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时,总结内心的想法写心得体会就是一件很好的方法。写好心得体会也是对自己的能力的一种肯定。经过整理,留学群为你呈上用心做教育心得体会,欢迎您参阅读本网页!
用心做教育心得体会【篇1】
近日接触了《用心去工作》这本书,编者围绕“用心”主题,向我们讲述了工作中“进取之心、责任之心、感恩之心、宽容之心、公正之心、平常之心”的重要性,书中还有有很多成功人士的精彩案例,读完之后我的体会颇多。
用心工作,首先是一种心态。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用阳光的心态从教,那么他
的教育生涯就是幸福的人生。阳光心态是一种健康、平和、宽容、大度、崇高、自信、积极的心态,是一种化尴尬为融洽,化压力为动力,化痛苦为愉悦的心态。在阳光心态的感召下,我们不再为待遇的低下而哀声叹气,不再为一些小事而火冒三丈,不再为偶尔的挫折而黯然神伤,不再为意外的打击而精神崩溃。当我们把教书育人变成一种事业而非职业的时候,即使疲惫写在脸上,我们也会感觉到幸福如午后的阳光懒散而宁静。
用心工作,其次是一种心静。教师要心静,就是要静下心来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对话,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静下心来细细的品位与学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品尝其中的乐趣,品味其中的意义。
静气才能平心,拥有一颗平常心,努力求善。当老师累,当班主任更累,事情很多,有的时候还会很心烦,这都是免不了的,但是,当我平心静气地走上讲台,看到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看到学生在我的教导下有了很大的改变;当我被学生围着快乐地谈笑;当学生把我当成最好的朋友;当家长打电话来告诉我,孩子进步了??那份幸福只有自己能够体会! 静下心来,受益的是学生,受益的是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最终受益的是你自己。
用心工作,更重要的是一种心境。一位在中国某医学院任职的美国教师在给学生的开学演讲中,讲到了“这条小鱼在乎”的故事: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在海边散步的男人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被困的小鱼,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他看到一个小男孩不停地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 “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
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 “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位教师想告诉这些学生们,他们的职责是挽救生命。虽然医生救不了所有的人,但是,他们还是可以救一些人,可以减轻他们的痛苦。因为医生的存在,人们的生活会有所不同—医生可以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这一条条的小鱼,不正像我们的一个个学生吗?如果说医生拯救的是人们的肉体,而我们有幸选择的是塑造人类灵魂的教师职业。我们身上肩负一份责任,手里托着几十个家庭的希望,手里捧着几十条生命的成长,我们决定他们的生命之花是开得绚烂多姿,还是暗淡无光。一名优秀的教师,可以在某种程度影响人的一生,有时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选择了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去塑造美好的人性和培养美好的人格。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每天重复着许多相同的工作,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难免有些枯燥乏味。但是,如果我们将本职工作当做一门艺术用心去研究,用心去追求,用心承受冷落,用心历经磨难,用心创新工作,我们就会觉得生活是那么的美好,用心工作是那么的快乐!
