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保护动物大班教案”的小伙伴们必须抓紧时间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当老师在进行教学时,第一要务就是准备好教案课件,并且每个老师对于编写教案课件都非常熟悉。一份出色的教案可以使老师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请您认真浏览本页的内容!
保护动物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动物保护色的特征和作用,引导幼儿掌握动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
2、在游戏中感受"保护色"的神奇,激发幼儿探究动物保护色的兴趣。
3、通过对动物保护色的了解,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活动准备:
1、 PPT、动画视频、相关图片。
2、创设森林、雪山、沙漠情境。
3、幼儿动手的材料(动物饰品、服装、纸、彩笔)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捉迷藏,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老师知道小朋友们都很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老师这里有小动物也很喜欢玩捉迷藏,它们已经藏好了,正等着我们去找呢!
2、播放雪景PPT,引导幼儿初步知道保护色。
(1)呈现雪山画面。
师:在这片雪山里会有什么动物呢?
幼儿:……
教师小结:大白熊藏得可真好,我们差一点就没发现它,让我们再去找找还有别的小动物吗?
(2)呈现森林、草地的画面
师:在这片森林里藏着两只小动物,看看你们能找到它吗?
幼儿:……
(3)小朋友们观察的可真仔细,小动物们藏得这么隐蔽都被你们找出来了,现在告诉老师大白熊是藏在哪的、猫头鹰、蚂蚱是躲在哪的?
教师小结:噢,为了不被敌人发现,它们都躲在了和自己身体颜色相近的地方。
3、倾听故事,进一步了解动物保护色的特征和作用。知道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
师:小朋友们,听了这个故事,它们被老鹰抓去了吗?在老鹰来的时候这些小动物们藏在什么地方躲过老鹰追捕的?躲到这些地方为什么没被老鹰发现?引导幼儿说一说。
教师小结:在大自然中,动物们为了保护自己,为了更好地生存,身体的颜色、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变得十分相近,这样能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这就是动物保护色。
4、图片欣赏、变色龙视频
大自然界中的动物们太神奇了,他们为了保护自己身体的颜色和斑纹变得与它生活的环境很相似。
5、通过情景表演,进一步加深幼儿对保护色的理解和运用。体验游戏的快乐。
小结:刚才我们一起体验了小动物们神奇的保护色,保护色能帮助小动物们脱离危险,更好地保护自己。
6、联系生活拓展幼儿经验,引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用绘画表现自己的想法。
(1)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们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益处,我们要爱护它保护它。现在保护色也被我们运用到生活当中了。比如说解放军叔叔的衣服,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是绿色的迷彩服吗?
(2)除了解放军叔叔的衣服,咱们来看看这些图片,(武器图片展示)小朋友知道它们是什么吗?
教师小结:解放军叔叔可真厉害,他们的衣服还有武器都是具有保护色的。现在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如果你是解放军你会怎样更好的隐藏自己,保护自己呢?
