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文档可以算是生活日常的一部分,在我们动笔之前,最好先观察已有的范文例子。范文论述了他的整体构思方法这对于读者十分实用,你知道如何写一篇范文吗?留学群的编辑现在向你推荐小学品德教研总结。
小学品德教研总结 篇1
我们品德教研组是一个人员众多,力量强大的教研组,我们大部分人员是班主任,担任语文课的教学,因此教研活动的时间相对是比较紧张,但我们还是以区教研室思路为指导,在教导处的直接领导下,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根据学期初的教学工作计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研活动,深入学习和贯彻《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树立“教学以活动为中心、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促进理论水平的提高。
本学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学习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及其相关教学杂志,使每位教师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教学评价等,切实抓好这门课程的建设。通过系列学习,老师的理论水平提高了,更有助于平时的品德教学实践。 我组教师还积极参加市、区教研室组织的《道德与法治》的新教材培训,以及各项教研活动,珍惜一切外出学习的机会,吸取新的教学理念,回来后在组内交流,以求与我们的工作融会贯通,不断地总结经验,做到学以致用,不断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二、集体备课,认真完成教学活动。
我们在期初制定好学期工作计划,平时经常对照检查,切实加强品德教研组建设,以点带面,提高面上的课堂教学质量。我们组健全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制度。备课时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活动、合作学习、探究方式,以教学方式的改革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上课时,能规范课堂教学秩序。本着“有效课堂长能力,有效训练出成绩”的宗旨,积极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求效益,鼓励教师切实改革教法、研究学法,使学生学得轻松、活泼、有成效,不求“高、大、全”面面俱到,但求扎扎实实打好基础。课后能关注活动的延伸,让活动切实起到教育效果。
三、重视学科整合,丰富课内外活动的内涵。
建立综合化的、整体的、整合的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也是教材改革的重要目标。在工作中发现,仅凭我们自己的力量要想把每一次活动做到位几乎是不可能的,更别说深入下去了。但是如果能够和校本主题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整合,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能到实践中得到体验和感受,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学科的整合,孩子们不仅在课外活动中深入了解,更在课堂中深刻的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
四、存在的不足与改进的方向。
1、课堂中活动的问题。在课堂中要大胆地设计各类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成长。当然,必须充分考虑活动的有效性,把握好四个特征:真实性、针对性、多样性。
2、资源的问题。品德资源库的资料需不断完善,如果每课都有相应的教辅资料,教师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到思考如何创设氛围、组织教学上,那么,品德课程的教学质量将会大有提高。总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务实工作,期待更大的进步!
小学品德教研总结 篇2
这一学期,品德教研组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品德教师的通力协作下,圆满完成了开学期初制定的各项计划,取得了令人较为满意的成绩。为了在今后的教研中将工作做的更好,现将本学期的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概述:
本学期我们的品德组是新组成的一个团队。在我们这个团队中,不论是教龄长、教学经验丰富的“老老师”,还是刚踏上岗位的新老师,每一位老师都能满怀激情地投入自己的工作,并且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本学期初,我们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尽可能地按计划组织开展了组内互听、集体备课等系列教学活动。一学期来,品德教研组根据开学初的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活动计划,以新课程基本理念为指导,从规范入手,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注重组内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开展教研组课题研究:
本学期我们的制定的研究课题是《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创设体验性活动来实现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根据课例、活动和专题作业卡,来结合研究课题。
并在组内设定一位教师负责课题的记录。各位老师定期每周一次轮流将自己对课题研究的心得收获上传至课题博客。
三、教研组活动过程:
每周定时开展教研活动并积极参加组外教研活动。
我们在学期初制定了详细的教研活动计划,在工作中认真实施,活动有记录;期末有总结。每周二上午,我们准时教研,间周一次区教研,间周一次联组教研。
教研活动做到了活动有计划,活动有记录,活动有效果,还有教研组活动总结。切实利用好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时间,关注实效性,反思自己的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重视资料整理和工作小结。
四、本期特色活动:
活动促进教学,在本学期,我们在全校范围分年度开展了“暖冬感恩”主题活动。活动分三个年段进行。低段以“感谢父母养育我”为活动主题;中段以“感谢伙伴帮助我”为活动主题;高段以“感谢老师教育我”为活动主题。具体活动将在11月的每一节品德课上实施。在这个寒冷的`季节,让我们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朋友,让我们一起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聆听,用心灵去感受……让我们携手同行,一起踏上感恩之旅吧~
11月的第四周的星期四是感恩节。结合感恩节和今年的主题教育。在这个特 别的日子,我们品德组全校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暖冬感恩”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用自己的方式,对所有关心他们、爱他们的人说声感谢。 在这个寒冷的冬日,让学生想对亲爱的父母、可爱的伙伴、敬爱的老师说声谢谢,让他们认识到因为有他们的相伴、相助,我们的成长才会更加快乐。
五、组内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1、重视课前修改,课后反思
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细节,平时做好常规自查工作。特别是针对教案写好后做的修改及反思,要落到实处。
2、互相听课,共同成长
