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学反思简短【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朗读课文。
2、积累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一、课前准备
1、本文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初文学家。字_____,号___。序是_____________,可分为____和________。
“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介绍作家生平或目的,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参考资料,或给予必要的引导。而赠言与书序不同,它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而论,阐明某些观点。
2、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叩问叱咄俟其欣悦负箧曳屣皲裂媵人衾皆被绮绣容臭烨敝衣既加冠砚冰坚逾约朱缨
3、作者简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明初朱元璋称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讲经。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全家流放茂州(现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途中病死于夔州(现在重庆奉节县)。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统为己任,为文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
二、自主合作探究
1、第一步:朗读
⑴教师和两名学生共同范读课文。
⑵小组成员开始轮读课文,相互纠正字音、停顿。
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课文比赛,形式组内自定。
⑷师生共做点评,评出优胜组。
2、第二步:识辨
⑴请结合课下注释逐段细读思考识辨每段中有无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情况。
⑵小组讨论自学成果,集体交流并将成果整理在讲学稿上。
⑶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就是对文言文实词的积累。把书合上,看能否完成解释加线实词的意思。
无致书以观腰白玉之环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天大寒,观冰坚走送之
不敢销逾约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援疑质理
俟其欣悦四支僵劲不能动
主人日再食同舍生皆被绮绣
马说教学反思简短【篇2】
教学目标
1、熟读文章,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的意思;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所蕴藏的进步思想。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1、2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3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家、写作背景简介
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
2、纠正错别字并出示生字词:骈死、槽枥、食马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全班朗读
三、课文讲授
1、学习第一段
⑴应注意的词语:故、虽、骈死、槽枥、以
⑵翻译此段
⑶归纳段意:此段讲述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强调伯乐的决定作用。
2、学习第二段
⑴应注意的词语:食、一石、现、安、等、策
⑵翻译此段
⑶归纳段意:千里马无法展现它的才能的原因。
3、学习第二段
⑴应注意的词语:策、其、邪
⑵翻译此段
⑶归纳段意:刻画了不识马者的形象。
4、小结:善于发现人才、正确对待人才,抨击社会上摧残人才的现象。
四、归纳总结
1、一词多义
食: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不饱食马者
策: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其: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之:马之千里者执策而临之
五、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后记
这节课基本完成教学目标、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思路清晰、节奏合理和注重朗读。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运用传统文言文教学方式,缺乏新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讲得过多,学生思考较少;学生没有充分预习;虽是自渎课,只需一课时,但对于平衡班来讲内容过多,翻译无法落实到每一个学生,最好用两课时或一个半课时完成此课。
马说教学反思简短【篇3】
作为语文教师我一直很喜欢上古文,因为简单,也因为即使在中考中,更多的是要求字词的解释和语句的翻译,因此更多的时候我所做的也仅仅如此。
昨天我上了《马说》,依照惯例我也让学生们进行了翻译,对一些重要的字词进行了解释和辨析后,我提了个问题:你觉得作者对千里马和食马者的态度如何?为什么?你觉得作者分别把他们喻指了什么人?学生答出有才能的人和不会赏识人才的统治者后,我也简介了韩愈的人生经历,也便顺理成章的为他们归纳了一下:千里马喻指人才,食马者喻指不能知人善任,愚妄浅薄的统治。(忽略了对文章第三段中食马者形象"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的推敲以及"知人善任"的解释 )
此后学生在作业本和考卷上对食马者形象的分析就成为愚蠢无知的统治者或者是不能发现人才的人,虽然我在其后也多次重新补充分析,也让学生们重新探讨分析愚妄和愚蠢的差别,但依然还有孩子会用错。
人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而教师所要做的是在课堂45分钟内尽可能的把准确的要点传达给学生,而这种传达不应该是"灌",而是基于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细节理解,关键句周到分析后自然得出的结论,否则效果就不好,而我恰恰因为是篇古文而忽视了这点,扮演了"拔苗助长"的角色,其结果可想而知,古文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其精湛的描写技艺,更是人物形象分析,景物描绘的典范,所以我深刻反省......
