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整理教案

2023-05-25 07:49:32 小学整理教案小学教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必备部分,老师需要认真对待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师成功的教学基石。以下推荐一篇网络文章,题为“小学整理教案”,希望大家喜欢。但请注意,该内容仅供您参考!

小学整理教案 篇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整理房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52页的内容和相应的练一练。

  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整理房间》是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教材创设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情境活动——整理房间。通过“画一画”“分一分”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知分类,学会分类,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与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为今后学习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分类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分类打下基础。

  3、学习目标

  (1)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2)能按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整理分类。

  (3)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能与同伴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教学重点: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标准分类。

  5、教学难点:体会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6、教具准备:蔬菜,水果,文具,服装鞋帽等图片和多媒体课件等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始终把学生当作是学习的主体,努力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中经历分类活动,注重学生的合作与互助,提供多项交流的机会,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活、好动,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和思维有局限性,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1、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里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分类、学会分类,享受成功的喜悦。

  2、小组合作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三、说学法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努力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原则,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经历分类的过程,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通过观察、分析、思考和讨论等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超市购物情境——课件演示。通过动画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探究的欲望,并自然引出课题:分类

  (二)、结合生活,感知分类。

  1、课件出示主题情境图,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说说如何整理房间,在小组中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想法。讨论后,我边请学生回答边在课件上演示,使学生一目了然,经过课件演示,使学生明白:把物品按文具、玩具、服装鞋帽进行分类。(出示整理后的画面),能使房间显得更加整齐。

  2、我适时地教育大家以后要养成自己动手整理房间的好习惯,做一个勤快的好孩子。

  3、经过前后两个画面的对比,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分类整不但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好处。“淘气凌乱的房间”这一儿童熟悉的画面,具有鲜明的色彩,体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能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使学生感受分类的重要性。

  (三)、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1)我出示准备好的四组形状、颜色、大小不同的图形卡片: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实物的第一次分类。小组讨论热烈进行着,学生与同伴们交流着,操作着,对同一类物品进行第一次试着分类。

  分好后请每个小组派代表上投影台展示自己组整理分类的结果以及分类的方法,请其他小组的同学互相评价。然后提出问题:你觉得他们组分的怎么样,为什么?

  (2)继续引导:请大家再想一想,你们手上的图片除了这样分,还可以怎么分呢?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并动手开始进行第二次不同标准的分类。

  接下来,请小组派代表上展示台汇报方法,并相互评价。学生们在小组互评中得到启发,又对物品进行重新分类,大大激发了学生不断探索、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然后对学生进行鼓励性、总结性评价。

  (四)、课外延伸,应用分类。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出生活中所见到的分类现象,之后还出示了运用到分类的一些图片,包括图书馆、超市等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互动评价,课堂小结

  先让学生自我评价及反思自己在这节课的表现,再让小组内互相评价本小组成员的表现。

小学整理教案 篇2

  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学生对话,在情境中培养学生写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成为一名跟上时代发展的合格的小学生,我们不仅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还要有口才。与人交流,需懂得说话的技巧。语言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掌握了它,你与交往方能游刃有余。

  二、分类练习

  (一)劝说:

  1、根据情境,完成下列对话:

  (1)吃过晚饭,我正在写作业。这时,爸爸回来了,发现各处的灯都亮着,便边关灯边对我说:“”我头也不抬地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爸爸语重心长地说:“”说完,把用不上的几盏灯给关了。

  (2)一位同学考砸了,作为他的老师,你会说:作为他的家长,你会说:作为他的朋友,你会说:

  2、小结:劝说注意事项:.A、说话要委婉,不揭人短,不伤人自尊。

  B.语气要平和。

  C.要以理服人。

  (二)谈看法

  1、完成下面练习。

  (1)、现在有许多同学愿意上网,有人说上网看那些不健康的东西有害,有人说上网能开阔视野有益。就这个问题请你以“小学生玩电脑游戏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开展讨论会,为了参加辩论,请你做好准备。你的观点是:。你的理由是

  (2)、下面是公共场合所常见的标语,从客观效果和主观情感看,最好的一项是哪一项(),陈述你的理由。

  A.乱扔果皮纸屑,罚款10—20元!B.损坏公物是不文明行为,请自觉!

