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优秀的教师完善好自己的教育模式,即使是很有经验的老教师,也会在上课之前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时要求以课程标准为准绳,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恰当的教法。如何在教案中体现板书和画图的内容呢?或许你需要"语文园地六教案教学反思"这样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语文园地六教案教学反思(篇1)
教学目标
1、将写好的作文读给同学们听,在四人小组内评价交流。
2、学会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习作。
3、根据别人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习作。
4、在赏读习作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评价。
教学重点
根据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难点
在学习交流中学会评价别人的习作,并写出评价语。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我国历史悠久,古迹众多。通过第五单元的学习,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截至2003年7月,我国已有29处景观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同学们的导游词一起畅游世界文化遗产吧!
2、师:上节课我们习作的要求是选择介绍一处“世界遗产”,然后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回忆一下,习作要求是什么呢?(打开书自己读一读)今天,我们就在课堂上互相读一读作文,提出修改建议,使自己的作文更具体,并写出评语。
二、自我评价
1、师:先让我们读一读自己的习作,请你们回忆自我评价的要求。
2、生:互相回忆,汇报评价要求。
3、师黑板板书:
自我评价要求:1、一读、找错字、错标点;
2、二读、找病句,用得不恰当的词;
3、三读、画出好词好句;
4、四读、看内容是否与习作要求相符;
5、五读、写出自评价语。
4、师:现在请你们先按照要求1、2、3,小声朗读或默读自己的习作,找错字、错标点、病句,并画出好词好句。
5、生:学生读自己的习作,根据要求修改习作。师巡视指导。
6、师:通过自己的修改,说说自己都改出了几处错误,并把你画出的好词好句读给大家听。生:学生汇报对自己习作的修改,并大声读出好词好句,并能对其发言进行评价。
7、师:刚才同学们在自己的习作中认真地进行了修改,并让大家欣赏了自己习作中的好词好句,现在请你快速根据要求4、5,给自己评价语。
8、生:与同桌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9、以一篇文章为例,在全班进行评价。伙伴评。
10、师:同学们刚才认真读自己的习作,进行了细致地修改,那么你们还想听听别人的建议,让我们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讨论吧。请看大屏,谁来读读评价要求。
(指名读)
三、小组交流(他评)
1、师:请同学们按照大屏上的评价要求,在四人小组内相互交叉评价,别忘了在写评价语时先写优点再写不足,书写工整,四人小组讨论时不要影响他人学习。
2、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评价,写出评价语。
3、四人小组的学生汇报交流,听的同学认真听并可以补充或提出不同的修改建议。
四、修改自己的习作
1、师:在刚才的自我评价和小组交流中,你们一定学到了不少写作文的方法,现在你就请对自己的习作再原文上进行修改。
2、生修改习作。
五、师生总结
1、师:通过这节习作评价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2、生活:
⑴知道好作文是要多次修改的。
⑵导游词的语言应该通俗易懂。
⑶多读课外书能积累好词好句。
⑷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具体。
3、师:是的!最后老师送给你们一句话,(大屏):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希望在反复推敲中早日见到你的大作哟!
柳暗花明又一村
──习作评改课课后反思
习作评改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也是学生通过多种反馈对自己的文章做出较为正确审视的一个过程。第七册五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们学些一份导游词,并模拟小导游向大家介绍。在评改课上,我指导学生们通过自评、小组评的方式重新修改习作,在评改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文章中的优点和不足,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使他们逐步懂得“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道理。
在自评一环节,我让学生们说说通过评改所找到的错字、错标点及好词好句,这一汇报环节是对刚才自我评改过程的较好展示,激励了认真评改的孩子,为其他同学做榜样,同时也是对自评环节的检查。
在小组评改的环节中,小组成员针对一篇习作进行补充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在小组中,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距,可以以点带面,以优带差的方式,让同学们互相学习,在同样的习作要求中,看看同伴是怎样行文的,最后以交叉阅读的方式再精度一篇习作,提出修改意见,写出评语。在评改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取长补短的过程。
四年级的习作评改还处于初期,学生的评价能力还有限,所以老师的指向性要明确,使学生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其次,给学生的分项要求要化繁为简,小任务,小目标,力争把每个环节做实在,其三,就一篇习作采取一至两个评价方式就可以了,不要它表达求全;最后,探索的道路往往是艰辛、困难的,今天的评价模式也许会占用一些课时,也许学生们不可能人人做到实效性评价,但老师一定要舍得花时间,花气力,因为新鲜事物往往都要经历一段适应期,相信这种多元的、开放的评价模式一定会给我们的习作课堂注入活力,在我们疑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多元评价方式使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村!
