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留学群推荐专题“傅雷家书教学反思”相关内容。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知识并应用于生活,教案体现了教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教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一份优秀的教案需要我们从哪些方面着手呢?栏目小编特别编辑了“傅雷家书教学反思简短”,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傅雷家书教学反思简短(篇1)
教学思路
精选的两封信,就似全书的一个缩影。两封书信写于两个时期,写作内容不同,写作风格也不同,但表达的主题是相同的,这一点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本文是书信,书面语色彩较浓,抒情、描写比较细腻,思维严密,作者的态度谦和、语气亲切,许多语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推敲重要语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作品中感人的地方能结合自身的生活,说出自己的体验。并能从傅雷对儿子的教育中得到启示,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过程参考
第一课时
一、从课外阅读“《傅雷家书》: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导入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两封家书分别针对儿子哪两种情况而写的?从哪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2、两封家书共同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3、第一封家书里,作者认为应该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跌宕?
4、在第二封家书里,不仅洋溢着父母对儿子演出成功后的幸福与骄傲,也洋溢着作者对新中国的热爱,对中华文化的信心。这种“热爱”与“信心”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5、两封家书表达出共同的主题,但在感情的表达上略有区别,请说说区别在哪里?
(以上问题在讨论时,最好穿插重要语段或语句的阅读。如第一封信中的“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而要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如第二封信的第3节。并由以上语段或语句的阅读中,引导学生对其他它精彩的语句进行体味和推敲。)
第二课时
一、由跳读课文,找一找哪些语句值得你细细品味,想一想哪些语句你还无法理解,提出来一起讨论
二、学生谈学习了本文后的感悟或懂得的道理
三、从学生的交谈中抓住“父子如朋友”的境界拓展,延伸到学生自己的生活世界
以“父子如朋友”或“母女如姐妹”为话题,说一段亲身经历或一个听来的故事。
四、从简评学生的叙说中,拓展到对“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的理解和对《傅雷家书》的小结
五、阅读《滋润心灵的〈傅雷家书〉》,完成文后问题
翻译家傅雷有两个儿子,长子傅聪,是世界一流的钢琴家,次子傅敏,在教育行业成果卓著。那一日,报纸上有一条关于傅聪的消息:他谈音乐,谈音乐的修养。文章不长,短短的几行字,却让我们看到了商业社会中一位纯粹艺术家的高尚心灵。
于是,我想到了《傅雷家书》。一个星期日的下午,我坐在三联书店的阶梯上阅读这本书。
《傅雷家书》自1981年问世以来,一版再版,已发行100多万册了。这在当代纯文学作品中是少见的,一部家书,为什么能够吸引如此多的读者?我想:不仅因为它是一部教人怎样做人的书,也不仅因为书中有着浓浓的亲情,更因为,它凝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
《傅雷家书》摘编了1954年到1966年傅雷暨夫人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书信。1954年傅聪赴波兰深造,1月17日傅雷同家人一道在上海火车站送儿子去北京准备出国。次日,他写了封信给傅聪,这后来成了《傅雷家书》的开篇。1月18日和19日的接连两封信,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为自己以往“过失”深深自责的慈父:“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面对开始长大成人的儿子最初的离别,傅雷真情流露,他自责,同时也很欣慰,因为他“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他终于可以开始和自己的儿子平等地谈谈人生,谈谈艺术了。
在几十年的漫长通信中,傅雷所写的并不是普通的家书。他曾对儿子说:“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的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读《傅雷家书》,是在读一个人,一个叫傅雷的严肃的父亲,人格上的父亲,他就站在你的面前,苦心孤诣,时时提醒你,让你在做人和生活方面,不敢有半分松懈。傅敏在回忆父亲对傅聪的教育时说:“先做人,后做艺术家,再做音乐家,最后是钢琴家。如果把钢琴家作为第一步,傅聪恐怕成不了世界一流的钢琴家。”在傅聪成长最关键的十余年间,傅雷仿佛和儿子一道在国外,亲眼看着儿子经历了人生中的一个又一个的重要阶段,在艺术、爱情乃至婚姻生活方面,他无时不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倾与相授。傅雷年轻时在瑞士曾有过一次失败的恋爱,闹得差点要自杀,在信中,他将自己的这段经历作为一个教训,设身处地告诫儿子以此为戒,切勿磋跎岁月。
有人说,傅雷“孤傲如云间鹤”,埋头书斋,不问世间事。杨绛先生认为这是种误解。确实如此。《傅雷家书》带我们回到一个动荡年代,感受一个富有责任感和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傅雷。他告诫儿子:“修养是整个的,全面的;不仅在于音乐,特别在于做人──不是狭义地做人,而是包括对世界、对政局的看法与态度。
1955年1月26日,傅雷在信中说:“赤子之心这句话,我也一直记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之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报!”