用心做教育心得体会【篇2】
最近读了张思明的《用心做教育》一书。
本书共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从作者童年的回忆,父亲对自己的人生教育以及作者参加自学考试的经历,并且通过自己的自学考试带动学生的学习,从这一章节中提到了影响他的一些名师,叙述自己是如何努力做一个好教师的。
第二章介绍了他在教学中是怎样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的,当他发现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的时候,他仔细观察,发现主要问题还是在“教”上,他把影响学生兴趣的教学生的过程中,常常把主要精力放在努力让学生明白某一知识点,帮助学生进行大量的反复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告诉学生这些数学知识的来源,应用,数学变成了一个个知识点,却没有了“源”和“流”,这种让学生大量做题,超量训练的方法,就像厨师烧一条鱼时,只关注鱼的中段。
他细细烹调鱼的中段却不顾鱼头、鱼尾,这样烧出来的鱼怎么可能受到食客的喜爱呢?本章还选用了在美国看到的一些教学实例,比如面包好坏自己尝;自行车优劣自己试;“迷宫”出口自己寻;学生亲自尝试体验。
第三章让学生感受数学鲜活、好玩,让中学生来做课题,在“微科研”中学数学,用数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第四章写的是教给学生课本背后的东西,提到世界上最重要的主人——班主任。
有人戏言:班主任是中国最小的主任,也是管事最多的主任,是一个塑造生命的主任,是一个对生命个体产生终身影响的“主任”。
对学生而言,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榜样更是人生的导师。
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将班主任的影响带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
在学生眼里,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可以不是万能的,但必须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要,能够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主动及时地给与切实的帮助,而绝不只是在他们成绩下降时加以批评和指责,在他们偶尔犯错时加以惩罚,这就大大提高了班主任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第五章写的是教师的生命力源自学生,他认为最有力量的教育是“身教”,用一些真实的事例介绍自己好的做法,,比如利用好自己的'错误,一声对不起拉近了师和生等等。
张思明认为,作为一个教师,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用心去做教育”。
用心与用力是不一样的,用心就是要把教育工作看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事业,不断地想着它、念着它,有了“用心去做教育”这样的信念,一言一行就会不自觉地去进行教育实践。
张思明的智慧集中体现在他善于挖掘自身的特点,找到“抓手”之后,坚持不懈地去实践,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以数学建模为代表的数学课题学习是这样,强调科学性、知识性的班主任工作也是这样。
他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想办法发挥长处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坐在一边羡慕别人。
可以说是学生成就了张思明,或者说,张思明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因为他作为教师很好地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要。
在北京,孩子要上大学,相对而言并不是很难,一些学生对手中的学习机会并不珍惜。
他们生活在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里,掌握着大量的信息,对于传统的教学和德育方法很不以为然,喜欢在生活中寻找“新奇”和“挑战”。
张思明紧紧抓住这些,为他们创设“新奇的学习情境”,教他们去发现“学习中的挑战”,用能触及心灵的方式去做德育。
教育是具体的,教育家是在特定环境中以自己的创造去高质量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人。
学生的需要,就是教师努力的方向。
这就是张思明给我的最大启示。
张老师作为一名教学能手,在教学上取得的成就更让人羡慕,通过阅读他教学的诸多方法,我体会如下:
首先是我们自身的专业素质要过得去。
以前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而这个说法对现在和未来的教师早已经不够了。
“桶”里的水毕竟是“死水”,不更新,它的可用含量就会大大降低。
因此,我们要想办法去开凿并拥有“一眼泉”。
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孤立的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搞花架子,而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找到学生的兴奋点,旁敲侧击,从点到面,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特别是象我们这样的职业学校更应做到如此。
其次是情感交流,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
当学生有了进步时,应予以肯定的赞扬,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当学生犯错误时,应与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和危害,帮助他们制订改正的措施;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该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帮助解决,从而使学生感到我们老师是可依赖可信任的。
