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反思范文1500字7篇

  三尺讲台伴终生,一支粉笔传知识。老师们经常开会研讨教案。新颖的教案设计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教案需要根据固定的格式写吗?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小学科学教学反思范文”,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范文 篇1

  三年级科学课程是要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的,适应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新教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它充分研究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所以在科学教学工作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为每一个学生供给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据此,把本学期的教学具体情景总结如下:

  一、做得比较好的方面:

  1、在科学教学中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20__年7月教育部正式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所以,在科学教学中,同样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团体主义精神、逐步构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梦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同时,更是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本事和探究本事的科学本事的培养。

  2、明确课程理念、目标、任务,吃透教材,充分掌握教材的特点,从而做出与教材相符,与学生年龄特点相符的教学设计。

  三年级科学教材的资料主要是生命科学方面的资料,是适应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的,1~5单元包括了“植物”“动物”“我们自我”“水”“纸”五大方面的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的资料,而第6单元是从学生最熟悉的事物——米饭出发,引发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这些都是贴近生活的资料。所以,教学设计便研究到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将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本事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比如第一单元中“大树的观察”,就是培养学生观察本事,初步了解科学观察的意义的资料。所以,设计教案时,就尽可能地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为重点,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为难点,同时重视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等精神的培养。

  3、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活动。

  三年级学生对周围的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比一、二年级学生更为强烈和进取,所以,在教学中都尽量放手他们主动参与科学的学习探究。因为,三年级上册的教材十分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在教学中,注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结合,供给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问题,让他们更容易地进行科学的各种实际观察和操作。这样也比教师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促进学生的科学本事的提高。比如,让学生自我设计观察方案,并经过户外的观察记录自我的发现,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他们分享观察和实验的欢乐,也提高彼此观察、实验的本事。同时,教师在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我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了进取的影响。在这样的开放的课堂环境下,学生对科学便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经过多次的实际观察和实验活动后,自然也就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本事。

  4、设计好学生实验与课堂演示实验,要求学生掌握相关实验的方法。

  科学知识的掌握,很大部分都来自实际实验中所得到的启示和验证。同时,实验也是探究式教学与探究式学习的最主要的载体之一,依靠实验,一些客观的科学现实能够转变了学习探究的科学规律,从而使学习在科学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体会着科学规律有存在,体验着科学知识的构成。所以,每一次的实验都必须严格设计,同时,也教予学生进行准确的科学实验方法。

  二、还有待进一步改善的方面

  1、虽有挖掘教材资料,但在拓展课外相关知识方面深度还不够。

  为了结合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要求,转变评价方式与知识的构成的方式,我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同时也尽量引导学生经过教材资源的学习去发现更多的课外知识,使知识更加全面,充实。比如,在探究水与液体的区别时,能够让学生结合自我的生活经验去交流水,海水,油,饮料,浴液……凡是学生能够举出的事物都能够放手让他们去讨论。可是在有些知识的拓展方面给予学生的自主探究就不够,比如在米饭一单元中,没有让学生在初步区分石膏与淀粉同时,去拓展淀粉和石膏的各自不一样用途等等。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在把握好教材资料的同时,引导学生挖掘课外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的知识更全面,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科学和生活有更深更广的了解。

  4、未能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完成科学实验。

  科学离不开实验。所以,科学教学很重要的一环节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实验。虽然在教学中,我都会设计一些观察和实验方案让学生分小组去探究,但由于涉及到安全的问题,有些实验未能让学生亲身去体验。比如,淀粉加热的实验,由于要用火,就没能放心让学生亲自去操作。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应当让学生明确明白安全实验的重要性,并严格遵守实验的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安全的科学实验。当然,能有另外的教师协助更好。毕竟,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是比较弱的。所以,如果涉及危险性大的实验还是由教师来示范比较妥当。

  3、专业知识方面存在的不足。

  由于科学不是自我的专业,又是第一次执教。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难免有一些不足。在教学当中,还是有很多细节没能够很好的处理,造成教学过程的不完美。还需要日后不断提升自我本身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不断去探究如何去完善课堂,让学生学得更开心。