读一部《傅雷家书》,就是看一片傅雷的“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冰心世界。
──摘自《中国青年》2004/06思文
1、作者说“《傅雷家书》凝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那么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请结合文意回答。
2、《傅雷家书》自1981年问世以来,一版再版,已发行100多万册了。一部家书,为什么能够吸引如此多的读者?用横线划出作者的观点。
六、布置作业
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课外与你的父母一起读读《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教学反思简短(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庸碌、凭吊、扶掖、谀词等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2、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
3、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复习书信的格式,导入新课。
2、这两封信是傅雷接到傅聪的信后的回信。请浏览这两封信,说说它们的主题各是什么?
第一封信,如何面对挫折,第二封信,如何对待成功。
3、第一封家书的开头称呼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称呼?
称呼是“聪,亲爱的孩子”,因为傅聪当时正是精神消沉的时候,这样温情的称呼,会给傅聪带去父母的爱。
4、在儿子面对挫折和心灵的苦闷时,作为父亲,傅雷是如何劝解的?
提示:注意课文中运用的比喻和引用的故事。
首先是宽慰,不必为父母担心。其次肯定两点:一是父母永远都是孩子倾诉苦闷的对象;二是人的一生就是在情绪的起伏中渡过。最后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予傅聪如何面对情绪跌宕的建议。
5、傅雷运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的比喻和克利斯朵夫的故事,他的用意是什么?
总结:要学会保有平和的心态,控制情绪的起伏。然后,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智地分析,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太阳、雨水、五谷和庄稼的比喻,是说明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分寸,)
第二课时
1、第二封信,写在傅聪获奖之后。在信的开头,傅雷把儿子的信比喻成什么?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比喻成新年中的“礼物”。表现了傅雷夫妇对儿子的信的盼望和接到信后的喜悦。
2、第二封信中,傅雷是如何表达对儿子成功的激动的?
结合奥运冠军的感受,体会傅雷作为父亲,毫不矜持地直抒胸臆,表达对儿子成功的喜悦之情。傅雷把自己的激动和喜悦,分为三个层面:父母对孩子的成功感到幸福;欣赏艺术的喜悦;为了祖国的荣誉而激动。
3、傅聪的成功,使傅雷异常激动,但是他在信中是否只是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他还写了什么?
他并没有只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他还称赞了傅聪面对掌声、赞美的冷静。
4、傅雷用“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起到什么作用?
这句话承上启下,从对儿子艺术成功的喜悦之情延伸到对儿子思想成熟的欣慰之情。使傅雷更高兴、更安慰的是傅聪没有被成功冲昏头脑,没有因为暂时的成功减少对艺术的探索和追求。
5、在两封信中,傅雷都提到了“坚强”。他对于“坚强”的理解是什么?你能够找到两封信中,对“坚强”内涵的直接解说吗?
关于“坚强”的解说:第一封信中“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越来越坚强”,第二封信中“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总结:在傅雷看来,坚强,既是能够面对人生挫折、情绪跌宕,更是能够正确对待掌声、赞美,用一种平和盼心态,宠辱不惊,胜不骄,败不馁。
6、在傅雷看来,坚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是拥有一颗赤子之心。
7、怎么理解“赤子之心”?提示:抓住赤子之心的纯洁。
赤子之心,是艺术创造的最高峰。而这种心灵的纯洁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
8、傅雷结合音乐院长对傅聪的评价,以及舅舅关于傅聪小时候的记忆,提出自己的希望和建议。你能够找到吗?