再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
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抛弃那种反映出“师道尊严”的上对下的说教,尊重、关心和爱护每个学生,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用心做教育心得体会【篇3】
初次登上讲台,不知道怎样讲课的他把书念了一遍,二十年后的他成为了一名享有国家津贴的特级教师,并在数学教学上形成了“导学探索,自主解决”的教学模式以及以“数学课题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这就是北大附属中学的张思明老师。当我捧起他的《用心做教育》一书,我被张老师深深的爱所感动。
记得有人把教师分为四类:以谋生为目的;以自傲为动力;以教育为己任;以爱为根本。而张老师可以说是第四种,因为他认为爱是教师人格力量的核心。
张老师说:“用心与用力不一样,用心就要把教育工作看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断地想着它、念着它、琢磨它、感悟它、享受它。”当看到学生不愿意学数学时,他反思数学的教法方式,于是新的学习模式诞生了,在他的引领下,学生们掌握了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本领,提出并解决了一大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当在美国看到中国学生都很聪明,学习成绩也很好,可是在工作中却出不了最好的成绩时,张老师开始反思传统的教育观念,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张老师在教育活动中不断反思着,琢磨着,同时也享受着教育为他带来的快乐。
我们的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不断反思,不断研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这就需要我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像一个有能源支持的火炬,一边燃烧,一边又在生长。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丰富自己,使自己有更高的燃烧值,更高的照亮度,那就会事半功倍。
张老师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比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道德水平、生活经验以及这些经验和所学知识的联系。”而且张老师的爱不留痕迹。他让一位残疾的学生鼓励一位心情沮丧的战士,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张老师的师德就是体现在这种对学生深深的、不图回报的爱上。
我们也应该关注学生,和学生时常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对学生多些鼓励,少一些责备。当学生有了进步时,应予以肯定的赞扬;当学生犯错误时,应与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和危害,帮助他们制订改正的措施,学习好的要爱,学习差的要爱,活泼的要爱,文静的要爱,踏实的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也要爱,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成功需要付出,人生需要磨练,我们教师时常会遇到诸多困难和问题以及困惑,只要我们自己拥有一颗上进的心,用“心”去研究解决问题,真正让思考与实践同行,在实践中去品味与学生心灵碰撞的乐趣,新课改更是需要我们去创新,去探究。我们应该向张老师那样,开凿一眼泉,不断学习,自主探索,不断超越自己,为自己和学生找到新的目标。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孤立的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搞花架子,而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找到学生的兴奋点,旁敲侧击,从点到面,提倡发散思维,提供多种解法,扩大题型量,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我们语文老师更是需要这样,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也应该把品德的教育、学习的方法渗透其中,让学生有所得,有所获。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师爱,又是师德的灵魂。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我愿意把张思明老师的这句话作为今后自己在工作中的原动力,不断前行。
用心做教育心得体会【篇4】
教育就像一首抒情诗,轻轻拨动学生的心弦,润物细无声。教育需要每一位教育者用心去做,需要每一位教育者静静地等待。
在这喧嚣的世界,人们都是那么的浮躁。知识、技巧、手段,是今日教育关注的字眼,学业成绩是目前人们共同的话题,谁有心思真正去关注学生的心灵?谁又在乎学生是一个生命的个体?
用心做教育,需要尊重学生生命。教育过程是知识和精神的探险,40分钟的旅程短暂而艰难,一切外在于师生生命、情感、经验的“标准”都是靠不住的。即使在公开教学时,关注的中心也应该是让每一位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安全感和放松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更为积极、健康地参与学习,以至于很快忘记了教学,而使得课堂复归它的“原初”,从而使生命能够进入更为本真的状态。
