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干部事迹材料”所涉及的问题广泛而复杂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此时此刻你还在寻找适合自己的范文吧?文档处理可以提高信息传递与共享的效率,处理前我们就需要运用一下正确的范文。
乡镇干部事迹材料 篇1
甄维民:坚守岗位 恪尽职守展现党员担当
甄维民,男,中共党员,山东中茂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禹城分公司工程部经理。疫情期间,甄维民同志负责疫情防控隔离点、方舱医院的电力设施施工、电缆架设工作。3月14日18时,为保证禹城市柒零产业园方舱医院一次性送电成功,6个小时内敷设240余米电缆、安装800千伏安变压器,为该方舱医院顺利投用提供电力保障。
3月17日零点30分,禹城市康养中心医院电缆严重受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收到消息后,他立即带领党员突击队开展抢修,经与检修工区等部门联合协商,迅速制定方案,仅用40分钟就完成受损电缆的抢修工作,及时恢复供电,为该中心医院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
乡镇干部事迹材料 篇2
今年以来,围饶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两大重点,坚持以繁荣,发展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完成“农村设施建设改扩建工程,文物保护工程,体育健身路径工程,文化消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等六大项目建设,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十有”的要求,建立建全了工作制度,做到了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资料,有活动总结。
二、在业务工作中,按照年初业务部门签定的目标职责书,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是按照乡党委,政府的安排,组织开展和筹办了__年春节全乡秧歌,社火汇演;
2是在四月组织开展了“唱想和谐西坝”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3是组织了各村开展了戏曲,文体,文艺综合活动,县电视台录制了“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4分钟的记实片,在县电视台进行了报道宣传;
4,是于4月26日配合乡团委举办了庆“五一”迎“五四”五月歌会卡拉ok大奖赛活动;
5,是及时向县局上报了各类报表及典型材料;
6是上报了剧目创作九篇;
7是按照县局的要求和安排,征集并上报了,副书法绘画,编剧创作,参加了县上庆“十一”展览;
8是织了全乡秦腔戏剧爱好者3人参加了全县秦腔大奖赛;
9是组织乡机关干部职工参加了县上自衄车环湖赛,拔河比赛;
10,是国家根据省市县“丝稠之路文化长廊”农民健身工程,实施了“四个一”工程,制作了“文化中心站活动室的牌子,制定了各项活动的管理制度,争取投放乒乓球台2副,健身器材6套,并上报了文化大院户两户,(共和村四组__,西移2组__)经过上报审请资料,上级部门给文化大院户___投放乒乓球台一副,篮球牌一副;
11,是加强了辖区内的文化市场管理,并对违规摆放棋牌门市部,定期不定期的配合县局进行了检查督查,并签定了保证书;
12,是加强了田野文物管理,制定了管理制度,配合县局进行了3次检查。
三、中心工作:
一年来,我主要参与配合的工作,(一)是农业普查数据录入。(二)是村“两委”会的考核换届工作。(三)是配合沼气池检查。(四)是合作医疗收费工作。(五)是配合农业观模工作。(六)是配合共和二分支渠修建。(七)是配合了对共和,高桥的自来水收费工作。(八)是参加苹果蠹娥病防治督查,(九)是棉花收购市场的督查,(十)其他工作。在上述工作中,本人态度端正,认识明确,认真遵守工作纪律,实事求是反映社情民意,做到了不摆困难,不讲条件,统筹兼顾,用心参与,较好的完成了各项任务,没有因个人失职造成不良后果。
乡镇干部事迹材料 篇3
冯xx同志于20xx年11月结对帮扶郭镇干河坝村崔凤山、郭培兵2户困难群众,在帮扶工作中,他视帮扶户如期脱贫为己任,把帮扶群众当亲人,用亲人般的情怀真心落实帮扶工作:
一、全面了解准确掌握基本情况。
细致调查摸底,准确掌握致贫原因,精准研判明确脱贫帮扶工作目标思路和具体措施,做到底子清、情况明、研判准,思路对、措施实。
二、深入思想沟通,宣传好党的扶贫好政策。
密切帮扶群众沟通交流,建立信任关系,积极宣传扶贫政策,规划帮扶群众通过脱贫帮扶和自身努力要实现的美好生活向往,统一家庭主要成员对脱贫工作的思想认识,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明确脱贫要实现的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目标和目标实现需要实实在在解决的问题,切实把政策宣传落实好、思想沟通关系建立好、脱贫的目标措施确定好,把帮扶群众苦干实干、勤劳致富自主脱贫的主观能动作用调动好,扎实落实帮扶责任和帮扶措施,切实把帮扶的作用发挥好。
三、大力支持帮扶群众发展脱贫产业。
结合帮扶群众的家庭人力、土地山林资源、已有产业发展基础和主要劳动力具备的产业发展技术,并参考产业发展市场前景,充分沟通共商,确定适宜2户发展的产业,使2户群众连年发展猪苓1200窝、天麻800窝、黄精1.5亩、柴胡6亩、丛楼2亩和生猪、土蜂养殖,使产业发展持续稳定、初具规模,形成中长期经济发展基础。