  要生存,要发展,就要不断创新。我加强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习培训,进取撰写教研论文,以提高教学质量,开拓教学更宽更广的前程。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范文 篇2

  《凝结》是四年级《水循环》单元的第三课,是在学习了《蒸发》《沸腾》之后,对水变化的又一重要认识。这次“同课异构”式的课堂教学同研,我们便从此开始,在同研的基础上,向学生家长开放,请家长走进科学课堂,参与孩子们的探究活动。

  翻开教材,只有两页,去掉四幅插图,只有十句话,其中三句是问题——物体表面的小水珠是怎么来的`呢?对着小镜子哈气,会有什么现象?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三句是提示性的语言——瓷盘加热后盖在杯子上试一试、现在我们知道小水珠是怎么来的啦!原来小水珠……,只有一句“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算是本课要掌握的科学知识。看起来简单的内容,怎样才能让学生清楚、明白,并且有所收获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我决定还是从钻研教材入手。对着两页教材,我反复地看,仔细地读,用心分析每一个问题的目的——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每一句提示语的指向——这句提示语要告诉我们什么?每一句话的用意——为什么要这么说?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阅读教学用书,再上网查阅大量的资料,来充实自己,努力做到:要教给学生《凝结》这一滴水,自己要拥有关于水循环知识的浩瀚大海。比如:对于云、雾、露、霜、雨、雪等这些常见的自然现象,是不是都属于凝结呢?按照我们的习惯,都是水蒸气从气态变成了液态或固态,一般都认为是凝结。但我就是较真:科学概念是这样的“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只说变成液态的水叫凝结,并没有说变成固态的冰叫做凝结,这种习惯说法肯定不准确,不准确的知识就不能教给学生。我又根据自己的理解,查阅相关的资料,终于找到了答案: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或小冰晶,叫做凝华不叫凝结。因此,在进行“自然界中的凝结现象”这一环节时,只出示了云、雾、露、雨四幅图片,没有出现霜、雪的图片,给学生一个正确的科学认识。

  在实验教学的设计上,我从学生刚刚接触到的对比实验入手,让学生发现对比实验的相同和不同的条件,自己设计对比实验,并运用自己选择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有的小组选择水的温度作对比,有的同学选择玻璃片的温度作对比,也有的选择水量的多少作对比,在互相交流之后,大部分学生确定将玻璃片的温度作对比。这个实验,如果找到了对比实验的方法,就比较简单,但如果老师把方法告诉学生,就失去了设计对比实验的意义,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并没有掌握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教给学生自己学会对比实验,是这课实验设计的目的所在吧。

  这个对比实验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如果只安排一个实验,课堂容量是不是太少?听了岳华老师的课之后,感觉一节课也是挺充实的,但我还是想试一试,将雨的形成的模拟实验也提到这节课来做,一来雨的模拟实验现象较明显,操作方法是在沸腾的实验基础上进行,学生刚刚做过,也有一定的基础。于是我将实验材料放在实验桌旁,准备学生随时取用。我还想为学生的实验再提醒几点,大家就已经急不可待地开始了,我只好压下要说的话,让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实验。操作中我发现,没有我的具体要求,学生的实验操作得很规范,观察得很到位,没想到,由于学生的急性子,造成了我大胆放手让学生实验的局面。当学生为自己造出的雨而欢呼时,我肯定了自己的设计思路。

  这节课大约延长了六七分钟,如果制造小水珠的活动再简短一些,在实验方法的指导上语言再简练一些,也许还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实践、去交流,去表达、去展示。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范文 篇3

  本课的教学思路比较清晰:

  (一)观察蚕卵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肉眼观察蚕卵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点,再让学生使用放大镜进行细致的观察。从学生的汇报看,他们的观察很到位。例如:他们能用借助直尺测量蚕卵的大小,用放大镜观察到蚕卵中心处略微向下凹,蚕卵有的是黄色,大多是灰紫色……这些说明学生已经能借助有效的工具进行细致的观察了,我感到十分高兴。