教师小结:小朋友的想法可真丰富。随着现代军事技术的进步,科学家研制出很多的高科技的武器。
保护动物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动物保护已成为世界关注的主题,动物保护意识的建立是现代人素质的重要标志,动物保护教育应从小开始。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为这一主题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活动从童话故事入手,引导幼儿模拟制作动物保护区,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生态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责任意识。
2、综合运用折叠、压平、连接等美工技能,立体地表现各种动物的特征。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及想像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会折叠、压平、连接等美工技能。
2、纸、剪刀、胶水、水彩笔、毛线等美工工具。
过程建议:
1、出示孤独的小鹿,引出主题。
忽忽国新修建了一座动物保护区,可是只有一只小鹿在那儿,它非常孤单,小朋友帮它想个办法吧。
2、幼儿讨论并商量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3、教师介绍制作动物的方法和要点。
4、幼儿操作:
(1)重点指导幼儿如何使用连接的方法。
(2)对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利用辅助材料,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动物。对能力弱的诱饵,教师应鼓励并帮助他们利用连接的方法制作动物。
5、作品展示。
(1)请幼儿将制作的小动物放进事先搭建好的动物保护区中,让幼儿充分体会成功的喜悦。
(2)参观动物保护区,幼儿共同评价制作作品。
延伸提示:
教师组织或家长带领幼儿参观动物园或动物保护区。
保护动物大班教案 篇3
活动名称:《动物保护色》
讲课人《动物保护色》选自大班上册主题三多彩的秋天,是一节科学活动。
一、教学理论依据:
《纲要》中科学领域提出: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发现问题。追随幼儿园大班孩子的特点,喜欢小动物,亲近自然,乐于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并能通过简单的判断你推理,了解事物的一些简单的本质特点。所以我让孩子围绕"动物与生活环境的简单关系"生成一系列的探索动物保护色奥秘的活动,让幼儿感受自然,培养幼儿观察思考的习惯。
二、实施策略:
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应采取恰当的方法让幼儿自主愉快的发现问题。《纲要》中指出"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加尝试。"为满足幼儿对动物充满好奇的天性,本次活动我采取以下策略:
1、情景导入法:通过设置情景集中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
2、发现法:通过为幼儿提供进行发现活动的图片材料,是他们自己尝试探索,发现知识,充分体现幼儿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
3、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本次活动我以游戏"我来帮帮你"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既能更好的达到活动目的,又能很好的巩固所了解的知识。
三、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动物为了生存利用保护色来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
2、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幼儿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习惯。
3、感受"保护色"的神奇,萌发探索动物保护色的愿望。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四、活动重难点:
1、重点:让幼儿了解有些动物是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萌发探索动物保护色的愿望2、难点:理解什么是动物保护色。
五、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竹节虫,蜥蜴,北极熊,蜜蜂等动物图片;3、小动物卡片若干;4、花园背景图;5、教学资源。
六、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情境导入,集中幼儿注意力,激发兴趣。
(森林里要开一场盛大的舞会,动物们邀请我们一起去参加,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咦,怎么这么安静?动物们都去了哪里?我去打听打听,做听的动作。原来,动物们开舞会的时候,飞来了一只老鹰,老鹰饿的肚子咕咕叫,想要抓小动物吃掉来填饱肚子,动物们害怕极了,都藏了起来,藏在哪里了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
(二)、基本部分:
1、播放课件,进行提问,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动物保护色。
(1)、青蛙图片:
提问:这是谁?它藏在了哪里?
青蛙和草丛的颜色怎么样?
它为什么要藏在这里呢?
小结:青蛙藏在草丛里,青蛙和草丛的颜色很相似,老鹰不容易发现它。
(2)、枯叶蝶图片:
提问:这张图片里藏着一只小动物,你发现了吗?
它藏在了哪里?你认识它吗?
枯叶蝶的颜色和大树的颜色怎么样?
它为什么藏在大树上?
小结:枯叶蝶藏在了大树上,它身体的颜色和大树的颜色很像,老鹰来了没有发现它。
(3)、花螳螂图片:
提问:它是谁?
它藏在哪里?为什么藏在这?
小结: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花螳螂,它藏在和自己身体颜色和相似的花朵上,老鹰来了发现不了它。
过渡语:青蛙,枯叶蝶,花螳螂,它们可真聪明,都藏在与自己身体颜色很相似的地方来保护自己,老鹰来了都没有发现它们。那森林里还有哪些动物也藏好了?
2、出示图片材料,请幼儿自己观察交流,感知发现动物保护色,萌发幼儿探索动物保护色的愿望,培养幼儿观察思考习惯。
指导语:还有那些动 物藏好了?请大家自己找一找,和小伙伴说一说。
个别提问:你找到了谁?它藏在了哪里?
你觉得它为什么会藏在这里呢?
小结:大自然中的动物们可真神奇,它们身体的颜色和生活的环境特别相似,遇到危险时,它们会用身体的颜色来保护自己,不被敌人发现,我们把动物身体的这种颜色叫做动物保护色。
3、游戏"我来帮帮你"
指导语:你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小眼睛,可是,还有一些小动物没有找到安全的地方,它们需要大家的帮助,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我们一起看看小动物们都藏好了吗? 小蚂蚁藏在了哪里?小青蛙藏在了哪里?