马说教学反思简短【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了解文中阐述的深刻道理。
2、让学生养成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文,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3、学会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4、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
2、体会文中的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1、光盘。
2、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情景导入
1、导语
2、板书课题
二、释题及作者简介
1、释题
指名学生试说
师点拨
明确:媒体投影
2、作者简介
点名学生试说
师点拨
明确:投影
3、故事简介
学生试简述
师点拨
明确:投影
三、学生自读、自学课文思考
1、采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并借助工具书、注释,读通、读懂课文。
2、请你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段落并说明缘由?
3、请划出你自己不能理解的词或句子。
4、请指出文中不合理的地方。
四、合作探究
1、听配乐朗读课文(光碟)。
2、小组讨论释疑。
3、班级共同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五、交流反馈
1、语词积累
骈槽枥粟食
指名试说
明确:投影播放
2、实词和虚词理解
实词:千里马伯乐辱骈槽枥称一食食马者千里之能外见等策之道尽通执临材鸣
指名试说
明确:投影播放
虚词:而之故虽以或其安邪
指名试说
明确:投影播放
3、难句释义
一食或尽粟石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骈死与槽枥之间。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指名试说
师点拨
明确:投影播放
4、疏通文义
指名试说
师点拨
明确:投影播放
5、课文脉络
指名试说
师点拨
明确:投影播放
6、文蕴道理
指名试说
师点拨
明确:投影播放
六、课时小结
指名试说
师点拨
明确:投影播放
七、课堂延伸
(读韩愈的《师说》)试说与本文的异同?
指名试说
师点拨
明确:投影播放
八、作业
1、课后习题:二、三、四。
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千里马世有伯乐,
马说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
伯乐而伯乐不常有。
马说教学反思简短【篇5】
任课教师吕彦
学科语文
班级初一6班
课题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马的特点。
2、揣摩文中的对比描写,了解对比描写的作用。
3、理解课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4、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马人格化的描写,在此基础上积累优美语句。
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马的特点。
2、揣摩文中的对比描写,了解对比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2、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马人格化的描写,在此基础上积累优美语句。
课型自渎课
教学媒体教学课件
作业摘抄优美语句,写感受或作简要评议。
师生活动1、由图片导入,直观形象,谈感受,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2、文章生词较多,第一便朗读课文是注意正字正音。
3、整体感知环节设计的三个问题注意从总体上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设计内容4、深入探究环节注意围绕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的不同命运展开。
5、体验拓展环节设置话题假如你是一匹马,你愿做哪种马,开拓思路,训练表达;补充
片断:
军马的一生是豪迈的;赛马的一生是荣耀的;野马的一生是自由奔放的;役马的一生如牛,注定了辛劳的。
是的,如果在对生命形式的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
在我享受了野马那一种自由之后,我认野马不幸落入狮口那一种命。
作不成野马,作战马也行。因为在战场上,战马和战士的关系,使人和动物的关系,上升到了一种几乎完全平等的程度。不如野马般自由的生,何妨像战马似的豪迈的死!