四、鼓励支持外出务工,增加经济收入。
为保障帮扶群众家庭日常生产生活支出和经济收入增加,深入做思想工作,为其提供务工信息,做好务工期间其家庭学生上学、老人看病的关心关怀和保障正常务工的经济支出周转,积极动员支持2户主要劳动力发挥自身具备的挖掘机操作、房屋建筑瓦工、钢结构工等劳动技能特长,外出就业务工,两年来2户分别2人外出务工,年务工收入达4万元以上,家庭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以上,确保了家庭经济收入稳定增收和生产生活保障。
五、着力为帮扶群众解难事、办实事。
郭培兵户前期发展食用菌、猪苓等产业,因产品市场价格走低,欠下了银行贷款和私人借款8万元债务,面对继续发展天麻、猪苓产业无资金来源,特别是银行和借款人的催债,想继续申请银行贷款无钱还欠账、找亲戚朋友借款或提供贷款担保又无人能提供帮助,使他们小两口陷入极具困难境地,他得知情况后,根据他们的需要,于20xx年春节一收假,便将计划购房的钱拿出2万元主动送去在郭镇信用社协助其偿还了前期贷款又为其担保再贷款3万元还了私人借款和解决了产业发展所需资金困难。
帮扶崔凤山户住房破旧被确定为移民搬迁分散安置,由于要求施工时间紧,本户又对建房情况不太了解,他积极协助该户落实建房选址、请房屋设计及监理技术人员为其提供房屋设计图纸、基础和结构施工的现场勘验和技术指导,房屋主体完工后,在实施房屋水电门窗安装时遇到资金困难装修材料无法采购,他便同该户主人对所需材料计算后到临近康县县城门窗加工店进行了价格询问,经概算所需资金1.9万元,他为了让经营户为其提供欠账订货便找康县亲友能否做个担保预定,经与经营户协商不成情况下,为保障房屋及早装修入住,他又及时筹集资金1.9万元到康县进行了材料订购,通过提供帮助,使该户新建住房保障了质量并按期入住。同时为使2户子女接受良好教育,将2户3个学生转至县城就学。
六、关心家庭日常生产生活。
在老人生病时、子女就学过程中,经常性给予老人和孩子生活物质关怀和经济帮助。由此,深得帮扶群众赞扬,于20xx年初专程到单位给他送上了一面扶贫帮困情暖民心旌旗,总是不忘的说你是我们的大恩人,是你使我们的生活得到改变。
乡镇干部事迹材料 篇4
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基层干部,他在平凡的岗位一干就是30年。30年来,不论职务如何变化,他都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身上的责任,更没有忘记入党的誓言。他,就是镇统计站站长、村支部书记。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干部,但是他始终想着百姓的福祉,心系着国家的发展。
多年以来,他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科学发展观系列理论。他深知:一个人只有有了与时俱进的思想做指导,人的认识才会提高,思想才能净化,行为也才能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同步,与发展同步,也才能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国家富强的人,才能为人民谋福祉。正因为如此,他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思想理论知识,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认真听,做好笔记,写好心得;用党的指导思想来约束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而真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实现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013年年初,党委镇府要他兼任村书记,这是一个前任书记贪腐贪腐被抓留下的烂摊子,村里事务堆积很多,村民怨气很重,矛盾重重,谁都不愿意接手。可是没有任何怨言,毅然决然地接受了。对于的决定,大家都议论开了:有的人劝他“你都快退休了,不要惹一身骚,好好当好你的统计站长熬到退休就好了”。有的人认为他是想去村里作秀,挣名誉。有的人甚至怀疑他想趁机捞什么好处......质疑声此起彼伏。对于大家的议论,说:我想到村里干两年,做点实事,别人的看法我管不了,只能说做了就知道了。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不管做什么,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知道,发展才是硬道理,群众过得好是他最大的梦想。
一、用真诚感化群众。
上任伊始,他便提出并开展了“四必到”、“五必访”活动:党员生病时到病床探望,邻里产生矛盾时到现场调解,居民有困难时到家中解忧,遇到突发事件时到一线处置;同时,对困难群众必访、对残疾人家庭必访、对失业人员必访、对孤寡老人必访、对新流入人员必访。统计站的工作很多,但是还是坚持每天都到村里去,白天做好村里的事情,晚上就加班做统计站的工作,和他一起工作的小龚说:“林书记早上安排好日常的统计工作就去村里,晚上回来又接着加班完成统计站的工作,经常看到他晚上11钟还在办公室。”村离镇政府比较远,没有公车去,他就私车公用,开自己的车去,一年多来,油费都不知道耗了多少。谈到这个事情的时候,他总是乐呵呵的自嘲:“国家严格控制公车私用,总不会管我私车公用嘛!”