小结:小动物们都藏得很好,都能用自己的保护色保护自己,它们说谢谢大家。
4、播放教学资源,了解动物保护自己的其他方法。
指导语:小朋友们知道吗?动物们除了用保护色保护自己,还有其他的办法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小结:壁虎遇到危险时断掉自己的尾巴来救自己,刺猬会蜷成一个球,敌人不敢靠近,狐狸放臭屁,它们办法可真多。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科常活动,科学活动要求教师的语言更精准、更简明扼要,有丰富的知识的储备及很强的操作活动掌控能力。在本次研讨活动中,我对动物的保护色的知识做了一次认真地功课,因此当幼儿说到某种动物保护色时,都能准确地进行判断。在目标与环节方面,我觉得目标与环节是匹配的,环节是很清晰的,一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动物的保护色;第二个环节就是通过分辨、讨论认识了解哪些动物是有保护色的,都有些什么作用;第三个环节就是经验的迁移,激发幼儿进一步的探索。在第三个环节中,我运用了让幼儿拼图找出动物,幼儿的兴趣很高,操作也很快乐,都能找出动物,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保护动物大班教案 篇4
情况分析:
幼儿对动物抱有浓厚的`兴趣,形态生动习性各异的动物深深吸引着幼儿,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动物怎样改变自身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认识到动物与动物,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变化,培养幼儿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丰富幼儿的知识。
教育目标与要求:
1、使幼儿了解一些动物具有与环境相一致的保护色,理解保护色的作用。
2、培养幼儿关心爱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准备:
画有沙漠森林冰原草原的背景图,“动物保护色”录像带,幼儿操作用塑胶卡纸动物人手1-2个,公鸡头饰,小虫若干。
教学过程:
1、引导幼儿讨论:“小朋友,在大自然中有许多动物,你知道的有哪些?
2、”小朋友知道很多动物,你知道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
3、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背景图
4、小朋友桌上有许多动物请你选一种动物想想它应该住哪幅图中?(幼儿分组把动物图片放到背景图中,在幼儿操作中教师做一些适当的启发和引导)
5、提问:住在森林中的动物有哪些?它们的身体是什么颜色和斑纹?住在沙漠中的动物有哪些?他们的身体是什么颜色?北极有哪些动物?它的身体是什么颜色?
6、住在不同地方的动物它身体的颜色都不相同,它们为什么会有这种颜色呢?有什么作用?
7、教师通过游戏”小公鸡捉虫“帮助幼儿理解保护色的作用出示不同颜色的小虫,放在青草丛中,请幼儿作小公鸡捉虫、提问:为什么绿色的小虫没捉到?
8、教师小结:在大自燃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敝自己不被敌人发现,这就是动物的保护色。
9、启发幼儿讲述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保护色?
10、看录像“动物的保护色”让幼儿真实地看一看大自然中的动物是怎样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进一步理解保护色的作用。
11、生活中,人们也很聪明,会使用保护色。你知道是怎样利用的呢?
(启发幼儿讲述军队的服装、武器均用绿色,保护军队在作战中不被敌人发现)。
效果考核:
本次活动从幼儿学科学,幼儿任职的特点出发,教学结构严谨,各环节衔接自然,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投入,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活动中利用“小公鸡捉虫”游戏解决难点,既符合幼儿游戏的特点,又达到教育目标,并且充分利用了电教手段,易于幼儿理解和记忆。
保护动物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了解一些动物具有与环境一致的保护色,理解保护色的隐藏作用。(重点)
2、 发现动物身体的颜色、形状、条纹与周围环境的相似,能快速分辨出隐藏的动物,感知动物与环境的关系。(难点)
3、 感受保护色的神奇,萌发探究动物自我保护办法的愿望。
活动准备
1、 知识准备:请家长和孩子交流动物自我保护的办法以及动物的生活习性。
2、 物质准备:课件、大背景图、动物操作卡、变色龙视频等。
活动过程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初步感知保护色的作用
以“动物遇险”的情景导入,引导幼儿大胆猜想:动物会用什么样的办法避开危险。
提问:
都有哪些动物在森林里玩?
