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文综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1

2012-05-04 16:16:09 2012高考文综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中学 陈庆中

【考情分析】

 

 1. 分析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工业上实行清洁生产,农业上实行生态农业,通过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关系,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是高考的重点、热点,有各种各样的曲线图、折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结合考查,考生要学会读图,提取图中有效信息,进行全面分析。

 

2.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相关联,人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研究需要借助于地理信息技术。在2010年高考中,考生要重点关注以下知识点:①区域研究的一般方法;②我国不同经济区差异的对比,如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地区的对比,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对比等;③世界不同地区间自然与经济发展差异的分析,如德国鲁尔区与我国山西煤炭基地的建设等;④通过经纬网图、轮廓图、景观图等考查区域定位能力。

 

【知识链接】

 

1.区域发展的四个阶段

 

阶段

主要特点

人地关系

问题

初期

 

阶段

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

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成长

 

阶段

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区域内部产业结构渐趋复杂,呈现出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

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环境污染加剧

转型

 

阶段

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区域经济整体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人地关系矛盾加剧

出现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再生

 

阶段

由于“对症下药”,采取措施,使区域产生新的增长活力,促使区域经济复苏

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

 

 

2.区域环境问题

 

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项目

内容

生态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危害

概述

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表现

使耕地土层变薄、养分流失、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产降低

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其含沙量剧增,淤积、抬高河床,形成“地上悬河”

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发生

 

2)水土流失的成因

 

⑴自然原因

 

自然要素

特性及表现

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特性

表现

地理位置

过渡性

①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②从湿润向干旱过渡;③从森林向草原过渡;④从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

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土壤质地

特殊性

黄土由细粉砂粒组成,土质疏松,孔隙很多

黄土层极易受流水侵蚀

气候及降水

不均匀性

①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季;②多暴雨

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自然灾害

频繁多发性

地处自然灾害频繁多发地区,滑坡、塌陷、泥石流等时有发生

加剧水土流失

 

2)人为原因

 

人类活动

过程

结果

不合理土地利用

轮荒

开荒-耕作-抛荒-开荒

使原来的林草植被遭破坏

加剧水土流失

露天开矿

开挖表土弃土、弃渣

破坏地表植被,使矿区周围土壤抗侵蚀能力降低

建窑洞、修路、修水利

 

扰动植被、土壤

破坏植被

农垦、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

 

严重破坏植被

 

3.资源跨地区调配

 

 

原因

主要线路

效益

西气 

东输

西部有丰富的资源、东部有强烈的需求

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输送到上海

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促进西部开发;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带地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减轻污染等

西电 

东送

西部能源资源丰富(水电、煤炭等);东部经济发达,电力资源不足

山西、内蒙古火电与黄河水电输往京津唐地区;三峡等长江干支流水电到华东;乌江、南盘江等水电与黔滇火电到广东

加速东部地区的发展;改善东部的能源结构和大气环境;促进中西部的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南水 

北调

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紧缺,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生态环境

西线:西南诸河上游至黄河上有;中线:丹江口至华北;东线:沿大运河北上至华北

促进北部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条件

晋煤 

外运

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当地消费量有限;东南地区能源短缺

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等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资源重组

 

4.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

 

 

 

5.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移出地

产业移入地

经济水平

发达

欠发达、发展中

产业结构

资金、技术、知识、人才密集,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优势明显,第三产业比重高

往往廉价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创新能力差,第三产业比重低,第一、二产业比重大

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阶段的产业,注重产品的品牌设计、研发、营销环节

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阶段的产品,承担产品的生产、加工环节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污染减少,生态破坏减少,环境质量改善

对自然资源大量消耗,废弃物排放增多,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加剧,环境质量下降

对人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缓解人口、交通压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劳动力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一部分低素质劳动者可能面临失业;国民经济收入提高,增长速度可能加快。但也造成资金、技术转移,人才外流

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就业机会有所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国民经济收入也得到提高,但增幅不及产业移出地。同时随着人口的增加,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等问题也暴露出来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高中学习方法 高考复习方法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饮食攻略 高考励志名言
分享

热门关注

高考文综有什么答题技巧

高考文综答题

高中地理考试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中地理考试

高中地理考试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地理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高考地理

高考文综答题模板总结

关于高考文综

高考文综多少分正常

高考文综多少分

高考文综怎么快速提高

关于高考文综

高考文综题型及技巧

高考文综

高考文综是哪几科

高考文综