就能掌握真实的会计业务技能,创新了育人途径,提高了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会计专业系处联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采用系处结合的方式,将学校财务、审计职能部门作为实训基地的一部分纳入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面向全体会计专业的学生,同时兼顾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能提供会计技能训练、技能竞赛、师资培训、课程开发等服务的会计专业职业技能训练实训基地。系处联动、真账实操校内实训基地具有教学和服务的功能。定位于教学兼服务型实训基地,凸显教学性,辅助服务性,以学生学习未来职业中所需要的实际操作技能为建设目标。“教学服务型实训基地”有两个特点:一是教学功能,以基础性、规范性、通用性岗位技能训练作为基地建设的重点。在校内职能处室建立实训基地,最直接的目的是让学生亲自体会实际工作氛围,练习实际岗位技能,学习整个会计工作实际流程。二是辅助服务功能,引入代理记账公司,在校内设立分部,师生参与对外记账代理公司的小部分记账业务,对外提供记账服务。在系处联动实训基地,学生足不出校就能掌握书写、建账、记账、凭证审核、报表编制等专业技能和方法,使学生学习过程更加真实,增强了学习的挑战性、实效性,使学习和实践形成良性互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只学不练、学练脱节的难题。
会计专业第一类岗位是国内企事业单位和事务所中介机构的会计相关工作岗位。国内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也是目前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最大就业方向。国内大量的中小企业对会计岗位人员要求不高,会记账、会算账是基本要求,企业的财务监督和控制相对简单,一般职业类院校的学生就可胜任。会计专业第二类岗位是外资企业会计相关工作岗位。外资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普遍较高,高学历、有工作经历是考核的基本内容。这类企业规模较大,财务监督和控制体系成熟,分工细致,责任明确,专业技能程度高。高职毕业生要想胜任这类企业的会计工作,就要全面掌握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等知识,并需要在财务岗位工作若干年,对会计知识和技能操作较为熟练。会计专业第三类岗位是理财咨询业务岗位。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个人理财越来越重视,会计人员应聘从事社会投资理财咨询服务的机构将是一个发展趋势。从上述会计专业就业的情况来看,高职毕业生一般在中小企事业单位和事务所中介机构工作的居多,这类单位要求学生掌握会计工作的流程,能够使用真实的账、表、凭证,并具备运用会计软件的能力,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到工作一线去实习、实训和实践,使学生到工作岗位就可以直接工作,实现学习和工作零距离对接。会计专业典型工作任务有:票据扫描、单据审核、业务制单、账簿登记、报表审核、纳税申报、凭证打印、资料归档等等。这些典型工作任务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基础性、规范性、通用性等特点。会计专业系处联动共建的实训基地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一线会计教师,有真实的会计工作,有具体的工作情境,有符合实训教学条件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室,能够满足典型工作项目实训需求。基础性、规范性、通用性岗位技能训练正是系处联动、真账实操校内实训基地实践教学的重点。
第一阶段,建立系处联动一体化实训室,实训内容以模拟仿真为主。按照会计工作流程,学生通过见习或跟岗学校财务的真实业务,模拟业务的记账、记录活动,从而对会计工作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此阶段实训内容为基础性、规范性训练,看似简单,但对学生却是相当重要的。案例的选取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涵盖需要训练的每一个基础技能。要求实训教师有丰富的一线操作经验,必须指导到位、实训得当,能够深入浅出,对学生学习有积极促进作用。第二阶段,引入代理记账公司,成立校内分部,以真账实操为主开展实训。要做好学习动员,安排好训练内容,首先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如企业性质、所属行业、发展历史、组织结构、规模情况、生产产品情况、销售分布等;其次要了解企业人员素质、会计人员素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第三,掌握会计岗位设置及其主要职责情况,掌握会计核算基础知识以及会计政策;第四,了解会计工作中的缺陷、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能否提出合理化建议等。把上述情况编辑成册下发给学生,要求在实际实习中注意观察、了解、学习,进而反映在实训报告中。系处联动校内实训基地要选好地址。根据系处的共同安排,选取能够近距离连接处室的区域,建设具有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教室,方便财务与审计部门的教师指导教学,同时方便安排轮训的学生到财务与审计部门现场见习或跟岗实训。配备有电脑、打印机等财务办公设备。另开辟若干间办公室,作为合作代理记账公司的校内分部。由财务处办公室、教学做一体化教室、代理记账公司校内分部构成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校内实训基地。点钞、翻打传票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这些课,在实际生活工作中很实用,财务部门教师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对此类工作任务介绍讲解,弥补了教学上的不足。总之,系处联动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好会计理论知识,达到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零距离对接,从而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学生在基本会计知识学习之后,在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学生到系处联动一体化实训基地实训,开始“模拟—仿真—全真”递进式实训教学。