老鹰来了他们会怎么办?你能找到他们吗?
小结:动物身上的颜色和周围环境一致,这就是动物保护色,是用来隐蔽、保护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操作实践、探索发现,感受保护色的特点和神奇
1、 组织“找找看”游戏,为每个幼儿提供动物隐藏的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交流自己找到的动物。
2、 出示课件、交流分享,鼓励幼儿说出动物身体的颜色、形状、花纹与环境相似的特点,理解隐藏的含义。
提问:
你发现了什么动物?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动物身体轮廓与周围环境的相似)
小结: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动物的保护色也是很神奇的,不单单是颜色的相近,他们的花纹、形状也和周围的环境十分的相像,动物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非常强。
提问: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会用保护色的办法保护自己?
3播放变色龙视频,感知变色龙视频,感知变色龙随环境变化改变自身颜色的本领。
创设游戏、提升经验,运用保护色的方法解决问题
1、 创设“捉迷藏”的游戏情景,请幼儿观察自己选择的动物特点,思考把动物隐藏到最安全的地方。
2、 幼儿把动物藏好后,教师开始找;根据情况将没有隐藏好的动物找出来,和幼儿一起分析被发现的原因。
3、 根据幼儿遇到的问题“斑马颜色和周围环境不太一致,怎样保护自己”,引发幼儿讨论:斑马有没有保护色。
放斑马的视频,引导幼儿了解,群体中的斑马是用身上的黑白花纹混淆视线,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
4、 引导幼儿说说动物还可以怎样保护自己,并结合视频验证。
小结:动物们除了可以用保护色的方法保护自己外,还可以用切尾、喷墨等方法保护自己。
延伸活动
我们人类模仿动物朋友保护自己的方法,有很多发明创造,你们知道哪些呢?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从书中找一找,然后一起分享吧。
活动评析
动物保护色”是大班“多彩的秋天”主体活动中的一个科学活动。幼儿关于“动物保护色”的知识比较零散,直接生活经验也不多,但幼儿对动物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和浓厚的兴趣。《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即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即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在本次活动中,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幼儿探索发现动物身上不同的皮肤颜色、花纹,了解他们独特的保护功能。并通过幼儿互动、师幼互动和多媒体课件,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了动物怎样改变自身适应环境的变化,认识到动物与环境之间密切的生存关系。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动物自我保护的办法,激发了幼儿保护环境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运用了多种教学策略:
一是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幼儿探索动物保护色的兴趣。在探究动物保护色的过程中,一直以引导幼儿观察实物图片、观看视频为主,让幼儿真切体会什么是动物保护色,感受变色龙颜色变化的神奇。
二是动手操作实践,引导幼儿理解保护色的含义和作用。在“找找看”游戏情景中,教师给每个幼儿提供了动物隐藏的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找一找小动物是怎样用保护色隐藏、保护自己的。在“捉迷藏”游戏情景中,预设了“斑马”这一具有特殊保护色的动物,引发幼儿发现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再通过视频印证猜想、提升经验。
三是结构层层递进,引导幼儿自主建构保护色得知识。教师从情景游戏入手,从青蛙、蝴蝶、壁虎的颜色与环境相似,到竹节虫、枯叶蝶的形态与环境相似,再到变色龙的神奇变色,帮助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经验。并提炼斑马的斑纹是一种特殊的保护色,拓展了幼儿的已有经验。最后讨论“动物自我保护办法多”,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了解动物还有很多独特的自我保护的办法。
保护动物大班教案 篇6
一、说教材:
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多种多样,像保护色、拟态、硬壳、硬刺、装死等等。喜爱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是孩子们很喜欢了解的内容,但它不容易通过直接的实验或探究进行学习,老师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资料,所以这个活动需要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进行,在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等手段获取科学知识,是科学讨论型的活动。
二、说活动准备:
这种活动首先要调动家长、孩子一起收集各种有关动物自我保护的资料,如图书、图片、网上下载的资料。同时运用现代多媒体的手段,如准备好相关的课件和录像资料更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更有利于孩子的讨论、交流、学习。
三、说目标:
科学讨论型的活动主要是通过孩子围绕某一主题的表达交流,以达到分享知识经验的目的。结合大班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交流能力,而且随着各个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的深入,孩子们也积累了一些有关记录的经验,本次活动的目标
1、了解常见的动物自我保护方法并尝试用绘画等方式进行归类和记录。
这是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
2、运用语言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同时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
四、说教学方法:
1、观察分析法:让幼儿自己观察交流,总结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2、比较法:比较人和动物不同的自我保护方法,加以区分。
五、说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出动物的自我保护。
二、出示教学挂图,初步了解动物的自我保护。
1、利用身体颜色保护自己。
提问:图上有谁?为什么你很难发现它们?