希望傅聪做新中国的钟声,把中国的古老文明传递到世界艺术殿堂的各个角落,并且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诗人灵魂的民族,因此音乐的表现力应该增加“气吞斗牛”的阳刚之气。
9.组织讨论:在信的末尾,傅雷又回到了情绪的“矛盾与快乐”问题,比较第一、二封信中傅雷关于如何面对人生情绪起伏的解说。
第一封信里,他说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第二封信中,他强调“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以此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趋向“完美”。
评价:作为一位伟大的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傅雷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借助儿子成功的机会,给予了他更多的艺术砥砺,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
10、总结:
这是两封普通而又不寻常的家书:普通,在于它们是一位父亲写给身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内心告白;不寻常,在于这两封家书,从儿子的日常生活出发,既给予儿子艺术的教诲,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傅雷和傅聪,已经超出父子、朋友的界限,成为艺术上、思想上的知音。
11、作业:
讨论完成课后练习:
傅雷运用古战场的比喻,目的是什么?提示:对于第一封信的学习,要抓住傅雷运用的比喻和引用的克利斯朵夫的故事。
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身不由己、欲死欲活。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有“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
傅雷家书教学反思简短(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整体感知两封家书的内容和蕴涵其中的感情,体会作者严密的思维特点、富有逻辑性的表述方式,把握主题思想。继续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
在反复朗读中理解书信的内容;通过仔细研读,再联系生活实际认真品味“坚强”、“孤独”、“赤子之心”等饱含哲理、耐人寻味的语句的含义。鼓励学生对文中提到的艺术、人生等问题产生独特的、个性化的体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知、理解父母对孩子的舐犊深情、殷殷期望,对于“人生”问题形成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设计
一、导入
由介绍傅聪引出《傅雷家书》,了解傅雷和《傅雷家书》的主要内容。
二、通读两封家书,感知内容
从信的内容看,这两封书信分别写于什么时候(什么样的情形下)?傅雷在信中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感情创伤、精神消沉──劝慰、鼓励儿子,希望他坚强、勇敢。
成功之时──祝贺、告诫儿子,希望他头脑清醒。
三、研读分析
1、把两封信结合起来看,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坚强、勇敢、有赤子之心。
2、怎样理解成功以后也需要“坚强”?
3、从文中的议论来看,什么样的人是有“赤子之心”的人?
四、揣摩语言
再读课文,找出你认为难懂的句子与大家一起交流,争取解决。
五、开放探究
阅读讲义上另一则傅雷家书,理解父子之间的感情特点,并用具体语句加以印证。
六、课外阅读
《傅雷家书》。
资料链接
傅雷家书一则
一九六一年七月八日上午
在过去的农业社会里,人的生活比较闲散,周围没有紧张的空气,随遇而安,得过且过的生活方式还能对付。现在时代大变,尤其在西方世界,整天整月整年社会像一个瞬息不停的万花筒,生存竞争的剧烈,想你完全体会到了。最好作事要有计划,至少一个季度事先要有打算,定下的程序非万不得已切勿临时打乱。你是一个经常出台的演奏家,与教授、学者等等不同:生活忙乱得多,不容易控制。但愈忙乱愈需要有全面计划,我总觉得你太被动,常常becarriedaway〔失去自制力〕,被环境和大大小小的事故带着走,从长远看,不是好办法。过去我一再问及你经济情况,主要是为了解你的物质基础,想推测一下再要多少时期可以减少演出,加强学习──不仅仅音乐方面的学习。我很明白在西方社会中物质生活无保障,任何高远的理想都谈不上。但所谓物质保障首先要看你的生活水准,其次要看你会不会安排收支,保持平衡,经常有规律的储蓄。生活水准本身就是可上可下,好坏程度、高低等级多至不可胜计的;究竟自己预备以哪一种水准为准,需要想个清楚,弄个彻底,然后用坚强的意志去贯彻。惟有如此,方谈得到安排收支等等的理财之道。孩子,光是瞧不起金钱不解决问题;相反,正因为瞧不起金钱而不加控制,不会处理,临了竟会吃金钱的亏,做物质的奴役。单身汉还可用颜回的刻苦办法应急,有了家室就不行,你若希望弥拉也会甘于素衣淡食就要求太苛,不合实际了。为了避免落到这一步,倒是应当及早定出一个中等的生活水准使弥拉能同意,能实践,帮助你定计划执行。越是轻视物质越需要控制物质。你既要保持你艺术的尊严,人格的独立,控制物质更成为最迫切最需要的先决条件。孩子,假如你相信我这个论点,就得及早行动。
经济有了计划,就可按照目前的实际情况定一个音乐活动的计划。比如下一季度是你最忙,但也是收入最多的季度:那笔收入应该事先做好预算;切勿钱在手头,撒漫使花,而是要作为今后减少演出的基础──说明白些就是基金。你常说音乐世界是茫茫大海,但音乐还不过是艺术中的一支,学问中的一门。望洋兴叹是无济于事的,要钻研仍然要定计划──这又跟你的演出的多少,物质生活的基础有密切关系。你结了婚,不久家累会更重;你已站定脚跟,但最要防止将来为了家累,为了物质基础不稳固,不知不觉的把演出、音乐为你一家数口服务。古往今来──尤其近代,多少艺术家包括各个部门的到中年以后走下坡路,难道真是他们愿意的吗?多半是为家庭拖下水的,而且拖下水的经过完全出于不知不觉。孩子,我为了你的前途不能不长篇累牍的告诫。现在正是设计你下一阶段生活的时候,应当振作精神,面对当前,眼望将来,从长考虑。何况我相信三五年到十年之内,会有一个你觉得非退隐一年二年不可的时期。一切真有成就的演奏家都逃不过这一关。你得及早准备。
最近三个月,你每个月都有一封长信,使我们好像和你对面谈天一样:这是你所能给我和你妈妈的最大安慰。父母老了,精神上不免一天天的感到寂寞。惟有万里外的游子归鸿使我们生活中还有一些光彩和生气。希望以后信中除了艺术,也谈谈实际问题。你当然领会到我做爸爸的只想竭尽所能帮助你进步,增进你的幸福,想必不致嫌我烦琐吧?