学生顶岗实习前,在大二下学期转入记账公司实际案例教学。引入多家规模较大的代理公司的业务案例,满足大量实践教学的需要。教师要预先整理出一定时间单位(或按季度或月份)业务量的原始凭证,一般选择跨年度、包容性强的这段会计业务,加工成适应于学习训练的仿真案例,让学生分组完成账务处理工作。同学们按照财务分工各司其职,协作完成工作任务。一个时间周期的业务完成后,小组进入交流总结阶段,开展财务管理分析,甚至可以开展审计业务。这样的仿真实训,充分考虑到会计职业的特点和会计人才的成长规律,培养学生的综合业务处理能力。基于代理记账公司业务的仿真实训,也为从事会计教学的青年教师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系处联动实训基地引代理记账公司入校,成立代理记账学校分部。实训时间安排在大三上学期或者最后一学期(安排到最后一学期,是为了照顾最后一学期参加专升本考试不能校外顶岗实践的学生)。学校免费提供场所、设备等办公条件,企业负责代理记账公司日常业务,为学校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案例,学校教师参与其日常的工作运营。可以借鉴现代学徒制的做法,让5~7名学生与1位指导教师结对,进行会计仿真实训。由公司职员作为实训教师,将实训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根据财务工作的特点将学生编成学习小组,按岗位分别设置会计、出纳和会计主管,分别对实训老师交付的业务进行核算。学生在核算中对业务不熟练或者对财政、财务政策把握不准确的,一是要求学生小组讨论研究,在讨论、争论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二是翻阅有关的教材,有针对性地将相关知识再次熟悉、掌握、理清;三是向实训老师求证。核算业务完成以后,实训教师对实训进行总结,找问题、找不足,查漏补缺,使学生对会计实际工作有一个崭新的认识。学生可以轮岗实训,达到每个人对每一个岗位的业务都能熟练掌握。第二阶段,在学生完成了第一阶段实训工作以后,通过实训老师的指导,让学生进行实际的真账会计业务核算工作,也就是从事具体的记账、算账等核算工作。学生在做具体业务时可能会比较紧张,老师要注意适当引导,尽可能让学生能够参与账户开设、资金筹集、财务系统调试等工作,以全面了解和掌握会计实务。通过两个阶段的实践,学生跟着教师学会建账、企业经济流程、账务处理、税款计算、涉税账务、财务软件操作、云端(即网络)会计技术等技能。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经过三年来对系处联动、真账实操校内实训基地教学工作的实践与探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系处联动、真账实操校内实训基地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了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触到了会计的真实业务,去掉了会计的神秘面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二是学生在校内进行真账实操的实训没有心理压力,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便于沟通,实习中如果发现教学上有遗漏或不足,更容易查漏补缺、及时纠正。
一是实训内容不是很全面,学生毕竟不在企业,一些业务可能遇不到,实训内容稍显单薄。二是实训老师的实训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财务部门及代理记账公司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是专业会计人员兼实训辅导,在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能力欠缺,在教学方法与技巧方面也不能达到相关要求。真账实操校内实训建设存在的问题,将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探索解决。值得肯定的是,系处联动、真账实操校内实训能够让学生接触到真正的会计业务,开发基于会计工作岗位的实训项目(单元),根据校内实训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基础性、通用性、规范性的会计岗位技能训练,突破会计专业“纸上谈兵”的人才培养困境,达到适应快、上手快的要求,缩短学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距离。
参考文献:
[1]靳小玲,胡莉彬.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J].职教论坛,(24):82-86.
[2]徐军,高秀杰.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30):143-144.
[3]汪榜江.基于“双仿真”的代理记账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9):74-75,93.
[4]陈衍,郭珊,李阳.高职院校实训基地PPP模式建设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11):112-115.