用心做教育,需要持久的付出。教育是一种良心工程,需要的是奉献,并且持之以恒且持之以恒。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世界的未来,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需要的是我们用心去帮助他们走好人生的第一步,为他们能够健康成长,能够拥用一个美好灿烂的明天,做我们应该做到的一切。
教育是一项慢的艺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学会等待,学会静等花开。急功近利,立竿见影的教育常常是对教育的反动。教育犹如蜗牛散步,只有放松心情、放慢脚步、放长眼光,才能以诗意的态度发现教育生命之美。
教育需要耐心。当一个孩子一学期都不完成作业,你有耐心帮助他吗?如果他小学6年学业都不突出,你会有帮助他的耐心吗?如果他一次又一次地犯着同样的错误,你还会有耐心等待他改正的时侯吗?教育应当有这样的耐心。教学有时能迸发出很有感觉的东西,没有人知道它会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出现,孩子纯朴、天真、简单的成就,需要教师有等待的耐心,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挖掘,耐心等待,总会有泉涌的机会。
教育要给学生足够的耐心,前提并不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爱因斯坦那样的人。每个人天生下来就各有各的特质、天性,有些人的本质是小草,有些人是花、是大树,小草不可能成为大树,大树不可能长成小草。顺着自己的天质、特质,长出自己该有的神采风貌,让小草长出了小草该有的风采,让杜鹃长出了杜鹃该有的风貌,让每个学生依自己的天性,活出像样的自己。
在教育之路上,我们偶尔也做一些非得要小草也开出杜鹃不可的蠢事。教育不需要非得要小草也开出杜鹃不可,非得要在春天开花的杜鹃和梅花一样在冬天开花不可。教育过程中,总有不一样的学生,对待那些不一样的学生,光靠几年的时间是不能完全让所有孩子都是“成功”的,那需要花、、30年去陪伴。
静静地等待是每一个教师的修养,是每一个教师的素质。教育需要的是用心地关注,耐心地等待,需要的是潜滋暗长与潜移默化。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用心做教育,用心享受生命带来的乐趣,静静等待教育幸福的来临。
相关阅读:
教育叙事、案例稿写作稿要求:
教育叙事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做什么,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做什么。
教育叙事要求有典型性,能让读者有心灵的触动。情感交流;唤醒教师主体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案例编写要按照题目、背景介绍、案例描述、案例反思、案例点评来写。其中题目要求体现反思主题,案例描述要写出课程片段,反思要求有问题思考和反思的分析,案例点评要分析通过案例得到的经验或者教训。案例可以是写教学的反思,也可以是教学中对教育的反思。
用心做教育心得体会【篇5】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用心做教育,做智慧型班主任》。
回顾一学期来走过的路,虽然很艰辛,但更多的是我和孩子们一起收获着欣喜、快乐、成熟。
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来谈一谈做班主任工作的一些体会。
一、心与心的交汇 以心呼唤心,以爱交换爱,在信任中得到心与心的交汇。
开学第一天,我就对学生进行了“你喜欢怎样的班主任?”的调查,孩子们说“喜欢有爱心的班主任!”“喜欢温柔的班主任!”“喜欢字写得漂亮的班主任!”通过与孩子们的交流我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做一名智慧班主任!做孩子们的榜样!”在平时与学生相处的时时刻刻,我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要学生做到的,老师先要做到”。
同时我对孩子们说:“我知道你们喜欢有智慧的老师,我一定努力去做,老师也希望你们成为讲文明,懂礼貌,守规范,自信的孩子!”在我的影响下,孩子们能够主动捡拾废纸,见到老师能够主动问好,不用说教,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于是,我从小事抓起,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
我利用班队、晨会让全班同学讨论,明确小学生应做到哪些,不能做哪些。
在班级管理中把学生的上放学安全,住楼安全作为重点。
在校园内乱跑、跑跳楼梯、楼内打闹、爬窗户等作为班级的禁忌。
在班内开展“得星评优”活动,谁先得到五十颗星,我就写一个纸条让家长满足孩子的一个合理要求并作为班级评优的条件。
三、注重班干部的培养。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得力的助手班干部。
开学的第一周,我就选出班干部,选了班干部以后,我就有意识锻炼他们的工作能力。
如何管纪律,如何组织早读,如何出操,如何督促值日生扫地等。
开始的几个星期我常常在旁边指导,直到班干部和学生习惯形成自觉的行为。
因此我班学生在日常常规方面都做得有进步。
例如:放学排队总是很有秩序,课桌椅摆放整齐,每次集会做操都很有精神,做到“快 静 齐”。
每个学生都具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根据低年级班级管理的需要我还做到了“三勤”——“脚勤、嘴勤、眼勤”。
脚勤就是要经常走到班级学生中去多与学生接触,多跟班进行督促检查。
眼勤就是要多观察学生情况及时掌握第一手材料,当学生有异常时要及时地了解、帮助他。
嘴还要勤,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内心世界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尤其是我们是新学校,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我们必须要跟学生多沟通交流才能更快地了解他们,我经常利用课间与他们聊天,有时候孩子们会说说家里发生事,有时他们会说说喜欢做事情……这些谈话内容在我看来虽然比较稚气但却拉近了我和学生间距离。