傅雷家书教学反思简短(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学习庸碌、凭吊、扶掖、谀词等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⑵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
⑶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浓浓父爱。
⑵理清傅雷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线索,从而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能够领悟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心态面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境地。
⑵理解父子之爱、朋友之谊、知己之情的交融。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1、重点:
⑴读懂两封家书,体会到其中不同的期望和情感。
⑵认识到个人的成功、事业的胜利和国家的荣誉之间的关系。
2、难点:
⑴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坚强的双层内涵。
⑵学会给亲人写信,婉转并诚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突破
理解朋友的内涵。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⑴第一课时前,阅读《傅雷家书》,了解傅聪所写信的内容,并对傅雷有整体的了解。布置预习作业,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准备一封自己的或记忆深刻的书信。
⑵第二课时前,了解傅雷的艺术观,准备傅聪弹奏的钢琴曲磁带,阅读《傅雷之死》。
2、学生准备:
⑴第一课时前,完成预习作业。查找傅雷、傅聪父子的资料,有条件可以欣赏傅聪的钢琴曲磁带。
⑵第二课时前,熟读课文,思考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可以成为朋友。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从家信入文。设计情境(约分钟)
1、阅读一封教师自己的家书,设置情境,引入新课的学习。
2、这两封信是傅雷接到傅聪的信后的回信。请浏览这两封信,说说它们的主题各是什么?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总结:第一封信,如何面对挫折,第二封信,如何对待成功。
二、从挫折入手,分析第一封家书(约分钟)
1、第一封家书的开头称呼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称呼?提示学生:写回信时,要考虑到对方的心情、生活状态等。
2、组织学生讨论:在儿子面对挫折和心灵的苦闷时,作为父亲,傅雷是如何劝解的?提示:注意课文中运用的比喻和引用的故事。
3、傅雷运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的比喻和克利斯朵夫的故事,他的用意是什么?总结:要学会保有平和的心态,控制情绪的起伏。然后,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智地分析,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4、傅雷运用古战场的比喻,目的是什么?提示:对于第一封信的学习,要抓住傅雷运用的比喻和引用的克利斯朵夫的故事。
生:
1、称呼是聪,亲爱的孩子,因为傅聪当时正是精神消沉的时候,这样温情的称呼,会给傅聪带去父母的爱。
2、讨论得出,劝解分为三层内容:首先是宽慰,不必为父母担心。其次肯定两点:一是父母永远都是孩子倾诉苦闷的对象;二是人的一生就是在情绪的起伏中渡过。最后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予傅聪如何面对情绪跌宕的建议。
3、回答:太阳、雨水、五谷和庄稼的比喻,是说明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分寸,过与不及都不好。引用克利斯朵夫的故事,既是和傅聪自己的理想结合,也是为了鼓励儿子,凡是成功的人,都要经历许多挫折,关键在于勇于面对,学会解决问题。
4、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身不由己、欲死欲活。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有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
三、从父子和朋友入手,体会情感(约分钟)
选择学生朗读第一封信,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划出所受感动最深的句子。可以是讲道理的,也可以是表达感情的,关键是能够体现父亲对儿子的涓涓教诲。
仔细倾听同学的朗读,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感受傅雷在字里行间投注的浓浓父爱。划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比如: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
第二课时
一、从礼物入手,体会威情(约分钟)
1、第二封信,写在傅聪获奖之后。在信的开头,傅雷把儿子的信比喻成什么?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2、第二封信中,傅雷是如何表达对儿子成功的激动的?