专业建设方案【篇8】
建设校内实训基地,需要为熬着酒店管理的教学目标和需求在校内开设的专业性实训室,比如说,酒吧实训室、餐厅实训室、大堂实训室、客房实训室等等。同时,还包括学校自己承办的多种产业,比如说,餐厅、酒店等等。在这个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校内实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成为了衡量学校或专业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不完全资料统计显示,全国有92%以上的酒店管理专业学校都建立了自己的实训基地。众所周知,酒店行业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各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和酒店类型层出不穷,这就需要实训基地保持着“与时俱进”的发展,从而培养出更加适合社会需求的岗位人才。因此,对于实训基地的投资建设不是“一次性”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升级的过程。但是,很多院校没有抓住酒店行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对于实训基地的后期投资不足,在实际教学中造成了实训内容严重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酒店专业的实训基地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项目,大部分校园的实训基地只是单纯的仿照酒店的某一个方面,比如说,一间餐厅、一间客房,缺乏相应的、完善的配套设施,无法真正的满足学生实践的需求。实践课的内容也只是简单的技能练习,比如说铺床、布置台面、托盘等等,很少或者基本不涉及部门系统管理、酒店规模性运作、综合能力需求、软件硬件设备等教学内容,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们的服务意识、岗位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突发事件应对的能力都大打折扣。
现阶段,酒店管理专业的老师团队一部分是从一线酒店行业转入的,这些老师虽然有着丰富的酒店管理实践经验,但是,比较缺乏系统、系统的酒店管理理论知识,教学能力和教学素质都有待提高;一部分老师是相关专业毕业的研究人员,这部分老师有着丰富、系统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一线的实际酒店管理工作经验,在授课过程中无法为学生们展示真实化的工作场景。整体上来说,酒店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需要进一步提升。
成功建成实训基地之后,就可以在实训基地展开相关的实践教学,同时,部分理论课程也可以在实训基地展开。但是,现阶段的酒店专业教学中,实训教学一般是模块教学,比如说,酒吧实训、客房实训、餐厅实训等等,因此,进行一个模块的教学就会使其他模块的实训室闲置,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每学期都有大部分的时间实训室是空闲状态。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本身是一项投资比较高的教育模式。比如说,洛桑酒店学院(瑞士)其教学楼完全按照酒店方式进行设计,全校约有7家特色餐厅、300多间客房,还有完善的健身房、游泳场、网球场、宴会、酒吧、厨房等配套设备。在校期间,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衣着、谈吐需要全部按照酒店的相关规定。在我国现阶段的高职院校来说,由于受到经费等办学条件的限制,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完善、提升校内的实训基地和实训环境,通过更多校企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们尽可能的接收到更多的实训场景,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在接下来的实训基地建设中,必要全面提高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大投入力度,结合酒店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趋势,对固有的实训基地进行全面打造,真正建立能够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实训室,真正实现教学过程“现场化”,全面提升教育设施的建设。学生们在实训室进行实践操作,犹如真正的迈进工作岗位,在校期间就可以真实的体验到酒店管理的各个操作流程和环节,从而扎实掌握酒店管理这个专业多需要的客服技巧和管理程序,全面提高学生们对酒店行业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真正步入工作岗位打下扫清障碍。
如何更好的完善实训基地的作用和功能,一方面需要积极的面向校内学生,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和实践教学,另一方面,还需要着眼于外面的世界,面向社会,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培训以及职业技能鉴定等活动,逐渐将校内实训基地“社会化”,充分发挥其各方面的功能,更多的面向社会开展综合素质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以及专业能力培训等多样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现阶段,这种形式的实训基地是酒店专业建设实训基地的新突破、新发展,不仅可以解决自己学校内部学生的实训问题,更多的促进学生们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还可以更好的为社会服务,达到多方面效益的综合统一。
师资力量是决定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因素,进一步提升师资力量是做好实训教学的关键和保证,鉴于我国的教学现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切实提高酒店管理专业的师资水平。第一,制定科学的引进师资力量的计划,将优秀的从业经验丰富、技能水平扎实的技能老师积极吸引过来,并且对这部分老师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使这部分老师不仅具有专业的技能水平,还具有综合的.能力素养,真正符合“教师”的要求。第二,有计划的组织本校老师的培训学习,加强学校老师的校外实习地点的轮训,近一步掌握和了解现代酒店管理的运作模式和经营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特别是对有青年教职工来说,更需要到一线工作岗位进行实习和锻炼,真正的感受和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工作。也就是说,真正优秀的老师不仅具备扎实、系统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扎实的操作技能和一线工作经验,只有学历+技能的师资力量,才能够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岗位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建立现代化的校内实训基地,一方面是让学生们掌握将来工作岗位上需要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一方面是让学生们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进一步感受和领悟酒店的文化和风味,从而更出色的胜任将来的工作。因此,在实训课的训练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们进入工作状态,老师和学生都应该进行统一着装,一律工装上阵。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最大限度的向同学们开放实训基地,将实训基地真正的成为学生们课外生活和课外学习的主要阵地。