尤其是那些问题孩子也敢敞开心扉跟我谈话。
但我能给他们些什么呢?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索,我试着从平凡的琐事中温暖他们的心。
当一个调皮的孩子,随手将地上的粉笔捡起来放在讲桌上;一个语文成绩平平的孩子在讲话中用了一个很贴切的词等等,我会及时抓住这转瞬即逝的火花,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因为表扬是人们的一种健康的心理需要,任何人都渴求得到别人的赞扬,“问题”学生更是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
我们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还比较小,能力还不强,由于这种种原因使我没有完全放手给孩子们更多充分发挥的机会,以后的工作中我将逐步由扶到放,培养建设优秀的班干部队伍。
在班主任这条道路上,我也有过迷茫和困惑,尤其是学生卫生保持不够好,同学们随手扔纸的习惯还没有改掉,只能随时做补救工作,打扫,但这并不是不是长久之计,还希望在座的老师们能给我提出宝贵的建议,让我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我知道,再多灿烂的话语也只不过是瞬间的智慧和激情,朴实的行动才是开在成功之路上的鲜花,我将继续用自己一颗真挚的爱心和智慧引导着孩子们健康成长,我相信我们二(四)班从班风、学生的思想状况、生活习惯到学习成绩,都会有长足的发展。
用心做教育心得体会【篇6】
最近,我阅读了张思明老师的《用心做教育》一书,从中深刻地体会到了张老师全新的教育理念和一位教育家的伟大人格。
张思明老师是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副校长,是数学特级教师,获得过多种荣誉称号和奖项,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是什么力量促使张老师获得了这么多人生的辉煌?从张老师的《用心做教育》中我体会到,是张老师对职业的热爱成就了他,是他对学生不图回报的爱成就了他,是生活的磨练成就了他。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
张思明老师是一名数学老师,他的教学方法走出了自己的特色。数学是一门内容比较抽象的学科,知识比较系统,同时注重知识掌握的多少,而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学起来感觉比较枯燥。而张思明老师的课堂却不同,他首先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知道“数学好玩”,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身教重于言传,”身教是最有说服力的教育,他首先用自己的自身经历去教育学生,用情去感化学生,使他们树立远大的志向,内化为学习的动力;他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自然积极性也就提高了,教师的教学随之而轻松。
张思明老师的风格就是:不满足于学习借鉴前人的经验,而是追求导学探索、自主解决,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内动力。他主张教育是培养观察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而不要急于将知识强加在学生头上。我想我们可以从张老师的做法上获得一些启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首先让学生喜欢数学,可是实践起来需要我们数学老师巨大的投入。我们要向张老师那样具备善于钻研的精神,具有执著的精神,崇高的敬业精神。
张思明老师说过:“有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我觉得不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桶水远远不够,要开凿一眼泉,有了源头活水才能胜任今天的教学。”开凿一眼泉,就是教师要终身学习。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更新程度是惊人的。在教育教学中涉猎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走出课本,善于拓展相关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融汇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保护学生爱问为什么的好习惯,让自己的课堂更充实、更丰富。
作为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地走进知识,愿意学习,还需要教师先走进学生的心灵。在心与心的交流与碰撞中,当学生感受到身边的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平等的朋友关系时,当他们听到老师一句句亲切鼓励的话语时,他们一定会感受到什么是爱,同时懂得学会去爱别人,在这平等和谐、充满爱的环境里,他们也一定会对学习充满信心。
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
用心做教育心得体会【篇7】
我有幸拜读了张思明撰写的《用心做教育》一书,这本书主要列举了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个个真实鲜活的事例,读起来让人感觉非常轻松,有一种亲近的感觉。
同时,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张老师作为一名教学能手,在教学上取得的成就更让人羡慕,通过阅读他教学的诸多方法,我体会如下:
首先是我们自身的专业素质要过得去。
以前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而这个说法对现在和未来的教师早已经不够了。
“桶”里的水毕竟是“死水”,不更新,它的可用含量就会大大降低。
因此,我们要想办法去开凿并拥有“一眼泉”。
