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的掌握必须体现概念的形成过程。两位老师告诉记者,李邦河院士认为:“数学根本上是玩概念的,不是玩技巧,技巧不足道也!”数学概念的起源和发展是自然的,如果有人感到某个概念不自然,那么只要想一下它的背景,它的形成过程,它的作用,以及它与其它概念的联系,就会发现它实际上是水到渠成的产物。举个例子,有些考生认为数学归纳法是形式化的,而正是这种“形式化”的感觉使考生觉得数学归纳法离他们很远。实际上,当我们从小开始数数的时候,就已经对数学归纳法有所了解。朱木兰说,她曾让小孩数数,不停地数,小孩忽然停下来,很
迷惑地问她:“数到什么时候结束呢?”这引发了她的思考,而按数学归纳法的方式,就可以数完。第一步,先数“1”;第二步,当数完“k”后,会接着数下一个数“k+1”,综合上述两步,就可以把所有的正整数数完。从这个例子可以体会到,数学归纳法的精神实质是无限递推,它是用有限来研究无限的光辉典范。二、注意对基础题的解题方法的提炼和归纳。学好数学离不开解题,但就题论题是事倍功半的。做完一道题目后不要立即放下,一定要想一想这道题涉及到了哪些知识点,蕴含了什么思想方法,运用了什么解题策略,还有没有别的解法,条件变了结论是否有变化,把问题反过来问是否成立……考生要经常复习和反思已经做过的题目,多次反复才能促进理解走向深入。需要强调的是,基础题解决的成败往往决定考试的成败,所以,越临近高考,考生越要加强基础题的训练。
三、适当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注意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挑战性问题主要具有如下特征:(1)对考生来说,不是常规的,不能靠简单的模仿来解决;(2)具有趣味和魅力,能引起考生的思考和向考生提出智力挑战。有些试卷上的压轴题就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要想解决它们,掌握恰当的思考方法是必要的,分析综合法对发现问题解决的途径至关重要。两位老师特别强调了“退”的方法,“退到最简单而又不失本质的情形去考虑!”
四、注重计算,重视实战,不断反思自己的解题得失,积累应试经验。两位老师说,我国著名数学家徐利治先生在《谈谈我的一些治学经验》一文中指出,学好数学要“不怕计算”,“不怕计算可以说是我在长期数学工作中养成的一种性格或习惯。我在小时候是不喜欢做算术计算题的,甚至对复杂的计算很害怕。后来,学了中学代数和三角学,学会把复杂的式子化成最简式,感到是一种愉快,有时看到或得到一些很有规律的对称式,很觉高兴。”数学具有美的天性,计算的过程是艰辛的,同时也是美妙的。
两位老师建议考生,应尽量多地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实战训练,并不断反思自己的得失,包括对当时的心理状态的分析,积累应试经验。最后,两位老师提醒考生,注意应试时间的分配,答题不能一味求快,那种不论试题难度而一味要求自己“做完”所有题目的想法和观念是不理智的,把会做的题做对比什么都重要!考生在答题时会不断地感受到试卷的难易度,这时就要进行调整,该放弃的就放弃,该暂时搁置的就搁置,因为有“舍”才有“得”!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考复习方法 |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 高考饮食攻略 | 高考励志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