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课下灵活的安排自己的实训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满足学生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需要,而且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们的职业技能和实践水平,大大提升了实训基地的使用率。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校内实训基地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以及现阶段酒店管理院系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中的问题所在,从四个方面:加强建设实训基地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实训基地的功能需求,进一步提升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率及师资力量,详细论述了酒店院系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专业建设方案【篇9】
现行高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大部分都采用模拟施工工艺流程,先进行前半学期的理论教学,后半学期进行动手实践操作,而实训场地一般利用宽敞的实训中心进行。该动手实践操作内容主要针对施工工序活动,实践环节的教师容易把握课堂效果,但是实践活动仅限于理论课程内容以及施工工艺技术进行考核,与现实中的工作场景有所区别,对学生的职场的应变能力、专业技术的提升无法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因此,要培养这一类的应用技术型人才需要高校建立相关类型专业的实训基地,以此保证实践课程的开展。由于建筑类行业的技术发展更新快,从而对于新型高科技的设备、软件也是更新很快,从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主要存在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专业设备的更新无法与社会接轨;二是实训基地场地有所限制;三是实训基地建设的费用来源途径少;四是实训基地的建立很少服务于社会,对社会的贡献不大。
对于建筑类行业的工作流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为:基础理论学习(如力学、制图、房屋构造等)相关课程认识实习(房屋构造认识、建筑工地见识)专业课程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动手实践训练社会实践顶岗实习。从流程中可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该按照教学体系的要求,提供便于学生进一步动手实践能力的场所、相关仪器设备、相关专业技术教师。由此,学校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来满足教学要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应该配备足够大的实训场所(满足学生在场所内进行建筑流程工序的实训)、模型实验室、仿真实验室、创新实训实验室等,以此构建成开放管理、创新思维、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在高校中培养出应用技术型毕业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除靠自身财力以及教育部拨款外,还需拓展其他渠道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如何建设且符合可持续发展作用的校内实训基地,仍需要积极探讨。
(一)“因企制宜”,加大引企进校,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的力度。在建筑工程技术行业中,与高校进行较好的合作关系主要是技术服务型企业,“因企制宜”,共建基地比较容易操作。企业缺少的物资,高校可以提供,如较宽的场地、师资以及相关设备;而学校缺的社会先进的生产力或者说是生产技术,因而企业可以提供智力资源和先进的仪器没备、技术等。如此,根据企业所需要的资助来进行与高校合作,不仅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而且也为学校提供了给学生社会实践。企业通过与高校合作不仅可以增加公信度,增强对客户的吸引力,还可以借助学校的师资、科研、设备等优势,拓展经营范围,开拓新业务。因此,与学校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的'产生的经济价值主要是以智力劳动为主,如工程质量检测报告、鉴定意见书、设计图纸、招投标书、施工合同、预算造价书等。高校除了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增强学生社会价值意识外,还可以将企业人员引入教学活动,将教师带入行业发展中,把行业发展对员工职业能力、核心技能的要求渗透到专业建设的方方面面,能够融会贯通甚至游刃有余地在不同时间组织基础不同的学生实施个性化的生产实训。
(二)校校合作,达到资源共享。由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训设备费用较高,除了开展校企合作以外,还可以开展校校合作,与实训基地早已成规模的兄弟院校进行深度合作,相互利用对方的设备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校内实训基地的设备基本上只是满足学生的实训条件为主,而设备真正的价值却随着设备的更新而折旧,因此,高校利用“校校合作”将在实训一线的教师队伍组织起来,共同探讨如何提高设备的经济价值,开拓“以训养训”的道路,从而将实训基地由消耗型转向为盈利型的运转形式。在校校合作开展的过程中,将实训基地的硬件设施、软件设施以及实训教师成为共有的资源,转变实训基地建设管理理念,在共用资源的基础上引出对教学实践的探讨,实现由本校实训场所的教育转向到进入其他高校不同教学基地的教学体验,从而促进实训基地的更好建设。如学生在开展相关课程实训环节,可以到有该设备的合作兄弟院校进行实训,而本校的资金可以使用在其他的实训设备购置,从而更有利的开展实训基地的建设。
(三)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学生实训质量。实训基地的建设除了硬件措施外,还要有一批精、强的教师队伍才能够将实践环节进入到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中。这样的队伍就是“双师型”教师,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备有在建设领域企业中深入一线工作的经验。组织建设这样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不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理论教学,还要求教师在寒暑假中进入到建设行业实践中去,将理论知识与企业经验相结合,做到授予学生的知识与行业的标准不脱轨,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训质量。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顺应社会教育的发展,是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而言,更应该以实践工作内容为导向,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与校校合作,不断创新实训基地的运行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为地方性的建筑业发展作出贡献。
专业建设方案【篇10】
一、总体实施方案