倘做不成战马,做役马也行。
只要那劳动对世界是有益无害的,我不拒绝劳动;只要我力所能及的,我愿承担起繁重的劳动;只要我劳动时不在我头顶上挥鞭子,我不会觉得劳动对一匹役马来说是什么惩罚
正如我不情愿做宠犬,我绝不做那样的一类马──就是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那些只为着摆阔绰、壮观瞻而喂养着、供奉着的马,那些不是为着装饰它们本身,却是为着满足主人的虚荣而戴上黄金链条的马,它们额上覆着妍丽的一撮毛,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是的,纵然我为马,我也还是要求一些马性的尊严的。故我宁肯充当役马,也绝不做以上那一种似乎很神气的马。
6、补充资料:
老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的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头望望前面
六、小结
课文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文,也是一篇礼赞自由的优美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两种马的特质,而且,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被奴役之马的深切同情。
七、作业
摘抄优美语句,写感受或作简要评析。
马说教学反思简短【篇6】
教学构思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翻译浅易的文言文,有一定的概括能力。《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的名篇,语简而意昭。教授本文时,可指导学生课下预习,借助工具书完成文意疏通工作。第一课时:为了强化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把学生分成了几个组,指导他们归纳文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等文言词汇,完成字词积累,并整体感知课文。第二课时: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大胆发言,表达出自己对课文的感悟,在交流中体会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懂得珍惜拥有,好好学习,不断追求,不断进步。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使学生掌握文中重要实词和宾语前置句式。
2、研讨课文,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及运用对比方法来表现中心的写作能力。
3、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翻译课文、背诵课文,掌握文中重要实词和对比方法的运用。
2、通过研读,理解本文作者执著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诵读作为本课教学的最重要的环节,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达到熟读成诵。
2、合作探究法。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如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小组讨论解决,也可请教别的小组成员或向老师提问。
3、延伸拓展法。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作者的求学态度。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由历史故事导入新课
(屏幕展示“囊萤映雪”“悬梁刺股”这两个成语,让一位学生讲给大家听。)
二、简介作者及文体特征
(屏幕显示:作者的简介及关于文体“序”的介绍)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听读,要求听清字音,把握句读。
2、学生自读课文,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理解文意。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按“读课文──释字词──译文句”的步骤进行,如有疑难,小组内讨论解决。
4、找出常见文言文现象:一组找一词多义;一组找词类活用;一组找出通假字;一组找古今异义。并且做成卡片互相交流(师巡回指导)
5、附卡片:(有利于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知识)
正面背面一词多义:
之
弗之怠(指代“读书”这件事)
走送之(代词,指“书”)
益幕圣贤之道(结构助词,的)
当余之从师也(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
盖余之勤且艰苦若此(同上)
以
无从致书以观(表目的,来)
计日以还(表修饰,不译)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介词,因为;以:把,介词)
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因为,连词)
以衾拥覆(介词,用)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着)
古今词:
走送之(古义:跑。今义:走路、步行)
媵人持汤沃灌(古义:热水。今义:饭汤、汤汁)
尝趋百里(古义:快步走。今义:趋势)
卒获有所闻(古义:最终。今义:士兵)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古义:借。今义:假期)
词的活用:
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用,腰佩、挂
手自笔录笔:这里是名词作状语,用笔
四、全班齐读课文,理情行文思路
(屏幕显示问题)
问题:作者求学风餐露宿,困难重重。他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请找出相关句子加以印证。)师根椐学生的回答形成板书:
得书难
嗜学从师难
求学难
五、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读出词语、句、段间的逻辑停顿和逻辑重音,并熟读成诵
六、布置作业
1、完成卡片的制作(积累常见的文言文知识)
2、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并翻译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背诵
2、提问重点字词句的解释。(屏幕显示)
①无从致书以观②稍逾约③盖慕圣贤之道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⑤尝趋百里之外⑥俟其欣悦⑦日再食
3、让学生概述课文内容。
二、研讨赏析
(学生自提问题,教师归纳筛选)
1、教师以记者采访的形式现场采访学生,围绕“用审美的眼光看,你觉得这篇文章美吗?美在哪?”的话题,与学生交流。(屏幕显示问题)
⑴说理美:作者是以怎样的一种形式来说理的?
⑵手法美:课文从哪几方面写同舍生的优越条件?用意何在?