本学期,我组教师积极开展组内互听活动。大家在一起相互听课、评课后,收获良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特别是在本期,我们邀请教研员亲临课堂指导教学。有时为了一节课当中的细节,大家相互讨论,各抒己见,力求使每一节课都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本期,本组有两节展示课,一节是王威威老师执教的《现代工业产品的诞生》和我执教的《猜猜我有多爱你》。在正式上课前,我们组内经过了研讨,不断地试讲、修改。在这个磨课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个参与者都得到了提升。
3、注重教学的有效性
结合品德学科特点,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渗透到具体教学活动中去。围绕教研重点,在不同年级提出不同的阶段性目标,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产生学习品德学科的兴趣,引导他们朝着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
六、本期教研组成果:
本学期,品德组老师在认真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暖冬感恩”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一些成效,并受到了家长、孩子的好评。并且结合季节特点,让学生用亮眼睛观察美丽的秋天,寻找美、发现美、收藏美。指导学生用树叶、种子收藏美丽的秋天,并且通过办学生作品展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的每位老师在扎实有效的活动中不断前进着,我们组的每一位老师都在团结协作中共同进步,虽然本期的活动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但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会努力克服困难,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品德教研总结 篇3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品德学科的教研工作将以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以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为突破口,与学校“伙伴式德育”相结合,促进课程改革理念与行为的统一,促进我校品德学科教学的优质均衡发展。教研组继续以新理念为指导,以课堂为实验室,以学校教研组为单位,坚持“育人为先,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深化小学德育改革,打造学校德育文化,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在目标,充分发挥“指导、研究、服务”等职能,紧扣教学质量生命线,求真务实,以人为本,以质兴教。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全面提升小学品德课程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贯彻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健全人格而努力。
二、具体教研内容及目标
品德学科是比较系统地、直接地向小学生进行基本的公民思想品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重要标志。品德学科的教学是实施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对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学生从小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道德与法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如何使学生在生活中提高认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填平学生认识与行为之间的鸿沟,是全体品德教师研究的内容。
1.低段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情感,使他们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2.中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教学要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初步使学生在基本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观念上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在了解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树立崇高理想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责任感。
三、具体工作
(一)把握和落实课程目标,探索综合课程新天地
促进课程综合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亮点之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全面把握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课程性质,从教学内容的开发、教学方式的运用和教学评价的选择等方面探索综合课程的新天地。
1.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儿童生活的综合性决定了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提供的范例,积极开发综合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消除学科界限,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
2.教学方式的开放性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大量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应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以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与其他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这就需要教师与班主任和各位同事协调好关系,共同担负教育学生的重任。
(二)特色工作:
1. 加强学习,更新理念
(1)认真研读教材,尤其是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组织教师针对新课程标准各阶段目标和各学段现行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专题性研究。
(2)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使每位教师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教学评价等。
2.钻研教材,因材施教
由于教研组的老师都既要上语文课、做班主任,又要承担本学科的教学,任务繁重,因此,我们依靠集体的力量开展工作,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在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注重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做人因素,充分发挥学科本身的德育功能。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结合实际,自然得体,力求渗透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体现出学科的渗透魅力,并能适时地延伸课堂的时间空间,开发课程资源,大胆对教材进行取舍,提高渗透效应。