以幼教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依据,牢固树立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坚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胜任早期教育教学、研究、管理和经营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聘用专家型教师的力度,加强与幼教机构的交流合作;做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依据幼教机构的人员需求和幼儿园特色,强化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的密切联系,课程设置逐渐形成鲜明的特色,在特色中体现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在特色中求生存、谋发展;强化校内实训场所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不断增加教学设备的投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积极开展“定向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探索校企合作办学的途径;加强与省外幼教机构的联系与交流,在省内外幼教市场的需求中抓住机遇,拓展发展空间。
二、专业建设进度
(一)xx年10月―xx年9月
1、继续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广泛听取相关专家、任课教师和学生意见,讨论、完善、确定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特色,修订xx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理论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大纲,优化课程教学体系。
2、完善教学和实训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现有舞蹈房、画室、钢琴房、语音室、计算机房等教学设施,制定教学设备分期分批购置计划、校内实训设施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3、购置并完善专业图书、期刊资料,加大专业学术期刊和相关杂志的购买力度。
(二)xx年10月―xx年9月
1、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建设校级网络精品课程3-5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1-2门。
3、校级或厅级课题立项10项以上,省级以上课题立项3-5项。
4、发展20-30个不同层次的幼儿园作为校外实训基地。
5、每年召开一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与科研研讨会。
6、引进或培养1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前教育、舞蹈、美术、钢琴方向),学前教育学院专任教师总数达到30人左右。
7、争取建成校级或省级教学团队、特色专业建设点。
三、专业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突出特色,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根据学前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广泛征求用人单位对我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突出实践型、应用型、技能型幼教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突出爱心教育,同时进一步明确不同层次学员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适合不同类型、层次幼教机构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培养幼儿园“留得住,用得好”的幼教工作者。
学前教育专业在坚持创特色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定向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加强学校与幼儿园的交流,探索校企合作。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也同时进行。通过幼教机构的深入交流,结合幼儿园的现有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设计,灵活变通教学计划,选取适宜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对幼儿教师进行因“园”而异的教育,力争培养出满足幼儿园实际需要的、具有持续发展潜力的幼儿师资。专业教师结合自身专业知识积淀,根据幼教发展现状及趋势,尝试一些超出教材而又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内容,形成《讲义》,以适应幼教机构的实际需求。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我们将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培养、聘用等多种途径,逐步建立起一支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更为合理的教师团队。
1.加大专业教师引进力度
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8人,为进一步改善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我们将在5年之内引进或培养10名专业对口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提高高学历教师的比例,充实教师队伍。
同时,我们计划聘请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或具有丰富幼教经验专家、学者、一线幼儿教师作为我们的特聘专家或外聘教师,形成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2.加强教师专业培训
每年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学前教育专业方面的课程进修、学术会议、幼教活动观摩等,以保证专业教师不断开阔视野,把握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为在职进修人员提供多种方便。为了增加教师的“双专业”背景,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或培训时结合专业建设和自身发展,进行相关专业的学习。
3.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本专业计划在5年内培养2-3名校级教学新秀、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1-2名专业带头人,形成教学和科研实力较强的教学团队和学术梯队。
4.提高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专业教师必须每周拿出1天时间深入幼教一线参与实际工作,在融合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的同时,时刻关注学前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专业教师在取得专业技术职称的同时也要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到xx年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应达到90%以上。
(三)优化教学条件
增加教学投入,逐步完善教学设施、图书资料及其他教学手段,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创造优良的物质条件。具体包括:
继续建立和完善学前教育专业校内实训场所和实训设备,提高利用率,提高实验、实训课程的比例。
加大对学前教育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经费,通过各种方式,密切与省内外各级幼儿园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在原有20多所幼儿园作为稳定的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将发展重点由二线城市向一线城市扩展,尤其加强与生源地丰富地区幼教机构的关系,如安阳、洛阳等地,至xx年再发展10-20个不同层次的幼儿园作为校外实训基地。
通过学习借鉴同类院校专业建设经验,建设3-5门校级以上网络精品课程,逐渐实现网上教学资源共享、网上教学互动等功能。
加强图书资料建设,每年订阅与专业相关的书籍与学术期刊,开阔师生视野,满足教学与科研需求。
另外,完善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为教师提供更好的上课条件,以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
(四)深化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改革――不断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根据信息时代幼教改革对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本着“基本知识够用、突出实训教学”的原则,压缩基础理论内容,在强化原有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增加与幼教职业密切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如增设儿童英语教育、幼儿园环境艺术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儿童文学创作,儿童营养、保育、保健等专业技能特色课程,并把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鉴定培训内容纳入教学计划,提升学生的.从业能力。
另外,由于二年制学生经过三年幼师教育,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我们在课程设置上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注重学科领域内最新理念与知识的传授,三年制学生在课程设置上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使所有学生的实践经验得以提升,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幼教人才。
2.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改革
面向幼教一线,在全面优化、整合教学内容的同时,要不断提高师生现代技术素养,广泛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课堂教学和学生自学提供支持与服务,专业主要课程要逐步配备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核心课程还要与相应的网络课程链接,为教师备课、学生自学提供平台;继续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的探究型和自主研究型学习模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继续改革传统的、单一的学习成绩考核方法,将学生的平时表现(如讨论、作业、试讲、见习、技能竞赛成果展等)按一定比例计入总成绩,将学生的学习重点转向平时技能训练和幼儿教育经验的积累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3.完善教学管理
本专业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在院长负责下,由学院教科办、教研室和教学督导组具体督导和监控。组织编写统一的课程教学大纲和实习大纲,统一组织各类课程考试,保证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我们将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原则,不断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教学秩序,并继续完善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控制标准,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试、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的整个过程中贯彻执行,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幼教领域急需、好用的人才。
(1)强化教学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进一步健全教学管理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程,明确管理人员与教师的各自职责,规范师生行为,严格按照教学管理制度的程序办事。
(2)修订、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幼儿园的现有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设计,修订、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3)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按照教学大纲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任课教师要不断更新、重组知识,优化教学效果。同时,通过加强教学督导、教师相互听课、评课,教师评学和学生评教等方式,督促教师规范课堂教学的内容与行为方式,以做到更好的传道、授业、解惑和为人师表,形成良好的教风。
(4)严格考试评价环节。针对学前教育的特点以及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变化,考试评价体系也会相应地加以完善和调整。考试内容和方式,试卷命题、评卷、试卷分析、归档等按照学校相关文件加以规范。
(5)平时技能训练按照实训教学方案,由专任教师分组指导,学前结束教师要提交指导记录和相关资料(文字、图片),归档保存。
(6)规范毕业论文写作。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开题、论证、撰写和答辩。
4.加强教材建设
在教材征订时,优先选用5年内省部级以上获奖、能反映教改要求的优质教材。专业教师要根据专业、学制和学生特点,及时补充、调整一些最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案例及先进成果。
(五)提高教研、科研水平
积极按照“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原则,开展教研、科研工作,提高教科研水平。鼓励教师积极申报与本专业教育教学、管理相关的研究课题,提高专业教师参加教科研的人数比例。争取在5年内申请校级或厅级课题10项以上,省级以上立项3-5项。
专业建设方案【篇11】
关于农学专业建设的方案目录模板
1
目录
一 、现 代 农 艺 技 术 专 业 教 学 标 准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 (1)
(二)招生对象与学 制 .............................................. (1)
(三)培养目标 .................................................... (1)
(四)人才规格 .................................................... (1)
(五)职业领域 .................................................... (3)