提示:结合奥运冠军的感受,体会傅雷作为父亲,毫不矜持地直抒胸臆,表达对儿子成功的喜悦之情。
生:
1、比喻成新年中的礼物。表现了傅雷夫妇对儿子的信的盼望和接到信后的喜悦。
2、傅雷把自己的激动和喜悦,分为三个层面:父母对孩子的成功感到幸福;欣赏艺术的喜悦;为了祖国的荣誉而激动。
二、拓展思维,理解坚强(约分钟)
1、傅聪的成功,使傅雷异常激动,但是他在信中是否只是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他还写了什么?
2、傅雷用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这句话承上启下,从对儿子艺术成功的喜悦之情延伸到对儿子思想成熟的欣慰之情。
3、在两封信中,傅雷都提到了坚强。他对于坚强的理解是什么?你能够找到两封信中,对坚强内涵的直接解说吗?总结:在傅雷看来,坚强,既是能够面对人生挫折、情绪跌宕,更是能够正确对待掌声、赞美,用一种平和盼心态,宠辱不惊,胜不骄,败不馁。
4、在傅雷看来,坚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5、组织学生讨论:怎么理解赤子之心?提示:抓住赤子之心的纯洁。
生:
1、他并没有只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他还称赞了傅聪面对掌声、赞美的冷静。
2、结合教师的讲解,体会使傅雷更高兴、更安慰的是傅聪没有被成功冲昏头脑,没有因为暂时的成功减少对艺术的探索和追求。
3、找到信中关于坚强的解说:第一封信中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越来越坚强,第二封信中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4、回答:是拥有二颗赤子之心。
5、积极讨论,能够体会到:赤子之心,是艺术创造的最高峰。而这种心灵的纯洁是人类共通的美好愿望。
三、把握作者层层递进的抒情脉络(约分钟)
1、傅雷结合音乐院长对傅聪的评价,以及舅舅关于傅聪小时候的记忆,提出自己的希望和建议。你能够找到吗?
2、组织讨论:在信的末尾,傅雷又回到了情绪的矛盾与快乐问题,比较第一、二封信中傅雷关于如何面对人生情绪起伏的解说。评价:作为一位伟大的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傅雷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借助儿子成功的机会,给予了他更多的艺术砥砺,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
生:
1希望傅聪做中国的钟声,把中国的古老文明传递到世界艺术殿堂的各个角落,并且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诗人灵魂的民族,因此音乐的表现力应该增加气吞斗牛的阳刚之气。
2、讨论并回答:第一封信里,他说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第二封信中,他强调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以此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趋向完美。
四、本课总结
这是两封普通而又不寻常的家书:普通,在于它们是一位父亲写给身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内心告白;不寻常,在于这两封家书,从儿子的日常生活出发,既给予儿子艺术的教诲,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傅雷和傅聪,已经超出父子、朋友的界限,成为艺术上、思想上的知音。
傅雷家书教学反思简短(篇5)
创意说明
《傅雷家书两则》表现父母之爱的深广、真挚,而表现父母之爱深广、真挚的书信很多,可让学生进行多篇比较阅读,读后畅谈自己的收获,如语言表达方面、情感沟通方面、理想追求方面、意志品质方面、养成良好习惯方面等等,让学生多读多悟,达到举三反一之目的。
教学步骤
一、比较阅读
1、教师准备:
除《傅雷家书两则》外,教师另为学生选择三至四篇表现父母之爱且语言精美、充满哲理的书信,如从《世界名人教子圣经──38位大师写给儿女的67封哲理书信》等书中选择。
2、指导学生比较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教师可分层要求,如基础较差的,可摘抄雅词佳句并仿句练习;基础稍好的,除摘抄外,还写一些句子或语段读后的感悟;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更应写读书札记或随笔等。
二、组织专题读书活动
组织“读家书,谈感悟”专题读书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才情。其间,学生可以抒发自己读信的收获与感悟,可以是对信中困惑质疑问难,可以联想畅谈自己和父母的关系,可以是写给父母的书信等等,同时老师也应是参与者之一,可以捧出自己的读信心得与同学共享。
三、写作训练
严格按照书信格式,设想十年、二十年或三十年后的自己,然后给父母写一封信。因为那时的你的人生状况直接取决于现在的你是否珍惜了现在──人一生中最宝贵的黄金岁月。写好后在班上交流。
课外助读材料
1、《傅雷家书》;
2、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贝多芬传》;
3、《世界名人教子圣经──38位大师写给儿女的67封哲理书信》(舒丹枫、呼志强编著。)
设计反思
该设计践行新课标让学生多阅读的理念,把读书的自主权还给了学生,其间老师既是引导者也是参与者。写作训练设计一举多得:一是掌握书信格式,二是把训练学生想象力与语言驾驭能力相结合,三是希望学生思考将来与现在的关系,从而树立远大理想,惜时努力,以免“老大徒伤悲”。
傅雷家书教学反思简短(篇6)
《傅雷家书》两则是著名学者傅雷和音乐家儿子傅聪的艺术交流,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教学本文时,我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仔细翻阅了《傅雷家书》,上网查阅了许多诸如傅雷及其家人的许多材料,并下载了一些相关的图片,目的是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增强学生阅读学习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初三学生真正接触的说理性的文章还不是很多,没有罗列成一个系统的整体。考虑到这一因素,在教学层次的设计上,以字词的掌握入手,“坚强”含义的理解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朗读后学会筛选信息,组织了三个问题的讨论,设计讲究层次性。第一个问题:贯穿两则书信中的主线是什么?第二个问题:“坚强在两则书信中的含义分别该怎么理解?第三个问题:我们所接触到的名人中,有哪些“坚强”的人?选取两三个,说说他们的事迹。