⑶语言美:学生自由选例评析。
2、“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弗之怠”/“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稍降辞色”/“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三、课后延伸
1、简要介绍马生,谈谈作者对马生所持的态度?(屏幕显示马生资料)
2、请课代表主持讨论会,就“作者求学的经历给我们的启迪”为话题展开讨论交流,学生畅所欲言。
四、温馨提醒
业精于勤荒于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我们每个学生的光荣任务,愿我们不畏艰苦,学有所成。
五、布置作业
(屏幕显示)
1、写一篇读后感
(解说:本题设置意在使学生学习本文后受到教育,砥砺学生努力学习之志。)
2、跟读《王冕读书》、《黄生借书说》等古文,拓展视野。
板书设计(屏幕显示)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得书难──借书、抄书说理美
嗜学从师难──百里叩问手法美
求学难──负籍远游语言美
马说教学反思简短【篇7】
《别饿坏了那匹马》这篇课文是十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也是一篇自读课文,文章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赞扬了作为书摊主人的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深深感激之情。本单元前三篇课文描绘了景之美、人之醉,人景交融、天人合一之境界,在本单元最后安排这样一篇赞美人的美好心灵的课文,我的理解是由景美过渡到人美,因为第三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人美的。
首先说说我对“别饿坏了那匹马”这个题目的理解:
1、这是那位残疾青年说的一句话,是一个善意的谎言。
2、还有一层含义:别饿坏了那匹马也指小作者,小作者对书如饥似渴,而残疾青年是不想饿坏小作者,才说了这一谎言!
这篇只有一课时的自读课文,我想这次是第一次把自读课文列入实践课的范畴。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习了例子,只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
我的课题是“开放式作文教学的研究”,我想习作的源头是阅读,于是将目光定格在了这课上。自读课文我觉得还是应该以学生的自读、自学为主,让学生自主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发现。翻开课程标准,关于略读课文的内容很少,只在评价过程中提到一句:评价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略读材料的大意。
但教师并不是旁观者,应该抓住主线引导好学生的读。这篇文章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简洁朴实,情感真挚感人,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我想简化头绪,着重从两点入手,以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
1、品悟语言文字,感受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2、感情朗读,受到情感的熏陶。另外渗透我课题特色,加入了一个小练笔。
反思这一课,我谈谈我的几个主要设计。
一、注意导读的引入
我是这样导读的,用他们上下楼梯经常见到的《小学生行为规范》中关于“诚实”的话题说明小学生要诚实,不能骗人,骗人不好,可话锋一转,告诉学生生活是很复杂的,并不是书上的几句话就能概括得了的。有时欺骗并不会遭到谴责,也许反而会得到感激,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个人,他也说了谎,却得到了别人的感激,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把课文读通。
(对于略读课文,我认为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设计了这一导读。其实有很多好的导读方法,但我觉得略读课文的导读不宜太繁,毕竟时间要留给学生。)
二、设计好细读的问题
学生读了课文后,读出残疾青年编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我顺势提了一个问题“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其实会读书的同学能从课文中发现蛛丝马迹,会发现摊主的心思,找找看,同时写上自己的体会”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划出相关句子,词语。
(略读课文要给孩子充分读的时间,但并不是说,有时间给孩子就行了,老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拨。)
三、安排小练笔,填补文中空白
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交流,朗读,当一切真相大白时,两位主人公心灵相通了,学生也与文中的主人公心灵相通了,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小练笔:
那夜,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传来几声小虫子的鸣叫,一切都和往常一样。只有我躺在床上,辗转难眠……
(我觉得进行小练笔的时机掌握很重要。“情动”而“辞发”,这时要给他写的机会,让他内心的情感,让文章的情感涌出纸外。)
四、感情朗读,情理交融
文章很长,我让学生取一段认为最能打动学生的文字来读读,在读的基础上谈谈自己学了本文之后的理解。
五、课外拓展
第十一册语文教学参考书上对略读课文有这样的描述:右上角有三角形的为略读课文,意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独立阅读,不列入考试的范围。新课程标准中对五六年级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如何完成这样大的阅读量呢?我觉得教师要利用课上提供学生材料。于是,我在课的最后提供了学生一些文章,和主题有关,放在班级中任他们阅读。
马说教学反思简短【篇8】
唐代著名散文家韩愈的《马说》是一篇经典篇目,教材几经改革依然保留,足见其思想性、艺术性的深远影响。“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千百年来,这个声音一直回荡在历史的天空,让那些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世人流下同感的泪水。