(六)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 (3)
(七)教育教学活动时间安排 ...................................... (11)
(八)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 ......................................... (12)
(九)成绩考核 ..................................................... (18)
(十)说明 ........................................................ (18)
二"现代农艺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标准 ................................... (19)
《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标准 ..................................... (19)
《农业生物技术》课程标准 ....................................... (22)
《植物保护基础》课程标准 ....................................... (26)
《农业科学实验与新技术推广》课程标准 ......................... (30)
《农业机械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 (33)
《现代农业设施》课程标准 ....................................... (38)
《农产品营销》课程标准 ......................................... (41)
《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标准(农作物生产经营专门化方向) ...... (45)
《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标准(经济作物生产经营专门化方向) ... (49)
《农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标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门化方向) .... (54)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课程标准(农作物生产经营专门化方向) .... (59)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课程标准(经济作物生产经营专门化方向)……(63)
《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课程标准 ............................ (67)
《农药使用与经营》课程标准 ..................................... (70)
三、现代农艺技术专业设置标准 ...................................... (75)
(一)师资队伍 ........................... .......................... (75)
(二)教学文件 ..................................................... (75)
(三)教学管理 .................................................... (75)
(四)教学条件 .................................................... (76)
专业建设方案【篇12】
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而校内实训室不仅是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关键场所,也是学生职业习惯、职业道德、安全生产意识、团队意识、成本意识和环保意识等职业素养养成的重要场所。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室建设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和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是职业行为和能力标准。而以知识能力的职业性和人才类型的技术性为特征的高职人才培养,必须通过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来培养。产学双方在校园内以生产性实训基地真实的工业环境为依托,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是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培养高职人才的最有效模式。
面向辽宁省物流业,主要为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熟悉物流配送、运输、仓储、国际货运代理等业务流程,掌握物流业务操作技能,能够运用物流信息管理软件进行一线物流业务管理的高技能人才。毕业生就业岗位可以胜任的工作有仓储配送部业务主管;物流运输部调度、车队队长;国际物流部报检员、跟单员;信息管理部主管等岗位。
根据专业毕业生的任职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和项目课程教学改革与要求,突出“岗位能力为本、工学交替、先进制造技术”的理念,进行校企共建,校企共同建设具有真实岗位,能反映当代生产一线自动化新技术,集“技能与创新训练、职业培训与资格认证、技术服务与科研攻关、新技术推广、省级技能竞赛基地”于一体的综合性、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实训环境布置要融“教、学、做”一体,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手脑并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就业。
实训基地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职业氛围的营造,场地的设计、设备的摆放和周围环境布置要体现专业特色,要使学生进入实习场所就能感受到企业工作环境和专业文化氛围。在实训中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实训,注重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组织管理才能,使学生在现代工业精神的熏陶下全面提高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实训基地建设还要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通过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大力改善专业的实训条件,能积极有效地推进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改革,改变传统的学科体系的教学模式和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落后观念,使“教、学、做”融为一体,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训基地建设要满足实施“嵌入式”教学模式的需要,使各工种职业技能考核内容与各专业实训项目结合,将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内容嵌入实训课程中,实现“双证”融通。