  C.施工给您带来不便,多谢合作!D.钱款当面点清,离台概不负责你理由:

  (3)今年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严重旱灾,致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6130多万人受灾,旱区群众接受各地各界援助的同时踏上艰难寻水路。目前,部分旱区绝收后面临口粮危机,旱情缓解至少要到5月下旬。看到这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写。

  2、教师小结:说话要有理有据,并且要有一定的条理。

  (三)询问

  1、完成下面的练习:

  (1)一个青年向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实验小学还有多远?”老大爷用拐杖在地上点了点说;“还有500()()。”“路只有论‘里’,哪有论‘拐杖’的?”

  “论里(礼),你应该叫我()()!”

  A、上面这段话中有一句话不得体,请用“”画出并把它改正过来。

  B、依据上下文,给两处()填上恰当的字。(直接填入括号内)

  (2)为了查阅资料,你到邻居张爷爷家去借《中华文库》,见到张爷爷你会说:

  2、教师小结:向人请教或询问时,说话要注意有礼貌,用上礼貌用语,并且说

  话要清楚,让人能一听就懂。

  (四)转述

  1、完成下面的练习。

  (1)情景再现:让几个同学表演:赵楠同学上课时突然晕倒了,老师和同学赶

  快把他送到校医务室,班主任顾老师让张强同学打电话告诉赵楠的家长。电话己

  接通,谈话己开始。(停止表演)师:假如你是张强,请你接着往下说。

  张强:

  赵楠的妈妈:

  张强:

  赵楠的妈妈:

  张强:

  赵楠的妈妈:

  (2)下面是西藏的王昆同学接到父亲从国外拍回来的电报,他要把电文转述给

  不识字的奶奶,应该怎么说?

  电文:昆儿谈判搁浅暂不回国圣诞前随团返藏父12月5日。

  转述:

  2、教师小结:转述应注意人物的身份、人称的变化,并且要把说话人所说的话

  准确无误转告给另一个人。

  (五)其它类

  1、完成下面的习题。

  (1)当你升入中学,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在没有人介绍的情况下,你怎样自

  我介绍,让别人认识你、了解你,想和你交往?

  (2)在毕业水平测试结束后,班上要组织一次“心灵交融”班会。假如由你代表

  同学们向班主任致告别辞,你将如何满怀感激和依恋之情发表感想呢?

  三、考考你:(小组内完成)

  1、小明正在阳台上浇花,楼下的刘阿姨说:“小明,你可真爱美啊,我刚晾的被

  单也锦上添花了。

  (1)你听出刘阿姨说话的意思了吗?她到底想说什么?而她是怎么表达的?

  (2)、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样幽默而不失真诚地回答刘阿姨呢?

  2、有一天,王明在马路上发现一个学生在草坪里玩耍,他去劝那个学生,那个

  学生却说:“踩得人多了,少我一个不少,多我一个不多,有什么关系?”王明该

  怎么说?

  3、4月14日早上7时49分,青海省玉树发生了7.1级大地震,造成1706人遇

  难,顿时,多少孩子变成了孤儿。作为一个小学生,你想为灾区的孩子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小学整理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能把整理的数据填入统计表.

  2.使学生能根据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整理数据的能力以及根据统计表、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回答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能把不完整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你家有几口人?

  我们班有多少学生?其中多少男生?多少女生?

  这些问题太简单了,通过数数就可以实现.但全市有多少人?全国有多少人?是怎样知道的呢?今天我们就共同了解一下简单的数据整理(板书).

  二、探究新知.

