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新材料作文的三个新启示

2012-05-20 17:29:50 启示高考
新材料作文到底有什么新的特点呢?我们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以注视:

  新材料作文的“内涵多元性”

  比如,2009年的作文试题——“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书,非隶非楷,非今非古,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形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

  这段材料,实际上是由三句话组成的。然而,其中的每一句话,我们都可以作为写作的一个角度,去选取撰文:第一句话,我们完全可以提炼为“做任何事情,人类都必须采取‘多元交融,兼收并蓄’的正确态度”;第二句话,人们又可以理解为“正确处置‘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差异与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三句话,那就很明显的是在提倡大家“干事业,应该坚持‘独一无二、开拓创新’的人生原则”。考题材料中所提供的这些多元内涵,你在作文时只要谈及其一、说透议深即可了,但千万不要“蜻蜓点水、面面俱到”。

  新材料作文的“理念思辨性”

  又如,2010年的作文试题——“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 ’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鱼。 ”

  这段材料,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辩证道理:“竭泽而鱼、杀鸡取卵”,这样的处事态度,是极其错误的行为。人们如果想要永远获得大鱼鲜美享受的话,那就必须首先考虑到“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始终留有余地、考虑后果;对‘过犹不及’的道理,也要始终铭记心头、不可违背”!由此,我们自然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撰文的论证观点,那就是:“自然资源,要有序开发,细水长流;生态保护,要不断完善,持续发展。 ”

  新材料作文的“论证现实性”

  再如,2011年的作文试题——“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

  这段材料,因为在两段铭文中,其差异是后句里多了一个“不”字,所以它们的寓意就完全矛盾相反了。在本段材料里,还特别有了一句醒目的提示语:“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实际上,这句“提示语”,是在告诫考生们:论证这对寓有深意的矛盾铭文,你一定要体现出它的“现实性”来:也即“矛盾事物的辩证性;理念认识的时代性;考生思维的原创性”。再具体地说,当你在选择“形象或抽象”的事物话题时,如果能运用“当代的创新观点,唯物辩证的论说矛盾体的诸多互变特质”,那么,铭文的现实意义,就能给真正地展示出来了。为此,这里向你推荐当代散文大家余秋雨的《废墟》一文,你会对“论证现实性”的道理有清晰地理解了。


高考作文题目 高考作文押题 高考作文预测 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英语作文
高考记叙文 高考议论文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零分作文 高考作文专题
分享

热门关注

2021山东高考作文题目已发布

山东高考作文题目

2021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已出炉【汇总】

高考作文题目已出炉

重庆高考作文题目已出炉2021

重庆高考作文题目

甘肃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2021

甘肃高考作文题目

2021青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青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高考语文作文材料备考

高考语文作文材料

高考语文作文材料精读

高考语文作文材料

2020湖南高考作文材料及题目

高考作文材料

以“爱心”为话题的优秀高考作文范文三篇

优秀高考作文

2020高考语文作文预测题目:总有一个理由让我微笑

高考作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