语文园地六教案教学反思(篇2)
学习目标
1、认字,写字,积累词句;以秋天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2、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3、学习自主策划秋游活动。
4、乐于学习,乐于展示。
课前准备
1、引导学生收集一些风景区的图片、资料。
2、秋游计划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小组互相辨别一下每组的两个字有什么不同,然后小组采用不同形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的练习。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识字游戏“汉字妈妈找娃娃”六个学生手执“郊”等六个字,当汉字妈妈,六个学生手执“交”等六个字,当汉字娃娃,“妈妈”举字先说:“我是郊字的妈妈,我的娃娃在哪里?”“娃娃”举字说:“我是‘交’字娃娃,我找朋友立交桥去了”
4、发现汉字特别是带有相同偏旁的字:
有四个汉字家庭请我们去做客,大家请看是哪四家,看完后你能根据每组汉字的特点给这四家分别起个名字吗?
出示字,学生认读讨论,按偏旁规类。
屋字太大,娃娃太少,你们能给他们家再添几个娃娃吗?看哪一组添得多。学生互教互学书写,汇报。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1、读词语,自已先读几遍,读给小伙伴听,互相正音,指名当小老师带读。
2、朗读背诵儿歌。
⑴创设情境导入,现在已是秋天了,秋天是丰收和季节,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走进秋天的田野果园。
⑵引导学生看图想象秋天的果园和菜园,让学生说说感受。
⑶请带着美好的感觉读一读这首儿歌吧!
⑷小组比赛读,单个表演读,比赛背诵读。
二、口语交际
1、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每天都与秋天在一起做朋友,我们积累了秋天优美的词语,朗读了秋天优美的诗文,还找了秋天,画了秋天,大家想不想有一次秋天的旅行呢?今天我们就成立几家旅行社,为我们的秋游各做一个计划,一个小组就是一个旅行社,哪家做的计划好,我们就采用哪家的,评一评哪家是最佳旅行社,先给自已的旅行社起个名字吧!
2、挑选景区:
⑴分组商议:第一步应决定到哪去,干什么?
各组把自已的资料拿出来,先分别说说自已的建议,然后大家再讨论大家到什么地方去,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最后选一个代表发言,教师深入小组指导,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及谈话态度。
⑵全班交流,各组代表上台说本组设想:商讨出游注意事项。
3、从秋游的活动安排、地点、线路来看,各旅行社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过秋游出发前,你们还应提醒旅客们做好哪些准备?下面再比一比哪个旅行社替游客想的最周到,会写的可以写出来。
学生讨论秋游准备,教师深入各组讨论并提示要点。
采用游客提问,导游回答的方式,从衣、食、住、行、知等五个方面谈谈秋游准备。
4、总结:
各旅行社通过研究讨论,为我们秋游活动出谋划策,拿出了很好的方案,下一步,我们将选定一个方案,快快乐乐地去秋游。其它的方案我们决定送给一年级的小朋友,供他们安排秋游参考。
语文园地六教案教学反思(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认字,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读句子,发现多音字;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3、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优秀段篇。
4、口语交际,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自主识字,主动积累词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欢迎来到语文园地!语文园地的主人在向我们致意呢!我们来看看本期园地里有些什么?