制定、完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引进先进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企业参与专业实训基地软件建设,共同制定完善实训基地设备管理制度、实训室管理制度、兼职教师实训指导管理制度、实训教学组织管理制度、实训指导教师岗位职责、实训室学生实训守则、安全操作规程等。编写技能训练指导书,开发技能培训项目,完善考核标准。与佳怡物流、圆通快递等企业合作,开发岗位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训练项目;编写和完善岗位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训练指导书;完善岗位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考核标准。
(1)先进性。物流实训基地应体现先进的物流管理思想,采用目前先进的物流管理软件和信息技术,应用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2)实用性。物流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物流业态较多。根据国家物流标准可分为运输型物流企业、仓储型物流企业、综合型物流企业等三种。在设计现代物流实训基地时应选择典型物流企业为原型再现其业务与管理流程。同时使学生通过实训了解不同物流企业的流程,掌握物流业务操作的基本技能。
(3)可操作性。根据物流企业的实际运作流程,现代物流实训基地可按认知、操作和管理等三个层面来设计物流业务的范围和岗位职责。认知层面的实训重点是营造各种物流职业场景和物流文化,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物流操作层面的重点是物流业务操作和物流设备操作;物流管理层面的重点是利用it系统进行物流规划和物流方案设计,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4)开放性。企业的物流模式随着物流政策和物流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因此物流实训基地应能动态地顺应物流企业的这一变化,具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5)可扩展性。任何周密的设计都有其局限性。随着物流的发展,会出现许多新的物流模式和物流岗位,从而对物流实训基地提出新的需求。物流实训基地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特点。
1.加大投入,加快基础硬件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我们聘请了该专业的教授、企业专家及一线教师等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一起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指导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
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加大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建立了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室和校外的实训企业基地。为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我们加强了校企合作,并把校内实训基地向校外延伸。未来几年,我们还将行业内知名企业以合作共赢为基础,建立校企合作中心。主要负责实训基地进行常规管理与运作校企合作的规划发展、对校企合作共建项目。在现有基础上,充分利用实训基地资源优势,极稳妥地发展学历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培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以基本条件建设和开拓市场(拓宽专业设置、开发非学历教育项目、组织生源、合作办学等)为抓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素质为根本,有计划、有步骤地建成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载体,合理分布教学培训站点,组成继续教育的开放式合作网络,形成教学资源共享、管理服务顺畅、效率和效益明显的局面。
结合学院师资队伍规划的要求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的特点,建设、优化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的专业教学团队,重点实施以专业带头人为对象的“名师工程”、以青年骨干教师为对象的“青蓝工程”,以兼职教师为对象的“双师工程”等“三项工程”,健全完善师资队伍管理的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着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专业能力、研创能力、合作能力,打造一支具有“理实兼备、国际视野”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合作企业设立教师工作站,实现所有专业教师的企业轮训;通过设立的校企合作中心,吸纳企业派出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在教学岗位或管理岗位兼职;建立教师联系企业制度,鼓励教师在企业兼职,开展与企业紧密合作的技术开发与服务,使教师能及时跟踪行业发展动态,掌握最新技术,在项目实施中提升专业水平。
物流管理专业现有师资6人,具有高级工以上资格的“双师型”教师2人,这六名教师都具有硕士学位,有二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教师4人,专任实训教师3人。近几年来,学院先后派出5位教师参加了国家或省级骨干教师的培训,还聘请了校外的企业高级工程师到校任教。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围绕辽宁省物流产业发展战略,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培养有良好职业素质的技能人才,走出一条发展、创新、改革之路,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以专业师资为主体,以挂靠实体公司的形式,建成校企一体、教学做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专业为解决学生学用分离、专业教师工程实践经验不足、学生顶岗实习等生产性实训的问题,考虑物流管理专业核心业务处理的特殊性,解决校内生产性实训问题的途径为:
第一,通过为企业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员工培训等互利互惠机制建设,进一步密切校企合作关系,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同步企业的真实业务,建立动态化真实性业务数据库,在校内计算机软件平台上实现真实物流业务原始单据流转,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物流管理软件平台上进行仿真生产性的技能训练和岗位模拟实训;
第二,将物流运输核心设备安装在易通公司物流的运输设备上通过网络和计算机管理软件,实时监控、采集物流运输信息,通过实时跟踪和信息分析,实现物流运输组织、运输业务筹划等企业物流运输业务的生产性实训。此外,在仓储配送业务实训室建设中,依托易通物流公司,按照企业仓储配送业务实际需要,共建“仓储配送实训室”,采用“业务托管式”为学生开展生产性实训创造条件。仓储配送实训室的日常业务全部是企业的生产性任务,实训指导教师全部是企业人员,学生实训期间在师傅带领下完成生产性实训作业,达到岗位综合实训目的。
高职教育应当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面向技能、面向新技术、面向生产一线的职业技术教育上。加强生产性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促进实训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不可替代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