他在村里大力推行群众工作“一线法”,把情况掌握在一线,感情融洽在一线,工作推动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刚开始,由于历史原因,村民已经不相信村干部,林书记通过调查,画出村民小组农户居住示意图,列出农户走访情况登记表,一家一家的上门拜访,真诚的和农户交谈,讲解国家现在的反腐措施、讲解“八项规定”,并说明自己一个镇干部下村来,一没有什么亲切朋友在村里,二没有利益基础在村里,就是来帮老百姓干实事的,大家可以随时监督。慢慢地,群众通过与他的接触,开始相信这个新来的书记。说:“在长期的基层工作中,他已经深深体会到,只有本着‘言能以理服人、行能以力服人、管能以高水平驾驭人’的原则,从大事着眼,从小事做起,老老实实做人、公公正正办事,怀着一颗真诚为群众办实事的心,带着感情工作才能克服一切困难,才能赢得村民的信赖。”2013年全年,在的努力下,村财务公开透明,每一笔钱从哪儿来到哪儿去都明明白白并且在村部公示栏公示;社会稳定,矛盾化解,无一人越级上访;村两委班子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勤俭节约,比上年节约开支三分之二以上。现在,“林书记,您看这个怎么办呢?”“林书记,你说这样行不行?”……村的村民有什么事都会和林书记聊聊,问问书记的看法。
二、用行动富裕群众。
基础很薄弱,经济条件较差,硬件设施不足,困难群众较多……一上任就苦苦思索如何提高村民的收入,改变落后的村貌。国家危旧土坯房改造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林书记正认真走访着上年土坯房改造户,看看他们的情况。“怎么样,国家的补贴都到位了吧,家里应该轻松了一点吧?有没有什么困难?”“到了,是轻松一点,但是现在红砖涨价了,工钱也涨了,虽然政府有限价,但是还是涨了一点,材料和工人都很紧张,进度也比以前慢。”红砖涨价,还不够卖?工匠也不够?一个个疑问在脑子里盘旋,这不是个致富的好机会吗?村在国道边上,交通方便,加上村里本身就有丰富的煤矸石资源,市场就近就有,这不正好建砖厂吗?有了这个想法,立马四处联系,组织村民兴办砖厂。2013年村建成并投产砖厂3个,解决了200多人的就业问题,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他还组织村里的泥工、木工、瓦工等工匠进行技能培训,成立专业施工队,增强村里工匠竞争力,帮忙联系施工单位,使很多村民实现了就近就业。通过一年的努力,到2013年年底,全村人均年收入增加了500多元。
三、用环境净化群众。
在带动产业发展、带领农民增收的同时,时刻不忘搞好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整治工厂污染和生活垃圾,提升村容村貌。2013年,村完成村主干道延长1公里硬化、马垇小组通组公路新修与硬化、早禾田公路路基修建等工程。2013年全村完成31户土坯房改造、新增一台100千伏变压器,解决了200多户农户低电压照明的状况。对山塘、水库等水源的铅污染问题进行梳理和整治;及时修理村级主干道,完善公路边的绿化设施,减少空气污染;协助企业做好节能减排,提升技术,减少污染排放;他还组织党员干部和村民对村里道路两旁、屋场内外的垃圾进行定点无害化处理,新建休闲广场,大大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2014年,村还提出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四个治理”,以及做好群众工作的亲民、为民、助民“五个不”工作计划和要求,通过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塑造了党和党员干部新的良好形象。林书记说:“在30年的基层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我们改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服务,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什么岗位,我都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入党誓言,始终坚持与群众心心相印,对群众忠心耿耿,为群众勤勤恳恳,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做出闪亮的贡献!群众工作无小事,基层是个大舞台!