本课的教学,我让学生反复朗读,以引发学生情感上的投入,同时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引导学生理解本文托物寓意的方法,挖掘文章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我在课堂教学进程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1、积极培养学生自学探究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唱“独角戏”、“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成为了装知识的容器,这种教学模式和公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利提高。新的课改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这一学习方法,转变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由“灌输者”变为“指导者、点拨者”。学生学习由被动者变为了主动者,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了“我要学”。鉴于这一点,在这节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少讲,如果讲,要讲到“点”上,要精要。许多知识点,主要通过学生间的讨论来完成教学任务。我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讨论,成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例如:在教学中设计的五个问题,都是学生讨论完成,我只起到引导的作用。
2、课堂上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辩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多年的课文教学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目前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言之无物,言之无序,言之无理”,更谈不上“通顺、连贯、得体”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课堂教学中我特设计了讨论这一环节。从学生的回答情况来看,收到了预想的效果。学生就“究竟是千里马重要还是伯乐重要,说说理由。”这个论题展开讨论,有的同学很有创见,提出新的见解,博得了全班同学的好评。可惜的是在“三读课文,读顺文本”这个环节中,节奏把握不够好,拖延了一些时间,造成“拓展”这个环节的时间过紧,学生审美能力没有很好的表现,共鸣之音不强烈。
在和谐课堂里,学生是课堂的中心,有民主的学习氛围。在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能够充分、自由地彰显个性,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不论对与错,尽显个人所思所想,敢于向教材和老师质疑,不用担心老师的责备,不用担心同学们的嘲弄,只在乎将自己的言论作为课堂交流、讨论的一部分,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老师给予学生应有的指导与呵护,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面”的坐下。我的这节课正体现了这一点。和谐在我的课堂里开了花,这正是值得我炫耀的地方。总之本节课有的有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注意把握好课堂的各个环节,深入文本,启迪孩子对生活和生命的独到认识,无论是学习课文时的拓展,还是作文中的体验,能力的培养都重于学习知识本身,这是动手、动脑、动心的一种生命的体验。
马说教学反思简短【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二次呈现文本,补白找据,培养推理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2、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思考与朗读,体会文中的“我”对残疾青年的感激之情以及青年的善良、宽厚。
3、体会“善意的谎言”并联系生活说一说自己的遇到的善意的谎言。
4、理解“别饿坏了那匹马”的深层内涵。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思考、品读描写人物的言行的语句,感受残疾青年的良苦用心。
2、理解“别饿坏了那匹马”的深层内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开门见山
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课外的文章,题目是──;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是许申高,一名作家,主要从事小小说、散文的创作,我们稍做了解即可。课文都预习过了吧?──好的,要学好语文,预习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二、检查生词,扫清障碍
接下来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成果。看这些都是文章中比较难读或难懂的词语,谁来读──
出示:瘦削、瞥见、嗫嚅、拽着(zhuài)、攥着(zuàn)、流连忘返、忐忑不安、刻骨铭心、怒目圆睁。
指名读,纠正,齐读。重点解决“拽着”和“攥着”读音区别,词语具体什么意思我们到语境中去理解。
三、整体感知,激趣补白
1、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眼睛尖的同学啊一定在预习的时候就发现了其实我们手头上的文章,并不完整,是吧?那是老师为了考考大家阅读文章的能力,故意将文中对于理解这篇文章有着至关重要的句子偷偷藏了起来。因此啊,你们要想真正的理解、感受这篇文章,就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向洪老师索取,二是通过自己的认真的品读、思考,补上这几个句子,你们选择哪种?可是补上这几个句子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大家潜心会文,静思默想才能填出。真的该挑战?
2、默读课文,补白找据:
好,挑战开始,下面就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听清楚老师的要求,第一:一边读一边思考,空白处应该填什么,读完以后把句子写在横线上。第二:竭力的从文中找出自己为什么这么填的理由并做上记号,理由越充分越好。清楚了吗?好开始吧!