(三)一课三磨,提高实效
仅仅局限于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实践的课堂教学也是空洞的。我们认真学习了课改的相关精神,积极参加联片、区教研活动,听课评课,学习研讨其他学校优秀的品德课教学设计,观摩录象课,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一课三磨”计划,由沈馨远老师执教《诚实的孩子》一课,张燕芳老师执教《健康过冬天》一课,沈洁琼老师执教《学习途径多》一课,胡育红老师执教《我们为祖先而骄傲》。通过教材解读、微课展示再到成熟的整堂课展示,组内老师群策群力,备课、研讨、修改……我们做到“一课三磨”,使得课堂更加完善。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组织能力,也促使品德组内的全体成员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四)课题研究,提升教学研究水准
这学期,我们品德组的课题跟通学校的德育课题——伙伴式德育“故事型情境对话为载体的品德教学研究”。每位教师选定各自的研究课题,切实推动教育科研。全员参与,群策群力,使教研活动向高层次发展。
(五)本学期教研组及其教研组成员取得的成绩
张xx老师xx区公开课执教《健康过冬天》;发表文章一篇(省级刊物);一师一优课获省优;第四节“同一节课”结对指导。
沈xx老师执教xx区公开课《诚实的孩子》。
沈xx老师执教xx区公开课《学习途径多》
小学品德教研总结 篇4
本学期我们品德教研组努力发挥品德学科研究、指导、服务的工作职能,以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为中心,坚持以推进课改为核心,以转变教学思想,接收、融合、运用新的教育理念为目标,着眼课堂教学,深化学科教研,努力使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适应新的课改要求,使教师专业水平、课堂教学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学生素养得到良好培养,切实提高小学品德课程实施质量。本学期我们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学习,更新理念
1.认真研读教材,尤其是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组织教师针对新课程标准各阶段目标和各学段现行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专题性研究。
2.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使每位教师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教学评价等。
二、钻研教材,因材施教
由于教研组的老师既要上语文课、做班主任,又要承担本学科的教学,任务繁重,因此,我们依靠集体的力量开展工作,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在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注重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育人因素,充分发挥学科本身的德育功能。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结合实际,自然得体,力求渗透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体现出学科的渗透魅力,并能适时地延伸课堂的时间空间,开发课程资源,大胆对教材进行取舍,提高渗透效应。
三、一课三磨,提高实效
仅仅局限于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实践的课堂教学也是空洞的。我们认真学习了课改的相关精神,积极参加区内外和联片教研活动,听课评课,学习研讨其他学校优秀的品德课教学设计,观摩录象课,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一课三磨”计划,由张燕芳老师执教《会变脸的水》一课,胡育红老师执教《许多物种消失了》一课。通过教材解读、微课展示再到成熟的整堂课展示,组内老师群策群力,备课、研讨、修改……做到“一课三磨”,使得课堂更加完善。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组织能力,也促使品德组内的全体成员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四、课题研究,提升教学研究水准
这学期,我们品德组继续上学期的课题“小学品德课程中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的研究”。每位教师选定各自的研究课题,切实推动教育科研持续开展,全员参与,群策群力,使教研活动向高层次发展。
五、不足与反思
回顾过去,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深深的遗憾,因为我们思品教研组成员都是兼职人员,活动次数相对较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一课三磨”和研讨活动,将学科知识与班队活动、综合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起到更好的教育,使品德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学品德教研总结 篇5
一个月的暑期培训班工作即将结束,在这段边工作边学习的日子里,我凡事都脚踏实地地做,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为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功夫。因此,在这里,我想实事求是地来谈谈自己所取得的成绩与不足之处。
我担任小学三四五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小学英语快乐课堂,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搞好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一环。下面结合本学期教学实践总结一下教学情况的如下:
一、认真备课、面向全体授课
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阅读各种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并不断地加以改善修改,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差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半途而废,在思想教育的同时,还耐心地辅导学生复习遗漏知识。使他们的学习成绩跟上班里的其他同学。由于三四年级合班,五六年级合班。人数较多,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对于学习成绩不同学生,利用不同方法进行教导。
二、在课堂教学中
第一、在课堂上,认真授课,运用实物教具、简笔画,情景教学、手势语言等方法来启发、教育学生。
教学生做游戏、唱英语歌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游戏是最为费神的,课下花了许多时间准备道具,设置游戏环节,做到寓教于乐。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有疑难和不懂读的地方,我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分析、带读,力争让他们学了就懂,懂了会用。
第二、在批改作业方面。
学生的作业总是按时及时地批改,并详细地做好批注,对普遍性错误,在全班重复讲解、分析。针对个别学生的作业还.取面批方法,一一地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解决疑难习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第三,在单词方面。