难点是:“孤独”“赤子之心”的理解。将书本知识,文本价值巧妙结合在一起,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从优秀作品中汲取精神的食粮。
傅雷家书教学反思简短(篇7)
教学目标
1、体会书信中感情的流露和哲理的阐明。
2、体会两封信中的联系及坚强的含义。
3、尝试用书信与同学、朋友、师长进行友好的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1、坚强的含义。
2、第2封信中哲理的阐明。
教学时数
安排2课时。
教具、教法
多媒体教学;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与老师讲解结合。
第一课时
(说明:第一封信内容简单,学生理解较易,教学时宜以学生自主讨论、探究为主。)
一、导入新课
简介人物:
傅雷(1908~1966)
(要求学生课前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有关的材料。)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问题
1、这封信是傅雷在儿子什么心境下写的?找出句子。
讨论明确:这种情绪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
2、开头为什么这样称呼?
讨论明确:称呼:聪,亲爱的孩子。
这样称呼起了宽慰儿子,给他以感情上的慰藉。
3、对于情绪的高低起伏,傅雷给儿子提出了哪些忠告?
讨论明确:
⑴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一:
泰然处之,保持心理相当平衡。
⑵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二:
正视错误,冷静对待,彻底感悟,引为借鉴。
4、课文中有两处生动的比喻,请找出并体会其含义。
讨论明确:
⑴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性,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⑵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傅雷要求儿子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做到冷静、洒脱。)
三、归纳与总结
参照课文段落层次的划分,学生明确第一封书信层次及其大意,并总结划分的方法与体会。
四、课堂练习
理解下列词语的形、音、义。
舐()犊之情:
重蹈覆辙:
庸碌:
惊心动魄:
凭吊: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的VCD片段。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体会坚强的具体含义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
提示: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教学时应指导学生找出具体语句。
明确:
坚强有两方面的表现:
1、在失败时,精神消沉时:(第一封信)
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所侵蚀。
2、在成功时:(第二封信)
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
三、傅雷在儿子成功时表达了他对儿子的赞赏,请找出具体的语句,并理解傅雷对儿子的更高的要求
明确: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快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
延伸体会:傅雷在此时用了激动的心情表达了对儿子的赞赏与自豪。试想像,在生活中别人或自己获得成功时,你是怎样的感受?
傅雷对儿子的赞美,浸透了他自己的人生体会与独特的感受,作为一个过来人,他更提出了要有赤子之心这样一个更高的要求。要求儿子在艺术上保有一颗纯洁的心灵。这是艺术的更高的境界,也是人生的至境,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
四、体会傅雷由儿子的成功演奏表现想到克利斯朵夫,进而想到了新中国复旦的黎明时期,更想到了滔滔不绝的中华文明,这些相像表现了什么内容
明确:这些想像激励着儿子在音乐上取得更高的成就,同时也洋溢着他对新中国的殷切的期望和信心,要求儿子在艺术上要有气吞斗牛的表现。
五、课文最后一段: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对这一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提示:这是本课学习上的一个难点,应着重指导学生用课文的语句去理解。
学生找出文中语句:
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一步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
明确:这是傅雷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解决矛盾后追求艺术更高境界。
六、学生参照第一课时,自己划分并归纳段落大意
七、总结
八、布置课后练习
1、摘抄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体会其含义。
2、尝试给亲友、师长写一封友好交流的信。
傅雷家书教学反思简短(篇8)
〖教学目标
1、体会书信中感情的流露和哲理的阐明。
2、体会两封信中的联系及“坚强”的含义。
3、尝试用书信与同学、朋友、师长进行友好的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1、“坚强”的含义。
2、第2封信中哲理的阐明。
〖教学时数安排2课时。
〖教具、教法多媒体教学;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与老师讲解结合。
第1课时
(说明:第一封信内容简单,学生理解较易,教学时宜以学生自主讨论、探究为主。)
一、导入新课:
简介人物:傅雷、傅聪的有关介绍。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问题。
1、这封信是傅雷在儿子什么心境下写的?找出句子。
讨论明确:这种情绪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
2、开头为什么这样称呼?