乡镇干部事迹材料 篇5
政治上坚定。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能及时贯彻落实上级党委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旗委的工作部署,并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政治敏锐性强。在“三讲”教育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带头剖析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切实进行整改。在取缔“×××”邪教组织等政治斗争中,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思想解放,思路清晰,注意抓主要矛盾,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担任旗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期间,通过组织实施“公民素质工程、城镇品位工程、文化品牌工程、文明通道工程”等精神文明建设“四大工程”,找准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以提高公民思想道德、城乡文明程度、群众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切实加强了以诚信为重点的`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了文明城镇、文明诚信、文明行业创建活动,为全旗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工作有魄力,注重抓落实,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针对阿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实际,提出了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全旗上下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四大工程”,以旗委名义下发了关于《今后一个时期全旗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体安排意见》,文件出台后,多次组织召开文明委成员单位和有关责任单位协调会,对既定工作任务进行督促落实。在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和文明示范窗口等评选表彰活动中,积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对届期认定办法进行积极探索完善,尝试和总结了许多有益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建立抓落实责任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奖惩措施,凡是旗委、政府作出的重大决定和文明委研究通过的工作任务,坚持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几年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水平明显提高,在全市有较大影响,社会环境和公民道德素质明显改观,为创建文明阿旗、和谐阿旗做出了积极贡献。
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注重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作为旗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即是副职,又是一把手,在工作中,一方面围绕全旗中心工作,全力配合部领导工作,做到到位而不越位、补台而不拆台。另一方面支持文明办副主任和工作人员大胆开展工作。在决定重大问题时,认真听取副职和有关部门的意见,组织文明委成员单位经常性开展调查研究,献计献策。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敢于批评、不留情面。事业心和责任感强。为人正派,办事公道。注重学习,知识面较宽,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较强。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对自身要求严格。
不足之处:对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工作涉猎较多,对其它诸如对外宣传等方面工作涉及较少。由于工作性质关系,平时多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和经济建设知识的学习,对外宣、理论等其它领导分管的工作配合还不够紧密。
乡镇干部事迹材料 篇6
作为一名老乡镇干部,邵正波同志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自20xx-20xx年以来,他在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中认真履行帮扶工作责任,千方百计为帮扶的贫困户排忧解难,真正把贫困户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真心换真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从实际出发,解决产业发展。贫困户想脱贫,发展产业是关键,同时还要有实干精神。他帮扶的贫困户在唐家沟村阳山坝组,2户8人,都属于高山吊庄户,交通条件差,生产生活不便,产业发展缺技术、缺资金,导致贫困户发展产业的顾虑比较多,为促进贫困户增收,他结合两户实际和发展意愿,鼓励发展香菇种植、乌鸡养殖,并帮助他们选址搭建大棚。首先帮助解决资金问题,协助贫困户申请落实小额贴息贷款每户3万元,扶贫互助协会资金2万元。其次邵正波同志本身家中是种植香菇大户,具有专业的种植技术,