  1.教学统计表.

  出示例1.学生住家的分布挂图(例1图).

  教师指出:这张图是调查了四年级某班学生居住情况后制成的,通过这张图,一眼就可看出哪条街巷有这班学生.

  2.老师进一步引导:每条街巷住了多少同学?哪条街巷的人多?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几个?全班共多少同学?这时如果只看图,要准确回答以上几个问题,很不容易.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做能使回答方便?(将各街人数分别记录下来)

  我们可以用画表的方法进行整理.出示下表

  街巷名称

  学生人数

  教师指出:第一栏不填写具体街巷名称,一般留做合计(一共多少人).

  3.老师先带领学生填写两个街巷的数据,再让学生在其他街巷对应地方填写数据.然后将一共多少人.在合计栏中填写,形成完整的统计表.指出这样的表叫统计表.

  街巷名称

  合计

  和平一巷

  和平二巷

  胜利一巷

  胜利二巷

  东大街

  学生人数

  41

  7

  8

  6

  9

  11

  4.组织学生根据表回答问题:

  哪条街巷住的人最多,是多少?

  哪条街巷住的人最少,是多少?

  全班共多少人?

  5.教学条形统计图.

  为更加形象直观地表示数据的多少,常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出示画有小方格的小黑板,说明:每一格代表一个人,有几个人,就用几个小格表示,并把这几个小格涂上色.

  6.老师先在纵向上注明人数0,5,10(单位:人),再在横向上标明街巷名称,然后根据学生口述,老师在相应地方涂色,制成条形统计图.

  7.看条形统计图,回答:住和平一巷的比住胜利二巷的少几个人.

  8.反馈练习:

  下图中是同学投垒球的成绩.

  姓名

  小芳

  小丽

  小玉

  小红

  小梅

  成绩

  14米

  16米

  12米18米

  15米

  (1)左图每格代表多少米?

  (2)用图表示每人的成绩.

  (3)谁投的最远?

  (4)谁投的最近?

  带领学生完成表示小芳的成绩的长方形条.其他人的成绩,要求同学们在书中填空完成,并集体订正.

  三、巩固发展.

  1.四年级一班同学,每人从家里带来一本课外书,办起小小图书室.共有连环画13本,故事书15本,科技书6本,其他书5本.把书的本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里.

  种类

  合计

  连环画

  故事书

  科技书

  其他

  数量(本)

  同学们一共拿来了多少本书?根据本数制成条形图,画在下面的方格图上.

  回答下面问题:

  (1)一个格代表多少本?

  (2)哪种书最多?哪种书最少?

  (3)科技书比连环画少多少本?

  (4)故事书是其他书的几倍?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完成.重点引导:合计栏应该怎样填写?学生分组完成时,可以互相讨论研究.教师巡视时重点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马拉松比赛的路程是42千米195米.一名运动员用2小时25分跑完全程.这名运动员平均每分钟跑多少米?

  提示:先统一单位,利用此题复习平均的含义,为下节课学习求平均数做铺垫.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怎样整理数据,怎样填写统计表、统计图.用统计表、统计图进行数据整理有什么好处?(可以用统计表和统计图来整理数据.好处是清淅,直观)

  五、布置作业.

  活动性作业:调查一下四年级各班的人数,填入下面统计表.

  班别

  合计

  一班

  二班

  三班

  人数

  (1)哪个班人数最多?

  (2)二班和三班比,哪个班人数多?多多少?

小学整理教案 篇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0~111页练习与应用第8~10题,探索与实践第11~14题,评价与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与应用,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索与实践,使学生感受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感受圆的独特性。

  3.通过评价与反思,引导学生自己在探索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教学重点: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练习与应用

  1.谈话引入。师:今天我们继续对本单元学习的圆的有关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

  板书课题:整理与练习。

  2.完成练习与应用第8题。师问:最大的圆与正方形有什么关系?怎样求圆的周长与面积呢?