(出示语文园地四)
二、我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自主识字。
1、请大家翻开书,读一读“我的发现”这部分的汉字,看一看有什么规律:
学生A:我发现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关。
学生B:我发现月字旁的字和身体有关。
学生C:我发现足字旁的字和脚有关。
学生D:我发现提手旁的字和手有关。
2、我们读一读这些字。
3、指名读要求会认的字:
擦、抄、拾、摔、拔、拦、摸(老师出示生字卡片),练习扩词,说句子,还可以让学生做动作来理解意思。
4、教师小结:
形声字分两半。形一半,声一半,形旁相同是同类,形旁不同意思变。从这些汉字,我们可以看出偏旁总是跟字的意思有些关系。
你还能说出一些偏旁表义的汉字来吗?
学生说,老师板书。
(蚊、蚂、蜻)(赶、起)(认、说、话)
三、我会读
1、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三个句子,你们读一读,看看大家还能发现什么?
⑴出示含有多音字的三个句子,分小组读一读。
⑵指名读: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句子里有两个字是一样的,但读音却不一样)
对了,这就是我们说的多音字。
⑶用它们不同的音来说说不同的词。
⑷你还知道哪些多音字?
(交流、巩固学过的多音字)
2、生活识字:
老师展示拍摄的照片──学生熟悉的街道和校园:
引导学生认读照片上的生字,鼓励学生平时留意身边的汉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时间老人的脚步声响起了,又到了“日积月累”的时候,今天我们要积累些什么呢?一块来看看吧!
二、读读记记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一读:
自己读,与同桌读,小组成员一块儿读。
2、指导朗读:
⑴指名读,正音。
⑵分小组练习朗读。
⑶伴乐朗读短语。
3、发现积累方法:
你们在哪见过这些短语?
(在课文里见过,如“绿油油的荷叶”是“荷叶圆圆”一课的)
教师小结:
在读书的时候做个有心人,就能积累许多好词好句。
4、扩展练习:
你还能开动脑筋,把这些词语说得更具体些吗?
()夏夜()球赛
()松果()翅膀
()问题()天气
()眼睛()荷叶
三、我会读
(出示小女孩在海边沙滩上玩耍的情景图)
你看见了谁?谁跑过来和她一块玩了?
(出示儿歌题目“浪花”)
1、借助拼音初读儿歌。
2、指导感情朗读儿歌:
⑴学习第一自然段:
浪花是怎样和我一起玩的?
(学习朗读第二句)
多调皮的浪花呀!我和它玩得高兴吗?从哪看出来的?
(学习朗读第三句)
你们喜欢这调皮、可爱的浪花娃娃吗?
(伴乐朗读第一自然段)
⑵学习第二自然段:
我多想浪花娃娃能再和我玩呀!你们看,它真的来了,这回它给我带来了什么礼?多么珍贵的礼物,你们喜欢吗?那你们会怎么读呢?
又是做游戏,又是送礼物,这么淘气、可爱,多像一群──淘气的娃娃。
你喜爱这些“淘气的娃娃”吗?能把你的喜爱通过读表现出来吗?
⑶伴乐朗读儿歌。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续讲故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插图。
2、(出示小兔)有一天,小兔在乡间的小路上散步,两旁的景色可美啦,但正看得入神。(再出现小松鼠)小松鼠急急忙忙向他走来了。小松鼠为什么急急忙忙呢?向小兔走来是想干什么呢?老师讲到这儿,讲不下去了,请同学们帮帮忙,仔细看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这个故事续讲完,看谁讲得好。
3、假如你是小兔和小松鼠,接下来你会干些什么呢?那就让我们拿出课前做的头饰,排练一下吧!
提示:
小松鼠可能为了什么事才急急忙忙找小兔?小兔会怎么说?
怎样帮助小松鼠?
二、合作排练,自主展示
1、两人分角色排练。
2、在小组内评选出合作得最好的一对搭档。
3、指搭档上来表演。
4、评价:
⑴哪两个小朋友合编的故事好听?