小结:动物使自己身体的颜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同或相近,都是为了隐藏自己或逃避敌人的侵害。
2、利用身体结构特点保护自己。
提问:图上有谁?身上有什么?遇到危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三、幼儿阅读幼儿用书,进一步了解自我保护的方式。
引导幼儿看图想一想,说一说:图上有哪些动物?它们是什么样子的?这些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四、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完整地讲述画面:
1、毛毛虫身上的颜色很鲜艳,这是警告敌人,不能来吃我,我是有毒的;
2、青蛙身体的颜色会随着季节而改变;
3、变色龙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颜色;
4、豹子身上的颜色,与它周围环境的颜色很相近;
5、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里,身体的颜色是白色的;
6、螃蟹有两个大钳子,可以用来攻击对方保护自己;
7、蜥蜴身上的颜色跟地上的颜色很像,这样可以隐藏自己,不容易被别人发现;
8、狮子鱼身上有长长的毒刺,使敌人不敢靠近它;
9、海龟身上有硬硬的壳,发现敌情海龟会将头和四肢缩进硬壳里;
10、梅花鹿身上的花纹,与周围丛林的颜色很像,可以隐藏自己。
五、扩展幼儿的经验。
启发幼儿大胆地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他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六、教师念谜面:
一只大鸟真古怪,有翅不飞跑得快,
遇到危险藏脑袋,屁股留在沙滩外。
请幼儿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并在图上勾出这一动物。
保护动物大班教案 篇7
为了保护自己,躲避险情,捕获猎物,动物们必须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
螃蟹被强敌抓住脚,会立即断去被抓的脚,乘机逃生,这是丢卒保车战术。
金龟子在树上,遇到鸟吃时,纷纷从树上落地,脚朝天装死,鸟不吃死虫,金龟子死里逃生。
甲虫遇到敌害,会哒哒地连续发射化学炮弹,并伴有轻烟和怪味,敌害不敢再追。
竹节虫细长的身体如同竹枝,两者颜色也难分你我。
色彩斑斓的枯叶蝶,遇到敌害,两翅合拢,成为一片枯黄的树叶,落在地上混杂在树叶中。
在树上的尺蠖,见到雀鸟飞临,马上挺直身体,僵持不动,好像一根小树枝。
有一种蟾蜍,遇到危险受惊时,会将口张大,四肢伸展,一动不动,像死去一样。
同在一株杨柳树上爬行的螳螂,在枝叶上的呈绿色,而在枝干上的呈褐色。在绿草丛中的青蛙,穿的是绿外衣,栖居在泥、石和枯草堆里的蟾蜍,体色是土褐色。海参栖息在海底,体色是灰褐色,它匍匐不动时,好像海底里的一块石头。石斑鱼和比目鱼能在不同背景下,连续变换7~8种体色。石斑鱼能够随着环境色泽的变化,不断变换颜色。能很快从黑色变成白色,黄色变成绯色,红色变成淡绿色或浓褐色。比目鱼的色泽也是很适应海底生活的,有的就同周围的泥沙和石砾很相似,只要它不游动,几乎不会觉察到。
除了变色以外,为了生存,有的动物还有其他的本事。
毛虫是蝴蝶或蛾的幼虫,它们是动物界中的弱者,既没有能飞翔的翅膀,也没有能快跑的脚,为了保护自己,它们有的具有保护色,身体和周围环境的颜色一样,可以逃避敌人的捕杀;有的身上有毒液和臭味,使其他动物不敢接近。