在两户贫困户种植代料香菇过程中,他作为一名技术指导员,帮助指导接种、上架等种植技术,通过他的鼓励帮助,20xx年他所帮扶的两户贫困户发展代料香菇1.2万筒,同时养鸡200只,养牛3头,并介绍其两户外出务工3人,人均收入均过万,做到了家中有产业,人人有事做,月月有收入。
真心换真情,帮扶暖民心。邵正波同志每周都到帮扶户家中了解生活情况、指导产业发展,解决实际困难,20xx年4月中旬得知马元兰因子女外出务工,家中缺劳力,代料香菇菌种接不上,6亩的玉米没有播种,他就住在贫困户家中,帮忙劳作用四天的时间协助接种7000筒代料香菇以及玉米播种,解决了燃眉之急。
他对待贫困户就像对待亲人一般,20xx年12月12日贫困户马元兰焦急的打来电话说他的妻子汪素英在劳作时不慎摔倒,无法行走,于是邵正波同志立刻驱车40余公里将汪素英及时送到县中医院,由于救治及时,汪素英于二十多天后就恢复出院了。他又将其送回家中静养,期间忙上忙下,毫无怨言,还经常给帮扶户马元兰买高血压降压药和感冒药。
他每次入户走访,都会耐心的进行扶贫政策讲解,他所帮扶的两户贫困户交通条件落后、出行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积极宣传移民搬迁政策,两户都在唐家沟集镇安置点各按政策享受到了一套100㎡的集中安置房,他帮助规划,指导装修,两户均于20xx年10月搬迁入住。
现在,他和两户贫困户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不是一家人,胜是一家人,每次他到贫困户家中去,总有唠不完的家常。他的事迹也在全镇干部帮扶工作中起到了积极地榜样作用。在脱贫攻坚一线,我们需要这样的干部。
乡镇干部事迹材料 篇7
男,36岁,中共党员,镇党委书记。22岁开始在乡镇工作,有14年乡镇工作经验。他是一名真正扎根基层,能够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敢于打破传统,敢于担当,敢向困难挑战的领导干部。
一、敢破传统。同志接任镇党委书记以来,他致力于以制度管好人,严格依法办事,规范办事程序,维护公平公正。一是以制度管人,破除人治思维。眭书记常说,“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制度,要将外在的制度转化为内在遵循,转化为大家的思想自觉”。他想改变乡镇管理松散、干部上班不规律、群众办事找不到人等毁坏政府形象的现象,所以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干部管理制度,如干部考勤,每个干部每个星期至少在镇里住四天以上,实行指纹打卡,打卡时间为早上8:00——8:30,晚上8:30——9:00。他的理念是,对干部严格,对群众优厚。只有干部管好了,才能更好的服务群众,才能推动镇振兴发展。二是依法办事,维护公平。他常常强调,乡镇干部要善于学习法律、运用法律,用法制思维做好群众工作,维护群众利益,保护公平正义,正如他自己做到的,在干部没有按照规定办事的时候,在群众提出不符合法律及政策要求的时候,他的答复一定是按照程序来、按照规定办,不符合规定的.事情坚决不能办,损害公平正义的要求坚决不能答应。
二、敢挑担子。圩镇脏乱差问题,是党委政府的“一块心病”,近年来群众反映强烈,呼声较大,同志担任镇党委书记后,明确将圩镇整治列入党委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向自己身上“压担子”,结合现在正在改造的105国道,制定了圩镇整治规划。一是亮化工程,从105国道坝高路口到圩镇路段要安装路灯,修好排水沟,做好绿化;二是老圩镇整治,从规范农贸市场摊位开始,加大整治力度,将圩上违法设置的摊点取消,同时对同生路、中学路等街道马路进行维修。三是圩镇重心转移,努力推进圩镇中心向原赣南水泥厂旧址发展。可以说圩镇整治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巨大工程,这个“担子”非常重。
三、敢除难题。做群众工作,是眭书记的“拿手活”,他熟练掌握群众工作方法,知道如何引导、疏导群众诉求,在镇工作后,他对巫少伯、张卿山、张桃生、张玉山等信访户的信访事项处理得当,还和他们交上了朋友。对一些重大信访案件,他也非常有办法。2013年11月1日,高桥煤矿部分职工因矿方“停产闭坑”,聚集到县信访局上访,要求给予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补偿。镇党委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寻找出突破口,经过一个半月的协调,该事件得到妥善处理。对历史遗留问题,眭书记不回避不敷衍,既尊重历史,又尊重现实。2014年6月16日,眭书记在高桥村马牯栋小组参加户主会,村民反应,关于其通组公路修建问题,之前有多位驻村领导表态要修好该路,到现在还有四百米没有修好,村民反映强烈,认为党委政府“说话不算数”,不讲诚信,经调查了解情况,确认确有次事,眭书记当场向大家承诺,9月底前要完成四百米通组公路修建,要大家给予监督。
乡镇干部事迹材料 篇8
一场场生动的教育,一次次心灵的洗礼。伴随着巡回报告在全省各地的开展,一个优秀基层干部的名字在浙江大地广为传颂
她就是王益群,仙居县官路镇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一名扎根基层26年,把毕生的精力献给党的事业,献给山村群众的乡镇纪检干部。
情牵百姓、执政为民,她将满腔热情倾注于群众工作
又是一年秋风起,斜阳下,望着刚刚建成的新房,仙居县官路镇后里吴村71岁的村民吴冬香情不自禁地从上衣口袋掏出手机,按下她一直想拨打的号码。
屏幕上显示:王益群,但电话那头,再也听不到她熟悉的声音。
7月,一个令仙居县官路镇干部群众刻骨铭心的月份。
20xx年7月22日,年仅45岁的官路镇原纪委书记王益群因患胃癌晚期,医治无效,离开了她深爱的家人,离开了深爱的乡亲,离开了她深爱的山山水水
哎,我现在都还不敢相信我们的王书记就这么走了,我还想等盖了新房,请她来坐坐,现在再也没机会了说着,吴冬香的眼中已噙满泪水。
王益群,人如其名,以做有益于人民群众的事为一生追求,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生如莲花,爱如莲花,你是一缕金色的阳光,灿烂了父老乡亲的心房。你是一段动人的故事,生如莲花舒展悠悠的清香一曲追忆,一幕幕画面再次清晰起来
群众的事没办好,我们当干部的怎么能吃得下饭、睡得好觉?