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孤立的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搞花架子,而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找到学生的兴奋点,旁敲侧击,从点到面,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其次是情感交流,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
当学生有了进步时,应予以肯定的赞扬,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当学生犯错误时,应与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和危害,帮助他们制订改正的措施;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该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帮助解决,从而使学生感到我们老师是可依赖的。
再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
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抛弃那种反映出“师道尊严”的上对下的说教,尊重、关心和爱护每个学生,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师生只有在平等、情感交融的情况下,才能推心置腹地沟通思想,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从而在平时的课堂中互相配合,教学相长。
无论在自学成长的道路上,还是在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上,张思明老师有着很高的目标追求: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人,一个富有爱心和教养的人,一个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一个能够唤起人们对生活热爱的人,一个能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人。
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是需要爱、需要尊重与理解的过程。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相信我们的真诚和良苦用心会换来学生的进步的。
我们要向张老师学习,学习他的钻研专业知识的精神,学习他崇高的师德,我们要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学习新事物,接受新事物,在教育实践中学会积累和反思,向老教师请教,“用心去做教育”。
用心做教育心得体会【篇8】
新年了,照例与教育界的老朋友碰个头吃顿饭,随便聊聊。朋友中有一校之长,也有普通老师,话题自然以教育居多。因为是朋友,也因为从事教育多年,所以说话不必遮掩,真话更无需隐藏。实话心里话声声入耳之际,仔细听听,居然说困难道问题的多。席间,一位朋友蹦出一句:“爱教育难,恨教育易。”引起大家的共鸣。
我们都清楚,所谓“恨”是“恨教育为分数所困”,是“恨学校日益‘工厂化’,教师日渐‘科员化’,课堂教学日趋‘流水线化’”,是“恨学生睡得越来越少,作业越来越多,精神压力越来越重”……而这“恨”,又全源于与教育日久生情,不能不惑,不能不思,也就难免“爱之愈深恨之愈切”。
近年来,我感觉自己越来越理想化,对教育几乎陷入了不可自拔的忧思状态。幸好有朋友,能共鸣,能倾吐,哪怕是略嫌激烈的言论,乃至杞人忧天的想法,大家似乎都能沟通,彼此还可以接受――而这又使得大家都增添了前行的力量与改革的勇气。
陆续走了一些地方,我渐渐发现,无论何地,教育的现实与教育的理想都尚有不小的距离。“应试”的东西不但没有减少,反倒有向小学、幼儿园蔓延之势。作为一个有理想的教师,我坚持鼓励学生读书,自己“不跪着教书”。分数当然重要,但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他们有理由拥有快乐和幸福的学习生活。如果仅仅“为分数谋”,那么就像特级教师吴非先生说的那样,只要教师付出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了――毫无疑问,学生也将“题海无边”“苦海无涯”。当人看清这一点,并且“冒天下之大不韪”,尽可能地为学生撑一片晴空时,你真是不能不痛,也不能不快!
“只要你内心有源源不断的理想,疼痛就会继续下去。”作家毕飞宇在接受《中国青年》采访时如是说。好在中小学教育界还不乏心存理想,并且一直都在努力的老师。来自上海的一位朋友批评语文新教材课文太多,仔细阅读后筛选出数十“精品”课文,倡议一线老师教深教好,而剩余课文则浮光掠影可矣。如此“大胆”,我以为真是教师的.幸事!更是孩子的幸事!八九岁的孩子一学期学五六十篇课文,能学踏实吗?
当然,这些只是做教师的难处,且只是难处之一而已。校长更有校长的烦恼:学校人事体制不够灵活,教师福利待遇尚待提高,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时有冲突等等。
但是,面对教育,只要你做,只要行动,在遇到问题与困惑的同时你也会有所收获。对未来保持梦想的人都应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不锐意改革,不深入实践,问题可能少了,但职业的内在尊严和欢乐也就大打折扣了。无论道路泥泞还是曲折,只要有真教育的明灯,有一颗为孩子的心,路就总在向前,并且会越来越宽。
顾明远先生在为《:中国教育发展报告》一书所作的序中这样写道:“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较小的成本承担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这样一个特点使得我们的教师和教师教育实际上承担着全球最重大的使命,做出了最重要的贡献,也面临着世界上最大的压力与挑战。”压力与挑战从来都可以转化为历史的使命和创造的激情。中国的教育需要有梦想,更需要在暂时困难的环境下埋头苦干、探索新路的行动者。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有梦想、有行动的教师,我们永不悲观,我们用心做最好的教育!