  (二)了解蚕健康生长需要的条件

  在本环节中,我通过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1)蚕要从卵里钻出来了,我们怎样迎接小蚕的诞生?学生谈到了要为小蚕建立一个“家”,并在盒盖上钻些小孔、为它准备食物等。这里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在盒盖上钻孔?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蚕的孵化需要空气。再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蚕卵的孵化还需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

  问题(2)蚕宝宝诞生了,我们怎样才能让它健康成长?

  这里让学生根据以往的饲养经验来交流,同时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学生明确了蚕的健康成长还需要考虑光照、食物、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

  (三)学习观察记录的要点和方法(这一环节不宜忽视)

  提出两个问题:

  *你认为哪些是需要我们记录的?

  *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把蚕的各个时期记录下来?

  旨在引导学生科学、细致地观察和记录。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范文 篇4

  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现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反思谈一下。

  一、鼓励学生敢问。

  我认为教师首先应从教育观念上更新,采取更适合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教学模式,虽然《科学》这门课对于学生来说有的内容学生易懂也爱学,可有的离他们很远他们不懂就不爱学.这就要我们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的真情实感。使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一起探索,研究。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教师要先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发,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

  其次,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励学生敢问,爱问。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会质疑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爱迪生“我能孵出小鸡来吗”、牛顿“苹果为什么往地上掉”等具体事例,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善于思索探究的思维品质,使学生懂得“疑而能问,已知知识大半”、“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还要告诉学生,课堂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或某些学生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提问,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质疑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二、引导学生会问。

  学生不会提问,是因为他们不知从哪入手,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起始阶段,教师应注意通过示范提问,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当然,在示范提问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启发引导,让学生尝试提问,由易到难逐步上升。

  1、从课题上质疑

  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探究和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我在教学《我的大树》这课时,经课前准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针对校园内几棵大树设计了一个观察活动的体验学习过程。学生站在大树前,我看到了什么?学生以树基观察到树冠,交流信息从几条到几十条。以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季节大树的生长状态都是不同的,新叶为什么是带有黄色(新绿)树木有没有生长的敌人?树枝为什么越长越粗?有学生提及树也有呼吸,树是从哪里吸收水份的?吸到的水分又到哪里去了?……观察使学生获得了联想又产生了疑问,其实正是疑问使学生获得了知识。直观大树,学生有了树干围圆的长度概念,继而产生了对直径的要求。大概是让学生的实际观察升华为理性的知识。树叶不同颜色、形状大小富有吸引力,学生比较全面知道一张完整的树叶构成是由几个部分组成。并在课外观察小卡片上记录,起到拓展知识的目的。

  学生带着问题产生好奇,走进文本。

  2、从课题的重点,难点处质疑

  对课题重点、难点的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本课主题,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教学。

  3、从矛盾之处质疑

  有些课文中有看似矛盾之处,那正是编者匠心独具所在。从而悟出道理,提高认识。

  4、探究小组之间的合作是否有效

  有关小组活动的设计,在分工明确、目的确定的基础上,首先考虑学生思维的深度,再考虑活动的频率,绝不能高形式而丢掉本质内涵。

  古人曾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首先就是反思,只有在不断反思过程中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作为科学老师,应时刻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从全新的视觉来看待每一节课,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体验,探究的过程,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范文 篇5

  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学习科学课程,有利于小学生构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现将自我在教学中的一点反思谈一下。

  一、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供给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研究到学生在性别、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种子埋藏在土里,只是具备了发芽的内部条件;仅有当它感受了阳光的温暖才会发芽!