  3.完成练习与应用第9题。师问:谁来指一指这个运动场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哪个部分?求它的周长可以怎样想呢?求它的面积可以怎样想呢?

  4.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0题。师问:要求半圆形的面积,首先要知道什么?

  要求出整圆的面积,必须求出什么?

  二、探索与实践

  1.完成探索与实践第11题。教师问:是什么标志,知道标志表示的意义吗?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以圆为基本图形的标志。

  2.完成第11题。

  师:在操场上画的圆一般都比较大,用圆规肯定是不行了,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到操场上试着画一画。

  师追问:这个绳子的长就是圆的什么?

  3.完成第13题。

  在操场上进行测量并记录,回去后进行计算。

  4.完成第14题。

  先让学生进行猜想,再以小组为单位用一根绳子围一围、量一量。

  通过计算得出结论。

  师追问:你有什么发现?

  三、评价与反思

  1.指导学生理解每项指标的含义。

  2.自我评价、打☆。

  3.说说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四、课堂总结

小学整理教案 篇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5页的第45题,练习九的第46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捏用比例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用比例解答应用题

  教师: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有些应用题就可以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现在我们就来复习一下。

  1,用小黑板出示第35页第4题:

  我国发射的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在空中绕地球运行6周需行10.6小时,运行14周要用多少小时

  教师解释:运行一周就是绕地球一圈,人造卫星的速度是一定的。

  提问:

  这道题有几个相关联的量它们成什么关系为什么(有两个相关联的量,因图为=速度,而速度是一定的,所以转的周数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指名说说这道题用比例的知识怎样解答。当学生说出后,教师板书出解答过程:

  解:设运行14周要用X小时。

  6:10.6=14:X

  6x=10.614

  X=

  x24、7

  答:运行14周要用24.7小时。

  2.用小黑板出示第35页第5题:

  一个农业专业组乎整土地,原来打算每天平整0.4公顷,15天可以完成任务。结果12天完成了任务,平均每天平整多少公顷

  指名学生读题,并说出这道题的两个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当学生说出每天平整的公顷数与时间成反比例后,让学生完成这道题。教师板书出解答过程。

  3.总结。

  教师:像上面这样的题在解答时,先要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然后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再进行解答。

  二、课堂练习

  完成练习九的第46题。

  1。第4题,先说明一下,农药是药液和水合起来的重量,再提示:第(1)小题。要求配制这种农药750.5千克,需要药液与水多少千克,要先算出农药和药液的比、农药和水的比。

  2.第5题,让学生说一说根据什么来判断方砖的面积与方砖的块数成什么比例。

  3.第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解答思路。

小学整理教案 篇6

  回顾整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2.经过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整体回顾。

  1.师:同学们,三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下面我们一起把这学期学过的的知识来理一理、练一练,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进行的总复习。(板书课题:总复习)想一想,本学期我们都学过哪些知识?

  学生交流

  2.师:口算、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和用竖式做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除两、三位数,这些知识都属于计算,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

  [设计意图]以学生七嘴八舌的形式,激活学生脑海中原有的、零碎的知识点,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个大体的轮廓,为深入地探索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好基础。

  二、分散复习鈥敻聪傲健⑷皇砸晃皇土轿皇肆轿皇?/font>

  1.回忆整理知识

  师: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都有哪些知识?以小组为单位回忆并整理。

  学生整理。教师巡视。

  集体交流。学生可能整理为: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商的中间和末尾有零的除法、除法的混合运算、应用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有: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估算,乘除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2.回忆方法形成技能。

  (1)口算。86页第1题。

  教师可以再补充一些口算题,以考察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的口算能力,谁做的又对又快。比一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计算下列各题。

  357梅7=515梅5=480梅3=154梅5=

  学生独立计算,订正时交流计算的方法。

  师:通过计算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交流:计算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的上面写零,一定要记住商中间的零和末尾的零不能漏掉。

  (3)先估一估,再算一算。86页第3题。

  学生独立计算,订正时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是怎样算的?