用心做教育心得体会【篇9】
读《用心做教育》———心得体会
读了张思明的《用心做教育》后,心中体会颇多。我,作为一名新教师,没有经验,没有教学技巧,没有管理方法。而张思明的这本书给了我许多这方面的知识经验,更教我怎样才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怎样教书育人。
爱是教师人格力量的核心。《放飞美国》的作者别出心裁的把教师分为四类:以谋生为目的,以自傲为动力;以教育为己任;以爱为根本。我想张老师的教育就已经达到了这种境界吧!
张老师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而这种爱源与他的心,正因为这种爱成就了他的辉煌。任是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艰辛的付出。从张老师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她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坚韧、好学、勤奋……形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有人将学生比作花朵,脆弱而敏感,稍微照顾不周就不会开出令人满意的花朵,如果对他们多一些关爱与细心,就会开出又大又美的花朵来。张老师不仅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更有一颗爱心。他和学生像朋友一样的继续着他们的教与学,这是他获得了桃李满天下的硕果,我想作为教师还有什麽比这更幸福的呢?
张老师作为一名教学能手,在教学上取得的成就更让人羡慕,通过阅读它的数学教学的诸多方法,我体会如下:
首先是我们自身的专业素质要过得去。以前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而这个说法对现在和未来的教师已经不够了。“桶”里的水毕竟是“死水”,不更新,它的可用含量就会大大降低。作为跨世纪的教师,我们要想办法去开凿并拥有“一眼泉”。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孤立的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搞花架子,而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找到学生的兴奋点,旁敲侧击,从点到面,提倡发散思维,提供多种解法,扩大题型量,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深入学生,听取他们的意见,那就会事半功倍。
其次是情感交流,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在与学生谈心时,通过观察学生的举止言谈,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在与学生谈话时要平等对话式的,多点鼓励、少些责备,以便有针对性的教育他们。当学生有了进步时,应予以肯定的赞扬,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当学生犯错误时,应与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和危害,帮助他们制订改正的措施;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该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帮助解决,从而使学生感到我们老师是可依赖的。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诚地热爱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信任和亲近,使学生对你所传授的知识感兴趣,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再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现代中学生见多识广、思想活跃,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唯老师是从,常常将不合己意的灌输拒之于心扉之外。所以老师要事事要和学生同甘苦,要和学生表同情,参与到学生里面去,指导他们,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抛弃那种反映出“师道尊严”的上对下的说教,尊重、关心和爱护每个学生,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师生只有在平等、情感交融的情况下,才能推心置腹地沟通思想,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从而在平时的课堂中互相配合,教学相长。
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是需要爱、需要尊重与理解的过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相信我们的真诚和良苦用心会换来学生的进步的。
一个教师,他的胜利青春是不能保持的,但是它可以保持职业青春。
教师应该像一个有能源支持的火炬,后者性一个有生命的蜡烛,以便燃烧,一边又在生长。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丰富自己,使自己有更高的燃烧值,更高的照亮度,这样才有可能在有限的从教生涯中,为祖国,为民族的教育事业,为千百万人的成长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心得体会》
用心做教育心得体会【篇10】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小和尚在寺院担任撞钟之职。按照寺院的规定,他每天都能按时在早上和黄昏各撞钟一次。但半年下来,主持却很不满意,就把他调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的问住持:“难道我撞的钟不准时、不响亮?” 住持耐心地告诉他:“你的钟撞得很响,但钟声空泛、疲软,因为你心中没有理解撞钟的意义。钟声不仅仅是寺里作息的准绳,更为重要的是唤醒沉迷众生。因此,钟声不仅要宏亮,还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一个人心中无钟,既是无佛;如果不虔诚,怎能担当撞钟之职?”