⑵哪两个小朋友说得好?
⑶哪两个小朋友演得好?
5、评选“最佳小演员奖”,颁发奖杯,并给所在小组每人发“最佳合作星”。
三、自由选择,组内继续续编
补充同学的发言,把故事编得更精彩。
过渡:
大家讲得真好,讲得更生动,老师都听得入迷了。现在请聪明的你把自己讲的故事画一画,看谁画得好。
四、画一画
1、学生自由画画,老师巡视。
2、先画好的同学放在实物投影仪下让同学们欣赏,评价。
3、小组交流。
4、评出“小画家”。
五、拓展活动
根据自己画的画,把这个故事完整的讲给家人或朋友听。然后写下来,不会的字可以写拼音。比一比,谁写得好。
语文园地六教案教学反思(篇4)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要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面向全体分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合作学习能力。联系大自然中学生熟悉的小动物和教材中的彩图,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读为基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运用。
2、根据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学组织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获取基本的语文素养,并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使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融为一体。
教学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2、辨认3组多音字,在不同的词句中选择其正确读音。
3、朗读短语,逐步形成积累的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感受大海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
1、偏旁归类的识字游戏。
2、积累短语。
教学媒体
1、女孩海边玩耍的图。
2、海边浪花嬉戏的录象。
3、街景照片,有招牌、店铺名。
授课类型
练习课。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我会认
1、贴带四种偏旁的字:
自由读。
2、学生自由读:
组内说自己的发现。
3、交流发现。
4、用这种方法你又认识了哪些字?
5、你还认识有这四个偏旁的字呢?
三、我会读
1、出示含有多音字的三个句子:
分小组读一读。
2、指名读,说发现。
3、用不同音说词语。
4、你还知道那些多音字?
四、生活识字
教师展开街景照片,生认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读读记记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
2、指导朗读。
3、发现积累方法。
4、扩展:
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
三、我会读
1、初读儿歌。
2、指导感情朗读。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续讲故事
一、创造情境,激发兴趣
1、评选两个最佳小演员,拍故事。
2、课件:
小兔散步,小松鼠急急忙忙地向他走来……
3、假如你是小兔和小松鼠,接下来你会干些什么呢?
排练。
二、合作排练,自主展示
1、两人分角色排练。
2、在小组内评选出合作得最好的一对搭档。
3、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
4、评议。
5、评选“最佳小演员奖”。
三、自由选择,组内续编
1、王老师太忙不能来看演出,请你们把故事讲给她听。
2、小组内练说。
3、交流、评议。
四、总结
1、讲故事给家长听。
2、画故事,贴出来展示。
语文园地六教案教学反思(篇5)
学习目标
1、动脑筋想出小兔把南瓜运回家的办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积极参与讨论,能把自己想到的办法说清楚,并能对别人说的办法进行评论。
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话题
看图说说:小兔把大南瓜从什么地方运到什么地方?第一幅图小兔在做什么?第三幅图呢?
二、思考问题
让每个同学独立思考:“小兔会用什么办法运南瓜?”然后,把想出的办法与同桌的同学交流。
三、全班交流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想到的办法,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肯定其思考的角度,以打开学生的思路,多角度地想出办法。如,学生说出小兔看到路边熊猫骑车经过,上前去请他帮忙运一运;小兔见南瓜太大,就请来自己的好朋友──一群猴子帮着抬回家。教师可点出这是用请别人帮忙的办法来运的。这实际上是在点拨学生可以再从不请人帮忙的方面去想,或继续补充请人帮忙的办法。如果学生说小兔找来绳子拴住南瓜拉,找来木棒撬着移,教师可点出小兔在自己克服困难,不过挺费力气的,这实际在启发学生想想有没有更巧妙的办法。一些办法可能开始没想到,在交流之中互相启发后会想出。如,把南瓜侧着立起来像车轮似的推着滚回家;向朋友借来小车,把南瓜移到车上拉回家。如果有的学生开始就说出了把南瓜滚回家,教师也应启发学生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绝不可局限于一种,否则达不到启发想象的目的。在交流中始终要重视语言表达,指导学生把话说清楚。
四、讨论评议
讨论:哪种运南瓜的办法好?为什么?