  (4)先说出计算的顺序,然后再计算

  96024=366(32)=420(164)=

  14(25+42)=148-6246=7553=

  3.解决问题。

  课本86页第2.4题

  第2题。学生独立计算,订正时说一说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说一说你是怎样解决的?学生出现的方法可能有:

  ①359=315(人)2116=336(人)315<336

  ②21169=

  甚至个别学生出现③211635=只要学生的方法合理教师就要给以肯定、表扬。

  4.综合练习:91页第24.25.26.(根据学生的情况可以有选择的练习)

  5.拓展练习

  振华街有960米长的一段路,两边要栽树,每隔10米栽一棵,有120棵树够吗?

  [设计意图有针对性地练习能使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计算的方法,对所学到的知识有一个概括的、综合性的掌握。综合练习能检查学生应用掌握的知识、技能灵活的解决问题。拓展性的练习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

  三、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复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通过整理和复习,建立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讨论、归纳整理的活动过程中,树立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养成学数学、用数学的好习惯。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面积含义的理解,让学生进一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知道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对物体面积进行估测,并能进行有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能利用所学的面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整理学过的面积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结构,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在整理中构建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正确地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学具准备:

  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纸片各一张、两张大小不一的长方形纸、小黑板、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引入课题,明确复习目标

  师:同学们,在你们桌上有两张大小不同的纸,现在咱们来用彩色笔进行涂色比赛,看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比赛开始(学生操作完后),请冠军介绍经验,你选择的是这张小的纸来涂,是吗?为什么?(因为它的面积小)

  师:对,涂色部分就是这张纸的面积(板书:面积)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面积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面积的整理和复习

  二、回顾整理,沟通联系

  1.小组合作,自主整理。

  师:对于面积的有关知识在第四单元我们已经学过了,那现在你打算怎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这部分知识呢?请大家好好想一想或者打开书看P41-55页,然后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组长做好记录,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既全面具体,又简单明了。

  (小组讨论整理这部分知识,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构建知识。

  刚才通过小组合作进行了整理,哪个小组先来给大家汇报一下?

  教师倾听学生的汇报,适时引导其他小组补充。(要复习面积的含义,常用的面积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及举例说明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大小;还有长方形及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充分让学生说出自己学到的有关面积的知识,并适时评价。

  3.整理完善,沟通联系。

  师:根据同学们的整理,我们一起来详细的复习一下面积的有关知识。

  (1)什么是面积?说说身边物体表面的面积。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1平方厘米有多大?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分米呢

  请你给这些面积单位排排队。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0010000100100

  师:它们分别适合在生活中计量哪些物体的面积时使用这些单位呢?你能举例说说吗?(课桌面学校的操场我国的领土橡皮擦练习本邮票面手绢面毛巾教室墨河公园)

  (3)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谁能说一说这个公式是怎样得出来的?(学生回忆并交流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整理、沟通,从而达到回顾知识原状,并进行不同程度的系统整理,使学生把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在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网络并进行深入的探索。]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

  1.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5平方千米=500公顷

  (2)边长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一棵大树高16平方米。

  (4)用9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大正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

  2.估计一下教室地面的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如果知道教室的长为8米,宽为6米,请问它的面积是多少?如果我们要在教室的天花板一周围上装饰线条,那是计算它的什么呢?