黄鼠狼遇到危险,就发出强烈的臭味。蜥蜴被袭击,就丢下自己的尾巴逃走;斑马受到攻击时,大家紧紧地围成一个圆圈来保护自己,长颈鹿的脚很长,跑得很快,而且它的脚上长着铁锤般的蹄,足足有30厘米长,遇到猛兽,长颈鹿群起用蹄猛踢。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生活着一种豪猪。这种小动物身上披着钢针那样锋利无比的棘刺,所以抵御敌害的本领非常高明。它遇到敌害来袭,将身体后部的棘毛竖起,相互摩擦,发出唰唰的声音,向敌示威。如果敌害继续进攻,它就倒转身子,后脚一蹬,以背面和尾部朝着敌害冲。敌害若被刺中,针毛就留在肌肉里,疼痛难忍。所以狼、狐等都知道豪猪的厉害,都不敢招惹它。刺猬一旦遇到敌害,马上缩头缩脚,将整个身躯向腹部卷起,竖起硬刺,形成刺球,使猎狗之类的动物对它无可奈何。
性情温和的梅花鹿,除了叉角可以御
敌外,还有另一种御敌办法:跑得快。它遇到猛兽来袭,连纵带跳,仿佛草上飞一般,顷刻之间就无影无踪了。
生活在太平洋、印度洋一带的匣状水母,能够释放一种极强的神经性毒素,一旦被它刺伤,很快就会丧命。
而生活在南美洲亚马逊河和圭亚那下游的电鳗,虽不会放毒却会放电。放电时电压高达800伏特,很难设想遭此电击后还能生还。电鳗身体里,长着会发电的器官,电鳗放电时,先把鱼、虾或蛇击昏,再大吃一顿。它碰上敌害时,就放电保卫自己。
在我国新疆阿尔泰山区,有一种外形像鸽子,但比鸽子稍大一点的变色鸟,名叫岩雷鸟。它的羽毛会随四季的变化而改变颜色。冬天它浑身雪白,春天是淡黄色,夏大粟褐色。这种随季节变化羽毛颜色的特点,使它获得了天然保护色,从而逃过了天敌的眼睛。
斑马是非洲热带草原的象征,它们的条纹光滑美丽、黑白相间,但至今无人能证实这些条纹究竞是白底黑纹还是黑底白纹。这种花纹是适应环境的一种保护色,因为在阳光或月光下,条纹的黑色与白色吸收与反射光线的效果不同,这样可以使体型轮廓模糊或分散,混同于周围环境之中,如果它们站着不动,即使距离很近,也不易暴露目标,这样可减少天敌对它们的伤害。
保护动物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发现保护色对动物生存的价值,知道有些动物只有一种保护色,有些动物有几种保护色。
2、通过对保护色的认识,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欲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引出主题
提问:小灰兔为什么没有被发现?
教师小结:原来他身上的颜色跟泥土的颜色很像所以没有被发现
二、出示图片
师:小动物在跟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看你们找找看,他们是什么小动物? (师逐一出示图片)
师:你们在这些图片中发现了什么?他们的颜色为什么跟周围环境这么像?有什么用处吗?
师:这些颜色是用来保护自己的,我们叫它保护色。
师:那你们还知道有什么动物他们有保护色?(幼儿讲述)
三、出示图片请小朋友找找,谁使用了保护色
师:一些动物只有一种保护色,有些动物有几种保护色,他们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环境也保护了动物。
四、出示图片,看看环境的破坏,说说这样对小动物有什么影响?激发幼儿保护环境。
五、结束
我们要保护环境,不仅要告诉别人保护环境,而且要自己用行动告诉大家保护环境。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无心的好奇转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动力,促使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