讨论明确:称呼:“聪,亲爱的孩子。”
这样称呼起了宽慰儿子,给他以感情上的慰藉。
3、对于情绪的高低起伏,傅雷给儿子提出了哪些忠告?
讨论明确:(1)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一:泰然处之,保持心理相当平衡。
(2)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二:正视错误,冷静对待,彻底感悟,引为借鉴。
4、课文中有两处生动的比喻,请找出并体会其含义。
讨论明确:(1)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性,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2)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傅雷要求儿子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做到冷静、洒脱。)
三、归纳与总结:
参照课文段落层次的划分,学生明确第一封书信层次及其大意,并总结划分的方法与体会。
第2课时
一、导入:
播放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的VCD片段。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体会“坚强”的具体含义。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
提示: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教学时应指导学生找出具体语句。
明确:
“坚强”有两方面的表现:
(1)在失败时,精神消沉时:(第一封信)
“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所侵蚀。
(2)在成功时:(第二封信)
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
三、傅雷在儿子成功时表达了他对儿子的赞赏,请找出具体的语句,并理解傅雷对儿子的更高的要求。
明确: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快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
(延伸体会:傅雷在此时用了激动的心情表达了对儿子的赞赏与自豪。试想像,在生活中别人或自己获得成功时,你是怎样的感受?)
傅雷对儿子的赞美,浸透了他自己的人生体会与独特的感受,作为一个过来人,他更提出了要有“赤子之心”这样一个更高的要求。要求儿子在艺术上“保
有一颗纯洁的心灵”。这是艺术的更高的境界,也是人生的至境,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
四、体会傅雷由儿子的成功演奏表现想到克利斯朵夫,进而想到了新中国“复旦”的黎明时期,更想到了滔滔不绝的中华文明,这些相像表现了什么内容? 明确:这些想像激励着儿子在音乐上取得更高的成就,同时也洋溢着他对新中国的殷切的期望和信心,要求儿子在艺术上要有气吞斗牛的表现。
五、课文最后一段:“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对这一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提示:这是本课学习上的一个难点,应着重指导学生用课文的语句去理解。 学生找出文中语句:
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
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一步
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
明确:这是傅雷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解决矛盾后追求艺术更高境界。
六、学生参照第1课时,自己划分并归纳段落大意。
七、总结:
八、布置课后练习:
1、摘抄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体会其含义。
2、尝试给亲友、师长写一封友好交流的信
〖教学反思
(一)这节课注意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尝试做到“润物细无声”,避免空洞的说教,在品味语言,体会感情的过程中自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在教学中,我注重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两则家书联系起来进行阅读教学,因为两封家书虽然写作时期不同,内容不同,但贯穿的主旋律——教育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则是一致的,且从两方面阐述了“坚强”的含义,即消沉失意时要坚强,成功得意时更要坚强,这样对学生来说,所获得的启示更全面。
(三)新的语文课堂不仅要给学生以知识,还要给学生以精神。通过本文的学习,力图打开学生的精神空间。我在教学时,即注意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又尽量的和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减少学生对久远时代的隔膜。而对于“坚强”“孤独”“赤子之心”等几处饱含哲理、耐人寻味的议论,也不随便带过,而是把握好阐发的深度和分寸,以减少学生对此抽象思维的肤浅理解。