教学生趣味记单词,并每天听写十个单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另外,我担任初中九年级的英语教师。
讲解了中考英语试题,传授了学生许多解题技巧,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对于阅读、书面表达和相关语法做了训练。没有让学生搞题海战术。更多注重的是方法。对教材也做了认真的讲解。由于只有四个学生,课堂气氛没有小学生活的跃。对每个学生也针对具体问题,区别对待。
同时我也担任三四年级的语文老师。由于讲的不是教材,而是资料书。困难要大一些。我收了不少资料。例如名言警句、唐宋诗词等。同时,教了学生做题方法。小学语文有些题较灵活,我尽量的拓宽他们的思路。基础知识也没有忽略。
当然我也存在不足。由于小学生自觉性较差,容易患“冷热病”。在这方面我监督不够。还有一些经常捣乱的学生破坏秩序,由于我的经验不足。在处理这些问题上也有一些缺陷。
同时也暴露了我自身的不足。需要向其他老师学习。
以下是对格林森培训中心的一点小小建议:
我是永安的格林森培训中心的老师。针对这边的情况的谈一下。下午的作业辅导时间有许多学生作业完成后,无所事事。建议安排一些活动。
最后,感谢格林森培训中心为我们这些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学习机会。在这里我受益匪浅。希望格林森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茁壮成长。希望我能为它做一些贡献。
小学品德教研总结 篇6
思品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思品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思品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大思品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思品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本学期的思品教学总结如下:
1、广阔的教学阵地。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
2、互动的动态式讨论。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多样化的情境式表演。
我们可以结合有关教学内容,采用讲故事、听歌曲、情感朗诵、角色游戏、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情境表演”。教学中分别让学生角色扮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内容。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思品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思品教学,应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思品教学制定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才能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运用开放式的评价考核。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促进儿童发展。“因此,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课标》)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对每一位学生都应倾注爱心,既要容纳学生对的,又要包容学生错的,这样可诱发学生的积极性。根据思品课的学习评价,即“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具体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在考核时,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核与思想品德学习考核结合起来。把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考核与行为能力的考核相结合;重在平时性考核,形式可采用教师评、自评、小组互评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为目的。
实施思想品德教育课开放化,将引起教学结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变化。总之,只有真正改变过去从教材到课堂封闭、单一的思品教学模式,从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加强思品教育,才能真正提高思品教育效益,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这学期,本人继续担任九年级和六年级两个班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教学过程中本人能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选择教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为此,本人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写出了切实可行的教案,使每一节课都能做到“有备而上”。本学期学校建立了多媒体教室、电脑室,开通本地教学资源,利用这一优势,本有精心组织和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下载和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课件,使现代教学技术走进课堂,使学生乐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二、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中本人尽量讲解做到清晰化、条理化;课堂语言力求准确化、情感化和生动化;教学思路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多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些,学生活动尽量多些;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努力实现思想品德课的趣味化。思想品德课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实际紧密联系,切实解决学生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学生在日常行为、思想素质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变。
三、加强课后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课后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巩固。因此本人针对中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的特点,经常通过谈心、主题探究等方式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耐心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多与他们谈心;从赞美着手,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在和学生交谈时,对他们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改变教师角色,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让他们敢说话,说真话。这样让学生感到你与他是平等的,那么他就能很好的去接受你的观点,从而转变自己的思想,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真正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总之,时间飞逝,转眼间,一个紧张而又充实的学期又过去了,总体来看,这学期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本人的刻苦努力下,在全体同仁的帮助下,在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开拓前进,使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小学品德教研总结 篇7