  小结: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3.同学们,请拿出你们涂色的长方形,先估测一下它的面积,再实际测量一下它的长和宽,算出它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活动既巩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又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周长与面积的对比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到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综合练习:第88页第10、11.12.1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练习。)

  第12题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交流设计方案,并说说是怎样计算花坛和活动场地的面积的。

  四、回顾小结。

  师:不知不觉中我们一起度过了40分钟,能谈谈你在这节课上的一些收获吗?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和统计。

  教学目标:

  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理解、巩固年、月、日和统计的有关知识,初步掌握并尝试应用整理知识的基本方法。经过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前面请同学们回家或查资料自己来归纳整理一下年、月、日和统计两部分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看谁整理的清晰而且全面。下面我们先来交流年、月、日的知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家自己整理这两部分知识,就是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初步在实践中应用前几节课掌握的复习方法,并形成知识网络。]

  二、自主归纳,深化构建

  (一)复习年、月、日

  1.关于年、月、日你是怎样整理的?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对整理不完整的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及时补充完整,并且选出整理清晰、全面的。

  2.集体交流。

  师:说说你是怎样整理的?

  ①我看书后想起了那首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二十九。

  师:这首儿歌中都有哪些知识?谁想当老师来考考大家?

  学生可能问到:31天的有哪几个月?其他的月份是多少天?等

  学生回答出2.4.6.9、11月分别是30天。

  师:谁还想说说你整理的知识?

  ②我看书知道了一年有12个月,有大月、小月之分,月很特殊,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

  ③我会用拳头数出大、小月。全体学生一起用拳头数一遍。

  ④我知道计算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师:能详细说说吗?

  生:年份初以4能除尽的是平年,不能除尽的是闰年。但整百整千年的要初以400才行。

  判断下列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1894190019361998200020xx

  订正答案后同桌再交流一下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⑤我还知道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⑥我知道一天有24小时,有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两种方法。我们平日说的时间都是普普通计时法。

  ⑦我会两种计时法的换算。

  连线

  早上6:0014:0018:30晚上12:00

  晚上6:3024:00下午2点零时6:00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为:

  大月31天1.2.5.7.8、10、12

  小月30天2.4.6.9、11

  一年12个月28天

  2月29天

  普通计时法

  1天(日)24时24时计时法。

  [设计意图:学生由独立地归纳、整理到互相补充、完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深刻理解两种计时法的换算方法和表达形式。板书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综合练习:89页第14.15.16.2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①1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时要准确的说出判断的依据,平年有多少天,闰年有多少天。

  ②15题。要说明错误的原因并说出准确的说法。

  ③16题。提醒学生找出卡中的所有信息并独立完成,你能制作一张自己的出生卡吗?在小组内交流。

  ④22题。从统计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怎样计算他们所用的时间?从6:55到7:15该怎样算?

  学生交流的方法可能有:①算,从6:55到7:00有5分钟,从7:00到7:15有15分钟,一共有20分钟。②数钟表格

  肯定学生的方法,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一架飞机2月22日18:30从北京出发,2月23日晚上10点到的华盛顿,全程有多长时间?

  (二)复习统计

  师:同学们已经复习了统计的有关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做90页第21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后进生。

  (2)师:说说你是怎样涂的?

  生:一个格表示1米,有几米就涂几个格。

  师:从你制作的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各区的深度和那个区最深,哪个区最浅。)

  师:说说你是怎样求平均水深的?

  3米表示什么意思?各区的深度一定比3米深吗?

  你能举例说出平均数的意义吗?

  生1:我们小组第四单元的平均分是95分,这个95分是我们组的成绩,而不是哪个同学的。

  生2:我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26厘米,并不是每个人的身高都是126厘米,有的高,有的矮。

  小结:平均数反映的是一个整体的水平。

  [设计意图:平均数的意义是这部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复习时通过学生自己举出他们熟悉的平均分和身高,能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和应用。]

  师:怎样求平均数?

  练习:李阿姨家去年7月-10月份的用水量如下:

  7月8月9月10月

  12吨13吨12吨11吨

  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在总结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从知识方面来总结,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总结在复习的方法上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我都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

  我都学会了吗?