3、交流成果,撞击思维:
⑴一愣一亮,认真看草。
⑵妹妹的“茫然”,命令口吻。
⑶劝阻进屋,拼命阻挡。
⑷大声恐吓,马会伤人。
4、重点关注学生在思考中的推理过程:
(如:见茫然眼神怕露馅──才用命令口吻──无马。)
指导朗读,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的语句,让学生感受当时的情境,做到朗读与理解结合。
四、呈现文本,二度冲击
1、出示隐去的内容,对比自己写的,读一读。
2、读完谈感受(写作特点、思想感情),关注“破折号、两个问号”朗读感悟。
3、点明需要同学们填得的两条横线上的内容,其所表达的意思与情感是一样的,故此第二条横线上填的内容刚才就毋须交流了。
五、嗜书如命,青年维护
1、原本无马,谎称有马,残疾青年这么做最大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是的,他如此用心良苦、苦心经营着自己的谎言,就是为了能让我“安心的看书”。
那么文中除了写残疾青年用谎言来让我安心看书以外,还有什么地方最直接的描写了这位青年让我安心的看书的?
2、自由读、交流:
宽厚的笑,给凳看书,阻止父亲。
六、善意谎言,联系生活
1、宽厚的笑是为了让我安心的看书;给凳子坐也是为了让我泰然的看书;竭力的阻止父亲打我更是为了让我能从容的看书;甚至不惜用撒谎,来让我能坦然的看书。此时此刻,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位青年?──善良、宽厚。
2、可是他撒了谎啊?那是一个怎样的谎言──善意的谎言。
3、结合生活,例举自己遇到得“善意的谎言”──在生活中,你碰到过这样的善意的谎言吗?回忆一下。
七、回扣题目,讨论深意
1、同学们感受的真深刻,他一再说到,“别饿坏了那匹马”,其实并无马。学到这里你对这个题目是否有了深一层次的理解?(如说不深刻)则问:他口中的这匹马其实指的是谁?──我;就是,我喜欢看书,别让我“饿坏”了。
如果给题目中任意地方加个标点的话你会加在那里?……“马”
2、真好,同学们感受到了课文中闪现的人性的光辉,希望这节课能给大家带去一些思考。下课!
马说教学反思简短【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使学生掌握几个实词和宾语前置句式。
2、研讨课文,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及运用对比方法来表现中心的写作能力。
3、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研读,掌握几个实词和对比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
对比的作用。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常识简介
1、宋濂:明初著名文学家,一生著作很多,曾主修《元史》与刘基、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有《宋学士文集》。
2、序:序是一种文体,分为书序和赠序两种。赠序用于临别赠言,多为赞颂、勉励、祝愿、惜别之辞。本文是宋濂在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写的,当时69岁。
3、内容:本文叙述了作者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苦,勉励马生利用太学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
三、朗读全文
(学生听朗读,注意字音和停顿,理清思路)。
四、分析讨论
1、学习第三段,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三段。
了解宋濂为何写此赠序。
掌握几个词:谒、书、贽。
2、讨论第一段
⑴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一段(思考:本段从哪几方面写作者求学的勤奋和艰苦的?)
⑵组织学生讨论(四人小组):
讨论题⑴:作者哪几方面写求学勤奋和艰苦?找出原句。
讨论后小结:幼时抄录之艰成年叩问之难求师奔赴之劳住读生活之苦
⑶组织学生讨论,完成翻译(每大组为单位分工任务,四人小组完成翻译任务)
3、分析第二段
⑴学生齐读
⑵提问:课文从哪几方面写太学生的优越条件?
⑶通过对比作者得出什么结论?(按原文回答)
⑷齐读结论句
五、思考探究
假若这篇文章是宋濂写给你的,你最想跟他说一句什么话?
六、温馨提醒
业精于勤荒于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我们每个学生的光荣任务,愿我们不畏艰苦,学有所成。
板书设计
对比
幼年抄书之艰无冻馁之患
成年叩问之难无奔走之劳
自身经历求师奔走之劳有专门老师诸生求学
住读生活之苦有丰富藏书
总括:勤且艰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