什么是好办法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判定。如果有人顺路带回,请人帮助这个办法好;如果路平好走,自己推着滚回家这个办法好;如果路上有障碍,说不定用小车推也好。在讨论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主张,只要能说清楚理由都应予以肯定,以培养学生喜欢讨论、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五、课后延伸
在小兔运南瓜的办法中选一种,画一幅画。
语文园地六教案教学反思(篇6)
设计理念
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注重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愿望。
教具准备
课题及栏目等图片、课件(春姑娘动画)
教学教程及设计意图
一、提示课题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春姑娘花枝招展,拖着轻盈的身子来到了人间,用好奇的眼睛环顾着大地,并用清脆的嗓音说着:孩子们,让我带领你们去游览春天的芳草园──盛开着鲜花的语文园地吧;尽情地去采集知识的芬芳,尝一尝知识的甘甜吧!
2、出示课题:
语文园地二及绿草鲜花(绿草鲜花丛中隐藏“我发现”“日积月累”等标题)。
3、师:孩子们,准备好了吧!师生并作准备出发的动作。
[设计意图:将春姑娘的信息比作语园地的学习,既充满了儿童情趣,又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和兴趣)]
二、教学“我的发现”
1、演示春姑娘轻盈的来到了第一片芳草园,翻转鲜花绿草呈现“我的发现”之花。口号:“我的发现,睁开智慧的双眼!”
2、出示三组合体字,让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字音,并出示小伙伴的话:“我发现了每组字的特点,你知道是什么吗?”
3、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4、汇报交流。
5、扩展:你还知道有哪些这样的字(从、鑫、磊、淼、犇)。
[设计意图:尊重主体体验,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体验,让学生充分发现汉字的结构特点,感悟汉字的形体之美。]
6、师:又学到了一种新的识字方法,百草园中的花香吗?(学生做闻花香的表情)
[设计意图:言语的赏识,动作的充分展露,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乐趣。]
三、教学“日积月累”
春姑娘飞到第二片芳草园,翻开鲜花绿草,呈现“日积月累”之花,口号:“日积月累,越积越多!”
1、读读议议:
⑴自由读,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⑵小组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⑶汇报交流(熟字减偏旁)
⑷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小组活动,变枯燥为生动有趣的识字,提高了识字的兴趣]
⑸扩展:鼓励学生用字说词说句练习。
[设计意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在生活中用字、用词,加强了学生口语的积累。]
2、读读记记:
⑴自由读词,说说词语的意思。
⑵做连线练习。
雷声灿烂随风扑鼻
倾盆大作芬芳相向
阳光大雨黑白舞动
⑶填空练习:
泉水()琴声()
枝叶()空气()
3、读读背背:
⑴自由读,边读边想:帮助别人有什么好处?
⑵指名读,教师给予指导。
⑶在小组内背诵,组长带领。
⑷进行背诵竞赛:
老师说出某个句子的大意,看谁能最先背出相关谚语。
⑸评选优胜者。
[设计意图:词语搭配练习、比赛背谚语等学习方式,具体到语句中感悟,生动的情境中学习,符合儿童认知心理,保持旺盛的注意力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四、总结,课堂延伸
师:踏着春姑娘的足迹,你们觉得春天的百花园香吗?春天的芳草地美吗?
演示春姑娘继续在语文园中游览(后有“展示台”等栏目),“我们是轻盈的小天使,知识的鲜花在这里盛开,知识的香味在这里散发──啊!春天真美!”
歌唱:
[设计意图:语文园地是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展示的特色平台,不断参与发现、探究、积累,让知识充满情趣,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是新课改的核心。]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