是啊,小和尚不过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并没有融入一颗“唤醒众生”的心。其实做教师也是一样,必须用心,用心做教师才能成为优秀的教师。我平时注重加强学习,不断丰富自身文化积淀,提升完善自我。最近,我认真学习了《用心做教师——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十大定律》这本书。本书以经典的案例,情景式的叙述,流畅的语言,充满感情的评述,发人深省的剖析,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让我充分领会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有效的教育方法。回味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寻求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困惑的解决方法起到了很好的借鉴指导作用,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认真学习,我进一步明晰了要当好一名教师,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不断提升自己:
一、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爱心。
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真诚地热爱学生,用我们的爱去感染、熏陶每一个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信任和亲近,使学生对你所传授的知识感兴趣,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我们要用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人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生活中,宽容他们的缺点、错误甚至偏激,掌握好批评的艺术(态度诚恳、实事求是、尊重学生、有的放矢、留有余地、含蓄委婉等);欣赏他们的优点,个性、特长、哪怕是点滴的进步,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找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应该是民主与合作,要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热情地帮助学生形成自信、乐观、坦诚、宽容、自强等人生重要品质;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中体味人间的温情和学校生活的乐趣,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教师要有一颗虚心好学之心。
现在的学生的兴趣广泛,好胜心强,会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修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要崇尚科学精神,严谨笃学,潜心钻研,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我们倡导教师做学习型的教师,就必须做到:
要学习就要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多关注那些研究教育教学过程的书,多从简明的教育案例、教育叙事中寻求启示,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和教育的智慧。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我校网站的“教师每周共读一篇推荐文章”,教科研网站、教育博客等网络资源,丰富知识。读《“五个解放”有助于教师寻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让我明白教师要学会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能独立思考;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能自己看书;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能积极干事;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能发表观点;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能乐山乐水。读朱永新的《阅读经典》,让我更加认识到读书,尤其是读经典的重要性。读《现代教师需要“五气”》,告诉我们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型教师应该在“五气”(正气、才气、书卷气、神气、锐气)上下功夫,努力将自己打造成充满正气、富有才气、彰显魅力、引领时代的创新型教师。
除了向书本学习,还要虚心向同事学习。“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到的方法和经验,“千个师傅,千个法”,我们可以取长补短,成就自我。我们要善于虚心向他人请教,学习他人的经验,丰富自己的人生。
除此以外,还要虚心向学生学习。教师不要以为自己是万能的上帝,班内几十个学生的智慧之和,是没有哪位教师能够比拟的,放下我们的架子,虚心向学生蹙额西,才能真正体现师生平等的内涵。在工作中,真正形成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意识,有利于达到师生双赢的局面,何乐而不为呢?
三、教师要有一颗潜心研究之心。
成功需要付出,人生需要磨练。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在不断地学习、实践和反思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我们教师时常会在教学中遇到诸多困难和问题以及困惑,作为教师,我们要潜心研究教材、学生、教法、学法等,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积极、健康的课堂氛围;精心设计教学细节,学习借鉴杜郎口、洋思中学的经验,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研究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讲究技巧与方法,学会“望闻问切”(即:教师眼里要有学生,迅速而准确、细致而深入、全面而客观地观察学生;教师学会倾听捕捉学生言谈中显露的信息;主动出击,了解学情;善于把脉,以必要的练习或测试为主要方式,利用精选的题组,集中反馈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所在,以便对症下药,提高教学效率。);学会随机应变,灵活应对课堂偶发事件;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等,扎实有效的开展我校的“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以及“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用“心”去研究解决问题,真正让思考与实践同行。
四、教师要有一颗善于反思之心。
通过对《用心做教师》这本书的学习,我也进一步清晰地认识到:教学反思内容宽泛,可记成功之举、可记教学机智、可记学生见解、可记再教设计,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从教学中的细节入手,以爱作为教学的支点,用兴趣作为教学的原动力,反思作为教学进步的源泉,用心做教师,让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成就孩子们的人生,收获人生最美丽的稻穗,也在教学研究中不断提升自我,谱写精彩的教育教学 篇章!
小编精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