后里吴村是官路镇工业集聚区,因为在多年前征地过程中,沟通协调不够,村民对镇党委、政府产生严重对立情绪。久而久之,村里工作无法开展,发展基本停滞,成了镇里的落后村、钉子村。
20xx年11月的一天,镇党委书记曹植森找到王益群。
益群,镇里决定在后里吴村开展后进村转化工作,由你担任工作组组长。我知道这块骨头很难啃,希望你能试试。这个烫手的山芋曾经被不少人推脱,曹植森早已做好王益群拒绝领命的心理准备。
好!王益群没有多说什么。其实,她心里明白,村民多年的积怨并不容易消除,这个组长不好当。
第一次到村里,王益群便叫上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座谈。破旧的村办公室里,气氛凝重。
一见镇里派了位女组长,村民们便议论开了。来个女同志,可能只是挂个名头,应付应付我们。这个女干部,能给我们办实事不?面对村民的质疑,王益群微笑着说:大家可以把我当自家人,有什么难处、有什么要求,随时都可以找我。
一天,王益群在村里走访,一名老妇疾步匆匆地走到她面前。
你就是镇里派到我们村的王书记?我们家的老屋破破完(仙居方言,非常破旧的意思),就快塌了,还有手臂粗的蛇爬进来,你管不管?问话的便是村民吴冬香。
管婆,你带我到你家去看看。
说着,王益群随吴冬香来到位于山脚的一间老房。屋子后门是一座大山,严严实实地挡住了光线,老人生活在这间已有50多岁的屋子里,墙壁爬满了裂缝,屋顶还不时有石灰飘落。
看着这景象,王益群心里一紧,握着老人的手,说:婆啊,这房子太危险,我一定帮你移到下面平地去。
在村里走访时,王益群发现,大部分村民的房子都有五六十年的房龄,而且是危房,村民最强烈、最迫切的愿望是旧村改造。
但是,村里土地调整是摆在她面前最棘手的事。该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土地涉及151户村民,几乎每户都有自己的想法。
王益群就一组一组、一户一户地去做工作。因为农户白天干活,一般都不在家,她就利用晚上的时间找村民谈土地置换的事情。
每当太阳下山,夜幕渐渐降临时,一辆香槟色的QQ车穿行在山路上,那是王益群为方便下村专门购置的私家车。车里放着她随身带的保温杯,里面装着治疗胃病的中药。半年时间里,她几乎每天处理好镇里的工作,就往村里跑。
其实,那时候王书记已经得了胃癌,她每天脸色也是铁青色的,但她一直说是普通的胃病,因为工作忙也没时间到医院细查。后里吴村驻村干部徐为民记得,那几个月,每次和村民谈判几乎都到凌晨,即使群众情绪激动地呵斥,王益群也总是面带微笑地听着,和村民沟通想法,做思想工作。有时候,忙得忘记吃饭,饿了,她就嚼几口方便面。好几次,我见她捂着肚子,可能是胃太疼了。她就悄悄走出会议室,到自己车里喝几口中药后,又回到会议室。我们劝她先回去休息,但她总是说村民的事还没办好,我回去哪能睡得着。
王书记连每个周六、周日都来我们村。平时,我们遇到什么难事,一个电话,她就赶过来。后里吴村村委会主任吴旭明感叹,这样的干部,我们百姓能不信、能不服吗?
其实,王益群在解决后里吴村遗留问题时,受了不少气,甚至遭到过谩骂。
也有人劝王益群:你全心全意想帮村里办好事,但村民不理解就算了,没必要自己讨骂。
如果是我,肯定要发脾气。可她还能心平气和地一趟趟往村民家跑,一次次地找他们谈。作为一名女同志真的不容易。徐为民说,正是王益群对老百姓深厚的感情和工作的韧劲感染了工作组的每一个人。
王益群常常对他们说:村民骂我,说明我的工作还没做到家,我更要上门找他们沟通。群众的事没办好,我们当干部的怎么能吃得下饭、睡得好觉?只要我们用心办实事,他们迟早会理解的。就这样,她忍着胃痛,没日没夜地泡在村里,有些村民家,她先后去了十几次。
在她的努力下,后里吴村的土地调整终于如期完成。村民们看到新房开工兴建,说不出的高兴。
村庄整治也开始了,后里吴村110多口露天粪缸是个大难题。为了建公共厕所,需要把这些粪缸拆除。每口粪缸重50多公斤,就算男人都嫌太脏太累,不愿意干。
王益群见状,挽起衣袖,第一个动手。来,我们一起拉。村民们见王书记都带头干,也都上前帮忙。
用力拉!一二三,用力拉!她一边喊着,一边和村民们一起用手抓起粪缸往外拔。
此时,雨下个不停,但王益群和村民们一起,在雨中整整干了一天,直到天黑,将110多口露天粪缸全部拆除。如今,公共厕所已经建起,夏天村里再也不会有恶臭了。
这就是王益群,只要是有益于群众的事,就算再苦再难,她都不轻言放弃。