本学期,我们品社教研组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切实提高教研组的活动质量,增强了品生品社学科教学的实效。这学期我们品社教师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契机,重视教学原则,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教研组教师间的交流、合作意识,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个性,努力创建学习型组织。现做总结如下:
1、集体备课时,小组教研力求准确把握新课标,领会新教材的编排意图,并做到运用新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教材分析,我们理清思路,树立整体教材观,把握重点、难点,渗透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为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启发、引导作用。
2、做好课堂教学的引导。我们组内的几个成员都是兼职教师,平时对品生品社课钻研较少,为了做好引领,在教研组成立不久后,我们便观赏了两节名师的优质课,观后,我们认真地进行了分析,分析这两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会后,我又及时地分发了一些材料:如品生品社课堂教学指导,以此把学习延伸到平时。
3、我组内成员参加的一次次听评课活动。听完后,我们决定模仿上这两节课。教师们对这两节课稍作修改,采用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在组内讲一讲,然后和这两个老师的课对比一下,这样能让教师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通过执教这两节课,老师们对品生品社的教学模式有了更清的认识,对课堂教学的设计有了更深感悟。
4、认真做好学科期末的考查工作,实行学科评价制度,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评价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保证每个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存在的不足:
1、教师没有把功夫用在平时,致使课堂教学水平提升较慢。
2、专业理论水平不够高。
3、课堂教学中活动的设计不新颖,高效。
4、灵活利用教材,创造地使用教材,欠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加地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更科学的新路子。
小学品德教研总结 篇8
在“以德为先”的精神指导下,把品德教育提到了一个更为重要的位置,全体任课老师也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情况,有感如下:
一、我们的成绩润物细无声,促进学生品德养成
1、认真备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2、思品学科是一门育人品格的学科,老师们除了充分利用课堂的40分钟外,还能结合常规教学和日常管理,使思品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注意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
3、在学校教导处的倡导下,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认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4、结合开展了“爱绿,护绿”的环境宣传周活动,在每个班选出卫生小天使,开展爱绿护绿的活动,并监督大家不乱扔果皮纸屑,为洁净校园尽自己一份力。活动中,孩子的环境意识增强了,乱丢乱扔的现象也减少了,校园变得更家洁净了。
5、能积极认真开展品德等级课活动。9月份,徐丽燕老师执教了《动物、植物和我们》,12月份,王云平老师执教了《生活中的你我他》。活动中,徐丽燕老师和王云平老师的课堂教学异彩纷呈,整个活动能紧扣研究主题,展现了我校的教研特色。
6、学校徐丽燕老师参加了县骨干老师培训,并撰写了县级论文。
二、我们的思考任重道远,却扑朔迷离
1、我们都认为,抓住学生生活中的点滴适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的做法在帮助形成正确的观点、规范学生的言行上比用教科书来教更有说服力。可是,思品课堂是否允许大量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允许,可能导致教材的内容无法完成,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教师是否有根据学情整改教学内容的权利?
2、“高尚的品格是最高的学历”。既然品格如此重要,那么在学生的常规评价和期末总评当中,是不是应把德育摆到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放在评价之首,以此来促进学生、老师、家长甚至社会对孩子品格培养的的重视,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
3、学生品格的形成不仅仅是认识的的提高,更要有行为的约束和环境的熏陶,这项工程任重而道远。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使他们有礼貌,会学习,会合作,有涵养,这决不是思品老师可以做到的,需要整个学校,家庭,社会的不断努力。站在校园这块领地上,如何利用校园内一切可以利用的人文资源,环境资源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值得每一个一线工作者认真思考。
小学品德教研总结 篇9
我们教研组以“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为主题,以“自由是学习的形式,自主是学习的归宿”为课题,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回顾本学年教研工作如下:
一、领会课程标准实施课题方案
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因此,只要处理好“玩”与“学”的关系,就能充分体现在“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我们反复品读了新课程的性质、基本概念、设计思路及教材的编排,确立了课题研究的主题:自由是学习的形式,自主是学习的归宿。并围绕主题,拟订研究活动的方案:(1)每位教师上好一堂“三优课”,共同研究教材与学生,共同探讨教法与学法,共同剖析得与失。(2)要求教师互听随堂课,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并认真写好教学心得、案例分析与反思及教学经验总结等(3)对每位教师进行一月一次的备课考核,每周进行备课课、说课和议课等研究活动,集思广益,使研究活动进一步得到深化。
二、整合教学资源拓展学习空间