  我们要做的就是使学生感受到——我是课堂中的一分子,并且是不可缺少的!这对学生建立信心、合作意识、团体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二、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进取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当是他们主动参与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供给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我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进取的影响。

  三、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供给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本事,获取科学知识,构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1、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

  3、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

  5、注意指导学生自我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我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组织好探究后期的小结,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综上所述,只是本人的一点点体会,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构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构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我们教学者必须重视小学科学教学。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范文 篇6

  古人曾这样说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那如何才能变呢?变首先要反思,而且要善于反思,如何反思?作为一个从事科学教学的老师,不仅要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更重要的是要善于进行教学后的反思,只有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科学教材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现在明显地感受到观念需要更新,角色需要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在凸现,但如果我们对现在的科学课教学现状进行仔细观察和冷静地分析后会发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探究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往往忽视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整理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进行探究的前提,学生如果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不能进入探究活动。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明显增强,如在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活动之前最常说的话就是“对于这个现象,你都有什么问题”、“针对这个现象,你还有什么问题”等等,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提出自己的问题,但往往没有注意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导致常常抱怨学生不会提问题,在课堂上“乱想”、“瞎问”。这样做的结果直接会导致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探究价值不大的问题。例如在教《沉与浮》这节课时,出示了一段潜水艇在水中沉浮的录像,然后对学生说:“对于水中的潜水艇,你都有什么问题?”话音刚落,学生们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生1:潜水艇在水中为什么能沉下去?

  生2:潜水艇在水中为什么会浮起来?

  生3:水中的潜水艇为什么能浮起来,也能沉下去?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学生提出的这几个问题都属于同一类,如果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置可否,不注意引导学生加以分析整理的话,那么让学生继续再提,学生也只有“乱提瞎问”了。其实,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整理,这不仅有利于让学生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同时也是对学生乐于提问这一行为的肯定和鼓励,从而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一举三得,作为教师何乐而不为。

  (1) 对教学过程中难点处理的反思 。作为教师,每节教案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后得出的,但是在实际授课时,有的觉得得心应手,效果颇佳;但也有的则觉得别别扭扭,死板教条。如果及时记下当堂课的心得,在下一轮教学中吸取其教训或借鉴其经验,这样若干年后,一定会提高课堂效率,改善教学方法。例如在上科学三年级下《水的三态变化》这课时,第一节课我在301班上,就直接跟学生说水的三种形态可以相互转换,但是仅仅用语言解释形态间的转换是受热还是受冷,学生很难接受,听了迷迷糊糊,就算当场记住了,过会就会忘记。我想如果继续这样教,其他学生肯定也接受不了,于是在上302班时,我就先准备了一些材料如一杯冰,一些食盐和水。用常见的材料作为例子来说明,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就快就理解了。将抽象变为直观,增强了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有效地解决了教材中的难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本节课的反思及时写到教案中,到下次教学时继续采用此方法,大大节约了备课时间。这样既有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又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技艺。

  (2) 对课堂教学时间安排的反思。小学科学课看起来每册每个单元是独立的,但是仔细一看,实际上有很多的联系。我们每次上课的导入部分,很多就是利用复习来导入。利用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再加深新的知识。但备课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出现一些失误或缺漏,如学生对相隔时间较长的知识的掌握和记忆情况,及相关学科的知识的学习情况等。教师如果了解的不太全面,肯定会影响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找出失误和缺漏,把这些相关情况记录下来,完善自己的教案,就可成为以后教学中的借鉴。如教《日食和月食》这课中,我刚开始想从学生那知道一些关于日食和月食的神化传话,以致提高学生学习的热忱。但是结果出乎我的意料,竟然没有学生知道,看到这方面的空白,我马上对教案进行了补充。在课前自己准备了一些关于日食和月食的传说,也布置学生去收集资料。最后学生从资料中学习到了科学家们为了研究日食和月食,他们不惜千里奔波,甚至冒者生命危险去探测的精神。为后续的学习有了更大的动力和兴趣。

  (3)对教材中细节问题处理的反思。 教材中有些知识内容并不是重点和难点,但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很有帮助。有时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的认知水平,想当然地认为有些知识学生很容易掌握或早应该掌握,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教日食包括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时,我觉得学生应该根据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最后一问,竟然连几个优秀的学生都不是很理解,这使我意识到先解释这几个名词是很有必要的。在讲清了这几个概念以后,学生在日食的模拟实验中,很快就可以模拟出了。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日食发生的全过程。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验解释天文现象,这着实让他们非常高兴。