  教材简析:

  我都学会了吗?是总复习后的自我检测。检测内容包括学生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掌握情况;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对统计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考查学生对年、月、日知识的掌握。

  教学目标:

  能综合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意义,能利用周长和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并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利用年、月、日和统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合作和创新意识,体验成功的乐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逛商场吗?今天我们一块到商场去看看。

  二、解决问题

  1.解决课本92页第一题:列综合算式解答下列各题。

  这是一个关于购物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提供的各种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理解相当于的含义,弄清数量关系,然后独立解答。组织学生交流时,要注重让学生说清解题思路。除教材中提出的问题外,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5个学生包比1个女士包贵多少钱等两步计算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进行解答。

  此题结束后,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己编一道类似的题目,全班学生独立解答并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说清解题思路,使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教给学生数学思考的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己编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把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培养了数学应用意识。

  2.解决课本92页第二题

  此题主要检测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练习时,可让学生亲自动手拼一拼,根据自己所拼长方形的长与宽,计算出周长和面积,要注意拼法的多样化。引导学生交流时,让学生边指自己所拼图形边说计算的周长和面积,把表格填完整。最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从表格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通过图形的长和宽的变化,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从中发现各种不同的拼法,再发现规律,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3.解决课本92页第三题

  此题主要检测学生对统计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表格,找到数学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4.解决课本93页第四题

  这道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年、月、日知识的掌握情况,可放手由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情境图,了解信息,独立解决。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最后一幅图,通过:为什么只过了3个生日?启发学生自然的想到:每4年过一个生日,肯定是在闰年,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三、拓展延伸

  1.一共有476名同学参观恐龙馆,平均分成4批参观。先估一估,再算一算,每批有多少人?

  2.学校计划买18个排球,每个9元。如果从买排球的钱中拿出45元买跳绳,剩下的钱还可以买几个排球?

  此题要注重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

  3.一头奶牛的体重是540千克,它相当于3匹马的体重,一匹马的体重是一只小侯的4倍。

  (1)一只小猴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一匹马和2只小侯一共多少千克?

  (3)6只小猴比一匹马重多少千克?

  (4)你能自己提个问题并解答吗?

  4.用24米长的篱笆在一堵墙边围起一块长方形菜地,这块菜地的面积最大可以是多少平方米?

  5.用两根同样的铁丝分别折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框架。框架所围的面积分别是24平方厘米和25平方厘米。求这根铁丝的长和折成的长方形、正方形框架各边的长。

  6.在一次语文考试中,王明考了88分,李丽考了94分,张林考了86分,而王明、李丽、张林、刘红4人的平均成绩是90分。刘红的成绩在平均分之上还是在平均分之下?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课后反思:

小学整理教案 篇7

  复习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技巧,提高计算能力。

  2.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复习过程:

  一、复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1.口算。

  (1)让学生口算出结果。

  (2)指名说说是怎样算的。

  2.课本第101页整理和复习的第1题。

  先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否相同?再计算下面各题。

  (1)指名说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让学生独立计算。

  (3)教师巡视、辅导

  二、复习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1.课本第101页整理和复习的第2题。

  说一说下面哪道题用分数计算比较简便,哪道题用小数计算比较简便,再计算:

  (1)学生独立思考。指名说说哪道题怎么计算简便。

  (2)学生自己计算。

  (3)小结:当分数和小数混合乘除时,一般是把小数化成分数再计算比较简便。

  2.课本第101页整理和复习的第3题。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让学生自己完成。

  (2)指名说说是怎样进行简便运算的。

  (3)小结:应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考虑怎样计算才简便。

  三、课堂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四的第3题。

  (1)揭示学生应注意检验答案是不是方程的解。

  (2)axbx=c的方程,可利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axbx。

  (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业。

分享

热门关注

小学体育教育教案11篇

小学体育教育教案

关于小学古诗词教案6篇

小学古诗词教案

小学一年级体育教案(汇总6篇)

小学一年级教案

关于小学语文优秀教案模板(通用8篇)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锦集

小学美术教案

精选整理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合集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