“为了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引导学生”。这是新课程关于“生活”的理念,在教学中应树立一种“新的生活”和“生活即教育”的观念。教材处理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从“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只有通过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才能使课程变为学生自己的课程,唤起学生的自我需求,以自己的方式对教材进行诠释、理解、改造和重组;发挥同伴的合作交互作用,通过师与生,师生与教材的沟通、对话与应答,共创共生、求异创新。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处理教材时,不仅仅把目光局限于室内及教材,而是转向室外,转向生活;既注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把教材视为素材库、信息源,或是知识探索的起点,由此引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五彩缤纷的世界。如教《心中的110》时,首先,我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本校或者社会有没有儿童、少年因警惕性不高而上当受骗的事例,有没有儿童少年迷恋游戏机、网吧而影响学习、生活甚至被骗,被拐,被勒索,被伤害的事例。做好课前相应的准备,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感情共鸣,同时也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
教师将课程内容变成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将有利于儿童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利用学科整合,通过丰富的体验和表现,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
三、实施赏识教育探索评价方法
新教材呼唤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是焕发课堂活力的催化剂。采用赏识教育能创设这种氛围,因为赏识教育并不是简单的表扬和鼓励。我们要求每位教师从以下几个层次去操作:赏识学生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学生的行为;赏识学生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学生的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在生活课中,实施赏识教育:我们“定环境,找感觉”,时时处处在心灵深处坚信孩子“行”,让学生找到好的感觉。
评价工作是课改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活动中评价,在评价中学习。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今天的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正确的引导下,学会评价自己,学会评价别人,学会做人的道理。在评价过程中,采取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评价方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杜绝学生校内校外表现的差异,从而达到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目的。具体操作:淡化学生之间的评比,注意分清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注重被评价者的起点和发展过程,提供多层次评价,重视家长评价。让家长参与学生的日常评价。客观真实、全面的反映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师、儿童、家长共同合作进步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
四、注重师德修养增强人格效应
教师在人格上赢得学生的心,是学生产生仰慕之情,并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教育,这种现象就是教师的人格效应。
小学品德教研总结 篇10
一、重视《品德与社会》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素质。
我们学校一般是班主任担任《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而她们日常工作是很繁忙的,既要上语文课,还要承担烦琐的班主任工作。但是老师们从来不马虎品社课的教学,都能有计划进行教学。学期初,领导明确要求教师备课要符合学生以及教学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设计适合各层次学生的课堂提问,留出1/3位置进行课前手写修改、补充之用。课后,还要求老师写课后随笔,课后随笔占全册教学内容的1/4,着重对教学得失进行反思,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教育,最终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认真落实《两纲》教育,积极提高课堂实效。
本学期,我校积极开展了以“认真落实《两纲》教育,努力提高课堂实效”为主题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弘扬民族精神,焕发生命光彩”。这次研讨活动研讨气氛浓厚,教师们通过组内学习、准备说课、集体备课、上课和课后讨论,增强了“两纲进课堂”的意识,并认真地将“两纲”教育自然地渗透于课堂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各教研组通过组内推荐、集体备课、试教,在初赛的基础上推出积极落实“两纲”教育的研究课。三年级的张华瑛老师《求医问药》,二年级的张英姿老师《文明打电话》,一年级的徐颖老师《一起解决问题》都参加了本次说课。通过领导和老师的认真评选,最后一年级的徐颖老师《一起解决问题》还进行了校级公开展示。全校老师认真评课,一致认为《品德与社会》教学是进行“两纲”教育的主渠道。在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时,应该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将问题毫无保留地讲出来,教师组织大家充分讨论,引导学生寻找多种解决方法,并自主地学习,无形中渗透生命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不断创新,《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其实《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不仅仅局限课堂,我们的目的是,能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东西,真正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遇到事情能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有效的方法解决。所以我们和大队部联手,搞了很多次有特色的活动,比如“我是交通安全小卫士”当小交通警察,制止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让学生了解遵守交通的重要性和警察叔叔的辛苦,学生个个都表示以后一定遵守交通法规。本学期最重要的活动是“诚信---成长路上的好伙伴”大队集会,结合我们《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孩子要做一个守诚信的人,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我校把对孩子的思想教育和行为规范放在首位,学校领导也积极地为《品德与社会》教学创设条件。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孩子们能在四川南路小学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