上张乡米坑村,高山村上红茄地里,一只只红茄在阳光下发出亮光。
村支书张贤林站在田边感慨万千:小坑村从出了名的穷村到全乡发展高山蔬菜第一村,王益群不知倾注了多少心血。
20xx年,任乡党委委员的王益群驻村米坑村。第一次来到村里,村民们就把她团团围住。
我们也想致富,可是找不到好门路啊。我们村穷,王委员你看看有啥路子。村民七嘴八舌地和王益群说开了。
乡亲们,别急,我们一起想办法。王益群神色凝重,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村民们改变现状。回到镇里,她便忙开了,找县农业局专家请教、找县蔬菜办干部商量,还带着专家到米坑村实地考察。
根据村里的情况,专家们建议推广种植高山蔬菜。高山蔬菜这个名词,当时村民还很陌生,一怕没有技术、二怕没有资金,大家都有些畏难情绪,谁都不想先试。
王益群就挨家挨户做工作,三天两头在村里、乡里、县里跑,为村民争取到3万元启动资金。驻村两年,她每周坐公交车到米坑村,请来农技专家到村里手把手地指导村民。为了帮助村民寻找销路,她四处打听,找到隔壁乡的农产品贩销大户上门收购。
王益群一一打消了村民的顾虑,第一年有80多户村民开始试种红茄。
农忙时,烈日下,头戴草帽、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的王益群在地里和村民一起采摘茄子。村民忙农活没时间做饭,她就帮忙生火做饭给大家吃。
她没有架子,我们有什么困难,都喜欢找她聊。村民张胡德听说记者来采访王益群的事迹,专程从广东坐飞机赶回来。那时候,我们家穷,根本没有资金种红茄,是她帮我们争取补助。后来我们家脱了贫。女儿到广东打工,我也跟着去了。虽然我再也没有机会当面向她说声谢谢,但心里永远记得她对我们百姓的好。说着,老张眼中泛起了泪光。
如今,全村家家户户种植红茄,高山蔬菜基地已经发展到200多亩,每亩年收入5000多元,60多户村民盖起了新房。周边11个村也跟着发展了高山蔬菜,高山蔬菜成了上张乡的致富菜。
一身正气、秉公执纪,她对腐败现象绝不姑息
干过纪检工作的人都知道,查办案件难,乡镇纪委书记查办案件更是难上加难。人手缺乏不说,乡镇地方小,人际关系复杂,容易得罪人,既要驳回一个个说情者,又要顶住许多压力。
面对说情,甚至是恐吓,王益群没有退却过。
20xx年9月,接任官路镇纪委书记伊始,一封群众举报信转到了王益群的案头:大湾村党支部书记王某在村里想让哪个村民入党,就是他一句话的事,村里三分之二的党员和他沾亲带故。
王益群隐隐觉得这其中有问题,立即组织调查。
大湾村的6名党员同时接到协查通知,同一天被请到王益群的办公室谈话。接着,王益群又带着调查组走村入户,一户户地听村民的意见。通过调查,查明王某没有经过支部大会讨论,就将已经嫁到他乡的女儿和另外一名村民发展为预备党员。
看到王益群动真格,王某再也坐不住了,心慌的他到处找关系为自己说情。
大湾村那事,你就意思意思,过了吧,也不是什么大事。益群,你刚来官路,没必要把一个村支书搞得那么难堪。你手下留情,就睁只眼、闭只眼,人家不会忘记你的。说情人有的给王益群打来电话,有的当面给她暗示。
党纪决不能留情,让我这个纪委书记留情,你觉得合适吗?如果我睁只眼、闭只眼,是对党、对百姓不负责任,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一番话说得说情人不好意思。
随后,王益群报经镇党委同意,取消了两人的预备党员资格,并依纪撤销王某的党内职务。
4年来,在王益群的带领下,官路镇纪委共查处了30起党员违法违纪事件,9人被开除党籍,两人受到免职处分,百余起信访案件得到妥善处理。到20xx年上半年,全镇信访量比3年前同期下降了三分之一。
其实,王益群也不是铁石心肠,每次发现干部有问题,她自己也很心痛,但她明白身为纪委书记不能损坏党纪的'尊严。
62岁的村支书胡旦寅打心眼里感激王益群。是王书记还了我清白,有了这样公正的纪委书记,我们工作起来也放心了。胡旦寅流着泪说,如果自己工作做不好,他第一个对不起的就是王书记。
前两年,村里征地拆迁,村集体一下子有了近百万元资金。有几名村民跑到王益群办公室举报村里7名村干部贪污征地款30多万元。
王益群接案后,第一件事就是查账。连续一个多星期,她和调查人员一起一笔一笔地核对村里过去10年的账。每查一笔账,王益群都要求将结果上墙公示。全部账本复印后,亲自上门送到村民手中,并把账目一条条解释给村民听。