(四)尤其让我感触较多的是,当我与学生共同成为学习的伙伴时,我感到自己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在教学中,我尝试与学生共读、同讲、同议、同评、同写,为学生的学习设置富有情感的情境,引导他们去放映心灵的电影,去感受父母对他们的真挚的爱。愿天下所有的父母也从《傅雷家书两则》中获得启示,利用多种方式与孩子交流,给他们以帮助和鼓励,成为他们的朋友。
(五)语文的学习离不开长期的积累,在此课的学习中,我也深切感受到积累的重要性。课堂学习的过程,不仅是知识学习的过程,更是方法的能力培养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激活思维,正是每个语言老师的责任。
傅雷家书教学反思简短(篇9)
在第九周周五上午第五节课,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正式上了一节语文课——《傅雷家书两则》。前八周一直处于听课阶段,没有实践的机会。而大学的课堂上虽然给我们提供了设计教案、模拟课堂等锻炼,但归根到底,这些都只是理论学习阶段,等正式站在讲台上,面对一群仰头望着你的初三学子,一切都与预想情况不一样了。听课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反应是闷、无趣,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回想一下整节课堂,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一、教师过于紧张。还没上课前,我就意识到可能会出现这一问题,但是课前一直注意锻炼自己,早在正式上课的前一周,我就开始备课,短短的两则傅雷家书被我翻来覆去地分析,早已烂熟于心。但是一站上讲台,紧张感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我半侧着身子,目光只在班级右侧的同学身上,整节课只有一次目光扫过左侧同学。我心里清清楚楚地知道一节课程的标准,比如目光扫视全班、不时走到同学身边、声音洪亮并有明显的起伏等,这些我明明都知道,可是却做不好,无法压抑内心的紧张感。
二、教学内容过多。本来《傅雷家书两则》的内容需要两个课时,但是学校只给了一个课时。备课时,面对内容的取舍,我犹豫不决,似乎每一个知识点都可能是考点,生怕漏讲的知识点正好是同学们不明白的。在这样的忧虑下,虽然我尽量删减教学内容,但仍然保留了大部分。
三、对学生期待过高。设计问题时,一直假想学生可以流利地回答,因为在我看来,那些问题毫无难度。但实际情况与预想大相径庭,再加上教学内容过多的问题,两大问题相加,造成课堂毫无生气,我就像在说单口相声一下,摆出问题,提问“有没有同学能回答”,在一片静默下,自己再给出答案。
除了这三点大问题,整堂课的小问题也不少,比如过于依赖ppT,本来按照我的设想,ppT展示问题和答案更直观,但实际上也造成ppT内容过多,让学生感到疲劳。问题过多,没有细致地带领学生分析等等。上完一节课,我有一种无力感,明明知道该怎么做,却无法做好。所以真正在中学上完一节课,我对教学又有了新的感悟,对所学知识才有了初步的消化吸收。要消除紧张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为了达到更高的层次,我还要在支教的路上及时找出不足,并积极改善。
傅雷家书教学反思简短(篇10)
在教学《傅雷家书两则》时,我先让学生读名著,初步了解这部作品的大致内涵,再回到课文中进行教学。将两则家书联系起来进行阅读教学,因为两则家书虽写作时期不同,内容不同,但贯穿的主旋律――教育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则是一致的,且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了“坚强”的含义,即消沉失意时要坚强,成功得意时更要坚强,这样对学生来说,所获得的启示更全面。上这课时注意培养了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尝试做到“润物细无声”,避免空洞的说教,在品味语言,体会感情的过程中自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新的语文课堂不仅要给学生以知识,还要给学生以精神。通过本文的学习,力图打开学生的一片精神空间。九年级学生虽然只有14、15岁,对生活的理解有限,社会经验尚少,但经过引导,是能体会出文章所包含的深刻意义的。我在教学时,即注意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又尽量的和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减少学生对久远时代的隔膜。而对于“坚强”、“孤独”、“赤子之心”等几处饱含哲理、耐人寻味的议论,也不随便带过,而是把握好阐发的深度和分寸,以减少学生对此抽象思想的肤浅理解。尤其让我感触较多的是,当我放下身子与学生共同成为学习的伙伴时,我感到自己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在教学中,我尝试与学生同读、同讲、同议、同评,为学生的学习设置富有情感的情境,引导他们去放映心灵的电影,去感受父母对我们的真诚的爱。当学生头脑中出现了那么多感人的画面时,我真正体会到了理解的重要性。愿天下所有的父母也从《傅雷家书》中获得启示,利用多种方式与你的孩子交流,给他们以帮助和鼓励,成为他们的朋友。语文的学习离不开丰富的积累,在此课的学习中,我也深切感受到积累的重要。课堂学习的过程,不仅是知识学习的过程,更是方法和能力培养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内引外联,激活思维,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