  二、科学课教学反思究竟该反思什么

  为了使教学反思能够深入且富有实效,我们不一定面面俱到,根据科学课的特点,我们主要进行四方面的反思。

  (1)教材重点难点把握是否到位。备课是上课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都应认真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哪,教学难点在哪。课后反思时,就应该反思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否妥当,对知识在教材中地位的判断是否正确;教学难点有没有在教学预设中顺利地突破。

  (2)活动的设计是否严密、科学。科学课上概念的形成都必须借助于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合作、交流、探究等能力并建构科学概念。因此活动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必须是教师在课后认真反思的一个重点。

  (3)材料的准备与出示时间是否恰当。科学课的学习需要借助于一系列的探究材料,关于材料首先要反思的是这些材料是不是围绕课堂上需要探究的问题而准备的,且所提供的材料之间有没有特定的联系,相互作用后能不能体现出有关的科学概念和事物规律——即提供的材料是不是有结构材料。其次,反思材料的出示时间也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学生在科学课上对于材料关注往往会影响了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所以材料恰到好处的出示会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热情。

  (4)探究小组之间的合作是否有效。科学课的学习方式是以小组合作为主,目前教师已经认同这一学习方式,且开展得轰轰烈烈。但是,大部分小组活动表面看来热闹非凡,却浅显没有深度,这是因为教师只关注了活动的形式,而没有确立明确的目标,且组内分工不清。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完成某些共同任务,在明确责任分工的基础上,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进行的学习。因此,有关小组活动的设计,在分工明确、目标确定的基础上,首先考虑学生思维的深度,再考虑活动频率。小组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的本质,绝对不能搞形式主义丢掉了本质内涵。

  在以上四个方面,笔者认为对材料和探究小组的反思要花更多的时间,因为两者决定着科学课的成败。另外教学反思不一定是反思缺点,对于课堂中精彩的生成,机智的处理等也可以进行“返思”,以便在日后重现。

  《易经》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如何才能变呢?变首先要思。作为一个从事科学教学的老师,不仅要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更重要的是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只有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才能变、才能通、才能久。

  我觉得作为一名科学课的教师,时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认真研修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使科学课上的更好。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范文 篇7

  《岩石的组成》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岩石和矿物》单元中第三课,这节课要让同学形成的科学概念主要有两个,一是要让同学认识几种常见的矿物,知道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二是利用工具,让同学利用多种途径发现岩石的成分,培养其观察身边矿物的浓厚兴趣。

  了解同学关于岩石组成的初始概念,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向科学概念转变,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本课以“石英、长石和韵母都是自然界的矿物,所有的岩石都有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为主线展开系列观察活动,在观察中确定岩石鉴定的有关规范。本课优秀教案分成四个局部:第一局部,谈话导入,让同学说说不通岩石颜色的'差异为什么会那么大;第二局部,观察花岗岩,在提供云母、长石、石英标本,以次识别花岗岩的组成成分;第三局部,引导同学对身边的常见的矿物进行探究。第四局部,拓展延伸,激发同学的兴趣。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教学反思 | 期中教学检查总结 | 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分享

热门关注

告别2022迎接2023文案短句干净治愈集合(74条)

告别旧年文案

校园励志语录经典句子简短(精选21条)

校园励志语录句子

正能量成长语录经典28句

正能量语录

士官述职报告系列10篇

士官述职报告

冬天给朋友的简短祝福语大全69句

冬天祝福语

[推荐]小学科学教学反思模板1000字5篇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军神》教学反思简短1500字(通用7篇)

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个人简短

教学反思个人简短

幼儿园大班教学设计和反思1500字7篇

幼儿园大班教学设计反思

音乐学科教学反思3篇

音乐学科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