经过核查后,村民才知道,之前5年因为村里没有集体资金,村干部的补贴年年打白条,直至集体有钱了,这才补足,人均不到1万元,胡旦寅带头只领八成补贴。除此之外,村干部并没有拿村里的钱。
村干部有问题,我们会一查到底,决不包庇,如果真没问题,我们也不能冤枉人。在村民大会上,王益群语重心长的话,让村民们消除了误会和顾虑。
担任纪委书记以来,王益群对违纪行为绝不姑息,但也不冤枉一个人。
无怨无悔、扎根基层,她把对家人的愧疚深埋心底
王益群是个重情爱家的人,只不过因为一心扑在工作上,她只能选择舍小家为大家。
王益群的儿子王杨凯凌现在在读大学。从记事起,他就知道妈妈一直在乡下工作,印象最深的是她来去匆匆的身影。
儿子上高三时,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下来,一只脚骨折了。在医院上石膏时,医生说,几个月不能下地走路,还需要人好好照料。王杨凯凌一听暗暗高兴:这下妈妈总要在家里多呆几天陪我吧。
可是,没等上好石膏,王益群接了个电话后,面露难色地对他说:儿子,对不起,妈妈要下村处理问题,没法陪你了。说着就匆匆走了。
王益群对家人有着太深太深的感情,但要当好一名基层干部,她对亲人有太多太多的愧疚。
乡镇工作26年,王益群与家人总是聚少离多。她只能把对亲人的爱和歉疚深深地埋在心底:
母亲瘫痪在床8年,因为长年在乡下工作,她很少在床前尽孝,只在母亲去世那一天陪着母亲走完最后一程。
为了弥补对丈夫、儿子的愧疚,每天不管下班多晚,不管白天工作有多累,她都会先把家人的衣服洗好再休息。第二天早上6时前,她会第一个起床,烧好早饭后出门上班。
哎,太累了,走都走不动了。见妻子经常拖着疲惫身躯回家,王益群的丈夫杨善哉非常心疼,也经常动员她调到城里工作。
农村工作总要有人去做,调工作的事情等等看吧。王益群淡淡地说。
26年,王益群无怨无悔、扎根基层,从没有向组织提出调动要求。
去年5月28日,王益群被抽调到县纪委参与办案。
当时,她的胃部已经出现剧痛,而且疼痛已经蔓延到其他部位,但对组织的安排,她从没想过推托,而是悄悄带上了中药和熬药罐。
出发去办案点的清晨,带队办案的县纪委领导郑金鉴觉得王益群脸色不好,询问她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没什么,老胃病。王益群轻描淡写地说。
在椒江办案期间,王益群是监控组组长,与4名纪检干部24小时轮流监督办案点。
办案头一天,坐在监控器前,王益群脸色苍白,挂满了汗珠。
王姐,你怎么了?同组办案的王秀燕问。
我没事,你要管好监控器啊,我去喝点药。10多分钟后,王益群又平静地回到座位上。
夜里,王益群蜷曲着身体,趴在床头,用嘴咬着枕头,一声不吭。
怎么了,没事吧?王秀燕分明看到,王益群的床单已被汗水湿透。
痛得有点厉害,打扰你休息了。王益群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也就是从那晚开始,王益群动用组长的权力:以后都由我来值夜班吧,反正我睡不着。其实,她是怕自己胃疼,打扰同屋人休息。
就这样,王益群忍着剧痛,一直坚持到办案结束。
6月6日,办完案子回到家里的王益群在丈夫催促下,再次到医院检查。
检查结果让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胃癌晚期。
转院到杭州治疗的那段时间,是她20多年来和爱人朝夕相处最多的时候。
在陪伴妻子的最后一段日子里,杨善哉心底一直有个心愿:带妻子到西湖看一看。两人结婚前一起去过西湖,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故地重游。
但是日渐虚弱的王益群,一直未能成行。
20xx年7月22日中午11时15分,王益群永远闭上双眼,这个心愿成了永远的遗憾。
8月2日,王益群出殡的日子,仙居地表温度超过40℃,但是,上千名群众冒着酷暑自发赶来。送行的人群中,有步行20多公里赶来的村民,有年过八旬、拄着拐杖赶来的白发老人,有抱着孩子赶来的妇女,有特地从外地赶回来的务工村民他们都是为了见益群书记最后一面,送她最后一程。至今,人们说起千人恸哭、挽幛如云的场景,犹在眼前。
在王益群离世一年后,再次追寻她26年来在基层奔波的身影,依然能感觉到她并没有走远:她的铁骨柔情留在了山乡,她对百姓那浓郁深厚的爱留在了山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